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通志 (四庫全書本)/卷005
陜西通志 巻五 |
欽定四庫全書
陜西通志巻五
建置四
唐
隋氏改州為郡髙祖受命改郡為州自隋季䘮亂權置州郡倍於開皇大業之間貞觀元年悉令併省始於山河形便分為十道曰闗内道曰山南道開元二十一年又分天下為十五道曰京畿闗内道山南東道山南西道〈舊唐書地理志〉凡州郡縣無所更置者皆仍隋舊〈唐書地理志 按通典京畿道領京兆華隂馮翊扶風新平等郡闗内道領延安榆林五原朔方等郡而新舊唐書不分列京畿道仍以闗内道統諸郡今仍之〉
關内道 古雍州之境京兆至綏銀等州東距河西抵隴坂南據終南之山北邊沙漠又開元中以近畿之州同華岐蒲為四輔〈唐六典〉上都初曰京城天寳元年曰西京至德二載曰中京上元二年復曰西京肅宗元年曰上都〈唐書地理志〉天授二年置鴻宜鼎稷等州制云京兆之地一州獨治事多擁滯宜令雍州管内析置五州〈文苑英華〉
京兆府京兆郡 隋京兆郡武德元年改雍州天授元年改京兆郡其年復舊開元元年改雍州為京兆府〈舊唐書地理志〉京兆郡領縣二十〈唐書地理志 按天祐中仍以奉先屬𨽻同州〉唐京兆即隋大興城〈宋敏求長安志〉
萬年 周萬年縣隋改大興武德元年復為萬年乾封元年分置明堂縣理永樂坊長安三年廢天寳七年改為咸寧乾元元年復名萬年〈元和志〉
長安 乾封元年分置乾封縣理懐真坊長安三年廢〈元和志 按文苑英華作總章元年析置二縣無元和志異〉皇城南大街曰朱雀街東萬年縣領之西長安縣領之〈舊唐書地理志〉城内為京縣〈唐六典〉
咸陽 隋廢縣武德二年復分涇陽置初治鮑橋其年移治杜郵〈舊唐書地理志〉武徳二年徙白起堡六年又徙便橋西北即今縣〈宋敏求長安志〉
興平 隋始平縣天授二年隸稷州大足元年還雍州景龍四年送金城公主於此因改金城至德二年改興平縣〈舊唐書地理志〉景龍四年改金城移治馬嵬故城復還故治改為興平尋復為金城今又為興平〈括地志〉
雲陽 武德元年析置石門縣三年以石門温秀置泉州貞觀元年州廢省温秀更石門曰雲陽雲陽曰池陽八年省雲陽更池陽曰雲陽天授二年以雲陽置鼎州大足元年州廢〈唐書地理志〉武德二年移雲陽於縣南十五里治水衝城〈寰宇記〉雲陽鎮在涇陽縣北三十里即舊雲陽縣長街鎮在涇陽縣北五十里即故鼎州〈涇陽縣志〉
涇陽 隋縣天授二年𨽻鼎州大足元年還雍州〈舊唐書地理志〉
三原 武德四年移治清父南故任城改為池陽六年又移故所改置華池縣仍分置三原縣屬北泉州貞觀二年廢三原仍改華池為三原縣屬雍州天授元年改𨽻鼎州大足元年隸京兆府〈舊唐書地理志按北泉州新唐志作泉州清父南雍大記作清水谷〉
渭南 武德元年𨽻華州五年還𨽻雍州天授二年析渭南慶山置鴻門縣以渭南慶山等縣置鴻州尋省鴻門大足元年州廢開元二十五年更置〈唐書地理志〉天授中於零口置鴻州〈渭南縣志〉
昭應 隋新豐縣治古新豐城北埀拱二年改為慶山縣神龍元年復為新豐天寳二年分新豐萬年置會昌縣七載省新豐縣改會昌為昭應治温泉宫北〈舊唐書地理志〉昭應在驪山下慶山在東北〈臨潼縣志〉
