跳转到内容

謙齋先生文集 (河弘度)/卷五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四 謙齋先生文集
卷五
作者:河弘度
1746年
卷六

[编辑]

與朴長孺英胄○癸巳[编辑]

春晩溪山。佳興與人。想惟學履益裕。遙慰弘多。老夫病與日深。遂至沈困。無復有康健之望。寧不愧夫日新者乎。更須惕念。在藏修之地。窮理修身。慕先師之德業。讀書無買櫝還珠之失。期於成德。毋負病夫之望。幸甚。

甲午[编辑]

五倫之義。專藉朋友。老拙旣與外人相絶。杜門獨坐臥。擬與賢托末契。不但視以甥也。夫道者不可輕與人也。先儒河津薛子有言。人與天地之化不相似。不可言道也。夫天地之化。往者過來者續。無一息之停。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如是然後始可言道也。榻外諸人輕許人。此可戒而不可法也。老拙居接方丈。稱以頭流之道。則纔過六十。髮白齒落。與鬼爲隣。亦不可言道也。如君生於詩禮之庭。前程尙遠。不合以些小患恙自沮也。於人倫曰用上。一一體察。眞積力久。知萬物各具一太極而後。自見統體一太極。而於此有疑。則老拙方與有助焉。但老拙難保朝夕。何前賢到此地位耶。立志爲先。奪志事多。書札亦奪志之物。不過如能盡以悅人目也。修身大法。小學書備矣。義理精微。近思錄詳之。先大學次論次孟次中庸。而先師曰。精與熟俱至。則可以知道之上達。而窮易庶不難矣。豈欺我哉。退溪先生年譜。後便與師反淵源錄持偕亦仰。

答長孺甲午[编辑]

戀頭獲書。就委入冬來庭闈多祉。侍學有相。稍慰煎懷。第見與從兒書。書以見心畫。而胡草中多浮虛氣。少無收斂眞實之味。不副前望。不深喜焉。如未聞道。與草木飛走同。豈不惜哉。人樂有賢父兄。而無好學之志。雖嚴師之與居。猶無益也。從兒出洞庭未返。示親事甚鼎重。但渠新遭從母服。且其外王父與一長者有所面約。而待其葬後云。若後其葬而或未果成。則舍德門何求哉。謀在人成在天者。眞格言也。

與長孺乙未[编辑]

想惟迓新。奉庭闈多慶。意必雪消。子諒春噓。立定脚跟。疾驅於周道上。柏悅可旣。老拙病廢中。又添一齒。可知與草木同腐。甚負平生之志。可爲悠悠度日失時者戒。善惡可師者此也。自憐而已。巨卿手瘡見瘳。新春必多所得。爲賀不容口。節飮愼言。以爲養生養德之資。敢爲他山之助。

[编辑]

從兒還。聞賢矯翮逐鵠如數飛然。可以湔今年去年不及去年去去年之恥也。尺蠖之屈。以求伸也。今去年之久屈。乃所以大伸也。將以刮目於人間七夕之會也。喜而不寐。然薛子曰。舍四書五經周程張朱。讀他書。是惡覩泰山。喜丘垤也。是亦可念。且韓碑口訣。是不知文章脈絡者所爲。若由其細瑣讀之。不曉作者之意矣。鄙人妄起爭端於斯文重地。聞其結未將至苟且含糊。使若干輩不幸不見正。而使擧州人心觀望不快云。若然則愚之以鎭服多士而解爭望於山長者。恐歸虛地。此見何異坐井觀天也乎。終必善處矣。

[编辑]

日晩長途馬不進。弊策想勞。馳遡未弛。不審未夕得達耶。云云之說。去去逾甚。言之辱也。鄙意雖有嚴命。中道而返。未知如何。到彼。必以無忤爲主幸甚。其言於大成也。不必言年譜經姜令雌黃鄙人增益。而只言其出於無悶堂手可也。容貌辭氣。溫和異順。俾無後言。言必見稱於人。是所望也。

戊戌○時朴公來居德川[编辑]

