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近事會元/卷四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霓裳羽衣曲

唐《野史》云:明皇开元中,道人叶法善,引上入月宫。时秋,上苦凄冷,不能久留,回于天半,尚闻仙乐。及归,但记其半曲,遂笛中写之。会西京都督杨敬述,进《婆罗门曲》,与其声调相符,遂以月中所闻,为之散序,因敬述所进为曲身,名《霓裳羽衣曲》也。又《杨妃外传》云:天宝四载七月,于凤凰园,册女道士杨氏为贵妃。进见之日,奏《霓裳羽衣曲》,注云,明皇三乡望女几山所作也。又引刘禹锡诗云:“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又《小说》云:术士罗公远,导明皇入月宫,闻之尤甚怪诞,不足为证。上交尝闻,明皇洞晓音律,必欲神其曲,谓得于天上也。或梦寐所成,亦非异事。若云形体升天,殆欺人也;女几回而作,近之矣。今又按《乐苑》云:《霓裳羽衣曲》,开元西凉府节度使杨敬述进,在越调中。又《乐苑》云:《婆罗门曲》改《霓裳羽衣曲》,入大乞食调。今之大食、越调,声相近,唯高一均,是二调俱可行之,皆属商也。《婆罗门曲》,大乞食调、越调双调,今时乐工,尽知之,其散序不复闻焉。近年乐工穿凿,不明越与大食,俱属商声,但见胡曲有仲吕商,即林钟商也,便就其调,草为八拍。曲破殊无和会,谅其曲必大也。自唐宪宗时,犹奏此曲,今不传者,有以巢贼之后泯然也。无如白居易歌诗可证耳。白诗云:“开元遗曲自凄凉,况近秋天调见商。”又《和元稹诗》云:“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入昭阳。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舞时寒食秋风天,玉勾栏下香案前。案前舞者颜如玉,不著人间俗衣服。虹霓霞帔步摇冠,花钿璎累佩珊珊。娉婷似不任罗绮,愿听乐悬行复止。磬箫筝笛竞相搀,击擫吹弹声迤逦。《法曲》之初,众乐不齐,唯金石丝竹,次第声发,《霓裳》序初亦如此。《散序》六奏未动衣,《散序》六遍无拍,故不舞之。《野史》云,此是明皇所得之声,分为六序也。阳台宿云慵不飞。《中序》擘裂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拆。《中序》初有拍,亦名《拍序》,此后乃进《婆罗门曲》也。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烟娥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袖别飞琼。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十二遍而终。翔鸾舞了却收趐,唳鹤曲终长引声。凡曲将终,皆声拍促速,惟《霓裳》之末,长引一声也。君不见我歌云,惊破《霓裳羽衣曲》。又不见我诗云,曲爱《霓裳》未拍时。由来能事皆有主,杨氏创声君造谱。”杨氏谓敬述创歌,今微之寄谱与乐天也。


胡渭州 伊州

《乐谱录》云:唐明皇天宝中,西凉节度使盖嘉运进。


凉州 新凉州

唐明皇开元六年,西凉州都督郭知运进。又有《新凉州》,并在宫调上宫。窃详七宫有《八凉州》,内正宫别有《小凉州》,亦曰《碎宫凉州》,其慢遍中来七宫凉州中美声,聚而为之。此有似《新凉州》也。又《郑棨传信记》云:初郭知运进此曲,上召诸王便殿听之,曲终,宁王不乐,对曰:此曲虽佳,臣有间焉。夫音者,始于宫、商,成于角、徵、羽,莫不根袭于宫、商也。斯曲宫杂而少徵,商乱而加暴,宫君商臣也。宫不胜则君势卑,商有余则臣事僭。卑则逼下,僭则犯上,落于忽微,形于音声,播之于歌咏,见之于人事。臣恐有播越之祸,悖迫之患,莫不兆于斯曲也。上默然。后有安史之乱。


西凉州曲

唐《幽闲鼓吹》云:元载子名伯和,势倾中外。时闽帅寄乐伎十人,仅半岁无因得进,伺其门下弹琵琶人康昆仑,得通伯和,一试之,尽遗昆仑矣。先有和尚段善本者,自制《西凉州》,昆仑求之不与,至是以乐伎半赠之,乃肯传焉。今《道调凉州》是也。


