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八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九十八 福建四 汀州府 邵武府 下一卷▶

汀州府

[编辑]

汀州府,東至延平府五百二十里,東北至建寧府七百三十里,東南至漳州府六百三十里,南至廣東潮州府六百六十里,西至江西贛州府五百里,西北至江西石城縣百九十里,北至邵武府五百五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九百七十五里,至京師五千二百二十六里。

《禹貢》揚州地,周閩越地。秦屬閩中郡,漢屬會稽郡,三國吳屬建安郡,晉屬晉安郡,宋、齊、梁因之。陳屬閩州,隋屬泉州,大業初屬建安郡。唐爲福州地,開元二十四年置汀州,《唐書》:「是年開福、撫二州三峒置州,以長汀溪爲名,治新羅。大曆四年徙治白石。」天寶初曰臨汀郡,乾元初復曰汀州。五代時王閩仍曰汀州,南唐因之。宋亦曰汀州,元爲汀州路,明朝曰汀州府。領縣八。
府南通潮、廣,北達江右,山谷斗絕,稱爲奧壤。自唐始置郡,而擾馴未至。王潮入閩,則有事於汀州。宋室南遷,而汀州亦多叛亂。明朝正德中,尤溪賊爲亂,南、贛撫臣王守仁討平之。豈非以崇山複嶺,旁達諸境,不逞之徒,易爲淵藪,童牛之牿,不可已耶?

長汀縣,附郭。晉新羅縣地,屬晉安郡。唐開元中於新羅故城東置長汀縣,爲州治。大曆中遷白石鄉。宋治平中遷衣錦鄉,即今治也。編户五十一里。

新羅城,在府東南。晉置新羅縣,宋廢。志云:在今漳州府龍巖縣界。一云在上杭東北五十里,悞。唐開元後徙縣治長汀村,在上杭北十五里。一云去今府城二百二十里,亦悞。既又遷縣治東坊口,在今府東北五里,今名舊州城。大曆中遷白石村。郡志謂:大曆四年徙東坊口,後十年徙白石鄉。宋遷今治,即白石鄉矣。去舊治一二里,地勢平夷,方數十里,而臥龍山突起平地中。府城半壁,高掛其巔,鄞江繞於左,西溪抱於右,二水合流,繞出丁位,南走潮海,西下豫章,爲形勝之地。郡城相傳唐大曆中築,宋治平五年增拓,周五里有奇,環城爲濠。紹興中及隆興初皆嘗修築。紹熙間議易土城,甃以磚石,訖於嘉熙,功未及就。元時城益頹廢。明朝洪武四年復因舊址修築,嘉靖五年增修,北據臥龍山,南臨南溪。舊有門六,今五。城周六里有奇。
臥龍山,郡治後。府主山也。偃臥如龍。志云:府城四面皆平田,就中特起一山,高數十丈,廣五六里,北面峭壁矗起,其南派爲九支,形如九龍,蜿蜒蟠曲,一名九龍山,又名無境山。山之左支爲橫岡嶺,右支爲西峰,俯臨津門。又東山,在郡治東,臥龍山首起於此。○南山,在府南三里。屹然如屏。巔爲朝斗巖,緣石捫蘿而上,俯視城市,盡歸目睫。山之東接拜相山,俯揖臥龍,如人相拜。山隈有霹靂巖,宋元祐間迅雷震開,遂成巖洞。府南四里有圓珠山,當鄞江、西溪二水合流之口,形如珠圓,一名龍珠山,俗呼寶珠峰。
雞籠山,府北五十里。高十五里,山形圓聳,上凌霄漢。又翠峰山,在府東北六十里。壁立千仞,煙雲出沒,惟天色晴霽、亭午方見其頂。○七寶山,在府西。山下舊有上寶場,宋置,採銀、錫於此,後廢。《通志》:場在縣治西。又佛祖峰,在縣西三十里,俗名九磜。轉北二里許,樹木陰翳,石磴崎嶇,爲絕勝處。
雙峰,府東南二百里。峰巒雙聳,插入雲霄。○新路嶺,在府西六十里,一作「新樂嶺」,接江西瑞金縣界,貢水出焉。志云:嶺峭險壁立,砂礫崎嶇,行者病焉。嶺背即隸江西,此天所以限閩中也。又牛嶺,在縣西二十里,道出瑞金縣。其相接者曰白頭嶺,以常冒白雲名。
鄞江,在府城東。亦曰正溪,又名大溪,或謂之左溪。源出寧化縣界,流經府東北湘洪峽,又南至府東東莊嶺匯爲潭,分流爲二,又南至高灘角復合爲一,南流經上杭縣達潮州府大埔縣,會三河水入海,亦謂之汀水。志云:天下之水皆東,惟丁水獨南。南,丁位也,以水合丁爲文。又有東溪,出翠峰山下,有鄞坑水流合焉,至張家陂與正溪合,並爲鄞江之上流。高忠憲《日記》云:「汀水之源在北,水俱南流,勢如壁立,過大姑絕險處,舟下一灘,則入白浪中,裹而復出,直至峰頭趨陸,即抵潮州矣。」
西溪,府城西。源出府西北,地名大原,流經杉嶺亦曰南拔溪,宋治平中築城塹濠,砌石陂引水入焉,下流分二派,皆入於正溪。又南溪,在府城南。溪源不一,引流而東至南口,亦會於正溪。又北溪,在府城北,源出西北之橫坑,亦謂之橫溪,東流合正溪。《寰宇記》「臨汀大溪有四,曰東溪,曰西溪,曰南拔溪,曰橫溪,至府南高灘角合流爲一」,蓋以南溪爲南拔溪也。府東又有梓步、小湘等溪,亦流入正溪。
寅湖,府東二里。以方位名,周百步。中有小山,水溢不沒。又辛湖,在府西一里,周七十步,亦以方位名也。○麻潭,在府東南。衆流皆會於此。山勢盤亘,過此折爲九曲。又磜角,在府東,高巖湍怒,溉田甚廣。又東有磜頭,峭壁數十仞,瀑聲如雷,亦有灌溉之利。志云:府南有五百灘。自汀抵潮,灘險有五百之數,今漁梁、鸕鶿、蛇王、九曲、王屋、紗帽諸灘是也。
古城寨,府西四十里。五代時王延政築此城以備江南兵。宋因置寨,爲戍守處。亦曰古城里。志云:舊城在府西南何田市,宋紹興中遷今所。明初置古城砦巡司。又西至江西瑞金縣五十里。○屯駐軍砦,在府南三里。宋建炎中羣寇擾亂,遣軍討捕,嘗駐於此。紹興十四年始創築,元廢。又何田市砦,在府西南五十里。宋時爲商旅輳集處,嘉定間創砦以彈壓之,今廢。志云:府北有汀關,宋置。景炎二年元兵破汀關,文天祥欲據城拒敵。汀守黃去疾有異志,天祥乃移軍漳州是也。今湮。
臨汀驛,在府治東。宋淳熙中建,至今因之。又府東七十里有館前驛,元爲館前站,明初改驛。又三洲驛,在府西九十里。本三洲舖,成化十八年建三洲公館,後改爲驛。○拔口場,在府西南八十里,宋置稅務於此;又合同場,在府治東,宋置尋榷鹽稅於此;後皆廢。
九磜隘。府西北三十里。志云:府東五十餘里有大息、鎮明二隘,東南八十餘里有桃陽隘,府南百餘里有黃峰隘,西南九十里有長橋隘,五十餘里有分水、龜龍二隘,與古城、九磜爲九隘,皆爲戍守要地,而黃峰與古城尤爲險峻云。

寧化縣,府東北百八十里。西至江西石城縣九十里,西北至江西廣昌縣百九十里,北至邵武府建寧縣二百里。本建州沙縣地。唐開元二十四年開山峒置黃連縣,屬汀州。天寶元年改今名。編户五十一里。