日間近先師門墻。仰之彌高。其亦稍收放逸之志氣耶。風日雖漸和淑。逐日當亂颭輕寒。不如高枕頹臥。須硬着脊梁。如擔百十斤擔。以馴致負重遠到之根基可也。老拙鼽啑尙爾。昨苦待尊嚴君。入夜就寢。猶未安席者。以私心有所不盡鄙陋也。書院日向頹弛。必至顚躋而後已。及今猶可收拾。任此責者。捨吾尊君其誰。況移住近地。日日目覩。非如前日背處乎。今此山長不整頓而徑遞。還爲空院無復望也。忘小嫌。更留念釐正一事。是老拙愚妄之見也。十分商量審處。俾無及於後悔。幸甚。

[编辑]

日間庭訓所得如何。新涼報秋。不但槐且黃告忙。國令又嚴。當是時。雖甚冥頑。豈合頹惰不警悟如前。又況近闕里而宮墻咫尺。於是而博奕爭的。以休時惰其四支。不求會肌膚束筋骸。雖有人形。豈非愧怍於俯仰乎。老夫不勉。已獲罪無逃。朝暮入地而有是言。所謂以言敎者訟也。何益。從兒四五日。讀論語一卷有半。今日不食臥痛呻吟。自言在江陽時宿寒廳。來時涉深以致疾。而聞君家嚴君所以厲先渡云。豈意長者有此事。令年少氣銳者無所戒乎。寧遲了一日。不可輕身涉深也。

答許君煕○甲午[编辑]

弘度曾於先尊丈與察訪公有分。蓋以於度外王父竹閣李公尊事之故。於葬時及大小祥。輒來會。度愛慕其友愛之行。不翅加人數等。近聞先丈有賢子。雖未之見。心常戀戀懸懸。幾於肺肝相照。今忽獲承賜書。過於推奬。亦足慰豁戀懷。而還增愧恧。某自二十年前病廢。加以獲罪於天。孤露餘生。唯弟是依。忽於辛卯夏。與其婦俱沒。以朝夕入地之人。又起爭端於斯文之地。見棄鄕隣。以故病不安席。杜門蝸舍。以待就木矣。今見賢書。觀顧怖悸。如魚鼈之於夜光也。從子以其外祖柳公臨年疾篤。前日往省。仍治壽器。以爲長計。而其渭陽卒逝。不意方在初喪未還。冠禮日漸遷就。可嘆。朴君家深衣麤朴。不合禮服。且方履大帶與緇布冠不備。不如代以時服直領衣笠子也。鄙人以白布新造而未及加緣。故不送矣。開緘見道體字。不勝驚惕。薛子曰。人與天地之化相似。方可稱道云。然則纔有一息之停。未可以體道。以此自彊不息。亦勿以道妄稱於人。幸甚。

與鄭吉叔有祐○乙未[编辑]

謹問小春。庭闈侍下聯棐學履何如。尋常景慕。未嘗頃刻忘。僕日加荒廢。將朝夕就木。辜負初心。寧無愧於日新者乎。第吾左右沈冥麴糱之托。累呼莫醒。愛難遽舍。寧欲同遊醉鄕。而病中斷酒。且以憂患。雖欲從。末由己。曩者獲奉賢胤。典刑依然。與左右早年立志之秋同。深欲忘四十年而托末契。未知其肯不遐。亦如左右否也。猶恐前程萬里。不顧見惡之老友也。

[编辑]

昨得華旆近駐信息。謂拚淸覿。今承委書問訊。感則有之。還用缺然。生素患方殷。足不出門。末由趨及淸塵。鬱懷可旣。苟於返旆。又如今日。則必是生荒廢已甚。無藉以承良玉也。餘祈疾驅於周道。期見宗廟之美百官之盛也。

與鄭持世[编辑]

吾君以鄧林出岸見忌。風湍親在。遠遊積日。僕雖信歐陽詹順志。恐致欲速之咎。在席隣鬼。猶念兩世。病未嘗頃刻忘。今聞白生言歸侍。可得兩全。念釋澳氷。快若披雲見也。

答成牧伯以性[编辑]

