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卷八十六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八十六 江西四 建昌府 撫州府 下一卷▶


建昌府[编辑]

建昌府,東至福建邵武府三百六十里,西南至贛州府七百五十里,西北至撫州府百四十里,東北至廣信府五百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四百里,至京師五千四百八十五里。

《禹貢》揚州地,春秋時爲吳西南境,戰國屬楚。秦屬九江郡,兩漢屬豫章郡。三國吳太平年分屬臨川郡,治臨汝縣,府境屬焉。晉、宋以後因之。齊移郡治南城,梁復舊。隋平陳,屬撫州,大業初屬臨川郡。唐仍屬撫州。宋開寶三年南唐主李煜始置建武軍於此,宋太平興國年改爲建昌軍。元曰建昌路。明初改肇昌府,時宋龍鳳七年建昌歸附,即元至正二十一年也。明年改肇昌府。旋曰建昌府,志云:是年二月改肇昌府,九月又改爲建昌府。領縣五。
府據七閩之咽喉,壯兩江謂江東、西。之唇齒,山川環結,形勢峻險,號爲東南上游。明初胡廷瑞自建昌出杉關,取邵武,攻建寧,善戰者戰於九天之上,繇此道也。

南城縣[编辑]

南城縣,附郭。漢縣,以在豫章郡城之南而名。三國吳屬臨川郡。晉太康初曰新南城縣,大興中復舊。宋仍屬臨川郡,齊爲郡治,梁、陳皆屬臨川郡。隋屬撫州,唐因之。南唐末爲建武軍治。志云:宋平南唐,南城縣仍屬撫州,淳化二年始隸建昌軍。今編户二百七十四里。

建武軍城,在府治北。南唐末所築。郡志云:舊城唐乾符中築,周十里有奇,後廢。宋開寶中南唐置軍,命李崇贍置制軍事,增築制院,城周不及一里。宋元豐中因邵武寇亂,改營新城,周九里有奇。明初陳友諒將王溥以城歸附,因舊城營築,洪武元年增修完固,正德八年以後屢經繕治,皆如舊城之制。周不及十里。
鳳凰山,府北二里。郡之主山也。山麓有鳳山堡,宋開慶元年知軍事雷宜中所築,城周三里。又浚濠五里,并置鳳山寨,共爲守禦。景定三年知軍錢應孫增修。元初廢。府城中治南又有登高山,一名高空山,又名黃家山。其相連而西南者曰郭家、陳家二山,登其巔俯臨雉堞,遠眺江山之勝。
紅屏山,在府西五里。又名赭面石,高百仞,如赤城,郡治目爲印山。又芙蓉山,在府東十里,高五里。連枝疊瓣,宛若芙蓉,因名。
麻姑山,府西南十里。高百丈,周百五十里。《勝覽》云:「山高九里五十步,周迴四百一十四里,峰巒澗谷,幽勝不一。其得名者曰萬壽、仙羊、葛仙、秦人、逍遙等峰,東瞰郡城,西跨宜邑,稍北帶麻源三谷,誠神仙窟宅也。道書三十六洞天之一。」志云:麻姑西七里有丹霞山,道書以爲第十福地,亦曰丹霞洞。其旁爲出雲山。
從姑山,在府東南五里,以山次於麻姑而名。緣石磴而上數百級,有雙石對峙如門,名鐵關。又數十級乃至山頂。有伏虎洞,亦曰玉洞。又有巖曰秋澤巖。
劍山,府東八十里。高數百仞,延袤數十里。稍東曰大旭山,以山勢高聳,日出先見而名。又魚蜦山,在府東南八十里,高數百仞。山腹有龍潭,俗呼爲海眼。
東界山,在府東二十里。宋元祐八年冬,有甘露降於山之松柏。城北七十里又有北界山,與撫州臨川縣分界。志云:府東北五十里有太平山,以山勢寬平而名。又有白馬山,在府東北九十里。其上爲出雲峰,絕頂有龍潭。又銅斗峰,與白馬山相峙。
望州嶺,府東二十里。嶺巔有巨石,可登陟,俯瞰郡城,如在几席間。又東三十里爲五藏巖,石勢層疊,巖前溪流縈帶。其側一石山如囷,高逾數百仞,頂有田數十畝,極旱而常稔,名曰天湖。相近又有仙人巖,臨溪峭壁數百仞,五巖連屬,深廣各數十丈。
華子岡,在府西十五里。相傳九江人華子期爲甪里弟子,得仙於此而名。謝靈運入華子岡麻源三谷,是也。麻源三穀者,第一爲麻姑山南澗,第二爲北澗,第三即華子岡。從府西十里駝鞍嶺循溪而入,多茂林修竹,土田沃衍,而層巒疊巘,回環映帶,稱爲絕勝。《紀勝》云:「銅陵亦在府西十五里。」謝靈運詩:「銅陵應碧澗,石磴瀉紅泉。」今亦謂之銅山。
落峭石,府東南六十五里。飛猿水自新城縣來,流經其下,謝靈運詩「朝發悲猿嶠,暮宿落峭石」是也。樂史云:「落峭石去飛猿館百十有五里。」《輿程記》:「自峭石至五福鎮六十里,又二十里爲飛猿,又十里爲福建光澤縣之杉關。」
旴江,在府城東。一名建昌江。源出廣昌縣南血木嶺,流六十里爲旴水,又二十里爲巴溪,又十五里爲山勳溪,又七十里至廣昌縣前,又三十里入南豐縣界,東北流百餘里至府城東南,會新城縣飛猿諸水,又東北流折而西二百餘里入撫州境,至臨川縣石門亦名汝水,下流注於贛水。志云:城東南江中有中洲,草木蔥蒨,雖春水漲而洲不沒。郡城東面臨江,往往疊石爲堤,以備侵囓。
龜湖,府東五里,一名蟜湖;又有金龜湖,在五藏巖下,深可五六尋。中有一石,宛然如龜;又有蛟湖,在府東五十五里,宋時有蛟蜃鬭於水上;又東三十里有東湖,皆山谿匯流處也。
蛤湖,在府西三十里。有石漈百丈,飛瀑淙下入湖,中多產蟹蛤。宋治平寺碑所云「蛤湖石鑑」處也。又天井湖,在府西南二十里高山上。水色藍碧,淺則旱,溢則雨,里人以卜豐歉。又有鯉湖,在府南四十里,俗傳嘗有雙鯉出遊。其南爲上湖,北爲下湖。亦謂之三湖。志云:府北十五里又有高梘湖,舊名聚水湖,宋熙寧中付陂長灌溉高梘莊官田,因改今名。
磁龜溪,府南七十里。有磁石如龜,伏溪中。溪流阨塞於巖竇間,衝囓怒號,袤四里注而爲瀑,有聲如雷,凡十五六里而山開水平,又十里乃達於旴江。志云:磁龜溪,去魚蜦山里許,遊覽絕勝處也。
龍溪,在府南八十里。志云:源出高陂,流入石門通汝川,汝川即旴水矣。一云龍溪在廣昌縣東北八十里,似悞。又郭石溪,在縣北三十里郭仙峰下,府東境諸山之水,絡繹環流,北至昶口會於旴江。府西北三十里又有岳溪,發源府西岳口,東北流入旴水。岳口蓋左右岳之口也,在府西四十里。陵麓嶔寄處曰岳。
杉關,府東南百五十里,江、閩之通道,戰守之巨防也。詳見福建重險杉關。
藍田鎮,在府東八十里。有巡司。又土城鎮,在府南三十五里。唐乾符末危全諷起兵,築城於此,環數里。全諷敗,城廢。今猶謂之城上。《聞見錄》:「府西北七十里有長興隘,相近又有安坡寨,爲路出撫州之徑道。」
曾潭鎮,府南七十里。舊有巡司。又岳口鎮,在府西四十里。舊亦置巡司,明萬曆中革。又白旴鎮,在府東八十里。萬曆年增設巡司。九年改置,又設瀘溪巡司。志云:府北有築安峽,接臨川縣界,地險隘;府東北有驛,接金谿縣;府南六十里爲都軍鎮,即危全諷起兵處;皆昔時戍守要地也。
旴江驛。在府城東。宋康定二年於城南作新亭,謂之集賓亭,俗謂之旴江館,後改爲驛,移於城東。一云城東旴水上舊有旴江亭,南唐所置也,驛因以名。又旴江遞運所,亦在城東,明初置。府南八十里又有東平社,宋紹興中鄉民吳伸與弟倫發私穀四千斛應詔,建義倉貯之,遺址尚存。
太平橋,在府城東旴江上。宋嘉定中建,名萬壽橋,橫江爲壘,凡十有三,跨梁其上,長百餘丈。德祐二年毀。元至元二十九年復營之,明年工畢,改曰太平橋。明朝成化七年圮,尋復修建。

