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讀史方輿紀要/卷三十二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三十二 山東三 兗州府 下一卷▶

山東三

[编辑]

兖州府,東至南直海州五百六十里,南至南直徐州三百六十里,西南至河南歸德府四百十七里,西北至東昌府三百八十里,東北至濟南府三百三十四里,自府治至京師千二百三十五里,至布政司見上。

《禹貢》徐、兖二州之域,春秋時屬魯。戰國初屬魯,後屬楚。亦爲齊、宋之疆。秦置薛郡。漢爲魯國及泰山、山陽等郡地。後漢爲魯國、任城國及山陽等郡。晉爲魯郡。宋爲高平、東平、魯郡等郡地,元嘉三十年移置兖州,治瑕丘。沈約《志》:「兖州刺史後漢治山陽昌邑,魏、晉治廩丘,武帝平河南治滑臺,文帝元嘉十三年治鄒山,又寄治彭城,二十年兖州省入徐、冀二州。三十年復置。」杜佑曰:「《禹貢》兖州在濟、河之間,因濟水發源爲名。周置兖州始兼及今郡之境,其在《禹貢》則宅徐之方而受兖之名也。然自劉宋以前兖州徙治不一,其以兖州專治瑕丘則自宋元嘉末始也。」後魏亦爲魯郡等郡,北齊曰任城郡。隋初置兖州,大業初又改爲魯郡。唐初徐圓朗據其地,武德五年復置兖州,天寶初亦爲魯郡,乾元初復故。尋置兖鄆等州節度於此,乾符三年賜號泰寧軍。五代因之。周廣順二年罷泰寧軍,以慕容彥超拒命也。宋仍曰兖州,亦曰魯郡、泰寧軍節度。政和八年升爲襲慶府。金亦曰兖州。大定十九年更軍號曰泰定軍。元因之,隸濟寧路。明初亦隸濟寧府,洪武十八年升爲兖州府。領州四、縣二十三。
府據河、濟之會,控淮、泗之交,北阻泰岱,東帶琅邪,地大物繁,民殷土沃,用以根柢三楚,囊括三齊,直走宋、衛,長驅陳、許,足以方行於中夏矣。然自春秋以來,不能抗衡於齊、楚,而紛紜之際,豪傑競起,未見能以兖州集事者,何歟?蓋必懸權而動,所向無前,然後可以拊敵之項背,絕敵之噤喉。若坐擁數城,欲以俟敵之衰敝,未有得免於覆亡者也。是故徐圓朗顛隮於前,朱瑾竄亡於後,豈真形勝之不可爲哉,用之者非其道耳!夫聚天下之轉輸,盡出於百里之內。亞夫昌邑之謀,燕師穀亭之舉,豈非千古之大計乎?策兖州者未可無曲突徙薪之慮也。

嵫陽縣,附郭。本魯之負瑕邑,漢爲瑕丘縣,屬山陽郡,武帝封魯恭王子政爲侯邑。後漢亦爲瑕丘縣,晉省入南平陽縣,屬高平國。宋元嘉末置兖州,治瑕丘故城,後魏因之。隋開皇三年始復置瑕丘縣,仍爲兖州治。唐因之。宋大觀四年避宣聖諱改曰瑕縣,尋又改曰嵫陽,以山爲名。明初省入兖州,洪武十八年復置。編户二十二里。

瑕丘城,府西二十五里。魯負瑕邑也。《春秋》哀七年「季康子入邾,以邾子益來,囚諸負瑕」,即此。漢置瑕丘縣,晉廢。劉宋元嘉三十年始移兖州治,泰始二年沒於魏,魏尋置東兖州於此。齊建武二年,魏主宏自瑕丘如魯城。梁大通二年,魏泰山太守羊侃襲兖州刺史羊敦弗克,築十餘城守之,遣使來降,魏將于暉等因擊侃於瑕丘,侃潰圍南走。東魏天平初,兖州刺史樊子鵠據瑕丘以拒東魏,明年高歡使婁昭攻之,堰泗水灌城,城遂下。隋兖州亦治此。唐中和四年,感化將李師悅等追敗黃巢於瑕丘是也。宋爲嵫陽縣治。洪武十八年改築府城,因移縣於今治。今郡城甃以磚石,有門四,外有帶郭,郭有門五。正德以後屢經修築,周十四里有奇。
昌平城,府東南八十里。《春秋》僖二十九年:「介葛盧來朝,舍於昌衍之上。」杜預曰:「魯縣東南有昌平城。」是也。今府城西有昌平驛,蓋襲其名。又乘丘城,《括地志》云:「在瑕丘西北三十五里。漢縣,屬泰山郡,武帝封中山靖王子將夜爲侯邑。後漢省。」
檀城,在府東北。《地理志》:「瑕丘有檀城,古灌檀也,周時侯國。」亦曰檀鄉。東漢初刁子都爲其部曲所殺,餘黨與諸賊會檀鄉,號「檀鄉賊」。亦曰檀丘。東晉大興三年徐州刺史蔡豹敗叛將徐龕於檀丘,時龕以泰山太守叛降石勒也。又《地記》云:「卞縣東南有檀丘。」
嵫陽山,府西三十里。宋以此名縣。又甑山在府東北七十里,逶迤綿亘接泗水、寧陽二縣界。
泗水,在府城東。源出泗水縣東陪尾山,四泉並發,故曰泗水。西徑縣北始合爲一。又西經曲阜縣北,至府東五里,轉而南,經橫河,與曲阜縣之沂水合,入金口牐,貫城而西出,又西南經鄒縣入濟寧州之運河。《左傳》襄十九年「晉帥諸侯伐齊,次於泗上,疆我田」,蓋正邾、魯之界也。東魏天平二年,高歡使婁昭攻兖,堰泗水灌瑕丘。隋開皇中,薛冑爲兖州刺史時,泗、沂南流,泛濫大澤,淹沒爲甚,冑乃於城東二水交流之處積石堰之,決令西注,陂澤盡爲良田,又通轉運,利盡淮海。百姓賴之,號曰薛公豐兖渠。後廢不治。五代周廣順二年慕容彥超據州叛,引泗水注濠中,爲戰守備,故渠益廢。元至元二十年開會通河,乃修冑舊渠爲滾水石壩,引泗入運。延祐四年都水監闊闊始疏爲三洞以洩水,謂之金口牐。每夏秋水潦則開牐洩水,南流會於沂水,由港里河入濟寧州南四十六里之師家莊牐;冬春水微則閉閘遏水,令西入府城,經城西昌平驛前,又西三十里歷土婁、棗林二閘,西南至濟寧州城東共六十里,屈從南門合於洸水,由天井閘入於運河。明時成化七年工部主事張盛復作石壩,固之以鐵,以時啓閉,爲漕河之利,謂之金口牐河。
沂水,府東五里。源出曲阜縣尼山之麓,西流經此,合於泗水。又雩水,亦自曲阜縣流入,至府東五里與沂水並注於泗水。○洙水,在府東北二十里。舊自曲阜縣流入境,合於泗水。《水經注》:「泗水經瑕丘城東南入石門。向來結石爲門,跨於水上也。又西南流,世謂之杜武溝。」今堙。
負瑕泉,府北六里。其東有闕里等泉,西有蔣詡諸泉,凡八泉,俱南流入於泗河。
新嘉驛,府西北四十五里。又府南七十里有沙河驛,其相近者又有沙河遞運所。
高吳橋。府西北三十里。志云:泗水經杏林閘,稍北爲高吳橋河,即洸水也。汶水經寧陽縣之堽城壩,分流爲洸水,西南流入界,至高吳橋,又西南歷濟寧州城東合泗水,入天井閘。橋爲南北津途,宋元符初建。○金口閘,府東五里。元至元中所建。稍南曰金口堰,成化中所修滾水石壩也。又府西十里曰土婁閘,又西二十里曰杏林閘,皆元至元中建,與濟寧州接界。

曲阜縣,府東三十里。南至鄒縣四十五里。古少皡之墟,周公封於此,魯所都也。秦爲薛郡治。漢置魯縣,高帝封功臣奚涓爲侯邑,高后初改爲魯國治。晉爲魯郡治,宋及後魏因之。後齊改屬任城郡。隋開皇三年廢郡,改縣曰汶陽,屬兖州。十六年又改曰曲阜縣。唐武德中省。貞觀八年復置,仍屬兖州。宋大中祥符五年改曰仙源縣,金復爲曲阜縣。今編户十六里。

