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近代印度概況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近代印度概況
作者:張太雷
1923年7月1日
本作品收錄於《前鋒

署名「太雷」發表

印度近來的國民運動已惹起世界的注意。要研究印度的國民運動一定須先明白近代印度的政治經濟的情形。況且印度和中國同是東方亞洲大民族,同是被壓迫的民族,所差異的不過是統治印度的祇有英國一國而宰制中國的有許多國。所以研究印度的狀況和其運動對于中國必有多少貢獻。這一篇不過做以後要介紹的一個短小序言。

近代的印度——受英國統治以來的印度——可分三個時期:一,印度封建制度的破壞;二,英國商業資本的侵掠;三,近時印度實業的發達。

一,印度封建制度的破壞。印度在英國征服以前完全是封建制度。印度封建制度沒有像歐洲封建制度受自國資本制度猛烈的打擊(資產階級革命)而驟然崩壞的;他是和平的逐漸破壞的。自從十八世紀中葉東印度公司到了印度,印度的政權漸次移轉到東印度公司的手裏;印度的封建制度就受了第一次的打擊。土地所有權自英國佔領印度後卽授之英國政府。英國商業資本的權力遂在印度漸次伸長。然而在這個時期中印度封建制度雖然日衰一日,還能保全他的生存。及到一千八百五十七年發生塞撲兵變Sepoy Mutiny,失權的封建諸侯最後奮鬭失敗之後,印度的封建制度已破壞無餘。所餘的祗封建軀殼而已。印度本土Native India(除掉英國印度British India)還有七十個國,各有元首,這些元首祗是英國政府的保護人,靠着英國政府而生存。英政府駐劄在這些國的公使有無上的威權。並且代表本地商人,地主,實業家的議會主持內政。名義上這班元首還領有他們各自所屬的土地,而實際一無權力,更說不上他們還是印度社會經濟的骨幹。

二,英國商業資本的侵掠。自從一千八百五十七年反叛之後,印度的統治權從東印度公司轉授英政府;于是使印度直接受商業資本的侵掠。照歷史上說,封建制度崩潰後卽有資本制度代之以興;而在印度則不然。因在歐洲是資本制度的新制度產生後封建制度遂破壞而讓位,在印度則封建制之崩潰不是因爲新制度的產生而是英國資本制度在英國發達的結果。印度的經濟自然發展被英國資產階級資本侵掠所阻止而自己遂包辦侵畧印度。如是無本國的資本制度發生印度的資產階級亦無自發生。一班舊官僚及稍有資本的商人們平時積聚了些資本祗能投之于土地,英政府爲行政便利起見亦代爲提倡,因此發生一種地主階級。英政府爲統治印度的原故不得不用印度人做下級行政僱員。于是開設學校造就人材,自是印度的知識階級發達了很快。醫生,律師等自由職業亦都是印度人了。這班智識階級的收入都不差,所積聚除掉買土地,沒有他種方法。一千八百六十年後英國商業資本侵掠日益加厲,造成了一班代英國製造物找市塲和搜集印度生貨供英國工業之用的介媒物——印度商人,英國侵掠愈甚,這班商人的營業愈好,獲利愈多。他們所積蓄的資本想經營實業,而經營實業是英國政府所禁止的,因英國資產階級要呌印度做供給他們工業原料和銷他們製造品的市塲,可以專利剝削印度全體人民。以上之印度地主和已成地主的智識階級亦不滿意于土地的投資而想投資于實業,可以得着更多利潤。于是乎在一千八百八十二年遂有印度國民會議的組織。這會議的領袖都是些富商,大地主,律師,醫生等。他們的目的就是呌英政府讓步,使印度的資產階級能有經濟的發展。這就是印度國民運動最先的變動。一九〇五年印度資產階級用排斥外貨反抗英國資本主義。因爲抵制英貨的結果印度工業日漸發達。一九〇九年莫萊明篤改革案Moriey Minto Reforss通過了,給印度大資產階級政府裏面的地位。因爲印度地主階級的奮爭,一九一一年英國政府祇好取銷朋加爾分界案Partitiong Bengal。自是印度資產階級已不能滿意于政治的讓步,而爭經濟的讓步。在大戰以前他們已經有經濟的權力去和英政府開戰了。

在十九世紀初有印度人民百分之二十五是手工業者。自英國商品侵入印度使印度手工業受極大的打擊。起初不過是大城池的手工業遇着機器出品的競爭破壞了,鄉村的手工業仍然存在。後來鐵路發達起來,英國商品一直侵入印度內地鄉村,鄉村的手工業亦就崩潰了。在歐洲手工業崩潰後的一班失業者都被吸收到近世工廠裏去,而在印度則失業的手工業工人祇可歸田耕種,因爲破壞他們職業的工廠在英國而不在印度。但是沒有這許多田容納這許多失業者,並且這些靠工資生活的農民不能得到長期的僱傭,一年之中最多不過兩個月的僱傭,要以兩月的工資來供一年之用,其苦可知。一九一一年的統計這樣靠工資生活的農民有四千二百萬。