杨柳枝

唐穆宗时,白居易《长庆集》云:“《杨柳枝》洛下小新声也,小伎有善歌者可听,故试之云。‘小伎携桃叶,新声蹋柳枝,口动樱桃破,鬟低翡翠垂。’”又《别柳枝诗》云:“两枝杨柳小楼中,袅娜多年伴醉翁。”上交按《抒情诗集》,述白居易有数伎,樊素善歌,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居易年既高迈,小蛮方丰艳,因为《柳枝词》以托意曰:“一树春风万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坊里东南角,尽日无人属阿谁。”及宣宗朝,国乐工唱是词,上问谁词,永丰在何处?左右对。遂因东使,命取永丰柳二枝,植于禁中。居易感上知名,又为一章,末句云:“定知今夜天文里,柳宿光中添两星。”


中和乐

唐德宗贞元十四年二月一日,中和节,以雨雪,改于二月七日。宴群臣,因奏上所制《中和乐》曲也。


倾杯乐

唐太宗贞观初内宴,长孙无忌造此曲。又《乐府杂录》云:唐宣宗善吹芦管,自制此曲,有数拍不均,上初捻管,令俳儿辛骨朏拍,不中其节,上瞋目顾之,朏忧一日而卒。上交详此二说,恐先者是宫调,后来宣宗转于他调制之也。又明皇开元中,亦用此曲,每日轮马三十匹舞之。


道调子

唐懿宗命乐工史敬约,吹芦管,初弄《道调》,上误谓曲拍之,敬约随其拍转成此曲,以隐其误也。


康老子

《乐府录》云:唐富人康老子,落托好与乐工游处,家计荡尽而卒。乐府嗟之,遂制此曲。


离别难

唐则天时,士人陷冤狱,有妻配入掖庭,其本夫善吹芦管,乃撰此曲,以寄哀情。始名《二郎神》,盖取良人行第也。畏人知,遂三易其名,亦曰《悲切子》,终号《怨回鹘》。


如意娘

《乐府杂录》云:唐则天撰之。


君臣相遇乐

《乐府录》云:唐明皇天宝中,命谭净眼等撰。


雨淋铃

《乐府杂录》云:唐明皇自蜀反正,乐人张野狐所制,亦曰《还京乐》。


夜半乐

《乐府杂录》云:唐明皇入平内难,正半夜,斩长乐门关,领兵入宫剪逆人,后造此曲。


望江南

《乐府杂录》云:始朱崖李太尉,镇浙西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亦曰《梦江南》。


荔枝香

唐《甘泽谣》云:天宝四载六月一日,明皇骊山驻跸,会贵妃诞辰,上命小部音声乐入《长生殿》奏新曲,未有名,会南海贡荔枝,因名其曲为《荔枝香》。


奉圣乐曲

唐《卢氏杂说》云:韦皋镇西川进之也。


春莺啭

《教坊录》云:唐高宗晓声律,因风叶鸟声,晨坐闻之,命乐工白鸣达写之,遂有此曲。凡箜篌大弦未尝鼓,唯作此曲,入鸟声即弹之,筝则移西柱向上,鸟声毕,入急复移如旧也。


内教坊 云韶府

唐高祖武德已来,置于禁中,以按习雅乐,以中官一人充使,则天改为云韶府,神龙中复为教坊。


大唐雅乐

唐太宗贞观二年,太常少卿祖孝孙,斟酌南北乐,考以古音,作为《大唐雅乐》,以十二律各顺其月,旋相为宫,制十二和之乐,合三十一曲、八十四调。


改法曲为仙韶曲 仙韶院

唐文宗开成三年,诏改《法曲》为《仙韶曲》,仍以伶官所居谓之仙韶院。


左教坊 右教坊

《教坊录》云:唐明皇开元末,西京右教坊在光宅坊,左教坊在延正坊。右善歌,左善舞,盖相习也。


宜春院 十家 三国

《教坊录》云:女妓入宜春院,谓之内人,亦曰前头人,谓在上前也。骨肉得居教坊,谓之内人家,有请俸,其得幸者,谓之十家。故郑嵎《津阳门》诗云“十家三国增光辉”是也。家虽多,亦以十家呼之。三国,谓秦、韩、虢、杨氏三夫人也。