南豐縣[编辑]

南豐縣,府南百二十里。南至福建建寧縣百五十里,東北至邵武府百六十里。漢南城縣地,三國吳太平二年析置南豐縣屬臨川郡。晉、宋以後因之。隋平陳并入南城縣。唐景雲二年復置,先天二年又廢。開元八年仍置南豐縣,屬撫州。宋屬建昌軍。元至元十九年升爲南豐州,直隸行省。明初復爲縣,又改今屬。編户百十五里。

南豐廢城,縣東一里。本嘉禾驛。《沿革志》:「三國吳置豐縣。尋以徐州有豐縣,因曰南豐。其地在今廣昌縣東十五里,時適產嘉穀,兼有嘉禾之名。隋、唐間縣再經廢置,益移而東,仍於城西置嘉禾驛。開元七年撫州刺史盧元敏言:『廢南豐縣田地豐饒,川谷重深,時多剽劫,請仍置縣。』從之。繼而縣令遊茂洪徙縣治於嘉禾驛,開成二年再徙治西理坊,即今治也。縣無城,明正德五年始環以土垣,九年改營爲城,嘉靖以後屢經修葺。城周五里有奇。」
軍山,縣西北二十五里。高十九里有奇,接撫州府宜黃縣界。其上四峰崛起,傍有飛瀑,一瀉千尺,巖石洞壑,皆稱奇勝。上多產斑竹,蒼翠插天,財阜利及比壤。自衡、廬而下,此山爲第一。曾子開云:「山南豐之望也。縣固多大山,而茲傑出,見於百里之外。其勢險氣秀,若蹲虎兕而翔鸞鳳。」舊傳吳芮攻南越駐軍此山,因名。一名南山以當郡城之南也。山之西又有屏障山。
金障山,縣西南百里。根盤百餘里,高十餘里,與廣昌縣接界。志云:縣西八十里有華蓋山,其山聳峙,亭亭如華蓋。一名金蓋山。又石龍山,在縣西百二十里。山形如游龍,繚繞數百丈。
百丈嶺,在縣東南八十里。高可百丈,與福建建寧縣分界。志云:縣東北三十里有石門,內容百餘人,巨石爲門,里人嘗避寇於此。又縣西九十里有梯雲洞,石磴百餘級方至洞門。
旴水,在縣西南。自廣昌縣曲折流至縣西門外,故西門有迎旴之名。又東北直下,與新城水合,爲郡大江。宋元祐六年張商英爲江西轉運使,疏鑿旴水以通運道,然水勢盪沙,不時壅塞,春夏可通舟楫,秋冬止容竹筏而已。縣境即所鑿處也。
萬歲湖,城東一里。今名蔓翠湖,水北流出湖口入於旴江。又天井湖,在縣東北三十里,深如井,天光上下,澄澈如鑒;又有西湖,在縣西四十里;其下流皆注於旴水。
南臺潭,在縣南旴水中深險不測,舟行上下多覆溺之慮。又擂鼓潭,在縣南七十里。兩崖峭壁夾溪,中有一穴,溪水湍激,聲震如鼓,因名。
龍池鎮。縣東南二十里。有巡司。又黃源鎮,在縣南八十里。志云:鎮南去建寧縣九十里,舊有巡司。一云縣西南六十里有白舍鎮,接廣昌縣界,宋置太平巡司於此,明朝洪武二十九年廢。
鎮安寨,在縣東;又有猛虎寨,在縣東五十里;俱宋所置寨爲戍守處。元皆改爲翼,隸建昌萬户府。至正中廢。

新城縣[编辑]

新城縣,府東南百十里。東至福建光澤縣百四十里,南至福建建寧縣百五十里。宋南城縣之黎灘鎮,紹興年析鎮置新城縣,屬建昌軍。舊無城,明正德年始營土垣,九年甃以磚石,十年爲雨潦所圮。嘉靖十四年以後修葺未備,十六年因舊址增築,三十九年重修。周五里有奇。編户七十八里。

