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三昧經論/下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新羅國沙門元曉述 真性空品   論曰。真如之法具諸功德。與諸行德而作本性。故言真性。如是真性絕諸名相。 以之故言真性空也。又此真性離相離性。離相者離妄相。離性者離真性。離妄相故妄 相空也。離真性故真性亦空。以之故言真性空也。今此品中顯是二義。故依是義立品 名也   經曰。爾時舍利弗而白佛言尊者修菩薩道無有名相三戒無儀云何攝受為眾生說願 佛慈悲為我宣說   論曰。別明觀行有六分中第四遣虛入實分竟。此下第五明諸聖行出真性空。就此 品中大分有二。一為利根者多文廣說。二為鈍根者少文略攝。前廣說中即有六分。一 者明三聚戒從真性成。二者明道品行從真性立。三者明如來教當如理說。四者明菩薩 位從本利出。五者明大般若絕諸因緣。六者明大禪定超諸名數。初三戒中文有五分。 一問二答三請四說五者領解。此即初問。言修菩薩道無名相者。通舉諸行。三戒無儀 者。別牒戒行。如前品言。入三聚戒不住其相。是即三戒無相無儀。云何自攝受及為 他說耶。此舍利弗既始入大。初發修行以戒為本。故問三學之中初行。又此身子從身 而生。今此品中說諸行法從法身生。故寄身子而發問也   經曰。佛言善男子汝今諦聽為汝宣說善男子善不善法從心化生一切境界意言分別 制之一處眾緣斷滅何以故善男子一本不起三用無施住於如理六道門杜四緣如順三戒具 足   論曰。此是第二略答。於中有二。先答通問。善不善法從心化生者。三業因行皆 是心作故。一切境界意言分別者。六道果境無非意變故。由心亂動不能制故。變作因 果流轉苦海。是故欲度苦海。修菩薩道制心一如眾緣斷滅。所以菩薩修無名相。何以 故下次答別問。雖復總說未聞別行。所以更問何以故也。一本不起者。三戒之本是一 本覺本來寂靜故曰不起。三用無施者。既依本覺成三戒用。用離威儀施作相故。無施 作故。順住一本故。言住於如理。既住如理消除有因故言六道門杜。於一如理具四緣 力。能順一如即具三戒。故言四緣如順三戒具足   經曰。舍利弗言云何四緣如順三戒具足   論曰。此是第三重請   經曰。佛言四緣者一謂作擇滅力取緣攝律儀戒二謂本利淨根力所集起緣攝善法戒 三謂本慧大悲力緣攝眾生戒四謂一覺通智力緣順於如住是謂四緣善男子如是四大緣力 不住事相不無功用離於一處即不可求善男子如是一事通攝六行是佛菩提薩般若海   論曰。此是第四廣說。於中有二。一者正答明戒因緣。二者乘顯攝一切行。初中 言四緣者。謂於一心本覺利中具四力用作三戒緣。一滅依止緣。二生依止緣。三攝依 止緣。四離依止緣。滅依止者。謂本覺中性靜功德與諸煩惱自性相違。以是緣成攝律 P. 45 儀戒。生依止者。謂本覺中性善功德與諸善根自性相順。以是緣成攝善法戒。攝依止 者。謂本覺中性成大悲自性不捨一切眾生。以是緣成攝眾生戒。離依止者。謂本覺中 性成般若自性捨離一切事相。以是因緣令三聚戒捨離事相順如而住。前三別緣。後一 通緣。菩薩發心受三戒時。順本覺利而受持故。以是四緣具足三戒。大意如是。次消 其文。一謂作擇滅力取緣者。本覺本離煩惱繫縛。舉體而作擇滅解脫。有力能取別解 脫戒。如似磁石引取於針。雖無作意而有力用。當知此中道理亦爾。二謂本利淨根力 所集起緣者。謂本覺本來性淨功德與諸行德而作根本。由此根力起諸善法。為所集起 善法之緣。即此緣成攝善法戒。三謂本慧大悲力緣攝眾生戒者。謂本覺中照俗之慧即 是大悲恒潤眾生。以是緣成攝眾生戒。四謂一覺通智力緣順於如住者。謂本覺中照通 性智令三聚戒皆順如住。如是四緣體遍法界用攝萬行故言大力。雖有大力而同一味離 諸名相差別事用。故言不住事相。雖無事相而有勝能能攝出世一切行德。故言不無功 用。由如是故只是本覺。於俗法中無如是義。故言離於一處即不可求。上來別明三聚 戒緣。自下明其通攝萬行。始從十信乃至等覺。如是六位所有諸行。皆是一覺之所攝 成。故言一事通攝六行。非但菩薩歸此本覺。諸佛圓智同歸此海。故言是佛菩提薩般 若海   經曰。舍利弗言不住事相不無功用是法真空常樂我淨超於二我大般涅槃其心不繫 是大力觀   論曰。此是第五領解。於中有二。先領所順一如。即是法身具足四德超人法相是 大涅槃。後領能順如心。隨如離繫而無不為大自在力   經曰。是觀覺中應具三十七道品法佛言如是具三十七道品法何以故四念處四正勤 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八正道等多名一義不一不異以名數故但名但字法不可得不得之 法一義無文無文之相真實空性空性之義如實如如如如之理具一切法善男子住如理者過 三苦海   論曰。此是大分第二明道品行從真性立。於中有二。先問後答。問中言是觀覺中 者。是能順觀所順本覺能所平等觀覺之中應具三十七道品行。答中有二。先許後釋。 何以故下是第二釋。於中有二。直釋重顯。初中言多名一義者。三十七品所目之義唯 一觀覺無二法故。不一不異者。觀覺不一而不異故。約不異門故言一義。以名數故已 下重顯。於中有四。先遣異義。次顯一義。三明一義具一切法。四明一義離諸過患。 初中言以名數故但名但字法不可得者。謂世間修道品行法隨名數故有三十七。菩薩覺 慧求所目義三十七法皆不可得故。第二中言不得之法一義無文者。求彼別法不得之時 。是法一味絕諸文言故。第三中言無文之相真實空性者。不得別法之能觀心絕諸文言 離差別相故。空性之義如實如如者。此能觀心離諸相義。不異實相如如之理故。如是 本覺如如之理即具修成道品等法。猶如鑄金具相好像。故言如如之理具一切法。既住 如理具諸功德。即離一切雜染過失故。言住如理者過三苦海。此是第四離諸過患也。 此中略明道品之義。於中即以四句分別。一攝三十七以為十法。二攝十法以為四法。 P. 46 三攝四法以為一義。四明一義具三十七。初攝三十七以為十法者。智度論云。三十七 品十法為本乃至廣說。當知開十立三十七。論其法體唯有十法。何等為十。謂戒思受 念定與慧信勤安捨。云何開十為三十七。開戒為三。正語業命。思數立一。謂正思惟 。受亦立一。謂喜覺分。開念為四。念根念力念覺正念。開定為八。謂四如意足定根 定力定覺正定。慧亦立八。謂四念處慧根慧力擇法覺分及與正見。勤亦立八。謂四正 勤精進根精進力精進覺分及正精進。信中立二。信根信力。安捨各一。謂倚覺分及捨 覺分。總而言之有其五例。一者開八有三。謂定慧勤。彼二十四此三所攝。二者開四 有一。謂念。所以彼四一念所攝。三者開三有一。謂戒。所以彼三一戒所攝。四者開 二有一。謂信。信攝彼二。五者立一有四。思受安捨各攝自性。如是十法攝三十七。 二攝十法為四種者。第一戒者色法所攝。謂表無表。第二思受遍行心所所攝。第三念 定慧別境心所所攝。第四信等四善心所所攝。三攝四法為一義者。覺慧推求如是四法 初一色法有方無方俱無所得。後三心所有時無時皆不可得。是則雖非無法而不得有可 得之法平等一味。當知四法直是一義。以之故言多名一義。四明一義具三十七者。能 所平等一味之義。觀身等空是四念處。離諸懈怠是四正勤。散慮寂滅是如意足。離不 信等即是根力。滅無明等即七覺分。離八邪法即八正道。如是遠離一切雜染。一義具 足無量功德。故言是觀覺中應具三十七道品法。又言如如之理具一切法   經曰。舍利弗言一切萬法皆悉文言文言之相即非為義如實之義不可言說今者如來 云何說法   論曰。此下大分第三明佛言教稱如理說。先問後答。問中言一切萬法者。世間言 說所安立法。如言之法皆無所得故。唯文言即非為義。諸法實義絕諸言說。今佛說法 若是文言即無實義。若有實義應非文言。是故問言云何說法   經曰。佛言我說法者以汝眾生在生說故說不可說是故說之我所說者義語非文眾生 說者文語非義非義語者皆悉空無空無之言無言於義不言義者皆是妄語如義語者實空不 空空實不實離於二相中間不中不中之法離於三相不見處所如如如說如無無有無有於無 如無有無有無於有有無不在說不在故不在於如如不有如不無如說   論曰。是第二答。於中有二。先是佛說之由。後顯文義之異。初中言以汝眾生在 生說故者。汝謂身子。眾生即是一切凡夫。說於無為即在法體。說於有為即生法相。 如是在生之說不可說於實義。我異彼說。是故說之。是為佛說言教之由。次顯文義不 同相中。先標二章後釋二章。標中言義語非文者。語當實義故非直空文故。文語非義 者。語止空文故不關實義故。第二釋中先釋後章。言皆悉空無者。直有空文而無實義 故。是釋文語也。無言於義者。無詮談於如實之義故。是釋非義也。下總結。言皆是 妄語者。雖非違想而違義故。猶如不見言見見言不見等語。如義已下次釋前章。於中 有二。正釋重顯。初中亦二。先釋非文。後釋義語。釋非文者。謂非空無。非空文故 。非無義故釋義語者。義合語故。語如義故。初釋中言實空不空者。謂說真如實相亦 空。如前說言空相亦空故。言實空。而不亡其實相之理故言不空。雖非有實而非無實 P. 47 故。空實不實者。謂說真空之理是實故言空實。而不存其真空之理故言不實。