魯城,今縣治。《圖經》:「神農氏自陳徙居魯,其後周公封於此,爲魯國都。」其城凡十二門,正南曰稷門,南之左曰章門,右曰雩門;正北曰圭門,北之左曰齊門,右曰龍門;正東曰建春門,東之左曰始明門,右曰鹿門;正西曰史門,西之左曰歸德門,右曰麥門。自春秋至戰國,魯世世都之。後并並於楚。秦爲薛郡治。漢五年楚地悉定,惟魯後下,漢王乃封項羽爲魯公。後漢建武五年幸魯。永平十五年至魯,幸孔子宅。元和二年幸魯,祀孔子於闕里。延光二年亦幸魯。隋曰曲阜縣。唐乾封元年至曲阜祀孔子。開元十三年亦幸曲阜,至孔子宅致祭。五代周廣順二年如曲阜,謁孔子祠。宋大中祥符初亦幸曲阜謁孔子廟,遂幸孔林是也。歷宋至元,遷縣治於魯城東十里,謂故城爲闕里,而城址己夷爲平陸。明正德七年流賊入兖,陷曲阜,復犯闕里,乃徙縣於魯城故址,築城周八里,而舊縣遂廢。志云:今縣城及郭外之東南,皆魯城故址也。杜預曰:「魯有東城、南城,有上東等門。」《左傳》定八年:「公斂處父帥成人自上東門入,與陽虎戰於南門之外。」上東門蓋魯城東之北門。又《國語》「臧文仲祭爰居於魯東門之外」,即此門矣。或以爲始明門也。其鹿門則南城東門也。襄二十三年,臧紇斬鹿門之關出奔邾。白褒《魯記》:「鹿門有兩井,一爲臧武仲井,一爲季桓子井,《國語》『桓子穿井得土缶,中有羊,以問仲尼』者也。」其雩門則南城西門也。面臨雩水,因名。莊十年,公子偃自雩門竊出,蒙皋比而犯宋師。又哀十一年,冉有帥左師次於雩門之外,即此。其稷門則南城正門也。莊三十二年,圉人犖能投蓋於稷門。定五年,陽虎盟季桓子於稷門之內。又哀八年,吳伐魯,微虎欲以私屬徒宵攻吳,及稷門之內而止。亦謂之高門。僖二十年,春,新作南門。《傳》曰:「書,不時也。本名稷門,僖公更高而大之,故名高門。」定十年,齊人陳女樂文駟於魯城南高門外,即稷門矣。門內有鬬雞臺二所。昭二十五年,季、郈之雞鬬。《括地志》:「鬬雞臺二,相距十五步。」是也。城外又有郭門,西郭門則曰子駒門。文十一年,獲長狄僑如,埋其首於子駒之門。又萊門則東北郭門也。哀六年,齊人召公子陽生,陽生請與南郭且于乘,出萊門而告之故。八年,吳伐我,將盟,景伯負載造於萊門。或曰萊門即陽關邑門也。又有爭門、吏門、石門等門。《公羊傳》:「齊桓公使高子將南陽之甲,立僖公而城魯。」或曰自鹿門至於爭門,或曰自爭門至於吏門。是也。爭門,一云當作「淨門」。淨,魯北門池也。吏門,或以爲史門矣。《呂氏春秋》:「歸父居石門。」石門蓋亦郭門名也。又有雉門,有兩觀。定二年五月,雉門及兩觀災,冬十月,新作雉門及兩觀。雉門蓋公宮之南門,兩觀,闕也。孔子爲魯司寇,誅少正卯於兩觀之下。又雉門之左有亳社,右有周社。成季之繇,曰:「間於兩社,爲公室輔。」兩社之間,朝廷議政事之所也。
奄城,在城東二里。古奄國也。《書序》:「成王東伐淮夷,遂踐奄,因以封周公。」志云:曲阜舊城即古奄地,亦曰商奄里,又名奄至鄉。○邾城,在縣西南二十里。志以爲邾國地,邾人於此築小城以備魯。因名。或曰非也,夫子父叔梁紇爲鄹邑大夫,此蓋鄹邑矣。《孔叢子》「孔子將適晉,臨河而返,還轅息鄹」,即此。志云:今鄒縣西北有東鄒村、西鄒集,蓋地與鄒縣接界。杜預曰「魯縣東南有莝城」,即此城矣。
汶陽城,縣東北四十里。本魯邑。《左傳》:「公賜季友汶陽之田。」漢置縣,屬魯國,晉屬魯郡,宋及後魏因之,北齊省。隋因改魯縣曰汶陽。杜預曰:「汶陽縣北有曲水亭。」《春秋》桓十二年「公會杞侯、莒子,盟於曲池」,即此。《水經注》:「漢章帝東巡泰山,立行宮於汶陽,世謂之闕陵城。」杜佑曰:「漢汶陽故城,在泗水縣東南。」似悞。
尼山,縣東南五十里,連泗水、鄒縣界。一名尼丘山,孔子應禱而生之地。其山五峰連峙,中峰之麓有宣聖廟,其東麓有坤靈洞。山東南相對者曰顏母山,上有聖井及顏母廟。或謂之女陵山。志云:尼山南有魯源村,爲叔梁紇所生之地。○防山,在縣東二十里。。」《春秋》僖十四年:「季姬及鄫子遇於防。」《禮記》:「孔子父母合葬於防。」今其墓在山北二十里。
九峰山,縣西北五十里。峰巒相接,參差有九,與寧陽縣接界。志云:山在寧陽東南五十里。○壽丘,在縣東北。《帝王世紀》:「黃帝生於壽丘,在魯東門北,長六里,高三丈。」《史記》:「舜作什器於壽丘。」《一統志》:「軒轅氏葬於此,在縣東北二里。金時改爲壽陵。」又曲阜,應劭曰:「在魯城中,委曲長七八里,縣以此名。」
泗水,縣北八里。自泗水縣流入界,又西入嵫陽縣界。《左傳》哀八年:「齊伐魯,舍於庚宗,次於泗上。」十一年:「師及齊師戰於郊,右師奔,齊人從之,陳壦、陳莊涉泗。」《國語》:「宣公夏濫於泗淵,里革斷其罟而棄之。」《志》以爲皆魯城北之泗水也。《從征記》:「洙、泗二水,交於魯城東北十七里。」
洙水,縣北二里。《春秋》莊九年「濬洙」,蓋以備齊也。《水經注》:「洙水出泰山蓋縣臨樂山北,西南流至汴縣,西南入泗水,又亂流西南至魯縣東北,分爲二流,北爲洙瀆,南即泗水。孔子設教於洙、泗之間,闕里是也。洙水又南經瑕丘城,下流復入泗。」《通志》:「洙水故道,自縣東北經孔林西而入泗。」今洙與泗水不通,上流在孔林東,止一溝瀆,過夫子墓前,西南流入於沂,其故道不可攷考矣。
沂河,縣南二里。出自尼山,西流經此,《論語》所云「浴乎沂」者也。《左傳》昭二十五年「季平子請待於沂上以察罪」,杜預謂魯城南之沂水是矣。又西入嵫陽縣境合於泗水。○雩水,亦在縣南二里。源出縣治西南馬跑泉。亦曰泮水。《魯頌》「思樂泮水」,即此。水側有雩壇,亦名舞雩臺,即樊遲從游處,曾點所云「風乎舞雩」者。衛宏《漢舊儀》:「魯雩壇在城東南,引龜山水爲池,至壇西曰雩水。雩水亦入嵫陽縣,注於泗水。」○嶮水,在縣北五十里。源發九峰山,南流入泗水,以谿澗險隘而名。
逵泉,縣南五里。《左傳》莊三十三年:「季友以公命酖叔牙,飲之,歸及逵泉而卒。」旁有荼泉等五泉。又南二里有溫泉,旁有連珠等泉。又蜈蚣泉,在縣西南三十里,西南流經鄒縣界入漕河。志云:縣境之泉凡二十二,其五入泗,其十六入沂,其一入洸。又有新跑泉,萬曆中所新導之泉也。○垌澤,在縣東九里,即魯僖公牧馬處。俗名連泉澤。
闕里,在今城內,即夫子故宅也。《從征記》:「闕里背洙面泗,四門各有石閫,北門去洙水百步餘。今無復舊規,即其地爲先聖廟。廟亘南北二門,至爲巍煥,古帝王多祀於此。」《闕里記》:「漢高祖祀孔子宅,後武帝至後漢光武、明、章諸帝皆幸焉。唐高宗至玄宗亦幸此。五代周世宗謁孔子祠,又拜孔子墓,命葺孔子祠,禁孔林樵採。宋真宗亦幸焉。」今漢、唐以來碑碣多有存者。闕里東南爲漢魯恭王靈光殿址。其西南爲矍相圃,圃周二里。《禮記》「孔子射於矍相之圃。」是也。今爲學址。○孔林,在城北二里。《史記》:「孔子葬魯城北泗水上,弟子及魯人從塚而家者百有餘室,因曰孔里。」今曰孔林,林廣十餘里,中有亭一所,相傳宋真宗駐蹕處。其南有洙水橋。又顏子墓在防山東南二十里,亦曰顏林。孟子墓,在縣南四十里四基山陽。本屬鄒縣,唐貞觀中割入縣境。今山與鄒縣接界。
少皡陵,在縣東八里。《傳》云:「魯少皡之虛也。《世記》:「少昊邑於窮桑,以登帝位。徙於曲阜,顓頊始都窮桑,徙帝丘。或曰窮桑在縣北。《左傳》:「命伯禽封於少昊之墟」,又云:「世不失職,遂濟窮桑」是也。又大庭氏庫,在縣治東。大庭,神農氏也。或曰古國名。《左傳》昭十八年:「梓慎登大庭氏之庫以望氛,曰宋、衛、陳、鄭火。」志云:曲阜有大庭氏之墟,魯於其上作庫。晉譙周曰:「曲阜城東有大庭坡,炎帝所居。」
書雲臺,在城內東南故泮宮中。亦曰泮宮臺,《詩》所謂「既作泮宮,淮夷攸服」者。《左傳》:「僖五年日南至,公登臺,以望雲物。」後人因謂之書雲臺。又季武子臺,在今城東北二里。舊志云:在魯東門內,定十二年「公山不狃率費人襲魯,公與三子入於季氏之宮,登武子之臺」是也。其東南曰襄仲臺。又有周公臺,《水經注》云:「在季武子臺西北二里。」○莊公臺,志云:在縣東北八里。《左傳》莊二十三年「築臺臨黨氏見孟任」是也。稍西南又有昭公臺。《述異記》:「縣南十里有孔子春秋臺。」
五父衢。《水經注》:「在魯東門外二里。」襄十一年,季武子將作三軍,盟諸僖閎,詛諸五父之衢。又定六年,陽虎盟公及三桓,詛於五父之衢。八年,陽虎取寶玉大弓以出,舍於五父之衢。《禮記》:「孔子少孤,不知其墓,母死殯於五父之衢。」是也。《括地志》:「五父衢在曲阜縣西南二里魯城內,衢道也。」似悞。○蒲圃,舊志:亦在魯東門外。《左傳》襄四年:「季孫爲己樹六檟於蒲圃東門之外」,又十九年「享晉六卿於蒲圃」,定八年「將享季氏於蒲圃而殺之」,即其地矣。又城中舊有棘下里,定八年「陽虎劫公伐孟氏,入自上東門戰於南門之內,又戰於棘下」,是也。又有屯鄉,在縣南。《史記》「定十年,孔子去魯,宿於屯」,謂此。