伏聞明府棄去。不勝驚愕。曾蒙枉過。又承寵墨。謙若朋儕。雖在敵已。受焉感至。況在古諸侯之於民者乎。然此則私情。不足道也。本州素稱鄒魯。且緣前輩道率。俗尙醇厚。而近以民誤了一着。士論携貳。而幸惠仁侯仰望消恚。庶幾解釋。以回淳風。又値巡講勸士。仰恃仁侯不專一州。咸被蒼生。而其如弊州荷缺何。不暇祝行勿遲。而遽歸之歎。不覺衝口。弘度方在痼廢。未效老叟出山谷以送。尤增張望之至。

丁酉[编辑]

秋晩湖山。尊體何如。伏惟萬福。弘度文巖上拜辭之後。身恙轉劇。旣未得晉謝於苔庭。又未能奉餞於浩然之日。非但民主間人事乖宜。其於二天厚恤之義何如。揆之情禮。媿負實多。迨今罪恨。如負邱山。從今嶺海迥隔。無緣承敎於懿文之地。尤切瞻悵。伏祝動止益加神相。

答郭提督硏○己亥[编辑]

意外獲承委墜書訊。就審新春福履有相。感且慰焉。度草野微蹤。垂死中叨荷鴻恩。無望拜謝。罪無所逃。而尊書致慶。惶媿益深。第見龍大人之德。鳴鳳聖王之瑞。以時則可矣。而非賤生敢望。今何不倫之儗耶。出處之義。何足論也。無緣更面。不勝缺然。

答鄭叔憲延度○庚子[编辑]

度啓。連承委伻問訊。加以膰俎之遺。感荷之餘。不敢當不敢當。用前輩書可物否留可還否之義也。享祀過行。而今秋與癸亥秋用鷄。遭無前之變。可痛。安知今日之事不幸。如申兵使景裕之狂悖無所顧忌耶。報狀中。當言自癸卯奉安。春秋享祀。每用牲二口。自餘鄕賢祀則用鷄。此外規例則無所知也。此院復立。在於柳巡察使永詢。柳公極慕我先生。欲尋院。而聞墻內只有草舍。命山陰與晉州共立西齋。一朔畢役。萬無用牲不會減之理也。雖無官令於廟直。亦當具由論報也。未知會減文書何時見失。必在營州區別之時也。我先生以處士終。而奸諛寒骨。具僚汚顏。威鎭宗社。忠激朝端。光燭一代。功存百世。榮贈雖加。豈盡其禮。天不憖遺。大老繼零。國以空虛。柰無典刑者。出於宣廟賜祭文也。鶴峯先生曰。退溪,南冥兩先生竝生一世。倡明道學。以淑人心。扶人紀爲己任。士子之薰陶漸染者。亦多矣。故先生門下。如德溪,守愚堂,寒岡,東岡,覺齋,大笑軒諸賢。又如鄭藥圃琢,崔贊成▣,金活溪宇宏,鄭西川崑壽,尹悔平斗壽,金省庵孝元,李三宰俊民,魚司諫▣。皆足以賁飾宣廟之盛治。自餘淵源所及。遍海東南。非但窮而獨善而已。如本州城中三忠廟,忠愍祠外。如殷烈公。不過高麗一功臣。而其子孫春秋享。亦用猪牲。則本州用猪牲。非但本院而已也。以本院而用鷄。則用豕者幾何院哉。若以未及從祀爲辭。則山陰之西溪。咸陽之新溪。何以用牲也耶。

答龍嵒院貳[编辑]

春老三山。想惟僉賢進修益佳裕。鄙人衰朽轉劇。加以難醫之疾。無復有人世念。院中百事句當整頓。專在僉賢。何須老漢臥病百里外也。卽擬燖單。而以身恙及家內病患。遲延至今。可笑。桐溪隮配事。今聞前輩業已講定云。鄙人何敢輕議。徒在僉賢量處焉。如鄙人不足道。必廣議于在世諸長老然後無悔也。