云韶院

《教坊记》云:宜春人为戏,则以云韶添之。云韶为宫,盖辽柘枝达摩之属,谓之健舞。


七德舞 破阵乐

唐太宗贞观元年宴日,奏《秦王破阵》之曲。盖太宗在籓为秦王时,士庶军人,相与作之,被甲持戟象战事。上叹曰:岂意今日登于雅乐,朕虽以武功定天下,终以文德绥海内。遂令虞世南等改制歌词,更名《七德舞》,舞者至一百二十人。


胡旋舞

唐明皇天宝六载,安禄山为上所宠,加范阳节度使。先是康居国贡胡旋舞女,尔后安禄山与杨妃,俱言其艺传之者,不述舞态。上交按,白乐天歌词云:“胡旋舞,手应弦,足应鼓。弦一声,双袖舞。左右转,不知疲,千周万匝无己时。”又云:“胡旋女,出康居,徒劳东来万里余。中原自有能胡旋,斗妙争能尔不如。中有太真外禄山,二人最是能胡旋。禄山胡旋迷君眼,兵过黄河疑未反。太真胡旋感君心,死弃马嵬念更深。从兹地轴天维转,五十年来制不禁。”


舞 马

唐明皇开元中三宴日,诸乐戏外,有舞马三十疋,为《倾杯乐》曲,奋首鼓尾,纵横应节。又施三层宝床,乘马而上,抃转如飞。后安禄山亦将数匹而归,私习之。其后田承嗣代禄山,舞马尚存者,一旦于枥上闻鼓声,顿挫以舞之,厩人恶之,举彗以击焉。其马尚谓怒其未妍妙,因更奋击宛转,曲尽其态。厮役告承嗣,以为妖,遂戮之,而舞马绝。


梨园弟子

唐明皇开元二十年,以听政之暇,诏太常乐工弟子三百人,为丝竹之戏。音响齐发,有一声误,上必觉,为正之,号皇帝弟子,又云梨园弟子,以置近院于林苑之梨园也。


坐部 立部

唐高祖初登极后,燕享因隋旧制,用九部之乐,其后分为立、坐二部。


雅歌杂胡夷音 法曲

唐明皇开元二十五年,太常卿韦绦,令博士韦逌直、太乐尚冲、乐正沈元福、郊社令陈虔、申怀操等,铨叙前后所用乐章,为五奏,付太乐习之。时太常旧相传,有宫、商、角、徵、羽,宴乐五调,歌各一奏。绦又令元成,更相整比为七卷,又自开元已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其元成所集者,工人多不能晓,相传谓之《法曲》也。