黃連城,縣東五里。本黃連鎮。唐置黃連縣於此,以地產黃連而名,尋曰寧化。後唐同光元年王閩遷縣治於鎮西竹篠窩,北負翠華,南臨大溪,即今治也。縣境山峻水急,峰巒萬疊,至縣治則四圍平坦,形如大釜,旁挹嶂岫,下瞰溪湖,稱爲形勝。縣城相傳始遷時築,亦曰寧陽城,周不及一里。宋端平間展拓,周二里有奇。寶祐二年圮於水,開慶初嘗議修築,不果。明朝正統中屢被寇患,正德中始築土城,九年甃以磚石,周四里有奇。
翠華山,縣北二里。其山四,時蒼翠,縣主山也。又鳳凰山,在縣北三十里。崇岡峻壟,蜿蜒不絕,形如鳳翅。其地有靈隱洞,亦名洞源巖。又北曰陶峰山,峰巒峻聳,四面壁立。縣北六十里又有牙梳山,以形似名,險峻扼塞,嘯聚所憑。○南山,在縣西南十里。三峰相連,其中一峰特起,爲邑之望。流水環繞其下。
苦竹嶺,縣北九十里。嶺甚高,多產苦竹,常有雲氣蒙其上。又北有南橋嶺,以高拱如橋而名。志云:縣東北百里有城門嶂,山勢卓立如屏。元季寇亂,邑民多避兵於此。○西巖,在縣東北五十里。登石梯而上,石筍屹立如門,中可坐千人,泉石殊勝。有石室數處,皆幽異不一。其傍爲東巖,亦有數石室,爭奇競秀。志云:縣南六十里有烏路峽,兩岸壁立,水勢瀠洄,深不可測。又危石,在縣北六十里,突然一峰,四壁陡絕。
黃連洞,在縣東。亦曰黃連鎮,本名連城洞,唐置治處。乾寧元年王潮據閩,黃連洞蠻圍汀州,潮遣將李承勳擊之,追破之於漿水口,閩地略定。漿水,見延平府將樂縣。胡氏曰:「黃連峒即潭飛漈。」似悞。又靈隱洞,在縣北百里。一名洞源巖。洞前重岡疊巘,小澗橫截,巖石奇勝。
大溪,在縣城南。源分六派,其正西自贛之石城縣塹嶺來會,西南自長汀縣界狐棲嶺來會,西北自石城縣界長放坑來會,此大溪之上流也;其東北自建寧縣界臺田嶺來會,正北自苦竹嶺至縣北三十里之馬家渡來會,正東自熱水窑頭至縣東四十里劍潭來會,至縣東之東渡與上流三派合爲一溪,復折而東,至清流縣又東會劍江水抵福州入海。志云:大溪支流西南入長汀縣而爲正溪。一云溪源出縣北五十里石洞中,濆湧而出名萬玉泉,流爲小澗,溉田數千畝,又引而南爲正溪之上源。
蛟湖,縣北六十里,深不可測。又有柘湖,在縣東北。其水四時不涸,溉田甚溥,西去蛟湖密邇。又有羊鴉湖,在柘湖側,亦有灌溉之利。○龍門潭,在縣南。水深莫測,引流而東亦曰龍津,有龍門橋跨其上,流會於大溪。又神頭潭,在縣西南數里神頭嶺下,淵深清澈。縣東又有赤岡潭;皆引流入大溪。
潭飛漈,在縣南鄉。重岡復嶺,環布森列,登陟極難,漈居其中,坦然寬平,山環水合,有田有池,草茂林深,易於藏聚。宋紹定間汀、邵賊晏頭陀作亂,攻陷城邑,北犯建寧,監軍劉純等擊破其潭飛漈,又諭降連城七十二砦,賊遂平。《一統志》:「宋平賊後置南平寨於此,爲戍守要地。」又龍潭漈,在縣北三十里,相傳有龍潛焉,時至漲溢。縣西十餘里又有雷鳴漈,以聲如雷轟而名。○七孤龍,在縣南,北去烏路峽十五里。石峻路險,怒濤奔湍,逶迤七曲,舟行甚艱,蓋即正溪所經矣。
安遠砦,縣北百里。北至邵武府建寧縣八十里。舊名下土寨。宋慶元中置,元因之,有巡司戍守,明朝洪武初改今名。又南平砦,在縣南,近潭飛漈,宋紹定六年移黃土寨置於此。又北安砦,在縣東北七十里,宋紹定六年移苦竹砦置於此。今皆廢。○金錢隘,在縣東,入清流縣界。又石溪隘,在縣北,路出建寧、廣昌二縣。其相近者爲紫雲、嚴塘、草橋等隘。又留西隘,在縣西,通石城縣;縣南又有木馬、竹篙二隘,通長汀及連城縣界;皆爲戍守要地。
石牛驛。縣南七十里,以傍有石牛而名。宋置,至今因之。《輿程記》:「由清流縣九龍驛舟行至驛九十里,又西南六十里而達長汀縣界之館前驛,往來必經之道也。」

上杭縣,府南百九十里。東南至漳州府龍巖縣百五十里,南至永定縣百十五里,西南至廣東程鄉縣三百十里,西至武平縣百里。本龍巖縣地,唐大曆四年置上杭場,宋淳化五年升爲上杭縣,割長汀縣南境隸焉,屬汀州。今編户四十五里。

上杭舊城,志云:唐析龍巖縣胡雷下保置上杭場,其地在今永定縣東四十餘里。南唐保大十三年徙場於藝梓保,在今永定縣東北六十里。宋升爲縣,至道二年徙治鼈沙,在今縣東北三十里,地名白沙里,舊曰鼈沙里。咸平二年又徙縣於語口市,東去鼈沙不及一里。天聖五年復徙鐘寮場,在今縣西北二十里。其地坑冶大興,商旅輻輳。乾道三年又徙郭坊,即今縣治。有城,相傳宋端平中創築,周不及一里,尋燬。淳祐中更築,復圮於水。寶祐間始營以磚石,元季復廢。至正中拓舊址築之,周不及三里。明初復圮,洪武十八年邑人鍾子仁作亂,縣令鄧致中築城禦賊,民賴以全。尋復廢。正統中屢被寇掠,景泰六年復事營築,成化中八年工始畢。城周八里,有門七。志云:縣北十五里有舊州城,即汀州故城。詳見前。
金山,縣西北十里,邑主山也。巒嶂巑岏,蒼翠如畫。一名紫金山,宋康定間,嘗採金,因名。上有三池,名曰「膽水」,上下二池有泉湧出,中一池則蓄上池之流。相傳宋時縣治密邇其地,水赤味苦,飲則傷人,惟浸生鐵可煉成鋼。後縣治既遷,其水遂變,不異常水。山側有百丈漈,高可百丈,懸流如線,自石罅出,舊名黃金坑。水陽有南寶山,望之如筆。又有巖曰寶興巖。山南五里即舊縣治之鐘寮場云。又靈蛇山,在金山西北,峭拔凌空。○七峰山,在縣城北三里。七峰岌嶪,翠麗可愛。一名七星山,爲邑後鎮。
冷洋山,縣東十五里,高出諸山,俯見縣治。下有水迸石而出,暑月尤冷。又亂石隔山,在縣東四十餘里,亂石巉巖,路出龍巖縣。志云:縣前溪南有橫琴山,平廣延袤,狀若橫琴,一名橫琴岡。又袍山,在縣南五里,縣之前案也。亦曰掛袍山。又南曰美女峰,其峰有四,蔥菁秀麗。又南爲三層嶺,嶺三級始至其脊,道出永定縣。○鐵嶂山,在縣西。石壁峭拔,勢若屏嶂。山之西產鐵礦。志云:縣西有展旗山,數峰連屬,迤邐若展旗然,縣之右鎮也。縣西北又有覆羅山,高聳突立,山頂端圓,若覆羅然。
茫盪洋山,縣南百里,磅礴數百里,當上杭、永定兩縣之界。峰巒嶄絕,人跡罕至。西南通程鄉,東通漳州,姦民常據爲窟穴,急則逃入於廣。又羊廚山,在縣西南百餘里,盤亘百里。高巖怪石,千態萬狀,據汀、潮二州之界。○雙溪嶺,在縣北四十里。有二小溪環繞其下,與長汀縣分界。志云:縣西有大磜嶺,路通武平。又西有蜈蚣嶺,高聳,縈迴五里許。嶺路蜿蜓,若蜈蚣然。
大溪,縣城南,即鄞江下流也。自長汀縣匯衆溪流經縣北,與語口諸水會,至縣治南山下,過美女峰,縈迴三折,環抱而出。又西折而南,經潭口直抵廣潮入海。志云:大溪中有蓮花石,波濤洶湧,行舟毫釐失措,即至覆沒。其上羣石聳翠如蓮花,在縣南六十餘里。又縣西北三十餘里有觀音石,縣南又有烏虎石,皆在大溪中。○九曲溪,在縣東北三十里,縈迴九折,流合大溪。又黃潭溪,源出縣東龍巖縣界。安鄉溪,出縣東東安巖,南寶溪,出南寶山下。又有樊溪,出鐘寮場東,與南寶溪合。場西又有新田溪,亦流入南寶溪。縣北又有金山下溪。縣西又有水埔溪,出武平縣界。志云:縣境凡十餘溪,俱流入於大溪。
鹹水湖,在縣南三層嶺之北,有水一泓,味鹹不涸。縣東三十里大陂旁亦有此湖。又天井湖,在縣東南二十里,闊五十餘丈。志云:舊在縣東,後忽移而南,相去十五里。又縣城西北亦有二湖,名天井。○草鞋潭,在縣北二里,延袤數里,大溪所經。舟人云:「行竟此潭,可成草鞋一雙。」蓋狀其長也。又黃土潭,在縣北四十餘里,以潭旁土色皆黃而名。
大孤灘,縣南四十里。立石槎牙,舟難上下,行者必易載而渡。志云:縣境羣灘凡數十處,其近城者有馬尾灘,以灘水散流,若馬尾然也;又有逃船灘,在縣西,灘勢甚險,舟行至此,必避溪旁,多爲之備,然後敢過;又有大籠鈎灘,屈曲若籠鈎然;縣北四十餘里有目忌灘,水極湍急,舟人見之輒增畏忌;又北有鑊風灘,灘有二水,一直一橫,浪滾如鑊。此數灘於羣灘中爲尤險。
梅溪砦,在縣東梅溪口。宋置,今廢。志云:砦西水口有獅子石,高數十丈。又石壁砦,在縣西,旁有石壁潭,元置砦,今廢。○九十九段隘,在縣西南六十里;其西有郭公棟隘,東南有寒陂隘;皆山間小徑,至爲險僻。寒陂之西,曰銀子凹隘,又北曰鮮水溪隘,與河頭隘並稱險要。志云:河頭隘在縣南五十里,縣之險隘也。今有官兵戍守。又瀨溪隘,在縣西四十里。《防險說》:縣南來蘇里之王壽山,縣東勝永里之狗困嶺,與瀨溪隘之龍障山,俱爲險峻。
小溪隘,在縣西南百里。志云:縣西南百二十里曰溪南三圖,與潮之大埔接壤,有上下二水,爲盜賊巢穴,蕩平後立撫民館於小溪隘之西坪,諸巢可慮者惟此爲最。今有小城,設兵置守。《圖經》:「縣東北有羊蹄、桃排、採眉等隘,東有當風、蘆豐、板寮、大王、壩上、南坪等隘,南又有新長嶺、軍營、荷樹崗等隘,縣西有葫蘆、通橋等隘,西北有河溪、檀嶺等隘,皆控扼處也。」
平西驛。縣東三十餘里。成化六年置。又藍屋驛,在縣北七十里。成化十年徙清流縣玉華驛於此,改今名。《輿程記》:「自汀州府三洲驛水行九十里至藍屋驛,又南至縣。自縣南四十里至大孤市,又七十里過峰頭,又二十里爲石上鎮,屬廣東潮州府界。自石上又六十里即大埔縣。」○永興場,在縣東五十里;又縣南六十里有通利場;縣境又有金山、利濟、龍山、石門、語口等場;皆宋時採金及銅鐵處。