與人[编辑]

伏惟入春來。庭闈萬壽。進修日新。以膺大來之慶。仰千賀萬。度自去冬。榻外瘟疫。四薄家中。又有別樣病患。內外受攻。沈痼轉甚。縮首蝸舍。絶不與外人相接。昨因鄭吉叔排衆忌來過。始聞賢胤遭不虞之變。爲之驚慮。竊念於是而益加兢謹。日進其德。則古人所謂它山之攻而玉汝于成也。顧吾所行之如何。不必以外至爲欣戚。況善用之以爲助乎。昔郭汾陽之鉅入長德。爲千三百餘年一人。而尙不見保於一官職。有先壟之患。其不可過爲沮抑也明矣。惟其善爲之道。在於自盡而已。

▣李牧使奎老○壬寅[编辑]

度再拜。病伏沈冥中。伏承辱書。發自專使。賜以揮暑子。數陣涼飆。可想風儀。而竊念歲受仁惠。何以得此。環顧多媿。老民以羊質蒙虎皮。獲罪無逃。一從子尙未永瘳。未果替謝苔庭。恒自負罪。而又於衰朽中。聰明全減。鑽古紙一業已廢。不可謂年長學士。書中推稱過度。驚悸之餘。且懼民有所失忤以致之也。仄聞仁侯除害馬於山中。山中戶歌之。稱頌不容口。以爲我侯有燃犀之明。明照日供菜盡入私家而除之也。唯願均此施於四境。而今聞愆候尙爾。有歸寧之行。馳慮實多。然本源深厚。何患。未審返駕在何日耶。須令童子早迎佃侯。而邑人重得黃承相卒惠晉民也。自餘只祝煩痾消散於長程。綵舞高堂。萱草長春。萬壽無疆。

[编辑]

度再拜。曩者猥蒙枉問。繼辱玉音。加以腆賜。還顧多愧。如無藉以承拱璧也。前輩云。書可物否。留可還否。而民主間却之不恭。拜受感極。民非不欲登龍門。仰望光儀。而衰病已劇。跬步千里。奈何。𬵵魚四十。熟而薦之。翰音雄雌畜之。可以資夙寤爲善。其勸孝奬善至矣。其如聰明全減。日負初心何哉。盛意虛辱。圖報末由。唯願膏萎枯醒燠暍。齦其姦猖。以爲保障之地云。

[编辑]

早虐煩敲病劇中。伏蒙委垂德音。兼之却炎扇五柄。驚起開緘。如拜光儀。灑然執熱之濯。始可以喩也。均施之惠。先及老民。不敢私謝洪恩。而旣承優渥。敢忘力報耶。第筋力已乏。竊以言申之以前書圖報之義而畢其說。伏願蘇枯弱強。無失恩威。取噬嗑之義。明以照之。威以決之。庶幾四境之內無思不服也。

答盧上舍[编辑]

卽因伻旋口報。又獲辱賜書。就審萬物得時之辰。賢又舊痁回春。神觀依然。柏悅可旣。度平生沈痼。忝長累年。長在枕席。一未展謁祠下。且受文集之托。譬若責千里於跛蹩。難於獨運。擬與具眼共之。頃見擬望。幸與同編。私喜得人。曩者辱單。以爲禮辭。今又燖單。何其固辭耶。本院些少事。旣有本縣有司存。一二朔間。必無僕僕之事。調護同察。有何狼狽乎。不然。必以匪人之比爲意也。鄙人亦當避其任矣。

答西溪院貳甲辰[编辑]

意外下狀。就審僉賢星聚。大事就緖。苟非至誠。何能及此。深用嘉歎。鄙人沈痼歲加。昏耄益甚。無足道者。而強請至此。可謂失於厚矣。文集只在僉賢議處。何必問及耄荒耶。前者妄加點改。至今愧恨。鄙生未到康成地位。用傳經不得已之變例。或人之誚以犯不韙之罪。固其所也。斯文之事。比如一家。非甲爲則乙爲之矣。幸加勉旃。

