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卷七十二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七十二 四川七 嘉定州 瀘州 雅州 下一卷▶

四川七[编辑]

嘉定州[编辑]

嘉定州,東至成都府內江縣三百六十里,東南至敘州府四百五十里,西至雅州二百三十里,北至眉州百七十里,自州治至布政司三百六十里,至京師九千八百四十五里。

《禹貢》梁州地,漢爲犍爲郡地,後漢因之。晉仍屬犍爲郡,宋、齊因之。梁屬齊通郡,後周析置平羌郡,隋開皇初郡廢,屬嘉州,時州治廣通縣,廣通今眉州治也。或曰隋移嘉州治此,大業二年又改眉州。大業三年改置眉山郡於此。唐復爲嘉州,天寶曰犍爲郡,乾元初仍曰嘉州。《舊唐書》:「是年劍南節度使盧元裕請升州爲中都督府,尋罷。」宋因之,亦曰犍爲郡。慶元二年升嘉定府。以寧宗潛邸也。開禧初又賜軍號曰嘉慶節度。元曰嘉定府路。明洪武四年復爲嘉定府,九年降爲州,以州治龍遊縣省入,編户十里。直隸布政司。領縣六。今仍曰嘉定州。
州倚三峨而帶二江,唐杜佑曰:「州在大江、青衣二水之會。」宋鮮于繪曰:「州背負三峨,襟帶二江。」山川之勝,爲蜀冠冕,且北去成都不過五驛,東指江陽易於一葦,從來繇外水而指成都、犍爲、武陽其必爭之道也。宋牟子才言「嘉定爲鎮西之根本」,以州據黎、雅上游也。然津途便利,密邇敘、瀘,詎非成都之噤吭乎?
龍遊廢縣,今州治。漢南安縣地,屬犍爲郡。後周置峨眉縣,平羌郡治焉。隋初郡廢,縣屬嘉州。開皇九年改縣曰青衣,平陳日有龍見水中,隨軍而進,十年因改曰龍遊。大業初爲眉山郡治。唐爲嘉州治。宋因之。宣和初改曰嘉祥縣,尋復故。明初省。《城邑考》:「州城宋開禧中故址,西北依山,東南臨江,江水囓城城輒壞。明正統中障以木柵,成化中復捍以石堤。正德中於城東南兩面掘地甃石,深厚皆八尺餘,高倍之,復編柏爲柵以附石,始稱堅完。嘉靖二年復改築西北一隅,又於水城增崇雉堞,自是皆以時修葺。城周十二里有奇。」
平羌廢縣,州北四十里。後周置平羌縣,屬平羌郡。志云:本漢時平羌戍也,後周保定間因故址置縣。隋因之,屬嘉州,大業初屬眉山郡。唐仍屬嘉州。宋初因之,熙寧五年廢爲平羌鎮,屬龍遊縣。《一統志》:「平羌故城在州南十八里。」似悞。○廢豐遠監,在州界。《宋志》嘉州有豐遠監,掌鑄鐵錢。元廢。
九頂山,州治東一里,隔江。山有九峰,曰鳳集、曰棲鸞、曰靈寶、曰就日、曰丹霞、曰祝融、曰擁翠、曰望雲、曰兌說。山下有凌雲寺。唐開元間,僧海通者於瀆江、沫水、蒙水之會,悍流怒浪之濱,鑿山爲彌勒大像,高三百六十尺,建七層閣覆之。咸通十年南詔蠻陷犍爲,掠陵、榮二州。既而大集於凌雲寺,與嘉州對岸。州刺史楊忞等勒兵拒之,蠻潛遣奇兵自東津濟,夾擊官軍,官軍潰,遂陷嘉州。志云:寺在州城東南。又烏尤山,在九頂山之東。舊名烏牛,突出水中作犀牛狀。黃庭堅改爲烏尤,亦名烏龍山,俗仍呼爲烏牛山。明初明玉珍據重慶,元將完者都將攻之,屯嘉定之大佛寺,明玉珍遣兵劫烏牛山寨,擣嘉定是也。大佛寺,見犍爲縣。山之左又有馬鞍山,《唐志》嘉州有二十四鎮兵,一曰馬鞍鎮,蓋置於此。一云在州南八里。又有聖岡山,在州治東南,山岡與凌雲寺相連,因名。一名東山。
高標山,州治西半里。一名高望山。巍然高峙,萬像在前,舊有層樓,江山千里,一目可盡。其相接者有楊雄山,有洞深邃,相傳子雲所居。志云:在治西一里。又城西門外有古像山,有石鐫佛像,如凌雲大佛而略小,俗云初作此爲式也。又茶山,在州西二里,產茶。
三龜山,州治東。以形似名。中間一峰,循其趾而上,彎環有九洞。宋德祐初元將汪德臣攻嘉定,守將昝萬壽戰敗,籍境內三龜、九頂、紫雲諸城以降,即此。紫雲城見犍爲縣。又州治南有洛都山,俗名龜子山,郭璞所云「將州對洛都」者也。
青衣山,在州東南大江中。屹然迥秀,崖壁蒼峭,周廣七里,長波四匝。又九龍山,在州東二里,俯臨大江。○錦江山,在州北四十里。大江自成都環流至此,登山下瞰,縈繞如帶。又白崖山,在州北八十里。山有清風、白雲、朝霞三洞,稱佳勝。
大江,在州城東,俗名通江。自眉州流入界,又南經烏尤山下爲三江會流處。中有洲曰黑水尾,舊爲茶商批驗之所。又東南流入犍爲縣界。志云:大江經州東,青水、沫水從西南來注之,謂之合水。晉永和三年桓溫討李勢,循外水西上,勢遣李福拒溫,自山陽趨合水。山陽,峨眉山陽也。又唐咸通十年南詔陷犍爲,薄嘉州,刺史楊忞與蠻夾江而軍,蠻陰自上游濟,背擊王師,忞走。嘉州陷。江蓋州之襟要也。餘詳大川岷江及《川瀆異同》。
陽江,州西南九十里。亦曰陽山江,陽一作「羊」,即大渡河也。源出雅州羌界,下流自越嶲衛境流入州界,徑峨眉縣南至州西,又東徑州城南入大江。《通典》謂之青衣江,以與青衣水合流也。或謂之峨水,以峨眉山水流入也。自蜀以西之水交會於此。詳見大川大渡河。
青衣江,州西十五里。其上流自青神縣流入夾江縣界,至此會於陽江而東入大江。《圖經》:「青衣、沫水合流處有觀音灘,自灘而上曰魚村、曰浮橋口,路出雅州之道也。」郡志:州境有瀆江,發源成都府溫江縣,徑雙流縣界,又徑眉州丹棱縣、青神縣入州境,至州城東而入大江。蓋即青衣水訛爲瀆江耳。詳見大川青衣水。
泥溪河,州東北五里。源出平羌縣山谷中。每歲泛漲,水色甚渾,泥凝於岸,因曰泥溪。西南流會於大江。又臨江溪在州西二十里,源出三峨山,流合青衣江而入大江。志云:州治北有竹公溪,又平羌縣界有三溪,今皆湮。○明月湖,舊在州治南,今爲平陸。又西湖,在城西,方廣十里。
呂公堤,在城東。志云:州城三江門當二水之會,岸被水齧,易於决圮。宋守呂由誠築堤,連延不斷,以禦衝波。郡人德之,號曰呂公堤。
平羌關,在州西北。《唐志》平羌縣有平羌關。州志云:白崖山南有臨江關,今廢。即平羌之訛也。又嘉禾關,亦在州北。又有紫石關,當嘉、眉兩州分界處。山石皆赤,因名。二關皆近代所增置。○嘉慶關,在州城東大江東岸。志云:凌雲寺之西即嘉慶關。
二石闕,在州西南舊市鎮。《郡國志》:龍遊縣有二石闕,漢武使唐蒙下夜郎置。《輿地碑目》云:「舊市鎮石闕上有『唐李德裕領重兵過此』九字。」晏殊《類要》悞作「二石關」,近志皆從之,宜辯。又州志云:關在州東。亦悞。
凌雲驛。州治東,水驛也;又州北四十里有平羌水驛,即故平羌縣;皆大江所經也。志云:州東南四十里有金石井巡司,萬曆中革。