永城廢縣,縣北三里。三國吳析南城縣置永城縣,屬臨川郡。晉、宋以後因之。隋平陳,縣省。唐武德五年復置,屬撫州,七年廢。今其地猶有城頭之名。○東興廢縣,在縣東北三十里。三國吳析南城置東興縣,屬臨川郡。晉、宋以後因之。陳天嘉年周迪復出東興爲寇,時宣城太守錢肅鎮東興,以城降迪,迪勢遂熾。隋開皇年縣廢。唐武德五年復置,七年又廢。今東興鄉之石門里故址在焉,土人謂之城口。
日山,在縣治西。一名天峰,隔溪百步,高百餘丈,周六十里。形勢峭拔,日初出先見其頂。有井,昔時深不可測,今漸堙。縣治東又有東山,城跨其上。○東巖山,在縣東四十一里。巖列巨嶂,五峰聯絡,亦謂之巖嶺。有徑道通光澤。志云:山之陰巖谷深邃,林莽窈窕,凡十五里,舊爲姦宄窟穴,宋紹聖年邑尉鄒天錫闢除氛翳,民謂之鄒公新路。又大寒山,在縣東南四十里。高峻盤鬱,山頂平曠,遇冬寒甚。
福山,縣南四十里。邑之鎮山也。高數十仞,廣十餘里,形如覆船,本名覆船山,唐懿宗改曰福船。宋大中祥符中更曰福山。又縣南二十二里曰會仙山,亦曰會仙巖,高入雲霄,並巖羣峰矗立,儼如筆架。○秀峰山,在縣西南七十里。層巒疊壁,高插霄漢,爲西南之望。其相近者有大雞、小雞二峰,地名西城。兩峰並立,尖芒攢矗如雞冠然。與南豐縣分界。
棲靈山,縣西北三十里。峰巒聳秀,綿亘數里。縣西北四十里之聖山與此相接。志云:聖山相近有月明漈,高百餘仞,闊一里,曠潔無草木氛翳,月出則先見,因名。○廩山,在縣東北十里。聳立平岡中,圓峻如高廩。俗呼爲點山。
東興嶺,縣東三十里,因東興廢縣而名。嶺之西有二山,平坦可容數千人,一名土桂,一名新荷。南唐時土人避亂,置柵山頂,至今畊者往往得箭簇,皆陶瓦所成。土桂則平岡膴,謂之九里原。胡氏曰:「東興嶺路通晉安。」陳天嘉四年周迪據臨川,陳主遣其弟頊擊之。迪兵潰,踰嶺奔晉安,尋又越東興嶺爲寇。詔章昭達討之,迪敗走,昭達遂度嶺趨建安討陳寶應。蓋自江右入閩,東興道爲坦易也。○四望嶺,在縣南六十里。嶺甚峻,登之則四遠皆在望中。志云:縣北三里有石峽嶺,積石巉巖,兩崖相對,一水中流,亦險勝處也。
杉嶺,縣東七十里,與福建光澤縣接界。杉關置於此。又有杉嶺驛,舊在嶺東,後廢。今詳見光澤縣。○飛猿嶺,在縣東六十里,亦曰悲猿嶠,又名飛鳶嶺。舊置飛猿館於嶺上,登之可望峭石。《輿程記》:「飛猿東去杉關十里,西北去峭石八十里。宋紹興中置飛鳶驛,咸淳間改置巡司,明初因之,後廢。又極高嶺,在縣東南三十里,亦峻險,路通邵武縣。」
羊頭峰,縣西南八十里,接建寧縣界。相近者曰鳥孤峰,尖聳如壁,巍然出於衆山之表。又昂頭峰,在縣西南五十餘里招軍嶺下,路通建寧縣。○螺旋峰,在縣東六十里,地名渥口,層巒疊嶂,盤延聳秀。又縣東北六十里有金竹峰,高插雲漢,泉石回環。又東北十里曰白雲峰,盤礴峭拔,高數百仞。
天堂巖,縣東南三十里。嵯峨萬仞,中緣一徑,上平廣,可容數百人。兵亂時居民常避於此。又東山嶂,在縣東南十五里。山勢壁立,頂平廣可容百人,元末寇亂,民亦多避兵於此。一名鵝藪陀。
黎川,在縣西南。一名黎灘水,出縣東南四十里紅水嶺,流經天堂巖而西北出,與羣山水會,共四十里至孔家渡,即南津雙港也。雙港合流,西抱邑城,北出石峽嶺而西北經峭石,回旋凡百四十里,至郡城下而合旴水。舊志:黎川出福山巖澗中,似悞。○飛猿水,在縣東飛猿嶺下,亦曰飛猿港,合杉嶺以西諸山溪水流經此,又西合衆流過縣北,入南城縣界,過藍田鎮至峭石合於黎川。又龍安水,在縣西三十里。源出會仙巖,西北流合諸山溪水,經龍安鎮又折而北,至縣北三十里之港口達於黎水。志以黎川爲中川,飛猿爲東川,龍安爲西川,亦謂之三川水。
七星澗水,出縣南之福山。中有七石,因名。西流經縣西南二十里之高臺山與西溪諸水合,折而北至城南合黎水。又九龍潭水,在縣東南三十五里。山高百丈,上有石漈,壁道險絕,下爲九潭,小大深淺不一。引流而西北,合諸山水,亦至城南匯於黎水。志云:縣東南二十里有沙溪,源出東巖山,亦合羣川水至城南匯於黎川。○洵溪,在縣東五十里,引而西,銀嶺、東興嶺諸水流合焉,至五福鎮,四面羣川並彙於此,注爲飛猿水。又龍池溪水,在縣西百里。出山澤中,從高而下,歷峽澗間,瀦而爲潭,曲折流經縣西南五十里,與桃溪諸水合,又東北五里合龍安溪。又西城溪,在縣西七十里,合縣西境羣川東注龍安水。
杉關,在杉嶺上。見前。志云:縣南五十里有德勝關,在馬嘴嶺下。明嘉靖三十七年廣賊由閩自泰寧來犯,敗官兵於德勝關。三十九年邑令湯建衡築關爲備。四十年賊復來犯,攻縣城不能陷,由德勝關遁還閩。論者謂關在嶺下,形險未得,且關前有溪,溪外爲岐徑,非要隘之所也。《關隘考》:「德勝關本名磡頭嶺隘,後改置關。」
同安鎮,縣西南五十五里,地名宏村。有宏村市。宋置同安寨,元末改爲巡司,明初因之。志云:嘉靖三十七年徙置於縣西六十里之樟村。又極高巡司,在縣東南極高嶺下。志云:司舊爲石陂寨,在極高嶺東一二里。宋置,地名長義堡,爲七閩鹽盜所出沒。熙寧中置寨設兵,十年改爲巡司。紹興初土兵叛,盡燔營舍,乃遷於縣北七里妙智寺,七年遷長義溪西,九年遷溪東,元至正末又遷極高嶺下,改名極高巡司。明初因之,尋遷於縣東南二十五里水口村,仍曰極高巡司。後又改戍於德勝關。○五福鎮,在縣東北二十五里,爲江、閩往來必經之道,置公館於此。商賈交會,民物輳集,屹爲大鎮。又龍安鎮,在縣西三十里。本名上龍鎮,後曰龍安。有公館,并置鋪舍於此,道出南豐縣。又楮儼鎮,在縣東南三十里。儼亦作「广」。相傳五代時置官莊於此。
高寨,縣東南三十里。唐末危全諷起兵,嘗屯據於此。今堙。又石城寨,在縣南十里,相傳唐末黎汾聚兵處。又馮家寨,在縣東二十五里。有山高數百仞,相傳唐末有馮團將率民作寨,保捍鄉里。又東三十里有石門寨,相傳五代時土人黃吉盜據其地。志云:縣東南三十里有張家營,五代時有營將張姓者捍禦於此。其南爲卓望嶺,路出邵武。又東村營,在縣東五十里。宋元豐中州將彭左藏置營於此,招降草寇廖恩,因名其地曰歸奴洲。今圮於水。
弋陽隘。縣西六十里,與南豐縣接界。今爲弋陽鋪。志云:縣西南有黃家嶺、丘家嶺、竹雞嶺、茱嶺、李嶺等隘,接建寧縣界。東南有楊梅嶺、鹽隘嶺、磡頭嶺、桃樹嶺等隘,接泰寧縣界。縣東又有極高嶺、羊牯嶺等隘,接邵武縣界。又東北有小巖嶺、風掃嶺等隘,接光澤縣界。一云風掃嶺亦名風窩,明嘉靖四十年賊由光澤犯境,官兵逆戰於此,不能勝,走還邑城。賊進營黃竹街,街蓋在城南五里。○鳳池驛,在縣北。宋淳祐元年建,元末廢。又黎灘驛,在縣治東。宋紹興十二年建,元廢。