武平縣,府西南二百十里。西至江西安遠縣百四十五里,南至廣東程鄉縣二百十里,西北至江西會昌縣二百十里。亦龍巖縣地,唐開元二十四年置南安、武平二鎮,隸長汀縣。五代時王閩併南安爲武平場。南唐屬劍州之沙縣。宋淳化五年升爲武平縣,析長汀縣西南境隸焉,屬汀州。紹興間築城,周二里有奇。端平間增修,元時城圮。明朝成化中復築土城,弘治中甃以磚石,周三里。編户十九里。

靈洞山,縣西十里。山有大洞三十六,小洞二十八,泉石皆奇勝。又西有雙馤山,雙峰高插雲漢。○梁野山,在縣東三十五里。一名梁山,高五十餘仞,分十二面,險峻疊出。絕頂有白蓮池。
黃公嶺,縣北百五十里,接長汀縣界,修阻二十餘里。上有泉自石中迸出,僅杯勺許,而羣飲不竭,俗呼聖公泉。又當峰嶺,在縣北七十里。鑿石爲路,長五里,接永平寨。上有泉。又石徑嶺,在縣西北。高峻多石,路通羊角水,接江西會昌縣界。又白鶴嶺,在縣西十里,江、廣往來要路也。○南安巖,在縣南八十里,形如獅子。中有二巖:南巖窈窕虛明,石室天成,東巖差隘,而石龕尤縝密,其中泉石,種種奇勝,俗呼龍穿洞。又有十二峰森立巖前,如拱如揖。又有緑水湖,亦在巖前。又南二十里有象洞,接潮州界,環抱紆迴,號九十九洞,宋時嘗於此置砦。
化龍溪,在縣治南。一名南安溪,源出縣東,流經此,又南合羣溪水入廣東程鄉縣界。又聚靈溪,在城東。源出靈洞山,由西門流入,繞城東出,合化龍溪。又魚溪,在縣北。源出當峰嶺,南會禾豐溪。合徑口小溪又南入化龍溪。禾豐溪,在縣東北。源亦出當峰嶺。又有千秋溪,源出梁野山,西流入化龍溪。志云:縣西北有濠坑溪,出江西安遠縣,下流亦入化龍溪。○露溪,在縣東北一里。一溪七灣,俗呼「露溪七渡」。引流而東,又北入長汀縣界曰大順嶺小溪,接七里河入於鄞江。又順明溪,出縣西大嶺下,西流至江西會昌縣入大溪。大溪即貢水上源也。又縣境諸溪皆有灘石之險。
象洞寨,縣東南百里。其地與潮、惠接界,相傳嘗產象於此。宋政和中置砦,嘉熙中改爲南尉司,元廢。明初復置,改爲巡司。又永平砦,在縣北六十餘里,地名帽磜.宋淳祐中置寨,明初改巡司。《圖經》云:「縣西南又有懸繩巡司,以懸繩峰而名。」正德間羣盜劉廷選嘯聚於此,事平因置巡司。今𣅜設兵戍守。又三折溪寨,在縣東五里。宋置。志云:砦舊在溪西,爲汀、贛、梅三州界首。後梅州廢,止隸汀、贛二州。紹興初寇燬,因移寨於此。又有屯營庵,在縣東何屯岡下。舊傳五代時統軍使何姓者嘗屯駐於此,築小城,周圍二里許,故址猶存。
南安鎮。在縣南。唐置鎮,與武平俱屬長汀縣。五代時王閩改置武平場,南安遂廢。志云:南安、武平二鎮相拒蓋二百二十里。○蟠龍岡隘,在縣西南三十里,昔時羣賊嘯聚處也。其北有鄭家坪隘,蹊徑錯雜,與廣東大帽山接近。有掛坑嶂諸巢,窺伺爲害,設軍駐守。又水口隘,在縣東南,又東即象洞砦也;縣南曰缽盂隘;皆南近大帽山,爲控禦要地。志云:縣東南又有處明隘,南近水口隘;縣東有金雞隘、大嶺隘;東北爲檀嶺隘;北曰湖界隘;西曰硿頭隘,皆設險處,有民兵戍守。

清流縣,府東北二百十里。東北至歸化縣九十里,東南至連城縣百三十五里,西至寧化縣六十里。本長汀、寧化二縣地,宋元符初析置今縣,以寧化之清流驛爲縣治,屬汀州。紹定中廢,元復置。舊有子城,相傳宋紹興間因寇亂築,周一里有奇。後廢。元末邑人陳友定起義兵破羣賊,因山南之險,壘石爲城。明初復廢,惟南門城址猶存。今編户五十六里。

龍山,在縣治南。山脈自西蜿蜓而東,至此羣峰高聳,起伏如龍。元季陳友定於此壘城屯兵,名南砦山。其最高一峰謂之南極,巉岏拔出,頂上時有白雲,遙望如疋練。旁有銅鑼山、塔山,皆山之支峰矣。又屏山,在縣治北,屹然突立,蒼翠如屏。一名紗帽山。陳友定壘石屯兵,亦名南寨山。志云:縣東三里有東華山,懸崖峭壁,前有斗臺,高聳入雲,登臺則景物皆在目中。又筆山,亦在縣東,層巒疊嶂,回環二十里。中聳三峰,一峰尤高。縣西又有西靈山,爲縣之右鎮。
豐山,縣南百二十里。其頂如磨,常有云氣覆之。宋淳熙間有窮其巔者,積六日乃得至。其巔坦夷如砥,可坐數千人,而四圍峭絕,人迹難逮。○漁滄隔山,在縣西南,峰巒峭絕。其南又有楓隔山,以山多楓木而名。
鐵石山,縣東南九十里。山高多石,堅黑如鐵。有磯曰鐵石磯,洞曰鐵石洞。洞口有九龍廟,廟前有九大灘,大灘之內又有小灘,共十有八,凡舟行者必祈祐於廟。又東南十里即九龍灘矣。○玉華嶺,在縣東北六十里。上有玉華西洞,石峰拔地,蒼翠橫空,玲瓏穿透,可容百餘人。玉華洞之西曰石燕洞,東曰靈龜洞,皆有三穴,最深幽。又東隘嶺,在縣南一里,接橫口村,懸崖絕壁,有一夫當關之險。正德中縣令林湜因武平寇亂,守此以扼其險。又崆峽嶺,在縣東。山勢臨水,中通一道,至嶺絕高,陳友定爲關於此。
向陽嶺,在縣東。一名擊陽嶺。峻險壁立,直插霄漢。曰擊陽,狀其高也。又分水嶺,在縣東北四十里,相傳陳友定嘗屯兵於此。又縣南十里有橫溪嶺,高五百丈,路通寧化縣。《方域志》:「縣西至硿頭嶺二十五里,南至百步嶺十五里,北至草鞋嶺六十五里,皆與寧化縣接界。」○灞湧巖,在縣東北七里。飛泉怪石,茂林修竹,爲一方之勝。又靈峰巖,在縣南二十五里,中有洞穴。又七峰巖,在縣南六十里。有七峰突峙,因名。
清溪,在縣城北。其上源即寧化縣之大溪也,流經縣西北高地嶺,縈迴五十里,澄清如練,南至縣治西南,繞城環抱三折,經漁滄潭下九龍灘,入延平府永安縣界。○半溪,在縣北。源出高地嶺,經縣東北五里,西南流合於清溪。又嵩溪,在縣北五十餘里,自寧化縣界流入,過玉華嶺南合清溪,謂之嵩口。又有青溪,亦出寧化縣界,流經高地嶺,合於嵩溪,謂之青口。志云:縣東又有芹溪,源出歸化縣。東南有羅口溪,出連城縣,亦謂之連城溪。經縣東六十里。今有芹口、羅口,即二水入清溪處也。又夢溪,在縣東南九十里,合山澗諸水流入九龍灘口。溪中有潭曰秋口潭。相傳溪上林木蓊蔚,行者如在夢中,因名。又三港溪,在縣西南五里。相連有三小港,源皆出寧化縣,會流入於清溪。
九龍灘,縣東南百里。上六龍屬本縣,下三龍屬永安縣。九龍上下二十餘里,每龍兩崖石峽逼窄如關隘,僅可丈餘,而石龍橫截水中,高可數丈。乘舟下龍,如在高山墜於平地。舟子欲下,必倚鐵石磯,人盡遵陸,空舟而行,僱土著篙師欄頭,庶可無恙。以縣境止有六龍,亦曰六龍灘。元季陳友定嘗開鑿之,以通汀州糧運。明朝成化十八年縣令張宷募工鑿去惡石,灘勢稍殺,然險峻猶爲七閩最。詳見前永安縣。○長空灘,在縣東,怪石縱橫。中有大黃石,尖聳險峭。諺云「黃石蒙頭,十舵九愁」。下有長空潭,水色澄澈。又漁滄潭,在縣城東龍津橋南。三潭相屬如貫珠,清絕明瑩,深不可測。又黃柏洋,在縣東五十里。宋文天祥嘗引兵駐此。
鐵石鎮,縣東南九十里。正統六年議者以夢溪里山勢險阻,草寇不時出沒,奏置巡司於鐵石山下,以爲警備。○金錢隘,在縣西北,路通寧化。又牙虎隘,在縣東,路通永安。其北曰炭山隘,路通永安縣安砂鎮。
九龍驛。在縣治南。元縣尉廳故址,明朝洪武十一年改爲布政分司署,而置驛於縣治東。成化十年移分司於九龍驛,改置驛於此。又稅課局,在龍津橋西北。明初置,正統初革。

