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刊圓覺經略疏後序
外观
《唐書藝文志》曰:「《圓覺經》大小疏各一卷,釋宗密撰。」裴休《圓覺疏序》曰:「凡《大疏》三卷,《大抄》十三卷,《略疏》二卷,《小抄》六卷。」今藏本疏與抄皆合,不各自為本,《大疏抄》合十二卷;《略疏》二卷,各分上下;《略抄》或十二卷,或二十五卷;多寡之數,析省之年,皆不可考矣。《圓覺》之為圓覺,我佛自言之;《疏抄》之為疏抄,圭峰師自言之。夫賦天地者迂,讚日月者妄,名字功德,吾無贅言。若其祖荷澤,禰遂洲,則傳法之緒可言也;胎慈恩,息賢首,其講經之宗可言也。大疏雖繁,不可謂多,略疏雖簡,不可謂少。其二而一者,同是經之津筏;其一而二者,各具疏之體裁。茲取《略疏》契之,使學者先讀是,次第尋求也。《唐誌》又曰:「《禪源諸詮集》一百一卷,《起信論疏抄》三卷,《原人論》一卷,皆宗密撰。」裴休撰樂石之文,舉師所箸,有《華嚴》、《圓覺》、《涅槃》、《金剛》、《起信》、《唯識》、《孟蘭》、《法界觀》、《行願》等經論疏抄,及法義類例,及禪藏總九十餘卷。以今藏,佚者半,存者尚半。今先取《圓覺》契之,亦使學者先讀是,次第尋求也。契之者誰?吳縣貝居士墉也。助之喜與與其役者誰?吳縣江居士沅及仁和龔自珍也。道光四年八月朔龔自珍合十,說由緒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