與李監司尙眞○甲辰[编辑]

仲夏謹時。伏惟閤下還館萬福。以左右涸魚民生。仰賀之至。度猥以蜣轉。冒占蘇合之名。以致駐節窮巷。奉陪蝸舍。好問之風。及於聾瞽。如無藉以承拱璧。徒取咸之無心之感兌之不言之說爾。竊謂當此季世。難逢求治之人。而其於爲政。惟以仁民爲上。觀風之職。恐非簿書期會所急。其本在於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政刑爲末。其施行之勢。似不得不以鄕約爲規。使愚氓蚩俗有所恥格。則庶可以移風易俗。而猝行於汚下之民。雖或有弊。亦有救弊之道。豈合以噎廢食。不思治噎之方。却食以忘生耶。處事當沈重詳細堅正。故易曰利艱貞。蓋以艱貞。則無忽而必以其正。所以吉也。政須通經有術者以此。辱閤下謙德。家寒無送資。敢及舊所聞者。庶幾悤蕘之財擇焉。更乞爲國自重。以福蒼生。

答李丹城碩揆○甲辰[编辑]

伏惟春老溪山。仁履萬福。公餘做業。攻玉成珍。慰豁可旣。度一自同氣之遭慘。心隕膽落。不啻愁消骨而已。迫於村患。移棲山齋。百念俱灰。唯愛文章一癖。尙未全除。蓋由是齋重新。基於觀悔令公餘澤。飮芳泉而不忘其源也。今又獲知於仁侯二難。故擬爲介紹於扛鼎老筆。作記以輝映之。使永世不磨也。詳在別帖。伯氏員外尊纍枉窮巷。和順弸中。何嘗頃刻而忘于懷耶。欲憑修問訊。而素愛孤雲筆絶入京書之句。故未果。幸傳此意。餘祝千里長程。行李珍重。以膺天寵。

別紙[编辑]

往在四十年前。搆數間茅舍。以擬家塾。仍爲蒙學受讀之地。適會觀海令公分理本道。駐節江城。而所聚生徒。仰風陳訴。公不鄙夷之。題給別會鹽與詩書各一部以奬之。諸生旣得鹽與書。因貿殖而居貨。積年之後。恢拓故制。以爲之新齋。在方丈之南士林山麓。傍有濫泉甘冽。仍慕寒泉精舍。名以慕寒齋。其向東。其制堂三間通作一房。南翼三間西一間。則藏書龕也。餘二間爲小樓。北翼四間爲供億之所。摠若干間也。其前廣數十步平衍爲古田。東邊爲岸高數仞。西北小澗源出安息洞。南流岸下。至于五里。合雲谷水。入於德川下流。齋之東南百步有大石。仍補築成小臺。名以詠歸齋。前岸上及臺四畔。雜以松檉。越澗東邊有竹林。頗有幽趣。齋壁上。列書白鹿洞規,十訓,敬齋箴,四勿箴,夙興夜寐箴。以示諸生。諸生或月一會講。或留棲焉。募僧守齋。以供炊爇之役。庶幾作記。以無忘所由基。勸戒生徒。以成始成終。以垂不磨云爾。

與李丹城[编辑]

秋仲風高。雲陰解駁。伏惟此時。煩痾消散。神觀依然。九萬之鵬程。有順無阻。慰賀之至。度墓木已拱。些少困阨。無足道者。仲氏員外尊不遐老醜。旣以書訊。加之文房之資。如接前日和順之弸中。慰浣可旣。卽當修謝。而祗緣衰朽。猶未及叔嵇夜之報書。豈意平日讀聖賢書。摧頹已甚。且不建竹林之徒耶。呵呵。

答李丹城甲辰[编辑]

秋陰解駁。天氣爽肅。伏惟字履蔓福。豈弟神勞。不其然乎。前枉窮巷。蓬蓽生輝。病中人事廢絶。一債未償。又蒙書訊。加以一雙翰音之賜。畜于塒。寤而待晨。聞其聲。雖未爲善鳴。輒感生。嘗聞富貴者送以財。僕則家寒。竊仁者事。以河津薛子居官七要之言爲贈。曰正廉忠恭信寬義。此豈止用於百里也。惟願勿以非仁竊號爲僭而財擇焉。