連城縣,府東南百七十里。東北至延平府永安縣二百五十里。本長汀縣地。唐置蓮城堡於此。宋紹興三年析置蓮城縣,屬汀州。元至正六年以討平草賊羅天麟於此,因改蓮爲連,取去草之義云。有城,宋紹興中築,後圮。端平中寇亂後復修,淳祐增葺。元末復燬。明正德四年築土城以禦寇,九年甃以磚瓦,十四年改營以磚石,周二里有奇。編户三十三里。

蓮峰山,縣東七里。峭壁巑峰,盤礴數十里,絕頂平廣,可容萬人。宋皇祐中邑人彭孫保聚於此,有城塞池塹,又有雲樓、宣武、西、南四門,外有石梯、石巷,僅容一人。紹定間寇亂,邑人丘麟率民保此山,設寨固守,全活甚衆。志云:山一名東田石,頂有石泉,宋時官置三寨於其上。○蟠龍山,在縣北。脈自清流縣蜿蜒而來,入縣境羣峰連接,歷數十里至縣後,屹然拔起,高聳磅礴,爲縣主山。一名後龍山,旁有龍子岡。
白雲山,縣東南百里。崚嶒疊秀,高插霄漢,時有白雲覆頂,因名。又縣南八十里有雲山,峰巒峭聳,勢逼青蒼,時有雲出其上。又南有高貴人山,挺拔端重,秀出羣山之表。○大嶺山,在縣西南五十里,高峻層疊,有路西北入長汀縣界。又縣東北有上峽山,兩山夾立,路出其中。《圖經》:「縣東有冠豸山,四壁懸崖,惟一路可入。」成化中鄧茂七之亂,邑人多避難於此,賊攻月餘不能陷。
虎忙嶺,縣西百里,接長汀縣界。山嶺高峻,登陟甚難,言虎過此亦倉忙也。相接者曰野狐嶺,嶺多狐。又分水嶺,在縣西北九十里。嶺之水西入長汀,東入連城,因名。相近者曰彭地嶺,宋彭孫嘗屯兵於此。又陡嶺,在縣西南。有小大二路,沿山絕頂,綿亘六七里,以險阻陡峻而名。又垂珠嶺,在縣南百里,接上杭縣界。宋景炎二年元兵破汀關,丞相文天祥移兵屯漳州過此嶺,回顧垂涕,居民哀之,表以此名。相近有遠水嶺,亦接上杭縣界。行人以重灘患陟,避水而登是嶺。志云:縣南有赤竹嶺,嶺多赤竹,亦接上杭。又有牛路嶺,盤旋十餘里,耕民販牛廣東,取路於此。縣東南曰橫山嶺,盤迴十餘里,接龍巖縣界。又縣東曰貓兒嶺,接永安縣界。兩峰對立,狀若貓兒相顧。○石門巖,在縣東七里,兩石相峙,壁立萬仞。縣南又有七星岡,環列凡七,如星之布。
文溪,在縣治南。亦名清溪。源出縣南百里金雞山,與長汀漈合流,至縣凡九折而東達於清流縣界。亦謂之羅口溪,皆以縈迴曲折而名也。又莒溪,在縣南百餘里。源出龍巖縣界山中,流入長汀縣界入於鄞江。又有蕭坊、新泉諸溪,皆在縣南,流入上杭縣界合於大溪。○楊梅灘,在縣西北六十里。其水出長汀縣,合虎忙嶺諸水,灘流險阨,上多楊梅,因名,下流入於文溪。縣西南又有長灘,曲折多險,下流入上杭縣之大溪。志云:縣西一里有蓮塘,泉水所瀦。縣東北又有蓮花潭,文溪下流也,舊以此名縣。
北團砦,縣西南六十里。宋置砦於縣北五十里,有巡司。後毀於兵,寄於縣市西,元末廢。明朝洪武十四年改置於縣東,十八年遷於縣南百里。隆慶四年羣賊嘯聚於縣南碧莒洲,尋討破之,因遷司於新泉隘,築城戍守。○秋家嵐隘,在縣東,道出永安縣。峰巒層疊,爲盜賊藪。自縣南而西,有朗村、豐頭、新泉三隘,南接上杭,舊爲襟要。又廖天山隘,在縣東南,松杉參天,昔爲嘯聚處,因設隘防守。隘東數里又有橫山隘,西數里有白嶺隘,又縣北有烏石隘,又西曰石固隘,皆爲戍守處。
金雞場。在縣南金雞山下。相近又有呂溪場。又郭家山場,在縣南三十里。又南有寶成場,宋置以開採銅鐵之利,尋廢。

歸化縣,府東北三百里。東北至延平府將樂縣百七十里,東南至延平府永安縣百五十里,西南至清流縣九十里,本清流縣之明溪鎮巡司,當將樂、沙縣、寧化三縣之交,成化六年以其地曠遠,民梗難治,乃析四縣地置今縣,即明溪巡司爲縣治。正德九年始築城,嘉靖三十九年以寇亂增修,周三里有奇。編户四十五里。

