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二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九十二 浙江四 紹興府 寧波府 台州府 下一卷▶

浙江四[编辑]

紹興府,東至寧波府二百二十里,東南至台州府三百里,西南至金華府四百五十里,西北至杭州府一百三十八里,北至海口三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見上,至京師三千四百五十里。

《禹貢》揚州之域,禹會諸侯計功於此,命曰會稽。少康因以封其少子無餘使奉禹祀,號曰於越。春秋時爲越國,周顯王時併於楚。《通典》:「楚破越,其浙江南之地,越猶保之,而臣服於楚。」秦爲會稽郡地,漢因之,後漢順帝永建四年始改置會稽郡於此。分浙東爲會稽,浙西爲吳郡。晉爲會稽國,咸和中嘗改會爲鄶,以內史王舒父名會,求改他郡,朝議改曰鄶。宋爲會稽郡,孝建初置東揚州,領郡五,理於此。大明三年直曰揚州,後改廢不一,而郡如故,《宋志》:「大明三年以揚州爲王畿,而東揚州直曰揚州。八年王畿還曰揚州,因復曰東揚州,永光元年仍并入揚州,而會稽郡不改。」梁復置東揚州,陳初省,尋復置。隋平陳改爲吳州,置總管府,治會稽縣。大業初改爲越州,旋曰會稽郡。唐復爲越州,武德四年置總管府,七年改爲都督府。天寶初曰會稽郡,乾元初復故。浙江東道節度使治此。建中二年改爲觀察使,中和三年又升爲義勝軍節度,光啓三年,改曰威勝軍,乾寧三年又改鎮東軍。五代時屬於吳越。錢氏號爲東府。宋仍爲越州,亦曰會稽郡、浙東軍節度。紹興初升紹興府。以嘗爲行宮也。元改紹興路,明朝洪武二年,復曰紹興府。領縣八。
府襟海帶江,爲東南都會。勾踐生聚教訓於此,遂以滅吳。漢武嘗用以製閩粵。後漢末孫策取王朗於會稽,而江東以定。晉隆安中海賊孫恩據會稽,三吳八郡,一時奔潰。時以會稽、臨海、永嘉、東陽、新安、吳郡、吳興、義興爲三吳八郡。自是以後,皆以會稽爲浙東重地。沈約曰:「會稽帶海傍湖,良疇數千萬頃,膏腴上地,畝直一金」,蓋財賦所資也。唐咸通初,裘甫作亂,陷象山及剡縣,分兵掠衢、婺、明、臺諸州,朝廷遣王式討之。賊黨劉暀說甫曰:「今急引兵取越州,憑城郭,據府庫,遣兵守西陵,循浙江築壘以拒之。大集舟艦,得間則長驅進取浙西,過大江掠揚州財貨以自實,還修石頭城而守之,即府北之石城,非建康之石頭也。宣、歙以西必有響應者。又遣將循海而南,襲取福建,如此則國家貢賦,盡入於我矣。」甫不從,退據寧海。今台州府屬縣。王式聞之,疾馳入越州,遣將攻甫,而分兵屯唐興今台州府天台縣。斷賊南出之道,出上虞趨奉化斷賊入明州之道;置軍海口遏賊入海之道,賊窮蹙遯走,遂擊滅之。既而劉漢宏據越州倡逆於前,董昌據越州踵亂於後,錢鏐并其地而霸業始大。夫越州,明、臺之上游也。越州不守,而自越以東益不及矣。宋高宗自紹興南徙,所以幾不免於海上也。明初以重兵戍諸暨,固婺、衢之藩籬,即制杭、越之肘腋,而且控明、臺之喉吭,芟除羣孽,有以也夫。

山陰縣,附郭,在府治西。勾踐所都。秦置山陰縣,屬會稽郡。漢武帝時西部都尉治此,後移錢塘。後漢永建中始徙置會稽郡治焉。晉以後因之,隋廢入會稽縣。唐武德七年復置,八年又廢。垂拱二年復置。大曆二年又廢。七年復置。元和七年省,十年仍置今縣於郭內。今編户二百一十一里。

會稽縣,附郭,在府治東偏。本山陰縣地,陳析置會稽縣,後皆因之。今編户百三十一里。

山陰城,即今府城。舊有子城。《吳越春秋》:「勾踐築小城,周三里七十步,一圓三方,陸門四,水門一。」後漢爲會稽郡城。《圖經》云:「隋楊素築子城,周十里,西北二面皆因重山爲城,不設濠塹。宋嘉祐中守臣刁約修子城,北因臥龍山,環屬於南,西抵於堙尾,周五里有奇,城門一如故城之製。」後廢。今府治東有鎮東閣,即子城之正東門也。又有大城,亦曰羅城。《越絕書》:「山陰大城,范蠡所築,城周二十里有奇,南去湖百步,陸門三,水門三。」《圖經》:「隋開皇中楊素修郡城,廣四十五里,名羅城。唐乾寧中錢鏐重修。宋皇祐中,守臣王逵亦加修治,并濬城濠。宣和初劉韐復繕築,稍縮其西南隅。嘉定十三年亦繕葺。十六年守臣汪綱重修羅城,并葺諸城門。元至正十三年,復增拓舊城,甃以石,開塹繞之。十八年復增濬濠塹,以爲守禦,明初因之,嘉靖二年颶風壞城,因復修築,并濬鑿內外池隍。」《修城記》:「城有九門:東面舊曰雷門,勾踐所作,晉時改曰五雲門,今因之;稍北不二里曰都賜門,或曰本名都護門,晉中軍王愔所作,今訛都泗門,又北曰三江門,今曰昌安門;雷門之南不二里曰東郭門,今因之;南面曰殖利門,今曰南堰門;之東曰稽山門,之西三里曰偏門,偏門者門本面西,稍斜向南,故名,今曰水偏門;又西一里面南曰常喜門,錢鏐攻亭山及申光門,相傳即此門。舊志『州城至此與子城會』,今曰常禧門;又西轉而北約五里曰迎恩門,錢鏐討董昌,以兵三萬屯迎恩門,望樓再拜而諭之是也,今曰西郭門,繇此北轉而東,直過蕺山,幾六里而面北者即昌安門也。凡門在東南者,皆有堤以護湖水,使不入江。西門因渠漕抵於江以達杭,北則引衆水入海。城周蓋二十里有奇。」
越王城,府東南十二里會稽山之陰。《左傳》哀元年:「越子以甲楯五千棲於會稽。」秦故縣亦治此。又府東五十八里有侯城,相傳無餘所都。《水經注》:「秦望山南有譙峴,峴里有大城,越王無餘之舊都也。」故勾踐語范蠡曰:「先王無餘國在南山之陽,社稷宗廟在湖之南矣。」○吳王城,亦曰王城,在府東十里。志云:夫差圍勾踐於會稽,伍胥築此城以屯兵。今地名吳王里。
石城,府東北三十里石城山下。或云亦勾踐遺址也。唐乾寧二年董昌僭號於越州,錢鏐討之,昌遣其將湯臼守石城,鏐將顧全武擊敗之,遂克其城,去越州三十里,即此。或謂之石頭城。○苦竹城,在府東十八里。《越絕書》:「勾踐伐呉還,封范蠡爲苦竹子。」即此城也。唐時爲苦竹館。
會稽山,府東南十二里。其東西連阜接岫如宛委,秦望、法華諸山,稱名勝者凡數十計,皆會稽之支阜也。詳見前名山。
臥龍山,府治西北。盤繞迴抱,形如臥龍。一名種山,越大夫文種葬於此。今府治踞其東麓,山陰縣治踞其南麓。又寶林山,在府治東南二里。本名龜山,又名飛來山。《越絕書》:「越王使范蠡築城既成,琅邪東武海中山一夕飛來,百姓怪之,號曰怪山。川巖明秀,亞於臥龍。」又蕺山,在府治東北六里。山多蕺,越王嘗採食之。《寶林事實》云:「越城之山能與秦望爲主客者,臥龍、寶林、蕺山是也。」又有陽堂山,在臥龍南三里許。府城跨其脊,其南麓出城外踆於河湟。後漢鮑蓋葬此,一名鮑郎山。
亭山,府南十里。唐乾寧中錢鏐攻董昌,克其亭山寨。又明初胡大海攻郡城,駐兵其上。○土城山,在府東六里。《越絕書》「越王得西施,習教土城,三年而獻吳」,即此。今亦名西施山。又東四里有葛山,相傳越王種葛處。又麻林山,在府西南十五里。《越絕書》:「勾踐伺吳種麻爲弓弦,使齊人守之。越謂齊人曰多,故亦名多山。」又稷山,在府東五十里。《越絕書》:「勾踐𪗉戒臺也。」又有錫山,舊產錫;銀山,產銀砂。志云:皆在府東五十里。
雲門山,府南三十里。亦謂之東山。齊永明中何胤去國子祭酒,還東山隱居教授,梁天監四年選學生往雲門從胤受業是也。其相接者曰何山,志云:在府東南四十七里,亦以何胤而名。○赤堇山,在府東三十里。一名鑄浦山,歐冶子爲越王鑄劍處,《國策》「破堇山而出錫」,《越絕書》「赤堇山破而出錫,若耶溪涸而出銅」,張景暘《七命》「耶溪之鋌,赤山之精」是也。旁有井,亦以歐冶名。又曰鑄嶺,在府東南五十里。歐冶子嘗鑄五劍,採金銅之精於此。地產茶最佳。又寶山,在府東南三十里。一名上臯山,以西北接下臯山而名。宋攢官在焉。下有御河,自府東南十五里董家堰抵山下,亦宋時攢靈河也。又府西南二十五里有蘭亭山,即王羲之修禊處。宋祥興元年會稽唐珏等以石函葬宋六陵骨於此。
玉山,府北二十八里。兩崖對峙,下有八閘,洩府境及蕭山縣之水,出三江以入海。今府東北三十三里又有玉山斗門。又白洋山,舊名烏鳳山,在府西北五十里,濱海,亦名龜山,緣山築城,設白洋海口巡司戍守。○浮山,在府東北三十五里,浮海口,與三江所城相對。又有蒙槌山,在府東北四十里,與浮山並峙,上有烽堠。
若耶山,府東南四十五里。漢元鼎六年遣戈船將軍嚴討閩越,出若耶,蓋由此泛海而南也。齊明帝末,何胤隱居若耶山。梁大寶初張彪起兵若耶,討侯景,攻破浙東諸縣。紹泰初彪爲東揚州刺史,不附陳霸先,霸先遣陳蒨等襲會稽,彪敗走若耶,蒨遣章昭達追斬之。山下有若耶溪流入鏡湖。相近者曰舜山,高可十餘里,有田可耕。志云:山在府東南四十里。又諸葛山,在府東南六十里,高數千仞,亘五十里。
豐山,府東北六十二里。地臨曹娥江,東南接壕山。唐光啓二年錢鏐破劉漢宏將朱褒於曹娥埭,進屯豐山是也。志云:壕山在府東七十里,下臨舜江,接上虞縣界。一名蒿尖山。又偁山,在府東北六十里豐山西北,北環大海。
刻石山,府西南七十里。志云:越王棲會稽山,宮娥避此,因名娥避山,俗訛爲鵝鼻山。自諸暨入會稽此山最高,秦始皇刻石紀功乃在其上,蓋亦會稽之別阜也。又越王山在府西南百二十里。志云:昔越王嘗屯兵於此,今其上有走馬岡、伏兵路、洗馬池、支更樓故址。又府西北四十五里有塗山,相傳即禹會諸侯處。
古博嶺,府西南四十五里。羣峰交峙,中通一徑,俗呼虎博嶺。又駐日嶺,在府西南八十里。其地深險,皆南走諸暨之道。
海,府北三十里。曹娥、錢清、浙江三水所會,謂之三江海口。《吳越春秋》:「范蠡來舟止於三江之口。」三江,浙也,浦陽也,剡也。《海防攷》:「三江港口深闊,直通大洋,甚爲險要。港口稍東有宋家漊,賊若從此突犯,趨陡門一帶海塘,則竟抵郡城。若越港而北趨浙西,則赭山其關鍵也。
錢清江,府西北四十五里,浦陽江下流也。自金華府浦江縣流入諸暨縣界,謂之浣江;又匯流至府西南百里之紀家匯,繞府境謂之錢清江,以東漢延熹中太守劉寵止受父老一錢事而名;又西北至蕭山縣境,復折而東北,經錢清鎮入於海。其後潮沙壅塞,舟不得行,雨潦則大爲民田患。天順初建白馬山閘,以遏三江口之潮,閘東盡爲田,自是江水不通於海,而錢清江之故道漸至湮廢。今亦謂之西小江。蕭齊永明四年,富陽民唐禹之作亂,陷富陽,據錢塘,破東陽,遣其黨孫泓寇山陰,至浦陽江,爲浹口戍主湯休武所敗。說者曰府境錢清江亦名浦陽江也。唐乾寧三年錢鏐將顧全武克越州,獲董昌,斬之於小江南,亦即錢清江矣。詳見大川浦陽江。浹口,見寧波府。
曹娥江,府東九十二里,剡溪之下流也。自嵊縣流入界,東折而北至曹娥廟前,又北至上虞縣龍山下名舜江,又西北折入於海。亦謂之東小江。志云:府東南九十里有小舜江,一名東小江,源出浦陽江,東北流而匯於曹娥江。曹娥江上承浦陽之支流,故亦蒙東小江之稱。唐咸通初裘甫作亂,觀察使鄭祗德徵兵鄰道,屯郭門及東小江,尋復召還府中自衛。宋建炎二年兀術陷臨安,遣阿里蒲盧渾度浙江,陷越州,遂渡曹娥江至明州。明初吳禎討方國珍於慶元,夜入曹娥江,夷壩通道,出不意拔車厩,遂入慶元,蓋江爲東走寧波之要道矣。二江皆謂之小者,對浙江而言也。車厩,亦見寧波府。
鑑湖,城南三里。亦曰鏡湖,一名長湖,又爲南湖。舊湖南並山,北屬州城漕渠,東距曹娥江,西距西小江,潮汐往來處也。漢永和五年太守馬臻始環湖築塘,周三百五十八里,盡納環山三十六源之水,瀦以溉田至九千餘頃。其北堤石墶二,陰溝九;南堤陰溝十四。因三江之上,兩山之間疏爲二門,以時視田之水,小溢則縱其一,大溢則盡縱之,使入三江之口,所謂湖高於田丈餘,田又高海丈餘,水少則泄湖溉田,水多則泄田中水入海,無荒廢之田,水旱之歲者此也。由漢迄唐,湖未嘗廢。唐開元中賀知章以宅爲千秋觀,求周官湖數頃爲放生池,詔賜鏡湖、剡川一曲,因亦名賀監湖。宋初民始盜湖爲田。治平間田至七百餘頃,湖廢幾盡。其僅存者東爲漕渠,自州至東城六十里,南通若耶溪,自樵風徑至桐塢十里,皆廣不及十餘丈。每歲少雨,田未困而湖已先涸矣。熙寧間命官江衍經度,凡爲湖田者兩存之,立石柱,內爲田,外爲湖。政和間太守王仲嶷遂廢湖爲田。宣和三年詔越之鑑湖,明之廣德湖,自措置爲田,下流壅塞,有妨灌溉,宜令有司究實弛以與民。隆興初守臣吳芾言:「鑑湖自江衍所立碑石外廢爲田者,又一百六十五頃,請以時濬治。」二年又言:「修鑑湖全藉斗門、堰閘,而都泗堰尤爲要害。宣和間因高麗使往來,方改置牐,自是啓閉無時,湖水失泄,今乞廢罷。」從之。芾爲刑部侍郎,復奏:「自開鑑湖溉廢田二百七十頃,復湖之舊,又修斗門、堰牐十三所。夏秋以來,時雨雖多,亦無泛濫之患,民田九千餘頃,悉獲倍收,其爲利較然可見。乞將江衍原立禁碑刊定界至,則堤岸永無盜決之虞矣。」淳熙二年詔賀知章放生池十八頃外,餘悉縱民耕之,於是鑑湖遂至堙廢。曾氏曰:「晉謝靈運求會稽回踵湖爲田,又求岯崲湖爲田,則請湖爲田越之俗舊矣,然利害不可淆也。」今鑑湖所存者長僅十五里,俗呼白塔洋。《圖志》云:鑑湖舊廣五里,東西百三十里,沿湖開水門六十九所,溉田萬頃,北瀉長江。馬臻初築塘,界湖爲二,曰東湖,曰南湖。今自會稽五雲門東至娥江七十二里,舊時謂之東湖。自山陰常禧門西至小江凡四十五里,舊謂之西湖。又府東二十里曰賀家池,周四十七里,南通鑑湖,北抵海塘,即知章放生池也。」《郡志》:舊有鑑湖塘,西起廣陵斗門,東抵曹娥斗門,亘一百六十里,亦謂之南塘,亦謂之官塘,即漢馬臻故址。明朝嘉靖十五年,郡守湯紹恩改築水滸,東西橫亘百餘里,遂爲通衢。岯崲湖,志云:今在上虞縣十二都。
白水湖,府北十里。旁通運河,足資灌溉,兼有菱芡魚蝦之利。志云: 渶 茶湖亦在府北十里,周廣十餘里,俗呼黃鎟湖,舟楫往來之道也。又有回湧湖,在府東四里。相傳馬臻築塘以防耶溪之水,溪水暴湧,抵塘而回,故名。一作回踵。又有浮湖,在府東二十里,廣二頃餘。源出西山,一名西湖。此皆鑑湖旁溢之水也。
運河,在城西。自西興渡歷蕭山縣而東,接錢清江,長五十里;又東徑府城,長五十五里;復自城西東南出,又東而入上虞縣接曹娥江,長一百里;自府城而南至蒿壩,長八十里,則爲嵊縣之運河矣。蓋運河縱廣俱二百里。宋紹興初以餘姚縣言運道淺澀,詔自都泗堰至曹娥塔橋發卒修濬,此即宋時漕渠故址也。今道出府西北十里謂之官瀆,其餘大抵仍舊道云。○新河,在城西北二里,唐元和中,觀察使孟簡所開。志云:城西有投醪河,又名簟醪河,亦名勞師澤,以勾踐投醪事而名。今皆合於運河。又有江北河,在西小江之北,大海之南,與潮汐通,即故錢清江口矣。
平水,府東南三十五里。胡氏曰:「會稽縣東南又有一小江,源出大木山,南流合於剡溪。」今有平水塘,在越州東南四十餘里。自此南踰山,出小江,沿剡溪而東,二十里至曹娥埭。唐懿宗初浙東賊裘甫敗官軍於剡西,遊騎至平水東小江。光啓二年董昌將錢鏐討劉漢宏,自諸暨趨平水,鑿山開道五百里,出曹娥埭,屢敗浙東兵,進屯豐山,即此處也。
邢浦,在府東北。《晉紀》云:「邢浦去山陰北三十五里。」隆安四年海賊孫恩破上虞,進及邢浦。會稽太守謝琰遣參軍劉宣之擊破之,恩退走。未幾復寇邢浦,官軍失利,恩乘勝徑進至會稽。琰戰敗,爲下所殺。今府東北四十五里有蟶浦,隔岸對海寧縣石墩山,爲戍守要地。嘉靖三十五年倭賊經府東北六十里之西匯渚入犯,官軍却之於此。或以爲蟶浦即邢浦之訛也。○黃山浦,在府西五十五里。劉宋泰始二年遣吳喜等擊孔覬於會稽,喜至錢塘,遣任農夫引兵向黃山浦,東軍據岸結寨,農夫擊破之。或曰今蕭山之臨浦,舊名黃山浦,與山陰接界,亦曰黃山里。
紀家匯,府西南百里。浦陽江自諸暨縣合東西諸江經此,爲錢清江之上源。宋乾道中朝議欲濬紀家匯,導蕭山新江達諸暨。蕭山令謝暉言:「小江本以導諸暨之水,蕭山地最下,若復濬紀家匯,上流衝突,蕭山之桃源等七鄉必成巨浸。」議遂格。
防海塘,府東北四十里。自府東北八十里上虞江口抵蕭山縣界幾二百里,以蓄水溉田。唐開元十年,山陰令李俊之增修,大曆十年觀察使皇甫溫、太和六年令李左次復修築,宋隆興、嘉定中相繼修治,明朝弘治、正德、嘉靖間及萬曆二年屢經修治,爲民利。又運道塘,在府西北十里,唐元和十年觀察使孟簡所開。又府東五十里有煉塘。《越絕書》:「勾踐烹炭於此。」一云鑄劍處。○白米堰,在府東北。嘉靖中倭賊由此沿海塘突寇蕭山縣。又應宿閘,在三江所城西門外。嘉靖十六年郡守湯紹恩建,凡二十八洞,亘堤百餘丈,蓄會稽、山陰、蕭山之水。萬曆十二年增修,改近岸四洞爲長平閘,用洩漲水。
越王山堰,府北三十里。唐貞元二年,觀察使皇甫政鑿山以蓄泄水利。又府東北二十里有朱儲斗門,北五里有新河,皆唐元和十年觀察使孟簡所開。西北四十六里有新徑斗門,則太和七年觀察使陸亘所置也。○曹娥堰,在府東九十里。水流湍急,兩岸逼江。其地有曹娥渡及曹娥埭,又西岸爲東關驛,驛南有曹娥場,舊設寨於此,東岸又有曹娥堰營,皆設險處也。胡氏曰:「浦陽江有南津埭,今上虞縣梁湖堰是;有北津埭,今曹娥堰是。」又抱姑堰,在府西五十里,上連鏡湖,下接小江。又有石堰,在府西三里,諸水合流,地險可據。
蒿壩,府東南八十里。以近蒿山而名,爲臺、紹二府必經之道,北去上虞縣四十里。○三江閘,在府北二十八里,會稽、蕭山、山陰之水賴以停蓄。其外即三江口也。
錢清鎮,府西五十里。舊嘗設關於此。宋建炎三年車駕自越州次錢清鎮,將如浙西迎敵金人,百司有至曹娥江者,有至錢清鎮者,不果而還。志云:錢清鎮西抵杭州八十里。○纂風鎮,在府東北八十里,當會稽、上虞之界。黃家堰巡司置於此,築城戍守。志云:黃家堰本在府東北六十里,有西匯渚,爲防禦要地,因置巡司戍之。洪武中徙瀝海所西,爲海潮所囓,弘治中徙今治。
三江鎮,在府東北四十里浮山北麓。小江經其前,大海浸其東,與三江所城南北相峙,爲東海之門。舊有小城,嘉靖二年增築,方一里,置兵以禦倭。又三江場鹽課司亦置此。志云:司在府東北三十里。又白洋巡司,在府西北白洋山上。○三界鎮,在府東南百二十里。路出嵊。明初設稅課局,嘉靖十二年廢。又府南四十里有離渚市,舊設關於此,以臨離渚溪而名。溪亦入於鑑湖。明初置稅課局,後廢,嘉靖中復置。又滄塘稅課局,在府東南四十里,明初置,嘉靖十二年革。志云:府城東五雲門外有五雲河泊所。又昌安門外五里亦有河泊所,今革。又紹興場鹽倉批驗所,在府西北六十里白鷺塘,正統中遷錢清鎮,弘治中復遷於此。○塉山村,在府南。劉宋泰始二年孔覬爲上虞令王晏所攻,覬棄郡奔塉山。沈約云:「塉山,村名也。」
蓬萊驛。在府西迎恩門外。唐曰西亭驛,宋曰仁風驛,明朝改今名。江東岸即舊曹娥驛也。又東關驛,在府東九十里曹娥江西岸。舊名東城驛,明初改今名。又錢清驛,在府西北錢清鎮,正德十年革。○柯橋,在府西北三十五里。志云:其地水流汗漫,陂深堰曲,爲境內之險,亦曰柯橋市。