峨眉縣,州西八十里。西北至洪雅縣八十里。漢南安縣地,後周爲峨眉縣地。隋開皇九年改峨眉曰青衣,十三年復置峨眉縣於此,屬嘉州,大業中屬眉山郡。唐仍屬嘉州,宋因之。今城周八里。編户六里。

綏山廢縣,縣西四十里。劉昫曰:「本名榮樂城,隋招致生獠置縣於此,因山爲名也。」唐屬嘉州,宋乾德四年省入峨眉縣。」
羅目廢縣,縣西南九十里。唐麟德二年開生獠置縣,并置沐州治焉。上元三年州廢,縣亦省。儀鳳三年復置,屬嘉州。劉昫曰:「縣初治峨眉縣界內陀和城,如意初移於今治,距舊縣三十餘里。」宋乾德四年廢爲羅目寨,屬峨眉縣。
三峨山,志云:大峨山在縣西百里,所謂峨眉山也;中峨山在縣南二十里,一名覆蓬山,一名綏山;小峨山在縣南三十里,一名鏵刃山。三山相連,謂之三峨。詳見前名山峨眉。
龍門山,縣西十里。兩崖峭峙,仰觀青天,僅露一罅,巖壑奇勝,不一而足。又羅蒙山,在縣南三十里,一名羅目山,亦高廣。二山蓋即峨眉之別阜。
陽江,縣西南百里,即大渡河也。自越嶲界流入境,經廢羅目縣南羅目江流入焉,亦謂之峨水,又東入州界。
羅目江,在縣西。出峨眉山麓,右溪自小天池以東,左溪自黃茅平以北,至羅目廢縣合二溪之委爲江,水石甚奇險,下流入於陽江。《寰宇記》「羅目縣西南五里有小銅梁」,蓋在羅目江之上。○符文水,在縣西三十里。出峨眉山洞中,北則白水,南則黑水,過雙飛橋下而匯流爲一,下流亦注於陽江。
彜惜水,縣東南五十里;又天津水,在縣西南百五十里;皆出越嶲界,東北流入縣境注於陽江。○秦水,在縣西南二十里。亦出峨眉山麓,下流匯於陽江。志云:秦惠王克蜀,移秦人萬家以實之,秦人思秦之涇水,遂於此水側置戍,謂之涇口。唐天寶六載改曰秦水。《名勝志》:「今夾江縣治名涇上,涇水疑在其地。」又種玉溪,在縣西十里。出龍門山,亦曰龍門溪,流合於秦水。
土地關,縣西南四十里。《邊略》:「縣地西南二邊鄰松坪、木瓜、大小赤口等處,自縣三十里至高橋,又十里至土地關,二十里至龍池場,二十里至大圍關,五里至鐵索橋,五里至射箭下坪,三里至射箭上坪,此縣之舊界也。坪外八里至黑龍溪,四里至虎皮岡,始分兩岐;右路由上馬勝溪至金口廠爲邛部司新附之民,名歸化鄉,有陽化堡設焉;由金口廠二十里至楠木園,五十里至天池,八十里至萬家石,三十里至松坪,則黎州境內矣。左路由下馬勝溪至古金寺,渡中鎮河,有中鎮巡簡戍之。又十七里而至太平墩,墩有兩岐;右路過陽村行百里乃至玀佪,玀佪,亦新附蠻種也。左路上蠻鬼岡,岡勢險峻,樹木叢雜,入冬徂春,煙霧不收,雨雪層積,即蠻人亦鮮踪跡;又十五里至空木,即永寧墩,八里乃至棲雞坪,今築平彜堡處,城池候館咸備焉;由栖雞五里至泠溪,二十里至熱水河,十里至四百囤,又二十五里而主西河,設有鎮遠墩,過墩四十里爲殺馬溪,懸崖峭壁,中逼河流,人過此者兩頭牽索,緣索而步,至下山處,名爲溜馬漕;又五十里則木瓜彜種巢穴也。」栖雞,一作「茜雞。」
靖彜堡。在縣西南。志云:萬曆初猓彜猖獗,增設此堡以備之。又中鎮亦在縣西南,臨中鎮河,明初置巡司於此。又陀和鎮,在縣西南,後周時置戍於此,唐儀鳳中爲羅目縣治,尋改置陀和鎮兵於此。宋廢。○峨眉驛,在縣西南。唐置峨眉鎮於此,尋改爲驛。明初傅友德於大渡河造舡以達建昌,曹震言:「建昌驛道經大渡河多瘴癘,峨眉至建昌有古道,平易可行,乞以時開通,移溫江至建昌各驛馬置峨眉新驛爲便。」從之。尋廢。

夾江縣,州西北八十里。東北至青神縣六十里。本龍遊、平羌二縣地,隋開皇三年析置夾江縣,屬嘉州,唐、宋因之。今城周五里有奇。編户十五里。

南安廢縣,縣西北二十五里。漢縣,高帝封功臣宣虎爲侯邑,武帝時屬犍爲郡,後漢因之。自晉以後皆屬犍爲郡,梁屬齊通郡,後周屬平羌郡,尋廢。今爲南安鎮,亦曰南安鄉。○夾江舊城,劉昫曰:「本夾江廢戍也,在今縣北八十里,地名涇上。隋於此置夾江縣,唐武德初移於今治。」
萬松山,縣東北三十里。山有三峰,中峰尤爲峻聳,環山皆松也。其南曰天馬山,山勢高騫,一名馬鞍山。相近者曰伏龜山,岡巒綿亘,盤曲有九。又有葛藤山,以形如葛藤也。濱江又有簾鈎山,志云:以兩山夾江,狀若簾鉤而名。自天馬以下俱在縣東三十里。○丈人山,在縣東十里。亦曰九盤山。上有石,峭拔如人立,俗謂之丈人峰。相近者曰虎履山,上多虎跡,因名。
平羌山,縣西十五里,山高廣,下瞰平羌江。後周以此山名縣。又鳳凰山,在縣南十里。岡巒攢列,飛翥若鳳。又縣西三里有云吟山,亦聳秀。○千佛崖,在縣西八里。數峰嶄然,崖石峭拔,崖旁多鐫佛像,因名。西巖瀑布懸流,響震林壑。
青衣水,縣西十九里。自眉州青神縣流經縣界,洪雅川亦自縣西流合焉,因有夾江之名。或曰非也,大江經縣東,青衣經縣西,故云夾江。舊志:青衣水經南安故城亦謂之南安峽口,蜀漢章武三年漢嘉太守黃元叛,楊洪度其必乘水東下,敕諸將陳曶等於南安峽口邀擊,果得元是也。青衣水又東南流至州城西而入於陽江。
洪雅川,縣西三十里。自洪雅縣流入界,東西曲流百三十里與青衣水合,亦謂之雅江。○至川溪,在縣西三十五里。源出峨眉山麓,流入縣界合青衣水而注大江。又龍鼻溪在縣西南十五里,其地有龍鼻山,溪流繞其下,因名;又飛水溪在縣西十里,狀如素練,一名瀑布泉;皆流注於大江。志云:江西去縣三十里也。又天水溪,亦在縣西。有天生橋,在依鳳岡東,其橋天成,澗水出其下,流而爲溪,灌田千頃。
向君堤,在縣西南,延袤數里。志云:蒙江齧岸,縣令向君捍之,鍤沙濘中得白金一篋,資以就堤,亦名白金堤。蒙江即青水江也。
弱漹鎮。在縣東南。有弱漹渡,蓋青衣水渡口。《後漢志》:「縣有魚涪津。」《蜀都賦・注》:「津在縣北三十里。」或以爲即今武陽縣之魚符津也。