髙陵 隋縣天授二年𨽻鴻州大足元年還雍州〈舊唐志〉武德元年析置鹿苑縣貞觀元年省〈唐書地理志〉鹿臺城在縣南二十五里有果園名鹿苑唐置縣〈賈志〉
同官 屬宜州貞觀十七年改屬雍州天授二年改屬宜州大足元年還屬雍州〈舊唐書地理志〉
富平 隋縣天授二年隸宜州大足元年還𨽻雍州〈舊唐書地理志〉開元間徙富平縣於義亭城即舊縣地在今富平東北十里〈賈志〉
藍田 武德二年析置白鹿縣三年更曰寧民又析藍田置玉山縣貞觀三年皆省〈唐書地理志〉寧民故城在藍田西南三十二里玉山故城在縣東四十三里今名萬金堡〈宋敏求長安志〉
鄠 京兆郡領鄠縣〈唐書地理志〉
奉天 文明元年析醴泉置乾寧二年以縣治乾州及覃王出鎮又以畿内之好畤武功盩厔醴泉𨽻之〈唐書地理志〉奉天縣文明元年以管乾陵分醴泉置天授二年𨽻稷州大足元年還雍州〈舊唐書地理志〉唐乾寧二年改置乾州以在長安西北隅故名〈賈志〉
好畤 故上宜武德二年析醴泉置好畤貞觀八年廢上宜入岐陽二十一年省好畤岐陽復置上宜又更上宜曰好畤〈唐書地理志〉好畤武德二年置屬雍州三年改隸稷州貞觀元年復屬雍州天授二年改隸稷州大足元年還屬雍州〈舊唐書地理志〉唐置好畤縣於漠谷東南今奉天西北六里隋太子莊陵城是〈宋敏求長安志〉
武功 武德三年以武功置稷州又析始平置扶風縣貞觀元年州廢省扶風天授二年復置稷州大足元年州廢〈唐書地理志〉武功大足元年屬雍州〈舊唐書地理志〉武德三年置稷州因后稷所封為名貞觀元年廢州以縣屬京兆〈元和志〉
醴泉 武德九年析置温秀縣後省醴泉貞觀十年析雲陽咸陽復置〈唐書地理志〉天授元年改隸鼎州大足元年還雍州〈舊唐書地理志〉醴泉城在縣北十里即古仲橋城貞觀十一年置今為泔北鎮温秀嶺在縣東北四十里武德元年析置温秀縣〈賈志〉
華原 義寧元年以華原置宜君郡武德元年曰宜州貞觀十七年州廢以華原隸雍州垂拱二年更華原曰永安天授二年復置宜州大足元年州廢神龍元年復永安曰華原天祐二年李茂貞墨制以縣置耀州〈唐書地理志〉華原在耀州北五里〈馮志〉
美原 舊宜州土門縣貞觀十七年廢咸亨二年又置改為美原縣天授二年又屬宜州大足元年還屬雍州〈舊唐志〉天祐二年李茂貞墨制以縣置鼎州〈唐書地理志〉富平縣東北六十里有美原故城唐改土門為美原即此〈耀州志〉
華州華陰郡 上輔義寧元年析京兆郡之鄭華陰置垂拱二年曰大州神龍元年復故名上元二年又更名大州寳應元年復故名乾寧四年曰興德府光化三年復為州縣四〈唐書地理志〉
鄭 開皇四年縣移於廢華州城唐武德四年自州城移於州東一里興元元年仍移縣於州西三里官路南〈縣道記〉
華陰 垂拱元年更名仙掌天授二年析置潼津縣在闗口後隸虢州聖厯二年来屬長安中省神龍元年復曰華陰上元二年曰太隂寳應元年復故名〈唐書地理志〉潼津故縣令廢為驛〈賈志 按寰宇記作寳厯中改太隂宜以唐志為正〉