蕭山縣,府西北九十三里。西至杭州府四十里,西南至杭州府富陽縣百五十里,東南至諸暨縣百三十里。漢會稽郡之餘暨縣,三國吳改曰永興,晉以後因之。梁陳慶之以入洛功封永興侯,即此邑也。隋省入會稽。唐儀鳳二年復置,屬越州。天寶初改曰蕭山,後因之。《城邑攷》:「縣舊有城,周不及二里,久廢。嘉靖三十二年重築,周五里有奇。」編户一百四十一里。

西陵城,縣西十二里,本曰固陵。《水經注》:「浙江東經固陵城北,昔范蠡築城於浙江之濱,言可固守,因名固陵。」勾踐入臣於吳,羣臣祖之,軍陳固陵,即此。後漢建安初孫策將取會稽,引兵渡浙江,會稽守王朗發兵拒策於固陵,策攻之不克。六朝時謂之西陵牛埭,以舟過堰用牛挽之也。宋元嘉末會稽太守隨王誕遣兵向建康討元凶劭,誕自頓西陵,爲之後繼,齊永明六年西陵戍主杜元懿言:「吳興無秋,會稽豐登,商旅往來,倍多常歲。西陵牛埭稅官格,日三千五百,如臣所見,日可增倍,并浦陽、南北津、柳浦、四埭,乞爲官領攝,一年格外可長四百餘萬。」會稽太守顧憲之極言其不可,乃止。蓋西陵在平時爲行旅輳集之地,有事則爲戰爭之衝,故是時戍主與稅官並設也。陳末西陵埭亦名奉公埭。隋開皇九年陳亡,東揚州刺史蕭巖據州不下,隋將燕榮以舟師出東海,平吳郡,進至奉公埭,巖降。唐復曰西陵,咸通中裘甫作亂,其黨劉暀勸甫急遣兵守西陵。中和二年浙東觀察使劉漢宏作亂,謀并浙西,屢遣兵營於西陵,皆爲杭州將錢鏐所敗。三年漢宏自將十餘萬衆出西陵將擊董昌,鏐濟江逆戰,復大破之,漢宏僅免。又乾寧二年楊行密遣安仁義以舟師至湖州,欲渡江應董昌,錢鏐遣顧全武守西陵,仁義不得渡。胡氏曰:「自湖州舟行入柳浦可渡西陵也。」天復三年杭州牙將徐綰作亂,淮南寶州帥田頵引兵赴之,急攻杭州,仍具舟將自西陵渡江,錢鏐遣將盛造等拒破之。吳越時以陵非吉語,改曰西興。宋爲西興鎮,置寨於此。今有西興場鹽課司,在運河北岸,舊有戍兵,西興驛亦置於此。下臨西興渡,渡浙江而西至錢塘水驛十八里,公私商旅必經之道也。
蕭山,縣治西一里。唐以此山名縣,一名西山。又城山,在縣西九里。其山中卑四高,宛如城堞,亦謂之越王城。山半有洗馬池,產嘉魚。其前兩峰對峙,謂之馬門。相傳吳王闔閭侵越,勾踐保此以拒吳。又冠山,在縣西十七里,山形如冠。又西三里爲連山,長岡九里。《舊經》:「秦始皇欲置石橋渡浙江。」今山下有石柱數十,沿列江際。○洛思山,在縣東四十三里。下有朱室塢。《水經注》「勾踐百里之地,西至朱室」,即此地云。
臨江山,縣東南二十里。舊名牛頭山,與山陰縣分界,錢清江縈其西。又峽山,在縣南二十六里。前後有二山相夾,亦謂之前峽、後峽。又有峽山,在縣南六十里。錢清江經其下,謂之峽浦。志云:縣南二十八里有烏石山,錢清江經此亦曰烏石江。
龕山,縣東北五十里。吳越錢氏嘗屯兵於此,有營寨舊址。下瞰浙江,與海寧縣之赭山對峙。旁有小山曰鱉子山,江出其中,故有鱉子門之名。亦曰海門,爲錢塘之鎖鑰。嘉靖三十二年,參將湯克寬大破倭夷於龕山,三十四年督臣胡宗憲又敗倭於此。舊有龕山寨,設兵戍守,今革。寨北曰獅子口,爲登涉要地。
虎爪山,縣西南五十里。下臨大江,與錢塘、富陽分境。山迴環盤礴,踞峙江濱。其南與浦江、諸暨諸山相聯絡,嘯聚之徒,恃爲淵藪。志云:縣西南九十里有大山,盤亘深遠,一名長山。其南最高者曰鏡臺山,一名白石山,巖洞幽勝。濱江而北有州口、龍門、白峰、馬谷諸山。其間相接者爲百藥山。傍有黃嶺,東北去縣四十八里,與富陽分境,相傳黃巢屯兵之所。虎爪山即諸山之支阜,而臨江突峙,當舟楫必經之會,以地勢而言,實杭、嚴、金、紹四郡之險也。○龍門山,在縣西南八十里。兩山對峙,上有龍湫,一名大洪山。其南十里爲州口山。龍門而北數里即白峰、馬谷諸山也。
壕嶺,縣南六十五里,與諸暨接界。又縣西南六十里有黨旗嶺,元末鄉民聚黨揭旗以禦寇,因名。
海,縣東北五十里。胡氏曰:「自龕山而東,至蘭風、石堰、鳴鶴、松浦、蟹浦、定海皆謂之海浦。」晉隆安四年謝琰爲會稽太守,戍海口以備孫恩是也。今有海塘,自縣東北二十里長山閘抵龕山凡二十里,直至定海凡五百餘里。宋咸淳中塘爲風濤所圮,越帥劉良貴移入田內,築塘植柳,名萬柳塘。明初以來屢圮屢築。萬曆四十年潮囓西興,守臣蕭良幹興役重築,爲石塘三百餘丈,患稍弭。又邑志:浙江經縣北十里亦謂之北海,有長山渡。沿海而東,五十里爲丁村渡云。
定山江,即浙江也。在縣西十里。舊闊可三十里,近潮沙漸積,闊不及二十里。其海口闊處則幾七十里。西興渡而外,沿江西南五里有黃家渡,又南十五里有上沙渡,稍折而東有漁浦渡,皆東西渡口,而西興漁浦最爲通道。又西江塘,在縣西南三十里。塘亘五十里。江水自富陽一帶建瓴而下,藉此塘及西興塘以捍之。
錢清江,縣東南十五里,亦曰浦陽江,亦曰東小江。自山陰縣流經縣南之峽山曰峽浦,又北經臨浦,舊有麻溪由此注入山陰縣界,復引而北出,經烏石山,又東北經縣東十五里之漁臨關橋乃北折而東入山陰縣,經錢清鎮以入海。後以江口壅塞,建閘以遏之,而於縣西南二十餘里開磧堰以通錢清江之上流,而江之故道一變。邑志:臨浦在縣南三十里,舊錢清江經此東入山陰縣界。元末張士誠將呂珍築城江上,跨江南北,於東西兩頭作栅,爲浮城於江面以通舟楫,謂之錢清城,尋廢。成化中錢清江口壅塞,江水泛濫,麻溪以東之田大受其病,於是築臨浦大小壩爲之內障,而江分爲二。
運河,在縣城西。自西興東至縣,又東北入錢清江,凡五十里。《宋國史》:「乾道三年以縣境西興鎮通江兩牐爲江沙壅塞,守臣因募人自西興至大江疏沙河二十里,并濬牐里運河十三里,又以通江大堰綱運至多,乃勒爲定制,以時修濬,公私皆利焉。」
湘湖,縣西二里。周八十里。本爲民田,四面距山,田皆低窪,山水四溢則盪爲一壑,民被其害。宋政和間縣令楊時因而爲湖,於山麓缺處鑿堤隄水,民皆以漁販爲業,遂無惡歲。自宋至今,奸豪往往欲侵據爲田,有司以其病民,嚴爲之禁,乃止。王氏曰:「此又越田之變爲湖者。」又落星湖,在縣西二十三里,周二十里,舊嘗有星隕此,因名。宋慶元後,漸堙爲田。又白馬湖,在縣西二十二里,周二十五里。志云:縣境諸湖皆有溉田之利,自宋以來,多爲奸民所侵囓,失利者衆。縣西二十五里夏駕山西有西陵湖,亦曰西城湖,又名夏駕湖。山在湖中,去江止數里,亦曰翠嶂山。
漁浦,縣西南三十五里。志云:漁浦當西陵之上游,其對岸即錢塘之六和塔,舊爲戍守處。○查瀆,在縣西南九里。《水經注》:「浙江東經查塘謂之查瀆。」孫策攻固陵,不克,叔父靜說策曰:「查瀆南去此數十里,宜從彼據其內,所謂攻其無備,出其不意者也。」策遂分軍投查瀆,道襲高遷屯,王朗敗走。夏侯争先曰:「查瀆亦曰查浦,《春秋》『吳伐越,次查浦』即此。」
高遷屯,縣東北五十里,東南去府城四十里。裴松之曰:「永興有高遷橋。」是也。孫策攻會稽,分兵襲高遷屯,即此。亦曰高遷亭,又名柯亭。《南史》:「宋會稽太守褚淡之破賊衆孫法亮於柯亭,賊走永興。」志云:柯亭即高遷亭也。或以爲山陰之柯橋市,境亦相屬。
漁浦鎮,在縣治西南漁浦上。宋置漁浦寨,明朝改巡司,并設稅課局於此,後局廢而司如故。又錢清鎮,在縣東四十里,與山陰縣接界。有錢清場鹽課司,元至正中所置搬運米倉所也。明初改置今司,成化二年改屬山陰縣。志云:縣東南十五里單家堰有工部分司,嘉靖十二年置。○新林寨,在縣東二十里。宋置,與西興、龕山、漁浦共爲四寨,設兵戍守,今俱廢。
黃嶺鎮。在縣西南四十八里之黃嶺。亦曰黃巖鎮。又有巖下、貞女二鎮,俱在黃嶺西南,去縣百里。唐中和三年劉漢宏謀兼浙西,分兵屯黃嶺、巖下、貞女三鎮,董昌遣錢鏐擊之。鏐自富春渡江,破三鎮兵,擒其將。胡氏謂三鎮在婺、越間,是也。○西興驛,在西興鎮運河南岸。唐曰莊亭,宋曰日邊驛,後改今名。又白鶴鋪在縣東三十里,亦曰衙前。又東十里即錢清鎮,有錢清塔,往來者必由之道也。舊志,縣城東北有夢筆驛,漁浦鎮有漁浦驛,皆宋置,後廢。

諸暨縣,府南百二十里。西南至金華府義烏縣百二十里,西至金華府浦江縣百里,西北至杭州府富陽縣百十里。本越王允常所都,秦置諸暨縣,屬會稽郡,漢以後因之。隋屬越州,唐仍舊。光啓中改曰暨陽。五代初吳越復故。宋仍屬越州。元元貞初升爲諸暨州,明初爲諸全州,洪武二年復爲諸暨縣。今編户一百七十五里。

新城,在縣西南六十里。明初守諸暨以抗張士誠、方國珍之兵,既而守將謝再興叛降士誠,李文忠在嚴州聞亂,急遣將胡德濟進屯五指山下,親引兵馳一百六十里,遇賊於義烏,擊破之。文忠議以:「諸暨,浙東藩籬也。諸暨不守,則衢、處不支矣。」乃度地去舊城六十里,並五指山築城以守之。賊來攻,不能下,乃去。既而士誠復遣兵水陸齊進,踰浦江,圍新城,守將胡德濟遣兵敗之於斗巖下。文忠馳救抵龍潭,去敵二十里,據險爲營,敵來攻敗去,於是新城之守固,而婺、衢諸州皆無恙。後復取諸暨,乃還舊治。《圖經》:「諸暨舊城周僅二里有奇,唐開元中創築,天寶中增修。天祐二年淮南兵拔婺州進攻暨陽,兩浙將方習拒却之。五代初吳越王鏐遣其臣王永修改築,左浣江、右長山,周九里三十步。明初胡大海取諸暨而守之,亦嘗營築。嘉靖三十三年以倭患,舊城廢,乃復興修,周四里有奇。」
吳寧城,在縣西南。沈約曰:「漢獻帝興平二年孫氏分諸暨立吳寧縣,屬東陽郡。」《水經注》:「吳寧溪出吳寧縣,經烏傷縣爲烏傷溪。」是也。自晉、宋及陳皆因之,隋廢。○義安城,在縣東北五十里。宋乾道二年置縣於此,淳熙元年廢。今爲楓橋鎮。
長山,縣治西一里,南北長十餘里,高千餘仞。其頂平博,有石室可坐百人。北有戚家嶺,亦曰七岡,相傳范蠡居此,亦名陶朱山。吳越築諸暨城,右倚長山是也。又𦬪蘿山,在縣南五里,下臨浣江。相傳西施所居,一名蘿山。
五泄山,縣西五十里。泄,亦作「洩」。山中有泉,沿歷迴繞,分爲五潭,即五泄也。《水經注》:「浦陽江東徑諸暨,與泄溪合。《圖經》:山泉沿歷五級,下注溪壑,土人謂瀑布爲泄也。山連亘深遠,有十六峰,二十五巖,洞谷溪澗之屬,不可勝紀。俗名小鴈蕩,西接浦江、富陽二縣界。」○五指山,在縣西南六十五里,豐江繞其東北。明初依此山築諸全州新城,寇不能陷。其北有龍潭,去新城十里許,即李文忠敗敵處。
句乘山,縣南五十里。《國語》:「勾踐之地,南至於句無。」韋昭曰:「諸暨有句無亭。」《括地志》以爲句乘山也。山有九層,亦名九層山。又白巖山,在縣南六十五里。山與義烏縣接界,一名巢勾山。志云:縣南六十里有金澗山,下有坑,宋、元間嘗產金如糠粃,命官陶採,熔煉無成,乃罷。永樂四年遣行人驗視,無冶鑄蹪,亦罷。又縣北三十里有銀冶山,相傳山有銀礦。永樂、景泰間或言其事,遣官勘驗無實,抵罪。○五岫山,在縣東六十里,峰巒秀出者五,與會稽雲門相連。又杭烏山,在縣北五十里,疊嶂七十有二,其中一峰特高,曰鼓吹峰。
斗子巖,縣南四十里。形高如斗,峻不可上,即胡德濟敗張士誠兵處。又善坑嶺,在縣西南六十里,接義烏縣界。白水嶺在縣東南八十里,接東陽縣界。皂莢嶺,在縣東七十里,接嵊縣界,陽塘嶺,在縣西五十里,接浦江縣界。
浣江,在縣治南,即浦陽江也。一名豐江,一名青弋江。唐咸通五年引青弋江爲永豐陂以利民,即此。士人以流經苧蘿山北,因曰浣浦,亦曰浣渚,繞城東而北出至山陰縣爲錢清江。明初胡大海取諸暨,張士誠將呂珍堰水灌城,大海奪堰水還灌之,珍大困,即堰浣江之水也。志云:浣江上源有二:一曰上東江,東南自東陽縣流入,合諸溪澗水亦名洪浦江,西北注於浣江;一曰上西江,西南自浦江縣流入,合諸溪澗水,又東北流合於東江,並注於浣江。二江既合,浣江之水益盛。經城東有太平橋跨其上,長三十六丈。又引而北,復分爲二流:一曰下東江,繞縣東以折於北,凡七十餘里,趨三港口;一曰下西江,繞縣北而斜趨於東,亦七十餘里至三港口,而合於東江,附近諸溪澗之水悉流入焉,二江既合,亦名大江,又北流數十里至山陰之紀家匯而爲錢清江。元大曆中嘗濬下西江,以洩浣江之漲,浣江之名著,而浦陽之名晦矣。
三湖,在城中,近郭。長山以西諸溪澗及浣江之水自城南溢入城中,瀦爲上、中、下三湖,自城北出爲白水河,流二三里,復東合於浣江。或曰即唐時大農湖也。天寶中縣令郭密之於縣東二里築湖塘,溉田二千餘頃,即此湖矣。又泌浦湖,在縣東北五十里。舊湖周八十里,今大半爲豪民所佃。
長清關。縣西南五十里;縣西又有陽塘關,在陽塘嶺上;二關皆元置。又縣南五十里爲湖頭鋪,路出東陽,元置巡司於此。○楓橋鎮,在縣東北,即故義安縣也。宋爲楓橋驛,明初置巡司,尋廢。今爲楓橋鋪,有楓橋公館。志云:自鎮而東北三十里出古博嶺達郡城,爲往來之要道。明初胡大海克諸暨,自楓橋趨紹興。嘉靖三十三年倭擾山陰,由楓橋趨縣境是也。又管界寨,在縣東八十里,縣境又有紫巖寨,皆宋置。《郡志》:縣城西南有待賓驛,南二十里有亭闊驛,五十里有興樂驛,皆宋置,尋廢。

餘姚縣,府東北百四十七里。東至寧波府慈谿縣九十里,東南至寧波府百里,西南至上虞縣八十里。舜支庶封此,以舜姓姚而名。秦置縣,屬會稽郡。漢以後因之,隋初省入勾章縣。唐武德四年復置縣,兼置姚州。七年州廢,縣屬越州。宋因之。元元貞初升爲餘姚州,明初復爲縣。編户三百里。