寧陽縣,府北五十里。西北至濟南府肥城縣九十里,東北至泰安州一百有五里。本魯之闡邑,漢置寧陽縣,屬泰山郡,武帝封魯恭王子恬爲侯邑。後漢屬東平國,晉省。後齊僑置平原縣於此,隋屬兖州,開皇十六年改縣曰龔丘。唐因之。宋大觀四年又改曰龔縣,仍屬兖州。金大定二十九年復曰寧陽縣,元至元二年省入嵫陽。大德初復置。今編户二十六里。

寧陽故城,縣東北十九里。志云:漢縣治此。又縣北十七里有平原鄉,相傳爲齊平原縣治。縣東南二十里有龔丘城,即隋龔丘縣治也。金人移縣治此。
鉅平城,縣東北九十里。春秋時魯之成邑。桓六年,公會紀侯於成。莊三十年,次於成,備齊也。又襄十五年,齊人圍成,公救成,於是城成郛。十六年,齊復圍成。後爲孟氏邑。昭七年,晉人來治杞田,季孫以成與之。後復歸魯。二十六年,齊師圍成,弗克。定十二年,仲由爲季氏宰,將墮成,公斂處父謂孟孫:「墮成,齊人必至於北門。且成,孟氏之保障也。無成,是無孟氏也。子僞不知,我將不墮。」於是公圍成,弗克。哀十五年,成叛入於齊,孟武伯伐成不克,遂城輸以逼成,既而齊歸成。《禮記•檀弓》:「子羔爲成宰。」《史記》:「齊宣公四十八年,田和取魯之成邑。」是也。漢置鉅平縣,屬泰山郡,晉、宋及後魏因之。後齊廢。《括地志》:「鉅平城今爲故城社,汶水經其東。上有文姜臺,其東南即魯之故成邑。」
剛城,縣東北三十五里。戰國時齊之剛邑。秦昭王三十六年取齊剛、壽,此即剛邑也。漢置剛縣,屬泰山郡。後漢屬濟北國。晉曰剛平縣,屬東平國,後省。《水經注》:「汶水西南徑岡縣北。」是也。後訛岡爲「堽」。今有堽城壩。○闡城,在故剛城北。《春秋》:「哀八年齊人取讙及闡。杜預曰:「剛縣北有闡鄉。」應劭曰:「剛城,故闡邑也。」
陽關城,在縣東北,亦魯邑。《左傳》襄十七年:「齊高厚圍臧紇於防,師自陽關逆臧孫,至於旅松。」定七年:「齊人歸鄆、陽關,先是爲齊所取也。」八年:「陽虎入讙、陽關以叛。」九年:「伐陽關,陽虎使焚萊門,師驚,犯之而出。」《齊世家》:「威王六年,魯伐我,入陽關。」杜預曰:「陽關在鉅平縣東。」劉昭曰:「鉅平縣有陽關亭。」防在今平陰縣,旅松近防地也。《括地志》:「陽關在博城西南二十九里,西臨汶水。」是也。今入縣界。
蛇丘城,在縣西北。志云:即魯之蛇淵囿。定十二年,築蛇淵囿。漢置蛇丘縣,屬泰山郡。蛇讀移。後漢及晉俱屬濟北國,劉宋因之。後魏屬東濟北郡,北齊廢。劉昭曰:「蛇丘縣有下讙亭。」《春秋》桓三年:「公子翬如齊逆女,齊侯送姜氏於讙。」定八年:「陽虎入讙、陽關以叛。」哀八年:「齊人取讙及闡,既而復歸於我。」此即讙邑也。亦作「酄」。○鑄城,亦在縣西北。春秋時小國也。《禮記》:「周武王未及下車,封堯後於鑄。」《春秋》襄二十三年《傳》:「臧宣叔娶於鑄」,謂此。杜預曰:「鑄即蛇丘縣治。」《水經注》:「蛇水經鑄城西,《春秋》所謂蛇淵囿也。」劉昭曰:「蛇丘縣有鑄鄉城。」其與鑄相近者又有棘鄉。《左傳》成三年:「叔孫僑如圍棘,取汶陽田。」是也。杜預曰:「蛇丘有棘鄉。」
遂城,在蛇丘廢縣東北。故遂國。《左傳》莊十三年:「齊人滅遂而戍之。」十七年齊人殲於遂。」《史記•齊世家》:「桓公五年伐魯,魯莊公請獻遂邑以和。」劉昭曰:「舊蛇丘縣有遂鄉。」○謝城,在縣東。孔氏曰:「定十年齊侯以夾谷之會,歸所侵魯之鄆、讙、龜陰田以謝過。其地皆在汶北,所謂汶陽田也。魯因築城於此,以旌孔子之功,名曰謝城。」《河渠志》:「謝過城有泉流入汶河城。」蓋與泰安州接界。
雲山,縣西北十五里。上有穴,雲出其中。又縣北二十里有伏山,一名佛山。其南有小山,謂之寧山。縣在其南,故曰寧陽。○鶴山,在縣西北三十里。稍北曰龜山,連汶上縣界。
魏家寨山,縣西三十里。山高峻,上有石洞,可容數百人。元季多於此避兵。○靈山,在縣東九十里,連新泰縣界。樹木蔥鬱,四時蒼翠。又東十里有九頂山,山有九峰,參差競勝。
汶水,在縣西北。自泰安州西南流入縣界,至縣東北分而爲二:其一爲元人所改,由縣北三十五里堽城壩而南流別爲洸水;其一由堽城西流入東平州。今詳見汶上縣。
洸水,縣西三里。汶水支流也。自堽城壩西南流經此,又南流三十里至府西北三十里之高吳橋,又西南流三十里,經濟寧城東隅與泗水合入天井閘河。亦謂之光水。《晉書》:「慕容蘭以數萬衆屯卞城,徐州刺史荀羨自光水引汶通渠,至東阿征之,臨陣斬蘭。」是引洸爲渠,始於荀羨也。元初於堽城左作斗門,遏汶水以益泗、漕,於是其流始盛。至元六年以奔流沖激,泥沙填淤,乃議濬之。自牐口至石刺,以通其源;又自石刺至高吳橋南至王家道口北,五十六里有奇,以達其流,而洸河復治。明時永樂中濬會通河,復築堽城壩以遏汶水入洸之流,惟壩南官莊河入洸,其流漸微。成化十一年主事張盛復爲堽城石閘,稍分汶水支流益之,於是滔滔南注矣。
淄水,在縣東北。杜預曰:「出泰山梁父縣,西北入汶。」昭二十六年,齊師圍成,成人伐齊師之飲馬於淄者,即此淄水也。今涸。○漕水,在縣南。源出縣治東北蛇眼泉,南流合縣東南諸泉,經府北三十里西南入於洸河。
柳泉,在縣西十里,南流入洸河。又龍魚泉,在縣東北六十里。又東北十里曰龍港溝泉。○魯姑泉,在縣西北三十里。又西北十里曰濼當山泉。又有古城泉,在縣東南十里。志云:縣境之泉凡十三,其四入汶,其九入於洸河。
青川村,縣北三十里。置驛於此,曰青川村驛。又東臺,在縣東北十里。俗名梁王點軍臺。
堽城堰。在縣東北三十四里。元置堰,永樂中改爲壩。成化十一年主事張盛以舊堰水闊河深,相視其西南八里爲堽城新石堰,置閘啓閉,以時蓄洩,在今城西北三十里。又洸河東西閘,俱在縣西四里。嘉靖六年主事吳鵬以洸水久涸,柳泉復爲積沙所壅,乃置閘於此,引柳泉橫過洸河,隨時蓄洩,以達其流。又東至城南會蛇眼諸泉,下流入於漕水,並注洸河以濟運。