廣昌縣[编辑]

廣昌縣,府西南二百四十里。東至南豐縣百里,南至贛州府石城縣百五十里,西南至贛州府寧都縣百二十里。本南豐縣之南境,宋紹興年析置廣昌縣,仍屬建昌軍。舊有土城,宋端平中創築。元因之。明朝正德八年因故址增築,嘉靖以後修葺。周四里有奇。編户二十四里。

東華山,縣南五里,山巔高聳,俯視羣峰;縣東二十里爲中華山,亭亭孤峙;又有西華山,在縣治西一里;三山之脉,皆相連接。西南四十里又有金華山,亦秀聳。○潘田山,在縣東北十五里。山下有巖廣百步,林木稠茂,人迹罕至。
金嶂山,縣西北四十里。高出雲表,形若屏障,縣治之鎮也。東北接南城縣界。○望軍山,在縣東六十里。突兀萬仞,以俯視南豐之軍山而名。郡志:山在縣之長上里。縣之安上里又有金雞山。名勝志:「山有陽石,盤石也。上容千百家,里人曾避兵於此。」今名陽石寨。或以爲即盤峰山,《通志》:「盤峰山在縣之天授授鄉。」山形若盤,四面皆石巖,不可至。西南有鳥道,側足可上,容萬餘人。元季兵亂,居民多避寇於此。又翔鳳山,在縣南五十里。環抱聳秀,九峰相連,形若翔鳳。
軍營嶺,縣北一里。相傳吳芮征南越時遣將梅鋗營其下。前多稻田,左右皆平阜,惟此嶺獨高。稍西有山,童然無艸木,勢若屯雲,色如積鐵,名烏石。雖天朗氣清,滃鬱不改。志云:縣東南江流中有天堆山。宋紹興中一夕雷雨大作,聞沙礫聲,及旦視之,屹然一山,高數丈餘,因名曰天堆。○劉季尖,在縣南五里。尖者,嶺也。相傳漢高曾登此,下有漢王巖。又車竿嶺,在縣東。又東去福建建寧縣百二十里,舊有巡司。
血木嶺,縣南百二十里。旴水發源處也。又修嶺,在縣西南六十里,接寧都縣界。舊志:縣西南百二十里有梅嶺,與贛州虔化縣分界,蓋即修嶺矣。王象之云:「廣昌上流,梅嶺之水出焉。」○牙梳嶂,在縣南十里。嶂有三穴,大風常自中出,當寒則暖,當暑則涼。又縣東北十里有黃土巖,相接者曰燕巖;西北七里曰聖棲巖,亦曰靜棲巖;皆幽勝。志云:縣城西北有龍崗,山勢陡峻,城憑其上;城東北有金鐘崗,高曠,可俯瞰城內;皆守禦要地。
旴水,在縣南。自血木嶺北出,近城南,有黃龍岡當其衝,曲折而東北出,流二百八十里至南豐縣,又曲折而北達於府城之東南,大小羣川皆流匯焉。學溪,在縣城西南。自金嶂山發源,流至城北,分爲二溪,一經城中,一繞城外,合流於縣西南佛流口而與旴水會。以縈繞邑學而名。志云:溪舊從城北灌城而西南出,正德九年備兵使者胡世寧始導流爲二。
修嶺鎮,在縣西六十里。俗謂之秀嶺。宋紹興十年置巡司,明因之。又縣東南四十里有白水鎮巡司,洪武二十九年置。縣東南百里有塘坊巡司,洪武三年置,正統四年革。
東坑寨。縣南五里。四圍高山壁立,上平衍,宋、元末居民避寇於此。又白水寨,亦在縣南,宋端平中置。近白水鎮,因名。又秩巴寨,在縣東北。宋建隆初置寨,宋末廢。縣南十五里有萬安寨,東三十里有花石寨,東北三十五里有太平寨,北二十五里有官石寨,二十里有木兜寨。又羊石寨,亦在縣北,四面壁立,下瞰深潭;其旁有滴水寨;皆土人避兵處。

瀘溪縣[编辑]

瀘溪縣,府東北百六十里。北至廣信府貴溪縣百五十里,西至撫州府金溪縣百二十里。本南城縣地,宋元祐中置都巡寨。明初爲瀘溪巡司,萬曆六年析置瀘溪縣。九年築城並浚城濠,縣門以外皆田也。城周不及三里。編户三十里。

石筍山,在縣東南。高廣,上有巨石,尖銳如筍,直插霄漢。舊志:山在府城東二百里。南一里有石馬山,西一里有魚山,北半里有古寨山,一里有平步登高諸山,皆錯峙城垣間。
南華山,在縣東八里。縣東南十里曰蓮花山。
九龍峰,縣西南一里,支山九道,參差盤旋。又鵝峰,在縣北八里。嘉靖三十年流徒百餘人結寨於此,官兵討平之。縣東北十五里有雙螺峰,縣東十八里爲逍遙樓峰,並峙者曰鼓樓峰,皆極高峻。○又出雲峰,在縣西,壁立千仞,爲西境之望。又雙蛾峰,在縣西北,與金溪縣接界。
瀘溪,在縣東。發源福建崇安縣之黃石口。其水深黑,故名。西入金溪縣,下流合於汝水。又縣境有梘溪、龍溪、稅溪、曲澗、椒澗諸水,皆匯於瀘溪。又南港在縣南,又有彭田港,皆自福建崇安縣界發源,流會於諸澤,而合於瀘溪。
彭郎寨。在縣南,接福建光澤縣界。相傳有彭三郎者聚兵於此;相近又有嶺村寨;皆宋時故址。又白玕公館,距縣治八十一里,取道府城爲適中之地。

附見

建昌守禦千户所。在府城內。明朝洪武初建,直隸都司。

撫州府[编辑]

撫州府,東北至饒州府四百二十里,東南至建昌府一百四十里,西南至吉安府五百二十里,西至臨江府三百里,西北至南昌府二百四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見上,至京師五千四百八十五里。

《禹貢》揚州地,春秋屬吳,戰國屬楚,秦屬九江郡,漢屬豫章郡,後漢因之。三國吳太平年,分豫章東部置臨川郡,治臨汝,即今治。晉以後因之。蕭齊移郡治南城縣,梁復治臨汝。陳初嘗增置寧州,領臨川等郡,以授周敷。尋廢。隋平陳改置撫州,大業初又改爲臨川郡。唐復爲撫州,天寶初亦曰臨川郡,乾元初復故。五代時屬吳,朱梁開平三年淮南將周本敗危全諷,克撫州。龍德初楊吳升州爲昭武軍節度。後屬南唐。宋仍爲撫州,亦曰臨川郡。元爲撫州路。明初曰撫州府,宋龍鳳七年,元至正二十一年也,是年下撫州,明年改路爲府。今領縣六。
府介江、湖之表,襟閩、越之疆,其在南昌,則肘腋要地也。東南有事,郡亦必爭之所矣。