餘姚城,志云:縣有新舊二城。舊城築於孫吳將朱龍,周不及二里,後廢。元至正十九年方國珍重築,周九里,四面引江爲濠,可通舟檝。明朝洪武二十年增築,嘉靖三十年修葺,以禦倭,周廣如舊城之製。其新城在姚江南岸,明初邑人呂本建議增築,後漸圮。嘉靖三十六年以倭患營葺,與舊城隔江相對。通濟橋亘其中,通兩城爲一。縣治在舊城內,而學宮在新城中。城周八里有奇,俗謂之江南城。
四明山,縣南百十里。亘縣境及上虞、嵊縣之界,所謂西四明也。繇白水山而入,今白水山在縣西南六十里,山壁峭立,有泉四十二道,投空而下,四面不絕,因名。其嶺亦名瀑布嶺,爲四明山之西址。又有東明山,在縣西南五十里,是爲四明水口。餘詳見名山。
龍泉山,縣治西。一名靈緒山,一名嶼山。三峰挺秀,南俯姚江,泉雖微而不竭,謂之龍泉。又治北有秘圖山。山卑小,本名方丈山,唐天寶六載改今名。《舊經》謂神禹藏秘圖於此。○勝歸山,在縣北三里。相傳晉劉牢之敗孫恩還屯於此。又縣西北五里有豐山,上有東西二峰,旁多古穴。或以爲兵火時居民逃避處。又點兵山,在縣西北十一里,相傳高雅之討孫恩駐兵處也。縣東北十五里曰屯山,即孫恩屯兵處。
陳山,縣東北十里。高千餘仞,少石饒草木,遠望卓削,至其巔則正平。相傳子陵嘗居此,一名客星山。又石匱山,在縣東北二十二里,峙燭溪湖,中三面皆水。其脈西自梅嶺來,自高山望之,正方如匱。上有烽堠舊址。山之東麓相接者曰航渡山。又東曰許郎山,一名海郎山,北向開廣,登陟僅可及半,其上陡峻,必由東西逶迤乃得上。山巔亦有烽堠舊址。又東曰真武山,盤礴高峻,北面燭溪湖。志云:縣東北二十八里有孤山,南麓臨燭溪湖,四峰高秀。前有墩曰漲沙墩,浮出湖中,水溢不沒,與真武山相望。○繆家山,在縣東北三十里。山甚高,登其巔北望大海。其西南陡峻不可登,北上則平坦。自山而東羣山綿延,數里不絕。又東北十里曰遊源山,遊涇水出焉。山多大谷,稱險僻。又懸泥山,在縣東北七十里。其北踆於大海,俗呼勝山。嘉靖中屯營於此以備倭。
大蘭山,縣南八十里。其南與四明相接,東有九曲、分水諸嶺。唐咸通初王式討裘甫,擒之於剡縣。餘黨逸入大蘭山,諸將追獲之。其相接者曰太平山。志云:山東連四明,南接天臺,姚江源出於此,東去慈谿縣六十里,爲接境處,一名日門山。又烏瞻山,在縣西南三十里。山峰高秀,航海者視爲指南。郡志:大蘭、烏瞻皆四明之支隴也。又有黎洲山,在縣南百十里,與嵊縣、奉化接界,亦四明之旁阜。○蛾眉山,在縣西四十里。山高二百餘丈,周七十里,唐天寶六載改名吳女山。又西十里曰姜山,上有五峰相接。
眉山,縣北三十五里。海中望之如修眉然。其北五里有巡司。又滸山,在縣東北三十八里。其下爲三山所。○姥嶺,在縣東北十五里。東去燭溪湖五里。湖西南岸有梅嶺,道出梅溪。又茭湖嶺,在縣南五十里。山徑峭險,亦四明之別嶺也。縣西南六十里又有筀竹嶺,與上虞、會稽接界。
海,縣北三十五里。有海塘,宋慶曆七年縣令謝景初增築,歷慶元以及寶慶屢經修治,間以石堤。元大德中潰溢,至正初州判葉恒力爲營築,自慈谿西抵上虞百四十里,甃石堅完,謂之蓮花塘。明初以來居民狃安習利,排海壖居之,堤日削。成化七年、正德七年海溢,民被其患,相繼興修,自是皆因舊址修築。郡志:永樂初海潮漸却,沙壖墳起,因於舊海塘北增築新塘,以衛斥地。既而沙壖廣十餘里,成化中稍爲風濤盪決,復於海口築塘曰新禦潮塘,以斥地給竈民,爲鹽課。《海防攷》:「縣境臨山衛北有臨山港,衛東有泗門港,皆汛守要地。而三山所東有勝山港,尤爲深闊,倭舶可乘潮以入。嘉靖三十四年官軍敗倭於勝山,又敗之於龜鼈洋。今海中之山六:曰西霍山,曰黃山,曰勝山,曰長橫山,曰扁樵山,曰球山;礁二,曰茭杯,曰柴排,皆臨、觀二衛以備之險也。」
姚江,在縣治南。闊四十丈。源出太平山,西至上虞縣之通明壩乃東折而北,五十里中凡十餘曲,東流過城南之江橋,又東過鹹池匯,復十餘曲乃東入慈谿縣而爲前江。境內曲折流凡二百里,一名舜江,亦曰蕙江,縣境諸水悉流入焉。又菁江,在縣西十五里,接上虞縣之新河,縣境西鄉諸水悉匯入焉,以注於姚江。
燭溪湖,縣東北十八里。三面界山,東爲湖塘。有東西水門。湖中又有明塘溪,一名明塘湖,又名淡水海,周二十餘里,溉境內十三都之田。湖西南一曲又名梅澳湖,亦曰湖窪,俗謂之西湖。成化中以鄉民爭水盜決,乃築塘分湖爲二。○牟山湖,一名新湖,在縣西三十五里,三面距山,北面爲塘,周五百頃;又汝仇湖,在縣西北四十里,南距山,西距孟家塘,北距海堤,周九百七十一頃;今皆半爲豪右所侵。縣西五十里又有餘支湖,周五百頃,北距孟家塘,與汝仇湖接界;又有上林湖,在縣西北六十里,周五十八頃有奇;舊皆瀦水溉田爲民利。
東橫河,縣東北二十五里。引燭溪湖之水,合縣境東北諸溪河,北至觀海衛,西過石堰,南注姚江。又西橫河,在縣西三十里。引牟山湖之水西入上虞縣,北至臨山衛。志云:縣西北二十五里有長泠河,源出上虞縣之長壩,亦出牟山湖,東至菁江,北至海塘。又制河,在縣東北三十五里,會遊源、銀塘諸溪水,北流爲遊涇,東北溢於雙河,西北會於東橫河。雙河,在今慈谿西北七十里,北流入海。
鹹池匯,縣東南八里,即姚江所匯也。江流至此,紆迴數曲,每曲約十餘里,數曲間陸行不過十餘里,而舟行則數十里。○下壩,在縣西四十里。一名新壩。石甃,西去中壩十八里。左江右河,河高於江丈有五尺,爲舟楫所必經之道,亦謂之江口壩。又李家閘,在縣東南三十五里,大蘭諸山之水匯爲楊溪,慈谿縣石門山之水亦流合焉,北入姚江,東達慈谿縣爲藍溪上游。宋建隆三年吳越置閘於楊溪西北以節水。元置巡司於此,爲四明之門户。今廢。又石堰,在縣東北二十里,有石堰場鹽課司。
眉山鎮,縣西北四十里,地名湖海頭。志云:元置眉山巡司,在縣北四十里,司南五里即眉山也。明朝洪武二十年改置今所,仍以眉山爲名。又梁壽鎮,在縣西南四十里。志云:鎮居四明上游,最爲要口。又廟山鎮,今臨山衛也。舊置廟山巡司於此,洪武二十年改置衛城,因徙巡司於上虞縣之中堰,東南去縣六十里,仍曰廟山巡司,築城戍守。又三山鎮,在縣東北五十里金山上,以蔡山、金山、破山並峙而名。舊置巡司,洪武二十年移於破山,西南去縣六十里,有小城戍守,仍曰三山巡司。
姚江驛。縣治東一里,江北岸,宋置寧波驛,在城西,明初改置。又東六十里達寧波府之車厩驛,西九十里達上虞縣之曹娥驛。○江橋,在城南,長二十四丈。嘉靖三十四年,督臣胡宗憲擊倭於此,復追破之於後梅。今縣東北二十里有梅溪山,後梅蓋在其地。又戰場橋,在縣南四里。宋宣和二年睦寇犯境,里民禦破之於此,因名。

上虞縣,府東百二十里。東北至餘姚縣八十里,西南至嵊縣百五十里。秦置縣,亦因舜後所封而名,屬會稽郡。漢以後因之,隋廢入會稽縣。唐貞元初復置,屬越州。宋以後因之。《城邑攷》:「縣舊置於江西岸,晉中興初移治江北岸。今縣西北四十里地名後郭,即故址也。唐永貞中,移縣於此。舊無城。元至正二十四年方國珍創築。明初湯和徙縣城石築臨山衛城,僅存土阜。嘉靖十七年,因舊址復甃以石,周十三里有奇。」編户百四十八里。

始寧城,縣西南五十里。後漢永建四年分上虞南鄉置縣,吳、晉以後皆因之,隋廢。又嵩城,在縣西北六十里。其城橫亘數里,相傳晉袁山松所築以禦孫恩。舊置戍守於此,明初湯和改置臨山衛,城遂廢。
羅巖山,縣東北七里。丹崖翠壑,泉石甚勝,其旁數山環列,而羅巖爲之冠。又縣南五里有繖山,中有石室,巔平衍,良田數十頃,橫塘溉之無水旱,一名太平山。縣南十里又有百樓山,高五里,重岡複嶂,若百樓然。其最高者曰大雷尖山。○東山,在縣西南四十五里。巍然特出,衆峰拱抱,登陟幽阻,至其巔則軒豁呈露,萬峰林立,煙海渺然,爲絕勝處,即晉謝安所居。又縣西南五十里曰壇讌山,有成功嶠,以謝玄破苻堅歸會稽而名。
夏蓋山,縣西北六十里。南臨夏蓋湖,北枕大海,西去三江口密邇,嘉靖三十五年官軍敗倭於夏蓋山及三江海洋是也。又佛跡山在縣西北四十五里夏蓋湖南,宋時置寨於此。縣北五十里又有橫山,九峰環列,亦名九峰山,橫枕夏蓋湖之東。○蘭風山,在縣西北二十五里,舊與餘姚之石堰俱爲海浦要地。一名蘭芎山。又西北五里曰龍頭山,即龍山也,與蘭芎岡巒相屬,西瞰曹娥江。
縻家山,縣東南四十五里。當三縣之界,地僻而險,元置巡司於此。○筀竹嶺,在縣東二十里,即餘姚縣接境處。
海,縣西北四十五里。舊有海塘,元大德以後不時決潰,害民田。至正七年營石塘修塞,二十二年增修。洪武四年至三十二年皆以潰決補築,至今以時修治。
上虞江,縣西三十里,即曹娥江也。自會稽縣東經縣西南東山下曰琵琶圻,亦曰琵琶洲,曹娥廟當其處,西去府城七十五里,乃運河渡口也;又經縣西四十里蔡山東麓,曰蔡山渡,相傳以蔡邕名,亦曰百官渡;又北至龍山亦謂之舜江,又西北折入於海。
通明江,縣東十里,即姚江之上流。以通明壩當其上,因名。其西即運河也。起縣西三十里之梁湖堰,經縣治前至通明壩,亘三十里,瀦溪湖衆水以通舟楫,資灌溉,又爲孟宅、清水二閘以殺其流。嘉靖間邑令楊紹芳復堤塘,濬壅塞,往來者便之。○新河,在縣東北十里,志云:舊水道北由百官渡抵餘姚之菁江,南由曹娥渡抵通明渡。永樂九年以通明江七里灘阻塞,因濬新河,道出縣北,亦名後新河,經縣西二里西黃浦橋抵鄭監山堰,至通明壩。又開十八里河,直抵江口壩,官民船皆由之。嘉靖三年楊紹芳復導流經城中,而黃浦橋迤東一帶新河抵於江口壩,則因而不改。又五夫河,在縣東北三十里,納夏蓋、白馬、上妃諸湖水,東達於餘姚之西橫河,以注於姚江。
夏蓋湖,縣西北四十里夏蓋山南。唐長慶二年開以溉田。湖周一百五里,中有鏡潭及九墩、十二山,又有三十六溝,爲引水灌田之道。宋熙寧中湖漸廢,元祐四年修復。政和中復廢爲田,紹興二年還爲湖。元元貞中漸堙爲田,至正十二年縣尹林希元定墾田數,餘悉爲湖。舊灌田十三萬畝有奇,至今尚爲民利。其南又有白馬湖,創自東漢,周四十五里,三面皆壁大山,三十六澗之水會焉。中有三山,曰癸巳山,曰羊山,曰月山。亦名漁浦湖。又自夏蓋之南白馬之西有上妃湖,亦創於東漢,周三十五里。中有弓家、印祿、佛跡等三山。《水經》謂之上陂湖,《唐志》謂之任嶼湖,《會稽志》謂之謝陂湖,皆上妃之別名也。夏蓋之水,實藉三湖之源,三湖交相灌注。自元以後豪民頗侵爲田,非復故址矣。歐陽氏曰:「任嶼湖在縣西北二十七里,唐寶歷二年,縣令金堯恭置,溉田二百頃。其北二十里又有黎湖,亦堯恭置以溉田。」○西溪湖,在城西南。志云:縣境舊有三十六湖,悉鐘於此。唐令戴延興築塘七里,亦名七里湖。宋紹興以後湖漸廢,元至順中盡廢爲田。至正十二年縣尹林希元濬復,尋堙。明朝嘉靖中屢議興修,不果。萬曆十二年民苦旱,縣令朱維藩修復爲民利。
梁湖堰,縣西三十里。王氏云:「浦陽江有南津埭、梁湖堰。」是也。六朝時,置稅官於此。亦曰梁胡壩,壩之西即曹娥江東岸,爲往來必由之道。風潮衝齧,移置不常。元至元中以潰圮重建。明朝嘉靖間江潮西徙,漲沙約七里,令鄭芸濬爲河,移壩江邊,仍舊名。有曹娥場鹽課司。○通明堰,在縣東三里。宋嘉泰元年置,亦曰通明壩。其東有七里灘,以去城七里而名。《輿程攷》:「自浙抵鄞凡七壩,通明其第五壩也。」又中壩,在縣東十里。宋置,一名通明北堰。明初改建曰鄭監山堰,以其地有鄭監山也。又東十八里即餘姚之下壩。
梁湖鎮。在縣西梁湖堰。元置百官驛於此,明初置巡司。旁有曹娥驛,志云:驛舊在蘭芎山下曹娥江濱,元大德中圮於怒濤,徙縣西。明朝洪武初復徙今所。萬曆初裁驛,以梁湖壩官兼領。朱維藩曰:「曹娥驛與東關驛止隔一江,似可議革。然自蓬萊以至東關西路止矣,自曹娥以達姚江東路始焉,酌往來之所必繇,爲驛路之所起止,未可廢也。矧東關夫馬例不越江,曹娥廢而往來支應必移之縣,以縣代驛,所費何異?此古人所以病紛更也。」又稅課局,在梁湖司側,河泊所亦置於此。今所革。《通志》:「百官橋在縣西北三十五里,一名舜橋。」○黃家堰巡司,在縣西北八十里,亦明初置。今詳見會稽縣篡風鎮。又智果店,在縣東北十五里。嘉靖中倭嘗犯此,官軍却之。舊志:縣城東有金罍驛,西南五十里有池湖驛,宋置,後廢。

嵊縣,府東南百八十里。東至寧波府奉化縣百七十里,東北至上虞縣百五十里,西南至金華府東陽縣百二十里,西北至諸暨縣八十里。漢置剡縣,屬會稽郡。晉以後因之。唐武德四年增置嵊州,八年州廢,縣仍屬越州。五代時吳越嘗改爲贍縣,宋初復舊。宣和八年始改爲嵊縣,仍屬越州。《城邑攷》:「縣城相傳三國吳賀齊所築。」《會稽記》:「縣治在江東,賀齊爲令,移今治,後廢。」宋宣和三年縣遭睦寇,既平,增修城壁,周十二里。慶元初溪流湍暴,城圮,令葉範纍石爲堤百餘丈,城賴以全。既而屢爲水圮,相繼修築。明初湯和徙故城磚石城臨山衛,城廢堤亦壞。弘治七年令滅鳳築堤二百四十五丈以禦水。十一年水溢堤潰,復修築護堤,堤賴以全。嘉靖三十四年以倭患營築石城,周七里有奇。編户九十九里。

剡城廢縣,縣西南十五里。本剡縣地,唐武德四年置嵊州,兼置剡城縣屬焉。八年與州俱廢。《元和志》「剡城在縣南十二里」即此城也。或以爲漢剡縣治,或以爲嵊州城,俱誤。又《說文》:「四山爲嵊。」縣東有簟山,南有黃山,西有西白山,北有嵊山,故唐初取名嵊州,宋復以名縣。胡氏曰:「今縣城東南臨溪,西北負山,城中鑿井引泉,居民逸於樵汲。浙東縣多無城,剡最爲完固。」
剡山,縣治西北。山巔爲星子峰,稍下曰白塔岡,支隴環十數里。秦始皇嘗劚此山以泄王氣,今山南剡坑是也。水流山下爲剡溪。縣城蓋跨山臨溪云。○簟山,在縣東三十里,以山勢平如簟席而名。又黃榜山,在縣南十里。一名方山,又南五里曰姥山,林木蓊鬱蒼翠,縣之南望也。山南路出新昌縣。
嵊山,縣東北四十五里,當剡溪之口,嶀浦之東。山南有嵊溪,其源自東北覆巵諸山合群溪流至此,出縣東三十里花山下,橫入剡溪。嵊溪以北臨水諸山,皆與嵊山相接也。○嶀山,在縣北四十里。《輿地志》:「自上虞七十里至溪口,從溪口溯江上數十里,兩岸峭壁,勢極險阻。下爲剡溪口,水深而清,謂之嶀浦。嶀浦之水皆源自會稽,經山峽中,繇此入剡,故有水口之名。江潮亦至此而返。嶀、嵊二山,參差相對,爲絕勝處。」又餘糧山,在縣北十五里,以山產禹餘糧石而名。一名了山,下爲了溪。《舊經》:「禹鑿了溪,人方宅土,言禹功終於此也。」
大白山,縣西七十里。絕高者爲大白,次爲小白,面東者爲西白,面西者爲東白,入東陽縣界者爲北白。《剡録》云:「山峻極崔嵬,吐雲納景,瀑布懸流,清被巖谷,仙茗生焉。」一名白石山。
丹池山,縣東七十二里。舊名桐柏山,亦名金庭山,道書以爲第二十七洞天。高萬五千丈,周四十里,天臺華頂之東門也。夏侯曾先曰:「越有金庭、桐柏與四明、天臺相連。」裴通曰:「剡中山水,金庭洞天爲最,天寶六載改名丹池。」相接者曰覆巵山,北接上虞縣界,地名烏坑,相傳謝靈運嘗覆巵於此。絕頂四望,東大海,西會稽,彷彿可見。上有石竅,泉流不竭。志云:山在縣東北七十里。○錦山,在縣東七十五里。邑志:縣東三十里即四明山麓,錦山即四明支山也。又有石鼓山,在縣東五十里,秀異與金庭並稱。
清風嶺,縣北四十里。巖石峻險,下瞰剡溪。舊多楓木,本名清楓嶺,後易楓曰風。樓巖石峻險,下瞰剡溪,樓鑰云:「剡溪過峽處,東嵊山、西清風嶺,相向壁立,甚近,而嶀山自西來,若護若遮,舟行距二三里外,望之恍然,不知水從何出。舊志所云絕壁東流是也。」嘉靖三十四年官軍殲倭賊於此。又陳公嶺,在縣東七十里。本名城固嶺,宋時縣令陳著者代去,民攀送至此,因名。嶺陡峻難行,宣德初鑿石修砌,凡二十餘里,漸爲坦道。其相近者又有東林嶺,壁立數百丈,登者戰慄。○大崑山嶺,在縣西八十里,高數百丈。山峽險逼,下臨深坑,砟木爲棧,宛如蜀道。又白峰嶺,在縣西南九十里,與東陽縣接界。
剡溪,在縣治南,即曹娥江之上源也。宋樓鑰曰:「剡溪山水俱秀,邑之四鄉,山圍平野,溪行其中。其源有四:一自天臺山,一自東陽之玉山,一自奉化,一自寧海,兼四大流。又境內萬壑爭流之水,四面咸湊,曲折迂迴,過嶀浦而北出,是爲曹娥江。」志云:剡溪昔自南而西,又環城東北出,經縣東五里艇湖山北。後溪水暴漲,南徙不由故道。隆慶六年邑令朱一柏自東門外引流迤北達於舊瀆,亦謂之新河。
三溪,縣西六十五里。諸暨縣境諸溪水分引而南,匯流於此,謂之三溪。東流合於剡溪。唐懿宗初官軍討浙東賊裘甫於剡西,賊設伏於三溪之南,而陳於三溪之北,壅溪上流使可涉,既戰佯敗,官軍追之,半涉決壅,水大至,官軍大敗,即此溪矣。○朱溪,在縣西六十里。源出東陽縣境,經大白山下者曰深溪,旁又有西溪、昆溪,三溪合爲朱溪,又東會三溪水,引而東,俗謂之南大溪,爲剡溪之上游。
了溪,在縣北餘糧山下。志云:縣東十里有浦口溪,其上源出奉化、寧海間;經縣東三十里者,曰黃澤溪,出金庭三峰;經縣東五十里者,曰前王溪,出四明山;亦經縣東五十里者曰晉溪;至縣東三十里曰魚溪;並流入縣東二十里之杜潭,又東流十里曰棠溪,俱出浦口,北繞餘糧山而入剡曰了溪。一名雨溪。○寶溪,在縣西南三十里。志云:源自天臺行百二十里爲寶溪,又北流十里曰上碧溪,至縣南十里合於新昌溪,又西北會於剡溪。新昌溪以來自新昌縣而名。
長樂寨。在白峰嶺。宋宣和三年置。元設巡司。志云:砦在縣西南六十里;又縣西北二十五里有管解寨,宋紹興二十年置,元改置巡司。明初皆廢。○三界市,在縣北六十里,即會稽之三界鎮也。弘治中設稅課局於此,隆慶間改設公館。志云,宋有訪戴驛,在縣治西,嘉定六年移置於城東,元移於三界鎮,明初廢。《輿程記》:「自縣北三十餘里而至仙巖,又北至三界,又七十里而至蒿壩,自蒿壩,至府城凡八十里,水道迂迴凡二百二十里,此往來通道也。」
新昌縣,府東南二百二十里。西北至嵊縣三十里,南至台州府天台縣百二十里。本剡縣地,五代梁開平初吳越始析置今縣,治石牛鎮。宋因之。《城邑攷》:「縣舊有土城,周十里,五代時築,後廢。明朝嘉靖三十一年始築城以禦倭,南面倚山,三面環池。城周六里有奇。」編户三十里。
南明山,縣治南二里。本名石城山,吳越時改名。嵬巖攢簇,石壁千仞,天台之西門也。又有書案山,一名五山,在縣東南二里,有五峰相連,縣北二里又有五馬山,一名五龍山,俗以爲縣之主山。○南巖山,在縣西南十五里。世傳大禹治水,東注積沙成巖。今山巖陡險,俱沙石積成,如築牆然。瀑布懸流,泉壑殊勝。又穿巖山,在縣西南四十里,有十九峰,接嵊縣界。
沃州山,縣東三十五里。高五百餘丈,周十里,北通四明山,下繞大溪,與天馬山對峙,道書以爲第十五福地。唐懿宗初裘甫作亂據此爲寨,王式討之,遣兵拔其沃州寨,又拔其新昌寨。新昌寨,即今縣也。又山背山,志云:在縣東三十里,四面相距四十里,旁皆峻嶺,環以大溪。其相近又有寒雲千疊山,周四十里,高二百餘丈,四面層崖如疊,地氣高寒,夏多挾纊。
天姥山,縣東南五十里。高三千五百丈,周六十里,脈自括蒼來,盤亘數百里,至關嶺入縣界,東接天臺,西連沃州,道書以爲第十六福地。山之最高峰曰撥雲尖,西爲蓮花峰,高二千五百丈,周三十里,西去縣四十五里。○雪溪山,在縣東八十里。高五百餘丈,周二十里,攢峰數重,水緣巖下,飛瀑如雪,有石橋亘其上。志云:山中有溪盤繞,謂之雪溪,亦剡溪之上源也。又南山,在縣南四十里,脈從天姥來,羣峰疊拱如環城,中稍寬,容數百家。縣南九十里又有彩煙山,四面峻險,其上寬平,舊置巡司於此,接東陽縣界。
黃罕嶺,縣北五十里,亦接寧波府奉化縣界。自奉化而西北,路經此,頗深險,度嶺則平川四十里,入於剡城。唐王式敗裘甫於寧海之南陳館,甫自黃罕嶺遁入剡縣,王式就圍之是也。《嵊縣志》:「嶺在嵊縣東七十里。」又蘇木嶺,在縣東北九十里。五季時劉萬户、董彥光破馮輔卿於此。一名松木嶺。○黃柏尖,在縣東百里。高二千五百丈,周八十里。登之可見東海,一名望海岡,接寧海縣界。
東溪,縣東一里。源出天台石橋瀑布水,西北流入縣境,匯諸溪澗之水,繞縣後又西北流爲三溪,注於剡縣之剡溪。○王宅溪,在縣東北二十里。源出奉化縣境之沙溪,繞流入縣界。其一源出寧海縣境,入縣界至三坑西,經康家洲繞流爲三十六渡,會爲王宅溪,入嵊縣界,下流注於剡水。《嵊志》謂之黃澤溪。
查浦,志云:在縣北。《水經注》:「浦陽江邊有查浦,周六十里,東流二百餘里與勾章接界。」志以爲即此浦,似悞。○三溪渡,在縣西二十里,即東溪匯流處也。志云:唐裘甫敗官兵於此。似悞。
孝行砩,縣南一里。宋邑令林安宅所開。自城東虎隊嶺導流入東洞門,繞南門而西以達於三溪。砩長十餘里,溉田千餘頃,附郭居民咸仰給焉。明朝正德、嘉靖間水決虎隊嶺,砩漸崩圮。萬曆五年修築如故。○東堤,在縣城東,延袤三里。宋邑令林安宅以溪水衝決,築堤捍之,後屢修築。明朝正統、成化中皆以水患議修治,不果。弘治間增築完固,嘉靖中水決復增修,後皆因故址修築。又後溪堤,在縣西十里,萬曆中增築以遏洪水。
關嶺山寨,縣東南七十里。又四十里即天臺縣。明初朱亮祖討方國珍至新昌,克其關嶺山寨,至天臺進攻臺州。又有會寺嶺寨,在縣南二十里。今爲南入天臺之通道。
彩煙鎮。在縣南彩煙山下。宋置巡司,明初因之,後廢。縣境又有豐樂、善政二巡司,今皆廢。○馬院驛,舊在縣西,今廢。舊志:城西有南明驛,東南五十里有天姥驛,宋置,後廢。又古松橋,在縣東北二十里。志云:台、寧、紹三郡交衝之地也。
附見:
紹興衛,在府治東。洪武十二年建,領三江所一。
三江守禦千户所,在府東北三十七里浮山之陽。洪武二十年建城,周三里有奇。有大閘關。下爲三江城河,各縣糧運往來之道也。所東爲三江場,東南即宋家漊,防維最切。嘉靖三十五年倭賊攻突,官兵敗却之。
臨山衛,在餘姚縣西北五十里。洪武二十年湯和奏置衛於廟山上,徙上虞縣故嵩城戍守。並海築城。永樂十六年增修,周五里有奇。領所二,東接三山,西抵瀝港,嘉靖間倭寇屢屢突犯。《海防攷》:「衛北有臨山港,切近衛城,直衝大海。海口曰烏盆隘、化龍隘,爲汛守要地。衛東又有四門港。越海而北。即浙西之澉浦也。嘉靖三十二年倭賊突陷衛城,尋引却。三十五年倭舶由東北烈表突犯,官軍禦却之。此二港又衛境之關要也。」又觀海衛,在縣東北八十里。今見慈谿縣。
瀝海守禦千户所,府東北七十里,洪武二十年建,屬臨山衛,城周一里,近海岸有施湖隘、四匯隘,爲戍守要地。
三山守禦千户所。在餘姚縣東北三十五里滸山下,一名滸山所。洪武二十年建,屬臨山衛。嘉靖三十四年倭寇犯此,守將劉朝恩敗却之。又縣城內舊有餘姚千户所,洪武二十年置,正統六年廢。