下邽 本隸同州垂拱元年來屬〈唐書地理志 按下邽在今渭南縣北〉櫟陽 故萬年隸雍州武德元年更名又析置平陵縣二年更平陵曰粟邑貞觀八年省天祐三年来屬〈唐書地理志〉貞觀八年廢粟邑併櫟陽天授三年隸鴻州大足元年還隸雍州〈舊唐書地理志〉粟邑廢鎮在櫟陽縣東四十里石川河東〈宋敏求長安志 按櫟陽在今臨潼縣東北〉
同州馮翊郡 上輔隋馮翊郡武德元年改為同州天寳元年改馮翊郡乾元元年復為同州〈舊唐書地理志〉縣八〈唐書地理志〉
馮翊 武德九年析置臨沮縣貞觀九年省〈唐書地理志〉朝邑 武德三年析置河濵縣貞觀元年省乾元三年曰西河隸河中府大厯三年復為朝邑還隸同州〈唐書地理志〉
韓城 武德八年徙置西韓州貞觀八年州廢以韓城来屬天祐二年更名韓原〈唐書地理志〉
郃陽 武徳八年西韓州領郃陽縣貞觀八年廢西韓州縣還屬同州〈舊唐書地理志〉
夏陽 武德三年分郃陽置河西縣又於縣置西韓州貞觀八年廢州以縣屬同州乾元三年改為夏陽〈元和志〉乾元三年隸河中府後復来屬〈唐地理志〉夏陽故城在郃陽縣東南四十里〈郃陽縣志〉
白水 白水隋縣〈舊唐書地理志〉唐馮翊郡白水縣〈唐書地理志〉澄城 武德三年析置長寧縣貞觀八年省〈唐書地理志〉長寧城在澄城西北四十里長寧河南故址猶存〈澄城縣志〉
奉先 本屬同州開元四年以縣置橋陵改為奉先縣屬京兆〈元和志〉天祐三年来屬〈唐書地理志〉奉先故城在蒲城縣東三十里今名奉先里〈賈志〉
商州上洛郡 隋上洛郡武德元年改為商州天寳元年改上洛郡乾元元年復為商州〈舊唐書地理志〉縣六〈唐書地理志 除上津一縣在今湖廣鄖陽府界餘五縣在陕省境内〉
上洛 商州上洛郡治上洛縣〈唐書地理志〉
豐陽 豐陽舊治吉川城麟德元年移理豐陽川〈舊唐書地理志〉武德元年自故豐陽川移於商州南百六十里甲水西五十步麟德元年又移於新理〈寰宇記 按豐陽即山陽縣〉
洛南 舊治拒陽川顯慶三年移理清川〈舊唐書地理志〉商洛 武闗西一百二十里有商城謂故邑城也唐武德二年移於新所〈荆州記〉商洛在商州東八十里〈九域志〉
乾元 本安業縣萬歳通天元年析豐陽置景龍三年隸雍州景雲元年來屬乾元元年更名隸京兆尋還屬〈唐書地理志〉永泰元年徙治縣西北六十里長慶二年復徙於縣治光啟二年又徙縣於縣西王峪龍紀元年復歸舊縣〈宋敏求長安志〉唐始分豐陽立安業即鎮安境〈山陽縣志〉
鳯翔府扶風郡 上輔本岐州至德元年更郡曰鳯翔二載復郡故名號西京為府上元二年罷京元年曰西都未㡬復罷都縣九〈唐書地理志 按唐書肅宗本紀寳應元年以鳯翔為西都唐志元年上遺寳應二字〉武德元年為岐州至德元年改為鳯翔郡乾元元年改鳯翔府〈元和志〉
天興 本雍縣至德二載曰鳯翔析置天興縣寳應元年省鳯翔入天興〈唐書地理志〉雍縣至德二載分置鳯翔縣永泰元年廢改雍縣為天興縣〈元和志〉至德二載析置天興縣於城南七里〈鳯翔縣志〉
岐山 貞觀七年析岐山及上宜置岐陽縣八年省上宜入岐山永徽五年復置元和三年省〈唐書地理志〉岐山舊縣在今岐山縣龍尾鎮北五里有遺址武德初析置岐陽縣於龍尾坡貞觀八年又移豬泉驛南十里至德中仍名岐山即今縣〈賈志〉
扶風 本漢美陽縣地武德二年分岐山縣置圍川縣屬岐州〈按縣以湋水取名俗訛湋為圍〉四年隸稷州貞觀元年廢稷州以縣屬岐州八年改為扶風〈元和志〉武德初置湋川縣即今治〈賈志〉