鄒縣,府東南五十里。東南至滕縣九十里,西至濟寧州七十里。春秋時爲邾國,魯繆公改邾曰騶,因山爲名。漢置騶縣,屬魯國。晉曰鄒縣,屬魯郡。宋及後魏因之。隋屬兖州。唐仍舊。宋熙寧五年省。元豐七年復置,仍屬兖州。金屬滕州。元因之。明初改今屬。城周五里,編户三十九里。

邾城,在縣東南二十六里。本邾婁之國。記曰:武王克商,封陸終第五子晏安之裔曹挾於邾。隱元年,公及邾儀父盟於蔑。儀父,挾之後也。僖二十二年,邾人獲公冑,懸之魚門。杜預曰:「魚門,邾城門也。」又有范門。哀七年,魯伐邾,及范門,猶聞鐘聲是也。劉薈《鄒山記》:「邾城在山南,去山三里。」《左傳》文十三年:「邾文公卜遷於繹。」又哀九年:「邾衆保於繹。」繹即鄒山也。《史記》「吳夫差九年會騶伐魯」,蓋邾亦通謂之騶。孟子,騶人也。其地去魯甚近。《傳》曰:「魯擊柝,聞於邾。」故孟子曰近聖人之居。漢置騶縣。自晉以後皆曰鄒縣。東晉咸和初石趙將石瞻攻河南太守王瞻於邾,拔之。胡氏曰:「即故邾城,亦謂之鄒山。」宋時魯郡治焉。元嘉二十七年魏主燾南侵,自東平趣鄒山,李孝伯謂宋張暢曰:「鄒山之險,君家所憑。」是也。宋改置縣於此。其故城址周二十里有奇。
南平陽城,縣西三十里。春秋時邾地,後爲魯平陽邑。哀二十七年,越子使后庸來盟於平陽,即此。戰國時爲齊南陽邑。孟子謂「魯慎子一戰勝齊遂有南陽」,魯仲連謂「楚攻南陽」,皆指此也。漢置南平陽縣,屬山陽郡。晉屬高平國。劉宋改平陽縣,屬魯郡,後魏因之。後齊省。今其地曰平陽社。○漆城,在縣北。《左傳》襄二十一年:「邾庶其以漆、閭丘來奔。」杜預曰:「南平陽縣東北有漆鄉。」定十五年城漆,即此漆鄉。西北有顯閭亭,即古閭丘也。一云閭丘在今縣南。
嶧山,縣東南二十五里。一名邾嶧山,亦曰鄒繹山。《禹貢》「嶧陽孤桐」,《詩》「保有鳧、繹」,繹與嶧同也。《左傳》文十三年:「邾遷於繹。」宣十年:「伐邾取繹。」哀七年:「魯師入邾,邾人保繹。」杜預曰:「繹,邾山也。」郭璞云:「繹山純石積構,連屬如繹絲然,故以繹名。」《史記》:「秦始皇二十八年,上鄒嶧山,刻石頌功德。其所刻石嶺名曰書門。」《水經注》:「嶧山東西二十里,高秀獨出,積石相臨,殆無土壤。石間多孔穴,洞達相通,往往有如數間屋處,俗謂之嶧孔。避亂入繹,外寇雖衆,無所施害。晉永嘉之亂,大尉郗鑒將鄉曲逃此山,羣賊攻守不能得。」今山南有大嶧,名曰郗公嶧。山北有紀巖,即秦立石處也。《晉書》:「建興末郗鑒避寇嶧山,琅邪王睿就用爲兖州刺史,鎮鄒山。大寧三年石勒將石瞻攻兖州刺史檀斌於鄒山,殺之。義熙四年南燕司馬叔璠等自留城寇鄒山,魯郡太守徐邕棄城走。」宋元嘉二十七年魏主燾南寇,至鄒山,見秦始皇石刻,使人排而仆之,遂引軍趣彭城。志云:嶧山孔穴甚多,其大者曰妙光峒,相傳中有穴與洞庭通。蓋環魯之山不一,而玲瓏峭特者莫如嶧山。山之西南二里有村曰故縣,即鄒縣舊治也。上冠峰巒,下屬巖壑,稱爲絕勝。宋大中祥符初嘗致封號於此山,載在祀典。金末大名府僧智究者謀作亂,潛結其黨會於嶧山,蓋山巖峻險,可恃爲窟宅也。
鳧山,縣西南五十里,連魚臺縣界。《詩》:「保有鳧、繹」,此即鳧山也。土人呼爲八卦山,相傳伏羲曾畫卦於此。又南麓有呂公洞,甚深遠。○九龍山,在縣東北二十里。山形起伏凡九。上有靈泉,一名靈山。又縣東北三十里曰四基山,山顛有石,狀如堂基。其西麓爲孟子墓。又東北十里曰昌平山。《史記》:「孔子生魯昌平縣鄹邑。」山北有昌平鄉,與嵫陽縣接界。又東北二十里爲尼山,與曲阜縣接界。
距越山,縣東北七十里。山高大,冠於羣峰,上有龍井。又接輿山,在縣東南五里,以山形如兩車相接也。其相屬者,爲塘口山、牙山、陽山。牙、陽兩山間有高皇埠,相傳漢高微時曾潛迹於此。縣北五里又有岡山。志云:山分南北兩岡,並高聳。○光武洞,在縣南六十里,地名瓦曲村。相傳光武曾避兵於此。
泗河,縣西南五十里。自嵫陽縣流入境,又西南經此。有小閘橫截其中,以時蓄洩,濟漕河之淺涸。成化以來屢經修築。○運河,在縣西南七十里。志云:縣境所管河岸,南自濟寧之魯橋牐,北至濟寧之師莊牐,凡三里。
白馬河,在縣北三十里。源出九龍山,西北流經此。有蓼河出九龍山東南之蓼溝,亦西北流至此合焉,又西注於泗水。志云:九龍山麓有溪湖,廣三里,西流入白馬河。○沙河,在縣東。志云:大沙河出城東山谷間,有蘭溝水流合焉;小沙河出岡山下,一名因利溝,經城東與大沙河合,西南流三十里注於陂澤。其下流匯於滕縣之昭陽湖。
白莊泉,縣東南四十五里。其旁又有淵源、柳青、三角灣諸泉。又岡山泉,在縣北十里。其東北又有鱔眼、孟母、陳家溝等泉。志云:縣境之泉凡十三,其十二流入泗,其一入於魯橋運河。
界河驛。縣東南五十里。又縣城西有邾城驛。

泗水縣,府東九十里。西南至鄒縣九十里,西北至泰安州百里。古卞明國。春秋時魯卞邑,漢置卞縣,屬魯國。晉屬魯郡,宋因之。後魏省入汶陽縣。隋開皇十八年改置泗水縣,屬兖州,唐、宋因之。元省入曲阜縣,尋復置。今編户二十四里。

卞城,在縣東五十里。古卞國。記曰:湯伐有卞。是也。春秋時爲魯卞邑。或曰卞莊子食邑於此。僖十七年,夫人姜氏會齊侯於卞。襄二十九年,季武子取卞。《史記•魯世家》:「頃公亡遷於卞邑。」漢爲卞縣治,晉因之。永和十二年燕將慕容蘭屯卞城,徐州刺史荀羨擊斬之。後魏縣廢,隋改置於此。劉昫曰:「隋分卞縣西界置汴陽縣,而於卞縣古城置泗水縣。」似悞。其南又有姑蔑城。隱元年,公及邾儀父盟於蔑。又定十二年,公山不狃、叔孫輒,帥費人襲魯,孔子使申句須、樂頎伐之,費人北敗諸姑蔑。杜預曰:「姑蔑即蔑也,在魯國卞縣南,泗水逕其北。」
梁父城,縣北四十里。漢縣,屬泰山郡。晉因之。南燕置兖州於此。劉宋仍屬泰山郡,後魏因之。隋屬兖州,唐初屬東泰州,貞觀初縣省。《水經注》:「梁父故城北即梁父山。」舊志云「故城北去泰安州六十里」,蓋接壤處。又西南去寧陽縣亦九十餘里。
郚城,在縣東南。春秋時魯邑。《左傳》文七年:「城郚。」杜預曰:「卞縣南有郚城。城郚,備邾難也。」漢置郚鄉縣,屬東海郡。郚讀魚。後漢省。又桃墟,亦在故卞城東南,魯邑也。《左傳》襄十七年:「齊侯伐我北鄙,圍桃。」昭七年:「晉人來治杞田,季孫以成與之,而遷孟氏之邑於桃。」世亦謂之陶墟,謂舜所陶處。
陪尾山,縣東南五十里。《禹貢》「外方桐柏,至於陪尾」是也。泗水發於山下,有數泉並導,經卞城而西始合爲一。山陰有湖,謂之漏澤云。○龜山,在縣東北五十里,與新泰縣接界。山之北即龜陰也。今詳見新泰縣。
泗水,縣北八里。源出陪尾山,西流,與諸泉會。過縣北,又西至曲阜縣界。《水經注》:「泗水出卞縣東南桃墟西北,墟西澤方一十五里,澤西際阜,俗謂之嬀亭山。阜側有三石穴,廣圍三四尺,澤水從穴而上。自此連岡通阜,西北四十許里。岡之西際,便得泗水之源,蓋即陪尾山矣。」又有百丁河在縣東北二十里,馬莊河在縣西北三十里,俱南流入泗河。
玉溝泉,縣西南十一里。西北流入泗水。又有盜泉,在縣東北高陘山陰。《淮南子》「孔子不飲盜泉」,謂此。志云:縣東南二十里昌山下有鮑村等泉,東南五十里鳳凰山下有珍珠等泉。其出自陪尾山泉林寺旁者凡二十餘泉,波浪翻湧,高出水面,爲山東諸泉之冠。四面旋繞,西北流一里合爲一,遂爲泗水上源。《泉河志》:「縣境之泉凡五十九,皆匯爲泗河。」
菟裘聚。在縣西北。《左傳》隱十一年:「公使羽父營菟裘,曰:『吾將老焉。』」杜氏曰:「菟裘,魯邑也,在梁父縣南。」○庚宗亭,在縣東。《春秋》昭四年《傳》「初,穆子去叔孫氏,及庚宗。」又哀七年:「吳伐魯,戰於夷,舍於庚宗,次於泗上。」蓋縣與費縣接境,吳人之師自南武城而前也。