寧波府,東至海岸百有四里,南至台州府四百二十里,西至紹興府二百二十里,北至海岸六十二里,自府治至布政司三百六十里,至京師三千七百里。

《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時越地。秦屬會稽郡,漢以後因之。隋平陳屬吳州,大業初屬越州,尋屬會稽郡。唐武德四年置鄞州,八年州廢。開元二十六年,復置明州,治鄮縣,以四明山而名。天寶初曰餘姚郡,乾元初復爲明州。五代時因之。《廣記》:「梁貞明初吳越升明州爲望海軍,宋建隆初吳越又改軍名曰奉國軍,太平興國初詔吳越改軍爲鎮國軍。」宋仍曰明州,亦曰餘姚郡,紹興三年置沿海制置司於此。慶元二年升州爲慶元府,以寧宗潛邸也。元至元中改爲慶元路。明初曰明州府,洪武十四年改爲寧波府。領縣五。
府控海據山,爲浙東門户。浙東有難,必先中於明州。說者曰:明州三面皆海,而北面尤爲孤懸,吳松、海門,呼吸可接。明州有難,必先中於江、淮。往者晉有孫恩之禍,明有倭夷之禍,其大較也。夫明州北望成山,南指嶺表,樓船十萬,破浪乘風,用以震叠海外,此亦一發之樂也,乃虞自保無策哉。《舊圖經》:「四明據會稽之東,抱負滄海,枕山蔽江,重阜崇嶺,連亘數千里,又爲海道輻輳之地,南則閩、廣,東則倭夷,商舶往來,物貨豐衍,東出定海有蛟門、虎蹲天設之險,亦東南要會也。」《海防說》云:「海道之備在昌國衛。衛坐衝大海,倭夷出沒必由之處。設備之所不一,而韭山正對日本。山以外俱遼闊大洋,番船往來必望此爲準,此又昌國之咽喉也。進而定海衛,衛南臨港口,極爲要害,防禦爲難。昔人云:定海爲寧、紹之門户,昌國爲定海之外藩。又進而臨山、觀海,臨山衛見餘姚縣。翼援東西,防維南北,皆爲要區。」而樞臣楊溥嘗言:「鏖戰於海上,不如邀擊於海中。」議者韙其說。總戎俞大猷則云:「海本遼闊,舟行全藉天風海潮,人力不能與抗。若風順勢重,潮之順逆自不能與風爭。若風輕潮逆,則良難矣。且我就所短而彼用所長,邀擊海中,未爲良策,故不如設備於海上。海上之備多途,而必當厚集其力於明州,以明州地形陡險,控壓懸遠,且迫近港口,因利乘便,於事爲易也。」

鄞縣,附郭。秦置鄮縣,屬會稽郡。漢以後因之。隋平陳,省縣入句章。唐復置鄮縣,爲鄞州治。州尋廢,以縣屬越州,開元中復置明州治焉。五代時吳越改鄮縣爲鄞縣。今編户四百五十一里。

鄮城,府東三十里。志云:自秦以來皆置縣於此。一名官奴城,相傳漢光武曾賞田奴爲鄮令也。唐開元中爲州治。大曆六年袁晁作亂,始移縣於今治,長慶初并移州治焉。吳越改鄮爲鄞,宋因之。《城邑攷》:「郡城唐咸通中刺史黃晟築,宋元豐初增築,寶慶二年重修,寶祐間改拓,開慶二年又復營繕,元毀。至正二十年築城以禦方國珍,尋爲國珍所據,亦加修治。二十七年城歸於明太祖,洪武六年因舊址營築,十四年增葺,嘉靖三十五年以後屢經修治。門有六,城周十八里。」
句章城,府南六十里。志云:故城在今慈谿縣界。晉隆安四年孫恩作亂,劉牢之等討之,改築勾章城於小溪鎮,即此城也。自劉宋及隋、唐句章縣皆治此,唐初省入鄮縣。
四明山,府西南百五十里,亘奉化,慈谿及縣境。其最近者曰杖錫山,前有七峰。又有石樓、松巖諸山,迴環相屬。縣東三十里有龍山,蜿蜒如龍,與定海縣陳山接,即四明之垂盡處也。志云:府境由西南以達於東,參差競秀,凡數十山,皆四明之支隴也。今詳見名山。
鄮山,府東三十六里。舊志,昔海商貿易於此,後加邑從貿,因以名縣。又東二里爲橫嶴山。又一里爲同谷山,以東西兩嶴同一谷口也。內有三嶺,一曰石城,通定海之深嶴;一曰魚山,通定海之大碶頭;一曰長山,通小浹港。○阿育王山,在府東四十五里同谷山之東。志云:此爲鄮山,晉太康中改今名。山北去定海縣三十五里,嘉靖中倭寇嘗犯此。又太白山,在府東六十里,視諸山最爲雄峻。又東六里有天童山,高秀與太白相埒。
塔嶺山,府南四十里。環列二十三峰,引而南,岡嶺相接,最爲深險,與奉化接界。有塔山巡司。○岐山,在府西三十里,亦曰旗山。宋建炎中金人犯境,張俊嘗屯兵於此。又西五里爲楊嶴山,峰巒環拱,竹木森然。府西四十六里又有前嶴山,峰巒起伏,靈秀盤結。
天井山,府西南七十里,下瞰深淵,上有五井,峻險難陟。其相近者又有灌頂山,直上二十里,宋時曾採鐵於此,後罷。志云:府西南五十里有錫山,葱蒨插天,綿亘紆遠,舊產錫。並峙者曰建嶴山,矗立二十五峰,狀如列戟,鬱然深秀。又府西南六十里有木阜山,環列二十四峰,一名木坑;相接者曰清秀山,上有三十六峰;又有銀山,舊產銀;皆森秀。
稠嶺,府西三十五里,與慈谿縣接界。嘉靖中設寨於此以禦倭寇。又府東四十里有羅嶴,以山圍如羅網而名。○菩提嶺,在府東南七十里,路通奉化。又府西百里有躊躇嶺,以山路險峻而名。
海,府東北二境皆濱於海。志云:府東極海岸百有四里,東南極海岸百十二里,北極海岸六十有二里,東北極海岸七十二里。自海岸溯於大海,東極石馬山之洋可六百里,東南極踞門山洋可八百里,北極蘇州洋可千五百里,東北泛於大海可千里。
鄞江,府東北二里。一名甬江。其上流自四明諸山匯溪澗之水,引流東北,勢盛流駛至它山下,堰而爲渠,自它山東折而北二十五里經長塘堰,又東經府東南三十里之臨江堰,復南折而東,至府東南四十里之坊橋而會於奉化江。奉化江自奉化縣北流經坊橋合於鄞江,又北出而西折經府南十里之銅盆浦,又北至府東南五里之林郎壩,歷東門外浮橋至城東北三里之桃花渡,而慈谿江流合焉。慈谿江承上虞、餘姚之水,東南流至府西二十五里西江渡,又經府西北七里王家灣,又東經北門外至桃花渡合於鄞江,又東北爲定海之大浹江。其地亦謂之三江口,亦曰三港口,府境諸水悉匯入焉。○蕙江,在府南六十里。源出奉化縣大晦山,逾江口而抵它山堰。
日湖,府治東南一里。一名細湖。周二百五十丈。治西南又有月湖,周七百三十丈。志曰,二湖之源,俱出四明山:一從它山堰經仲夏堰入南門,爲日湖,亦名南湖;一從府西南五十里大雷山經林村十字港,匯望春橋入西門,爲月湖,亦名西湖。宋元祐間郡守劉珵嘗濬治之,爲郡城之勝。其下流自城北三里保豐碶泄入於鄞江。
廣德湖,府西十二里。舊溉田四百頃。唐貞元中刺史任侗因故迹增修之。曾鞏曰:「湖之大五十里。源出四明山,北爲漕渠,東北入江。興自齊、梁之間。東七鄉之田有錢湖溉之,西七鄉之田則此湖溉之。凡舟之達越者皆由此,所產有魚鳧蒲蓴蓮芡之屬,名曰鶯脰湖。」唐大曆八年令儲仙舟更今名,後浸廢。宋至道元年郡守丘崇元修復,天禧二年李夷庚正湖界,起堤十八里限之。康定中縣主簿曾公望亦嘗治湖。熙寧元年張珣以湖久不治,歲旱,營度興築,爲堤一千一百三十四丈,碶九,埭二十,大爲民利。迄政和八年郡人樓异知郡事,復奏罷爲田,後遂堙廢。又鴈湖,在府東北四里。其南爲桃花渡,其北爲顏公渠。今亦堙廢。
東錢湖,府東三十五里。一名萬金湖,唐時亦曰西湖,時縣治未徙也。天寶三載令陸南金嘗開濬,四面環山,受七十二溪之水,周八百頃。湖岸疊石爲塘,亘八十里。又於其旁各爲石碶,水溢則分泄之使注於江。宋天禧元年郡守李夷庚復修治,慶曆以後修堤濬湖,相繼不絕。中有四閘、七堰,溉田五十四萬畝。紹興十八年復詔有司修濬,淳熙以至淳祐亦再經濬治。元大德中勢家請湖壖爲田,不許,旋侵占日滋。明朝洪武二十四年及宣德、嘉靖間,皆禁侵齧,復舊制。而茭葑沙土,滋蔓淤塞,豪民得藉爲奸利,其弊未革也。湖中有霞嶼、大慈諸山,去郡城皆數十里。鄞縣、定海、奉化三境之田,亦俱被灌溉之利。說者謂郡境農事之修廢,係東錢之開塞云。
小江湖,府西南五十里它山下,即它山堰也。今曰南塘河。會稽、上虞以東高山深谷,絡繹環遶,層次引流,皆匯於此。唐長慶中舒亶《引水記》云:「它山者,四明衆山水所萃,一作雨,則澗壑交會爲漫流,即歲旱,溪流亦未嘗絕也。但歲久水堙,用引水法爲之,即可復舊。大和中王元緯爲令,相地勢,謂大江夾諸山直上接平水,而溪所從來者高,至它山始兩岐之,水稍散漫。江北惟此山四無附麗,故謂之它。它山麓皆石,趾插江底,可藉爲堰。乃治堰跨兩山麓,南北闊皆四十二丈,石級三十有六,冶鐵灌之。渠與江截爲二,堰高而甚中,澇則什七入江,什三入溪,旱則什七入溪,什三入江,邑西七鄉之田,俱恃以灌溉。」《唐志》:「鄮縣南有小江湖,溉田八百頃。」《宋志》:「小江湖專溉民田,其利甚溥,後漸淤塞,上流淺少。嘉定十四年有司請:「發卒開淘沙觜及濬汊港,又於堰上疊疊沙石,逼溪流盡入上河。其縣西南十五里曰行春碶,一名南石,西南三十五里曰積瀆碶,西南三十八里曰烏金碶,一名上水,皆初作堰時慮暴流難泄,建此三碶,澇則決暴流注江,旱則引淡潮入河,今皆積久損壞。至縣東又有道士堰,至白鶴橋一帶,皆苦堙塞。又有朱賴堰與行春等碶相連,堰下江流通徹大海,今皆塌頓,以致鹹潮透入,望及時修治。」從之。王應麟曰:「它山距四明山百餘里,而四明之水咸趨其下。先是山水直注於鄞江,與海潮接,鹹不可食,田不可溉。其水自南沿流皆山也。惟它山在水北。元緯因於兩山間疊石爲堰,使渠流分入城市,繚繞鄉村以溉以灌,爲利甚溥。自廣德湖廢,而它山所係尤重。」今考湖名小江者,郡西南有惠光院,俗號小江塔院,旁有千丈鏡,支港尤多,小江之名蓋本於此。又仲夏堰,南去它山堰十里,唐元和六年刺史于季友所開,亦引四明山水入渠。後因元緯別置它山堰,始廢而不用。今有橋名仲夏橋。郡志:它山堰之源凡有數派,大要出於四明,匯於平水潭。潭在它山西三里。又東一里曰中潭。抵它山堰則折而西北,過回沙閘,閘去它山僅百步。由此折而西北紆回九曲,歷烏金、積瀆等碶至百丈堰。又歷風棚、行春等碶至府西南十里之段塘,散入諸鄉,由城南甬水門入城,瀦爲日、月湖,其下流仍入於鄞江。郡境水利,以它山堰爲最要。
桃花渡,府東北三里,即鄞江渡也。渡北有天成高阜九十有九,獨一阜半入於江,謂之江北墩。又北渡,在府南二十里鄞江上,以當奉化北界而名。西岸有風硼碶,宋熙寧中令虞大寧所置,以洩它山暴流,旱則引淡潮以入堰。○長塘堰,在府西南二十五里。一名百丈堰,江河夾流其下。又張家堰,在府東北四十一里,與定海分界。《輿程記》:「府西四十里有西壩,又西六十里即至餘姚縣。」
螺峰,鎮府東二百六十五里海中。舊置三姑巡司,洪武二十八年改爲螺峰巡司。又有岑江、寶陀三巡司,今皆見定海縣。○四明驛,在府治西南。又安遠驛,在府治西北。明朝永樂初置市舶提舉司,四年改爲驛,今因之,以待夷貢。又厩車驛,在府西六十里,亦接慈谿縣境。志云:府東五十五里有寧波鹽倉批驗所。
高橋。府西南二十五里。宋建炎三年金人陷越州,濟曹娥江至明州西門之高橋,張俊拒却之。○林村,在府西南十五里。嘉靖中倭自稠嶺突犯林村,即此。

慈谿縣,府西北五十里。西至紹興府餘姚縣九十里,西南至紹興府百五十七里。本句章縣地,唐爲鄮縣地,開元二十六年析置慈谿縣,屬明州。宋因之。明朝永樂中改溪曰谿。嘉靖三十五年以倭患始築城,周不及十里。今編户二百八里。