雖非無 空而非有空故。離於二相中間不中者。不空之語離於空相。不實之語離於實相。故言 離於二相。然空實二相之間不存非二之中。故言中間不中。既離二邊亦不墮中。故言 離於三相。心言行處不過三相。然此佛語遠離三相。即於其中心言路絕。故言不見處 所。如是妙契絕言之義。所以不同無義之文。此釋非文也。如如如說者。是釋義語。 上一如是契當。下二如是義理。如前遠離三相之語契當如如義理而說。所以佛說乃是 義語。不同凡語之非義也。如無已下第二重顯。先顯非文。後顯義語。初中言如無無 有無有於無者。謂真如理雖非是有而如本無令無其有。謂令無有法於無法中。所以然 者。如本非有。無於何有而墮無耶。是故合於實空不空之語也。如無有無有無於有者 。謂真如理雖非是無而如本無令有其無。謂令有無法於有法中。所以然者。如本非無 。有於何無而墮有耶。是故合於空實不實之語。有無不在者。如無有無故有不在。如 無無有故無不在。二既不在。何得有中。即合離於三相之語如義既爾合於義語。是故 佛語實非空文。如是重顯非文釋也。佛說名言如是當理故後得智帶如是名。思惟真如 即得親觀真如理體故在四句之中俱句也。第二重顯義語中言說不在故不在於如者。佛 語既說有無不在故。不在有無於真如理。有不在者不有如故。無不在者不無如故。則 當不有如不無如而說。故言如不有如不無如說。是故前言如如如說。如是重顯義語之 釋。六分之中第三分竟   經曰。舍利弗言一切眾生從一闡提闡提之心住何等位得至如來如來實相佛言從闡 提心乃至如來如來實相住五等位   論曰。此下大分第四明菩薩位從本利出。於中有二。先問次答。答中有三。一者 舉數總標。二者別解。三者總明。此即總標。五等位者。等之言階。從闡提心者。未 發無上菩提心前皆名闡提。以無大乘決定信故。然一闡提略有二種。一者發大願一闡 提。謂常不入涅槃者故。二者無大信一闡提。此亦有二。一者別一闡提。謂起大邪見 斷善根者故。二者通一闡提。謂未發大心無大信者乃至二乘四果皆入此闡提位。今此 文中約此最後故言從一闡提心乃至如來有五等位。未入十信者皆名闡提故。此中先明 五位分齊。第一信位在十信行。雖未不退發大心故。本業經名信相菩薩。第二思位在 三十心。思量諸法唯識道理齊未真證無分別修故。第三修位者在十地行。得真證修對 治十障故。第四行位者在等覺行。因行已滿未至果地故。第五捨位者在妙覺地。不取 寂滅大悲普化故。所以建立五等位者。謂顯退不退位差別故。證不證位差別故。等未 等位差別故。因滿位差別故。果圓位差別故。如其次第立五等位也。大意如是。次釋 其文   經曰。一者信位信此身中真如種子為妄所翳捨離妄心淨心清白知諸境界意言分別   論曰。此下第二別釋。初中有二。先信後解。初明信者。所謂信有三種佛性。信 此身中真如種子者。信住自性佛性真如。正是第一義空種子。即是阿耨菩提中道種子 。自性淨心本來法然故名真如。與三身果而作正因故名種子。未發心住名住自性。未 P. 48 出諸障為妄所翳也。言捨離妄心者。是信引出佛性。從十信位乃至等覺漸出不信無知 等障。隨捨麁妄分別心故。言淨心清白者。是信至得佛性。謂至道後離一切垢自性淨 心顯現清白故。上句信字貫下二句故。知諸境界意言分別者。既信三種佛性。亦知唯 識道理故。知心所取一切境界唯是意言分別所作。若離分別無所有故   經曰。二者思位思者觀諸境界唯是意言意言分別隨意顯現所見境界非我本識知此 本識非法非義非所取非能取   論曰。此明思位亦有二句。先明無相尋思觀。後顯無生如實智。初言觀者。思量 觀察。唯是意言者。所取外境無所有故。隨意顯現者。似外相分不離見故。非我本識 者。離識已外所見境界既非我識故無所有。此中言本識者。謂第六識三有本故。如提 婆菩薩所說頌言。意識三有本。諸塵是其因。若見塵非有。有種自然滅。上來通顯無 相尋思及如實智。自下明其無生道理。知此本識非法非義者。非能詮法非所詮義。知 名與義互為客故。非所取非能取者。所取塵既無。能取不成故。能取之義必待所取。 既無所待即無能待故。此是通顯無生尋思及如實智。始從十解已上乃至世第一法修此 尋思如實智觀。於中亦有修慧觀察。而皆未離思察分別。所以通名為思位也   經曰。三者修位修者常起能起起修同時先以智導排諸障難出離蓋纏   論曰。此明修位。亦有二句。先明修相。後顯修因。言修相者。謂正體智止觀雙 運更無出入故言常起。言能起者。謂止能起。能起觀故。次言起者。謂所起觀。止觀 不離故曰同時。止相觀如必同時故。是明修相。次顯其因。所以得此雙運修者由先加 行排諸障故。言智導者。謂加行智意言分別不離名言故名智導。七地已還一切地中皆 有加行在先伏障故。排諸障難者。損伏麁重故。出離蓋纏者。不起現纏故   經曰。四者行位行者離諸行地心無取捨極淨根利不動心如決定實性大般涅槃唯性 空大   論曰。是等覺位。亦有二句。先明位狀。後顯其行。初中言離諸行地者。行過十 地故。心無取捨者。解與佛同故。故說此位名等覺行。次總結。言極淨根利者。謂本 覺心顯成滿因故。次明行中言不動心如決定實性者。此位得入金剛三昧故。大般涅槃 唯性空大者。寂滅無為一相無相故。如本業經言。入金剛三昧一相無相寂滅無為名無 垢地故   經曰。五者捨位捨者不住性空正智流易大悲如相相不住如三藐三菩提虛心不證心 無邊際不見處所是至如來   論曰。此明佛地。亦有二句。先明捨義。即以三義顯其捨相。不住性空正智流易 者。不住涅槃灰身滅智智不滅故。量智續流隨根變易作佛事故。大悲如相相不住如者 。無緣大悲不取人法差別之相。故曰如相。恒涉六道未曾停息。故言相不住如。三藐 曰正。三者云等。菩提言覺。總而言之。謂正等覺即是圓滿無上菩提。於中無住虛心 不證。此三義中前二不住涅槃故捨。後一不取菩提故捨。次明位狀。心無邊際者。歸 一心源心體周遍。遍十方故無邊。周三世故無際。雖周三世而無古今之殊。雖遍十方 P. 49 而無此彼之處。以之故言不見處所。如是極果不與他共。唯乘如者之所來至。以之故 言是至如來。上來別明五等位竟   經曰。善男子五位一覺從本利入若化眾生從其本處   論曰。此下第二總明。於中有二。一者直明從本。二者往復重顯。此是初門。五 位諸行不離本覺。莫不皆從本利而成。成行之時從前入後。故名為入。入者自利。化 者利他。如是二行皆從本處也   經曰。舍利弗言云何從其本處佛言本來無本處於無處空際入實發菩提而滿成聖道 何以故善男子如手執彼空不得非不得   論曰。此是重顯。答中有二。先法後喻。法中四句。前二句明本處無處。後二句 顯從成因果。何以故者。舉疑發起。何者。若本無處應無得入。若得入者非無本處。 為遣是疑故引喻釋。手執彼空者。手執喻能入之行。虛空喻所入之本。不得者。虛空 無形可握故。非不得者。握內不無虛空故。本利亦爾。本來無本處性故不可得。無本 之本不無故非不可得也   經曰。舍利弗言如尊所說在事之先取以本利是念寂滅寂滅是如總持諸德該羅萬法 圓融不二不可思議當知是法即是摩訶般若波羅密是大神呪是大明呪是無上明呪是無等 等呪   論曰。此下第五。明大般若圓融無二。於中有二。一者身子仰諮。二者如來述成 。初中亦二。先領佛說本利圓融。後顯即是大般若度。言在事之先取以本利者。是領 佛言。凡欲發言作佛事時每先取其本覺之利。是生死念本來寂滅。如是寂滅即是如理 。理中總攝本始諸德。亦乃該羅生死萬法。圓融不二。是故甚深不可思議。此中雖具 無量功德。其體唯是本覺始覺平等無二。故言即是摩訶般若。如是般若窮源盡性故言 波羅密。別而言之有二種到。在等覺位到萬行之彼岸故。在妙覺時到萬德之彼岸故。 在等覺位略有二到。一者有大神力降伏三魔之怨。如經是大神呪故。二者有大明照遍 察四眼之境。如經是大明呪故。妙覺位中亦有二到。一者四智具足五眼圓滿。照窮法 界更無可加。如經是無上明呪故。二者三身所顯無上菩提更無與等諸佛無差。如經是 無等等呪故。呪者禱也。如世神呪有大威力。誦呪禱神福無不招禍無不却。今此摩訶 般若波羅密亦復如是。具前四德有大神力。內即無德不備。外即無患不離。若至誠心 誦此名句仰禱諸佛菩薩神人。隨所求願無不成辦。由是義故說名為呪。如天帝釋誦此 名句却修羅軍之事此中應說   經曰。佛言如是如是真如空性性空智火燒滅諸結平等平等等覺三地妙覺三身於九 識中皎然明淨無有諸影   論曰。此下如來述成。於中有三。先總述。次別述。後即總成。總述成者。如是 如是故。別中亦二。先述到因滿義。後述到果圓義。初中即顯等覺三地。何等名為等 覺三地。一者百劫位。二者千劫位。三者萬劫位。如本業經言。佛子摩尼瓔珞字者等 覺性中一人。其名金剛慧菩薩。住頂寂定以大願力住壽百劫。修千三昧已入金剛三昧 P. 50 。同一切法性。二諦一諦一合相。復住壽千劫學佛威儀。乃至入佛行處坐佛道場。超 度三魔。復住壽萬劫化現成佛。乃至現同古昔諸佛常行中道。大樂無為而生滅為異故 。今此文言真如空性者。即是第一同一合相。謂同一切有無諸法即二諦法同融一諦。 一諦即是一合相故。如是名為真如空性也。性空智火燒滅諸結者。即是第二超度三魔 。滅諸結者。滅煩惱魔滅煩惱故。陰魔不繫。滅二魔故。天魔自伏。