印度小農亦受了英國商業資本的侵掠的大打擊。農產品的價格不以其供給人民的能力來決定而以其對于近世工業的原料有用與否來決定。印度農民所生產的已不是爲自己生活之用而是爲別地機器的需用。印度的農業,不管他如何退步,已經是社會化了,土地的生產力和土地工作人已拉入資本制度圈裏。然而印度農民只受資本制度的侵掠而不能照普通情形增高他們的生活程度並使生產方法改革。再加以兵災飢荒,小農漸漸失掉他們的土地!印度的土地遂都集中在大地主之手。一八九二年到一八九六年有五萬畝田從小農轉到投資土地的手裏。一八九九年到一九〇〇年有十二萬畝賣了的,三十萬畝抵押的。一九一一年調查有二千三百萬佃戶,每戶平均計算祇種八畝田,百分之七十五的出產要付租,還有放欵人等的勒索,所餘者不足養活全家。因爲印度農民全體狀況如此,所以近年農民運動十分猛烈,已成爲國民運動的重要分子。

三,近時印度實業的發達。一九一四年歐洲大戰在印度起了大變化。英國工業因爲戰爭都用做製造軍用品,又因德國潛艇活動和軍事需用英國運輸船隻大減,英園工業品不能供給印度的市場,于是印度工業以無帝國資本競爭而迅速發展。英國鑒于印度資產階級的勢力和失業羣衆的不安,又正需要印度人民援助英國作戰,所以不得不改變他素來所採的商業侵略,禁止印度工業發達的政策,大戰方起的時候就允許戰後印度自治。一九一六年允許印度徵收百分之三又五的棉貨進口稅以保護印度主要工業,這是英國對于印度資產階級極大的經濟讓步,所以印度資產階級在大戰爭中停止反對英國的政治活動,並募兵捐欵極力援助英政府。

大戰的影響和英政府讓步的結果使印度的工業狂奔猛進。一九一七年印度已能出產够完全供給他的紡織工業的紗線和棉織物的半數。到一九二〇年棉織工廠比一九一四年增加百分之三百八十六。此外如苧麻工業比一九一四增加了百分之五百六十三,銅鐵礦增加了百分之二百〇七,麵粉廠增加了百分之四百〇六。今日印度的工業資本比戰前已增加了二十倍。這是英政府對於印度資產階級經濟上的大讓步。政治上的讓步就是孟德謙謨福改革案的通過。這改革案的內容重要的如引用兩院制,增加印度議員額數,擴充省議會及其權力,地方行政權大半交給本地資產階級。

英政府所以對印度資產階級讓步是因爲印度羣衆的革命運動强迫英政府不得不對于和自己階級利益相近的印度資產階級讓步。但是英政府對于印度資產階級愈讓步,他愈逼進,現在勢力尙弱不能不和帝國資本調和,等到自己力量充足的時候必定和英國資本爭掠奪印度的專利。印度資產階級現在已能團結成一階級並且明白他的歷史使命。但是沒有印度羣衆的合力,印度資產階級決不能推倒英國帝國主義,他們明白這個,所以他們歡迎印度羣衆加入代表他們階級利益的國民會議。

印度大戰後工業發達這樣迅速,印度近世無產階級的數量亦隨之而長。據近來的調查印度近世無產階級已有九百萬,三倍于戰前。鄉村的一班失業者都跑到城市裏找工廠工作做,從前散漫的羣衆現在收集工人的隊伍裏面來了。印度各別的殖民地上的無產階級因爲在兩重剝削之下常比歐美無產階級更苦。印度勞工從二十世紀初年到現在工資祇增加了一倍,而生活程度在近四年來反增加了三倍。非熟練工人因爲失業找工作的人多,容易失掉工作,因爲生活常不能安定。在這種狀況之下印度無產階級容易得階級覺悟,所以近年來的罷工已是蠭行全國。罷工的結果使他們組織强固的工會。資產階級的國民運動者看了工人的力量不小所以許多加入工人想號召他們。以前印度工業不發達的時候,階級的利益還分不清,現在工業的發達階級利益的衝突亦就隨之而發達。英國帝國主義者剝削自然是工人首先要去掉的。但是印度資產階級的剝削亦是他們所非去不可的。現時印度運動對于印度無產階級是爲印度民族和自己階級奮鬭。

印度工業的發達雖然吸收了許多農村的失業者,但是同時工業的發展把尙存的手工業打倒了不少,所以農村間失業仍未稍減。英國對印度的工業政策已經改變了,對于印度農業亦想改變政策,想引用機器爲大規模的耕種。這種大規模的耕種一定要打破小農耕種,並且機器耕種省掉人工不少;這樣不知又要多少農作人離開他們的田地而變爲失業的遊民,將更增加農民運動的劇烈。

總而言之:現在印度社會力的猛烈發展已到了非把英國帝國主義束縛打破不可的時期。印度資產階級已經有了覺悟,來領導國民運動完成他在歷史上的使命。印度的農民和新興的無產階級亦起來反對那阻止印度經濟的發展使他們受苦的英國帝國主義。這就是印度所以有近年以來的劇烈的國民運動和英國在印度的威權日益搖動的緣故。

这部作品在1929年1月1日以前出版,其作者1927年逝世,在美國以及版權期限是作者終身加80年以下的國家以及地区,屬於公有領域


这部作品也可能在本國本地版權期限更長,但對外國外地作品應用較短期限規則的國家以及地区,屬於公有領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