句章城,縣西南三十五里城山渡東。春秋時越勾踐所築。《十三州志》:「勾踐之地,南至句無。後并吳,因大城之,章霸功以示子孫,故曰句章。」秦置句章縣,漢因之。元鼎中遣橫海將軍韓說出句章,浮海從東方擊閩越是也。三國吳永安七年魏將王雅浮海入句章,掠吏民而去。晉隆安四年劉牢之擊孫恩,東屯上虞,使劉裕戍句章。既而裕改築城於小溪鎮,即今府西南故句章城。自晉以前,句章縣皆治此。
雙頂山,縣西南七里。兩峰並峙,屹立平野。又西南八里有城門山,巉巖峭壁,下臨江渚,有廣利橋。宋寶祐中郡守吳潛建慶豐驛於橋西,今廢。又縣西南二十五里有蘆山,山東南一峰曰烏石尖,攢青湧翠,爲一方之勝。○戍溪山,在縣西南三十五里。晉劉牢之討孫恩嘗戍於此。下有戍溪。又大隱山,在縣南三十里。夏侯曾先云:「大隱南入天臺,北峰爲四明。東麓下有大隱溪,今曰慈溪,以後漢董黯奉母居此而名。」
車厩山,縣西南四十里,昔越王溪踐置厩於此,停車秣馬,遺跡猶存。今設車厩驛,有車厩渡,去府城六十里,西去餘姚縣亦六十里。明初吳楨討方國珍,夜入曹娥江,出不意拔車厩,遂入慶元,蓋國珍置戍守於此。又西里許爲勾餘山,以其在勾章之西,餘姚之東也。《山海經》:「句餘之山多金錫,少草木。」或謂即此山云。○三過山,在縣西南五十里。山臨江,江流湍急,舟人憚之,雖一過如三過,因名。相近者又有石門山,上有峭壁如門。又夜飛山,在縣西五十五里,臨江。又西十里,即姚江之鹹池匯,江行者皆出於此。
五峰山,縣西北三十里,山有五峰,亭亭相峙,其下兩崖屹立如門。又五磊山,在縣西北四十五里。五峰磊磊,若聚米所成,南有巖如門,以通出入。○大蓬山,在縣東北三十里。上有巖,高五六丈。左右二巖,屹然對峙,一名達蓬山,相傳秦始皇欲從此航海達蓬萊,故名。其支隴曰香山,西南去定海百里,爲兩縣接界處。
鳴鶴山,縣西北六十里。下有鶴鳴場鹽課司。又西十里則觀海衛城也,城內有磨石、浪港二山。稍北爲廟山,其相近者爲瓜誓、桑嶼、箬嶴諸山,皆際海中。又十里有大忌、小忌,二山對峙,則海中危石,行舟之所忌也。今已近岸。岸東有向頭山,如龍頭尾相向狀,龍頭以東屬定海,龍尾以西屬餘姚,二山捍潮其中,漲塗漸與山相接,爲海濱要地。志云:向頭山在縣西北八十里。舊有海塘閘,今爲漁鹽之地,禾黍菽麥彌望。西北百里又有泥橫山,俗名掘泥,在海中。今亦連大岸。又有東向山、箬嶴山、黃牛山,俱在縣北六十里大海中。
鴈門嶺,縣東北四十里,道出龍山所,與定海縣接界。又鳳浦嶺,在縣東北三十五里,嶺東有鳳浦湖,接定海縣界。志云:縣東北三十里有高嶺,跨危峰巔,蛇行以渡。又長溪嶺,在縣西北二十五里,溪行可五六里,道出觀海衛。
海,縣西北六十里。舊有塘三十里以捍風濤。緣岸海中有黃牛、桑嶼諸山,與嘉興海鹽爲界,引而東接定海境。《海防攷》「龍山所去縣六十餘里,所東北有金家嶴,與丘家洋相連,東對烈港海洋,北望洋山、三姑大洋。嘉靖三十五年倭船盤據於此及丘家洋,官兵攻克之。由此突入腹裏,歷鴈門、鳳浦嶺一帶犯慈谿,直抵寧波,最爲險要。其旁曰清溪港,由此可入金家嶴,此間道所當備也。又有金墩浦,亦在所東,西接伏龍山,北連丘家洋,倭自東北來,往往由此繫泊。嘉靖三十五年倭自金墩浦入犯,官兵拒却之。又古窑港,在縣西北六十里,北對乍浦,東控伏龍山,西連磨石山,縣境之咽喉也。嘉靖三十五年,倭舟據此,突犯慈谿。既而松浦口之賊由此遁入漁山海洋,總兵俞大猷等追敗之,又敗之於馬迹洋,蓋縣境海防與定海、餘姚一帶相唇齒」云。
前江,縣南十五里。源出餘姚縣太平山,流爲姚江,入縣境至丈亭渡分爲二:一由車厩渡歷縣南十五里之赭山渡,又東十餘里即鄞縣之西渡也;一由丈亭北折而東貫縣城中,出東郭,抵縣東南十五里之茅洲閘,又東南流七里爲化紙閘,而入定海縣境。宋寶祐五年制使吳潛於縣東南五里夾田橋引流導江,凡十餘里,爲沾溉之利。一名管山江,合流入鄞縣界亦謂之慈谿江。又有新堰,在縣東南十二里,亦宋吳潛所建,堰下之田不患斥鹵,舟楫往來下江者胥利焉。
藍溪,縣南六十里。志云:餘姚縣大蘭山以東三十六嶴之水及楊溪水皆流匯於藍溪,東北注於前江。又有文溪,在縣東十五里,匯縣境東北諸溪澗水以洩於前江。俗呼門溪。
普濟湖,縣治東北一里。唐開元中縣令房琯鑿以溉田,廣百五十畝。以在闞峰之下,名曰闞湖,尋曰慈湖,俗以其近普濟寺名普濟湖,一名德潤湖。宋時寺僧築堤湖中,直貫南北,以便往來。景定五年令金昌年疏濬,築堤防,置東閘西碶以限水。明朝洪武二十八年,遣官修堤塘碶閘,啓閉以時,民田賴之。又永明湖,在縣西南一里,亦房琯所置以溉田。今廢。又縣治北有小湖,一名縣後湖。○花嶼湖,在縣東南十里。唐貞元十年刺史任侗嘗修築之,周十七頃有奇,溉田六千餘畝。中有小嶼,因築塘以通往來,湖遂分爲東西兩湖。宋嘉祐中修治,元至元末漸廢。大德八年復爲湖,明朝永樂七年廢十之八爲田。又姜湖在縣東南十里,周一頃。宋邑人姜氏舍田開湖以溉田,鄉人賴之。又東南五里有蓀湖,溉田甚衆。
杜湖,縣西北五十里。湖南爲杜湖嶺。舊有湖淤塞,唐刺史任侗復濬築之,民賴其利,其相近者又有白洋湖。志云:鳴鶴一鄉方四十里,不通江潮,惟資杜湖、白洋以灌溉。宋慶曆初主簿周常相地高下,築塘制碶以時蓄洩,爲利甚溥。今豪民侵蝕過半矣。
淹浦,縣西北六十里。浦東即古窑港也。宋慶曆間置古窑、淹浦二閘以蓄洩鳴鶴一鄉之水。元至元中復修之。今鹽丁載鹵出入,閘制遂廢,內不能障杜湖之水,外無以杜海潮之湧,民甚病焉。○漾浦,在縣西北七十里。其上源出餘姚縣東北四十里之遊源山,爲遊涇水,合諸溪澗水經縣界注於海。因置堰閘以蓄洩之,與餘姚共其利,而閘於鳴鶴一鄉尤切。
丈亭渡,縣西南四十五里,慈谿江分流處也。舊建丈亭於其上,宋紹興間改爲丈亭館,嘉靖三十五年,官軍敗倭賊於此今有丈亭關。志云:海潮入古窑諸港,流繞丈亭,分入內江,紆回曲折二百餘里,直抵定海城下而止,其支流則分入鄞縣界。
長溪關。在縣西北長溪嶺,溪流其下;又杜湖關,在縣西北四十里杜湖嶺上;俱路達觀海衛。○松浦鎮,在縣西北五十里。有巡司,洪武初置於松浦東,二十六年湯和移於浦西。嘉靖三十四年倭賊由此登犯,爲戍守要地。又向頭鎮,在縣西北向頭山。宋置向頭寨,元改爲鎮,明初改巡司。洪武二十年遷於司東之洋浦,三十三年革。正統十四年復置於舊所。又車厩驛,在縣西南四十里,地名石臺鄉。元置驛,明朝因之,與鄞縣相接。

奉化縣,府南八十里。南至台州府寧海縣百二十里,西至紹興府嵊縣百七十里。漢鄞縣地,唐爲鄮縣地。開元二十六年,析置今縣,屬明州。宋因之。元元貞初升爲奉化州,明初復爲縣。嘉靖三十一年以倭患始築城,周六里有奇。編户百四十九里。

鄞城,縣東五十里。志云:夏有堇子國,以赤堇山爲名。堇,草名也,加邑爲鄞,讀若銀。《國語》「勾踐之地,東至於鄞」,此即越之鄞邑矣。秦置鄞縣,屬會稽郡,漢以後因之。沈約曰:「前漢會稽東部治此。」隋省入句章縣。
奉化山,縣東南五里,周三十里,有數山相聯絡。山之東麓有桃花嶺,去縣十五里,嘉靖中官軍擊倭賊於鄞縣,倭由桃花嶺南遁,即此。志云:奉化山四面各異名,亦謂之瑞峰山。○華頂山,在縣西五里。自城以西有數山相接,而華頂爲之冠。今縣治西有鳳山,岡巒秀聳,形如翔鳳;相連者曰印山,小而圓秀;皆華頂之支阜矣。又縣西十五里有日嶺山,路出新昌、嵊縣。
大雷山,縣西四十里,四明支山也。山極高,眺百里外,下瞰鄞江。又西十里爲丹小山,巖洞泉石皆奇勝,道書以此爲四明洞天。又大、小晦山,在縣西六十里,四明南來二峰也。水流爲蕙江,入鄞縣界。○雪竇山,在縣西北六十里,亦四明之別阜,名勝錯列。宋理宗夢遊此,賜名應夢山。相近曰桃花坑山,四山環繞,中有平田數百畝。又縣西百里有黎洲山,爲四明之西峰,接餘姚、嵊縣界。山有坪曰響石坪。志云:四明山在縣西百有五里。大約縣境羣山皆四明之岡阜,而最著者則大雷、雪竇諸山是也。
赤鄞山,縣東五十里。亦曰鄞城山,古鄞縣治其下。相傳歐冶子造劍處。會稽記「破赤堇而取錫」,即此。又新嶺山,在縣東南二十里。嶺狹而長,凡七十二曲,有天然石磴。嘉靖中更嶺道於後隴,芟闢平坦,行人便之,謂之太平嶺。又九峰山,在縣東九十里,以九峰突兀而名。
鮚崎山,縣南五十里。《漢志》鄞縣有鮚崎亭。顏師古曰:「鮚,蚌屬,曲岸爲崎。」即此矣。有鮚崎嶺,明初置巡司於此。嘉靖四十年倭走橫嶺,阻水奔入鮚崎,尋走大嵩,官軍討敗之。橫嶺,或曰即縣南四十里之橫山。又三山,在鮚崎南,屹立里港海中,如三臺,旁有雙嶼。○蓬島山,在縣南四十里。其脈亦來自四明,重岡複嶺,繚繞雄桀,登陟其巔,俯視數百里。其西南爲石樓山。山石如屋,兩巖夾澗,飛瀑亂下,《寰宇記》謂之石柱山,東北去縣六十里。
天門山,縣南六十里。應劭曰:「鄞有天門山。」梁陶弘景謂天門在鄞縣南、寧海北,是也。一名蜃樓門,濱裏港海。兩峰對峙,勢若插天,《宋志》所謂引頭門也。縣西南百里又有鎮亭山,《漢志》「鄞有鎮亭」,即此。南自天臺,西連四明,勢極高,盤亘數十里。中有龍湫。
漢城山,縣北二十二里。頂平曠,容數千人。無荊棘叢木,居然堡壘之形,劚土者或得古兵器於此,蓋昔時鄉民屯聚保會處。相近者曰赤莧山,夏侯曾先云:「上有磐石,可坐千人。」又北十里爲江口山,自四明分支雪竇東衍而來,至此始盡。俯瞰大江。山之陰即鄞縣界。志云:縣北十里有銅山,甚高峻,周三十里,即漢城山來脈也。
毛巔嶺,縣西六十里四明山南,接大、小晦山。巖谷崎嶇,行者艱阻。宋紹熙初有毛姓者鑿山以便往來。相接者曰住嶺山,谷幽深行,人非停午不見日色也。又赤泥嶺,在縣西四十里,亦往來通道。○六詔嶺,在縣西百里。《通典》「陸昭嶺與剡縣分界」,即此。又縣西北百里有唐興嶺,西北百二十里有箬坑嶺,俱路出嵊縣。
栅虛嶺,縣南六十里,南去寧海縣亦六十里。宋建炎中立栅戍守於此,爲海道之衝要。又寨嶺,在縣東四十五里,東南通海口,亦爲要地。縣西南五十里又有杉木嶺,接寧海縣。志云:縣南五十里有山隍嶺,出西店驛達寧海縣。
奉化江,縣北二十里。其上源自嵊縣六詔諸嶺引流入界,亦謂之剡溪,亦曰剡源溪,至縣西四十里公棠山,數十里間,疊爲九曲,諸溪澗水皆附入焉;又東北至縣北二十里之江口,縣境東南諸溪水悉流匯焉;又北至縣北四十里之坊橋而合鄞江。亦曰北渡江。
廣平湖,縣東北五里。諸溪之水自縣南鎮亭、天門諸山發源,匯於縣東南五里之大溪引流爲萬壽湖,又北注於廣平湖,至縣東北十里爲仁湖。志云:萬壽湖在縣東五里,一名新婦湖,又名放生湖。元至元十三年置,瀦水溉田,周三里。延祐初知州馬稱德、至正二十年知州李樞俱修濬。其廣平湖亦曰寺後湖,與萬壽湖同時修濬,而仁湖三面阻山,中環四五里爲平地,宋紹興間置湖儲水,北爲塘,復置閘開洩以溉田,皆爲民利。
市河,縣東南五里。亦曰新河,又名新渠。唐陸明允導大溪水,繇資國堰注市橋河,東折而北出,繞流六十里,至縣北三十六里東耆堰接奉化江,灌田至數十萬,又通舟楫以便商旅,後漸廢。元馬稱德開濬,尋復堙塞。李樞復濬之,今仍廢。又范家河,在縣北十里,通江潮,居民引以溉田。○趙河,在縣北二十五里,唐元和十二年令趙察開置,引溪流溉田八百餘頃;縣東三十里又有白杜河,亦唐元和十四年趙察所開,引東境諸溪流以灌民田,凡四百餘頃,其下流皆自江口合奉化江。今多堙廢。
大溪,縣東南三里。縣南北諸山溪水悉匯於此,而爲大溪,或謂之鎮亭水。自南而北紆回環繞凡七十二堰,溉田甚博,接於奉化江。志云:大溪有資國堰,在縣東南五里。元至治元年知州馬稱德以舊堰卑隘,拓地濬之,仍置碶閘以便蓄洩,溉田三萬八千餘畝,萬壽、廣平諸湖皆導源於此。又雙溪,在縣南二十五里。源出鮚崎諸山,分流而北,亦注於大溪。○金溪,在縣東五十里。出縣東北六十里之金鵝山,西流入白社河。又黃蘗溪,亦出金鵝山,流經縣東六十里,又西由天門山注里港海。志:縣西南境有沙溪,西流入新昌縣界,爲王宅溪之上源。
石盆渡,縣東七十里,濱海諸支港所經,路達象山縣。又縣東八十里有東宿渡,百二十里有湖頭渡,舊名田下渡,東南八十里有淡港渡,凡數處皆達象山。○進林碶,在縣北二十五里,內河之水由此洩入於大江。上有石橋。志云:寧、紹、台、溫驛道所經也。又方勝碶,在縣東二里大溪之北。劉宋元嘉中令謝鳳置以備旱潦,後廢。宋紹熙中、元至元中重修。
鮚崎鎮。縣東六十里。以鮚崎山名。宋置寨,元改爲巡司,後廢。明初復置。又塔山巡司,在縣東百里。宋爲田下寨,元曰田下巡司,明初改今名。○連山驛,在縣東五里。唐置剡源驛,在大溪東,元改奉川驛,明朝洪武十二年改今名,嘉靖十二年徙縣學東。一云縣西南七十里有連山館,宋置。又縣南七十里有西店驛。志云:舊置驛於寧海縣境之白嶠,洪武十九年湯和以連山白嶠相去百三十里,明年增置今驛。嘉靖三十五年毀於倭,改置於栅虛嶺之麓。又忠義鄉河泊所,在縣東六十里,明初置。嘉靖十年廢。又有稅課局,在縣東五里。宋置稅務,元毀。明初曰稅課局,正統二年廢。○蔣家鋪,或云在縣東十里蔣家湖旁。嘉靖三十八年倭犯奉化,官軍擊之於此,敗績。今鋪與湖志皆不載,宜考。

定海縣,府東北六十二里。西南至奉化縣百二十里,西至慈谿縣界七十里。本句章縣地,唐爲鄮縣之望海鎮。五代時錢氏更名靜海鎮,尋置望海縣,屬明州。又改曰定海縣。今編户九十六里。