但有不思議變易 死魔耳。平等平等者。即是第三常行中道不墮二邊故曰平等。為顯常行故重言平等。 等覺三地者。總前三地。此中前二述大神呪。其第三地述大明呪也。妙覺已下明到圓 果。言三身者。一名法身。二者應身。三者化身。一切諸佛三身道同。是述無等等呪 句也。於九識中皎然明淨無有諸影者。是述無上明呪之句。前等覺位猶有生滅未盡心 源。故在八識。今到妙覺永離生滅窮歸本覺一心之源。故入第九識中明淨。又前因位 有仰緣義。所以其心影像相現。今歸心源體彼本質。由是諸影一切相盡。以之故言無 有諸影。如本業經言。佛子水精瓔珞內外明徹妙覺常住湛然明淨名一切智地。常處中 道。一切法上越過四魔。非有非無一切相盡。頓解大覺窮化體神。二身常住為化有緣 。案云。彼經立二身者。一法性身。二應化法身。合餘二身為一身故。今此經中開此 為二故說三身。三之與二平等平等。上來別述到彼岸義   經曰。善男子是法非因非緣智自用故非動非靜用性空故義非有無空相空故善男子 若化眾生令彼眾生觀入是義入是義者是見如來   論曰。此是總成圓融不二。上約從淺入深之門以顯因滿果圓差別。若就一法不二 之門即因果不二心境無別。因果不二故言非因。心境無別故曰非緣。所以然者。如前 所說。因果心境者唯一圓智之自用故。既唯自用何因何緣也。又此智用在等覺位名照 寂慧。未離生滅之動相故。至妙覺位名寂照慧。已歸第九識究竟靜故。然今就其不二 之門。非先有動非後有寂。寂動之用用性空故。若就此義性空是無。無動靜故。是亦 不然。故言非有非無。非有可爾。云何非無者。空相亦空故。如是述成。圓融不二。 若化已下勸入是義   經曰。舍利弗言如來義觀不住諸流應離四禪而超有頂佛言如是何以故一切法名數 四禪亦如是若見如來者如來心自在常在滅盡處不出亦不入內外平等故   論曰。此下大分第六明大禪定超諸名數。於中有二。先問後答。問中言諸流者。 所謂三有往還流轉無休息故。有頂者。謂非想處三有頂故。答中有二。總許別成。別 中亦二。略明廣釋。略中二句。先明世間禪不離名數。後顯出世禪超彼名數。若見如 來者。如前所說入如來觀故。如來心自在者觀如來心離諸縛故。常在滅盡處者。心心 數法不生起故。不出亦不入者。心體如理無起滅故。所以能得不出入者。內心外境平 等觀故。略明文竟   經曰。善男子如彼諸禪觀皆為故想定是如非復彼何以故以如觀如實不見觀如相諸 相已寂滅寂滅即如義如彼想禪定是動非是禪何以故禪性離諸動非染非所染非法非影離 諸分別本義義故善男子如是觀定乃名為禪 P. 51   論曰。此是第二廣釋。於中有四。一者對相以明離相。二者對動以顯離動。三者 結義。四者結名。初中先舉諸禪取相。諸禪觀者。世間八禪。言故想者。不離古執無 始妄想取諸相故。下顯離相。是如非復彼者。入如來觀能所平等名為如故。以如觀如 實者。平等之智達如實故。不見觀如相者。不見能觀之智所觀之如差別之相平等一味 故。既忘能所見相不起故言諸相已寂滅。寂滅無異故即是如義也。如彼已下對動顯離 動。先舉其動。謂世間禪取相心起即是動念。動念非靜故非真禪也。下顯真禪離諸動 相。言非染者。謂非能染非動念故。非所染者。非動所染本來靜故。言非法者。非能 緣心法故。非影者。非所現影像故。由是義故離諸動也。離諸分別本義義故者。第三 結義離分別者。結離相義。由離分別不取相故。本義義者。結離動義。由本來靜不起 動故。如是觀定乃名為禪者。第四結名。離相離動乃得禪名。禪是靜慮之稱故。彼世 間定名為禪者。是假號禪非真禪故。是一品內有二分中為利根者多文廣說。六分之文 竟在於前   經曰。舍利弗言不可思議如來常以如實而化眾生如是實義多文廣義利根眾生乃可 修之鈍根眾生難以措意云何方便令彼鈍根得入是諦   論曰。此下第二為鈍根者少文略攝。然利鈍廣略有二種門。若論探解利略鈍廣。 利者聞一以知十故。鈍者聞十方解十故。若齊言解利廣鈍略。利者多聞而多解故。鈍 者誦少而總持故。今此文意約此後門。文中有五。一問二答三請四說五者大眾聞說得 益。此即初文。於中有二。先領前說。後問所疑。措者存意。多文廣義鈍根狹才難以 存意   經曰。佛言令彼鈍根受持一四句偈即入實諦一切佛法攝在一偈中   論曰。此是第二答。如來辯才無礙自在故。說一偈攝諸佛法。佛法之要在此四句 。令鈍根者。誦持一偈常念思惟。乃至遍知一切佛法。是名如來善巧方便   經曰。舍利弗言云何一四句偈願為說之   論曰。是第三請   經曰。於是尊者而說偈言因緣所生義是義滅非生滅諸生滅義是義生非滅   論曰。是第四說。此四句義有別有總。別則明二門義。總即顯一心法。如是一心 二門之內一切佛法。無所不攝。是義云何。前之二句融俗為真顯平等義。下之二句融 真為俗顯差別門。總而言之。真俗無二而不守一。由無二故即是一心。不守一故舉體 為二。如是名為一心二門。大意如是。次釋其文。因緣所生義者。是舉一切世諦諸法 。是義滅者。融俗為真。謂所生義本來寂滅故。言非生者。顯其生義是滅之由。由其 生義即非生故。求其生義即不成故。是故生義即寂滅也。滅諸生滅義者。是舉真諦寂 滅之法。是義生者。融真為俗。謂寂滅法從緣生起故。言非滅者。顯其寂滅是生之由 。由其寂滅非寂滅故。求寂滅義不可得故。是故寂滅從緣生也。寂滅是生者。不生之 生也。生義是滅者。不滅之滅也。不滅之滅故滅即為生也。不生之生故生即寂滅也。 合而言之。生即寂滅而不守滅。滅即為生而不住生。生滅不二動寂無別。如是名為一 P. 52 心之法。雖實不二而不守一。舉體隨緣生動。舉體隨緣寂滅。由是道理生是寂滅寂滅 是生。無障無礙不一不異。是謂一偈總別之義   經曰。爾時大眾聞說是偈僉大歡喜皆得滅生滅生般若性空智海   論曰。此是第五聞說得益。即顯得解總別道理。所言滅者。得上二句生義滅故。 次言生者。得下二句滅義生故。是明得二義。滅生般若者。是顯得二解。是依別門而 得利也。性空智海者。總而觀之。若滅若生不守自性。自性空智深廣無邊。如是名為 性空智海。是依總門而得益也 如來藏品   論曰。真俗無二一實之法諸佛所歸名如來藏。今此品中明無量法及一切行莫不歸 入如來藏中。故就所入以立名也   經曰。爾時梵行長者從本際起而白佛言尊者生義不滅滅義不生如是如義即佛菩提 菩提之性即無分別無分別智分別無窮無窮之相唯分別滅如是義相不可思議不思義中乃 無分別   論曰。別明觀行有六分中。顯一切行出真性空竟在於前。此下第六明無量法入如 來藏。就文有二。一明諸法諸行同入一處。二顯入行入智因果差別。初中亦二。先明 諸法入一實義。後明諸行入一佛道。初中有四。一問二答三領四述。問中有二。先領 前說。後問所疑。此中問者名梵行者。是人形雖俗儀。心住一味。以是一味攝一切味 。雖涉諸味之穢塵俗。不失一味之梵淨行。此中顯如是義。所以令其發問。從本際起 者。聞佛所說即入本際。今欲發問從彼而起。生義不滅者。是領下半。是義生非滅故 。滅義不生者。是領上半。是義滅非生故。如是如義者。總領一偈。不滅不生無二義 故。如是無二義諸佛所覺道故言即佛菩提。覺順無二不分不別故言即無分別。由其無 所分別乃能無不分別。故言無分別智分別無窮。所以分別無窮者。只由滅諸分別故。 言無窮之相唯分別滅。如是義相離言絕慮故不思議。不思議中心言絕故。乃無分別。 如是領前所說偈義   經曰。尊者一切法數無量無邊無邊法相一實義性唯住一性其事云何   論曰。此是正問所疑。小乘教有八萬法蘊。一蘊之量十百之數。今大乘教不唯八 萬故言法數無量無邊。無邊教法所詮義相更無異趣唯一實義。教法眾多唯住一性甚難 可解。其事云何   經曰。佛言長者不可思議我說諸法為迷者故方便道故一切法相一實義智何以故譬 如一市開四大門是四門中皆歸一市如彼眾庶隨意所入種種法味亦復如是   論曰。是第二答。於中有三。謂法.喻.合。初法說言我說諸法者謂三乘教及一 乘教。為迷者故者。為未達一味者說故。方便道故者。皆入一味之方便故。入正觀時 不須言教故。一切法相一實義智者。因諸教法所入之相唯一實義正觀智故。喻中言一 市者。喻一實義。開四門者。喻四種教。謂三乘教及一乘教。是四門中皆歸一市者。 依四教者皆歸一實故。如彼眾庶隨意所入者。隨根淺深隨入一教故。所以一市喻一實 P. 53 者。為是百姓之所入故。為諸眾生之所歸故。合中言種種法者。合於四門。次言味者 。謂所趣味合於一市   經曰。梵行長者言法若如是我住一味應攝一切諸味   論曰。此是第三領解。攝諸味者。攝諸教味歸一實故   經曰。佛言如是如是何以故一味實義味如一大海一切眾流無有不入長者一切法味 猶彼眾流名數雖殊其水不異若住大海即括眾流住於一味即攝諸味   論曰。此是第四述成。於中有二。總述別成。別中有三。謂法.喻.合。合中有 二。一者合彼眾流。先以法合後即牒喻。二者合括眾流。先舉其喻後以法合   經曰。梵行長者言諸法一味云何三乘道其智有異   論曰。此下第二明一切行入一佛道。先問後答。此是問異   經曰。佛言長者譬如江河淮海大小異故深淺殊故名文別故水在江中名為江水水在 淮中名為淮水水在河中名為河水俱在海中唯名海水法亦如是俱在真如唯名佛道   論曰。是第二答有喻有合。初中江河淮者。喻三乘行。