臨川縣[编辑]

臨川縣,附郭。漢南城縣地,後漢永元年分南城北境置臨汝縣,三國吳爲臨川郡治,晉、宋因之。齊屬臨川郡,梁、陳仍爲郡治。隋改縣曰臨川,自是州郡皆治此。今編户六百二十五里。

臨川城,一名古城,在府治西津赤岡,即六朝時故郡城也。蕭梁末臨川民周續起兵據郡,既而周敷代之,亦據故郡。王琳遣軍攻周迪於工塘,屯於臨川故郡北,并以脅敷,爲敷等所敗。隋開皇中爲撫州治。志云:汝水東、臨水西,有平陸,曰赤岡,即州治也。城中又有子城。或曰故郡城在今城西五里,唐寶應中太守王圓以其地勢卑下,非道路之會,自赤岡移治於連樊小溪之西陲,即今城西矣。中和年刺史危全諷始於羊角山築子城,周圍二里二百二十三步。又包五峰而築羅城,長十五里二十六步,即今子城西湊羅城是也。子城周爲門三,東承春,稍西而南曰通教,直北曰望雲,闤闠輻輳,自昔稱三市。考劉宋荀伯子《臨川記》「郡有五峰、三市」,蓋亦仍舊制也。南唐昇元年太守周弘祚闢羅城,建十三門,門各有樓,加長五里,濠深及丈者三,廣則六倍有奇。宋初因之。建炎初太守王仲山補築羅城。紹興中太守張滉重修,廢四門,存九門,并修子城,仍建三門。紹定年以汀寇犯境,增修羅城。景定間郡守家坤翁復營築。既而子城漸廢,比沿羊角山四周繚土垣以衛公廨而已。元至元中羅城毀,至正中嘗葺西門城。二十一年歸明太袓。明年平章吳宏改築城壘,削去西南六里,僅存九里三十步,易爲四門。今自青雲峰迤西至於後湖、田平岡一帶,逶迤若遊龍者,皆舊城遺址也。宣德以後累經補葺,弘治中復議營築子城,未果。嘉靖至今亦屢繕治,延袤皆仍明初之製。
定川城,府北五十二里。蕭梁分臨汝西北境置定川縣,仍屬臨川郡。定川即臨水別名也。陳因之。天嘉五年周迪復出臨川爲寇,周敷自豫章進擊,至定川,迪誘殺之,即此。隋省入臨川縣。志云:城一名母城,在今之雷坊。○西豐城,在府西南五十里。三國吳析臨汝縣置西平縣,屬臨川郡。晉太康年改曰西豐。宋因之,仍屬臨川郡。齊、梁仍舊。隋省。志云:府西十五里有述陂城,今爲畊種場。未詳所始。
工塘城,府東南四十里。梁末周迪起兵臨川,據工塘,梁以迪爲臨川內史。既而陳霸先篡立,新吳洞主余孝頃附於王琳,說琳先定迪等,琳從之。孝頃帥軍軍於工塘之北,連八營以逼周迪,尋爲迪所敗。城蓋迪所築,今堙。
香楠山,在府治前。楠,亦作「柟」。先時山多柟木,因名。《撫州志》:「城中有五峰,謂青雲嶺、逍遙嶺、鹽步嶺、蕭家嶺、天慶嶺也。青雲嶺在治南二里,爲五峰最高結頂處,謂之青雲第一峰。稍東北爲逍遙峰。鹽步嶺即香楠之東峰也,舊爲卸鹽場。因名。蕭家嶺亦作『桐林嶺』,俗又謂之古城嶺,在城南隅。天慶嶺在治東,爲第五峰。宋有天慶觀,因名。峰之南爲縣治。伏而西昂爲羊角山,府治位焉。左有石筍出土如羊角,因名。」○金石臺山,在府西十五里。有石峰如臺者五,列於赤岡之外,舊名五虎臺,以形如虎峙也。第一峰獨高,第五峰差小,舊與第四峰連屬,後流水衝囓分爲二。志云:色赭者曰金石臺,色白在中流者曰玉石臺,諺謂之獅子石。又城北有獅臺,俯瞰大江,與五虎臺相望,俗名張家石。
靈谷山,府東南四十里。諸峰環抱如障,其陽屬金谿,其陰屬臨川。山多林壑,百物所鍾,府境之大山也。又界山,在府東南九十里。志云:山西連白楊、黃沙諸嶺,東盡潭山、梁安、石峽,南接建昌府南城縣界,因名。○繡毬山,在府南八十里,蜿蜒盤礴,北爲高田山,南爲洞原嶺,西跨宜黃縣界,以形似名。相近有樓撫山,亦高廣。
龍會山,府西四十里,雙峰聳立。其並峙而錯萼者曰萬歲嶺。宋隆佑太后經此,指問此山,輿人權以「萬歲」對,因名。○銅山,在府西四十六里。舊出銅,因名。唐天寶六載改爲峨峰山,或謂之銅陵。踰嶺而北,兩山開闊,諸峰環抱如城。又北二三里曰明水山,泉石奇勝。○筆架山,在府西北五十里。三峰卓立如架,與諸峰連亘環抱,俗謂之金雞城。又免水山,在府西北六十里。相傳以洪水時獨免沈溺而名,唐天寶中改曰堯山。
樟原嶺,府西四十里。石路高峻,東通閩、浙,西達兩廣。元泰定間豐城人陸祥叔者,傭工鑿平險仄,遂成坦道。側有雙黃井。又石獅嶺,在府南八十里。孤石雄峙,如獅子蹲踞。嶺有路西通宜黃,東接金谿。路多崎嶇,成化中里人袁大用嘗購石甃砌,遂爲通衢。《聞見錄》:「由府城至建昌有兩途,一由界山,一由徐嶺。」徐嶺蓋獅嶺之訛矣。○小門嶺,在府北六十里,與進賢縣接界。嶺南五里有金峰,亦高聳,形如金字,亦跨進賢縣境,爲往來通道。
白馬峽,府南八十里。上流受山麓八十一源,水並出峽間,兩山拱合,中闢如門,石壁谽谺,溪流洶湧,其間曾不容舫。又南五里曰良安峽,兩山峙立,如爭雄長。旴水由建昌來,曲折二百里,至峽始入臨川境爲汝水。其間勢頗奇崛,亦名石門。
汝水,在府城東。其上源由建昌府北之旴水,西北流,曲折二百餘里至府南良安峽流入境爲汝水;又北受羣川水,歷府城東南,自千金陂至郡城東,抱城而北爲北津;又繞而西,受連樊水復西北數百里合臨水,並流西北出,入南昌府界,合豫章水入鄱陽湖。《寰宇記》:「汝水從石門以下沿流三百二十四里而入洪州界,其流合南江之處謂之江口。」陳初王琳將樊猛等與余孝頃攻周迪於工塘,周敷自臨川故城救之,斷江口,分兵攻余孝頃別城,拔之。或曰江口即臨水合汝水之口云。○臨水,在府西十里。源出崇仁縣臨川山,東北流合遠近諸山水而入臨川界,又東合羣川水至西津與汝水合。《寰宇記》:「臨水本名定水。唐天寶六載改今名。」
連樊水,府西五里。源出宜黃縣東北連樊山,流至郡城西,抱城而北,合於旴水。志云:連樊水出長岡,歷府南十五里仙靈山,又北合汝水。其水比諸水獨重,昔嘗取以充漏。荀伯子《記》:「連樊溪有甘渚,自連樊山流至吳家渡注汝水,凡四十里也。」又夢港水,在府南四十里。源出佛容山,或曰即府東四十里佛迹嶺也,西流注於汝水。○箭港水,在府北八十里。春夏水溢,舟由此出入章江,水淺則舟不能移,俗呼爲小河。志云:由小河至王家洲入三江口,過接陂可徑抵會城。此水漲時間道也。
千金陂,在府城東南。汝水受上流諸水至郡城南,西巖多阻石麓,流緩而江廣,渟瀦如湖,曰瑤湖。自瑤湖北至孔家渡,地平衍,土疏惡。唐天寶中決囓旁岸,支港橫溢,田疇盪廢。上元中守臣建華陂以遏支流。大曆中刺史顏真卿繼築,名土塍陂。貞元中刺史戴叔倫又築,名泠泉陂。咸通中李渤增築,名千金陂。軍倅柏虔冉《記》云:「陂橫截汝水,南北百二十五丈。又鑿泠泉故基凡百七十餘丈,接汝江。江水小長,則蹙陂之水丈餘而入於泠泉新渠,以通舟楫之利。起文昌橋北,沿流十餘里,灌注原田新舊共百頃有餘。自是爲利益廣,東西鄉田灌溉各數千頃。後漸廢。宋紹興中郡民王姓者復修之,嘉熙中太守趙師鄀又修之,淳祐中太守葉夢得又修之。宋季、元末,兵亂相尋,陂遂大決,支流日橫。明弘治中嘗議修復,不果。嘉靖中旋議旋革。二十六年後始興,方成而隨決。議者謂故道之壅沙尚高,故大川之洪流愈激也。萬曆以來亦嘗議增修,未有成效。」志云:文昌橋在城東汝水傍,千金陂從東南趨城下,乃抱城而東,過文昌橋復遶城而北,又折而西也。○南塘,在府西南二里。亦曰南湖,延廣數百畝。城三面環河,惟西南爲山麓,濬湖於此,受東南諸源之水,霖雨不溢,旱暵可瀦。宋天聖中郡守朱正辭表爲放生池,置斗門以均蓄洩。至元末居民堙塹殖利,遂爲污萊。尋修復之,今又湮廢。
虎頭洲,府北三十里。東接龍步灣,西望宜黃水。志云:汝水舊自郡城西北合諸川水,由金玉臺出烏鴉石,折而北過虎頭洲,至高洲港受黨溪、樟原以西櫧山以南之水,至金谿城受金谿、東鄉西注之水,而西北略豫章入彭蠡,此經流故道也。自千金陂決壞,汝水北下孔家渡入進賢縣界,西南下黃塘橋白水渡入吉安府永豐縣界,而臨水則自烏鴉石流合汝水云。黃塘橋,在府城西北,即連樊水口也。○文昌堰,在府城東汝水之滸,唐、宋時堰水溉田。又清塘,在城北七十里。曾氏所居。環羣山而匯衆水,灌溉甚廣。
航步鎮,府西南五十里。洪武四年置稅課局於此。又東館稅課局,在府南六十里。元置,明朝因之,并置公館於此。今稅課皆兼領於有司。
孔家渡驛,府東五里。宋曰朝京驛,置於文昌橋東,元改置於孔家渡西岸。今因之。又清遠驛,在府北六十里。宋置,後廢。元初復置。明因之。《輿程記》:「自驛而西北六十里即南昌府境之武陽驛也。」○清源驛,在府東北六十里,又東北接饒州府安仁縣界。《輿程記》:「清源驛北六十里即謝家埠,又四十里爲柘林,又三十里爲八字腦,又六十里即康山也。」今驛廢。
石頭渡。府東南二十里。東岸有蝦蟆石;又吳家渡,在府北二里;俱汝水所經。