洪雅縣,州西北百三十里。東北至眉州丹棱縣六十里。漢南安縣地,後周爲齊樂縣之洪雅鎮。隋開皇十三年改置縣,屬嘉州。唐武德初置犍州治此。貞觀初州廢,改屬眉州。開元七年復置義州於此,明年州廢,仍屬眉州。宋初因之,淳化四年改隸嘉州。元至元二十年廢入夾江縣。明成化十八年復置。今城周六里有奇。編户三里。

南安廢縣,在縣東南。賈耽曰:「後周廢南安縣,隋義寧初改置南安縣於廢縣西,屬嘉州。唐武德二年改屬眉州,五年省入洪雅縣。開元八年復以獠户置南安、平鄉二縣,屬義州。明年州廢,二縣俱併入洪雅。」是也。州志:縣西四十五里有洪雅故縣。縣初置於此,後移今治。
九勝山,縣北一里。九峰屹立,近如屏闌,遠如户闥,爲縣之勝。又八面山,在縣南三十里。峰巒高峻,黛色參差,八面如一,因名。又縣東南二十五里有金釜山,岡隴回環,草木叢鬱。一名主簿山。下有金釜渡,洪雅水所經也。或以爲即丹棱縣之金釜山,恐悞。
竹箐山,縣西三十里。上多竹,蒙茸茂密。昔人以石甃梯磴,盤折而上。宋嘗置關於其巔,設巡簡司,後廢。嘉靖中復設竹箐山巡司。又雲占山,在縣西七十里,高出諸峰之上,四時雲氣籠罩嘗半縣。西百里又有阿吒山,岩石雄峻,其東巖瀑布千仞,響撼山谷。志云:縣西又有思經山,與雅州分界。其北有廢嚴道縣址。
雪坡,在縣南,即峨眉山麓也。胡氏以爲雪嶺之坡。今夾江縣西有雪嶺,一名寶子山,坡蓋在其西。唐咸通十年南詔入寇,與官軍相持於大渡河,蠻密分兵開道逾雪坡奄至沐源川,渡江陷犍爲。沐源川,今在犍爲縣界。
青衣水,縣西北七十里。自雅州名山縣東南流入縣界,又東南入眉州丹棱縣境,亦曰平羌江,下流入夾江縣。○洪雅川,在縣西七十里。一云源出阿吒山,繞流縣界而入夾江縣境,縣以此名。唐武德九年益州將郭行方擊破眉州叛獠於洪雅川是也。
花溪。縣西六十里。其上流爲雅州之周公水,流入縣界,東北流入青衣水;又有龍溪在縣西南六十里,分流爲二,左流爲大龍溪,右流爲小龍溪,盤曲圍抱,如游龍然;下流皆注於洪雅川。

犍爲縣,州南百里。東南至敘州府三百里。漢南安縣地,後周置武陽縣,隋初改名,屬戎州。唐初因之,上元初改屬嘉州,宋、元因之。今城周二里有奇。編户八里。

沈犀城,縣南十五里。志云:後周保定初置沉胥郡治此。隋開皇初廢。或曰即故犍爲縣治。《宋志》「大中祥符四年徙縣於懲非鎮,即今治」云。○紫雲城,在縣東南十五里。亦曰子云城,相傳楊子云曾居此。宋寶祐中兵亂築城置戍於此,德祐初昝萬壽以紫雲城降元是也。今其地爲水月市。
玉津廢縣,縣西北三十九里。志云:隋大業中置,唐初屬嘉州,宋乾德四年廢入犍爲。
犍爲山,縣南十五里。相傳漢以此名縣。又南五里曰沉犀山,近大江亦曰沉犀灘,沉犀城以此名。○四望山,在縣東北百里。山高聳,可以四望。
大江,在縣城東。自嘉定州南流經此,又東南入敘州府宜賓縣界。唐咸通十年南詔攻黎州,分兵東出,詭服漢衣濟江襲陷犍爲,遂焚掠陵、榮二州間。州志:縣北十里有蟇頤灘,大江所經也。湍流峻急,爲行舟患。近鑿而平之,公私便利。
沐源川,縣西南百里。自馬湖府沐川長官司流入界,經縣南入於大江。今縣南有清水溪,源出馬湖界,流入境,下流至孝女渡入江曰清溪口,即故沐源川矣。唐咸通中南詔蠻自雪坡奄至沐源川,尋陷犍爲,即此。又四望溪,在縣東北百里。發源三江鎮,下流入岷江。○漢水,志云:在縣東北百八十里。漢成帝時得古磬十六枚於水濱,名寶磬川。其下流東入資江。
鴛鴦碕,在縣東北,臨大江。晉永和三年桓溫伐蜀,李勢將昝堅拒溫。至合水,諸將欲設伏於江南以待晉兵,堅不從,引兵自江北鴛鴦碕渡向犍爲。溫軍至青衣,從彭模直指成都。堅至犍爲,知與溫異道,還自沙頭津濟,軍遂潰。合水,今州東陽江合大江之口也。彭模及沙頭津,俱見眉州彭山縣。
沐源鎮,在縣西南,以近沐源川而名。唐嘉川二十四鎮兵之一也。乾符初高駢築沐源川城,蓋即故鎮築以禦蠻寇。《新唐書》:「縣又有犍爲市、莊牛徑等鎮。」
石馬灘鎮,縣北四十里,有巡司。又縣東北百里有四望溪口巡司,其相近者又有永通鹽課司。又稅課局在縣西十里。○沉犀驛,在縣治南。水驛也。又南四十里爲下壩驛,又六十里接敘州府境之月波驛,縣北五十里又有三聖驛,又北六十里達於凌雲驛。
大佛寺。縣東南四十里。唐所建。元末完者都以明玉珍據重慶,屯兵大佛寺將攻之,明玉珍遣兵搗嘉定,遂攻破大佛寺。

榮縣,州東二百里。西北至成都府井研縣百五十里。漢南安縣地,隋大牢縣地,屬資州。唐武德初置榮州,治大牢。貞觀初析置旭川縣,永徽二年移州治焉。天寶初曰和義郡,乾元初復曰榮州,繼又增置威遠軍於城內。宋因之,亦曰和義郡,治平四年改旭川縣曰榮德。紹熙中又升州爲紹熙府,以光宗潛邸也。端平以後廢徙不一。元亦曰榮州,以州治榮德縣省入。明初因之,洪武九年降州爲縣。今城周五里有奇。編户七里。