曲 破

《唐传》载云:天宝乐章,多以边地为名,若《凉州》、《甘州》、《伊州》之类是焉。其曲之遍击声处,名《入破》,后其地尽为西番所没破,其兆也。


羯 鼓

唐《羯鼓录》云:此乐出外夷,以戎羯鼓故也。其音主太簇一均,在都昙鼓、答腊鼓之下,都昙状腰而小者,腊取楷鼓也。鸡楼鼓之上。


搊琵琶

唐《国史纂要异》云:贞观中弹琵琶,裴洛儿私拨用手,今日搊琵琶也。


古琵琶

《酉阳杂俎》云:琵琶用鹍鸡弦,开元中,段师名善本,能弹琵琶用皮弦,贺怀智破拨弹之,不能成声。


琵琶名

《传载》云:唐时汉中王瑀,见康昆仑弹之,曰琵声多,琶声少,亦未可弹五十四弦大弦也。自上而下谓之琵,自下而上谓之琶。


贺老琵琶

唐《谈宾录》云:贺老名怀智也。


调哑钟

唐太宗贞观二年,祖孝孙以隋用黄钟一宫,唯叩七钟,余五钟虚悬不叩,谓之哑钟。遂以旋宫之法,皆遍叩之,无复虚悬也。


杂戏弄孔子

唐文宗太和六年二月寒食,上宴群臣,伶人弄孔子。帝曰:孔子古今之师,安得侮黩,亟驱出之。


泼寒胡戏

唐则天神龙二年,中宗即位,后十一月御洛成楼,始观泼寒胡戏。至开元二年禁断,因张说奏也。胡人以水相泼,于寒月为戏,谓之乞寒胡者。


雍 州

高祖武德元年,改隋京兆郡为雍州也。


洛州总管府

唐高祖武德四年,讨平王世充,改隋河南郡,置洛州总管府也。


神 都

唐则天神龙元年,改东都为神都。


复东都

唐则天神龙元年,改神都为东都。


河南府

唐明皇开元二年,改洛州为河南府。


东 京

唐明皇天宝元年,改东都为东京,洛阳也。


东 都

唐高宗显庆元年,改洛阳宫为东都。


西 京

唐明皇天宝元年,以京师为西京,长安也。


京兆府

唐明皇开元元年,改雍州为京兆府。


西京 南京 中京

唐肃宗至德二载十二月,改蜀郡为南京,凤翔为西京,西京为中京。


开封府为东都 汴州为开封府 东都为西都

梁太祖开平元年四月,以东都为西都,即洛阳也。


梁都汴

梁太祖于唐天祐四年四月登位,国号大梁,改元天平元年,都于汴。


汴州卫为天宁宫

晋高祖天福三年五月,中丞张昭远奏,据前代行幸所至,皆立宫名,遂改汴州卫城门为天宁宫,


升汴州为东京

晋高祖天福三年十月,升汴州为东京,又改洛阳为西京也。


新东京诸门名

周世宗显德五年五月,改新东京诸门名也。


总管府为都督府

唐高祖武德七年,改总管府为都督府也。


行台为都督府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废陜州道大行台,置洛州都督府;废益州大行台,置益州大都督府。


十 道

唐太宗贞观元年,并省隋之州郡,分为十道。


分天下为十五道

唐高宗时,平高丽、百济,辽海已东,皆为州县。俄而复叛,不入提封。景云二年,分天下州县,置二十四都督府以统之。议者以权重不便,罢之。元宗开元二十四年,分天下为十五道,每道置采访使,检察非法,如汉刺史之职。


二十四都督府

唐睿宗景云二年,依前代故事,分二十四都督府。至其年七月并停,惟扬、益、并、荆四大都督府,长史阶为三品。


分五管 广邕为二道

唐懿宗咸通三年正月,敕广南分道为五管,属岭南广、邕二道。


单于都护府

唐高宗麟德元年正月,改交云中都护府,为单于都护府,官品同大都督府。


安南都护

唐高宗永隆二年八月,改交州为安南都护府。


筑长安罗城汴


唐高宗永徽四年十一月,筑长安罗城,和顾百姓四万一千人,三十日毕功。


作东京罗城

周世宗显德二年四月,新作京师罗城。


郡为州 太守为刺史

高祖武德元年,罢郡置州,改太守为刺史也。


州为郡 刺史为太守

唐明皇天宝元年,改州为郡,刺史为太守。


郡复为州 太守复为刺史

唐肃宗至德二年十二月,诏复旧也。


瓦桥关为雄州 益津关为霸州

周世宗显德六年五月改也。


蔡 州

唐代宗宝应元年十月八日,改豫州为蔡州,避上讳也。


麟 州

唐明皇开元九年,张说奏置,以安党项。


升 州

周世宗显德五年三月,于上元县置升州。


福 州

唐明皇开元十二年,改闽州为福州,避文相类声相近也。


废麟州

唐明皇开元十四年,废麟州。


清德军

晋高祖天福六年八月,改旧檀州为清德军。


明 州

唐明皇开元二十六年,分越州置明州。


五丈河 蔡河

周世宗显德六年二月,发滑、亳丁夫,浚五丈河东流于定陶,入于济,以通青、郓运路。又疏蔡州,以通陈、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