答姜君徽鼎[编辑]

卽因吳生來傳賜書。就悉夏秋之交。侍下學業有相。仰賀且感。僕平生濕痺。加以積年痢患。而近日旱熱。五十年中所無。傷暑益甚。長仆枕席。未離蝸舍一步地。此必餘生歸宿處也。更何言哉。所示書院請額。今其晩也。必須通文道內。廣請近邑多士。幾至百餘人題名然後。及到京師。迨當赴擧諸人同赴關請之。庶可得矣。文集修整責歸老病。譬如求千里於跛蹩。可笑。詩集未及編次。而今蒙左右之敎。標其可疑處以送。當抄其最長若干首。謄書以去可也。餘冀長慮廣議。期成大事。自愛保鍊。

答崔牧使文湜[编辑]

積雨新晴。涼風漸高。伏惟仁侯煩痾消散。神觀依然。第以環百里赤子見棄。不能無恨也。度冒占虛名。老而不死。轉成沈痼。炎霾蒸鬱。浮熱滿腔。思得陳倉米以延縷命而末由。幾於橫道之僵。而閤下自任有土之羞。特垂如保之仁。民不容私謝。至於藥物。事有大不然者。昔南冥先生與東皐李相國交契甚篤。相國任醫院提調。而因友人之往。欲求藥餌。而旋自云一身病痛。何關於世。而用官藥乎。今民無望先正萬分之一。而於閤下前有貴賤之嫌。後無平生之分。加以民主之嚴。從子澈呈狀求之。雖曰窮斯濫矣。不其罪乎。又況程叔子謝人饋藥詩曰。我亦有丹君信否。用時還解壽斯民。閤下元非王佺期之道流。自有壽民之方。民實無所有。虛受饋藥。唯願彌篤良方。擴充壽民之丹。以待執樞。使東民咸躋壽域。千萬幸甚。

答權察訪克經[编辑]

卽因令胤率婦與麟兒來。足沃老病煎懷。而又奉辱賜書訊。就委寒緊。閤候有相蔓福。披雲之覩。執熱之濯。始可以喩其感豁。度頃忝匪據。無以鎭服。竟致揖讓之地變爲爭鬪之場。罪莫可容。曾聞左右以無妄之事。貴胤有荷板之厄。奴僕不遑徭役。一未致問。環顧忸怩。左右之災。勿藥有喜。傳曰。於鄕黨恂恂如也。是處鄕之道也。擊壤詩曰。平生不作皺眉事。世上元無切齒人。處季世眞可切也。僕亦多切齒見惡於人。故以自做者及之左右。不罪以不勉已則其幸矣。

答任監司義伯○甲辰[编辑]

索居窮巷。疾病爲囮。已作隔世人矣。曾是不意伏蒙賜書問訊。驚起奉讀。況若夢寐。怖悸不定。況審巡宣雨露。適及枯旱。謙德愈謙。求治如渴。可以回淳古於季世。深爲吾嶺賀也。度以蛣蜣之轉。冒蘇合之名。常以過情爲大恥。書中一賢字。正如魚鼈之於夜光也。擧何顏以對下問於聾瞽也。閤下旣有願治之心。由此誠求。畢竟必無不得之理。何憂乎民病之痼。何難乎不美之習。自餘伏祝爲國珍毖。以膺天寵。

與李員外堂楑[编辑]

睽違千里。懸懸此極。初不如不拚良覿也。想惟春晩。仕履珍毖。閤門萬福。兼之棣萼庭蘭。幷有採蓮之慶。遙賀不任。度喪患餘生。沈痼無春。與歲俱深。寧無愧於年富日新者乎。年前獲承發書問訊。加以黃白三毛錐。常置諸文房。備友於四知。其爲情貺。而叔夜之報書亦闕。亦可見慵與病深也。適仍季氏丹城之行。呈此絶筆。以爲難再之別。餘祈若序保嗇。