崇仁縣[编辑]

崇仁縣,府西百二十里。北至南昌府豐城縣九十里,西南至樂安縣百三十里。本臨汝縣地,三國吳爲新建縣地,屬臨川郡。晉、宋、齊因之。梁爲巴山縣地,屬巴山郡,隋郡縣俱廢,改置崇仁縣於此,屬撫州。唐、宋因之。宋祥符間,有城,周不及一里,後廢,蓋縣治瞰溪,難施板築也。今編户二百二十五里。

新建廢縣,縣西南九十五里。三國吳置新建縣,蓋治此。晉以後因之,梁并入巴山縣。志云:巴山城在今樂安縣境。又西寧廢縣,在縣南六十三里。梁大同二年置縣,與巴山縣並屬巴山郡。陳因之,隋廢。○大豐廢縣,在縣西北。梁置縣,屬巴山郡。陳因之,隋省入豐城縣。後復以其地隸新淦縣,今爲縣境。
羅山,縣西四十一里。舊志:山跨撫、洪、吉三州境,以晉道士羅文通學仙於此而名。絕頂有石仙寺。下有池,冬夏不竭。一名池山。半山有田數百畝,泉涓涓注其間。唐天寶六載改曰崇仁山,宋吳曾以爲縣之望山也。○天寶山,在縣東南三十里,峭拔森聳,爲郡界偉觀。縣東南三十五里曰招仙山,茂林修竹,幽巖曲澗,稱爲「仙窟」。東南四十里曰沸湖山,幽勝與招仙相匹。
巴山,縣南六十里。漢欒巴嘗爲豫章守,山因以名,梁復因山以名縣。唐天寶六載改曰臨川山,宋邑令孫懋又改曰相山,亦避巴諱也。臨水出於此。又芙蓉山,在縣南百里,以山形秀麗而名,西跨樂安縣界。志云:山在樂安東三十里,鰲溪之源出焉。○玉華山,在縣南十五里。《輿地紀勝》:「縣南三十里有玉田,爲晉蕭子雲種玉處。」或曰即玉華山也。又盤龍山,在縣南二十五里,地勢盤迴,脈接華蓋山。
華蓋山,縣南百二十里。形如華蓋,又號「江南絕頂」,巖洞殊勝。志云:山有布水谷,元吳澄嘗隱於此。又寶唐山,在縣西南百三十里,跨樂安縣境,寶唐水出焉。宋何異云:「寶唐山高入雲際,回環崷崒,中多良田。」○紅旗嶺,在縣東三十五里,峰上有三疊如旗。又縣北二十五里有卓旗峰,峭拔如卓旗也。志云:縣南十五里有浮石巖,其中三巖鼎立,中貫一溪,舊稱名勝。又南五里曰龜鳳巖,兩旁石勢狀如龜鳳,中通一徑,可攀而上。險絕處有石室如斗。今名广石。
臨水,在縣治南。一名巴水。志云:臨水出巴山,東北流三十里至嚴陀合寶唐水,寶唐水遂兼臨水之名。寶唐水之源,一云出樂安縣境大盤山,東北流,受蛟湖等七派之水,入縣境合臨水;一云出寶唐山也。臨水合寶唐水東行四十里,至官洲合西寧水,過縣治至左港合羅山水,至神前渡復合支流諸水,又東至白鷺渡入臨川縣境。何異《記》略云:「寶唐水自層崖峭峽奔湍而下,過寶唐源溪始安流迤邐而東,凡百二十餘里。合支流遠近者五,曰芙蓉、曰巴源、曰杯山、曰羅山。而一山之水,支派再三,見者不數焉。回旋於縣治前而溪益平且闊,下流至於嚴陀會巴水,流百二十餘里,則灘險復與上流等,邑治實寶唐氣脈之中齊也。」
西寧水,縣西五里。源出華蓋山下,流入寶唐水。又羅山水,在縣西。出羅山下,有二:一經縣治西羅陂合寶唐水;一出縣東南五里東塔山下之龍潭,亦合寶唐水。
黃洲橋。在縣治東南。宋嘉祐中建浮梁,名正政橋,後易曰巨濟。淳祐中改創石橋,計九墩,長數十丈。咸淳間文天祥改名曰黃洲橋。自元至明朝屢經葺治,爲郡西往來之通道。

