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鋒劍春秋/0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鋒劍春秋
◀上一回 第三回 老都尉燕州盡忠 小英雄大堂演武 下一回▶

  話說孫操大戰王翦,有百合之外,自覺力困筋麻。一來年逾七十八歲,昨日哭子過度,有傷元氣,故此戰到百合之外,槍刀就來得慢了。王翦見孫操不是先前勇猛,遂故意遲延一槍。孫操便一槍照面挑來,王翦攢勁,用丈八蛇矛一格,孫操抓住槍桿,左手一鬆。王翦一按蛇矛,往孫操前心直刺。孫操招架不及,叫聲不好。王翦照後心一揚,早貫進前心。陰陽手一翻,把孫操挑離馬下,有十步之外。孫操家將,見主人落馬,一齊撒馬上前,奪了屍骸,飛奔進關。也不敢把守關隘,星夜備了口棺材,把孫操父子的屍首殯殮了,棄了城池,連夜奔回易州去了。

  卻說王翦這裡,打得勝鼓,回營報功。章元帥上了功勞薄。到了次晨,章邯帥眾出營攻城。只見燕州城開,軍民百姓,一個個頭頂香爐,出來迎接,至章元帥那馬前跪倒,口尊元帥:「我等燕州軍民,真心投降,望元帥大開天地之恩,饒我等性命。」章邯道:「你等真心歸降,是順天命,本帥豈忍殘害無辜。你等卻起來,站在那一邊。」令王翦帶兵一百進城搜看,並無伏兵,然後大兵進城。又命燕易,去請始皇進城,隨同眾將出城迎接。那始皇進了燕州城,心中大喜,犒賞三軍,令偏將鎮守燕州,明早起兵,望易州進發不提。

  卻說離燕州城數百里之遙,有一座關隘,名日保易關,係燕國丞相屈班之弟屈興把守。此人足智多謀。見瑞陵君的家將過關,聞知孫操父子陣亡,燕州失守,自思燕州城池堅固,孫操父子勇冠三軍,尚不能守,何況這小小孤城,料難保全。遂心生一計,忙令家將,曉諭合城百姓,速速收拾金銀財寶,星夜押解出城,前往易州居住。又令軍士在城附近左右,堆下引火之物,差數十名兵丁,在城內藏躲,單等城外火起,便四下裡放火,吶喊助威。然後帶領精兵,出城埋伏。又在空城上插滿了旌旗,以為疑兵之計。

  卻說秦兵,在燕州歇了一日,便浩浩蕩蕩,奔保易關而去。離城一里,王翦父子便討令出戰。叫了半日,不見城上一人答應,只得回營告知章邯。章邯與金子陵一齊出營,觀看了半日,又登高阜處探望城內一回。金子陵對章邯道:「此空城也,殿西侯可搭雲梯,扒入城內觀看動靜。」王翦隨令五百秦兵,越過吊橋,在城邊豎起雲梯。一個個手提擋箭牌,扒將上去,上得城時,猶恐有兵埋伏,吶喊一聲,四下奔殺。只見滿城上空插旌旗,並無一人一騎。遂一齊下城,四面搜尋,不見半個燕兵。便大開城門,出來迎接。金子陵等便傳令秦兵,不得妄動進城,自與章邯王翦等,帶了幾員偏將,看視一遍。金子陵道:「燕將必然有謀,殿西侯可領一千精兵,在城扎住,縱有燕兵到來,不要妄動,只要守住要路,貧道自有計策。」又命趙高領兵五百,伏在城上,可於每桿旗下,設一秦國燈籠,若有燕兵進城放火,可將擂木打下,不得出城追趕。又對章邯道:「元帥,貧道諒燕將必在城外左右埋伏,意欲差將搜尋,恐為彼小挫,不如將計就計,乘他自然,取彼首級也。」說罷,便傳令至後軍,說請武安君帶兵一千,命往燕州小路埋伏,俟燕將的人馬到時,必要生擒,不許放一人過去,違令者軍法不貨。又令偏將二十員,須脫甲枕戈而睡,如違令者斬。又差數十員大將,在御駕前防巡,以防不測,便叫三軍把營盤團團扎住,圍著三面城池,長川坐守。傳令已畢,然後與章邯等進營,秉燭侍立,這且慢表。