麟遊 隋麟遊郡武德元年改麟州貞觀元年廢州以縣隸岐州〈舊唐書地理志〉縣初治仁壽宫貞觀六年自宫城移於縣理〈寰宇記〉
普潤 本屬麟州貞觀元年來屬〈舊唐書地理志〉普潤在麟遊縣西一百二十里〈賈志 按在西北〉
寳雞 隋陳倉縣至德二年二月十五日改為鳯翔縣十八日改為寳雞〈舊唐書地理志〉陳倉城在縣東二十里〈賈志〉
虢 隋縣貞觀八年廢入岐山縣天授二年復分岐山置虢縣〈舊唐書地理志〉故城在寳雞縣東六十里〈明一統志〉
郿 義寧二年置郿城郡又析置鳯泉武德元年曰郇州三年州廢以郿隸稷州七年来屬貞觀八年省鳯泉〈唐書地理志〉武德三年移縣於郇州〈寰宇記〉斜城在渭水南斜口武德初置郇州城址尚在〈賈志 按唐以前郿縣俱治渭北自唐始移渭南〉
盩厔 本隸雍州武德二年析置終南縣貞觀八年省天寳元年更名宜壽至德二載復故名乾寧中隸乾州天復元年米屬〈唐書地理志〉武德三年屬稷州貞觀二年還雍州天授二年屬稷州大足元年還雍州〈舊唐書地理志〉宜壽城在縣西一里〈宋敏求長安志〉武德二年於盩厔故城置終南縣〈雍大紀〉終南故城在盩厔縣東三十里舊縣谷〈賈志〉
邠州新平郡 隋新平郡武德元年改為豳州天寳元年改新平郡乾元元年復為邠州〈舊唐書地理志〉縣四〈唐書地理志〉開元十二年以豳字與幽字相涉詔改為邠〈元和志〉長武魏曰淺水貞觀中裁縣而隸於邠〈三水縣志〉
新平 武德元年屬豳州〈元和志〉漆縣唐為新平縣〈禹貢錐指〉廣德元年吐蕃焚畧移縣東北三十里職田鎮元和四年復移舊治隴川堡盖即寰宇記所云隴堡矣〈新平縣志 按新平今邠州〉
三水 開皇三年屬邠州唐因之〈元和志〉在州東北六十里〈九域志〉
永壽 武德二年分新平置神龍三年改屬雍州景龍元年復屬邠州〈舊唐書地理志〉武德二年分新平縣南界於縣理北三十里永壽原西置永壽縣貞觀二年移於州東南八十里興元元年又移於順義店即縣理是也〈元和志〉武德四年南移於義豐塠〈寰宇記〉
宜禄 貞觀二年分新平置宜禄縣後魏舊名也淺水原即縣理所〈元和志 按宜禄今長武〉
隴州汧陽郡 隋置隴東郡武德元年改隴州天寳元年改汧陽郡乾元元年復為隴州〈舊唐書地理志〉縣三〈唐書地理志〉
汧源 隴州汧陽郡治汧源縣〈唐志〉漢汧縣唐為汧源縣〈禹貢錐指 按汧源即今隴州治〉
汧陽 隴州領汧陽縣〈唐書地理志〉縣西五里暉河西北有舊城乃隋唐舊治〈汧陽縣志〉
吳山 本長蛇義寧二年置貞觀元年更名上元二年曰華山尋復曰吴山武德元年以南由縣置含州四年州廢元和三年省入焉〈唐書地理志〉貞觀元年治槐衙堡上元元年移治龍盤城〈舊唐書地理志〉吴山縣故城今為縣頭鎮本漢隃麋縣〈隴蜀餘聞〉吳山縣在隴州東南一百二十里〈賈志〉
鄜州洛交郡 隋上郡武德元年改為鄜州天寳元年改洛交郡乾元初復為鄜州〈舊唐書地理志〉縣五〈唐書地理志〉
洛交 隋置洛交縣〈舊唐志〉唐鄜州洛交郡領洛川縣〈唐書地理志〉
三川 鄜州洛交郡領三川縣以華池水黒水洛水三水㑹同因名〈舊唐書地理志〉三川縣西北至州六十里本漢翟道縣地〈元和志 按有三川鎮在州南六十里即故縣〉