海喻佛道。大小異者。喻 三乘心寬狹不同。深淺殊者。喻三乘智優劣有異。隨前二義其名各別。俱在海中唯名 海水者。喻其三乘同入十地法空真如。唯名佛道沒三乘名。當知三乘差別行者。皆在 地前方便道中莫不終入真如正觀。所以三乘終無別歸。如諸教法同入一味。合喻之言 在文可見   經曰。長者住一佛道即達三行梵行長者言云何三行佛言一隨事取行二隨識取行三 隨如取行   論曰。此下大分第二入行入智因果差別。於中有四。一者入行差別。二者入智差 別。三者入因事用。四者入果常住。初中有三。一者總標。住一佛道者。初地已上名 住佛道。具三種智達三行故。二者問。三者答。答中有二。別明總釋。別明中言隨事 取行者。謂依四諦十二緣起隨因果事取道品行故。隨識取行者。謂諸眾生唯一心作。 隨唯識理取四攝行故。隨如取行者。謂一切法悉皆平等。隨平等如取六度行故。攝行 屬心故名為取。非謂能所分別之取   經曰。長者如是三行總攝眾門一切法門無不此入入是行者不生空相如是入者可謂 入如來入如來者入入不入   論曰。此是總釋三行。隨事行者。共小乘門。隨識行者。獨大乘門。此二是差別 門。第三是平等門。由是道理總攝眾門。又道品行不住生死門。其四攝行不住涅槃門 。隨如度行平等無二門故。一切法門無不此入。入是行者不生空相者。雖隨如行而恒 隨事隨識行故。不取空相而住寂滅也。可謂入如來者。雖隨事識而恒隨如。取平等行 故可謂能入如來藏海也。入入不入者。入其入心於不入故。能入所入平等無別故曰不 入。雖無別異而亦非一故。約觀心假名入心。如是入心不存入相故入其入於不入也 P. 54   經曰。梵行長者言不可思議入如來藏如苗成實無有入處本根利力利成得本得本實 際其智幾何   論曰。此下第二入智差別。先問後答。問中有二。先領前說。後問所疑。如苗成 實者。如似穀苗成穗實時。無能入者無所入處。入如來藏當知亦爾。苗喻本利實喻得 本。入時平等無所入處故   經曰。佛言其智無窮略而言之其智有四何者為四一者定智所謂隨如二者不定智所 謂方便摧破三者涅槃智所謂除電覺四者究竟智所謂入實具足道長者如是四大事用過去 諸佛所說是大橋梁是大津濟若化眾生應用是智   論曰。是第二答。於中有三。所謂總標。別釋。總明。總標中言其智無窮者。所 達無邊故其智亦無窮。但以義類相對。總略而說有四而已。別顯中言定智者。平等性 智唯在正觀不作方便故名定智。對治末那我我所執隨觀平等故曰隨如。不定智者。妙 觀察智在第六識方便進取故名不定。方便道時推求摧破名事等相故曰摧破。此智實通 方便正觀但為別定智故略舉方便耳。涅槃智者。成所作智能現八相而作佛事舉最後相 名涅槃智。除滅五識而得此智。以是義故名除電覺。電覺者。謂五識乍起乍滅如電光 故。究竟智者。大圓鏡智。唯究竟位得此智故。於一切境無不窮故。入一實義故名入 實。無境不現名具足道。總明中言四大事用者。用無不周故。諸佛所說者。諸佛道同 故。大橋梁者。以是四智載三乘人令到一乘之彼岸故。大津濟者。用此四智遍涉六道 示出世道度愛河故。是故化者應用是智也   經曰。長者用是大用復有三大事一者於三三昧內外不相奪二者於大義科隨道擇滅 三者於如慧定以悲俱利如是三事成就菩提不行是事即不能流入彼四智海為諸大魔所得 其便長者汝等大眾乃至成佛常當修習勿令暫失   論曰。此下第三入因事用。於中有二。長行。重頌。初中有三。略明。重顯。三 者領解。初中有四。一者總標。二者別解。三者合明。四者結勸。總標中言用是大用 者。舉前所說四智大用。位在地上乃至佛果。復有三事者。能成四智之事有三。此在 地前四位中。行此三事者。初定次慧第三定慧俱行大悲為體。初言定者。即三三昧。 此有多門左右異說。或言空.無相.無願。或言無作.無相.空空.或言空。無作 .無相。隨宜安立皆無障礙。或名三解脫。唯在無漏故。或名三三昧。亦通有漏故。 於中別義下文當說。而言內外不相奪者。內識外境共相現發。取違順相奪諸善根。今 達皆空不令奪故。於大義科隨道擇滅者。謂於四大及三法門隨理簡擇。摧破諸相伏滅 本識戲論種子。前三三昧伏其現纏。此簡擇慧損伏種子。由是遂成四智之時能拔種子 得轉八識故。於如慧定以悲俱利者。前慧及定皆順如理。是故說名於如慧定。於中亦 修大悲相應自利利他故言俱利。所以然者。若離大悲直修定慧。墮二乘地障菩薩道。 設唯起悲不修定慧。墮凡夫患非菩薩道。故修三事遠離二邊。修菩薩道成無上覺。故 言如是三事成就菩提。若不俱行此三事者。即住生死及著涅槃。不能流入四智大海。 即為四魔所得便也。此是合明。下即勸修為第四門也 P. 55   經曰。梵行長者言云何三三昧佛言三三昧者所謂空三昧無作三昧無相三昧如是三 昧   論曰。此是第二重顯。有二問答顯前二門。此顯初門。是三差別略有三義。一體 用相故。二心因果故。三識見相故。體用相者。凡一切法莫過此三。法體空故立空三 昧。無作用故無作三昧。無相狀故無相三昧。心因果者。因果所起興於心行。心行空 故立空三昧。諸因無所有故立無作三昧。諸果不可得故立無相三昧。識見相者。諸識 自體空故立空三昧。遣見分故立無作三昧。遣相分故立無相三昧。是第三門順前內外 不相奪文   經曰。梵行長者言云何於大義科佛言大謂四大義謂陰界入等科謂本識是為於大義 科   論曰。是顯第二門。所以四大而別立者。為顯初修先擇麁境。謂諸法中色法最麁 。內支體等外山河等。觀是等法不離四大。觀是四大皆不可得。有方無方俱不成故。 如是簡擇已。次觀微細。義謂陰界入。略廣中故。略攝觀五。廣觀十八。略廣中間觀 十二入。觀察一切皆不可得。次言等者。謂餘法門十二支等。如是簡擇觀察力故。即 能損伏本識之內無始戲論名言種子。始時損伏乃至斷滅。所以前言隨道擇滅   經曰。梵行長者言不可思議如是智事自利利人過三界地不住涅槃入菩薩道如是法 相是生滅法以分別故若離分別法應不滅   論曰。此是第三領解。於中有二。先領觀行。後解境界。如是智事者。如是三種 能成四智之事用故。自利利人者。前二自利第三利人故。過三界地者。前二定慧異凡 夫故。不住涅槃者。第三大悲異二乘故。離彼二邊入菩薩道也。如是已下解彼境界。 謂初定境諸識見相。次智境界大義科法。如是法相皆生滅法。所以然者。由妄分別動 心海故。本來靜門若離分別無其所因。何由生滅。以之故言法應不滅   經曰。爾時如來欲宣此義而說偈言法從分別生還從分別滅滅諸分別法是法非生滅   論曰。此下第二以偈重頌。於中有二。一者如來略宣。二者長者廣演。今此頌中 所言法者。謂一心法。若妄分別動心海故。若生若滅一切諸相莫不皆從分別所作。若 就本覺。本來靜門離諸分別故是法非生滅。謂從本來滅諸分別。無生滅因。故非生滅 。若使生之與滅皆從分別之所作者。瑜伽所說云何而通。如彼思所成地中云。無滅他 用無自滅用   問。如眾緣有故生。亦眾緣有故滅耶   答。眾緣有故生。生已自然滅。如是相違云何和會。解云。因緣道理如彼論說。 唯識道理如此經說。所以二說皆有道理   經曰。爾時梵行長者聞說是偈心大欣懌欲宣其義而說偈言諸法本寂滅寂滅亦無生 是諸生滅法是法非無生彼即不共此為有斷常故此即離於二亦不在一住 P. 56   論曰。此下長者廣頌有八行偈。即為五分。一者二頌正演前義。二者二頌破諸邪 解。三者一頌申己正取。四者二頌禮正說者。五者一頌請說未聞。此即第一正演前偈 。於中有三。一者二句演彼下半。二者二句演彼上半。三者一頌總演二義。初言諸法 本寂滅者。謂陰界等法本來寂滅故。寂滅亦無生者。非但諸法本來寂滅。寂滅之理亦 無生故。第二中言是諸生滅法者。謂陰界等世俗法故。是法非無生者。從分別動有生 起故。是就真俗非一之門以顯動靜不雜亂義。第三中言彼即不共此者。謂彼寂滅無生 之法不與此生滅法共並故。為有斷常故者。若彼與此共並有者。此法生滅即有斷邊。 彼法常寂即有常邊。同二乘過乖中道故。然佛所說一偈之義不墮斷常故。此即離於二 。不無動靜故。亦不在一住。不在一住者。不守一實一心性故。離於二者舉體動靜非 二法故。當知是事不可思議   經曰。若說法有一是相如毛輪如焰水迷倒為諸虛妄故若見於法無是法同於空如盲 無日倒說法如龜毛   論曰。此是第二破諸邪解。邪解雖多大邪有二。依甚深教如言取義自謂究竟難可 化故。一者聞佛所說動靜無二。便謂是一一實一心。由是誹撥二諦道理。二者聞佛所 說空有二門。計有二法而無一實。由此誹撥無二中道。是二邪解服藥成病甚難可治。 今顯彼過。此二頌中次第顯之。初言若說法有一者。謂如前說計有一實。如自所計說 有一法故。是相如毛輪者。謂彼所計一實法相如目曀者所見毛輪故。如焰水迷倒者。 謂如渴鹿見焰謂水馳走而求直是迷倒。計有一心亦如是故為諸虛妄故者。渴鹿見水曀 者見輪學士計一。如是諸計齊虛妄故。次破無見。若見於法無者。謂如前說計有二諦 。無一心法故。是法同於空者。彼計一心同於空理。空理之外本無一實故。如盲無日 倒者。謂如生盲貧窮乞兒本未曾見日輪光明。其有目者為說有日。盲者謂無不信有日 。直是顛倒。彼計亦爾。由彼本來唯學空有。而未曾聞無二中道。雖有說者不信受故 。所以日輪喻於中道者。日輪圓滿有大光明。唯除盲者無不見故。一心亦爾。周圓無 缺有本始覺大光明照。