  單說屈興等,至三更之後,帶領人馬便回保易關。遠遠見秦兵的營盤圍住,便登高一望,見城上無數燈籠,自料秦國已有準備,難以下手,心中暗想:「今何不領兵復奪燕州,截住他的去路,使彼糧道不通。燕兵把守在前,我扼兵在後,內無糧草,外無救兵,他難道飛上天去。」主意已定,也不去放火,遂暗暗向小路,望燕州而來。行不到二里之遙,只聽得一聲炮響,閃出一枝秦兵,燈籠火把,照得如同白晝。一員大將當先,大叫:「燕賊你往那裡走,有你家武安君在此,久等多時了。」屈興聽得是白起,心下著忙,不敢交鋒,勒馬便走,白起緊緊催兵趕上。屈興無奈,只得回馬來戰白起。不上幾合,被白起挑於馬下。

    三股氣在千條計,一旦無常萬事休。

  白起殺了屈興,燕兵盡解甲投降。白起便裊了屈興的首級,回歸秦營報功去了。那燕兵在城內埋伏的,等不見城外動靜,便越城逃命,卻都被趙高擒下。到了次早,報過了金子陵,然後令人接始皇進城不提。

  且說燕昭王,那日正坐早朝,有五城兵馬使來奏:「瑞陵君父子三人,在燕州城陣亡,棺木現在易州城外,請旨定奪。」昭王聞奏,不禁高樓失足,洋海翻舟,歎一聲,倒在龍椅之上。左右侍監忙上前扶救。好半晌甦醒起來,大哭道:「瑞陵君忠心為國,今日命喪秦人的手,孤之江山眼見不能保全了。」說罷,又哭起來,眾官亦皆垂淚。昭王傳旨,都尉的棺木,准其進城,又差御林軍到孫府報信。傳旨已畢,自然精神恍惚,退朝養息不提。

  且說燕丹公主,早起無事,獨坐後宮內,只覺心驚肉跳,立也不安。心中想道:「今日何故如此,莫非有甚凶事不成?」正低頭暗想,忽見門上的家將慌慌忙忙跪上稟道:「老貴人不好了,都尉、大老爺與二老爺,在燕城喪於秦將王翦之手,今棺木已進城來了,老貴人快些出去接喪。」燕丹公主一聞此言,只叫得一聲苦呀,但見:

    連叫三聲苦,便把咽喉堵,

    一命喪黃泉,悠悠歸地府。

  公主朝後一仰,連交椅倒在塵埃。侍女們連忙上前扶救,齊叫老貴人甦醒。高、李二位夫人在房中,已聞到了凶信,一齊放聲大哭,出到大堂,見燕丹公生迷了過去,不省人事。連忙叫人拿薑湯過來,半晌方哭出聲來道:「不聽妾言,年老之人,還逞什麼威風,什麼猛勇!今日命喪軍前,叫妾身如何恨得過呀。」一抬頭見高、李二位夫人,哭得淚人兒的一般,越加悲傷:「不料我家遭此凶事,我年近八旬,如風前之燭,不得一親子養老送終,還要這老命何用。」一起身,望砌階石上就要碰去。高、李二位夫人,與使女一齊攔住。哭道:「老貴人若一傾身,叫我們怎樣施為。且大事在前,棺木未曾入土,乞老貴人暫止悲傷,商量大事才好。」說罷,又一齊哭將起來,跪在地下。老公主見如此說罷,去扶起二位夫人,吩咐眾人起來,就全家披孝,領眾家將與媳婦,共出城迎接棺木入城。抬到都尉府中堂,把棺木品字兒排開。縱是鐵石人,見了也要流淚。老公主與高、李二位媳婦並使女們,一齊舉哀,忙亂個不住,把都尉府中鬧得一個翻江倒海,這且按下慢表。