大牢廢縣,縣西南五十里。宋白曰:「蕭齊置南安郡,治南安縣,即此地也。後周廢。」隋置大牢鎮。開皇十三年改置縣,屬資州。仁壽初山獠作亂,以衛文昇爲資州刺史,到官,獠方攻大牢鎮,文昇單騎諭降之,即此。唐初析置榮州,尋治大牢。永徽中州移治旭川,大牢屬焉。天寶初改曰應靈郡。宋仍屬榮州,明初省。○羅水廢縣,在縣南。唐初置。《新唐書》:「景龍二年省雲州及羅水、雲川、湖連三縣入大牢。」其地皆與大牢相接也。
公井廢縣,縣東三十五里。劉昫曰:「唐武德元年割資州之大牢、威遠二縣地於公井鎮置榮州,以界內榮德山爲名。是年改鎮爲公井縣,六年州移治大牢,公井屬焉。」宋初因之,熙寧四年省爲公井鎮,入榮德縣。《宋志》:「公井有鹽場一,端平三年廢。」
資官廢縣,縣西南百二十里。本南安縣地,晉義熙十年置冶官縣,屬犍爲郡,宋、齊因之,後周省。隋末復置,改曰資官。唐武德初屬嘉州,六年改屬榮州。縣有鹽有鐵,故曰資官也。宋仍屬榮州,元省。《邑志》:縣治西一里有榮王城,宋寶慶初築,以封弟與芮,周一里有奇。元末隳。
鳳鳴山,縣治西北。志云:自縣治北至縣治西南之浮圖崖有五山相連,亦曰五山。
榮德山,縣東北四十一里。唐因以名州。志云:山在羣山中峭拔突起,高五百餘丈。有小徑至山頂,以木爲梯,上有石室二十四,相傳皆仙真幽棲之所。一名老君山。又有榮隱山,在縣北三十里,亦幽勝。一名石筠山。又榮黎山,在縣東十五里。上有龍池,縣有三榮之名以此。
榮川,在縣東,亦曰榮溪。自成都府仁壽縣界流入,又東南與雙溪合流,東南入敘州府富順縣合金川注於大江。志云:榮川亦名遯水。又有東川,在縣北。亦自仁壽縣山谷中出,東南流經城下會於榮川。○雙溪,在縣北。其水一自西來流濁,一自東來流清,二水相合,流經城下會榮川、東川而入富順縣界。
新羅鎮。縣南八十里。有鹽課司。或曰司蓋與富順縣接界。

威遠縣,州東三百里。東南至敘州府富順縣百三十里。亦漢南安縣地,隋開皇初置,屬資州。唐初改屬榮州,宋因之。元省,後復置。明洪武四年省入榮縣,九年復置,改今屬,城周二里有奇。編户四里。縣今省。

和義廢縣,在縣東南百里。隋末置,唐初屬瀘州,貞觀八年改屬榮州,宋乾德五年并入威遠縣。又至如廢縣,亦在縣東南。唐貞觀初置婆日、至如二縣,屬榮州,二年又割瀘州之隆越縣來屬,八年俱併入威遠縣。
中峰山,縣北百里。山峰高聳,與資縣分界。又兩母山,在縣西北百三十里。二峰並聳,皆有石崖下垂,望之如乳。又佛頂山,在縣西北三十里。懸崖百尺,上鐫佛像,因名。志云:縣東十五里有葛仙山,亦高秀。
獻寶溪。縣西北七十里。志云:溪源一出仁壽縣界羅泉山下,一出兩母山,合流而東南入富順縣界注於金川。又有中溪,在縣南。下流合於榮縣之榮川。○龍會河,在縣東。曲流如盤龍,合於獻寶溪。又硫黃川,在縣北四十里,溪自山壑中來,旁有一竅,硫黃隨泉而出。

瀘州[编辑]

瀘州,東北至重慶府五百七十里,南至永寧宣撫司三百四十里,西至敘州府三百五十里,北至重慶府合州五百五十里,西北至嘉定州六百五十里。自州治至布政司一千五百五十里,至京師九千二百里。

禹貢》梁州地,春秋時巴國地。漢屬犍爲郡,後漢因之,建安十八年析置江陽郡,三國漢及晉因之。宋、齊仍曰江陽郡,按沈約志:「江陽郡晉安帝時亂失本土,乃僑置於武陽,宋時始復舊土,因爲東江陽郡。」《蕭齊志》亦曰東江陽郡。梁兼置瀘州。隋郡廢州存,仁壽中置總管府,大業初府廢。大業初改曰瀘川郡。唐初復爲瀘州,武德初置總管府,尋曰都督府。劉昫曰:「州督羈縻十州,天寶初督十四州。」天寶初曰瀘川郡,乾元初復故。宋仍曰瀘州,亦曰瀘川郡。宣和元年賜軍額曰瀘川節度。乾道六年移潼川路安撫司於此。《宋志》:「瀘州領羈縻州十八。」景定初沒於蒙古,尋復取之,改曰江安州。元仍曰瀘州,以州治瀘川縣省入,隸重慶路。明初改直隸布政使司,仍曰瀘州,編户七十里。領縣三。今仍舊。
州西連僰道,東接巴、渝,地兼彜、漢,江帶梓、夔,控制邊隅,最爲重地。今自州而北,一軍出中水可以徑達廣漢。自州而東,江水兼衆水之流,浩瀚洋溢,吳、楚百石大舟可方行而至。自州以西,水陸兼濟不十日可抵成都,瀘州驚則兩川盡城守矣。宋紹定中魏了翁知瀘州,時瀘爲大藩,控邊面二千餘里。了翁乃脩武備,治城郭,爲捍禦之計。既而叛將劉整以州降蒙古,教之侵宋,瀘州失而蜀益不可爲,宋之亡亦日迫矣。瀘實當東西腰膂之地,謀蜀者所當先也。
瀘川廢縣,今州治。漢置江陽縣,屬巴郡,景帝六年封趙相蘇嘉爲侯邑。武帝改屬犍爲郡,後漢因之,建安中,爲江陽郡治。三國時諸葛武侯嘗屯兵於此。晉仍爲江陽郡治,宋、齊因之。梁爲瀘州治。或曰州治馬湖江口,悞也。隋瀘州亦治此,大業初改縣曰瀘川,仍爲郡治。唐因之。宋淳祐三年徙治於江南岸神臂山,謂之鐵瀘城。元還舊治。至元二十年省縣入州。《城邑考》:「州舊爲土城,宋政和間舊址也。元毀。明初因故址脩築,甃石爲固。弘治初增脩,嘉靖中又復營治,隆慶三年復增拓之。有門四,城周七里有奇。」
涇南廢縣,州西南四十五里,在涇水之南。唐貞觀八年析瀘川縣置涇南縣,屬瀘州,尋復省入瀘川縣。
九支城,州西南百餘里。本南廣蠻地,宋大觀二年內附,因置純州,領九支、安溪二縣。宣和二年州廢,改縣爲九支城,屬瀘州。州志:九支城在州西五十里。似悞。○武都城,在州西南境。亦南廣蠻地。宋大觀三年內附,建滋州,領承流、仁懷兩縣。宣和三年廢州爲武都城,以仁懷爲堡,承流縣并入焉。元初廢。
思峨廢州,亦在州西南境。唐天授二年所置羈縻州也,領多溪、洛溪二縣,屬瀘州都督府。宋因之,熙寧八年內附,政和中屬長寧軍。又羈縻順州,亦在州境。唐載初二年置,領曲水、順山等五縣,屬瀘州都督府。宋因之。後俱廢。今州有思峨洞,或云州蓋因洞而名。
神臂山,州東八十里,亦曰神臂崖。北臨江渚,險固可憑。宋淳熙三年余玠遷州城於山上,所謂鐵瀘城也。○方山,在州西南三十五里。志云:山分八面,有九十九峰,下瞰江流,深窅無際,頂有巔池,周圍一里,唐時嘗改名曰回峰山。又《水經注》:「綿水至江陽縣方山下入江,謂之綿水口。」綿水即資江也,南去方山猶十餘里,蓋徑山北東入江耳。
寶山,在州城西。初名堡子山,宋陳損之易今名。兩江合流,下瞰城郭,爲郡之勝。一名瀘峰山。又三華山,在治北一里,有三峰聳秀。州東三里曰歸子山,下臨江濱。○南壽山,在州南十里。初名博望山,宋政和中晏州叛彜平定,守臣繪圖以進,詔改今名。又州南五里有瑞鹿山,亦高秀。
思峨洞,州西南二百里。初入稍隘,已乃宏廣。相傳爲故思峨州地也。又龍女洞,在州東北二十里。崖壁高峻,有二洞甚幽邃,人不能到。又州南十里南田鎮有飛雲洞,亦幽勝。
瀘江,在州城東,即大江也。自敘州府南溪縣流徑江安納溪縣,過州城南,又東北出而會雒江。今州治東隅即爲江滸,夏潦水漲,兩江環合,瀰漫浩渺,如大海然,州人謂之「海觀」,並流而東入合江縣境。志云:瀘江中有大石闕,亦曰黃龍堆,春水漲則堆沒闕平,水涸時常爲舟楫患。餘詳大川大江及《川瀆異同》。
資江,在州城北,即中江也。自敘州府榮昌縣東南流至州城東,合於瀘江。《水經注》:「江陽縣枕帶雙流,據江、雒會。」是矣。詳見前大川雒水。
支江,州城西北,大江分流也。自敘州府南谿縣鴛鴦圻而東,入州界,經安夷鎮,又東入於資江。又有赤水,自隆昌縣界流入州境,合於支江。○九曲溪,在州東北十里,蜿蜒九曲,可通小舟,引流灌溉,爲利甚博。又有澄溪,在州治南,源出寶山下,流常澄潔,下流俱入於大江。
龍透關,州南七里。相傳諸葛武侯所立。又州南二十里有僰道砦,志云:東漢征南蠻嘗屯軍於此。○博望砦在州南十里,宋政和七年置,亦曰南壽砦,以砦在南壽山下也;又綏遠砦在州西南,宋大觀中置,隸滋州,宣和三年改隸瀘州;宋末俱廢。
板橋堡,在州西南,相近有政和堡,俱宋政和初置。《宋志》:「州境有羊羝寨,治平四年廢。又有白艻寨,皇祐初知益州田況發白艻子弟討叛彜是也。元豐二年廢。又有大硐寨,元豐三年廢。」○石門堡,在州境。宋李燾知瀘州,首葺石門堡以扼夷人是也。或曰即今州南石棚鎮。
石棚鎮。州南二十里,有巡司。又有李市鎮巡司,在州北百里。○瀘川水驛,在州治東。又東六十里有黃艤水驛。又立市馬驛在州治北,蓋州當水陸津塗也。