望海城,即今縣。《唐書》:「元和十四年浙東觀察使薛戎奏,望海鎮去明州七十餘里,俯臨大海,與新羅、日本諸番接界是也。」乾符四年浙西叛將王郢轉掠閩、浙間,陷望海鎮,進掠明州,既而官軍討平之。五代初錢氏曰靜海鎮,尋升爲望海縣,今縣城即錢鏐時築,元廢。明朝洪武元年因舊址列木栅戍守,七年易以石垣。二十年湯和建衛始拓而大之,二十九年增修,嘉靖十二年復營繕。今城周九里有奇。
威遠城,在城東招寶山上。聳峙海口,最爲衝要。嘉靖三十九年帥臣盧鏜議曰:「招寶俯瞰縣城,相隔不過數十武,賊一登據,置火砲其上,縣城可不攻而破。即夷船絡繹,銜尾入關,我軍亦無以製之。故守郡非據險不可,據險非成城不可。」因請於督臣胡宗憲,築城山巔,周二百丈,置兵以拒截海口,與縣城相唇齒,名威遠城,復於山麓西南,展築靖海營堡,周二百四十丈,以時教閱。於大、小浹口,分佈戰艦,以嚴扃鑰,於是形勢完固。說者以城爲江海之咽喉,郡治之門户云。
翁山城,在縣東北海中舟山上,春秋時越之甬東也。《左傳》哀二十二年:「越滅吳,請使吳王居甬東。」杜預曰:「勾章縣東海中洲是也。」《國語》「寡人其達王于於甬句東」,即此。唐開元二十六年始置翁山縣,因山爲名。大曆六年廢。宋熙寧六年改置昌國縣。高宗建炎三年航海幸此,金人來追,縣爲所陷。元至元十五年升爲州,明初復爲縣。洪武二十年以其懸居海島,易生寇盜,徙其民於內地,僅存在城五百户隸定海縣。元吳萊云:「昌國,古會稽海東洲也。東控三韓、日本,北抵登、萊、海、泗,南抵慶元。四面環海,中多大山。人居篁竹蘆葦之間,或散在沙墺,習於舟航,風帆便利。雖田種差少,而附近大山,如秀、岱、蘭、劍、金塘五山,每歲墾之,可得數十萬石,蓋亦形勝之地矣。」明初以外連倭夷每爲邊患,信國公乃爲清野之策而墟其地。生聚既久,繁殖如故。嘉靖中屢爲倭酋所據,事平以官兵戍守之。唐順之曰:「江南控扼在崇明,浙東控扼在舟山,天設此險,以障蔽浙、直門户。諸哨船皆自此分而南北,總會於洋山。明初信國廢昌國縣而內徙之,未必非千慮之一失也。」《海防說》:「舟山爲里四,爲嶴八十有三,五穀魚鹽之饒,可供數萬人,不待取給於外也。」
招寶山,在縣城東北。本名候潮山,以諸番入貢停舶於此,因改今名。南臨港口,屹然聳峙,極爲要害。舊設臺堠於此,今改設城堡,其東南峙一小山,高僅尋丈,名昌國山。潮汐至此分流,舟行可達昌國,因名。與招寶並峙者爲巾子山,山形卓立如巾幘。潮水出入,二山爲之障。宋德祐二年,元兵至臨安,宋籍地降元,張世傑去之定海,元遣卞彪說世傑降,世傑磔之於巾子山是也。○金雞山,在縣東八里,亦與招寶山對峙海口。志云:縣東南十二里有龍頭山,甬東巡司置其下。旁有葫蘆嶠,嘉靖中邑令金九成築塞嶠口以防海夷。其相近者曰竹嶼山。又東南三里有青嶼山,舊置青嶼隘,爲戍守要地。又石門嶴山,在縣西南二十里,以陳山在東,龍山在西,儼若二門也。《圖經》:「陳山在縣南七里,巔有白龍潭,將雨則云蒙山頂,將晴則嵐繞山腰,人以爲候。」龍山,在縣西南三十五里,形勢如龍。
伏龍山,縣西北八十里。首尾跨東西兩海門,狀如臥龍,南去龍山所十里,屹臨水漈,爲番舶必繇之道,蓋臨、觀兩衛之咽喉也。嘉靖三十五年官軍敗倭於此。一名箬山。又施公山,在縣西北九十里。商舶往來,地極險要,元置巡司於此,明初亦置烽堠於山上。其相近者曰澤山,本名櫟山,宋改今名。又大蓬山,在縣西北百里。今見慈谿縣。
蛟門山,在縣東海中,去岸約十五里。環鎖海口,吐納潮汐。一名嘉門山。出此即大海洋。昔人稱蛟門、虎蹲,天設之險是也。虎蹲山,今在縣東五里海中,狀如虎蹲。○盤嶴山,在縣東南七十五里。水繞太白山陰而出,凡三十六盤。又瑞巖山,在縣東南八十里,有十二峰相峙。其相近即慈嶴山也。志云:磁嶴山在縣東南九十里,西去大嵩所二十五里。又有橫山隘,在大嵩所西十里。
金塘山,在縣東南海中約百里,半潮可到。山周環二百里,舊爲昌國縣之金塘鄉,明初徙民入內地,嘉靖中倭夷竊據,參將盧鏜擊敗之。其山北海洋曰清港洋。又烏崎頭山,在縣東南百十里,濱大海。其下爲崎頭海洋。○大謝山,在縣東南百二十里海中。其旁爲小謝山,山西南二里即穿山所也。南臨黃崎港,北繇大貓海洋至金塘、鹿山,最爲險要,有兵戍守。
舟山,縣東北二百里海中。一名觀山,在昌國故城南,狀如覆舟。嘉靖四十二年降海賊汪直於此。其相接爲關山,圓峰聳矗,爲昌國城內案,上有烽堠。稍北爲鎮鰲山,山自北來,蜿蜒南走,舊翁山縣治據其麓,今舟山所城內山也。又東三十里曰翁洲山,亦曰翁山,相傳以葛仙翁隱此而名。又有雙髻山,峰巒雙聳,俗謂昌國之鎮山。志云:昌國城東七里有青雷頭山,高二里,與城西五里曉峰山對峙。青雷頭東南海中又有石衕門山,數峰崛起,潮汐環流,亦名十六門山。今皆謂之舟山。《防險說》:「舟山羣山環峙,海港四通,爲設險之處。」旁有馬秦山。又有芙蓉洲,四環皆海,懸若洲島,官民多植芙蓉,因名。又有鼓吹山,在山之陰。有戰洋,相傳徐偃王逃至此,其拒戰處也。山巔平坦,容數百人。吳萊云:「昌國東南海中有桃花山,爲絕勝處。」又有東霍山,徐市駐舟處也。轉而北爲蓬萊山,屹立千丈,旁有紫霞洞。又石門山,亦在昌國東海中。並峙有黃公山,山南爲塔嶺山。邑志:昌國東北海中曰蘭山、秀山、劍山、岱山、玉峰等山,東南海中曰雙嶼、雙塘、六橫等山,皆倭寇出沒所經也。
補陀落迦山,在故昌國縣東百五十里海中。一潮可到,爲海岸孤絕處。梵名補陀落迦,華言小白華也。一名梅岑山,相傳以梅福名。往時日本、高麗、新羅諸國皆由此取道,以候風信。嘉靖中倭寇據此,官軍擊破之。其西有石牛港,西北有巡簡嶴,皆當時進兵處。○灘山,在昌國故縣西北海中。又有册子、長涂、三姑、許山等山。其在昌國東北海中者,有東庫、壁下、馬碃、陳錢、兩頭洞、漁山、徐公、東西霍、大小衢、洋山等山,與嘉興、松江海防相參錯,倭夷入犯,皆汛守所有事也。
鴈門嶺,縣西北六十里,又西北十里曰鳳浦嶺,又二十里曰桃花嶺,皆接慈谿縣界。志云:縣東南五十里有排陣嶺,南二十里有布陣嶺,皆宋建炎中禦金人處。○柯梅嶺,在海中舟山所東,出浦則爲魚山外洋,烏山門外洋。又烏沙門,亦曰烏沙懸山,亦曰朱家尖山,嘉靖中倭寇往往據此,官軍擊却之。又邵嶴,在所東北,其相近者曰吳家山,亦皆倭賊據守處也,嘉靖三十五年官兵擊平之。
天同嶴,在舟山之岑江司東南。其相近者有紫皮嶴。嘉靖三十七年胡宗憲遣奇兵出此搗岑港賊巢。又弔嶼,在舟山之岱山司西北,切近海口。嘉靖中倭屢犯此,爲汛守要地。○奇嶴,在舟山所西北。本名大沙,嘉靖中禦倭要地也。又沙嶴,在岑港之東,今爲袁家碶。其相近者爲馬嶴,嘉靖中嘗設千户所戍守。三十七年討岑港賊,分兵由馬嶴、張嚙而西是也。其相連者有山江等烽堠。嘉靖四十年官軍敗賊於馬嶴、沙蛟之上,即袁家碶矣。又有郎家碶,亦在所西北,東距奇嶴,西距沙嶴,有西碶寨相連,中爲小沙,居民殷庶。嘉靖中倭嘗登劫。有碶頭海塘,爲戍守之地。
海,縣東北兩面皆據海。由此而西接慈谿縣界,由東而南接象山縣界。志云:縣東北爲灌門海,在故昌國縣海中。有砥柱屹峙中流,望之如人拱立,水匯於此,旋湧若沸,舟行必投以物,殺其勢而後過。風雨將作,有聲如雷。又自蛟門而外有霍山、馬蹟、馬墓、錢山、龜鱉、小春等洋;又東南則有分水、礁石、牛港、崎頭、孝順烏沙門、橫山、雙塘、六橫、雙嶼、亂礁等洋,抵象山縣之錢倉所而止;皆嘉靖中控禦倭夷處也。
大浹江,在縣城南。有大浹渡,亦曰大浹口。舟師屯泊於此,謂之定海關,汛守要衝也。邑志:鄞江會上流諸水入縣境,其支流爲小浹江,皆東注於海。《舊圖經》:「自蛟門海洋分派爲支江,向西溯流七十里抵郡城三港口,又分流西南六十里至它山堰,又西北二百里抵上虞之通明壩,俱謂之大浹港。」東晉時置浹口戍於此。隆安四年孫恩寇浹口入餘姚,破上虞。五年,孫恩復出浹口攻句章,不能拔,尋爲劉裕所敗,自浹口遠竄入海。劉宋泰始二年臨海賊帥田流作亂,掠海鹽,殺鄞令,命周山圖屯浹口討平之。宋建炎中女真陷臨安而東,車駕出浹口遁入海。胡氏曰:「浹口在虎蹲山外。」是也。其小浹江在縣南十二里,自縣東南十二里竹嶼山海口分流爲支江,蜿蜒西流六十里,至鄞縣東三十五里之五鄉碶合於鄞江,并瀉東錢湖之漲。《海防說》:「小浹港內通東江,出穿山所達寧波城,極險要。」嘉靖中倭賊由此內犯,姦民亦由此出入,漫無關禁。三十四年邑令宋繼祖於縣南十里東山下江流淺處設東岡碶及堰,以蓄洩之。堰下爲江,上爲河。自此小浹江之流中斷,而縣境西南一帶頗被沾溉之利。志云:東岡碶去五鄉碶五十五里。五鄉碶亦曰回江碶,東錢湖吐納要口也。
烈港,縣西北五十里。東出海,近金塘山。嘉靖三十一年賊汪直引倭入定海關,官軍擊却之,遂移泊於此。地形曲折,進剿爲難。督臣王忬分遣二哨,一由列表門進當其前,一由西後門進防其逸,別遣將俞大猷徑營木嶴,與賊僅隔一山,出奇攻之,賊敗走,復泊馬蹟潭,久之始逸去。木嶴蓋在烈港之東。
岑港,在舟山所西北。有巡司戍守,海口衛要處也。嘉靖中屢爲倭賊所登劫,後遂倚險列栅據守其地。三十七年胡宗憲督兵討之,分軍泊其南北,又遣兵分路進剿,中路由小河嶺,右路由碇嚙,左路田小嶺,并趨賊巢,敗之。賊恃援力守,復出奇破之,賊遂遯去。
中大河,縣西三十里。源出慈谿之丈亭渡,由夾田橋過茅洲、化紙二閘直達城西,亘五十里。昔時貫串城中,由城東入海,永樂以後由城西南新閘入浹口江。又有夾江河,在城西二里,自鄞縣桃花渡直抵城西,亦謂之顏公渠。宋淳熙間制帥顏頤仲訪故道所鑿也。歲久淤塞,嘉靖十五年邑令王文貢疏濬。今復廢。○蘆江河,在縣東南七十里。源出瑞巖山,亦曰瑞巖溪,東北流二十里,至穿山所之穿山碶入於海。亦曰蘆花港。嘉靖三十二年倭犯定海,守將劉恩至敗之於蘆花港是也。又黃崎港,在縣東南百十里穿山所東。自崎頭海洋分流爲支江,西北流約半潮至蛟門出大海。又梅山港,在霩衢所西十里。亦自崎頭海洋西北流經大嵩所,通於海。港口有梅山隘,爲戍守處。
鳳浦湖,縣西北六十里,湖周十八里;又西北有沈窖湖,周亦十八里;又西爲白沙湖,周二里;靈緒湖,周二十里;四湖俱西接慈谿縣界,引流溉田,由澥浦通大海。又白泉湖,在故昌國城東北,周三十里,瀦水溉田,源泉沕湧,舊名富都湖,亦名萬金湖。○澥浦,在縣西北六十里,亦名蟹浦。舊有鎮,宋置戍於此。又謝浦,在舟山所岱山巡司之南。嘉靖中官軍擊倭賊於此,克之。
長山寨,縣南四十里。舊爲海內東寨,明朝洪武初徙長山鹽場之右,曰長山巡司。二十七年徙今所,嘉靖中廢。今縣東南四十里有長山鹽課司。舊志:縣南十五里有長山,東南七十里有長山岡,寨因以名。又穿山巡司,在縣南九十里。宋建炎中置白峰巡司,紹興中漸徙而南,明朝洪武初徙穿山旁,改穿山巡司,二十八年徙縣東南百二十里,亦嘉靖中廢。今有穿山所及穿山鹽課司。又霞嶼巡司,在縣南百里。舊爲海內西寨,宋嘉定間徙於縣南,明朝洪武初改崎頭巡司,正統十三年又改今名,嘉靖中亦廢。
管界寨,縣西北六十里。宋曰水陸管界巡簡寨,在縣城內,嘉祐中遷澥浦山,改今名,洪武二十年徙於縣西四十里。又上岸太平嶴巡司,在縣南六十里,正統十三年置,亦曰太平巡司;又甬東巡司,在縣東南十五里甬東橋旁;志云:舊置於府東五里甬東隅,洪武二十年徙竹山海口,與招寶山相對;又大嵩巡司,舊置於縣東南大嵩港,洪武十七年移置縣南梅山;嘉靖中皆廢。《通志》:「甬東、大嵩二司本屬鄞縣,而地連定海。」又清泉場鹽課司在縣南十里,龍頭場鹽課司在伏龍山西十里,大嵩場鹽課司在大嵩所,與長山、穿山二鹽課司所謂縣境五鹽場也。○定海驛在縣城西一里,縣東南百二十里又有霩衢驛,俱明朝洪武二十年置,嘉靖中廢。
螺峰寨,在舟山所城西南十五里,有巡司。又所西北四十里有岑江巡司,所東北二十里有岱山隘巡司,所東南三十里有寶陀巡司,皆隸寧波府。《海防攷》:「所境四司,與縣之長山、穿山、霞嶼、太平、管界,共爲九巡司,舊俱爲海防要地,設兵戍守。又有湖頭關,在大嵩所西,西南接象山縣界,亦要隘處也。」嘉靖四十年倭自大嵩所入犯,官軍敗之於湖頭、裘村。或曰村在湖頭之西。又有王家團,在縣北,嘉靖中倭夷嘗出沒於此。
沈家門寨,在舟山所東八十里。原係水操之地,番船去來皆泊於此。內有趙嶴、南嶴、蘆花嶴、大嶴,去寨不過三五里,以大嶺口爲阻截要路。嘉靖中倭賊多由水路或間道而入,官軍擊却之。《輿程記》:「由沈家門經蓮花洋、石牛港、釟盂山,共七十里至補陀山。」
碇齒隘。在舟山所西五十里,去岑港密邇,與外港相對。倭賊易於登犯,嘉靖中爲戍守要地。三十七年胡宗憲擊岑港賊,分軍出此。時賊黨有據烏沙懸山者,宗憲策其必與岑港寇合,陸路則設伏於碇齒,水路則設伏於嚮礁門,賊果由二路奔沈家門寨合於岑港,官兵討平之。嚮礁門亦在所東海中。

象山縣,府東南二百七十里。西北至奉化縣二百十里,西南至台州府寧海縣二百三十里。漢鄞縣地,晉爲寧海縣地,屬臨海郡。唐爲寧海及鄮縣地,神龍元年析置今縣,屬台州,廣德二年改屬明州。宋因之。舊無城,嘉靖三十一年以倭患創築,周五里有奇。編户三十二里。

象山,在縣治北。形如伏象,縣以此名,亦名圓峰山。相接者有象潭、鳳躍諸山,環峙城郭。又煉丹山,在縣治西。峰巒面秀,其頂平夷。一名蓬萊山。○鼓吹山,在縣東八里。峰巒崒律,巖壁空虛,天將雨洞中有聲如鼓吹。又瑞龍山,在縣東南十里。一名烏龍山,周回蟠曲,狀如伏龍。又縣東三十里有甸平山,山頂平夷,廣數十畝。志云:縣東北三十五里有屏風山,過山爲湖頭渡,乃鄞、奉之界也。
蒙頂山,縣西四十五里,與天台分脈。盤鬱聳拔,爲邑之望。中平衍,可耕稼。又姜嶼山,在縣北五十里。繇此越海登陸,即奉化縣境。又西北十里曰橫山,相接者曰白石山,又十里曰烏嶼山,孤懸海中,皆奉化及鄞縣分境處也。○大雷山,在縣西二十里,盤踞數十里。又冠蓋山,在縣西南三十里。頂列五峰,如冠蓋相望。又西南十五里有靈巖山,巖石奇秀,瀑布懸流凡百餘丈。其相近者又有五師山,亦稱名勝。
韭山,縣東南百里海中。山多韭,形勢巍峨,島嶴深遠。自縣東四十里雙泉山來,歷小睦、大睦、西殊、東殊以至韭山,皆列峙海中。又東南百里有大韭山,卓然孤立,憑據大洋,直望日本,夷船往來,往往視此爲準。○三萼山,在縣南六十里海中。有三峰,一名三仙山,亦曰三岳山,賊自韭山來道必經此。嘉靖三十四年爲倭船所盤踞,官軍力戰始克之,蓋昌國衛及石浦所之襟要也。又面現山,在縣南八十里海中。與縣治相值,一望無間,因名。
東門山,縣南百二十里。其狀若門,下有橫石如闕。一名天門山,高二百丈,周二十五里,明初昌國衛置此,倭寇往往由此南犯溫、台,爲必備之險。又南十里有大門、擔子、石壇等山。或曰石壇山即壇頭山。有南北灠壳、菜藍等嶴,可以避風泊船。賊由日本而來每望此山收泊,嘉靖中設軍哨守。山外又有雞籠嶼,其外一望大洋,別無島,倭從韭山南來,道必經此,亦戍守要地也。
大佛頭山,縣南百五十里海中。其地名南田,海中十洲,此爲第一。日本入貢,每望此山爲向道。《圖說》云:「大佛頭山有斗底、蝦嶴、烏頭、青後城、壺底等嶴,係倭船往來棲泊處。山周百里,中甚平曠,地皆膏腴,宜耕稼。稍西爲台明嶼,兩山對峙,中流爲台、明二州分界處,故名。」○金齒山,在縣南百六十里。《海防說》:「山島嶴頗多,有金齒門港,倭船往來,每棲泊於此,亦南路要衝也。」又有朱門山,在大佛頭山南。賊從南來,每至此棲泊,嘉靖中設兵戍守。又有林門山,在朱門之東。山爲金齒、朱門之喉舌,島嶴亦多。嘉靖中倭從檀頭海洋突入,結巢於此,官軍擊却之。縣南二百里又有秋蘆門、楊士嶼等山,俱在海中,接東甌界。又花腦山,亦與大佛頭相近,俱倭夷出沒處也。
東溪嶺,縣西南四十里。又西南十里曰西溪嶺,三十里曰黃枝嶺。西溪、黃枝俱接寧海縣界。又縣西南九十二里有番頭嶺,近石浦所。○鋸門洞,在縣東南三十里。置戍於此曰鋸門隘。其外曰踞門洋,亦爲海中要地。
海,縣東二十里。又縣南去海三十五里,東北去海四十里。嘉靖中倭寇屢屢窺犯。縣南百九十里爲秋蘆門海洋,西南百五十里爲漁溪海洋,則寧海縣分境處也。
鄞港,縣東北四十里,港口直接大洋,中流與鄞縣分界,因名。西入奉化縣界。中流有白石山。東南去縣六十里,其分界處也。上流諸水悉匯入焉。○北港,在縣東北十五里,東達大洋,西距奉化之鮚崎山,其地有陳山渡,自陳山渡一潮至方門,舟潮至烏崎,三潮至府城下。方門,在奉化縣南四十里海濱,有方門鋪。
八排門港,縣南百四十里,與佛頭山相連。港內多腴田,地下,便於棲泊。倭船據此,剿滅爲難。嘉靖中有兵巡守。又旦門港,在昌國衛東北,係懸海大洋。外有東旦山、與韭山相對,賊由韭山來必望旦門突入以往南路,內近何家灠、仁義、南盤一帶老岸。嘉靖中設何家灠、仁義二寨戍守。其相近者有馬岡,官軍嘗敗倭於此。
三門港,縣西南百里。港口爲石浦巡司及土灣、番頭一帶居民喉舌。倭從溫、台突犯,必取道於此。《海防說》:「三門去石浦稍遠,而與朱門海洋鄰近,戍守最切。」又牛欄基港,在石浦所北,爲石浦關之後户,外洋必由之隘也。有山環抱,可避東北颶風,如分哨南北,此爲適中之地。又下灣門港,在石浦所東南。志云:下灣門外即壇頭大洋,內則舊城東門,港闊潮急,且與火爐頭山對峙,又四門入路總會於此,此守下灣門要地也。又洞下門港,在石浦所西南。志云:洞下門逼近石浦所城,港窄潮急,賊舟進此,必紆回磬折於兩岸夾山之下,而石浦左連一山名打銅坑,與洞下門正相對,此守洞下門要地也。
竿門港,在縣西北錢倉所南,倭夷來犯,每棲泊於此,南距石浦關百餘里。○青門港,在縣西爵溪所東南,有山回抱,可以避風泊船,內接公嶼,外衝四礁,與韭山相對,極爲衝要。又茅灣,在錢倉所東南,亦與韭山相對。嘉靖中,倭船棲泊處,所北又有白沙灣。嘉靖中,倭賊由此突犯奉化。
中大河,在縣城南。會縣境三十六澗之水灌上洋田六萬餘畝,至縣西南十五里靈長碶入於海。又縣西南二里有西大河,東南九里有東大河,皆匯諸溪澗水縈繞境內,引流溉田。於沿海置碶以蓄洩之。又瑞龍河,在縣東南二十里,出瑞龍山;相近又有千丈等河;皆宋淳熙五年令許知新引以溉田,下流入海。今多堙廢。又三港口河,在縣南二十五里。源出縣西二十里之大來山,會西大河以入海。○淡港渡,在縣西北四十里,與奉化縣接界。《輿程志》:「自淡港渡西北八十里即奉化縣城。」恐悞。
陳山寨,縣東十三里,有巡司。《通志》:「司舊置於縣北陳山,正統十二年徙今所。」又趙嶴巡司,在縣東南七里。舊在寧海縣境,正統八年改置於此。又爵溪巡司,在縣西五十五里,舊置于爵溪,洪武二十年改建千户所,移司於此。又石浦巡司,在縣西南百二十里。本置於石浦,亦洪武二十年改徙。○湖頭渡砦,在縣東北三十里。《名勝志》:「大嵩所有湖頭關,後移此,并移奉化縣塔山巡司戍守。」《輿程記》:「自湖頭渡而西百二十里而達奉化縣,渡蓋爲三邑要口。」又南堡寨,在縣南三十里。
遊仙寨。在爵溪所南。嘉靖三十一年倭賊寇遊仙寨,爵溪百户秦彪曰:「遊仙與爵溪唇齒,無遊仙是無爵溪也。」直前赴救,戰死。○玉泉場鹽課司,在縣東南十五里。又像山河泊所,在縣東南二百七十一里。今革。
附見:
寧波衛,在府治西,即宋慶元府治故址。洪武初建明州衛,十六年改曰寧波衛。
觀海衛,在慈谿縣西北七十里。東南去寧波府百五十里,西南去餘姚縣八十里。洪武二十年湯和置衛於此,築城周三里有奇,永樂十六年增修。今領所一。
龍山守禦千户所,府北七十里。西南至餘姚縣百二十里,東至定海縣七十餘里。洪武二十年建,隸觀海衛。築城周三里,永樂十六年增築。嘉靖三十四、五年,倭賊往往登犯。《海防考》:「所北對金山、蘇州大洋,東對烈港、伏龍山,控臨海漈,相去僅十里許,爲賊淙往來必由之道,又臨、觀二衛之門户也。」
定海衛,在定海縣治東北。洪武二十五年建,領所五。
舟山中中千户所,治昌國故縣城中。城周七里。洪武十二年重築。明年城成,設守禦昌國千户所,十七年改置昌國衛。二十年縣廢,移衛於象山縣境,改建今所。永樂十六年增葺所城。所南二里曰舟山關,詳見前翁山城。
舟山中左千户所,亦治昌國縣故城中,建置同上。
舟山後千户所,在定海縣東南九十里。西北去府城百五十里。洪武二十七年建。城周四里,明年修完。永樂十二年、十六年皆營葺。東南接霩衢所,南接大嵩所。所北一里有碶頭烽堠,東臨黃碕港,永樂初有流倭由此入犯。嘉靖中倭由碕頭海洋突入黃碕港,犯穿山所,因設軍戍守,最爲要地。
霩衢守禦千户所,定海縣東南百二十里。西去府城百八十里。洪武二十一年建。城周三里。所濱海孤懸,其東南爲梅山港,東至崎頭大洋,南至雙嶼港俱約五十里,西至大嵩港約百里。北五里爲三塔峰,最險要。嘉靖十九年倭黨李光頭巢於雙嶼港,二十七年搗平之,因築塞港口以空淵藪。
大嵩守禦千户所,定海縣東南百三十里。西北去府城九十里,西去奉化縣百里,南至象山縣七十里。洪武二十一年建,城周四里。所東援霩衢,南連錢倉,其東南爲大嵩港,對峙韭山,直衝大海,嘉靖中倭船往往由此犯所城。所東即慈嶴山,亦是時倭賊衝突處也。
昌國衛。象山縣西南八十里。北去府城三百五十里。洪武十七年置衛於昌國縣城內,二十年徙衛於縣南之東門山。二十七年以東門懸海,薪水艱阻,徙後門山,跨山爲城,周七里,即今衛也。永樂十五年修葺,成化間重修,嘉靖三十二年復營繕以禦倭。城控臨海洋,屹爲保障。領所四。
石浦守御前千户所,象山縣西南百里。北去府城三百七十里。舊置於縣南十里石浦山,洪武二十年改建於此。阻青山爲城,周不及五里。永樂十五年重修,嘉靖三十四年復完葺。前臨石浦關口,切近壇頭、韭山,乃倭夷出沒咽喉要路,翼蔽昌國,此爲門户。
石浦守禦後千户所,同上,志云:石浦去昌國十餘里。城下一帶水涯,可以棲泊戰船。對面有山,即石浦舊城,今謂之石浦關。關外大洋有山曰壇頭,倭盜出沒處也。寧郡之衝,以石浦、昌國爲最。寇自南來必由三門、林門、下灣門、東門四路而入,寇自東來必由牛欄基洞下門而入,備禦切矣。
錢倉守禦千户所,象山縣西北三十里。北去府城二百六十里。洪武二十年建,四面阻山,城周三里。永樂十四年重修,嘉靖三十二年增葺。城東臨大海,至大嵩港約一百里,南爲塗次烽堠,外接竿門、蒲門等處,西北至湖頭。渡海爲大嵩所界,乃昌國之藩籬,與大嵩相爲犄角者也。
爵谿守禦千户所。象山縣西五十五里。北去府城二百七十里。洪武三十一年建,永樂十五年重修,成化中增葺,嘉靖三十二年又繕治。西北阻山,東南負海,城周三里,孤懸海口,直衝韭山,東逼大海,西並錢倉,南以遊仙寨爲外户,北以象山縣爲喉舌,亦稱要地。