除不信者無不入故。說法如龜毛者。彼無見者說一心法但名無 體猶如龜毛。不異盲人謂無日輪也   經曰。我今聞佛說知法非二見亦不依中住故從無住取   論曰。此是第三自申正取。知法非二見者。知中道法非有無解之所見故。即離第 二無日之倒。亦不依中住者。雖離二邊不存中道一實而住。即離第一輪水之妄。如是 離彼二邊過失故。從佛教無住之詮領解所詮無住之旨。故言故從無住取也   經曰。如來所說法悉從於無住我從無住處是處禮如來敬禮如來相等空不動智不著 無處所敬禮無住身   論曰。此是第四禮能說者。於中有三。一者一頌禮能說者。二者二句禮能說智。 三者二句禮能說身。初中言如來所說法。悉從於無住者。謂佛教法順從無住故。我從 無住處是處禮如來者。依教得從於無住處。彌知如來最可尊重故。於是處禮能說者。 此中言無住者。不住二諦亦不在中。雖不在中而離二邊。如是名為無住處也。第二中 P. 57 言如來相者。不以相好為如來相。以不動智為如來相。言等空者。謂如來智無量無邊 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故。言不動者。遍達一切無邊三世。世有遷流智用不移故。第三中 言不著者。法身離二邊故。無處所者。中間無所住故。故言敬禮無住身也   經曰。我於一切處常見諸如來唯願諸如來為我說常法   論曰。此是第五問所未聞。於中上半自申常對。下之二句請說常法。自申意者。 我離諸邊得無住智故。能一一微塵之中常見十方無量諸佛。十方世界諸微塵中無處不 見無量諸佛。故言一切處常見諸如來。如華嚴經言。於一微塵中普見無量佛。如一微 塵中一切塵亦然。故有如是力堪聞常法。所以願聞說常法也   經曰。爾時如來而作是言諸善男子汝等諦聽為汝眾等說於常法   論曰。此下第四入果常法。於中有三。一如來說。二長者演。其第三者大眾得益 。初中有二。許說。正說。此即許說   經曰。善男子常法非常法非說亦非字非諦非解脫非無非境界離諸妄斷際是法非無 常離諸常斷見了見識為常是識常寂滅寂滅亦寂滅   論曰。此下第二正說。於中有二。先說常果。後示常因。初中二句法常佛常。初 中言常法非常法者。謂佛所師法身之體離生滅相故曰常法。離常住性故非常法。非說 亦非字者。絕能詮名言故。非諦非解脫者。超所詮實義故。非無非境界離諸妄斷際者 。非畢竟無亦非有境。非有境故離妄執境。而非無故離斷見境。際者。境界之異名也 。是法非無常離諸常斷見者。非無常故離諸斷見。而是法故離諸常見。常見所取非是 法故。已明法常次顯佛常。了見識為常者。於彼常法究竟了見。了見之時諸識為常。 所以然者。前隨無明動本靜心。今隨了見歸本靜故。是識常寂滅者。諸識本來無生無 滅。無生滅故性常寂滅。今了見時永滅如是寂滅之識。故言寂滅亦寂滅也。所以然者 。彼寂滅識是無常法。所以滅彼乃得常故。至下總持品是義當顯。又此本來寂滅之性 不守常性故言亦寂滅   經曰。善男子知法寂滅者不寂滅心心常寂滅得寂滅者心常真觀   論曰。此下第二示其常因。於中有二。別明總結。別中亦二。先真證觀。後方便 觀。初中言知法寂滅者者。初地已上知一切法本來寂滅故。既知無起故不滅心。不滅 心者。常寂滅故。是顯所知之寂滅也。得寂滅者心常真觀者。是明能證之心常住。隨 所證理離生滅相。而恒不失真照觀故   經曰。知諸名色唯是癡心癡心分別分別諸法更無異事出於名色知法如是不隨文語 心心於義不分別我   論曰。是第二明其方便觀。於中有二。先明唯識尋思。後顯其如實智。初中言更 無異事出於名色者。名謂四蘊。色是色蘊。諸不相應皆假建立。離此名色更無別體故 。諸有為之事皆為名色所攝。如是諸法唯心所作。離心無境離境無心。如是名為唯識 尋思。如華嚴經言。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無法而不造。如心佛亦 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故已明尋思。次顯如實智。知法如是不 P. 58 隨文語者。是名尋思所引如實智故。心心於義不分別我者。是義尋思所引如實智故。 人法二我皆無有義。所以於中不分別故   經曰。知我假名即得寂滅若得寂滅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論曰。此是第二總結。前二結前方便而得真觀。又結真觀得菩提果   經曰。爾時長者梵行聞說是語而說偈言名相分別事及法名為三真如正妙智及彼成 於五我今知是法斷常之所繫入於生滅道是斷非是常如來說空法遠離於斷常   論曰。此下第二長者演說。於中八頌即有三意。初二頌半判佛教意。次有五頌破 二邊執。最後二句。亦無二觀。初中有二。前二頌明墮二邊教。後二句顯離二邊教。 初中言名相者。謂名句字。句是名所成。字是名所資。皆能表名合為名相也。分別事 者。謂諸有漏心心法事。言及法者。謂除前二所有法相。名句所詮分別所緣。謂十色 處及法處中色不相應等諸法相也。是三一類明雜染相。所以別說名為三也。言真如者 。謂正智境。正妙智者。本後二智。言及彼者。及彼前三。此二及彼三合成於五事。 是舉三乘教門法相。我今知是法斷常之所繫者。明彼教門所說五事不離斷常二見所著 。所以然者。彼四種法帶生滅相不離斷見所著之境。其真如法是常住性不離常見所取 之境故入於生滅道。是斷非是常者。別明前三及正智法皆帶四相入生滅道。直是斷邊 異於常邊。即顯真如入常有道。直是常邊異斷邊也。如來說空法.遠離於斷常者。明 一乘教.說三空法.遠離斷常二邊過失。所以然者。如前所說。空相亦空。空空亦空 。所空亦空。如是三空不壞真俗不存真俗。雖離動靜不住中間。所以遠離斷常邊也   經曰。因緣無不生不生故不滅因緣執為有如採空中華猶取石女子畢竟不可得   論曰。此下第二破二邊執。於中有二。一者四頌破有邊執。二者一頌奪空邊著。 初中有二。前二頌半破其有執。後一頌半示彼真空。初中亦二。初一頌半破因緣執。 次有一頌破餘三緣。初中言因緣無不生者。謂本識中一切種子與異熟識若即若離皆不 可得。即如異熟離猶兔角。不即不離亦無所有。如瓶舍等。但有名故。由是道理無生 無滅。而依三乘言教學者定執實有因緣種子。不異愚者欲採空華。亦如欲取石女之子 。同彼因緣永不可得。此中空華喻於染種。為採滅故。石女兒者喻於淨種。為取養故   經曰。離諸因緣取亦不從他滅及於己義大依如故得實   論曰。此是破餘三緣。若有離諸種子因緣取餘三緣計從彼生作如是執亦不應理。 如經亦不從他滅故。此言他者。謂增上緣及所緣緣。如眼識生依眼緣色。如是眼色與 識俱時而非識性故名為他。等無間緣雖是識類而體已滅故名為滅。若他若滅皆無自性 。是故識生亦不從彼。次言及於己義大者。復有計言蘊界等法未來世中各有己體而未 生現。從此己體而生現在。為遮此計故言亦不從及於己義大。上句不從之言貫於此下 句故。此言義者。謂陰界入。大者四大。如前說故。計此等法本有自體。以之故言己 義大也。依如故得實者。謂我能破諸有執者依如理破故得實義 P. 59   經曰。是故真如法常自在如如一切諸萬法不如識所化離識法即空故從空處說   論曰。此是第二示真空法。言是故者。是前執有皆是虛妄。其能破者得實之故。 真如不動妄法不成也。識所化者。謂識所計。彼所計相理無所有。直從情有故名所化 。諸法非如識所化故。離識之法空無所有。是故我從空處說如   經曰。滅諸生滅法而住於涅槃大悲之所奪涅槃滅不住   論曰。上文已破凡夫執有。此頌亦奪二乘住空。謂二乘人滅諸身智生滅之法入於 涅槃。於中八萬劫住乃至十千劫住。而由諸佛同體大悲奪彼涅槃令還起心。起心之時 涅槃即滅。如大商主滅其化城。是故於中不復住也。彼無心時不得正破。直顯諸佛奪 彼涅槃。因是遮彼未入者志。上來已破有無二邊   經曰。轉所取能取入於如來藏   論曰。此是第三示無二觀。已破凡聖二邊之執故。今轉彼凡聖二眾令入能所平等 之觀。上來八頌長者演也   經曰。爾時大眾聞說是義皆得正命入於如來如來藏海   論曰。此是第三大眾得益。得正命者。離有無邊而得中道正慧命故。入如來者。 已入如來智之分故。入如來藏海者。入於本覺深廣義故 總持品   論曰。此中決前諸品中疑。總持要義而不忘失故從所為名曰總持。又地藏菩薩已 得文義陀羅尼故。總持諸品所有文義及憶大眾起疑之處次第發問善決諸疑。故從能問 名曰總持   經曰。爾時地藏菩薩從眾中起至于佛前合掌胡跪而白佛言尊者我觀大眾心有疑事 猶未得決今者如來欲為除疑我今為眾隨疑所問願佛慈悲垂哀聽許佛言菩薩摩訶薩汝能 如是救度眾生是大悲愍不可思議汝當廣問為汝宣說   論曰。正說之內大分有二。別明觀行竟在於前。此下第二總決諸疑。就文有四。 初請次許三決四領。此問與答是請及許。此能請者名地藏者。是人已得同體大悲。生 長一切眾生善根猶如大地。生諸草木。以陀羅尼持諸功德。惠施一切而無窮盡。如大 寶藏珍寶無盡。由是二義名為地藏。今此品中決諸疑惑生諸信解。出諸決斷之寶以施 求法之眾。義當其名故能請問   經曰。