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鄆州溪堂詩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鄆州溪堂詩
作者:韓愈 
本作品收錄於《昌黎先生集
並序鄆,音運,秦為薛郡,漢為東平國。《春秋》:“齊人來歸鄆。”此篇多從石本,退之文有石本者:《鄆州溪堂詩》、《孟州濟源送李願序》、《京兆萬年薛公達銘》、《司馬村柳子厚銘》、《縣北劉村路應碑》、《州廨田氏先廟碑》、《鄭州滎陽索河上鄭儋碑》、《衢州徐偃王碑》、《華州蒲城胡珦碑》、《西京北邛權德輿碑》、《廣州南海神廟碑》、《柳州羅池碑》、《潭州湘陰黃陵碑》、《徐州節度掌書記廳石記》,其間異同,皆以石本為正。長安薛氏有皇甫湜手帖云:“鄆塘特高古風,敢樹降旗,而作者之下何人能及矣。崔侍御前日稱嘆,終席滿座,不覺繼燭。我唐有國,退之文宗一人,不任欽慰之極。湜上侍郎宗伯。”鄆塘,正謂此鄆州溪堂也。公時為兵部侍郎,曰宗伯者,文章宗伯也。

憲宗之十四年,始定東平,三分其地,[1]以華州刺史禮部尚書兼御史大夫扶風馬公,[2]為鄆、曹、濮節度觀察等使,鎮其地。[3]既一年,褒其軍,號曰 “天平軍”。[4]上即位之二年,召公入,且將用之。[5]以其人之安公也,復歸之鎮。[6]上之三年,[7]公為政於鄆曹濮也適四年矣,治成制定,眾誌大固,惡絕於心,仁形於色,<立尃>心一力,以供國家之職。[8]於時沂、密始分而殘其師,[9]其後幽、鎮、魏不悅於政,相扇繼變,[10]復歸於舊,徐亦乘勢逐帥自置,[11]同於三方。惟鄆也截然中居,四鄰望之。[12]若防之制水,恃以無恐。然而皆曰:鄆為虜巢,且六十年,[13]將強卒武。曹、濮於鄆,州大而近,[14]軍所根柢,皆驕以易怨。而公承死亡之後,掇拾之余,剝膚椎髓,公私掃地赤立,新舊不相保持,萬目睽睽。[15]公於此時能安以治之,其功為大;若幽、鎮、魏、徐之亂,不扇而變,此功反小;何也?公之始至,眾未孰化,以武則忿以憾,[16]以恩則橫而肆,一以為赤子,一以為龍蛇,憊心罷精,[17]磨以歲月,然後致之,難也;及教之行,眾皆戴公為親父母,夫叛父母,從仇讎,非人之情,故曰易。[18]於是天子以公為尚書右仆射,封扶風縣開國伯以褒嘉之。[19]公亦樂眾之和,知人之悅,而侈上之賜也。於是為堂於其居之西北隅,號曰“溪堂”,以饜士大夫,通上下之誌。既饗,其從事陳曾謂其眾言:“公之畜此邦,其勤不亦至乎?此邦之人,累公之化,[20]惟所令之,不亦順乎?上勤下順,遂濟登茲,不亦休乎?昔者人謂斯何!今者人謂斯何!雖然,斯堂之作,意其有謂,而喑無詩歌,是不考引公德,而接邦人於道也。”[21]乃使來請,其詩曰:

帝奠九壥,[22]有葉有年,有荒不條,[23]河岱之間。及我憲考,一收正之,[24]視邦選侯,以公來屍。公來屍之,人始未信,公不飲食,以訓以徇:孰饑無食,孰呻孰嘆;孰冤不問,不得分願。孰為邦蟊,[25]節根之螟,羊很狼貪,以口覆城。吹之煦之,[26]摩手拊之;箴之石之,[27]膊而磔之。[28]凡公四封,既富以強,謂公吾父,孰違公令?可以師征,[29]不寧守邦。公作溪堂,播播流水,淺有蒲蓮,深有蒹葦,公以賓燕,其鼓駭駭。[30]公燕溪堂,賓校醉飽,流有跳魚,岸有集鳥,既歌以舞,其鼓考考。公在溪堂,公禦琴瑟,公既賓贊,稽經諏律。[31]施用不差,[32]人用不屈。溪有薲苽,[33]有龜有魚,公在中流,右《詩》左《書》,無我斁遺。[34]此邦是庥。