滕縣,府東南百四十里。南至南直徐州百九十里。古小邾國及滕國地,漢置蕃縣,屬魯國。蕃讀若翻。晉屬魯郡。元康中改屬彭城郡。宋因之。後魏孝昌二年置蕃郡治焉。梁大通二年將軍王弁侵魏徐州,蕃郡民續靈珍攻郡應梁,敗死是也。北齊郡廢。隋開皇十六年改置滕縣,屬徐州。唐、宋因之。金置滕陽軍,大定二十四年改滕州,治滕縣。元因之。明初州廢,縣屬濟寧府,洪武十八年改今屬。今編户八十七里。

滕城,縣西南十四里。周滕國,文王子叔繡所封,至戰國時爲宋所滅。秦置滕縣。漢高祖封夏侯嬰爲侯邑,號滕公,尋改置公丘縣,屬沛郡,武帝封魯恭王子順爲侯邑。後漢仍爲公丘縣,晉屬魯郡,後廢。志云:故滕城周二十里,內有子城。
薛城,縣南四十里。夏車正奚仲國也。《左傳》定二年:薛宰曰:「薛之皇祖奚仲居薛,爲夏車正,遷於邳。仲虺居薛,爲湯左相。」是也。周爲子男國。春秋時,與於盟會。戰國時爲齊所滅。田嬰封於此,謂之薛君。秦置薛縣,二世二年沛公命雍齒守豐,自引兵之薛。又項羽以朱雞石敗,自湖陵引兵入薛,召諸別將會薛計事。漢置薛縣,屬魯國。晉屬魯郡,劉宋屬彭城郡,後魏因之,後齊廢。或謂之邳城。太康地記:「奚仲遷於邳,謂之下邳。」竹書:「梁惠成王三十一年邳遷於薛,謂之上邳。」漢呂后三年封楚元王子郢客爲上邳侯,即薛也。《後漢志》:「薛城在春秋之季亦曰舒徐州。」哀十四年,齊陳恒執其君,寘於舒州,尋弒之。亦名爲徐州。《史記》:「句踐平吳,以兵北渡淮,與齊、晉諸侯會於徐州。」齊世家「田氏之徒追執齊簡公於舒州」,即徐州也。齊威王謂魏惠王:「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及宣王八年,與魏襄王會徐州,諸侯相王也。十年,楚圍我徐州。《楚世家》:「威王七年,伐齊,敗之於徐州。」《竹書》謂:「邳遷於薛,改名徐州也。」《括地志》:「薛城在薛河北,周二十八里。」齊田文封薛,乃改築之。其城堅厚無比,中有田文墓。又有仲虺城,在薛城西三十里。虺,奚仲後。相湯時居此。俗謂之斗城。漷水經其北,西入於泗。
郳城,縣東六里。春秋時小國也。莊五年,郳犁來來朝。僖七年,更爲小邾。即此城矣。杜預曰:「昌慮縣東北有郳城,在南梁水東。」○常城,在縣東南。《詩》:「居常與許。鄭氏曰:「常或作嘗,在薛之旁。孟嘗君食邑於薛,今薛城南十里有孟嘗集。或以爲即古嘗邑。《史記•越世家》:「願齊之試兵南陽莒地,以聚常、郯之境。索隱曰:「常,邑名,即田文所封。
昌慮城,縣東南六十里。春秋時濫邑也。昭三十一年,邾黑肱以濫來奔,即此。漢置昌慮縣,屬東海郡,宣帝封魯孝王子弘爲侯邑。後漢建武五年董憲與劉紆悉兵數萬人屯昌慮,又招五校餘賊拒守建陽。帝至蕃,去憲百餘里。既而進攻憲,大破之。建安五年曹操嘗析置昌慮郡,尋復故。晉亦曰昌慮縣,元康中改屬蘭陵郡。劉宋泰始中爲郡治,後乃屬蘭陵郡。北齊廢。後周大象二年尉遲迥舉兵相州,徐州將席毗羅應之,軍於蕃城,陷昌慮。隋大業十年彭城留守董純大敗賊帥張大虎於昌慮,即故城矣。其城周十里,內有子城。
戚城,縣西南五十里。或曰秦縣也。二世二年泗州守敗於薛,走至戚,即此。漢仍置戚縣,屬東海郡。史記:「曹參嘗遷爲戚公。」是也。後漢及晉皆爲戚縣,後廢。其城周四里,爲運道所經,有泇河通判駐於此。○桃山城,在縣東。漢置桃山縣,屬泰山郡,後漢省。晉爲戍守處。太和六年苻秦將俱難攻晉蘭陵太守張閔子於桃山,桓溫遣兵擊却之,即此。
休城,縣西二十五里。戰國時齊邑,孟子去齊居休是也。漢文帝封楚元王子富爲侯邑。今廢。又驩城,在縣西南五十里。相傳齊王驩所居邑。《沛縣志》:「沛東北四十里有觀城,亦曰驩城。」○靈丘城,在縣東三十里明水之南。城周八里,內有子城。戰國時齊南境邑,《孟子》謂「蚔鼃辭靈丘而請士師」,指此。《史記》:「齊威王元年,三晉因齊喪,來伐我靈丘。」是也。
堌城,縣東五十里,馬山之北,薛河之南,半爲河水所圮,蓋南北朝時戍守處。或謂之五固。蕭齊建元二年淮北泗州民不樂屬魏,齊主復遣間諜誘之,於是徐州民桓標之、兖州民徐猛子等所在蠭起爲寇盜,聚衆保五固,推司馬朗之爲主,魏遣尉元等擊平之,即此地也。又有梁城,在縣東漷河之南。有臺,謂之舊城臺,亦昔時戍守處。
高山,在縣東六十里。上有趙盾祠。迤西爲薛山,薛水源於此。○薛山,在縣東北四十里,巖洞頗勝。下有茶泉,流入薛河。其相接者曰馬山,山南有泉,西流爲明水。又西有石溝,車箱水出焉,下流入漷水。
連青山,縣東北五十里。形如蓮花,亦曰蓮峰山。中有泉,南沙河出焉,即漷河也。自連青山涉漷三十里爲大白山,又十里爲越峰山、大岸阜山,皆高出雲表,峰巒洞壑,迥絕人世。志云:越峰山在縣東北七十里。
狐駘山,縣東南二十里。《左傳》襄四年:「臧紇侵邾,敗於狐駘。」哀二十七年:「越子使后庸言邾田封於駘上。」杜預曰:「蕃縣東南有狐駘亭。」亭因山以名也。○鉅山,在縣東南六十里。張裴《記略》曰:「鉅山盤鬱蓊蔥,下有水曰聖泉,不涸不盈,味甘而冽。」又有微山,在縣南百里。純石帶土,所謂岨也,與南直沛縣接界。
孤山,在縣東南。魏收《志》昌慮縣有孤山。梁天監五年桓和侵魏兖州,進屯孤山,魏將樊魯擊破之。○龍山,在縣北二十五里。峰巒奇秀,上有龍湫。又落鳳山,在縣東三十里。峰巒起伏,形如波浪。旁有大公、尖頂、浮柱等山,皆連亘於縣東。
運河,縣東南六十里。一名新運河。嘉靖四十四年河決沛縣,淤沽頭牐上下百餘里,遣工部尚書朱衡北自南陽南至留城,築新河百四十一里,其西岸爲沛縣境,東岸則縣界也。今詳見川瀆漕河。
薛水,縣南四十里。源出高、薛二山間,經桃山北,遶薛城而西南流入南直沛縣界。志云:縣西南三十里曰三河口,以薛河、北沙河、趕牛溝三水合於此也。趕牛溝,出縣西南五花泉。今見沛縣境內。○梁水,在縣東十五里。自平地湧出。《後漢志》蕃縣有南梁水。《水經注》:「蕃縣東北平澤泉若輪焉,南鄰於漷,亦謂之西漷。首受蕃縣水,西注山陽湖陸。二水皆由沛入泗。以在蕃縣南,故曰南梁也。」今水出縣東北六十里荊溝村,其源亦曰荊溝泉,西流經舊滕縣北,西南流折爲九曲,又西會漷水入於運河,亦謂之梁溪。成化十八年引梁溪源水遶城外郭。即此。
漷水,縣南十五里。源出連青山,西南流至三河口合於薛河。《左傳》襄十九年:「取邾田,自漷水。」哀二年:「季孫斯伐邾,取漷東田及沂西田。」杜預曰:「漷水出東海合鄉縣,西南徑魯國,至高平湖陵縣入泗。」今近出連青山入薛河,亦謂之南沙河。自運河東徙,恐沙爲漕病,築黃甫壩遏之,北出趙溝,西會南梁水入於運河。○北沙河,在縣北十五里。源出龍山,西南流合於漷水。邑志云:源出鄒嶧山,至洪疃分二河,夾休城而西,會白水河入運河。又明水,在縣東北二十里。源出馬山,東南流入漷水。又小白河,在縣西四十里。亦曰白水河。縣南八十里又有伯冢河,又南十里曰三界灣河,舊俱會漷水入於運河。
昭陽湖,縣西南七十里,接沛縣界。縣境諸泉皆停蓄於此,水盛則溢出沽頭諸閘以濟運,水涸則民皆佃種。嘉靖末大河決入,運道淺淤,乃改濬新河出湖之東,而湖爲河流散溢之處。今詳見南直沛縣。○獨山湖,在縣西五十里,接魚臺縣界。鄒、泗之水餘流所匯也,亦引流入於運河。
代陂,在縣東。晉永和五年時石趙衰亂,褚裒帥衆伐趙,徑赴彭城。魯郡民亦起兵附晉,求援於裒。裒遣部將王龕等迎之,與趙將李農戰於代陂,敗沒,即此。
趙溝泉,縣西南二十六里,旁有紋溝、三山、五花等泉。舊俱由上沽頭閘入漕河,今附南沙河而西北達於運河。又北石橋泉,在縣北二十里。旁有三里橋、大烏等泉,俱注於北沙河。又黃溝泉,在縣東南八十里,與溫水、龍灣諸泉舊俱經沛縣留城閘入漕河。《泉河考》:「縣境凡一十九泉,舊俱入昭陽湖,今皆引流入於漷河以達運河。」
臨城驛。縣南七十里。志云:城東有滕陽馬驛,此爲臨城馬驛,南北陸道所經也。又縣南九十里有沙溝集巡司。○逍遙臺,在故薛城南十里。《左傳》莊三十一年:「築臺於薛」,即此臺也。齊宣王時,孟嘗君歸薛,乃更築之,名曰逍遙。又清涼臺,在縣東南四十里。相傳漢武東巡置宮於此,復築臺,曰清涼。今其地名漢宮村。