納谿縣,州西南四十里。西南至敘州府長寧縣二百二十里。本瀘川縣地,宋爲納谿堡,皇祐二年增置軍寨巡簡,紹定五年升爲納谿縣,屬瀘州。舊有土城,今廢。城址不及三里。編户三里。

舊縣城,縣北十里。元大德中移縣於江北以避水害,即此城也。至大初復還今治。今亦謂之舊縣壩。
樓子山,縣治東一里。層峰疊嶂,儼若樓閣。又縣東四里有掇旂山,相傳武侯樹旂於此,以警蠻人。又舞鳳山,在縣西南十五里。山勢起伏,橫開如鳳舞。
大江,在縣城北。自江安縣流入界,又東南出瀘州城南。《輿程記》:「自縣至州江道凡七十里,蓋水流盤曲也。」又有掇旗灘,在縣東二里江濱,相傳亦以武侯名。
納溪,縣治西,縣境大川也。永寧宣撫及瀘州衛以北之水,匯流經江門峽口大洲而北,至縣西門入於大江。亦謂之納江。舊志云:源出阿永蕃部,即永寧屬彜也。今縣有納溪河口巡司。
倒馬關,縣南百三十里。明初置,路通雲南、交趾,因倒馬坎爲名。又石虎關,在縣南百五十里。明初置,通雲貴之道,關前有石如虎,因名。○保子砦,志云:在縣西十里,相傳武侯南征,嘗駐兵於此。
江門砦。在縣西南。宋元豐四年置江門砦,屬樂共城,後城廢,寨屬納溪縣。今爲江門堡,南去永寧一百三十五里,江門水馬驛亦置於此。《輿程記》:「由江門水道而北,徑峽口水驛至納溪縣,共二百四十里是也。」○大洲堡,在縣南百四十里。亦宋元豐中置,屬樂共城。今爲大洲水驛。又改大洲驛爲通郵驛,屬江安縣。《輿程記》:「縣南七十里至渠壩驛,又七十里至大洲水驛,又南六十五里爲峽口水驛,與永寧接界。」州志:渠壩驛在瀘州治南,大洲驛在江安縣治東。似皆悞。

江安縣,州西南百二十里。西至敘州府南溪縣百二十里。漢江陽縣地,後漢置漢安縣,屬犍爲郡。晉屬江陽郡,劉宋爲東江陽郡治,齊、梁因之。隋開皇初仍曰漢安縣,屬瀘州,十八年改縣曰江安。唐仍屬瀘州,宋因之。今城周六里。編户二十里。

綿水廢縣,在縣西綿水溪口汶江中洲上。晉太元中置縣,屬江陽郡,劉宋屬東江陽郡,齊、梁因之。隋仍曰綿水縣,屬瀘州,唐仍舊。宋乾德五年廢入江安縣。○施陽廢縣,在縣西。唐貞觀初以夷獠户置施陽縣,又置思隸、思逢二縣,屬瀘州。八年省施陽縣入江安,十三年又省思隸、思逢入焉。又廢南井監,志云:在縣東北,宋南渡後置監。有鳳凰山,山有雁塔。元初監廢,今爲南井鋪。
柯陰廢縣,在縣西南。唐羈縻晏州所領縣也。宋熙寧七年熊本降瀘彜柯陰酋不下,本合晏州十九姓之衆發黔南軍討敗之於黃葛下。追奔深入,柯陰乞降。本受之。以其酋個恕知歸徠州,於是淯井、長寧烏蠻、羅氏鬼主諸蠻,皆願內附。黃葛,或曰山名也,在縣南。歸徠州,即柯陰縣改置。
樂共城,在縣南百里小龜山上。宋元豐四年置城於此,後并入江安縣。《宋史》:「元豐元年命韓存寶經制瀘州納谿蠻,存寶破其后城。二年羅苟蠻叛犯納谿,議者言羅苟不加誅,則烏蠻觀望,爲害不細。存寶檄歸徠酋乞弟擊平之。既而乞弟率兵至江安城下,責賞,尋益桀敖,官軍擊之,敗沒。四年改命林廣討之。廣敗乞弟於納谿,破樂共城,進至斗滿村,又次落婆囤。乞弟遁。廣率兵深入,自發納江即入叢箐,無日不雨雪,士卒死者不可勝計。過老人山,山形劍立。度黑崖,歷鴉飛不到山,進抵歸徠州,竟不得乞弟。師還,築樂共等城爲戍守。政和五年晏州彜卜漏反,攻樂共城,官軍拒却之是也。」納江即納溪。
漢陽山,縣南四里。孤高突起,爲南境之望。又縣南四十里有照山,峰巒巖壑,爲一邑之勝。○連天山,在縣南七十里。回旋曲折,高聳連天。又南三十里即小龜山矣,樂共城舊置於山上。
大江,在縣北。自南溪縣流入境,又東接納谿縣界。志云:縣西舊有三江磧,控江爲險,宋嘉熙三年築城於此,以禦蒙古。或曰三江磧即綿水口也。
綿水,在縣治西。源出連天山,北流經廢綿水縣,入於大江,謂之綿水口。或曰綿水合於淯溪諸水同入大江也。○淯溪,在縣南。源出敘州府長寧縣,流入縣界入大江。又安樂溪,宋鄧綰云:「在縣東北。自合江縣南境上接蠻界,西北流至縣境入江。」一云即納溪分流也。時未建納溪縣,故云自合江境流入耳。○涇灘,在縣南三十里。灘上有山插天,瀑布懸流,側有臥石。下流會於綿水。
安遠寨,縣南七十里。世傳諸葛武侯征蠻,於此屯駐。《宋志》:「元豐三年廢平彜堡,於羅池改築安遠寨,屬瀘州淯後廢入江安縣。又有西寧等寨,亦元豐中置,後廢。」
梅嶺堡,縣西南百二十里。相傳亦諸葛武侯屯兵處。又南有鎮溪寨,《宋志》:「元豐四年置樂共城,領江門寨、鎮溪堡、梅嶺堡、大洲堡。」是也。政和中晏州蠻卜漏反攻破梅嶺砦,尋討平之。元廢。江門、大洲,見上納溪縣。○席帽溪砦,亦在縣境。《宋史》:「元豐五年林廣入歸徠州,師還,築樂共、江門、梅嶺及席帽溪等砦,西達淯井,東到納谿,皆控制要害是也。砦旋廢。」
江安驛。在縣西,水驛也。《輿程記》:「自南溪縣之龍騰驛東六十里至江安驛,又六十五里爲董霸驛,自此而東六十里即納溪縣之納溪驛。」《會典》:「有通郵驛,即納溪之大洲驛,改今屬。」