金谿縣[编辑]

金谿縣,府東南百十里。東北至廣信府貴溪縣百五十里,南至建昌府百十里。本唐臨川縣之上幕鎮,以山岡出銀礦,曾置監於此。周顯德二年南唐析臨川近鎮一鄉及餘干縣白馬鄉,立金谿場,復置爐以烹銀礦。宋淳化五年又割臨川四鄉及安仁三鄉地升場爲縣,屬撫州。《圖經》:「舊有城,周二里,明初猶存土垣。嘉靖二十年縣令林應麒壘以堅甓,周僅一里。」今編户一百八十三里。

洛城,縣西四十里。梁末周迪起兵臨川時所築也。又有上城、下城,在縣東南七十里,相傳亦迪所築。○珊城,在縣西南四十里。志云:南唐後主李煜時所築。
雲林山,縣東四十里。崒嵂數百仞,界撫、信、建昌三郡間,爲縣之巨鎮。上有三十六峰,其最高者曰上雲峰。宋建炎中里人鄧雩、傅安於山下團結鄉社,賊犯境輒破走之,爲郡保障。志云:山峻峭干雲,故曰雲林。脊有三十六尖。山之東五里爲白馬山,高竦如馬之昂首,亦曰玉馬峰。又東五里曰巖山,上有琵琶、三老二峰。一名大山,以形勢高大而崖壁峻絕也。與貴溪縣仙巖、龍虎諸峰皆參差相接。
金窟山,縣東五里。相傳前代採金處。縣東二里又有銀山,唐時出銀礦,宋初廢;又西里許爲白馬塢,蓋南唐李煜時採銀場也;皆與金窟山岡脈相接。又翠雲山,在縣南四里。岡巒環合,林木蔥蒨,一名翠雲門。志云:縣東五里有上幕嶺,東南五里有仙山,南三里有卓筆峰,山脈自上幕而南如帷幕旋繞,而翠雲山尤爲傑出。
銅斗山,縣西南二十五里。崖壁高峻。曾鞏《記》:「山能出風雨,弭災害,爲一郡七邑之望。」其西南對峙者曰芙蓉山,山旁一峰,望之如城,上有池泉。又官山,在縣南三十五里。上有四峰如削,下瞰清江,望之如屏障。又南十五里有韓婆山,亦宋建炎間鄧雩、傅安聚兵保障處。○張祉山,在縣東北六十里,接安仁縣界。又縣西北五十里有疏山,濱於汝涯,梁周迪起兵處。唐大中初有何仙舟者隱此,名曰書山,南唐改名疏山。
崇峰嶺,縣西三十里。相接者曰百歲峰,山頂高峻,登眺甚遠,一名望仙嶺。志云:黃蜂泉出百歲峰,寬不盈畝,而泉脈星燦,多於蜂房,歲旱可灌千畝。又有白犴嶺,一峰聳秀,與崇峰相接。志云:縣南十五里有梅峰,脈接南城縣界。又柏岡,亦在縣西三十里。岡勢蜿蜒回伏,矯如游龍,百歲、崇嶺諸峰森列其前,雲林、寶應諸山橫亘其左,稱爲絕勝。又柘岡,在縣西六十里。岡西有巖,穹曠可坐數百人。○龍角巖,在縣東北。山巔兩石對峙如龍角,中通一徑,深入石室,高明寬廣,可坐百人。
福水,縣南十里。源出南城縣界,經梅峰北至鼓樓岡折而西,至臨川界會石門港水。又清江水,在縣南四十里,亦出南城縣界。其水清澈,宜漚楮,故土人造紙以清江著名。西北流會福水入汝水。○金谿水,在縣治北。源出上幕嶺東,水色如金。志云:縣北又有齊岡水,源出金窟諸山,流經縣西五十里。縣北四十五里又有苦竹水,亦西南流會金谿諸水,南注於清江,爲汝水之上流。
三港水,縣東五十里。源出厓山,歷白蓮港至黎盆渡與青田港水合。又青田港,在縣東二十五里。源出雲林山,經縣東北三十里有仙巖港自貴溪流合焉,又北入東鄉縣界。
石門驛。縣西五十里。《輿程記》:「在府南六十里,又六十里而至建昌郡治。」《通志》云:「在縣東。」似悞。

宜黃縣[编辑]

宜黃縣,府西南百二十里。東至建昌府百五十里,南至贛州府寧都縣二百五十里。漢臨汝縣地。三國吳析置宜黃縣,屬臨川郡,晉、宋以後因之,隋并入崇仁縣。唐武德五年復置宜黃縣,八年省。宋初南唐置宜黃場,開寶三年升爲縣,屬撫州。《圖經》:「祥符中縣城周二里有奇,嘉定十七年增築,紹定三年毀於寇。縣治西南北倚山,東逼溪水,難建城垣。」今無城。編户六十八里。