樓臺鼓角山,在縣治後。數峰連屬,中一峰高聳如樓臺,其餘峰圓者如鼓,長者如角,因名。縣之主山也。又南曰印誥山,山形高而平正。又娥眉山,在縣治前。羣峰連絡,中一峰正對縣門,若娥眉然。縣治蓋北向云。○五馬山,在縣西三十里。五峰周遭連屬,其中土地蕃衍,居民殷實,溪水繞流其下。又西北十餘里曰龍西山,奇峭壁立約千餘丈,中有聖水巖。
紫雲臺山,縣東南八十里。周圍二十里,高十里。其頂上平,有田塘水碓,居民四五百餘户,腴田數千畝。氣候多寒,夏月無暑,每日色嵐光互相掩映,則紫氣氤氳。亦謂之均山,以三峰連絡也。《聞見録》:「紫雲臺山路巉巖,有險足恃,奸人易以竊據,戍守最切。」○銀瓶浪盞山,在縣西南三十里。四峰連屬,中一峰圓尖如瓶,餘三峰圓小如盞,故名。又黃牛山,在縣西四十餘里。山頂高峻而寬平。宋紹定間有曾寡婦晏氏者倚山爲砦以拒賊,賊來攻不能陷,鄉人多挈家相依,於是析寨爲五,選少壯爲義丁,互相犄角,賊屢來攻皆敗去。
騰雲嶂,縣東南九十里。高約五百丈,周百里,其形如蓋。志云:縣西十里有五頂嶂,亦高聳。又西有仁壽峰,特起數百丈,雲興則雨至。○鐵嶺,在縣東三十里,置隘於此。道通將樂,爲縣襟要。亦曰鐵場嶺。又滴水巖,在縣北五里。其上有泉水下滴,亢旱不竭。西有洞闊約數十丈,洞內孔竅相通,凡數十里。下有流泉出爲滾溪諸水,泉石奇勝,甲於一邑。又聖隱巖,在縣東八十里。懸崖峭壁,樛木連陰。又東南爲黃楊巖,與永安縣接界。今詳見永安縣。
明溪,在縣東,亦曰明江。其上源出縣西二十五里伍通凹,流至城西南黃溪頭而始大,環抱治南,繞如腰帶,曰腰帶水,一名黃溪水;又東北流崖側,有大小二阜相對如明字,因曰明溪;經鐵嶺,入將樂縣界,曰湖地溪。○珩溪,在縣東南,上源接明溪。中有石沿渚夾峙里許,水從中出,謂之門檻石。又有翰溪出縣東北龍湖澗,引而南,與明溪並流入沙溪,東合衆流入沙縣界,亦謂之黃沙溪。縣東三十里曰雷霆溪,自翰溪分流,沿渚十里,亂石巑岏,吼激如雷霆,亦流合於黃沙溪。又有布溪,亦在縣東南。志云:布溪接吉溪、沙溪之水,自縣東七十里巖前渡匯流而東,入沙縣界。吉溪,即永安之龍溪也。
滾水,縣東十里。出滴水巖,分流並注入於明溪。志云:縣東十里有黃窠水,出將樂縣界,下流與珩溪水會。○石硤澗,在縣西南二里,流出山下合於腰帶水。
夏陽鎮,縣東八十里。亦曰夏陽墟。宋紹興間置明溪寨巡司,屬清流縣,在今縣治西。元末陳友定築城以障鄉里,周圍里許,謂之「子城」。明成化六年改置縣,遂遷巡司於此,易今名。又有黃楊巡司,在縣東七十里。宋紹興中置,尋廢。志云:縣後市空蕪山巔有平章寨,陳友定立栅屯兵於此,因名。故址尚存。○明溪驛,在縣西門外。宋元符中置驛,屬清流縣,明初因之,成化中屬今縣。《輿程記》:「自驛西南六十里至清流縣之玉華驛,又四十里即九龍驛矣。」一云明溪驛在縣西南十五里。
伍通隘。縣西二十五里,路出清流縣。縣西南五十里曰半隔隘,路達寧化。又有水口隘,在縣西北八十里,路通將樂縣。北百四十里曰下坊隘,路出邵武府建寧縣。○長平墟隘,在縣東北四十里,路出邵武府之泰寧縣及將樂縣。又大嶺頭隘,在縣南二十里,路出永安縣,與縣東之鐵嶺隘,東南之紫雲臺隘,並爲戍守要地。志云:縣環境皆山,東鐵嶺,西伍通,南大嶺,北下坊,關隘之襟要也。而東南之紫雲臺隘,東北之長平隘,西南之半隔隘,西北之水口隘,並爲扃鑰之險。而紫雲臺一隘關係尤切,路通永安、沙縣及將樂、順昌諸處。《聞見録》云:「由紫雲臺而東北,其所出之道,曰夏陽,曰鵝公,曰廖源山。自廖源至將樂不過八十里。又由鵝公山間道五十里至招杉隘,又三十里即順昌之源坑矣。」

永定縣,府東南三百里。北至上杭縣百十五里,西南至廣東大埔縣二百二十里。本永安縣地,僻居萬山中,往往恃險樂禍,正統、天順以來草寇時發。成化十四年渠魁鐘三嘯聚劫掠,事平,撫臣高明奏請立縣治於溪南田心,名曰永定。編户十九里。

臥龍山,縣治西北。蜿蜒如龍,縣之主山也。又龍門山,在縣東,峰巒連屬。山之西麓爲貴人峰,峭峻端重,爲邑之左鎮。又印匣山,在縣西。頂平坦若印匣然,鄉民嘗避兵於此,志以爲縣之右鎮也。又掛榜山,在縣南,橫列如屏。○銅鼓山,在縣東北六十里,接上杭縣界。拔地突起,高百仞,廣數里,民居其下。左右有二湖,皆廣袤數丈,其一雖旱不涸,名銅鼓湖。《名勝志》:「山在縣西南四里。」似悞。
虎岡山,縣北五十餘里。兩山相合,林木陰翳,亦曰斧山,縈迴數里。縣北八十里又有黎袍山,蓊鬱蒼翠,遠望如畫。又縣東北七十里有蓮花山,峰巒聳峙,上有蓮花。○滿山、紅山,在縣西南五十里,森聳雄麗,半入潮州府界。
稌山嶂,縣北八十餘里。山勢峻突,綿亘百里。林木龍蔥,四時不改。上有石如馬,民謠云「石馬鳴則有兵」。成化十四年草寇竊發,太監盧勝令軍士擊而碎之。嶂下有新村嶺,延袤十餘里。又有三峰縈紆起伏,南接臥龍山。○松柏嶂,在縣南。志云:與廣東饒平縣接界,疊巘巍峨,林木蓊蔚,昔人多避寇於此。又桃坑嶂,亦在縣南。山高林茂,產鐵,鄉民常爐冶於其下。
分水嶺,縣西北六十里。山勢崇峻,石徑險隘。水流南北兩分。一名豬槽凹,路出上杭縣。又緣嶺,在縣東百里。嶺脊有圓墩,亦曰圓嶺,接漳州府南靖縣界。又三層嶺,在縣東南五十里,岑岡三折,最爲險要。今有巡司。○雪竹峰,在縣南,陡嶺插天,爲邑之勝。相近爲水珠峰,兩山相向,奇秀特出,瀑布懸流,俗謂之「雙飛蝴蝶」。又縣北有雙髻峰,兩峰並聳如雙髻。縣北八十里有涼傘峰,岡巒崒嵂,亭亭若蓋。
楊梅崠,縣南四十餘里。高峻磅礴,盤亘數十里,多產楊梅。又牙梳崠,在縣西南七十里,水分南北,亦入上杭縣界。○伯公坳,在縣西南,徑路窄狹,道出潮州。又寒水凹,在縣西,路出上杭。石徑巖險,行者病之。成化十七年縣令王環鑿石開道,行旅稱便。
大洲溪,在縣南。源出龍巖縣界之大池,西南流入境,過縣治西,折而南,入廣東大埔縣界爲小靖溪。又有文溪,在縣東北六十里。縣東百餘里又有武溪,流合文溪而入大洲溪。縣北又有金沙溪,出分水嶺,亦南合大洲溪。志云:縣北有磨石灘,灘石錯立,水勢澎湃。縣南有箭灘,以水勢如箭也。又有羅灘,以湍流回繞而名。縣西又有憔灘,驚湍沸浪,言舟師至此顏色爲憔也。
豐稔溪,縣北九十里。源出龍巖縣界,流入境,與上杭縣黃潭溪合,又西南會跳魚溪。志云:跳魚溪出縣稌山嶂,合豐稔溪,經縣西境合永安之大溪。又有湯湖溪,出黎袍山,流合跳魚溪。○涵水湖,在縣西,今名龍安砦。湖水澄澈,縈迴環繞,中有土阜。又縣治西南有晏湖,周圍百餘丈,山溪之水瀦而爲湖,有灌溉之利。
興化鎮,縣西六十里,亦曰興化鄉巡司。洪武五年置司於縣南之古鎮,尋徙虎崗山下,改爲太平巡司。天順六年以寇盜竊發,移置今所。又太平巡司,在縣東六十里,地名高坡。正統中,以山寇擾亂,徙興化司爲太平司,後爲寇毀,景泰末徙置於此。又三層嶺巡司,在縣南三層嶺下,成化十四年置司。其地當閩、廣之交,盜賊出沒,防禦最切。
博皮嶺隘,在縣東北。路通漳州龍巖縣,爲戍守要地。志云:縣北有斧岡、青坑、溪口等隘,自是而東爲布坑、長流、湖雷、上寨等隘,又縣東有鐵坑、望天坵、南溪、撫溪、洋竹、粵杳等隘。又岐嶺隘,在縣東南,又東南爲下洋、大溪、月流等隘,路出漳州平和縣。○竹箭隘,在縣南,路出廣東大埔縣。又東爲楊梅、新村、翁坑等隘,與三層嶺巡司相接,縣南境之要防也。又伯公凹隘,在縣西南,其東曰錦豐渡,爲南出之津要。縣西又有斗古崗隘,西北爲古樓崗、黃鑿頭等隘。志云:縣境之隘凡二十有六,而岐嶺、博皮、竹箭尤爲險要。
藝梓堡。在縣東北。志云:唐置上杭場於縣東豐田里,南唐移於藝梓堡是也。今詳見上杭縣。又縣有興濟、端利、嘉興、浮流、錦豐五場,俱宋置,爲採鐵之所。
附見
汀州衛。在府治東,洪武四年建。○武平守禦千户所,在縣西南二十五里,洪武二十四年建,築城濬濠,周二里有奇,置兵屯守;又上杭守禦千户所,在縣治北,天順六年以溪南寇作亂,始調汀州衛後千户所守禦,成化二年遂置所於此;俱屬汀州衛。

邵武府

[编辑]

邵武府,東南至延平府二百五十里,南至汀州府五百五十里,西至江西建昌府三百六十里,北至江西廣信府四百十里,東北至建寧府二百八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六百七十里,至京師四千八百三十里。

《禹貢》揚州地,周閩越地。秦屬閩中郡,漢屬會稽郡,三國吳屬建安郡,晉以後因之。隋屬撫州,大業初屬臨川郡。唐屬建州。五代時王閩因之。宋太平興國四年置邵武軍,元曰邵武路,明初爲邵武府。領縣四。
府山川蜿蜒,田土夷曠,居列郡之上游,作全閩之西户。自江右而入閩中者,下三關,出樵川,勢如建瓴矣。明初取閩中亦道出於此,豈非攻守要地歟?