與尹約而善道○丙午[编辑]

潛居自在中。雖患煩痾。本源深厚。陽春又至。伏惟消散無餘。神觀依然。仰賀之至。度蒲柳之質。衰朽已劇。自去年八月初。聞尊座下喜消息。無日不馳遡。而未離蝸舍。咫尺千里。不可謂在世也。聞喜卽吟拙句。意謂不以頌以箴之。故不敢唐突於左右。遲疑半年。始覺丈人能受人盡言。今果書呈。以塵高明。不以人廢言而進退之幸甚。

謝安生書[编辑]

十餘年來。再枉窮巷。僅得求一識之願。如無藉以承拱璧也。且囷來橐歸爲愧。夫夫以牛山之胄。加以聽松,大谷,節孝三先生以下諸賢之外裔。愚雖朝夕入地。未入地前。欲尊奉依歸。而一以病未接德儀。一以不終夕。未得勝十年一夜話。始知耄荒不合親君子也。尤極慙赧。林深山路。乘月返旆。無黑耶。日間想惟神勞萬福。度老將斃矣。其可望再拚良覿乎。因謝爲訣。

謝牧伯鄭公好仁○己丑[编辑]

弘度病伏窮巷。毋望超進府庭。一仰光儀。恒自罪也。伏蒙下賜一報曉翰音,廿許尾靑鰈。賴知蚤寤而分善利。兼夢羊蹄之踏菜蔬。自念無以致。政如明月之珠無因而至。能不爲兒童之畏雷哉。無路拜謝琴軒。只增瞻悵。

答舍弟致遠[编辑]

卽晨好行享禮耶。今欲奉書河持平。而兩眼微疼不止。痢候又劇。不堪爲書。雖然。不當無一言。以憑汝爲報耳。河持平本非輕率。又多更鍊世事。必無妄作。何至與地主生釁。必有居間交搆者也。然地主果於棄去。則其間些少曲折。不暇致詳。而有不足於人聽聞也。期於盡力挽留可也。不必引古語。姑以近世事明之。鄭文翼公光弼以己卯首相。於南衮夜開神武門之變。力救諸賢捶殺之擧。中廟怒起將入內。公把袖極諫。忤南兇謫東萊。縣令承其風旨。待極其薄。于後以領經筵徵。縣令上謁。子弟輩不欲見之。公曰。何敢爾也。稱以城主。顚倒出迎焉。於極諫則至於把袖。於縣令則敬之如右。是或一道理也。又聞林川人申公湛以玉堂長。請告而歸。行過郡衙。欲拜郡守。而適與輜騎錯遇。無盤領袍。直入鄕射堂。郡守聞之。送人候之。且問其過去不見之由。對以實曰。闕上服不可拜。郡守亟便入請之。今臺官雖重。視領經筵與副提學。則爲末官。何也。副學於三司是長官也。縣令,郡守不及於本州牧伯。而申公之博洽經史。雖不足言。文翼公之爲諸賢領袖。有古人風者。今日作人。亦可以期待。況持平素有台位之望耶。古語曰。軍容不入國。國容不入軍。各有所重。爭臣風采。恐不當施於本地之宰也。愚見如是。直欲裁書。而屈於採薪。汝以此意傳告可也。持平所見者高明。非不及此。而岸上之見。或勝於舟中矣。

寄從子澈○甲午[编辑]

汝去後絶不聞消息。一日不見如三月。未知所幹幾就。神觀如何。汝以年少未冠。方志學之不暇。以成就大材。而我行負神明。使汝父不壽。令汝勤學時爲此事。心焉如割。忍死飮泣。以爲生寧非毒耶。我懷之惡。汝可想矣。當是時。名節爲貴。財利末也。十分惕念。言行必以忠信篤敬爲主。且爲長遠之慮。勿爲近利可也。

戊戌[编辑]

