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農圃集/叙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農圃集

作者:閔遇洙
1750年
卷一

農圃鄭公遺集合附錄爲若干編。蓋自公之歿。薦紳學士。誦其忠勳。悲其冤枉。百數十年矣。間嘗聞于朝。洗滌丹書。贈以爵諡。崇報旣備。又其遺文。收拾於禍患之餘。詞藻之美。大爲藝苑所重。公之後孫相點。以序文之闕。嘗以書請於余曰。吾先祖舊有忠勞於國。抱冤以歿。子之王考文貞公。曾爲鏡城通判。虔祀其時義士之墓。子之從祖文忠公。按節北路。與評事畏齋李公。蒐輯吾先祖遺事。凡係表闡之方。靡有餘憾。子之先君子忠文公。旣製先祖諡狀。又爲彰烈祠志弁卷之文。發揮備至。今此序文。亦子之責也。遇洙於是不敢辭。蓋聞公以英偉卓犖之資。有敏妙華贍之文。當穆廟盛際。擢高科。出爲咸鏡北道評事。未幾島夷來寇。蛇豕荐食。尋又闖入北路。叛民內應。王子,大臣。避兵在北。俱彼執。帥臣,邊倅。亦皆陷賊。六鎭諸胡。又乘時動擾。摩天以北。蕩爲賊藪。公以眇然一介書生。糾率義旅。旣翦叛民。繼而屢破倭賊。逆拒胡寇。使關北一路。得免淪陷。歷數中興功績。殆無其比。而一時忌功害能之輩。掩蔽而不以實聞。朝家甄賞不行。公又超然不有其功。浮沈州縣間。而後値昏朝。縱酒自廢。及癸亥反正。以公有文武全才。且守節不汚。將加大用。顧公急於便養。低回外郡。旋罹旡妄之禍。竟死獄中。此其爲忠冤之實蹟也。嗚呼。莊周有言。子之於親命也。不可解於心。臣之於君義也。無所逃於天地之間。若以君臣之相屬。爲出於事勢之不得已。晦菴先生跋忠嘉集。特擧其言斥其爲爲我無君之邪說。今以是而觀於公之遺事。則出身未久。爲關塞小官。提一隊烏合之衆。戰百萬鴟張之賊。其勢亦極難耳。出萬死。得一生。卒能蕩攘羣兇。訊淸關北。而媒孼者從而議其後。賞不酬勞。一方之人。無不爲之扼腕憤歎。而迺公萬折必東之志。初不以爵賞爲意。唯欲自盡於臣職。苟非君臣之義纏綿固結於人心。必不能若是。況其聲氣所感。義士咸聚。實由於秉彝之所同得。則益信先生之論之爲不可易。夫以公之明於大義如此。而卒罣禍網者。豈非天下之至冤哉。蓋嘗論公之世。想公之爲人。則其起諸生。爲小官。徒以忠義相激厲。善以少擊衆。似唐之張睢陽。當危難之際。以書生掌戎權。收功於板蕩之餘。無愧宋之李伯紀。橫罹幽枉。獄成而無罪名。蔽之以莫須有。又髣髴於岳武穆。斯可以槪公之終始。而其爲忠爲冤。將與古人同歸。然則斯集之行。亦豈不與伯紀奏議,張岳詩篇。同其久遠也歟。

崇禎紀元後百二十三年庚午仲春。驪興閔遇洙。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