合江縣,州東百二十里。東北至重慶府江津縣二百七十里。漢犍爲郡符縣地,後漢爲符節縣。晉仍曰符縣,屬江陽郡,縣尋廢。永和中改置安樂縣。宋、齊因之,梁時亦曰安樂戍。後周置合江縣,屬瀘州,隋因之。今城周不及二里。編户七里。

廢符縣,在縣南。漢置縣於此。《水經注》:「漢建元六年以唐蒙爲中郎將,從萬人出巴符關,即此。」元鼎二年始置符縣。後周時置合江縣於今治,隋以後因之。宋嘉熙三年兵亂,移縣治於榕山,四年又移縣治於安樂山,皆築城爲守。元復還今治。明天順中始築土城,成化中甃以石,弘治、正德中皆增修之。
安溪廢縣,縣西南百里。本蠻地,宋大觀中置純州,并置安溪縣隸焉;又南爲美利城,亦屬純州。宣和二年州廢,縣及美利城皆降爲砦,屬合江縣。元俱廢。
榕山,縣南五里。山高秀,上有芙蓉池,即宋嘉熙中築城處也。俗亦名容子山。其相近者曰月臺山,孤峰突立,之溪環繞其麓,如新月然。○安樂山,在縣西五里。三峰奇秀,中有八洞及泉石諸勝,亦宋嘉熙中築城處。志云:唐天寶中,嘗改山名曰合江山,俗亦謂之筆架山。
大江,在縣北,自州東流入縣界。縣西北二十里有白龍灘,即大江所經也。至縣治東有之溪流合焉,因謂之合江。又東北入重慶府江津縣界。
之溪,在縣治西南。一名小溪。源出遵義府仁懷縣境,環繞如之字,徑縣南十里之丁山及安樂山之麓,復遶流而東北出,合於大江。
遙壩砦,在縣南。宋大觀中置,屬合江縣。宣和二年廢,四年復置。志云,縣境又有安溪、小溪、青山等砦,皆宋皇祐以後置,元初俱廢。
岡門鎮。在縣南。路通遵義。萬曆中楊應龍之亂,合江募兵扼岡門以拒之是也。○牛腦水驛,在縣治北。縣西六十里又有神山水驛,西去瀘州黃艤水驛六十里。又史霸驛,在縣東六十里。又東七十里爲漢東驛,即江津縣界也。
附見
瀘州衛。州西南二百九十里。志云:衛地東西廣二十里,南北袤九十里,東至永寧衛界,西至九姓長官司界各十里,南至太平長官司界五十里,北至納溪縣界四十里。洪武二十五年陝西長安衛軍徵雲南還,命駐守州城,改爲瀘州衛,分立左、右、中、前、後五所隸焉。正統中調前所於利州衛,後所於青川所。成化四年都掌種大壩蠻叛,事平,因遷衛於宋江渡。其地本名渡舡鋪,增置官軍,并調重慶衛前所充之,即今衛也。衛城即成化初築,甃以石,周四里有奇,有門四。弘治間復於東城外築土城周一里有奇,控制蕃落,爲西南之要害。
腰營山,衛北二十里。明初命將南征,師出州境,嘗屯駐於此。又有仙洞,在衛治南半里。深一里,中有池,水常不竭。
宋江,在衛治東。志云:源出大壩兒北洞,即今敘州府興文縣界也。又悅江,在衛東北。源出興文縣之渃武箐。志云:以流經廢羈縻悅州而名。又有思晏江,在衛西四里。源亦出興文縣界,以徑故羈縻思晏縣而名。皆北流徑江門驛,至納谿而注於大江。
洞掃堡,衛南三十里。本蠻砦,成化四年官軍攻都掌蠻,破其洞掃、海納、龍背、豹尾等砦,事平改爲堡,屬瀘州衛。又定遠堡,在衛南五十里;太平堡,在衛南九十里;水峽堡,在衛東南一百里,亦曰水流崖堡;俱成化四年所置也。○江門堡,在衛北五十里,即納溪縣之江門砦也;又大洲堡,在衛北百三十里,即納溪縣之大洲驛;渠壩堡,在衛西北百八十里,即納溪縣之渠壩驛也;又三層堡,在衛西北百六十里;俱成化四年置,俱分撥衛兵戍守。
瀘州驛。衛西五里,馬驛也。又有來節驛,亦在衛境。或云本在州北近隆昌縣之玉蟾山,萬曆初移於此。

雅州[编辑]

雅州,東至嘉定州二百三十里,西南至黎州所二百四十里,西至天全六番招討司百里,北至邛州二百里,東北至眉州二百四十里,自州治至布政司四百五十里,至京師一萬一千二百里。