地藏菩薩言一切諸法云何不緣生爾時如來欲宣此義而說偈言若法緣所生離 緣可無法云何法性無而緣可生法   論曰。此下第三正決諸疑。於中有二。一者六品六疑却次而決。二者一品三疑順 次而遣。初中亦二。一者別決。二者總定。初別決中別決六疑。從後向前漸却而決。 今此問答決如來藏品中起疑。彼言因緣無不生。不生故不滅。於中執有能生因緣而疑 其果何不緣生。故乘彼疑以問緣生。如來一頌正決是疑。於中上半定彼本執。下半乘 彼破其緣生。此意正立緣不生法望無法故如望兔角。由是比量彼疑決矣 P. 60   經曰。爾時地藏菩薩言法若無生云何說法法從心生於是尊者而說偈言是心所生法 是法能所取如醉眼空華是法然非彼   論曰。此下第二決真性空品中起疑。彼言我說法者以汝眾生在生說故。是故說之 。依此疑云。若依彼文佛有說法。其所說法從佛心生。云何而言法無生耶。為遣此疑 即有二重。一者直遣。二者重決。此即直遣。言是心所生法。是法能所取者今汝所計 心所生法。直是妄心能取所取。如醉酒眼所見空華。是法然非彼者。是汝所計心所生 法如彼空華。是法亦然。非彼所說法。同汝所計生。此意正明汝所計法空無所有是所 取故猶如空華。我所說法離言絕慮所取能取皆不可言   經曰。爾時地藏菩薩言法若如是法即無待無待之法法應自成於是尊者而說偈言法 本無有無自他亦復爾不始亦不終成敗即不住   論曰。此是第二重決。於中有二。先難後決。是難意云。若佛所說言教之法非所 取故不如空華畢竟無者。是即此法應自然成。以無待故。猶如真如。為決此難故說是 偈。是偈意言。我所說法絕名言故。本無有無自他始終若成若敗即不得住。云何得言 自然成耶。是顯彼因有相違過。謂法無成敗。以無待故。如無所取。又如真如。由是 道理彼難不成。難不成故所疑決矣   經曰。爾時地藏菩薩言一切諸法相即本涅槃涅槃及空相亦如是無是等法是法應如 佛言無如是法是法是如   論曰。此下第三決入實際品中起疑。彼言大力菩薩言。眾生心相相亦如來。眾生 之心應無別境。佛言如是眾生之心實無別境。何以故。心本淨故。理無穢故。有依是 文作是念言。本淨之心正是如理。本來清淨自性涅槃。若使涅槃亦空無者。應是邪無 不為如理。為遣是疑故說皆如。就文有四。先問次許三領四述。初問意言。若以空義 。一切諸法相即是本來清淨涅槃。復融涅槃及其空相。即無涅槃及空差別。是一味法 。是法應如。反彼所執故作是問。第二答中許如所問   經曰。地藏菩薩言不可思議如是如相非共不共意取業取即皆空寂空寂心法俱不俱 取亦應寂滅   論曰。此是第三領解。為遣伏難。有聞前說作是難言。本來涅槃既是一如。若融 涅槃及其空相是第二如。如是二如為共不共。若言共者即非如理。有二並故。若不共 者即不更空。唯一如故。為遣是難故言非共不共。非共者。無二如故。非不共者。有 雙遣故。所遣雖雙遣處無二。故彼所難皆不應理。意取業取即皆空寂者。是顯雙遣。 遣處無二。言意取者。所謂涅槃。緣寂滅心之所取故。言業取者。即是生死。諸煩惱 業之所取故。此二皆空。空寂無二。空寂心法俱不俱取亦應寂滅者。明一心法亦不守 一。生死涅槃空寂無二。無二之處是一心法。依一心法有二種門。然俱取二門即不得 心二非一故。若廢二門不俱而取亦不得心無非心故。由是義故無二心法俱不俱取亦應 寂滅 P. 61   經曰。於是尊者而說偈言一切空寂法是法寂不空彼心不空時是得心不有   論曰。此是第四如來述成。一切空寂法者。生死涅槃一切空寂之法。是法寂不空 者。無二之心法非都無法故。雖非無法而不是有。是故解心不空之時是時得知心之不 有。所以前說俱不俱取皆應寂滅者不違道理也   經曰。爾時地藏菩薩言是法非三諦色空心亦滅是法本滅時是法應是滅於是尊者而 說偈言法本無自性由彼之所生不於如是處而有彼如是   論曰。此是第四決本覺利品中起疑。彼言無住菩薩言。一切境空。一切身空。一 切識空。覺亦應空。佛言可一覺者。不毀不壞決定性。非空非不空。無空不空。依此 述文。於彼生疑云。若是一心亦不是有故寂滅者。何故前說一覺不壞故不同彼色心之 空。今乘是疑故作是問。是法非三諦者。即前頌說。是一心法非色心空。故非三諦。 然三諦門略有三種。一者色諦心諦第一義諦。二者有諦無諦中道第一義諦。三者如此 品中後文所說。今此問意且依初門。色空心亦滅者。是法既非三諦攝故。色相本空心 亦寂滅。是色心法本寂滅時是一心法應同寂滅。即前偈言。心不有故。是即前說不同 空者。徒為虛談。如是疑也頌中對此明其不同。法本無自性者。色心之法本無自性。 由彼之所生者。由彼本覺之心所生。所生色心是差別相。彼本覺心離相離性。不於如 是差別之處而有如彼離相一覺。是故空此色心差別相時不得同遣離相一覺。由是道理 前非虛說   經曰。爾時地藏菩薩言一切諸法無生無滅云何不一於是尊者而說偈言法住處無在 相數空故無名說二與法是即能所取   論曰。此是第五決無生行品中起疑。彼言緣起非生。緣謝非滅。在無有處。不見 所住。決定性故。是決定性不一不異。有依彼文而起疑云。色心等法無生無滅。即是 平等決定實性。是即橫無色心之差。縱無生滅之別。無差無別。應是一味。不異可爾 。云何不一。頌中對此顯不一義。法住處無在者。諸法之住及所住處皆無所有故。相 數空故無者。色心等相一異等數悉空故無也。相數既無。那得有一。又無色故即無心 相。既非異者。如何是一而有名說之二。及有所說法者。是即能取妄心所取非如實義 。有一二等。言名說者。名是詮用。意識所取。說是語聲。耳識所了。若言是一即有 此二。於中亦有所詮之法。如是等數妄心所取。非彼實義。有如是數。云何於中存一 味耶   經曰。爾時地藏菩薩言一切諸法相不住於二岸亦不住中流心識亦如是云何諸境界 從識之所生若識能有生是識亦從生云何無生識能生有所生於是尊者而說偈言所生能生 二是二能所緣俱本名自無取有空華幻識生於未時境不是時生於境生未時是時識亦滅彼 即本俱無亦不有無有無生識亦無云何境從有   論曰。此是第六決無相法品中起疑。彼言云何生滅慮知相。佛言理無可不。若有 可不即生諸念。千思萬慮是生滅相。今依後說還疑彼文。若識能生可不之境。境相還 生諸念之識即是心識。有生有滅。云何而言不住二岸。若諸心識無生無滅。云何諸識 P. 62 能生境界。乘如是疑發如是問。不住二岸者。無生無滅故。不住中流者。而不是一故 。心識既爾無生無滅。云何可不境界從識之所生耶。若識能生境識亦從境生。云何無 生識能生有所生。為遣此疑故說三頌。三頌之文即判為二。初之一頌示其道理。後之 二頌破相生執。初中言是二能所緣者。謂汝所計識是能生。境是所生。直是妄取能緣 所緣俱是本來但名無自。若取為有如取空華及取幻象以為實有。是故不異無生無滅。 破中言識生於未時境不是時生者。明識能生未有之時所生境界于時不生也。於境生未 時是時識亦滅者。明境能生未有之時其所生識于時亦滅。滅者寂滅謂本來無也。彼即 本俱無亦不有無有者。彼二能生本來俱無。既無能生亦不令有。故曰不有。不令有故 後時無生。故言無有也。無生識亦無者既無生義。何得有識。識無有故境不從有。此 中即有二種比量。一識不生。無能生故。如望燋種。二境不起。無所從故。如從龜毛 。上來六分別決疑竟   經曰。爾時地藏菩薩言法相如是內外俱空境智二眾本來寂滅如來所說實相真空如 是之法即非集也   論曰。此下第二總定所說。總定六決非病是藥。於中有二。先定非病。後定是藥 。初中亦二。審問。定許。問中言法相如是者。總領前說六分法相。言內外者。識內 境外故。言二眾者。境智眾多故。言非集者。非集生死雜染患故。非如惡取空還集諸 患故   經曰。佛言如是如實之法無色無住非所集非能集非義非大一本科法深功德聚   論曰。此是如來定許。言無色者。不生著有之病故。無住者。亦離惡取空患故。 非所集者。苦諦空故。非能集者。集諦空故。非義者。離陰界等差別義故。非大者。 離地水等能造相故。一本科法者。是一本覺。以是為根能生諸行及諸功德故。然科有 二種。一者雜染之科。謂諸本識。義如上說。二者純淨之科。謂一本覺。如此文說。 彼本識中積集一切雜染種子。此本覺中唯有甚深性功德聚。離相離性故名為深。過恒 沙數故名為聚   經曰。地藏菩薩言不可思議不思議聚七五不生八六寂滅九相空無有空無有無空無 有如尊所說法義皆空入空無行不失諸業無我我所能所身見內外結使悉皆寂靜故願亦息 如是理觀慧定真如尊者常說寔如空法即良藥也   論曰。此下第二番定是藥。於中亦二。先菩薩審問。問中有三。一者領前深功德 聚。二者乘顯深入理觀。三者審問良藥勝德。初中亦三。總標別顯後還總結。不思議 聚者。總標離相離性功德。別顯之中先明離相後顯離性。初中言七五不生者。合明二 種末識之空。恒行識中第七是末。不恒行中五識為末故。八六寂滅者。合明二種本識 之寂。恒行識中第八是本。不恒行中第六為本故。次顯離性。九相空無者。第九識相 亦不守性故。有空無有者。重成離相。八識有相之法空無所有故。無空無有者。重成 離性。九識無相之性空無所有故一心如是離相離性。即是無量功德之聚。如是名為不 思議聚。如尊所說法義皆空者。第三總結離相離性也。次明理觀。於中有二。別明 P. 63 .總結。別明之中即有三句。入空無行不失諸業者。