台州府,東至海岸百八十里,南至溫州府三百五十里,西南至處州府三百六十里,西北至金華府五百七十二里,北至紹興府三百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四百四十里,至京師三千七百七十八里。

《禹貢》揚州地,春秋、戰國時爲越地。秦屬會稽郡,兩漢因之。漢初,爲東甌之境。武帝建元中閩越圍東甌,東甌徙國於江、淮間,以其地屬會稽郡,置回浦縣,南部都尉治此。南部亦作「東部」。三國吳太平二年,以會稽東部爲臨海郡,治臨海縣,尋徙治章安。晉、宋因之。梁改曰赤城,尋廢。陳置章安郡,隋平陳廢入處州,大業中屬永嘉郡。唐武德四年置海州,五年改台州,因天臺山爲名。天寶初曰臨海郡,乾元初復曰台州。光啓二年升爲德化軍。五代時屬於吳越,宋仍爲台州。亦曰臨海郡。元曰台州路,明初改台州府。今領縣六。
府山海環峙,川澤沃饒,陸走紹興則明州中斷而臨安震,水向定海則錢塘可襲而京口可塞也。劉宋泰始中賊帥田流起臨海,掠海鹽,殺鄞令。東土大震。唐季裘甫之亂,明、越皆被其毒。元末方國珍發難於此,東南遂有沸騰之勢。豈非以台之爲境,倚山傍海,可爲旅拒之資,而出奇制勝,正不當跼蹐於數百里間哉?或者曰台之最切者海道也。其地僻處海濱,四塞爲固,南有桃嶴、金竹,北有桑洲、桐巖,西有關山、衛墅,疊嶂層岡,重關鳥道,庶幾可恃,惟是南去松門不過百里,東至海門僅八十里。海門者,固台之門户也。三面阻水,無險可憑,敵自海門而上則一潮直達,若棄舟登陸,亦徑至城下。倉卒將何以禦之?《圖經》云:「台三面阻山,一面瀕海,形險如此,而患戰守無策,得乎?」

臨海縣,附郭。漢回浦縣地,屬會稽郡。後漢爲章安縣地,三國吳太平二年分置臨海縣,爲臨海郡治。晉以後皆屬臨海郡。隋屬處州,唐爲台州治。今編户百八十里。

臨海城,今郡治,隋、唐以來故址也。舊有子城,周四里,相傳唐末築,今廢。其羅城相傳唐初所築,吳越時增修。宋太平興國三年吳越歸附,詔燬其城。尋又修築,慶曆五年海溢城毀,復修完,明年甃以磚石。至和元年又以水患修築,嘉祐二年亦以水圮營繕。熙寧四年守臣錢暄增修,縮城東里許以避水,淳熙二年復葺治。明年淫潦水溢,守臣尤袤悉力隄護,事竟修築,城始完固。元至正十八年方國珍竊據,亦經營治。明朝洪武初復營築,永樂十五年增葺,嘉靖三十二年以倭患修治。有門七,城周十八里有奇。
章安廢縣,縣東一百十五里。即漢之回浦縣。後漢建武中改曰章安縣,或曰章帝章和元年所改,亦爲東部都尉治。三國吳爲臨海郡治,建興二年孫峻廢齊王奮爲庶人,徙章安,即此。晉、宋以後,皆爲臨海郡治。陳爲章安郡治,隋廢郡,併縣入臨海。自唐至宋皆爲章安鎮。宋建炎初金人陷明州,帝自昌國移次台州之章安鎮。金人乘勝破昌國,來追帝,又如溫州,泊港口是也。元置稅場於此。今亦爲章安鎮。
大固山,府治西北。高八十丈,周五里,蜿蜒磅礴,如屏障之狀。《舊經》:「晉孫恩作亂,刺史辛景休於此掘塹守之,恩不能犯,因名。」一名龍顧山,舊子城蓋在山上。又小固山,在府治東南,高七十丈,周四里,與大固山相望,僅懸二里,亦以辛景休禦寇得名。城東南又有巾子山,與小固相連,兩峰如帢幘。頂有雙塔,下瞰城郭郊藪,山水盡在目前。《東征記》:「城東二里有小梁山,下臨澄江。江南岸又有伏龍山,去城里許,即巾子山之支隴矣。」○日山,在城西五里,面東朝日,視諸山獨高。又靖江山,在城東七里,舊傳辛景休敗孫恩於此。志云:府南二十里有古塘門山,兩峰對峙,中空十餘丈,舊傳海門在焉。又亭山,在府南百里。舊有寨,由郡泛舟入黃巖者多候潮於此。
真隱山,府西南四十里。即括蒼山也。與仙居、縉雲諸山相接。詳見名山括蒼。
宜山,府西六十里。其巔平衍,良疇可千頃,有潭瀑沾溉,旱不能灾。又石塘山,在府西三十里。石峽飛瀑,下注塘中。並峙者曰新羅山,與城西二十三里之八疊嶺相望,鳥道巑岏,登陟艱阻。又青潭山,在府西二十五里。舊有陂,廣十餘里。
白鶴山,府東南二十里。上有展旗峰、劍巖諸勝。《寰宇記》:「白鶴山上有深湖,中有磐石。」又蓋竹山,在府南三十里。上有石室、香爐、天門三峰,一名竹業山,道書以爲第十九洞天,第二福地。《圖經》:「山周百八十里,起於臨海之長石,綿亘黃巖之西,以至婺之東陽,溫之樂清,蓋郡境大山矣。」○九盤山,在府東南七十五里。山路縈迴九轉,絕頂可眺大海。又東刊山,在府東九十里海中,相傳禹隨刊至此。山極高遠,亦名天柱山。縣東百里又有兵山,舊志云:唐末屯兵處也。又有石鼓山,在縣東百有五里。舊有栅城,唐貞觀初刺史李元奏置城,設兵戍於此。
金鼇山,府東南百二十里。宋建炎四年金人入寇,高宗泛海嘗泊此山,留四十日,始還紹興。其相峙者曰海門山,對立如闕,在海北岸,東枕海。又四里曰赤山,又東曰翠環山,與海中諸山相望。○玉峴山,在府東百有九里海中。舊名黃石山。唐天寶六載改今名。山中洩水九層,沿巖涇落,宛如白練。又有石澗,容數百人。四圍多林木,陰翳蔽天。今其地亦曰黃礁。又東二十里曰合旗山;又二十里曰掘門山,與黃石山矗立相對;又東麂山,在府東五十七里,其相近者曰西麂山;又龍符山,在府東百七十里,一名覆釜山;又大雄山,在府東二百十里;皆海中山也。
芙蓉山,府東二百里海中,出海口望之,竦若紅蓮始開。唐天寶六載改名秀麗。嘉靖三十三年,官軍擊倭賊於芙蓉海口是也。又臨谿山,在府東北二百四十里。一名牛頭山,下有溪二,水合流,亦名臨溪。志云:山逼臨海岸,亦曰臨海山。○白山,在府東南二百五十里,望之如雪,其上有湖,其下有溪。又高麗頭山,在府東南二百八十里,自此分路入高麗國,一峰突立如人首,因名。此皆海中諸山也。
三山,府東八十五里海門衛西南。衛濱海,散漫無險可依,山峙立椒江南岸,爲衛境之望。又城門嶺,在府東南百五十里,當衛城北,亦峙椒江南岸,稍東北即前千户所城也。由此達仙居,走溫州,爲所境之險。○城山嶺,在府西南三里,以城跨其上而名。又有新嶺,在府南三十五里,入自大左嶴,至嶺脊與黃巖縣分界。志云:大左嶺在府南四十里。
雙巖,府南十五里。與府治對,峻峭爲諸山之勝。又馬蹄巖,在府南二十里,甚險峻。一名聖巖。又仙巖在府東南百二十里,高廣可數百仞。○常風洞,在府西五十里常風嶺上,中幽邃,舊有石欄護之。宋宣和中嘗駐兵於此。又招賢洞,在府西六十里,亦宋宣和中擊賊處,其地險僻,設兵戍守。
海,府東百八十里。有兩頭門諸險,嘉靖中爲倭夷出沒處。又有螺門,亦在府東海中,嘉靖中官軍敗倭於此。《海防攷》:「府境最切者曰海門衛。衛城北即海門港,一名椒江渡。港水流入二十里分兩支,一抵台州府城下,一抵黃巖城下,此府境咽喉也。論者謂海門之防視定海尤棘。定海水港既狹,港外連山,遠近皆可泊船分哨,今海門港一潮之遠,止有三山一座,形小勢削,並無隱蔽,港內不可禦敵。外洋風浪汹湧,更無山嶼回抱,故明初至嘉靖中屢被其患。所當增設水軍爲港口之備。」
澄江,在府城南,一名靈江。其上流爲三江。三江者,一自天台始豐溪,一自仙居永安溪,至府西十里而合爲澄江,故曰三江。環繞郛郭,潮至此而止,故曰澄江。接於黃巖縣之永寧江而入海。元至正十二年泰不華招降方國珍,乘潮下澄江,觸沙不行,賊至戰轉,爲所殺。
東湖,府東三里。宋守錢暄所濬,周十餘頃,瀦衆山之水引以灌溉。又府西南二十四里有禦侮潭,飛瀑下注,匯而爲潭,南流入於永安江。
百步溪,府西北六十里。源出天台諸山,流入縣界。有二灘湍急,俗名大、小惡溪,經清潭山東注於澄江。志云:府南四十里又有灘溪,接三十六渡之水,會府東四十三里之潮漈溪,下流至大田港入於永寧江。○寨溪,在府東七十里。一名板沸溪,下流入永寧江。相傳唐末有方將軍者駐兵擊寇於此,今溪側有地曰大郭營。志云:縣境羣溪以數十計,大約分注三江,以達於永寧江。
栅浦,在海門衛東南。嘉靖中倭賊由此入海門港,又由此犯松門衛。志云:栅浦去松門不過數里。○湖苔泉,在縣南二十五里。出古塘門山,有三十六穴,引流而南,溉田甚廣。
○蛟湖,鎮府東百有二里。有巡司,明初置。又連盤巡司,在府東北百二十里,地名長沙,逼近海口,亦曰連盤港口。明初置巡司,與前千户所相爲形援。《宋志》:「府東南七十里有管界寨,東南百二十里有亭場寨。」嘉定十五年守臣言:「管界、亭場兩寨,皆防扼海道。亭場在海門之北,管界乃入裏港之中,甚無謂也。宜以管界徙海門南,與亭場對峙。」因議移於土馬巖。元廢。又吳都寨在府東百五十里,亦宋置,元廢。
赤城驛,在府治東南。宋置丹丘驛,明朝改今名。又泰安驛,在府西北四十七里;橫溪驛,在府東北五十里;皆宋置,尋廢。○杜瀆場鹽課司,在縣東百里。宋熙寧五年置場,元曰杜瀆監,明初改鹽課司。志云:府東南二里有台州鹽倉批驗所。又新亭鹽場,在府東南六十里。宋置,尋廢。《宋志》:「臨海縣東三十里有大田稅場,東南百二十里有雄溪鐵場,百五十里有香公、廣濟二鐵場,西六十里有歸溪鐵場,西北五十里有大石鐵場,又十里有高梁銀場,後廢。」元初并廢大田場。
三石鎮。在府東。嘉靖中倭略臨海之三石鎮,即此。○新橋,在府東南。嘉靖四十年倭自桃渚登陸,來犯府城,戚繼光敗之,又追敗之於新橋,又追敗之於黃沙,圍之於白水洋民居,焚而殪之。《聞見録》云:「府北有十二堡橋,爲北出寧波之道。」

黃巖縣,府東南六十里。西南至溫州府樂清縣百八十里,西北至仙居縣百五十里。本漢回浦縣地,後漢以後爲章安縣地,隋爲臨海縣地。唐上元二年析置永寧縣,屬台州。天授初改今名。宋因之。元元貞初升爲州,明朝洪武二年復爲縣。縣城相傳唐上元中築,周九里有奇,後廢。明初吳元年重築,周三里。洪武二十年徙磚石築海門衛城。嘉靖三十一年倭入犯,縣以無城,不能守。明年築城,周七里。編户百五十六里。

古城,縣南三十五里。外城周十里,內城周五里,有洗馬池、九曲池、故宮基址。楚滅越,越王支庶築城保此,俗訛爲徐偃王城。志云:城在大唐嶺東,與太平縣接界。又有漢城,在縣北十里,建置未詳。
永寧山,縣東五里,以舊縣名,石壁峻特,四望皆方。一名方山。其陰曰白龍山。旁爲九峰山,山列九峰,二峰特高。又委羽山,在縣南五里。一名俱依山。山東北有洞,俗傳仙人劉奉林控鶴墜翮處,道書以爲天下第二洞天。○馬鞍山在縣東五里。山勢奔迸,脊如馬鞍。元末方國珍以舟師突海門,入州港,犯馬鞍山,泰不華擊之,戰死。嘉靖中倭賊入犯,官軍敗之於馬鞍山。或云山在楚門所西北。
松巖山,縣西十五里。沿巖而上凡七里始登石梯,梯數百級,俗名古僊百步街。上平廣,有古松碧潭之勝。又靈巖山,在縣北十里。一名鷲峰。有飛瀑垂崖而下,瀦爲深潭。山之右爲紫霄山、翠屏山,皆高勝。○蓋竹山,在縣西北三十里,與臨海縣接境。縣西六十里又有三薈山,周二十餘里,分上中下三薈,巖澗洞壑,每入益勝。居人皆以造楮爲業。相近者又有平田山,甚高峻,至嶺平衍可田,因名。志云:縣西五十里有靈石山,一名甘露山,孫恩寇境,毀木爲船,石從空墜而傷賊,因名。縣西百二十里又有黃巖山,一名仙石山,縣以此名。
東鎮山,縣東二百四十里。《臨海記》:「洋山東有東鎮大山,去岸二百七十里。有四嶴,極險峻。山上望海中突起一石,即高麗頭山也。」又盤龍山,在縣東南二十五里。橫岡曲阜,狀如盤龍,又盤山,在縣南五十里,盤迴十里,石磴崎嶇。○將旗嶺,在縣西四十里,舊爲屯營處。又鄭家嶺,在縣西百有五里,嶺路高峻。縣西百十里又有五部嶺,綿亘甚遠,其路五達,因名。志云:縣西南三十五里有佛嶺,與樂清縣分界。嶺北有軍營溪,宋宣和中官兵禦寇結營於此,因名。今溪在縣西三十里,源出佛嶺,下流入江。
海,縣東百里。其入海之口曰椒江,由椒江而西,直接永寧江,抵城下不過七十里,故縣之海防視他所爲切。元季方國珍之亂,嘉靖間倭夷之亂,縣輒被其禍。
永寧江,縣北二十里。有二源,大源出縣西南三百餘里之塵山,東南流二百十里至左溪村,小源出黃巖山東北流,合於大源。皆平淺不通舟;合流三十里至官嶴村,無灘磧,直接永寧江,廣逾百步,可通舟;又東流百里過縣北,又三十五里而爲臨海縣海口入於海。從源至海,計四百八十里,亦曰澄江。
青湖,縣西三十里。相傳湖底有竅,深不可測。又西五里有白湖。又天賜湖,在縣東南五十里限浪山下,居民得灌溉之利甚博。不假濬鑿,故名。又消湖,在縣東南九十里。
官河,縣東南一里。志云:河自縣前至溫嶺凡百三十里,別爲九河,各二十里,支爲九百三十六涇,分二百餘埭,綿亘諸鄉,溉田七十一萬有奇。宋紹興九年以後相繼濬治,元因之,明朝亦屢修濬,爲民利。《宋志》「官河舊有五牐,久廢不修,淳熙十二年提舉勾昌泰請修復」,即此。又縣東有東浦,紹興中嘗置常豐牐,名爲決水入江,而海潮漲淤,每逢旱乾,則灌溉無備。淳熙十三年昌泰奏請築塞之。溫嶺,見太平縣。
長浦寨。縣東南四十里。有巡司,本曰界首巡司,洪武二十年立海門衛移置於此,改曰長浦,築城戍守。又路橋鎮,在縣東三十里。宋初爲新安鎮,後改今名。今亦爲戍守處。縣東南四十里又有旋井市,亦曰泉井鎮。○丹崖驛,在縣治東。舊在縣東北三里,宋曰永寧驛,乾道三年又改爲仁風驛,元因之。明初改今名。又白峰驛,在縣南四十五里,宋置,尋廢。《輿程記》:「縣南六十里至樂清縣之領店驛,又南至窑嶴驛六十里。」又黃巖場鹽課司,在縣東南六十里。宋曰遷浦鹽場,元曰黃巖場監,元貞初升鹽司,明初改今名。

天台縣,府西北九十里。東北至寧海縣百十里,北至紹興府新昌縣百二十里,西至金華府東陽縣三百五十里。漢章安縣地。三國吳析置始平縣,晉太康初改爲始豐縣,屬臨海郡。宋、齊因之。隋省縣入臨海。唐武德四年復置始豐縣,屬台州。上元二年改曰唐興縣。咸通初王式討裘甫於寧海,分軍屯唐興,斷其南出之路是也。五代梁開平中吳越改曰天台,石晉時改曰台興,宋復曰天台縣。舊有城,相傳三國吳永安中築,後廢。宋宣和三年重修,明嘉靖三十二年改築,周五里有奇。編户四十二里。

天台山,縣北十里。一名桐柏山,亦名大小台山,以石橋大小得名。道書:大小台當五縣中央。五縣謂餘姚、奉化、臨海、天台、嵊縣也。《山經》:「天台超然秀出,入山者路由福溪,水險而清,前有石梁,下臨絕澗,逾梁而上,攀藤梯壁,始得平路,其詭異奇秀,非記載所能盡也。今在縣北六里者曰赤城山,土皆赤色,狀似雲霞,儼如雉堞,孫綽所云「赤城霞起而建標」者。西有玉京洞,道書以爲第六洞天,宋咸平、天聖中皆投金龍王簡於此,水流爲赤城溪,注於大溪。又瓊臺山,在縣西北三十里,稍南三里曰雙闕山,兩峰萬仞,屹然相向,孫綽云:「雙闕雲聳而夾道,瓊臺中天而懸居」,此矣。縣西四十里曰瀑布山,一名紫凝山,有瀑布千丈。又石橋山,在縣北五十里。石橋架兩巖間,長七丈,北闊二尺,南七尺,其中尖起丈餘,下有兩澗合流,勢甚峭峻。孫綽云「跨穹窿之懸崖,臨萬丈之絕溟」是也。又寒石山,在縣西北七十里,一名寒巖。縣西九十里有天柱山,其南有黃水峰,已上皆天台之別阜也,餘見名山。
桐柏山,縣西北二十五里。天台之支山也,故天台亦兼桐柏之名。周圍有紫霄、翠微、玉泉、臥龍、蓮花、華琳、玉女、玉霄、華頂九峰,亦即天台諸峰矣。上有桐柏觀。唐懿宗初浙東賊裘甫作亂,官軍與戰於桐柏觀前,敗績。宋改名崇道觀。志云:縣北十三里有司馬悔山,爲天台山後蓋,道書以爲第十六福地。唐時司馬承禎隱此,就徵而悔,因名。○東橫山,在縣東十里,天台山足也,俗名覆船山。其上坦夷可三十頃,中有三溪。又東三十里有蒼山,以蒼秀凌霄而名,接寧海縣界。
大盆山,縣西百八十里。西接東陽,南界仙居,遙望宛如覆盆,婺江發源於此。○關嶺,在縣西北四十里,與新昌縣分界。又筋竹嶺,在縣東四十五里,與寧海縣接界。
大溪,在縣城西南。志云:始豐溪源出大盆山,引而東天台、桐柏二水入焉,故曰大溪。流經縣南,又東南流入臨海縣界合仙居縣之永安溪,即澄江上源也。又青溪,在縣西五里。或曰即天台水也,合銅溪而入大溪。縣北四十里又有福溪,出石橋山下,分流而西北入新昌縣界,爲剡溪之上源。其一流南入大溪。又銅溪,在縣西北五十里。水色如銅,亦南流入大溪。
楢溪,縣東三十里。一名猶溪,亦名油溪。源出縣東十里鳳凰山,東流入寧海縣界。溪產鐵。胡氏曰:「楢溪之東有甬溪,唐王式破裘甫處也。」又靈溪,在縣東二十里,亦流入寧海界合於楢溪。舊有靈溪公館,在縣東二十五里。○左溪在縣西三十里,合天台水,逶迤曲折,至關嶺而入新昌縣界。
赤城驛,縣治西南。宋置。又飛泉驛,在縣西二十五里。靈溪驛,在縣東二十里。《宋志》:「舊路由靈溪驛入京,謂之『亭頭』,後改自東門,驛廢,尋又廢飛泉驛。」元并廢赤城驛。○赤巖銀場,在縣西十里。宋元祐四年以礦發置場,尋廢爲鉛坑。縣西九十里又有天柱山鉛坑,東三十里有楢溪鐵坑,元時皆廢。
關嶺山寨。在縣西北關嶺上。舊志:嶺上有石壘寨,唐廣德初王師討賊袁晁,壘石築寨於此。元末方國珍亦嘗據此結寨。又北曰會寺嶺寨,亦曰衛墅。志云:關山、衛墅,郡西境之險也。今詳見新昌縣。