  話說燕昭王,帶病回宮養息。忽見宮官前來奏道:「滿朝文武,不知所為何事,鳴鐘催駕坐朝。」燕王聞言,忙扶病出朝。見文武兩邊,神色皆變,不知何故。忙問:「眾卿有何急事,鳴鐘催朕坐朝?」有黃門官跪奏道:「有五城兵馬使差人來報說:秦師已過易水了,故此驚駕,求我王龍意定奪。」昭王聞奏,這一驚非小,道:「秦師如何便來的這快,未過三日,就破了三關。且今既渡易水,那一位卿家帶兵前去抵擋?」只見問一聲,鯉魚鉤腮。問兩聲,箭穿雁眼。昭王在寶座上,見眾臣如此,不覺龍心大怒道:「朝廷設官,原為保國。今日秦兵臨境,爾等竟無一人肯帶兵抵擋,可見得要你們何用。」只見丞相屈產出班奏道:「我主暫息雷霆,在朝諸臣,非不欲盡忠於國,只是皆非對手,一死不足塞責,誠恐喪師辱國,其罪更大。」燕昭王道:「依丞相之言,則在朝諸臣,無秦將對手,這是孤國運氣,該當如此。侍官,快拿文房四寶來,待孤寫降表,到秦營投降,以免汝等死亡,黎民塗炭。」屈產聞言,叩頭涕聲道:「我主龍心不必著急,臣夜觀天象,秦國當興,我燕亦不能就滅。不出一月,必有高人搭救。」昭王道:「丞相此言果真,則社稷之幸也。如今丞相可保舉何臣出城迎敵?」屈產又叩頭奏道:「若要出城與秦師對敵,自應多敗少勝。依微臣愚見,臣情願自上皇城,防守秦兵。若有疏慮,臣全家情願認罪。」昭王依奏,就封屈產為五城兵馬大元帥,帶兵上易州防守,且按下不表。

  再說那都尉府家將,報與燕丹公主知道。公主此時,正與那高、李二位媳婦,同在那大廳之上安靈,設他三人之位,哭祭他父子三人,猶如鋼刀刺腹。一聽了家將之言,只得搓手無策,連聲歎氣道:「也是國運相關,不料燕國難保。」只見從裡面走出一個小英雄來,你道是誰?乃孫武子四代之孫,孫龍之子,名喚孫燕。年方二九,生得面如敷粉,唇似硃砂,龍眉鳳目,二手過膝,行動有風雲之勢,坐立有泰山之倚。年紀雖小,兩臂倒有千斤之力,應上方金童星轉世,日後有五九之尊。因思祖父死於秦將之手,正無計報施,忽聞家將報說,秦兵已渡易水,忙上大廳,欲上朝面奏,出師討戰,故此來至廳前。燕丹公主一見,不覺兩淚交流道:「孫兒不在後堂,出來有何事情?」孫燕道:「孫兒正無計報復祖、父之仇,今聞得家將來報,秦兵已渡易水,故此來求祖母、母親帶孫兒上朝面奏,自願帶兵殺賊,以報不共戴天之仇。」燕丹公主聞言,大喝道:「小子無知,你睡覺不知顛倒。你豈不知,汝祖父、父親、叔父,經過多少大戰,且命喪於秦將王翦之手,何況你小小年紀,出陣當先,豈不白送了性命?你還不與我下去。」孫燕聞言,忙跪下道:「孫兒年紀雖幼,武藝卻是精通。今日孫兒不出去報仇,還有何人。」公主道:「你與誰學習武藝?豈能上陣衝鋒。」孫燕道:「祖母不信,待孫兒試驗與祖母看看。」取了槍來,在天階上丟了架武,左五右六,使將起來。

  先前猶見人身,到後來只見一片槍山,怎見得,有詩為證:

    片片花飛舞不休,寒光耀眼動人愁,

    學成文武難藏櫝,博得千金萬戶侯。

  孫燕這一陣槍法,只覺得滿廳上寒光射眼,燕丹公主與高、李二位夫人看見,心中暗喜,各道「不枉將門之子。」孫燕忽然住了槍法,走上廳來,面不改色,氣不發喘,道:「祖母、母親,嬸嬸,孫燕這條槍,可能會得王翦否?」公主大喝一聲:「小冤家,你豈不知,孫家如今獨你一人。外祖昭王,現在無後,兩枝人都全靠在你。你著有些疏失,如何是好!」只見後面又走出一個女娃兒,滿身掛孝,道:「祖母,哥哥之言有理。祖母,還以報仇為重。」公主認得是賽花小姐,李夫人所生,孫虎之女。是天上月孛星臨凡,係黎山老母之徒。每於夜夢之中,來傳授他的武藝。年方一十四歲,學得刀馬純熟,廣看兵書。因見燕丹公主不准孫燕出陣,便出來道:「父仇不共戴天,哥哥今日若不能臨陣,祖母、母親還當用計,與祖父報仇。況哥哥武藝高強,豈有不叫他出陣之理。」燕丹公主道:「你小小深閨弱女,知道甚麼。這秦將王翦,他乃海外拗離國雲光洞海潮聖人的門下,法術精通。況又寶劍利害,槍馬出眾。故此你祖父、伯父、父親,身喪在他手,我如今豈肯叫你哥哥出陣。」孫燕聞言,便一挺身驅,站立起來道:「秦將王翦殺我祖、父、叔父,仇深似海。今日若不出去,枉為人也。」小姐道:「哥哥言之有理,哥哥若出城報仇,小妹不才,亦願出馬。」把個燕丹公主只急得躍足道:「一個鬧不了,又來一個,你小小弱女,如何也要出陣?」小姐道:「祖母之言差矣,自古女子立功業的也不少。就如齊國的鍾太真,豈不是婦人麼。齊國伯業之基,列國聞名破膽。孫女不才,也是梨山聖母之徒,刀馬純熟,豈懼秦將。」燕丹公主道:「胡說,你是一個深閨小女,從何去得梨山學習武藝。」賽花小姐便把夢中之事:「梨山老母傳我的武藝,已有二年之久」的話,說了一遍。燕丹公主與李夫人聞言,心中暗喜,只是不信,小姐即命丫環去香房裡取出兩口繡鸞刀來。小姐接在手中,款動金蓮,來至天階,也使了一路美人舞刀,更加好看:

    柳腰嬌無力,嫋娜隨刀舞。

    玉腕勝柔條,衣飄是顧鼓。

    含笑轉金蓮,上下團團附。

    更有動人心,嬌嗤笑無語。

  小姐舞了一路花刀,走上廳來,對燕丹公主與高、李二位夫人道:「祖母、伯母、母親,賽花這個刀法,可使得麼?」眾人都看得呆了,老公主見說,便道:「賽花與孫燕的刀槍,雖然純熟精通,但年紀甚小,我心中到底放不下。」小姐道:「祖母,你說這個也輕,那個也輕,孫女聞得爹爹說,祖母年紀方一十九歲,就上陣衝鋒。想孫女的年紀,較之祖母那時,不過只少幾歲。」孫燕一聞此言,便大叫道:「祖母那時是小女子,尤自出兵,且是金枝玉葉。孫兒今年也一十八歲,豈猶怕人。祖母若不叫孫兒出陣,孫兒實無顏立於世人,不如一死。」說罷舉步欲往石基上碰去。高夫人喝道:「孫燕不可如此。」

  孫燕聽得母親吆喝,便不敢撒潑。高夫人就對老公主道:「媳婦想,孫門屢受國恩,看孫燕的武藝,亦可臨陣,不如由他出陣,使各國知孫門幼童女子,皆盡忠於國。」公主聞言,無可奈何道:「媳婦之言,也說得是。」吩咐擂聚將鼓,齊集家將,點視挑選,預備跟孫燕出陣。只見孫燕跟隨的小家將班豹,上前跪下說道:「老貴人,今日小主出師,小人願作一個先行,同小主人上陣殺賊。」燕丹公主聽了,便大喝一盧:「討打的奴才,你也鬧去出陣了。你見鬧的都是些少年紀的,你也跟著鬧了,我偏不准,快與我下去。」班豹聞言,努著嘴,站了起來,暗暗的溜在孫燕背後,拉拉孫燕的衣服。孫燕回頭一看,他便指指鼻子,孫燕就點點頭會意。班豹滿心歡喜走開去了。合府家將聞得聚戰鼓響,俱各披卦,上大廳聽點。燕丹公主舉目往四面觀看,只見一個個雄風赳赳,勇氣昂昂,心中大喜道:「你等聽者,今日為都尉爺與大老爺、二老爺俱在燕州喪命,今我上殿面聖,叫小主孫燕帶兵出城,抵擋秦兵。你等皆世受我孫門之恩,必須盡忠竭力,日後有賞。」眾家將齊聲答應道:「我等受主人恩養,情願保小主出城殺賊。」不知出陣勝負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回 下一回▶
鋒劍春秋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