註釋

[编辑]
  1. 元和十四年二月,平盧都知兵馬使劉悟,殺其節度使李師道以降,青、淄十二州皆平。命戶部侍郎楊於陵為淄青宣慰使。分其地為三道,以鄆、曹、濮為一道,淄、青、齊、登、萊為一道,兗、海、沂、密為一道。東平郡,即平盧軍所治。
  2. 下或有摠字。
  3. 三月,以薛平為平盧節度使,青、齊、登、萊等州觀察使。以王遂為沂州刺史,沂、海、兗、密等州都團練觀察使。三分其地者,謂摠及此二人也。濮音卜。
  4. 《舊史·穆宗紀》云:“十五年六月,鄆、曹、濮等州節度,賜號天平軍,從馬摠奏也。”
  5. 長慶元年三月,盧龍軍節度使劉總,上幽鎮地,詔總徙天平,而召摠還,將大用。
  6. 安下或有於字。此句或作“以彼之人安於公”也。
  7. 穆宗以元和十五年正月即位,其曰“上即位之二年”,則長慶元年。“上之三年”,則長慶二年也。
  8. <立尃>心一力,或作竭心力。<立尃>或作竭。一或作戮。< 立尃>,旨兗切,專也。《國語》:“<立尃>本肇末。”
  9. 元和十四年,沂海將王弁殺其觀察使王遂,自稱留後。
  10. 於或作於。幽,謂長慶元年幽州盧龍軍都知兵馬使朱克融,囚其節度使張弘靖以反;鎮,謂其月成德軍大將王廷湊,殺其節度使田弘正以反;魏,謂二年魏博節度使田布自殺,兵馬使史憲誠自稱留後。
  11. 謂二年武寧軍節度副使王智興逐其節度使崔群也。置或作署,或置上有署字。
  12. 閣、杭、蜀及諸本皆有“四鄰望之”一句,方從石本刪去。今按:文勢及當時事實,皆當有此句。若其無之,則下文所謂“恃以無恐”者,為誰恃之邪?大凡為人作文,而身或在遠,無由親視摹刻。既有脫誤,又以毀之重勞,遂不能改。若此者蓋親見之,亦非獨古為然也。方氏最信閣、杭、蜀本,雖有謬誤,往往曲從。今此三本幸皆不誤,而反為石本脫句所奪,甚可笑也。
  13. 永泰元年七月,以平盧兵馬使李正己為本軍節度使,傳子納,納子師道,至元和十四年敗,凡五十五年。
  14. “曹、濮於鄆”自為一句,或作“於曹、濮州”,非是。
  15. 持或作恃。
  16. 或無以憾二字,或作而憾。
  17. 憊音韝。罷,蒲麋切。
  18. 下或有也字。
  19. 或無公及封字,縣或作郡。
  20. 累平聲,一本作繄。
  21. 德下或無而字。
  22. 九壥,九州也,壥與廛同。
  23. 不或作有。
  24. 收或作牧。
  25. 或作蛑,音義同。
  26. 煦音詡。
  27. 箴或作針。
  28. 膊音粕。磔,陟格切。
  29. 師,石本作帥。今按:《平淮西碑》云:“屢與師征”,作師為是。石本或誤,未可知也。
  30. 此詩十一章以令葉強,以駭葉水,皆古音也。令有平聲,一讀公《獨孤郁墓志》,亦見《淮南子》:“勿驚勿駭,萬物將自理;勿撓勿攖,萬物將自清。”駭,古音自,與理葉也。《周官》註:“疾雷擊鼓曰駭。”《西京賦》所謂“駭雷鼓”是也。今按:古音之說甚善,吳才老《補音》《補韻》二書,其說甚詳。駭水葉韻,如《管子》:“宮如牛鳴盎中,徵如負豕覺而駭”二條而已。此說得之。如通其說,則古書雖不鈞,今可以例推也。
  31. 諏音娵。
  32. 施音試。
  33. 薲,毗賓切,蘋也,根浮水而生者。苽與菇同,音孤。
  34. 斁音亦。

本唐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