伻來。知汝驅馳幹事。未得閒日。深嘆老夫獲罪無逃。苟延頑喘。以致汝至此也。鄭生替汝歸來云必未能再赴會窆時。其人解事。且粗知禮節。汝可以相資而又失之。尤歎。旁親主喪。則終天之天。當改以世字。或以事字。茂兒在。雖以他人攝主。不必改也。妻之告夫。在備要中。然題主旁題以茂。則以其從父與從兄名攝主書之。名下今爲孤子茂敢告云云可也。然則無所事妻告夫矣。其弟可當攝主。而病且喪心。其家零落。滋益可憐。待光山來人。汝須款洽曲致人事。遺腹兒名。用葂字可也。莊子有蔣閭葂。唐有李葂。肅宗初卽位。功臣恃功驕恣。背闕而坐。葂彈之。肅宗喜曰。朕得李葂。朝廷自尊云。

與人[编辑]

云云。年譜所自出。蓋因太史公先聖世家。太子纂證。弁首論語爲序說。其後程叔子壽考終。朋友門人多已先亡。無序述行狀。朱子追爲年譜。載二程全書。及朱子終。門人爲紫陽年譜。後人效之。此年譜所起之源也。我先生不立本朝。隱德以終。別無可敍之事。而出處行藏。非此不見著明白。此無悶堂之所惓惓者也。其書年幾歲之法。必因有大事而書。不然則有微意也。無悶旣就。而又經姜令公手。可以行世矣。獨恨其遺漏於大節。或有誤錄年所處。竊念搆廈。非一二木之力。且念比如一家事。非甲爲則乙爲。故不得已妄以聞見所及補益之。政如加大牢於潯陽圖。不足掛於具眼。非緊要則削之可也。

與人[编辑]

歲暮寒天。不審尊候何似。令胤今已差復否。戀慕殊切。某沈痼中喪患餘生癃病。日甚月異而歲不同。勢將瞑目乃已。每念當此軍政保額之時。仍以久任。迫於親舊請囑。何以堪支。悶若在身。居常因便欲發候書。而深嫌煩黷未焉。今於里中有小事而將成大事。留鄕父老中。惟左右可以聞此言。惟老拙可以此言及。而木手托威令排衆議。且使人斧之。人心如割。故忘煩敢冒。詳在別帖。審察而善處之。免有後言吾鄕幸甚。鶴峯集中行狀一卷。必在校中。求見可知其由矣。

別帖[编辑]

詩曰。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憩。古人以爲人子孫者桑梓猶敬。又謂某水某丘之不能忘。況兼以臨水岸壓木口。隄防人居及其田土。以養人者哉。生所居里中。有賓遊村。前隔一帶水。南岸有亭。名曰大樹亭。以名村賓遊。可想其名公巨卿之來遊。而其爲形勝不在險在平地。又在上下兩西面之間。春秋則上下咸集。設筵勸規。盛夏則父老率子弟銷暑。又自河敬節公叔溥與其弟掌令季溥來居月峯之下。尤多大賓之會。間者名儒碩士燕集居多。盛事流傳。凡我衣冠之人。孰非遊斯亭者而生子孫也。過此者視如社樹。無不致敬矣。至於壬辰之年。倭寇衝斥。一道幾失。金鶴峯先生奉命招諭。倡起義旅。得全八九郡。以晉陽爲湖南保障。竟爲恢復根基。則其厚澤之八人深。不但召伯之宣化。而以不忘季女之故。嘗憩是地以過之。且於癸巳四月晦。終於公館。趙大笑軒,朴大菴,李松巖諸賢。奉喪柩來宿于此。假窆山麓。是冬返葬。則士民之追想。豈啻召伯一憩而已。城中三忠,彰烈,忠愍諸祠所祀之人功名德業。皆非所及。而尙未立祠於吾州。已爲可愧。又伐此樹。不可使聞於士流而或者受責於一道也。其爲後人敬且不忘。與爲防於人居及田土以養人。有不足道也。夫知而不告者不仁者。故敢此煩冒。聽不聽在尊侍。愚何強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