嶧縣,府東南二百六十里。東北至沂州百八十里,西南至南直邳州二百八十里,西至南直沛縣百五十里。春秋時鄫國,漢爲蘭陵、氶二縣地,屬東海郡,後漢因之。晉元康初置蘭陵郡,治氶城縣,劉宋及後魏因之。隋郡廢,開皇十六年置鄫州。大業初州廢,改氶縣爲蘭陵縣,屬彭城郡。唐初復置鄫州,又改蘭陵爲氶縣。貞觀初州廢,縣屬沂州。宋因之。金改屬邳州。又改氶縣爲蘭陵縣,興定中又置嶧州治焉。元初以州屬益都路,至元二年以縣省入州。明朝洪武二年改州爲縣,屬濟寧府,十八年改今屬。編户三十六里。

氶城,縣西北一里。漢置氶縣,以氶水所經而名。氶讀拯,俗作「承」,悞也。晉爲蘭陵郡治。劉宋泰始中,郡移治昌慮縣,後魏仍爲郡治。隋爲鄫州治,大業初改氶縣爲蘭陵。唐復爲氶縣。元和十四年楚州刺史李聽討淄青叛帥李師道,克海州,敗其兵於沂州,拔氶城是也。宋亦曰氶城。金人復曰蘭陵,繹州治焉。元省。明初改築今城,成化二十六年始砌以石,其後相繼修葺,周四里有奇。杜預曰:「氶縣東南有向城。」或以爲古向國,蓋其地與沂州接境。
蘭陵城,縣東六十里。《史記》:「荀卿適楚,春申君以爲蘭陵令。」《十三州志》:「蘭陵故魯之次室邑,其後楚取之,改爲蘭陵。」漢置縣,屬東海郡。後漢建武四年董憲將賁休以蘭陵降,既而憲復陷之。五年,憲等自下邳還蘭陵,即此。晉屬蘭陵郡,劉宋及後魏因之。隋大業初省入氶縣,尋改氶縣曰蘭陵。唐武德四年改蘭陵爲氶,而別置蘭陵縣,屬鄫州。貞觀初州廢,縣亦併入氶縣。
鄫城,縣東八十里。春秋時小國也。僖十四年,鄫子來朝。襄六年,莒人滅鄫。昭四年,取鄫。《史記》夫差七年,敗齊師於艾陵,遂至繒」,即此。後爲楚地。漢置繒縣,屬東海郡。後漢屬琅邪郡,晉因之,後廢。隋復置鄫城縣,大業初嘗置蘭陵郡於此,尋併入氶縣。唐初爲山賊左君衡所據,事平復置鄫城縣,爲鄫州治,貞觀初州縣俱廢。杜預曰:「鄫縣北有蔇亭。」《春秋》莊九年:「公及齊大夫盟於蔇」,即此。
偪陽城,縣南五十里。春秋時小國。城西有柤水。襄十年,晉侯會諸侯及吳子壽夢於柤,遂伐偪陽是也。漢置傅陽縣,屬楚國。傅、偪同讀福。後漢屬彭城國,晉因之,後廢。○合鄉城,在縣西北。漢縣,屬東海郡,後漢及晉因之。劉宋屬蘭陵郡,後魏因之。後齊廢。《沛縣志》:「合鄉即古之互鄉,《論語》所謂『難與言』者。」
建陽城,在縣西。漢縣,屬東海郡,宣帝封魯孝王子咸爲侯邑。後漢亦曰建陽縣,建武五年董憲招五校餘賊拒守建陽是也。晉省。志云:縣西四十五里有建陵城,在白茅山之陽。或曰建陵即建陽之訛也。今南直沭陽縣有建陵城。又陰平城,舊志云:在縣西南三十里。今亦見沭陽縣。○二疏城,志云:在縣東四十里。城方五六里,內有散金臺,相傳漢疏廣、疏受所居。或謂之不其城。
君山,縣北六十里。亦曰抱犢山,又爲抱犢固。《述征記》:「抱犢固壁立千仞,頂寬平而有水。山去海三百里,天氣晴朗,宛然在目。山上有池,周迴五丈,深三四尺,水旱如一。有地數頃,相傳昔有王老者抱犢耕其上。故名。漢曰樓山,魏號仙臺,高九里,周四十五里。」齊建元三年淮北民桓磊磈鬼叛魏,破魏師於抱犢固。又梁天監五年青、冀二州刺史桓和克魏朐山城,又擊魏兖州,拔固城。既而別將蕭及屯固城,魏將元恒復攻拔之。胡氏曰:「固城當即抱犢固也。」志云:君山之旁又有巨梁山、熊耳山,與滕縣接界。又車梢山亦與君山相接,《寰宇記》謂之花盤山,亦名三峰山,滄浪淵水出焉,即氶水上源也。今城西有孺子橋,蓋因孟子所稱而名。
僊壇山,縣東北一里。志云:山巔廣數里,攢簇奇秀,望之如廬,相傳古仙人所居。又東北四十里爲榜山,下有洞,泇水出其下。○夾山,在縣北七十里。或悞以爲夾谷。其相接者曰夾兒山,舊有錫場。
青石山,縣東七里。頂有石穴,深數丈。西崖瀑布自削壁而下,達於澗底,中有僊洞。或謂之石城山。晉咸和中彭城內史劉續據蘭陵石城,後趙將石瞻攻拔之。魏收《志》蘭陵縣有石孤山,當即石城矣。○葛嶧山,在縣東南十五里。氶水環其下。曰葛嶧者,以山川絡繹,如葛之有蔓也。亦名桂子山。又青檀山,在縣西十里。山多青檀樹,有流泉注氶水。俗名龍鳳山。又馬山,在縣南九十里。以山勢若奔馬而名。或謂之馬旺山,武水出焉。
泇河,在縣南。有二:東泇河出榜山,一云出費縣南山谷中,南流經沂州西南卞莊東分一支,經州西南三十里芙蓉山下之芙蓉湖,溉田數千頃,古所稱「琅邪之稻」也;西泇河出君山,東南流至三合村,有魚溝水及東泇河並會於此,因名。南貫四湖,溉田倍於芙蓉湖。又南合氶水謂之泇口,入邳州境注於泗河,淮、泗舟楫通焉。《唐志》:「氶縣有陂十三,畜水溉田,皆貞觀以來築。」《齊乘》云:「沂、嶧二州,仰泇、氶二水溉田,青、徐水利,莫與爲匹,皆十三陂遺跡也。」後多堙塞。萬曆三十二年改泇河爲運道,塹山剗石,引泗會沂,泇河遂成大川。今詳見南直邳州。
氶水,縣西七里。出縣北六十里花盤山之車梢谷,其源曰滄浪淵,南流合許池水。今滄浪淵水微,許池遂爲正源,至縣西經青檀山下,又南經縣南三十里有金注水流入焉。水出縣西二十里石屋山之瀑布泉,至縣西南五里,有橋跨其上,曰蕭橋,又東南入於氶水,又東會彭河水入於泇河。《齊乘》:「氶水溉田千餘頃,旁多美竹,人賴其利。」今否。邑志:縣西門外有氶治河,出許家泉,東南流入邳州界,即氶水矣。
彭河,縣東南五十里。一名中心溝。源出縣西四十五里白茅山下之玉華泉,東合衆流,又東會氶水注於泇河,土人謂之運鐵河。王應麟曰:「彭城北至氶有鐵官。其南有鑄錢山,蓋因以名。」又武河,在縣南百里。源出馬山,《水經注》所謂小沂水也。舊志:泇河南合於武河。氶水亦東流合焉,併入於泗。今詳見邳州。
光武泉,縣西北五十里。引流爲巨龍河,相傳光武征董憲時曾駐於此,下流合於泇河。又許池泉,在縣西北二十里。三泉並發,即氶水上源也。又溫水泉,在縣西五十里。縣西二十里又有許池泉,西南流會溫水諸泉入滕縣百塚河。《泉河攷》:「縣境有泉五,三入昭陽湖,二入沂水。」今並注於漕河。
渣口戍。在縣東南。《後漢志》偪陽有柤水,謂之柤口。《春秋》:「諸侯會吳於柤。」又哀六年:「叔還會吳於柤。」是也。梁大通二年魏泰山太守羊侃舉兵襲兖州,不克,南奔至渣口。渣、柤同,並音側加反,蓋即今之泇口云。○鄒塢鎮,在縣西六十里。今有巡司戍守。