仙居縣,府西九十里。東南至黃巖縣百五十里,西北至金華府永康縣二百八十里,西至處州府縉雲縣百五十里。晉始豐縣地,永和三年析置樂安縣,屬臨海郡。宋以後因之。隋省入臨海,開皇十年婺州賊帥汪文進使其黨蔡道人守樂安,楊素討平之,即此。唐武德四年復置樂安縣,屬台州,八年廢。上元二年復置,徙治孟溪,仍屬台州。五代唐長興元年吳越改爲永安縣。宋景德四年改曰仙居縣。舊有土城,唐上元中築,周不及二里,後廢。宋宣和中重築,元毀。明朝嘉靖三十五年,始議築城,不果。邑爲倭所殘掠,明年始壘石爲城,周五里,尋復廢。今編户九十五里。

括蒼山,縣南五十里,即真隱山。今縣西北九十里有蒼嶺,即此山之嶺,與縉雲縣接界,重岡複徑,隨勢高下,行者病其險峭。志云:嶺高五千丈,周八十里。縣東南三十里又有括蒼洞,真隱山勝處也,道書以爲第十洞天。
福應山,縣東二里。爲近郊之勝,亦名盡美山。又安洲山,在縣南五里。一名管山,又名九旬山。山本在水中,唐武德間風雨大作,沙湧成洲。縣東南十五里又有峽山,亦曰大峽嶺,衆山拱列,溪澗紆回。○青尖山,在縣北十里。萬山四合,一峰卓立,亦曰圭峰。縣北四十里又有紫籜山,高廣。舊名竹山,唐天寶中改今名。又北二十里有竹家寮,地界天台、永康間,爲盜賊淵藪。
韋羌山,縣西四十五里。高出衆山,險絕難升。又有萬竹山,在縣西南四十五里。絕頂曰新羅,九峰迴環,道極險阨,嶺上平曠,自成村落。縣西四十里又有翠屏山,蒼翠鬱蔥,亦稱幽勝。又金峰山,在縣西九十里。山有九峰,次第起伏,其第九峰尤高勝。○彭溪山,在縣西北四十里。舊志:山多林木,饒五穀,脈接天台。水流爲彭溪潭,疏爲四堰,溉田甚衆。又玉几山,在縣西南五十里,方正如几。又西五里爲景星山,壁立萬仞,上有鹿頸巖。志云:縣南百里有道赭山,路出溫州。
五部嶺,縣東南百五十里。與黃巖縣接界。《聞見録》:「自五部嶺南出張溪,凡二百餘里,又七十里即溫州府城,爲往來之間道。」又三十六崛嶺,在縣西九十里,出縉雲縣界。○水簾巖,在縣西南四十五里,崖壁橫峙,懸瀑如簾。下有石室,甚深廣。又太翁巖,在縣東四十里。中有泉。宋宣和間居民多避寇於此。
永安溪,縣西北百四十里。源出金華府東陽縣界,亦曰大溪。志云:溪有二源,小溪源出縣西二百十里馮師山,東流百里至曹村,淺不可舟,自曹村而下可勝小艇,又東至妃姑村,與大溪會,流六十七里,環城西而東出,入臨海縣界合天台縣始豐溪,接澄江而入海。○曹溪,在縣西南九十里。源出括蒼嶺,南流四十里合諸溪水入大溪。又方溪,在縣西南百七十里。源出溫州府永嘉縣之杉岡,亦合諸溪之水北流注於永安溪。
彭溪,縣東二十里。源出天台山,南流百十里入永安溪。嘉靖三十五年倭賊據仙居,官軍進擊,賊走彭溪,官軍殲之於溪上。又有白水溪,在縣東二里。源出竹山,入大溪。一云亦出天台山,經縣東北四十里,流長百里合彭溪而入大溪。
湘湖,縣東十五里。瀦衆山之水,四時不涸,居人資以灌溉。相近者又有深澄湖,又東十里曰磬湖,又二里曰蓴湖,縣東南二十里又有黃赤湖,皆瀦水溉田。○小西湖,在縣西二十里,延袤數里。南宋初吳芾所開。又千頭湖,在縣南二十五里。唐末黃巢犯境,義兵拒敵,誅賊黨千級投湖中,因名。
白塔寨,縣西三十五里。《宋志》:「嘉定十五年守臣言:『白塔寨因宣和中寇亂置,今已爲聚落,而蒼嶺當衢、處、婺三州,岡阜深阻,行者窮日而後度,人煙迥絕,寇攘所憑,請徙於嶺下戴村。』尋廢。」○安洲驛,在縣治西。本名括蒼驛,宋置。嘉泰二年以近安洲山,改今名。元廢。又有蒼頭驛,在蒼嶺上,亦宋置,尋廢。又安仁鐵場,在縣西百二十里。宋開禧元年置,元廢。
田頭市。縣西三十里。明初置田市巡司,嘉靖中廢。○官路橋,在縣西二十里,爲往來之通道。

寧海縣,府東北百八十里。東北至寧波府象山縣二百三十里,北至寧波府奉化縣百二十里。漢回浦、鄞二縣地,晉太康初析置寧海縣,屬臨海郡。宋以後因之。隋省入臨海縣。唐武德四年復置,屬台州,七年省。永昌元年復置。《城邑考》:「縣舊治海遊鎮,永昌初徙今治。築城周不及二里,尋廢。嘉靖三十一年以倭患築城。萬曆十九年以淫雨城圮,復修築。周六里有奇。」編户百十三里。

臥龍山,縣治東南一里。山勢蜿蜒,如龍偃卧,一名應家山。又南里許有千丈巖,壁立高峻,下有青鏡湖。○白嶠山,在縣東五里,亦曰白嶠嶺。志云:晉置寧海縣初治此。今有白嶠驛,路出奉化縣。又東二十里有瀛巖,濱於海,崖㟧險絕,下蘸波心。
雷山,縣西三十里。有三十六峰,亦曰三十六雷山。又梁王山,在縣西南三十里,爲往來通道,置公館於此。○王愛山,在縣西六十里,路接天台縣界。志云:唐咸通中裘甫據寧海,王式敗之於海口、上鏐、海遊三處。甫蓋從王愛山遁走剡城。又鳳山,在縣南百二十里,健跳所城跨其上。
天門山,縣北六十里,接奉化縣界。山從嵊縣發脈,繚繞三百餘里。其麓有閬風台,拔起數千仞。又龍鬚山,在縣西北五十里,舊產銅鐵。志云:山岡四斷,怪石屹立,有三龍湫。又峽石門山,在縣西北五十里。兩峰夾起,矗立千仞。○三門山,在縣界二百五十里海中,海舟出入必經之所。今設兵船泊守,南與大佛頭,北與林門各兵船會哨。又罣罳山,在縣東百里,大海環其下。縣東北九十里又有蓋倉山,瀕大海。一名茶山,亦曰茶巖。下有柴溪,引流注海。
桑洲嶺,縣西六十里。有桑洲驛。又縣西南百二十里有桐巖嶺,其上爲朱家嶴驛,又西南六十里即府城也。舊路由狼坑、縣渚、海遊而西,紆回阻滯,宋靖康以後,取道於此,至今便之。嘉靖中戚繼光討倭寇,駐軍桃渚,寇屯聚桑洲,糧援久之不至,蓋控扼要地也。
海遊嶺,縣南六十里。下有鎮。唐咸通中王式大破裘甫於海遊鎮,甫遯入甬溪洞,官軍與戰於洞口,又破之。舊志:洞在縣西南百餘里,入天台縣界。又戰坑嶺,在縣南百里,危峻難登,俯瞰大海。其相近又有佹橋嶺,兩石峙立如門,架木爲梁以度。下有泉,甚湍急。○楓槎嶺,在縣南二十里,亦曰楓嶺。嘉靖中倭寇入犯,官軍禦之於此,敗績。又南五里有摘星嶺,本名新嶺,嶺甚高峻,因名。
大龍嶺,縣西南百里。迴旋曲折,凡三十五盤,接天台縣界。○栅墟嶺,在縣北六十里,與奉化縣接界。舊有栅墟巡司,元置,今廢。又蘇木嶺,在縣西北九十里,與紹興府新昌縣接界。又西溪嶺,在縣東百二十里,又東百里至象山縣城。
紫溪洞,縣東北四十里。幽阻險隘。唐寶應初袁晁作亂,李光弼討之。晁死,其弟瑛從五百騎遯入此。光弼駐兵洞口,絕其糧道,俱餓死。宋時洞口猶有遺鏃云。今亦曰紫溪嶺,路出象山縣。
海,縣東四十里。《夷堅志》:「縣東海中有尾閭,與海門馬筋相值。自高山望之,其水湍急,陷爲大渦者十餘,舟楫不可近。」舊傳東海泄水處。又健跳港,在縣東南百二十里健跳所東。有長洛渡,闊四百餘丈。出海往茅頭大洋,上接海中查盤山與練陀等處,下接海中青嶼、黃毛灠與牛頭、桃渚諸處。《海防攷》:「健跳所孤懸於重山之外,恃舟船爲命守港之師不可暫撤是也。」又茅頭洋,一作貓頭洋,亦在健跳所東北。嘉靖三十九年,官軍敗賊於此,又追破之於青門洋。青門洋,即青門港,見象山縣。
鄞江,縣東北四十里,與象山縣接界。自奉化縣東南境合諸溪之水,及縣北,白渚溪、馬紫溪俱匯流以入海。唐咸通中裘甫據寧海,王式遣軍屯海口以遏賊入海之道。胡氏曰:「即自鄞江走象山之道也。」今縣北五十里地名海口,舊置海口驛,今廢。
上白溪,縣西南四十里。源出天台華頂峰,東北流八十里合大溪,由雙港渡東流以入於海。又有湖瀆溪,在縣西南五十里。源出天台石橋,東流至雙港溪,又東三十里而入海。○大溪,在縣南一里。源出縣西南百里之桃花坑、牛頭潭諸處,至縣東南十五里合於上白溪。
海遊溪,縣南七十里。源出海遊嶺,東流五十里入海。志云:縣南六十里有新市橋,舊爲海遊渡,長四十丈。又寧和溪,在縣南九十里。源出天台諸山中,入縣境北流四十里,又東流十里入海。相近又有東溪,源亦出天台山中。中有鐵沙,冶之成鐵。會寧和溪以入海。○沙溪,在縣西北百七十里,匯諸山谿水,流入紹興府新昌縣界,合奉化縣之沙溪而爲王宅溪。
梅嶴鎮縣南百里。舊有鐵場,亦戍守處也。嘉靖中倭賊寇縣,由梅嶴突入樂清縣界。今縣南七十里有曼嶴巡司,東南八十里有竇嶴巡司,縣東二十五里有越溪巡司,東百里又有長亭巡司,縣北六十里有鐵場巡司,俱洪武二十年築城置戍,爲濱海之備。志云:宋、元時,縣境有鐵場數處,今皆廢。又長亭鹽課司,在長亭巡司東三十里。宋置鹽場,在縣東十五里港頭鎮,大觀三年移置此,今因之。又縣南海遊山下有海遊鎮,洪武初置稅課局,正統三年廢。○臨門寨,在縣東二百里海頭。宋置,元廢。又麻嶴寨,在縣西南七十里。元置巡司,今廢。
白嶠驛,在縣治西。宋置於治東,名迎恩驛。元至正二十三年改今名,徙置治西。明朝因之。萬曆二十年移於桑洲,三十九年廢驛爲白嶠公館。又桑洲驛,在縣西桑洲嶺。洪武二十年湯和增置,嘉靖四十五年,改隸天台縣。又朱家嶴驛,在縣西南銅巖嶺上。亦洪武三年置驛於縣西九十里朱家嶴,因名。二十年,徙置於此。志云:宋於縣城東置妙相驛,縣南七十五里置縣渚驛,縣北百十里置海口驛,靖康以後迎恩、縣渚諸驛皆廢。元又廢妙相驛置白嶠驛。明朝建朱家嶴驛,增桑洲驛與白嶠爲三驛云。
南陳館。在縣西南六十餘里。裘甫爲王式所破,失寧海,乃帥其徒屯此,式復破走之。又上鏐村,在縣西北四十三里。今有上寮山。王式破之黨於此。○登臺橋,在縣東七十二餘里。跨海港,凡二十四洞。宋發運使鄭霖建,路通象山。

太平縣,府東南百四十里。北至黃巖縣八十里,西南至溫州府樂清縣九十里。本黃巖縣及樂清縣地,明朝成化五年分黃巖南境置縣,十二年又分溫州府樂清縣之北境益之。嘉靖三十一年築城,周五里有奇。編户五十六里。

石盤山,縣治南二里。峰巖錯列,泉石競勝。志云:山從鴈蕩山發脈,綿亘起伏至此六十餘里。其南連大雷山,山周三十里,高數千丈,爲縣之南屏。志云:大雷山在縣南十七里。又五龍山,在縣東南八里。山有石聳立,一名百丈巖。又有北五龍山,在縣東三十五里,新河所城亘其上。
王城山,縣西北三十五里。本名方城山,絕巘壁立如城,相傳越王失國嘗保此,唐天寶六載改今名。山中峰巖絕勝,頂平曠約百餘畝,居人墾之,號仙人田。山下有溪曰桃溪,相近者曰玉山,兩巖對峙,亦曰古塘門。又婁崎山,在縣西北二十里,亦曰樓旗山,雄峙霄漢,海舶每視爲嚮道,一名天馬山。上有龍湫,山之東五里曰橫嶼。嶼東有橫峰橋,亦曰月河橋,去縣二十里。○盤山,在縣西北四十里,以山嶺盤屈而名。相近者曰大唐嶺山,有溪南流,至白箬灘入溫嶺江。二山俱接黃巖縣界。
松門山,縣東南五十里海中。亦曰松門島,松門衛以此名。又桂巖山,在縣東南二十里,其南有崎頭山,隘頑所置烽堠於其上。又盤馬山,在縣東北四十里,迴旋險仄,有巡司戍守。○石塘山,在縣東南六十里海中,嶼嶴參錯,大山環峙。舊屬黃巖縣。居民甚衆,明初以倭寇犯境,徙居民於內地,此山遂墟。其相近有三女山,二石如柱,潮平則沒,舟行畏之。又大陳山,在縣東南海中。志云:台州之山惟大陳膏腴,且有淡水,每爲倭賊所據,防守最切。嘉靖三十四年官軍敗倭於此。相近者又有南赤嶕山、夏公嶴,亦海中小山也。嘉靖三十八年倭賊由此犯松門衛。
玉環山,縣西南七十里楚門港中。今詳見樂清縣。又有靈山,與玉環山相接。其峽如門,名楚門港,海舶每由此出入。《海防攷》:「楚門所東北海岸有雞臍山,倭犯楚門,此爲必由之道。」
溫嶺,縣西十里。一名中嶠山,亦名溫嶠嶺,亦曰嶠嶺。《永嘉記》「妖賊孫恩築城嶠嶺,高四丈,周六百步」,即此處也。相傳溫州之名以此。有東西兩峰,東大西小,亦曰大嶺、小嶺。宋置溫嶺驛於此,路出樂清,今驛廢。嶺北又有路橋,爲黃巖縣之通道。志云:縣北五里有虞嶴嶺,路通溫嶺。或訛爲漁嶺。嘉靖三十四年官軍敗倭賊於新河所,賊遯走漁嶺,官軍復追敗之,即此。○湖霧嶺,在縣西北三十三里,屹立湖側,西連鴈蕩,北接唐嶺。常有海氣升騰如霧,因名。路出樂清縣。
藤嶺,縣南二十餘里,又東南即隘頑所也,南出溫州。又所東北有慢遊嶺,爲松門之阻隘。○南灣嶺,在縣境楚門所西北。有高山萬仞,環列海濱,松林如織,鳥道紆回。嘉靖三十九年戚繼光追破倭賊於此。又長嶼,在縣東北二十五里。又東曰撮嶼,上有烽堠。
海,在縣東南二十里。曰大閭港,亦曰大閭洋。元至正十一年方國珍作亂,焚掠沿海州縣,命江浙行省孛羅帖木兒擊之,至大閭洋,爲賊所敗。志曰:大閭港在長沙海口,南有驪洋,下有驪龍窟,出此則茫無畔岸矣。
迂江,在縣東。源出王城山之桃溪,一名月河,東流合諸山水爲新建河,經縣北三十里爲官塘河。河西南達溫嶺,東南抵縣城,北通黃巖,爲舟檝交會之衝。又東至新河所城乃爲迂江,闊二里,東入海。迂江蓋即黃巖縣官河之下流矣。○大溪,在縣西北三十五里,源出樂清縣界大安山;又有小溪,源出湖霧嶺,合衆流爲百漿渚,溪下流入於官塘河。
橫湖,縣東南十餘里。縣境溪流三十有六,皆會於此。又有消湖,在五龍山麓。
山門港,縣西南十五里。源出溫嶺諸山,亦曰溫嶺江,俗稱江下,南出山門港及楚門港入海。凡海艦西去溫州樂清,北趣台州黃巖,率由此艤泊。又松門港,在縣東南五十里甘嶴海口,出海即石塘山也。又靈門港,在縣東松門衛南。東接海中雞臍山,與松門港接境,南接楚門洋坑,下接硐樵山,又隘頑所之藩衛也。有兵戍守。又有中洲港,南出海中茅堰山,與蒲岐港接境,北出海中邳山,與靈門港接境,嘉靖中亦設水軍戍守。
沙角寨,縣南二十五里。有巡司,洪武二年設於岐頭山下,二十年移置於此。又三山巡司,在縣西三十里;蒲岐巡司,在縣西四十里;小鹿巡司,在縣西南四十里;縣東南四十里又有盤馬巡司,洪武二十年設;舊皆屬黃巖縣,成化後改今屬。志云:縣西舊有溫嶺巡司,洪武元年設,二十七年移於樂清縣之苔山,後廢。苔山,今在樂清縣東南七十里海中。
斗橋。在新河所西北。嘉靖中戚繼光屯此,與倭戰,敗之。又清港渡,在縣西南三十五里,爲三山,楚門往來衝要。
附見:
台州衛,府治西,洪武五年建。
海門衛,府東九十里。洪武二十年建。築城周七里有奇。嘉靖三十二年重修。領所四,衛爲浙東門户,三面阻水,倭易登泊。其救援之道,自臨海、黃巖而東有泉井、路橋、三山三道,禦之於港口,又當備之於內地,蓋水陸俱切也。
前千户所,衛城北七里。洪武二十八年建。城周三里有奇,嘉靖中重修。所南臨椒江,與衛城僅隔一水,利害相共。所東北有連盤港,港深而長,背山面水,健跳、桃渚二港會於此處,倭寇每恃爲巢穴。
桃渚千户所,衛東北五十里。洪武三十年建。築城周四里有奇,衛城及府治之藩翰也。嘉靖中重修所城,賊屢來犯,官軍擊却之。《海防攷》:「所東有桃渚港,外接大海,北達健跳,有鹽塘、除下、仙巖諸海灣,寇每從此突至。由裏路至海門不過四十里,當設舟師以備禦海口。」而昌埠港在所城東北十里,有昌埠嶺,與桃渚港皆委蛇細曲,慮賊以小舟襲入。所南又有肯埠嶺,北有白蓮嶺,東有安聖寺諸處,皆可設伏,以遏賊衝。嘉靖三十九年倭賊圍所城,官軍敗之。賊遁昌埠,依山爲固,官軍復攻克之是也。
健跳千户所,衛東北百十里,寧海縣南百二十里。洪武二十年建,築城周三里。《海防攷》:「所東去昌國衛隔大洋,西去桃渚百里,去府城百四十里。三面阻山,皆羊腸鳥道,緩急不能遽達。惟東面山前距海,倭泊城下,江中陸路之援不可恃,惟應以海門舟師擣之,而邀之於山道,以防其內潰,庶爲完策。」
新河千户所,衛南五十里,太平縣東北三十里。洪武二十年建。城周四里有奇。所去松門、隘頑、黃巖各五十里,所謂適中之地也。三面俱有大路可以進兵應援,惟北至海門皆田塍,雨久潦溢,則泥濘可虞。《海防攷》:「所東南即新河港,港口淺狹,賊往往由此登陸來犯。所東有藤嶺及橫山諸處,俱爲戍守要地。」又有週洋港,亦在所東,嘉靖四十年倭由此登陸入犯。又金清閘,在所北,嘉靖中官軍敗倭於此。
松門衛。太平縣東五十里。西北去府城百八十里。本宋黃巖之松門寨,去縣百二十里。洪武二十年改置衛,築城周九里有奇。嘉靖中增修,領所二。《海防攷》:「衛東即松門港,港東岸爲朱門山,又東爲積穀山及下洋、大陳嶴諸處,外即大海,直抵日本;北往化嶴、龍王堂、鯉港、橫門、大潭、深門諸處,與新河三汊港接。南往雞臍、釣棚、硐礁、鹿頭、片嶼、驪洋、邳山諸處,與靈門接。海內小山最多,若倭賊由溫州來此徑抵城下,若自外國來止過大陳、邳山、大鹿登岸,皆爲賊巢,港內迂迴屈曲,捍賊尤難也。」
隘頑千户所,衛西南五十里,太平縣南三十里。洪武二十年建,城周五里有奇。志云:所北衛太平,南阻楚門,城外四面皆山,高插天表,城垣欹矮不足恃,唇齒之援,惟恃松門水軍。嘉靖三十七年官軍敗倭於此。
楚門千户所。衛西南百二十里,太平縣西南六十里。洪武二十年建。城周七里有奇。對岸爲溫州蒲岐所,賊由三山、大荊趣溫州,必徑度蒲岐所,防守爲切。《海防攷》:「所西北有東門港,由所城至太平、溫嶺江之道也。沿山濱海而行,山林茂密,水港出入。又十五里里爲南灣,高山環海,即所謂南灣嶺也。又有泥湖韭,在所南,嘉靖三十八年賊由此入犯所城。」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