《禹貢》梁州地,秦屬蜀郡,漢爲蜀郡西部,漢延光初置蜀郡屬國,三國漢改漢嘉郡,晉因之。宋屬晉原郡,齊、梁仍舊。西魏置蒙山郡。隋開皇初郡廢,屬邛州,仁壽四年置雅州,大業初改曰臨邛郡。唐初復爲雅州,開元三年置都督府於此,督羈縻十九州,天寶以後多至五十七州。劉昫曰:「羈縻州並生獠、生羌,但有州名,無屬縣,亦無實土。」天寶初曰盧山郡,乾元初復曰雅州。督羈縻州如故。五代因之。《五代史》:「王建時以雅州爲永平軍。」一云後唐清泰初孟知祥置,悞。宋仍曰雅州,亦曰盧山郡。《宋志》:「雅州領羈縻州凡四十有四。」元亦爲雅州。初屬嘉定路,尋屬吐蕃等處宣慰司。明初仍曰雅州,以州治嚴道縣省入,今編户四里。直隸布政司。領縣三。今因之。
州襟帶西川,咽喉彜落。唐韋皐、李德裕由此以撻伐吐蕃,鞭弭南詔,所謂邛崍、大度之險也。《寰宇記》:「州西和川路去松城四日程,羌蠻混雜,連山接野,鳥路沿空,不知里數。」今州之西徼迫近番、戎,山高谷深,天險陡絕,靈關、碉門、始陽向稱三路,而碉門要害尤爲巨防也。
嚴道廢縣,今州治。秦縣,屬蜀郡。《華陽國志》云:「始皇滅楚,徙嚴王之族以實其地,因名嚴道,後往往徙罪人於此。」漢文帝六年詔徙淮南厲王長於嚴道邛郵,即此縣,亦屬蜀郡。後漢延光初屬蜀郡屬國,三國漢屬漢嘉郡,晉因之,宋省入漢嘉縣。杜佑曰:「永嘉以後李雄據蜀,此地蕪廢。」是也。齊亦爲漢嘉縣地,梁因之。西魏置始陽縣,并置蒙山郡治焉。隋開皇十三年改縣曰蒙山,尋爲雅州治,大業初復曰嚴道縣,自是州郡皆治此。洪武四年省縣入州。《城邑考》:「州城明初因舊址修築,累石爲固。有門四,城周五里。」
徙陽廢縣,在州西。漢縣,屬蜀郡。徙音斯。或曰徙榆蠻也,亦曰榆。《漢紀》「元狩中,發使者出駹、出冉、出徙、出邛僰,指求身毒」,即此徙也。又《西南彜傳》:「自嶲以東北,君長以十數,徙、筰都最大。」又《西域傳》:「建元中司馬相如使西彜,邛、筰、冉、駹、斯榆之君皆請爲內臣。」元鼎中始置徙縣,即斯榆地也。後漢改屬蜀郡屬國都尉。晉曰徙陽縣,屬漢嘉郡。大寧初越嶲、斯叟攻成將任回,斯叟即徙之遺種也。宋屬晉原郡,齊因之,後廢。
蒙陽廢縣,在州西北。《新唐書》:「唐初析州界置蒙陽、長松、靈關、陽啓、嘉良、大利六縣,屬雅州,武德六年俱省入嚴道縣。」
羅巖廢州,州西四百八十里。《寰宇記》:「雅州管和川路、夏陽路羈縻州凡四十有六,羅岩其首也。諸州去雅州近者四百餘里,遠者六百餘里,和川路有羅巖以上三十七州,夏陽路有讓川州以下九州。」《宋史》:「雅州西山蠻有部落四十六。」是也。○會野廢州,《通典》云:「在州西北五百七十里。」貞元中吐蕃會野首領高萬唐等來降。又有東西二嘉梁州,在州西五百六十餘里。貞元中其首領亦來降。又欠馬、白坡等州,亦在州西五百餘里。宋時諸州仍在四十六州之列。按:《新唐志》雅州羈縻有欠馬州,而無白坡,唯黎州羈縻有栢坡州。
晏山城,在州西界。唐置。《新唐書》雅州有和川、始陽、靈關、安國四鎮。又有晏山、邊臨、統塞、集重、伐謀、制勝、龍遊、尼陽等八城,蓋皆置兵以控扼蠻部處。○逋租城,在州西徼外。又西北境有木波城。唐貞元中韋皐使雅州,將路惟明趨吐蕃逋租、偏松等城,既而皐敗吐蕃於雅州,克木波城是也。又有嵬龍城及業城,俱唐時吐蕃所置,近雅州西界。
蔡山,州東五里。《禹貢》「蔡、蒙旅平」,即此蔡山也。岩巒高聳,爲州之望。州東十里有地名旅平,即大禹旅祭處,俗呼爲落平。又諸葛武侯祀周公於蔡山,今亦名周公山。○雅安山,在州治西。由沉黎而來,一名月心山。州舊治山上,宋大中祥符間州守何昌言以地多嵐瘴,徙治於山麓。
嚴道山,州南五里。本名鹿角山,唐天寶六載改今名。又懸空山,在州南二十里。層巒聳翠,稱爲奇勝。○金雞山,在州北二十里,上有金雞關。又北十里有鳳飛山,峰巒起伏,如鳳飛然。又翠屏山,在州西二十里。山峰環列,因名。
萬勝岡,在州治西,山勢起伏,環繞州治。相傳諸葛武侯擒孟獲,還師至此,岡下人聚觀之,因名。
青衣江,州西六十里。源出盧山,東南流至州境合沫水,經名山縣南,又東入嘉定州洪雅縣界。詳見大川。
平羌江,在州城北。源出徼外,流入境,繞州城西北郭,下流合於青衣江,故青衣亦兼平羌之名。舊傳羌彜入寇,諸葛武侯擊平之於水上,故曰平羌。又長濆江,在州東南二里,一名邛水。其源自邛崍山濆湧而出,繞城東北入於平羌江。
沫水,州西五十里。源亦出盧山,東流至此會於青衣江,故青衣江又有沫水之稱。又有周公水,在州東四里。源出榮經縣瓦屋山,流經周公山,因名。下流入嘉定州洪雅縣界,即花溪也。志云:周公山下有麒麟渡,即周公水津濟處,相傳麒麟嘗遊此。
和水,州西南四十里。源出蕃界,流入境合於平羌江。《禹貢》「和夷底績」,唐有和川路,皆以此水名。
金雞關,在州北金雞山上,一名山雞棟關。又金沙關,在州東北二十里。○雅安驛,在州治東,馬驛也。志云:州城內舊有茶場,宋熙寧中置。城南又有阜民司,明洪武九年置,收買番馬,後罷爲民居。今州治北有稅課司。
繩橋。在州西北平羌江上,所謂多功路之繩橋也。舊名高橋,以繩架棧,下瞰峽江,爲險要處。志云:州西北一里曰清源橋,東北十里曰龍門橋,三十五里曰道遠壩橋,五十里曰魚喜河橋,州西七里曰銅頭河橋,其近多功路者,曰大繩橋,皆索橋也。

名山縣,州東北四十里。東至邛州蒲江縣百二十里。漢蜀郡青衣縣地,後漢爲漢嘉縣地,晉以後因之。西魏置蒙山縣,屬蒙山郡。隋初屬邛州,開皇十三年改始陽縣曰蒙山,因改縣曰名山,尋屬雅州。唐、宋、元因之。明洪武十年省入州,十三年復爲縣。土城周二里。編户三里。

漢嘉廢縣,在縣西。本青衣羌地,漢高六年置青衣縣,屬蜀郡。十一年廢梁王彭越爲庶人,傳處蜀青衣是也。武帝天漢四年廢沉黎郡,分置西部都尉,治青衣。後漢延光元年置蜀郡屬國都尉,陽嘉二年改青衣曰漢嘉。三國漢爲漢嘉郡治。章武二年漢嘉太守黃元以漢嘉叛,尋討平之。晉仍爲漢嘉郡治,尋廢。宋以縣屬晉原郡,蕭齊因之,後廢。《水經注》:「漢嘉縣,故青衣羌國。」《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年瑕陽人自秦道岷山青衣水來歸。」漢武置西部都尉,主青衣。公孫述有蜀,青衣不服,世祖嘉之,建武十九年嘗置青衣郡云。
百丈廢縣,縣東北六十里。劉昫曰:「在臨邛縣南百二十里。唐初置百丈鎮,以百丈山爲名。貞觀八年改置縣,屬雅州。」宋初因之,熙寧五年省入名山縣,元祐二年復置。元因之,明初廢。今爲百丈驛,有百丈橋。又廢土城,邑志云:在縣東北三十四里,周七十二丈,相傳武侯征蠻時所築,遺址猶存。
蒙山,縣西十五里。山有五峰,前一峰最高,曰上清峰。有甘露井。《禹貢》:「蔡、蒙旅平」,此即蒙山也。《水經注》:「青衣水出於蒙山。」宋人謂梁州之山,西山皆岷,北山皆嶓,南山皆蒙,峨眉在《禹貢》則蒙山之首云。○蓮花山,在縣北十五里。山有五峰,聳列如蓮花。
百丈山,縣東北六十里。上有穴,圓百尺,深百丈,唐以此名縣。又泉池山,《寰宇記》云:「在百丈縣東四十里。其山四面懸絕,上有泉池。」邑志云:百丈縣近南五里有銅鼓山,爲漢、唐戍守之地。○雞棟山,在縣西南十七里。一名雞鳴山,王象之曰:「雞鳴山即古之名山,因爲名山戍,隋以此名縣。」蓋即州北之金雞山矣。
大塻山,縣東四十里。南接河羅戍,北入邛州,高七十里,上聳天際。《寰宇記》:「縣西又有羅繩山,自蒙山西北入蘆山縣界,東北接邛州火井縣界,皆山之高大者。」
青衣江,在縣南。自州界流入,又東南流徑嘉定州洪雅縣北入眉州丹棱縣境。亦謂之邛崍水,又名平羌水。○百丈河,在縣東北六十里。源出蓮花山,徑百丈廢縣東,下流入邛州蒲江縣界爲鐵溪河,一名千尺潭,以水源遠而深也。
雞棟關。縣西南雞棟山上,即金雞關也。《唐志》名山縣有雞棟關。○百丈馬驛,在縣東北,即故百丈縣治。