是空三昧。謂理觀入空而無能所 之行。雖無能所不失六度等業故。次明無相三昧。無我我所能所身見者。是離屬見諸 煩惱相。離我我所相能見所見相故。內外結使悉皆寂靜者。是離屬愛諸結使相。內門 諸結外門諸使三界煩惱諸相空故。如是名為無相三昧。故願亦息者。是明無願三昧。 由三界法皆寂靜故。願求之心自然永息。如是名為無願三昧也。如是理觀慧定真如者 。是總結句。如前三種皆是理觀止觀無偏能所無二故。尊者常說寔如空法即良藥也者 。第三審問。如是空法具諸功德治諸結使。是故應即為良藥耶   經曰。佛言如是何以故空故空性無生心常無生空性無滅心常無滅空性無住心亦無 住空性無為心亦無為空無出入離諸得失陰界入等皆悉亦無心如不著亦復如是菩薩我說 諸空破諸有故   論曰。此是如來定許。於中有三。一者總許。言空故者所以為良藥者。只由空故 有即生病故。空性已下第二別許。於中有二。先明服空藥故離流轉之果患。後顯服空 藥故治取著之因病。初中言空性無生心常無生者。入空之心同空無生故。又隨無滅心 常無滅。生滅正是無常之義故翻彼二名為常也。心亦無住者。非但無初後相亦無中間 住相。此是別明離三相也。心亦無為者。總顯離彼三有為相。是明服空離無常病。次 明亦離取著之病。無出入者。無有出觀入觀之異。離得失者。亦離得新失古之相。心 如不著亦如是者。能觀之心亦如空理。不取出入得失之相。不著陰界入等之法。是明 服空離取著病也。我說諸空破諸有故者。第三結定。就實而言。空理無二。而說五三 等諸空者。為破諸人著有病故。隨病眾多說空亦爾。又復理實非空不空。但為破有強 說為空。非空言下存空性也。以是二意結諸空教   經曰。地藏菩薩言尊者知有非實如陽焰水知實非無如火性王如是觀者是人智耶   論曰。六品六疑却次而決。別決總定竟在於前。此下第二一品三疑順次而遣。於 中有三。謂如來藏一品之中復起三疑次第遣故。第一疑者。謂彼梵行長者頌言。若說 法有一。如焰水迷倒。又言若見於法無。如盲無日倒。有依彼說而生疑云。長者俗人 如是判說。為妄見耶。為真智耶。作如是疑不肯信受。為遣彼疑舉彼事問。焰水之喻 如前已說。知實非無者。能知一實義性非無。彼說計無實者。如盲無日倒故。是知長 者。知實非無。非無之義如火性王。謂如木中有火大性。分析求之不得火相。而實不 無木中火性。鑽而求之火必現故。一心亦爾。分析諸相不得心性。而實不無諸法中心 。修道求之一心顯故。如是火性相隱勢大如似國主。故名王也。長者如是離二邊觀。 是人智耶。如是問也   經曰。佛言如是何以故是人真觀觀一寂滅相與不相等以空取以修空故不失見佛以 見佛故不順三流   論曰。此下如來決疑。於中有二。直決釋決。言如是者。決是人智。何以故下釋 其是智。於中有二。略釋廣演。初中言觀一寂滅者。觀一心法寂滅義故。相與不相等 以空取者。觀有相俗與無相真等不存故。融為一故。如是修空正順佛心故。常見佛身 P. 64 。夫曾失時故言不失見佛。以常見佛彌增空觀。空觀增進違逆諸有。故言不順三流。 三流具攝三界煩惱。謂欲流有流及無明流。是謂三流義如常說   經曰。於大乘中三解脫道一體無性以其無性故空空故無相無相故無作無作故無求 無求故無願以是業故淨心以心淨故見佛以見佛故當生淨土菩薩於是深法三化勤修慧定 圓成即超三界   論曰。此是第二廣演。於中有二先明三解脫道勝利。後顯三化勤修勝利。初中言 一體無性者。對彼小乘三解脫門別體有性故。顯大乘菩薩觀行一體。觀心證無性時隨 義假說立三解脫。約其忘體性義立空解脫。忘即體相義門立無相解脫。忘即體用義門 立無作解脫。亦名無願解脫。為顯唯一無分別觀。於一切法體性相用。無所不遣無所 不融。是故建立三解脫門。以是業故淨心者以忘一切體相用故。能淨出觀涉俗之心離 諸染著。離染著心能見報佛。見報佛故得生淨土。是為三解脫道勝利也。於是深法三 化勤修者。謂於空法勤修三空。何者。空相亦空是一化修。空空亦空是二化修。所空 亦空是三化修義如前說故不別論。三化勤修即達一心。達一心故慧定圓成。圓成之地 即超三界。是為三化勤修勝利也   經曰。地藏菩薩言如來所說無生無滅即是無常滅是生滅生滅滅已寂滅為常常故不 斷是不斷法離諸三界動不動法於有為法如避火坑依何等法而自呵責入彼一門   論曰。此下遣其如來藏品之第二疑。彼言了見識為常。是識常寂滅。寂滅亦寂滅 。有依彼文而生疑云。如是常住之寂滅法雖可欣樂而是希夷。眾生之心麁淺難調。如 何調心得趣彼門。乘如是疑作如是問。問中有二。初舉果遠。後問入因。初中言無生 無滅。即是無常者。即領前言是識常寂滅。本來寂滅故。是無生無滅。而本非常故是 無常也。滅是生滅生滅滅已寂滅為常者。即領前言寂滅亦寂滅。又言了見識為常。於 有為法已下第二正問。趣入彼門方便前雖有說。方便正觀而略說故更請廣說   經曰。佛言菩薩於三大事呵責其心於三大諦而入其行地藏菩薩言云何三事而責其 心云何三諦而入一行。佛言三事者一謂因二謂果三謂識如是三事從本空無非我真我云 何於是而生愛染觀是三事為繫所飄飄流苦海以如是事常自呵責三諦者一謂菩提之道是 平等諦非不等諦二謂大覺正智得諦非邪智得諦三謂慧定無異行入諦非雜行入諦以是三 諦而修佛道是人於是法無不得正覺得正覺智流大極慈己他俱利成佛菩提   論曰。是文有四。初問.次答.三請.四說。說中有二。先說呵厭方便。後示趣 入方便。初中言因者五戒十善之因。果者人天富樂之果。識者能持因果即是本識。眾 生計此為自內我。而是性空故非是我。無我之理方是真我。故於非我不應愛染。觀是 三事為繫所飄者。謂由四繫障理定心。令是三事飄流苦海故。何等名為四繫。如對法 論諦品中云。繫有四種。謂貪欲身繫.瞋恚身繫.戒禁取身繫.此實執取身繫。以能 障礙定意性身故名為繫。所以者何。由此能障定心自性之身故名為繫。非障色身何以 故能為四種心亂因故。謂由貪愛財物等為因令心散亂。於鬪諍事不正行為因令心散亂 。於難行戒禁苦惱為因令心散亂。不如正理推求境界為因令心散亂。由彼依止各別見 P. 65 故。於所知境不如正理種種推度妄生執著。謂唯此真餘並愚妄。由此為因令心散動。 於何散動。謂於定心如實智見故。以如是事常自呵責者。呵責能飄四繫而厭所流三事 故。已說呵厭方便。云何趣入方便。所謂審諦於三諦故。一謂菩提之道是平等諦非不 等諦者。謂佛所證性淨菩提無不通泰故名為道。一切有情皆同此性無一不歸。是究竟 道故言平等非不平等。是即對治二乘別趣也。二謂大覺正智得諦非邪智得諦者。謂一 切智大覺之果唯證平等正智所得。非緣冥諦大有等境邪智所得。是即對治諸外道執也 。三謂慧定無異行入諦非雜行入諦者。謂得正智入平等時。慧定圓融無別行相。方是 真入於平等諦。非如世間分別之心。王數別體定慧異行。如是雜行非真入故。是即對 治世間觀行未證謂證增上慢者。如是三種通名諦者。審諦之觀。所觀境故。遍治如是 三種異執。乃能正修於一佛道故。言以是三諦而修佛道。次顯修道所得之果。是人於 是法無不得正覺者。是顯自利智德之果。於是三法而修佛道。無有不獲正覺果故。得 正覺智流大極慈者。是顯利他恩德之果。普流大極無緣之慈。遍周法界無不利故。己 他俱利成佛菩提者。總結前二。二利圓滿。成等覺故   經曰。地藏菩薩言尊者如是之法即無因緣若無緣法因即不起云何不動法入如來   論曰。此下遣彼如來藏品第三之疑。如彼品頌末言。轉所取能取入於如來藏。有 依此說而疑彼云。此中菩提之道平等之諦即是如來藏不待因緣力。云何彼轉能所之因 而能得入如來藏法。有作是疑故乘彼問。即無因緣者。由平等故不從因緣。又平等故 即無餘緣。餘緣無故因不能起。云何於彼無起動法。而用因緣得入如來。若用因力之 所入者。即待因緣非不動故   經曰。爾時如來欲宣此義而說偈言 一切諸法相性空無不動是法於是時不於是時 起法無有異時不於異時起法無動不動性空故寂滅性空寂滅時是法是時現離相故寂住寂 住故不緣   論曰。此下如來正決所疑。宣其平等不動而有得入之義。八行頌中即有二分。前 三略說。後五廣宣。略中有二。前三頌明不動之義。後一頌顯得入之義。初中有三。 謂標.釋.結。謂初二句標不動義。次有四句釋不動義。是法於是時不於是時起者。 是時者謂此世。此世者是現在。現在之時永無暫住。細除已未即無中間。如除光陰無 中間處。故於是時不得有起。法無有異時不於異時起者。言異時者所謂過未。未來未 有故無起義。過去已無亦無起義。由是道理法無起動。既無生起之動亦無恒住不動。 故言法無動不動性空故寂滅。是二句者結不動義。次有一頌明得入義。性空寂滅時者 。了見性空寂滅之時。不動之法是時顯現。顯現於心故言得入。如是上半明得入義。 然此顯法離一切相。離諸相故寂靜而住。住寂靜故恒不從緣。是故雖有入不廢離緣義 。如是下半顯離緣義也   經曰。是諸緣起法是法緣不生因緣生滅無生滅性空寂緣性能所緣是緣本緣起故法 起非緣緣無起亦爾因緣所生法是法是因緣因緣生滅相彼即無生滅 P. 66   論曰。此下第二廣宣於中有二。是前三頌廣不動義。其後二頌宣得入義。初中亦 二。謂前二頌推本無得以顯不動。後之一頌逐末無得以顯不動。初中有三。謂標.釋 .結。初言是諸緣起法是法緣不生者。