邵武縣,附郭。漢冶縣地,後漢末爲建安縣地,三國吳始於此置昭武鎮,永安三年升昭武縣,屬建安郡。晉太康初改曰邵武,避司馬昭諱也。太寧初改曰邵陽,劉宋初復曰邵武縣,仍屬建安郡。齊、梁因之。隋平陳,郡縣俱廢。開皇十二年復置邵武縣,屬撫州。唐武德七年改屬建州。五代晉天福初王閩又改爲昭武,開運二年屬於南唐,尋復曰邵武。宋爲邵武軍治。今編户百七十一里。

烏坂城,府治東三里。蕭子開《建安記》:「越王築六城以拒漢,烏坂其一也。」亦曰故縣城,北倚山麓,南濱大溪。志云:今府城宋置軍時所築,本土城,周十里有奇,後廢。元大德二年因故址壘以陶甓,惟西南隅縮舊城一里。至正二十四年復修築,甃以磚石。明朝洪武初修城濬濠,五年以後相繼營葺。永樂十四年大水圮城之半,尋復修築。今城周七里有奇。
登高山,在城西。一名熙春山。有三峰,舊謂之靈泉三峰。嵯峨聳峙,下瞰城闉。成化十二年郡守馮孜上言:「府城東北臨大溪,西南穿小溪,東則三水合流而去,惟西南密邇熙春小山。宋時城郭東南北三面俱臨溪,西則跨熙春,遇水氾漲,人得趨避。元人建城不跨熙春,城濠南北與大溪接,遇水泛漲,溪入於濠,濠灌於城,永樂中嘗被其害。況熙春去城密邇,脫有賊寇憑據之,則城內虛實皆見,宜因宋城舊址爲便。」不果。山南有西塔山,一名金鰲峰,即三峰之一也。○樵嵐山,在城西北十里。一名金蓮峰,樵溪之水出焉。宋石正言、孫諤居此,亦名三諫山。俗謂之鍾家岐。《名勝志》:「城北有萬峰山,以山據諸峰之會而名。」其相屬者曰蒼山,舊名米倉山,曰石鼓山。相接者爲蓮花峰。又縣東北有泉山,山麓谷口僅容單騎,循澗而入,深邃夷曠,有田數頃,澗水曲折,山勢環抱,謂之蒙谷,爲近郊之勝。
雞鳴山,府東二十里。宋開寶初盧絳叛入閩,人不知避,夜半忽山頂雞鳴,人皆起,而賊適至,遂得免害,因以名山。又三臺山,在府東六十里,當邵武、建陽二縣界。自武夷盤礴而來,上有三級如臺,因名。亦名楊源山。府東百里又有龍山,山大而高,抵建陽書坊界。其東十里又有龍鬚山,山周三十里,接建陽、順昌二縣界。○白水山,在府東百二十里。山勢高聳,上有瀑布懸流,凡數十丈,狀如匹練。相對者曰九臺山,亦有瀑布泉。
七臺山,府東南百五十里,跨汀、延、邵三郡界,高二十餘里。上有七臺。又有洞曰百花洞,泉石皆奇勝。又寶山,在府東百六十里,舊產鐵礦。相接者曰東山,高亦百餘丈。○紗籠山,在城東數里,羣峰攢抱,中一峰獨高而直。又雲巖山,在府東四十里,高出羣岫,俯瞰長川。上有巖,吞吐雲氣。又東四十里曰天池山,山高大而頂寬平。有池方廣數畝,冬夏不涸。
道峰山,府東南八十五里。亦曰道人峰,當邵武、將樂、泰寧三縣界,危峰峭拔,矗入霄漢。《寰宇記》:「道人峰負長溪,面樵水,秀峙數十里外。其險處名羅漢巖,下臨絕壑。山周圍蓋八十餘里,幽泉怪石,不可勝記。」○南午山,在府南三十里。山有三峰,俱當午位,與郡治相對。一名葉寮山。相近爲高嶓山,上有風洞,深不可測,時有風出其中。旁有嶺,路通泰寧縣。又殊山,在府南百十里,雙峰聳立,直插霄漢,亦名文筆山。其東爲小殊山,視殊山雖小,而奇峻更勝。志云:府東南二十餘里有浮潭山,三峰秀峙。東南八十里曰凌雲山,高千三百餘丈,仰逼霄漢。又府南九十里曰潮魚山,亦有三峰鼎立。
天馬山,府西北七十里。山勢如馬,從空而下,一起一伏,周十五里。又龍湖山,在府西北百里。山勢峻拔,深谷盤迴。絕頂有湖,溉田三萬餘頃。一云山在府西五十里。又有象牙山,亦在府西北,接光澤縣界。○雲錦山,在府西南八十里,高峰環合凡三十有六。又府東南四十餘里有白鶴山,高峻如孤鶴沖天。一名天帝峰。
劉師嶺,府南百二十里,路出建昌府。鳥道嶔崎,綿亘六七里,人以爲病,戲名愁思。宋上官端義募衆甃路,行者便焉。又望州嶺,在府西北七十里,高聳望見府城。又府西百餘里有飛猿嶺,以高險得名。○僉嶺,在府東四十里,舊時夾道多松,亦名千松嶺;又天湖嶺,在府東南四十里,俱路出順昌。又府東五十里有分水嶺,嶺水分流,東達建陽,西入邵武。相近有洪家嶺,府東百餘里又有吳師嶺,皆路出建陽縣。府東百六十里又有三望坳,路通將樂縣。
紫雲溪,在府城北。源出光澤縣之西、北二溪,合流入境,會諸溪水東下經城北,其流益大,又東南至順昌縣之富屯,下流入順陽溪,俗名大溪。樵水入焉,亦名樵川。志云:大溪會衆水,東下一百二十里,至富屯,其中有灘五百餘,諺云「一灘高一丈,邵武在天上」。又樵溪,在府治北。發源樵嵐山,經城西而入城中,逶迤九曲,因名九曲溪,亦曰秀水,出城北東流入紫雲溪。○將溪,在縣東。自建陽縣流入境,合諸谿澗水入紫雲溪。又洒溪,在縣東二十五里。其上源曰青雲溪,以相近有青雲山,溪經其下也。又有壺山溪,一名九里溪,源出分水嶺,亦曰分水溪,西流會洒溪而入紫雲溪曰洒口。府東四十五里又有平洒溪,諸山澗水匯爲大湖,自高臨下,溉田數萬,畝,東南流入紫雲溪。
大拿溪,府東八十里。源出建陽縣界,東北流至拿口亦曰拿口水,諸溪澗水皆流合焉。志云:府東百二十里有下黃溪,出建陽縣界;東南百五十里有桃溪,出將樂縣界。又有大竹溪,在府東南五十里。皆會諸溪澗水流入紫雲溪。○西峽溪,在府西七十里,自光澤縣界流入;又有三澗溪,在府西三十五里;石鼓溪,在府北二里,源出崇安縣桐木關;皆會諸溪澗水共入紫雲溪。志云:府城上下流會大溪者凡三十有二溪,溪皆有灘石,而大拿溪中有小湖操、大湖操、編孔灘,水石衝激,舟人病焉。
三溪,府南六十里。出將樂縣境,西北流三十里,又轉西南流入泰寧縣之大溪。又府西南百二十里有太和溪,源出殊山,流合三溪。西南百餘里又有將石溪,源出江西新城縣界,流至此亦西南流入於三溪。又有官坊溪,在府南百里。其地有官尖峰,溪源出焉,流合諸溪澗同入三溪。
水口鎮,府東百六十里。有水口巡司,宋爲水口寨,元因之,明朝洪武二年改巡司。○楊坊砦,在府東北五十里。宋紹興二年置,元改巡司,明朝洪武十一年省。有稅課局,元所置稅課務也,明初改今名。又拿口砦,在府東八十里。亦宋置砦,元改巡司,明初廢。其地與順昌縣接界。元時亦設稅課務,今爲稅課局。又同巡砦,在府南五十五里,亦宋置寨,元改巡司,明朝洪武十一年省。
黃土寨,府西南四十里,亦曰黃土關。有黃土嶺,路通江西廣昌、南豐二縣,亦戍守處,元置黃土砦巡司於此。至正十九年陳友諒遣其將鄧克明侵邵武,陳友定大破之於黃土,即此。《宋志》:「邵武縣有黃土等三鹽場、龍鬚銅場、寶積等三鐵場。」
樵川驛。在府城東。宋置於城內,元徙於城外紫雲溪北,明初移於此。又林墩馬驛,在府東五十里。宋置,元及明皆因之。又拿口驛,在府東八十里,接順昌縣界。志云:府東三十五里有樂野宮。《建安記》:「越王無諸畋獵縱樂處也。」又泰寧縣西隅亦有此宮,縣南爲高平苑,今皆爲民居。詳見將樂縣。○濟川橋,在府城西。俗名水北橋。宋嘉泰二年創建,嘉定初落成,因名嘉定橋。紹定三年毀,端平初重建,改名端平橋。淳祐十二年圮,咸淳中建,改名環碧。元至元末毀,大德六年重建,因亦名大德。元統二年毀,至正三年壘石爲址,凡十有三,架梁構亭其上,亦曰至正橋。二十一年復燬,明朝洪武八年重建,改名樵溪橋。永樂四年毀,正統十年復議修建,成化四年橋成,名濟川橋。自是以時修治。長六十三丈有奇。又新屯橋,在府東四十五里。元至正中嘗建橋於此,壘石爲址而梁之,長六十餘丈,尋廢。