金鄉縣,府西南百八十里。東北至濟寧州九十里,東南至南直豐縣百里。古緡國。春秋時宋邑。漢置東緡縣,屬山陽郡。後漢析置金鄉縣,以山爲名。晉屬高平國。劉宋因之。後魏亦曰金鄉縣,屬高平郡。隋屬曹州。唐武德四年置金州治焉。明年州廢,縣屬戴州,又徙州治此。貞觀十七年州廢,縣屬兖州。元和十三年武寧帥李愬討淄青叛帥李師道,克其金鄉是也。五代周改屬濟州,宋因之。元屬濟寧路,明朝洪武十八年改今屬。編户三十三里。

東緡城,縣東北二十里。本夏之緡國,《傳》云:「帝相娶於有緡氏。」是也。春秋時屬宋。僖二十三年,齊伐宋,圍緡,鄒衍曰:「余登緡城以望宋都」者也。漢初周勃攻緡。即此。尋置東緡縣。緡讀旻。後漢建武十一年封馮異長子彰爲侯邑。興平二年呂布屯於東緡,與曹操戰,敗走。晉省縣入金鄉。
昌邑城,縣西北四十里。本秦縣。二世三年,沛公擊昌邑,昌邑人彭越以兵屬沛公是也。漢初屬梁國。景帝三年吳、楚七國反,攻梁,周亞夫引兵東北壁昌邑。中六年分梁爲山陽國,治昌邑。武帝天漢四年更爲昌邑國,封子髆爲昌邑王。始元初子賀嗣。十二年徵爲昭帝後,賀廢,國除爲山陽郡,仍治昌邑。後漢爲兖州治。興平初呂布與曹操爭兖州,自乘氏東屯山陽。晉泰始初更爲高平國,亦治昌邑。劉宋移高平國治高平縣,以昌邑省入金鄉。隋復分置昌邑縣,屬曹州,大業初省。志云:昌邑城縱橫皆六里,一名外城,周三十餘里;中城周十餘里,一名山陽城。或曰山陽城在縣東北二十五里,悞。
梁丘城,在縣西南。杜預曰:「昌邑西南有梁丘城。」《左傳》莊三十二年:「宋公、齊侯遇於梁丘」,即此。亦曰梁丘鄉。《括地志》「梁丘城在成武縣東北三十二里」,蓋接界處也。○防城,在縣西六十里,亦春秋時宋邑。隱十年,鄭人伐宋入防。杜預曰:「昌邑西南有防城。」亦謂之西防,以別於費縣之防城也。王莽末佼彊爲西防賊帥,後附於劉永。建武三年蓋延等敗劉永於睢陽,佼彊奔保西防。太子賢曰:「西防在單縣北四十里。」蓋境相接也。又有防東城,在縣南。後漢置縣,屬山陽郡,晉省。
陽山,縣西北三十里。山多美石。葛山在其前,魚山在其右,位處衆山之陽,因名。古山陽郡城在其下。志云:葛山在縣西北三十五里,魚山在縣北三十五里。
金莎嶺,志云:在城東里許。西自曹縣、定陶,東抵魚臺,綿亘三百餘里,因地異名,實一嶺也。《水經注》:「金鄉有數山,皆空中穴口,謂之隧。」戴延之《西征記》:「焦氏山北數山,有漢司隸校尉魯恭,穿山得白蛇白兔,不以葬,更葬山南,鑿而得金,故曰金鄉山。」今焦氏山東即金鄉山也。有塚謂之秦王陵。山上二百步得塚口,塹深十丈,兩壁峻峭,中有埏門及內外堂。或云昌邑哀王塚。北接鉅野縣界。
大河,在縣西南百里。自曹州及單縣流經縣境,又東南入南直碭山縣界。又濟水,舊亦在縣界。《水經》:「濟水徑乘氏西分爲二,其一水東流過昌邑縣北,又東徑金鄉縣南,又東過東緡縣北,又東過方與縣北爲菏水。」今堙。
洙水,在縣東北。或曰泗水自魚臺支流入縣境,謂之洙水。宇文周末,于仲文擊尉遲迥將席毗羅於金鄉,毗羅衆潰,爭投洙水死,水爲之不流。《水經注》:「洙水徑瑕丘城,又西南徑山陽郡南平陽縣之閭丘亭,又西至高平南入於泗水。」高平見鉅野境,洙水在是時應至縣界也。又《後漢志》乘氏縣有泗水,乘氏今曹縣地,蓋水道遷流,今昔不同久矣。
淶水,舊在城北。志云:單縣城東及縣城北俱有此水,石晉時所開,首受汴水,北抵濟河,南通徐、沛,元以後漸堙,惟下流入沛者水道僅存云。○大義河,在縣北,舊自濟寧州流入境。《宋史》:「慶曆中濬任城、金鄉之大義河以通漕。」是也。今亦廢。志云:縣北十里有三家灣,源出鉅野縣,經成武入縣界,注濟河。今亦涸。又蛭溝,在縣南八里。東達谷亭鎮,西抵成武界。元末淤,今故迹僅存。
甲父亭。志云:在故昌邑城東南。古國也。《左傳》昭十五年:「齊侯伐徐,徐人行成,賂以甲父之鼎」,蓋甲父之重器矣。又茅鄉,杜預曰:「在昌邑西南。」周公子所封,後爲邾邑。哀七年,茅成子以茅叛,即此。亦謂之茅鄉城。

魚臺縣,府南百七十里。東南至南直沛縣百十里。春秋時魯棠邑也。隱公觀魚於棠,即此。漢置方與縣,屬山陽郡。方與讀曰房預。後漢因之。晉屬高平國,劉宋及後魏因之。後齊廢。隋開皇十六年復置,屬徐州。唐初屬金州,尋屬戴州,貞觀中改屬兖州,寶應初改縣曰魚臺。五代唐屬單州,宋因之。元屬濟州,至元初省入金鄉,尋復置。明初屬徐州,又改屬濟寧府,洪武十八年改今屬。編户二十七里。