榮經縣,州西南百二十里。南至黎州所百三十里。本嚴道縣,後廢。唐武德三年改置榮經縣,屬雅州。宋因之。元末省入嚴道縣,設巡司焉。明洪武十三年復置今縣。土城周三里。編户二里。

鄧通城,在縣東三十里。相傳漢文帝賜通嚴道銅山,鑄錢於此。旁有餓死坑,亦以通名。又古城,在縣西五里。相傳諸葛武侯征南時屯兵處也。唐李德裕增築之,置兵戍守。
禦侮城,在縣西。唐太和中李德裕帥西川,作仗義城以製大度、清溪關之阻,作禦侮城以控榮經犄角之勢,作柔遠城以扼西山吐蕃,復邛崍關,又於雅州築伐謀、制勝等八城是也。仗義城,今見黎州所。○靜寇城,在縣西境。唐乾符二年於雅州置金湯軍,并置靜寇軍是也。《新唐書》:「靜寇軍,故延貢地。」
邛崍山,縣東四十里。一名邛筰山,亦曰邛僰山。山峻阻,凝冰夏結,冬則劇寒。產竹,高節而中寔,所謂筇竹杖也。有九折坂,亦曰邛崍坂。李吉甫曰:「邛崍山自沉黎直走千里,至臨邛環抱爲鎮山」云。詳附見前重險臨關。
銅山,縣東北三十里。山產銅,相傳即漢文帝賜鄧通鑄錢處。蕭齊永明八年議更錢法,益州行事劉悛上言:「蒙山下有嚴道銅山,舊鑄錢處,可以經略。」不果。宋初平蜀,其故將全師雄等復叛,討平之。餘黨據銅山,推謝行本爲主,復擊敗之,即此。○自由山,在縣東二十里。志云:山深遠,連亘黎州界,上出羣山之表。又有孟山,亦在縣東二十里。俗傳孔明擒孟獲處,其下有七縱橋。蓋傳訛也。
大關山,縣西八十里。山極險隘,當西南彜要路。或曰山即邛崍之西麓,邛崍關置於此,因名。又曬經山,在縣北二十里。山高峻,俗傳唐三藏晒經處。○瓦屋山,在縣南百二十里。山多靈異,上有雷洞。又石狗山,在縣南六十里,以石形似狗而名。《寰宇記》:「縣東西皆連接大山,巖巒阻絕,不辨疆界。」
雞止崖,縣西二十五里。本名棲止,其崖西臨險路,由大關山而東至此方坦平,肩擔背負者悉棲止於此,因名。《寰宇記》謂之雞心山,傳訛也。又大相公嶺,在縣西百里。相傳諸葛南征時經此,因名。志云:大相公嶺有虛閣險崖,明洪武二十四年景川侯曹震嘗脩治之,以通行旅。
滎經水,在城東。滎水出大相公嶺,流至城北;經水出瓦屋山,流經城南;會流而東北入於平羌江。隋時置滎經口戍,唐因置縣。○菩薩溪,在縣南六十里。源出瓦屋山,東北流入州界注於平羌江。
邛崍關,縣西八十里。今曰大關,隋大業十年置,爲控扼番、戎之要隘。詳附見重險臨關。○天險關,在縣東北四十里,據邛崍九折坂之險,至爲要害。又紫眼關,在縣西北三十里。昔有紫眼番人流寓於此,因名。《土彜考》:「紫眼彜編氓殆半里。其地紫眼關與西番相接,廣可四十里,袤百里。自甕溪、飛水,小路直透冷磧番,皆爲紫眼關地。又飛水關,亦在縣西北,路出西番。」
碉門砦,縣西北百五十里,即和川鎮、雅州西通蠻路也。元至元初置碉門等處安撫司於此。二年安撫司高保四言:「碉門舊有城邑,中統初爲宋所廢,衆依山爲柵,去碉門半舍,欲復戍故城,便於守佃。」敕秦、蜀行省相度行止。明初亦設碉門百户所,有石城足以控禦。蓋州之靈關、碉門、始陽皆通番之道,而碉門最爲要害,兩山壁立,一水中通,特設禁門以限中外。碉門以外即天全境,所謂「萬里乾河直達碉門」者也。○蠻宿川,在縣西境,亦唐時招納吐蕃之道;又有夏陽路;俱近天全招討司界。
雄邊寨,在縣西北。中有講武堂,宋淳熙間創屯營於此。○太平堡,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又有黃土堡,在縣西五十里;俱明初置,屬大渡河千户所官軍戍守。大渡河所,今見黎州所。
箐口驛。縣東三十里。縣南三十里又有新店驛。○大通橋,在縣西三十里。洪武五年因征雲南置爲筰橋,往建昌、雲南之要路也。

蘆山縣,州西北百里。東至名山縣九十里。本嚴道縣地,隋初置盧山鎮,仁壽末改爲盧山縣,屬雅州。唐、宋因之,元末省入嚴道,設巡檢司。明初復置今縣。縣土城周五里。編户三里。

大渡廢縣,縣西北五十里。唐儀鳳二年析盧山縣置,屬雅州,長安二年復省入盧山縣。又故靈關道,在縣西北六十里。漢置,屬越嶲郡,後漢因之,晉廢,即今臨關也。○姜維城,在縣治南。志云:姜維置城於此以拒西羌,隋開復此地,即故城置縣。又開明城,在縣西七里。相傳蜀王開明所築。
盧山,縣東九里,接黎州所界。隋以此名縣,或謂之盧奴山。其相接者曰始陽山,俗呼爲羅繩山,在縣東十里。西魏以此置始陽縣。《寰宇記》:「盧山高八里,束道控川,橫亘入邛州大井縣界,青衣水出焉。」○百步山,在縣北四十里。路接蠻界,僅百步許,險隘難行。
靈山,縣西北五十里。峰巒竦峻,林木深阻,爲蜀西之襟要。劉昫曰「縣西北六十里有盧山,下有峽,口開三丈,長二百步,俗呼爲盧關。關外即生獠」,蓋即靈山矣。又龍頭山,在縣西南。綿亘四十里,遶縣前後,夭矯如龍,連接番部,實爲要害。又有崖鉢山,在縣西百里。上聳雲漢,莫測其高。崖上有石,其狀如鉢,因名。
大渡河,縣北四十里。從生羌界流入境,邛、雅西道往來者必渡此水,又南入黎州界。詳見大川。○青衣江,在縣東南,源出盧山,流入州界。詳見大川青衣水。
龍門河,縣東北五十里。有二源,一自邛州界九子山西流,一自徼外東流,經冷砧河南流會於金雞峽口,過魚喜河、八步關、青源河南流入於青衣江。○浮圖水,在縣西北五里。亦從生羌界來,中有孤崖如浮圖,因名。流合於大渡河。
聖水,縣東十里,連筒引之,行里許,伏流二三里,復涌出分爲五,因以聖名;又老君溪,在縣南六十里,相傳以老聃曾經此而名;下流皆入青衣水。
石波堰,縣東三里。源出始陽山,用木槽接水溉田。又湧泉,在縣東北五里。泉水湧出,爲居民灌溉之利。○三江渡,在縣南十里,路通天全六番。志云:三江渡水注多功峽入平羌江。又多功河上有飛仙閣,爲木棧道,即古漏閣也。
臨關,縣西北六十里。本曰靈關,亦稱零關,正統初改今名,有巡司戍守。詳見前重險。○八步關,在縣東北五十里。
飛仙關。縣南五十里。亦曰飛仙閣,即古漏閣也。《梁益記》:「大、小漏天在雅州西北,山谷高深,沈晦多雨,而黎州常多風,故謂黎風雅雨。」宋宇文普《新路賦》「惟天下之至險,有嚴道之漏閣焉。孤峰上絕於青天,湍波下走於長川。斷崖橫壁立之岸,飛流濺千丈之泉。」蓋謂此。
附見
雅州守禦千户所。在州治南。洪武四年建,直隸四川都司。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