光澤縣,府西北七十五里。西南至泰寧縣百六十里,西北至江西鉛山縣百八十里,西至江西新城縣百四十里。本邵武縣地,唐武德七年以縣北鄉地置陽寧鎮,五代周廣順初南唐改爲財演鎮,並屬建州。宋太平興國六年升爲光澤縣,屬邵武軍,元因之。縣無城。今編户五十五里。

雲巖山,縣南一里。蒼翠秀拔,高入雲表。上有湖,天欲雨則湧沸如雷。○烏君山,在縣東北五里。山高二千餘丈。其相接者曰烏石嶺。《括地志》:「邵武有庸嶺,一名烏頭嶺。」是也。《寰宇記》云:「烏石嶺路峻極,不通牛馬。」一名烏珮山。上有雙石,皆高二十餘丈,屹然相向,名雙石笋。山跨邵武、建陽、鉛山三縣界。或以爲紫雲溪出此。又珠寮山,在烏君山南。同源異峰,是爲諸山之母,一名諸母岡。又縣東南有筆架山,三峰聳峙,中峰尤高。南望大溪,近不過十里;又北爲旗山,疊嶂飛揚若旗。北連珠寮山。
太和山,縣西北百二十里,與江西南城縣接界。山有鐵牛嶺,舊置關於此。相接者曰小和山,舊置大寺寨巡司於山上。又石螺山,在縣西八十里。兩山相合,大石崎角對峙於溪上,曰石門,僅通單騎。有石如獅子昂踞溪中。旁有石如螺。其水奔激,至水口入西溪。志云:縣北有交椅山,山形九巘,爲縣治斧扆。縣治西北七里曰青山,西連三千嵊,邑之賓山也。
杉嶺,縣西北九十里,爲福建、江西分界處。石山雄絕,蹊徑僅容單車,置關其上,曰杉關。洪武三年移大寺砦巡司於此,以扼關險。循嶺而南,十里爲豪居峰,高聳插雲,爲關藩障。詳見前重險杉關。○盤肩嶺,在縣東北百里。東抵江西弋陽縣,西抵貴溪縣,山高徑險,盤曲而登。又雲際嶺,在縣東北百四十里,接江西弋陽、鉛山二縣界,又有徑路通浙江江山縣。北溪出其下。
象牙峰,在縣西南,接邵武縣界。一峰屹立,旁有二十四峰,森秀如象牙,邑之來山也。邑志云:離象牙而東四十里至三千嵊,飛泉怪石,人不可登。又白雲峰,在縣西南二十五里。奇峰特峙,高入霄漢,晨昏有雲氣蒙其上,因名。○會仙巖,在縣北三十餘里,高二千餘丈。巖口有石穴,中深而方,清泉常滿,俗名石斗。,巖後澗泉出自穴中,高數丈,名曰水漈。
杭川,在縣北。俗名大溪。源出縣西七十里極高嶺,東流合杉關、止馬諸水曰西溪;經雷公灘,以水石相激灘聲若雷也,又經縣西八里之搪石灘,怪石攢矗,飛流迅激,每遇水涸,則舟不能進,至縣西北杭溪、徐源諸水流合焉,曰杭川;經城西北一里之黃龍灘,東流南折,有晏公灘,至縣東二里北溪水流匯焉,是爲交溪;溪中有洲曰烏洲,一名月洲,浮交溪中,又東南流逾龍孔灘,復南流三十里入邵武縣界,爲紫雲溪之上游。一云西溪水出縣西五十餘里管蜜山之洞光巖,逾雷公灘五十里至水口,石螺山水來會焉,合流爲大溪。
北溪,縣東北三里。源出雲際嶺,至縣北百里有昂山水合焉。南流四十里合沂洲水,又南三十里逾茶富渡,出大里峰,有漠溪流合焉。又南二十里,流會西溪,所謂交溪也。
杉關,在杉嶺上。有杉關驛,元元統初建,明因之。志云:關之東有大寺寨巡司,宋置寨於縣北三十里,元至元二十五年遷於縣北六十里止馬市,明初遷於此,以備戍守。又嘗置杉嶺驛於關下,尋廢,餘見前。○鐵牛關,在縣北五十里,相傳唐廣明中置。《聞見録》:「光澤有鐵牛、火燒、雲際三關。雲際關通湖坊,係江西鉛山縣界,去崇安桐木關一百八十里。」又風掃隘,在縣西五十里頓筆山上。又《宋志》:「縣有太平銀場、新安鐵場。」
杭川驛。縣治西。宋置,熙寧中,遷縣治南,明朝洪武六年遷今所。又稅課局,在縣西止馬市,宋初置稅課務於縣治東,明初改爲稅課局,宣德九年以縣官兼領。正統十一年改建於今所。

泰寧縣,府西南百四十里。西至建寧縣七十五里,東南至延平府將樂縣百二十里。晉綏成縣地,屬建安郡。唐初亦爲綏城縣地,後爲將樂縣地,乾符二年析置歸化鎮。南唐保大元年廢鎮爲場,中興元年升爲歸化縣,俱屬建州。宋太平興國五年改屬邵武軍,元祐初改今名。縣無城。今編户五十一里。