宜黃故城,在縣治東。志云:縣本黃填鎮,水東有百花洲,宋初置城,今猶謂之舊縣城。
鳳凰山,在縣治北隅,平地崛起,高百十仞,陡絕難攀。下有獅子石。志云:山舊名雞籠山,一名鳳臺山。今縣治亦名鳳凰城,以山名也。又卓望山,在縣東三里。舊志云:山高二百丈,周圍十里許。○玉華山,在縣南十五里,亦曰石麓山,三面壁立,惟南一徑可通。上有田可二頃,又有泉,昔人嘗立寨於此。其南五里爲石梁,突起數十丈,橫跨兩巖下,平廣可容數十人,謂之「石跫」。
黃山,縣南四十里。其山四面黃茅無際,上有雷公嶺,下有龍潭,導流爲九曲溪,入黃水。志云:黃山縣之鎮山也。又女王城山,在縣東南二十里,諸峰連抱如城。縣東南百里曰軍山,接南豐縣界,盤迴峭拔,宜水出焉。○曹山,在縣北三十里。本名荷玉山,巔有羅漢峰。下有三潮泉,唐咸通中改今名。
黃土嶺,縣南九十五里,又南接寧都縣界。黃水源出於此。又雲蓋嶺,在縣東北五十里,嶺高聳,常有雲氣盤繞。志云:縣東南百二十里有箬嶺。上多箬竹,宜爲箭。漳水之源出焉,東北流合於宜水。又九峰,在縣東四十餘里,以羣峰連絡而名。
宜黃水,在縣治東北。宜、黃二水名也。宜水發源軍山,北流四十里與漳水合,又經三十二灘磯,至縣南繞東趨北,至丁家洲,凡百里而與黃水合。黃水源出黃土嶺,經四十四灘磯,凡百餘里至城西,繞北趨東,至教場前與宜水合,又東北流與曹水合。曹水源出崇仁縣境之雙坑,流四十里合宜黃水,又東北入臨川縣界,至府城西南十餘里之龔家渡合臨水而注於汝水。
止馬鎮。縣南百里,有巡司。志云:縣又有上勝巡司,今革。

樂安縣[编辑]

樂安縣,府西南二百四十里。西南至吉安府永豐縣百二十里,北至南昌府豐城縣百六十里,西北至臨江府新淦縣百五十里。本宋崇仁縣及永豐縣地,地名詹墟。紹興十年議者以崇仁疆土闊遠,山嶺重複,盜賊出沒不時,乃析置樂安縣,屬撫州,以樂安鄉爲名。《圖經》:「宋祥符中有城,周八裡有奇,後廢。明嘉靖四十一年營築,周三里有奇。」編户二百三十二里。

巴山廢縣,縣西南三十里。梁置巴山縣,并置巴山郡治焉。敬帝末詔分江州臨川、安成、豫寧、巴山四郡置高州,以黃法毿爲刺史,鎮巴山。志云:以其地在南江之西,負山面水,據高臨深,故曰高州。陳州廢,隋郡縣俱廢入崇仁縣。宋白曰:「故巴山郡城在崇仁縣巴山之北。」似未可據。
興平廢縣,在縣西。三國吳置縣,屬廬陵郡。晉、宋因之。梁改屬巴山郡,隋廢入永豐縣。《宋志》:「興平舊縣在永豐縣南五十里。」《吉安志》云:「在吉水縣東百七十里。」今爲縣境。又安浦廢縣,在縣西南六十里。三國吳置縣,屬臨川郡。晉以後因之,隋廢入崇仁縣。○神運城,在縣南八十里,唐末築以禦寇。志云:時有羅僕射者,領兵逐寇,置城於此,今遺址尚存。一名銅壺寨。
鼇頭山,在縣治前。山有兩峰,一峰特秀,山麓皆石骨。下瞰溪流,如靈鼇赴海。山半又有泉,甚甘冽。又象眠山,在縣治東,勢如象眠,縣之主山也。治西又有仕山,亦聳秀,與象眠相匹。又西一里曰青錢山。下枕龍岡,勢如疊錢,故名。○金華山,在縣西北三十里,形似覆瓢。或以其類婺女金華而名。
大盤山,縣西北八十里,跨新淦、永豐二縣界。有十二峰,環列如盤。志以爲寶唐水出此。又杯山,在縣北三十里,形如覆杯,接南昌、臨江二郡界。有杯山水流入崇仁縣界合寶唐水。志云:杯山之北爲界嶺,其北麓即豐城縣界也。相近者曰豐材山,本名麻山,唐天寶六載改今名。山高秀,冠於羣山。○鹿角山,在縣南二十五里。羣峰高聳,參差並峙,形如鹿角。
大木嶺,縣南八十五里。其南麓即永豐縣界也。又寶嶺,在縣南四十五里。高數十里,延袤二里。又石橋,在縣西四十里。石巖穹窿,望之如梁。其下空洞軒豁,爲縣境之勝。
鼇溪,在縣治南。源出縣東三十里芙蓉山,西流三十里至縣,經鼇頭山北因名鼇溪,又西流經永豐縣界合於贛水。又石陂水,在縣西北七十里。源出大盤山,東北流合寶唐水。下有大巖,春夏水氾,涯涘不辨,秋冬水落,石門谺然。其中軒豁,可容大廈。亦謂之大溪源水。
大溪,在縣南。源出崇仁縣華蓋山,西流至烏水,流入永豐縣界。又遠溪水,在縣南八十里。源出曹溪烏麻洞,分三派,合於烏水,亦入永豐界,下流注於贛江。
龍義鎮。在縣北添授鄉。有巡司,明初置。又南平巡司,在縣西二十二都,宣德十年置縣南雲蓋鄉。又有望仙巡司,亦明初置。嘉靖十年以縣北二十里大嶺洞草寇陳文一等作亂,設屯堡一所,後事寧,移望仙巡司戍守。志云:其地今在大湖坪湖塘嶺上。又橫山巡司,志云:在縣北二十五都,正德七年析置。○苦竹市,或云在縣西北。有苦竹水經此,西入新淦縣界。

東鄉縣[编辑]

東鄉縣,府東七十里。北至饒州府餘干縣百二十里,東北至饒州府安仁縣九十里,南至金谿縣九十里,西北至南昌府進賢縣百四十里。本臨川、金谿及進賢、餘干、安仁諸縣之遠鄙,明正德年平東鄉盜,明年析置今縣。築城環濠,尋甃城以磚石。十三年大水城壞,嘉靖二十二年增修,周不及四里。編户百二十里。

七寶山,縣東十餘里。舊嘗產銀鉛,因名。又東接積煙山,山半有龍池瀑布,山之南麓即安仁縣界也。又羅首山,在縣東北二十里,亦接安仁縣境。邑志云:羅首,縣之鎮山也。
庾嶺,縣南三里。一名長林嶺,俯臨通衢。又南數里曰金峰,亦高聳。志云:縣治在庾嶺北大夫岡之左,三港之口是也。○吳嶺,在縣東南。相傳吳芮曾經此。上有洗馬池。又帝聖峰,在縣東北三十五里,北麓即餘干縣界。又桃花峰,在縣西十里,志以爲境內之望。
三港水,在縣治東南。自金溪縣北流入縣界。其上源合白蓮、青田二港,因名。繞縣東,又東北入安仁縣境,會錦江而達餘干縣之龍窟河。志云:縣境有潤溪,又有清溪,俱流入三港水。
白玕鎮。縣東四十五里。有巡司,爲路出安仁之中道。舊有安東公館,今廢。又古熂巡司,在縣西北十里;橫山巡司,在縣東北十五里;明初俱屬臨川縣,正德中設縣後,二巡司俱革。○平塘鎮,在縣西三十里,元置稅課局於此。明初鄧愈駐兵於臨川之平塘,襲撫州克之。後亦爲平塘稅課局,正德五年廢。今爲平塘鋪。《聞見錄》:「縣東南有賽陽關,路通金谿及貴溪、安仁縣。」

附見

守禦撫州千户所,在府治東南。洪武初置衛,尋改爲所。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