標諸果法其緣不生。次有四句釋不生義。因緣 生滅無者。明諸因緣生滅不住故無生果之功能也。生滅性空寂者。以不住故即無生滅 。性空寂故亦不生果。緣性能所緣者。因緣種子冥伏名性。增上緣根能對境界故名能 緣。所緣境界根所對故名為所緣。次第緣法滅故不論。如是種子性緣并其能所二緣皆 是本緣之所起故。故言是緣本緣起。是即其本。諸緣亦同前說。生滅性空故無生用。 由是三義緣無生義。故法起非緣者。結果法起非緣所生。緣無起亦爾者。結緣無起亦 同其果。次有一頌逐末無得以顯不動。因緣所生法是法是因緣者。明諸果法亦為因緣 。望後生法而作緣故。是諸果法既為因緣即同前說。生滅性空故言因緣生滅相彼即無 生滅。前略說時直顯果空故。今廣時就因緣說欲顯諸法因果不動即是平等菩提之道。 非此法外別求菩提。是謂此偈之大意也。如肇法師言。道遠乎哉。觸事而真。聖遠乎 哉。體之即神矣   經曰。彼如真實相本不於出沒諸法於是時自生於出沒是故極淨本本不因眾力即於 後得處得得於本得   論曰。此二頌是宣得入義。於中有三。一者一頌對諸有動顯如不動。二者二句明 不動本不待眾緣。三者二句明離緣法有得入義。後得處者。謂道後處。前略說中言寂 滅時即是此言後得之處。既是寂滅何有處時。但離時處故寄之時處耳。得得於本得者 。始覺究竟故名為得。是能得故。始覺究竟還同本覺。以之故言得於本得。上來第三 決疑分竟   經曰。爾時地藏菩薩聞佛所說心地快然時諸眾等無有疑者知眾心已而說偈言 我 知眾心疑所以殷固問如來大慈善分別無有餘是諸二眾等皆悉得明了我今於了處普化諸 眾生如佛之大悲不捨於本願故於一子地而住於煩惱   論曰。此是第四領解。此三頌中即有二分。前一頌半結前決疑之利。後一頌半申 後普化之行。一子地者。初地已上。已證一切眾生平等視諸眾生如視一子。是名清淨 增上意樂。寄喻表心名一子地。而住於煩惱者。菩薩雖得諸法平等。而以方便力不捨 煩惱。若捨一切煩惱隨眠便入涅槃違本願故。如瑜伽論三摩呬多決擇中云。滅盡等至 當言無漏。由與煩惱不相應故。非相應故。無所緣故。非諸煩惱之所生故。是出世間 一切異生不能行故。唯除已入遠地菩薩。菩薩雖能起出世法令現在前。然由方便善巧 力故不捨煩惱。案云。此中言不捨者。非究竟捨。如羅漢等。故曰不捨。非全不捨。 故言不捨。於中委悉。如二障章說。由不捨故言住煩惱。由是不入涅槃普化十方界故 。此一卷經有三分中。第二正說竟在於前也   經曰。爾時如來而告眾言是菩薩者不可思議恒以大悲拔眾生苦若有眾生持是經法 持是菩薩名即不墮於惡趣一切障難皆悉除滅若有眾生無餘雜念專念是經如法修習爾時 菩薩常作化身而為說法擁護是人終不暫捨令是人等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P. 67   論曰。此下第三名流通分。於中有六。一者讚人流通。二者勸眾流通。三者立名 流通。四者受持流通。五者懺悔流通。六者奉行流通。此即第一讚人流通。讚能流通 。是經菩薩四種勝德。一者大悲普化一切功德。二者別益持是經者功德。三者化身說 法功德。四者令得極果功德   經曰。汝等菩薩若化眾生皆令修習如是大乘決定了義   論曰。此是第二勸眾流通。決定了義者。為顯最深最極。不可以加矣   經曰。爾時阿難從座而起前白佛言如來所說大乘福聚決定斷結無生覺利不可思議 如是之法名為何經受持是經得幾所福願佛慈悲為我宣說   論曰。此下第三立名流通。先問後答。問中亦二。先領後問。領中即顯是經四種 勝能。一能令持者得無量福。如經大乘福聚故。二能令持者永斷諸結。如經決定斷結 故。三者所詮之旨是本覺利。如經無生覺利故。四者能詮之教難可思量。如經不可思 議故。次問中問二事。先問經名。為知經要故。後問持福。求福持經故   經曰。佛言善男子是經名者不可思議過去諸佛之所護念能入如來一切智海若有眾 生持是經者即於一切經中無所希求是經典法總持眾法攝諸經要是諸經法法之繫宗是經 名者名攝大乘經又名金剛三昧又名無量義宗   論曰。此下答中有二。如其次第答二問故。初中亦二。先讚名義。後正立名。初 中亦二。先總歎名。後別顯義。能入已下是別顯義。即顯三義。能入如來智海乃至無 所希求者。是顯金剛三昧之名之義。無法不壞無理不窮。由是令入如來智海。過是更 無所希望故。是經典法總持眾法攝諸經要者。是顯攝大乘經之名之義。是諸經法法之 繫宗者。是顯無量義宗之名之義。是二名義有何差別者。前明廣攝眾經之義。後顯眾 經所宗之極。次立三名於中委悉者。文前二門中已廣說也   經曰。若有人受持是經典者即名受持百千諸佛如是功德譬如虛空無有邊際不可思 議我所囑累唯是經典   論曰。此是答第二問。於中即顯四種勝德。一者持佛勝德。是經能攝諸佛心故。 如經受持百千諸佛故。二者廣大勝德。如經無有邊際故。三者甚深勝德。如經不可思 議故。四者無比勝德。如經唯是經典故   經曰。阿難言云何心行云何人者受持是經佛言善男子受持是經者是人心無得失常 修梵行若於戲論常樂淨心入於聚落心常在定若處居家不著三有   論曰。此下第四受持流通。於中有二。一者正明受持。二者往復重顯。初中亦二 。先問後答。問中有二。先問受持經者心行。後問受持經者福利。答中次第答此二問 。初中即明五種心行。一心無得失者。不觀他人之長短故。二常修梵行者。內修離相 之淨行故。三常樂靜心者。在動不動故。四心常在定者。入散不散故。五不著三有者 。居染不染故 P. 68   經曰。是人現世有五種福一者眾所尊敬二者身不橫夭三者辯答邪論四者樂度眾生 五者能入聖道如是人者受持是經   論曰。此是答第二問。隨前五行得此五福。眾所尊敬者。由其不觀眾之長短故。 身不橫夭者。由其常修離相行故。辯答邪論者。樂靜心故。樂度眾生者。入散常定故 。能入聖道者。不著三有故   經曰。阿難言如彼人者度諸眾生得受供不佛言如是人者能為眾生作大福田常行大 智權實俱演是四依僧於諸供養乃至頭目髓腦亦皆得受何況衣食而不得受善男子如是人 者是汝知識是汝橋梁何況凡夫而不供養   論曰。此下往復重顯。於中有二。先明福田之體。後顯生福之能。此即初也。四 依僧者。第一依是具煩惱性。位在地前。其餘三依位在地上。如涅槃經之所廣說   經曰。阿難言於彼人所受持是經供養是人得幾所福佛言若復有人持以滿城金銀而 以布施不如於是人所受持是經一四句偈供養是人   論曰。此是第二明持經者能生多福。以滿城金銀施不持經者所得之福不如一餐一 衣。供養持此一四句偈之所得福故   經曰。善男子令諸眾生持是經者心常在定不失本心若失本心即當懺悔懺悔之法是 為清涼   論曰。此下第五懺悔流通。於中有二。先讚懺悔功德。二者往復重顯。初中言清 涼者。滅不善因沈濁故清。離生死果熱惱故涼。   經曰。阿難言懺悔先罪不入於過去也佛言如是猶如暗室若遇明燈暗即滅矣善男子 無說悔先所有諸罪而以為說入於過去   論曰。此下第二往復重顯。於中即有二番問答。初番顯其懺悔道理。後番顯其懺 悔行法。此中問意言懺悔先罪名懺悔者。先罪不入於過去耶。若先非今故入過去者。 云何於無罪而有懺悔耶。答中言如是者。如是先罪不入過去故。不於無而有懺悔。所 以然者。先所作罪熏於本識。種子恒流在於現在。由是道理未入過去。且今懺悔。能 治生時令彼罪種不流現在。如燈生時室暗方滅。罪種不至於今現故。是時方說令入過 去。而無說悔先所有罪者。先所有者非悔所及。不能令彼非先有故。但其先有令不至 現。不至現者由悔所為。此與斷結之義異者。彼約生滅道故。令未生者不至現在。此 就相續道故。令先有者不至現在。又斷結者永斷種子。悔先罪者。損伏種子。增強之 用不至現在故。約此義說入過去也   經曰。阿難言云何名為懺悔佛言依此經教入真實觀一入觀時諸罪悉滅離諸惡趣當 生淨土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論曰。此是第二懺悔行法。答中有二。先明行法。後示勝利。初中言依此經教入 真實觀者。謂依金剛三昧教旨破諸法相名入真實。此是地前相似真觀。一入觀時諸罪 悉滅者。一切罪障從妄想生。今破諸相入真實觀。頓破一切妄想境界。所以諸罪一時 悉滅。次顯勝利即有二句。離諸惡趣當生淨土者。是明華報。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P. 69 提者。是示果報   經曰。佛說是經已爾時阿難及諸菩薩四部大眾皆大歡喜心得決定頂禮佛足歡喜奉 行   論曰。此是第六奉行流通。於中四句。皆大歡喜者。聞法歡喜故。心得決定者。 離諸疑惑故。頂禮佛足者。重法敬人故。歡喜奉行者。行時轉喜故   甚深且微金剛教今承仰信略記述願此善根遍法界普利一切無遺缺 金剛三昧經論卷下   伏為寶祚無疆儲闈凝慶氛塵永寢朝野昇平晉陽公福海等濬壽岳齊高次願孀親洎及 佛奴變呻為謳嚮年有永鏤板印施重念此經出自虬宮發起因於疾病更願普及法界含生生 生不聞疾病之音不處胞胎常遊諸佛淨妙國土爾甲辰八月初五日優婆塞鄭晏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