方與城,在縣城北。春秋時宋之方與邑。《戰國策》:「楚人說頃襄王:『外擊定陶,則大宋、方與二郡者舉矣。,』秦置方與縣。」《史記》:「二世二年秦嘉立景駒爲楚王,引兵之方與,欲擊秦軍定陶下。」又沛公取湖陵、方與。」漢仍置方與縣。其北有魯侯觀魚臺,唐因改爲魚臺縣。元和四年淄青帥李師道請移縣於黃臺市,即今縣治。九年武寧節度使李愬奉詔討師道,遣將李祐敗賊於魚臺,進取金鄉。十四年愬攻李師道,自金鄉進至魚臺是也。志云:城北舊有小城,即故方與縣治。○湖陵城,在縣東南六十里。亦春秋時宋邑,後屬楚。春申君謂「魏氏將出而攻銍、湖陵、碭、蕭、相」者也。秦置湖陵縣,漢因之。今詳見南直沛縣。
重鄉城,縣西北十一里。《春秋》僖三十一年:「取濟西田,分曹地,使臧文仲如晉,宿於重館。」杜預曰:「方與西北重鄉城也。」又郎城,在縣東北九十里。《左傳》隱元年:「費伯帥師城郎」,桓四年「公狩於郎」,十年「齊侯、衛侯、鄭伯來,戰於郎」,莊八年「師次於郎,以俟陳人、蔡人」,三十一年「築臺於郎」,昭九年「築郎囿」,皆此也。蓋魯之邊邑。杜預曰:「方與縣東南有郁郎亭。」郗鑒城,在縣南。志云:在湖陵城西。東晉初郗鑒常營於此。《水經注》:「泗水徑郗鑒城北,又東南徑湖陵城。」是也。
鳧山,縣東北六十里,北接鄒縣界。稍東有黃山,即黃良泉所出。縣東北百里又有平山,有泉出焉。其相近者又有獨山、廟山、雲寨山、兖山。志云:諸山皆在縣東北境。
運河,在縣東十七里。謂之舊運河,即泗水也。自濟寧州流入縣東北四十里之南陽閘,又南歷谷亭、八里灣、孟陽泊,凡四閘而徑湖陵城,又南經廟道口閘過沛縣東,歷上沽頭等閘始至留城,凡百六十三里。嘉靖四十四年黃河橫決,閘河淤塞。明年開新河於縣東北二十里,自南陽至留城凡百四十里,而舊漕河遂廢。
荷水,縣北十里。《禹貢》:「導荷澤,被孟諸。」又云:「導沇水,東至於荷。」今荷水經金鄉縣界流入,至縣東合於泗水,一名五丈溝,蓋濟水合荷水之下流也。《水經注》:「荷水即濟水所包注以成湖澤也。濟水屈從桓公溝南至方與縣入荷水。荷水又東徑秦梁,夾岸積石一里,高五丈,世傳秦始皇東巡所造,即五丈溝矣。又東與泗水合於穀庭城下,俗謂之黃水口。黃水西北通鉅野澤亦沿注於荷,故名。」今多堙塞。
泥河泉,縣東二十五里。引流爲泥河。又平山下爲平山泉,其東南爲東龍泉,西爲西龍泉。志云:縣境有泉凡十五,俱引流而入於漕河。
武唐亭,縣東北十二里。《春秋》隱二年:「公及戎盟於唐。」杜預曰:「方與縣北武唐亭是也。」五年「公矢魚於棠」,亦即此。其地有魯侯觀魚臺。《水經注》:「荷水又東經武唐亭北城。有高臺二丈許,其下臨水,昔魯侯觀魚處。」
費亭,在縣西南。春秋時魯大夫費伯食邑也。《晉書•地道記》:「湖陸西有費亭城,魏武初封費亭侯,即此地。」又西有極亭。隱二年,司空無駭入極亭,費岑父勝之,蓋在此。
穀亭鎮,縣東二十里。春秋時有甯母亭也。《左傳》僖七年:「公會齊侯、鄭伯,盟於甯母。」杜氏曰:「方與縣東泥母亭是也。」泥讀如甯。又東爲穀庭城,後訛爲穀亭,亦曰谷亭。泗水經此亦曰穀亭河。水深數丈,波濤汹湧。俗名負娘河,相傳昔有孝子負母渡此也。建文三年燕軍至大名,以南軍萃德州,資儲皆在徐、沛,遣將至濟寧穀亭,盡焚軍興以來儲積,南軍於是大困。嘉靖九年黃河嘗衝決至此,俗名黃水口。有谷亭閘,向爲運河所經,運河東徙,閘亦廢。
塌場口,縣南四十里,舊爲運道所經。永樂九年刑部侍郎金純濬元人運河故道,引汴水自開封入魚臺塌場口會汶水,經徐、呂二洪入淮。汶水即泗水也。嘉靖九年黃河由單縣侯家村決塌場口,衝谷亭,即此。其北有廣運閘,今廢。
河橋驛。縣東北四十里。志云:縣東南五十里舊有沙河鎮驛,接沛縣界,並置遞運所於此。亦名沙河店。店北有蘇家壩,堨滕縣境內大烏諸泉流以達漕河。隆慶三年廢沙河驛,並廢濟寧州境內之魯橋驛,而改建河橋驛於此,爲往來津要。

單縣,府西南二百十里。東至南直豐縣九十里,南至河南夏邑縣七十里。魯單父邑,漢爲單父縣,屬山陽郡,郡都尉治焉。單父讀曰善甫。後漢初封劉茂爲侯邑,改屬濟陰郡。晉屬濟陽郡,後廢。劉宋改置離狐縣,兼置北濟陰郡治焉。魏收《志》:「郡宋大明中置,魏因之,治單父城。」是也。後齊郡縣俱廢。隋開皇六年更置單父縣,屬曹州。唐初屬戴州,貞觀十七年改屬宋州。光化中置單州於此,尋移置於碭山。後唐同光二年改置單州於此,宋因之,亦曰碭郡。金屬歸德府,元屬濟寧路。明朝洪武元年以州治單父縣省入,二年改州爲縣,屬濟寧府。十八年改今屬。編户四十二里。

單父城,在今城南半里。春秋時魯邑也。宓子賤、巫馬期皆嘗爲邑宰。秦置單父縣,屬碭郡。呂后父呂公,單父人也。後皆爲單父縣。唐光啓初置單州,領單父、碭山、成武、魚臺四縣。大順二年泰寧節度使朱瑾攻朱全忠之單州是也。明朝嘉靖二年黃河水溢,舊城墊沒,因徙今治。志云:府境屬邑多土城,惟縣城甃以磚,嘉靖初所改築。
離狐城,在縣西北。漢縣,屬東郡。後漢屬濟陰郡,晉因之。劉宋屬北濟陰郡,以單父并入,後魏因之。後齊廢。隋爲單父縣地。唐復爲離狐縣,屬曹州,天寳初改爲南華縣,仍屬曹州。宋因之。金大定六圮於河,縣廢。○平樂城,在縣東四十里。漢縣,屬山陽郡。後漢省。《寰宇記》謂之平城,悞。
大陵山,縣西南五里。地高聳,水不能囓,俗謂之土山。山下有長堤以捍黃河。○𠦅山,在縣東南二里。有三山連峙,狀若倚然。又二里爲棲霞山,相傳梁孝王嘗遊此。
黃河,縣南二十里。自曹縣流入界,又東入南直豐縣界,岸長七十餘里。志云:縣南境黃堌口,即賈魯舊河也。萬曆中河屢決溢,大約東出豐縣,東南出碭山縣,縣皆爲之孔道。黃堌口亦曰牛黃堌,與河南虞城縣分界。
淶河,在縣東門外。又東入金鄉縣界,北抵濟寧,志以爲宋之運河也。今堙。○豐水,在縣東南。《水經注》:「豐水上承大薺陂,東經己氏及平樂縣,又東徑豐縣故城南。」大薺陂蓋在今曹縣境,今故流已堙。
呂堌村。在縣南。相傳呂后所居。又有晏堌,在縣東三十里。志云:縣山皆平地突起,類如丘垤,小者謂之堌。

城武縣,府西南二百九十里。東南至單縣五十里,西至曹州定陶縣五十里。春秋時郜地,後屬宋。秦置成武縣,二世三年沛公將周勃攻東郡尉於成武。又曹參攻東郡尉軍,破之於成武南,即此。漢亦曰成武縣,屬山陽郡。後漢屬濟陰郡。晉屬濟陽郡。劉宋屬北濟陰郡,後魏因之。後齊置永昌郡。後周大象二年尉遲迥將檀讓屯成武,于仲文擊破之,遂拔成武。隋初郡罷,開皇十六年置戴州治焉。大業初州廢,縣屬濟陰郡。隋末復置,羣盜孟海公據曹、戴二州,爲竇建德所并。唐初亦屬戴州,貞觀中州廢,縣屬曹州。光啓初屬單州,尋屬輝州。五代唐屬單州,宋因之。元改屬曹州。明朝洪武四年屬濟寧府,尋改今屬,訛成曰「城」。編户二十五里。

郜城,縣東南二十里。古郜國,周文王庶子所封,富辰所謂「郜、雍、曹、滕」者也。後附庸於宋。《左傳》隱十年:「鄭師伐宋,入郜歸於我」,桓二年「取郜大鼎於宋」,即此。漢置郜成縣,屬山陽郡,後漢省入成武。縣志:郜有二城,此爲北郜城,又南二里曰南郜城。
秺城,在縣南。漢置秺縣,屬濟陰郡。秺音妬。武帝征和二年封商丘成爲侯邑。又昭帝始元二年封金日磾爲秺侯。後漢省。《地道記》:「成武縣有秺城。」劉宋泰始二年薛安都以彭城降魏,魏遣尉元等救安都,進軍於秺,即此。
文亭山,縣西北二里。上有文士亭,相傳漢高曾駐蹕於此。又梁丘山,在縣東北三十里。《括地志》:「春秋時,齊侯、宋公遇於梁丘,蓋在此。」今見金鄉縣梁丘城。
黃水,在縣南,大河支流也。明永樂中,自河南封丘縣導河入魚臺之塌場口,自曹縣北、定陶南流入界,經縣南而東。後堙廢。然大河東注,縣輒被其患,堤塞恒切焉。
濟水。在縣西。《水經注》:「濟水又東北經成武城西。又有黃溝水自北注之。」今堙。又荷水,在縣南。舊自曹州流入境,又東經金鄉縣入魚臺縣界。今詳見魚臺縣。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