爐峰山,在縣治西北,圓峙如爐,邑之主山也。志云:縣南五里爲南谷,有曲澗層崖之勝。又十里爲齊雲巖,俯瞰大溪。右爲獅子巖,其高處爲百丈巖,巖趾峭削,鳥道縈紆,人迹罕到。其相近者又有甘露巖,石門天成,一徑如線,飛瀑千尺,垂巖而下,稱絕勝云。○鍾石山在縣北十五里。形如覆鐘,周圍壁立。其上坦平,下臨清溪,高可百尺,緣崖爲徑。志云:縣東北數里有旗山,勢如展旗,延袤五里餘,與爐峰山對峙。西麓有棲真巖,蓋縣之來山也。相近又有古靈山,圓下銳上,高百餘丈。其東北一里有風石寨,北有神仙巖。
鳳棲山,縣西四十里。一名黃西山。峭石壁立,鳥道羊腸,縈紆以登。南麓有池廣數頃,甚深。兩旁崖石峭立,筏乃可渡,至則曠然平野,可居數百家。昔人嘗避地於此,今涸爲田。又有南會巖,三石鼎立。旁有數巖,俱有小徑可登,上有流泉竹木之勝。一名南會山。又有簾山,在縣西二十里。高廣十餘里,石崖壁立,林木蒼翠,宛如簾幕。縣西四十餘里又有蓬源山,高六七里,延袤十餘里。○薯山,在縣北三十里。其南有雞籠障,西曰龍門寨。又南石山,在縣東北三十里,石皆南向。上有寨,下有龍井,周圍峭壁。山南有石穴,人不可到。志云:縣西南三十里有蘭臺山,其北爲挽舟嶺,嵯峨千丈,延袤十有三里,必牽挽而後可登,如挽舟上灘然。南有二石對峙,曰三門嶺,亦曰三門寨。寨北有西巖,一名寶雲巖,亦曰彩雲巖。山蓋與建寧縣接界。
金鐃山,縣西七十里。亦名大歷山,一名大戈山,跨建寧、寧化、泰寧三縣界。有八十四面,周四百餘里。《九域志》:「越王無諸遊獵,遺金鐃於此,因名。」有石燕巖,深廣多泉石之勝。又有華蓋巖,石磴縈迴而上,上有池,謂之仙塘。旁有黃楊坪,龍潭在焉,溉田可千畝,亦曰龍平潭。又有王仙峰及玉龍峰。志云:山以名勝稱者凡十有八處。又大坳山,在縣西六十里,延袤十里,峭石壁立,巖洞幽深,人迹罕到,可以避難。中有葛家崆巖、聖公巖、際豅巖,險僻可置寨。正統間沙寇作亂,居民多避於此。○天臺山,在縣西六十五里。四峰並聳,狀如寶蓋,高千餘丈,盤結三十餘里。上有池。池北有雙人石,以形似名也。又石仙山,在縣西南六十餘里。其南爲金雞嶂,一名雞籠山,以山大而圓也。西曰羅洋嶂,一名閻王嶂,山高林深,人迹罕至。志云:縣北十餘里有大洋嶂,特立高聳,上有池,前有三峰。其東又有小坑嶂,即縣治後山也。
陰山,縣東二十里。一名應山,盤礴十餘里,有雞籠寨。志云:縣南數里有鼓樓山,跨將樂縣界。山形方峻,若樓閣然。又有印山,在縣西南八十里。山北爲藤嶺,產藤,道出寧化縣。相近爲雲蓋山。山勢峭拔,雲氣常蒙其頂。上有龍泉瀑布。○五龍山,在縣北十五里,連邵武縣之道峰山。
大杉嶺,縣西北二十里,路通江西建昌府,多產杉木。吳越時遣兵屯戍於此。又九盤嶺,在縣西五十里,紆迴九曲。志云:縣西北六十里有茶花嶺,廣二十里。○峨眉峰,在縣北五十里。周圍數十里,高數千丈,類蜀之峨眉。峰之左有三仙巖,泉石幽勝。巖前有三峰,狀如筆架。峰之西即建寧縣界。又七寶峰,在縣西六十餘里,高千丈,產金、銀、銅、錫、朱石、黃連、甘草之屬。世傳越王遊獵時憩此,宋爲銀場,後廢。奸民多盜鑿之,山遂崩陀。
大溪,在縣治南。其上源出寧化縣境,流經建寧縣,曰濉江。東流入縣境,至縣西南三十里之梅口,邵武縣之三溪水合衆溪來會焉,爲雙溪渡。又東過縣治,迤邐而南,至縣南五十里青洲渡。又東南合將樂縣界竹洲溪,而爲延平西溪之上源。志云:縣境遠近諸溪凡二十有八,皆流合於大溪。
二十四溪,縣西四十里。匯山谿之水東出,有石山夾岸錯立,崒嵂周密,凡二十四曲,西南至梅口入大溪。又舖溪,在縣南五十里。源出寧化縣境爲柳洋水,北流二十里至合口灘入大溪。又瑞溪,在縣西二十里。出峨眉峰,流四十里入大溪。旁有瑞峰巖,因名。志云:縣有龍安溪,源出縣西南八十餘里君子峰,流二十里,有善溪流合焉。又北會舖溪入於大溪。其善溪在縣西南六十里,導建寧縣境內之水,回環流合龍安溪。中有鮷潭,一名池潭,其深莫測,有旋渦,舟人病焉。○龍門溪,在縣北四十里。出大杉嶺,有鈷鉧潭流合焉,經縣東二十里,下流亦合大溪。
杉溪,縣北五十里出茶花嶺,經大杉嶺下至縣治北;又黃溪,在縣東南五里,出將樂縣界寶臺山,西北流經縣東一里,與杉溪合,而匯爲何潭,亦名龍潭。潭之下有灘,狀如斗角,溪流至此,西山環拱,乃折而西流,三十餘里達梅口會於濉江,而邑之衆水亦皆歸焉。梅口有灘曰大夾灘。亂石巉巖,兩旁石崖壁立,奔湍激浪,其聲若雷,舟楫至此最爲險阻。下流五里而爲雙溪渡。黃元實云:「諸溪之水皆從石山中流出,至此兩岸開豁,桑麻沃衍,梅川市在焉。溪東接道人峰水,西與濉陽水合,復折而東趨於劍津,平沙曠堤,雨漲則彌,霜凋則夷,可舟航而不可輿梁,實汀、邵往來之衝。」
梅口寨。在縣西梅口保。宋紹定五年統領劉純分忠武軍於此,以鎮羅源箸竹之寇,後廢。又朱口寨,在縣東三十里。宋紹定中設,元改爲巡司,尋廢。又石門隘,在縣西五十里;又縣北四十里,有澹子隘;五十里有茶花隘,以茶花嶺名;舊俱爲戍守處。《宋志》:「縣有螺漈金場、江源銀場。」○利沙橋,在縣治南,跨大溪上,石址木樑,釃水爲五道,宋、元以來歷代修建。又安泰橋,在縣東南五里,跨黃溪上。一名延福橋。洪武三十一年重建,後圮。萬曆初復建,改名迎恩橋,長四丈有奇。志云:橋東通邵武,南接建寧,往來孔道也。相近者又有隆興橋,長二十餘丈。

建寧縣,府西南二百四十五里。南至汀州府寧化縣二百里,西至江西廣昌縣二百里,北至江西南豐縣百五十里。晉綏成縣地。唐垂拱中爲將樂縣及撫州臨川縣地。乾符二年置黃連鎮於此。五年鎮人陳巖以鎮兵禦黃巢,因表爲義寧軍。五代時南唐罷爲永安鎮,又改爲永安場。宋建隆元年南唐昇爲建寧縣,屬建州。太平興國五年改屬邵武軍。咸淳二年始城之。明弘治四年因舊址改拓,正德十二年復營繕,周四里有奇。編户五十二里。

綏城廢縣,縣治西南三里。晉義熙中析邵武縣地置綏成縣,劉宋因之,屬建安郡。或云吳永安三年置綏安縣,義熙初改曰綏成。悞,《晉志》無綏安縣也。齊梁仍爲綏成縣,隋廢。唐武德四年復置綏城縣,隸建州,貞觀三年省入邵武縣。垂拱四年以綏城故地屬將樂縣及江西臨川縣,乾符二年分故綏城地爲歸化、黃連二鎮,而以舊治爲黃連鎮。南唐曰永安鎮,宋建隆初升鎮爲建寧縣,移縣治於今所云。
鳳山,縣治西。山分三支,狀若翔鳳。又西有西山,形勢聳拔,上有戰坪,相傳南唐取建州,宋齊丘督戰其上。北連平山,山頂平坦,容百餘人。又縣治東有東山,一名何山。下有何潭,環繞縣治。○金鐃山,在縣南二十里,接泰寧、寧化二縣界。其在縣境者有東、西巖,屹然並峙。相傳舊有巨藤交亘成橋,可通往來,寇亂邑人多避兵於此,後藤絕而路隔。其跨縣南數里者,曰長嶺山,曲折起伏,橫亘數里。餘詳見泰寧縣。
望君樓山,縣西四十里。峰巒秀麗,層疊如樓閣,若人凝立而跂望。一名聖峰山。又嚴峰山,在縣西六十里,脈接江西廣昌縣,兩峰雙立,南北對峙。相近者曰雲蓋山,山勢高聳,時有云氣覆之,石巖懸絕,瀉瀑如練。亦接廣昌縣。○寶山,在縣東二十五里。厥土白壤,宜陶。藍溪經其下。有坪曰桐樹坪,地勢平夷,上多桐樹。又龍歸山,在縣東北四十里。山勢蜿蜒若龍,其木多漆。
百丈嶺,縣北三十里。嶺極高峻,乃江、閩分界處。鳥道懸絕,舊傳越王無諸常築臺於此。藍溪出焉,南流入濉江。又蟠湖嶺,在縣西北七十里,接江西南豐縣界。上有湖,瀦水不涸。東有大峰,高五百丈。又有小峰,高二百丈。
濉江,在縣治南。本名綏江,以綏城縣名,後訛綏爲濉也。俗名大溪。出寧化縣界中順山,經縣南五十里亦曰寧溪,又東北流至此曰濉江,東流七十里有金鼎灘,亂石險阻,湍水衝激,中有一石如鼎。又東北入泰寧縣界。志云:縣東南二里有洛陽溪,源出金鐃山,北流入大溪中有灘曰金灘。又有都溪,出雲蓋山,東南流入濉江。縣境諸溪凡十有七,俱匯入濉江。○桃源溪,在縣西南二十里金鐃山下。亦曰西源。衆山環秀,溪瀦其中,繞流三級,謂之陳家漈,亦曰三層漈。居民百餘家,擬於桃源。導流北入濉江。又九流漈,在縣東北七十里,流爲楚溪,中有黃瀾灘,東入泰寧縣界會於大溪。
西安鎮,縣西四十里。宋置西安砦,在縣西六十里,元改爲巡司,明朝洪武三年遷於今所。○羅漢砦,在縣城北。宋乾道四年羣寇何白旗作亂,張浚請設兵置寨於此。又永平寨,在縣西六十餘里。舊名羅源箸竹,寇區也。宋紹定五年置寨。又軍口寨,在縣東南四十里,亦宋紹定五年置,元改巡司。縣東南五里又有將屯寨,亦宋置。爲屯戍處;相近有地名巢隔,相傳唐陳巖率民兵禦黃巢,使隔絕不能進,因名;後皆廢。
洛陽驛。縣東南二十五里;又有都溪驛,在縣西三十里;今俱廢。舊志:縣西熊家嶺有綏城驛。縣東有鳳山驛,縣治北有濉江驛,皆宋、元時置。明初廢。《宋志》:縣有龍門等三銀場。○鎮安橋,在城東,宋紹定初建,壘石爲址者凡七,自元以後屢經修建,長二十餘丈。
附見
邵武衛。府治東南。洪武初改元邵汀萬户府置。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