直羅 隋直羅城武德三年分三川洛交二縣於此置縣因城為名〈元和志〉鄜州西百二十里有直羅巡司即舊直羅縣〈鄜州志〉
甘泉 武德元年分洛交縣於伏陸城置縣取城為名天寳元年改為甘泉縣本漢雕隂縣城在今縣南四十里〈元和志〉有甘泉在縣南五里唐改縣名甘泉因此〈甘泉縣志〉
坊州中部郡 周天和七年元皇帝作牧鄜州於此置馬坊武德二年分鄜州置坊州以馬坊為名天寳元年改中部郡乾元元年復為坊州〈舊唐書地理志〉坊州武德二年析鄜州之中部鄜城置縣四〈唐書地理志 按坊州在今中部〉
中部 隋曰内部武德元年屬鄜州二年改中部屬坊州〈舊唐書地理志〉
宜君 本隸宜州貞觀十七年州廢縣亦省二十年復置縣隸雍州永徽二年縣又省龍朔三年析中部同官復置来屬〈唐書地理志〉三年復置宜君縣理古祋祤城北〈舊唐書地理志〉
昇平 天寳十二載析宜君置寳應元年省後復置〈唐書地理志〉唐分宜君昇平等鄉置以鄉為名東南去宜君三十五里尋以吐蕃侵破移縣在横林川東〈寰宇記〉
鄜城 隋縣武德元年屬鄜州二年改屬坊州〈舊唐書地理志〉唐末以縣置翟州〈唐書地理志〉鄜城在洛川縣東南七十里〈賈志〉
丹州咸寧郡 義寧元年於義川置丹陽郡武德元年改為丹州天寳元年改咸寧郡乾元元年復為丹州〈舊唐書地理志〉縣四〈唐書地理志〉永徽二年移於赤石川〈元和志〉故丹州城在宜川縣東北二十九里〈寰宇記〉
義川 義寧元年於舊城置丹陽郡縣在城内永徽初移新里〈元和志〉
雲巖 武德元年析義川置〈唐書地理志〉雲巖縣開皇三年移就廢樂川縣後廢唐初復置於迴城堡咸亨四年移居庫利川開元三年移於東南百步即理所〈寰宇記按雲巖鎭在宜川縣西北即故雲巖縣〉
汾川 西南至州七十里大業二年屬延州武德元年屬丹州〈元和志〉隋移土壁堡開皇二十三年移於甘泉坊即縣理〈寰宇記〉
咸寧 隋縣治白水川景龍二年移長松川〈舊唐書地理志 按咸寜在宜川東北〉
延州延安郡 隋延安郡武德元年改為延州天寳元年改延安郡乾元元年復為延州〈舊唐書地理志〉開元二年為都督府尋罷府為州〈元和志〉縣十〈唐書地理志〉
膚施 隋屬延安郡唐因之〈元和志〉魏東夏州治廣武唐改延州治膚施〈通鑑注〉
延長 本延安武德二年以縣置北連州并置義鄉齊明二縣以隸之貞觀二年州廢省二縣入延安來屬廣德二年更名〈唐書地理志〉延安大業末廢貞觀六年又置移於府北去斤川廣德二年改為延長〈元和志〉
臨真 武德元年隸東夏州貞觀二年州廢来屬〈唐書地理志〉大業二年移就葛雞城武徳三年又移就流川〈寰宇記〉漢定陽縣唐為延州臨真縣〈通鑑注〉臨真廢縣在甘泉縣東一百八十里〈賈志〉
金明 金明隋廢縣武徳二年置北武州領開逺全義崇徳永安安義五縣復分膚施置金明縣貞觀二年廢北武州以開逺等五縣併入金明縣〈舊唐書地理志〉金明故城在延州北五十里〈寰宇記 按金明縣在今安塞縣北永安縣後為永安鎭〉
豐林 武徳四年僑置雲州及雲中榆林龍泉三縣八年州廢省龍泉入臨真省雲中榆林入豐林〈唐書地理志〉豐林隋末廢武徳元年復置〈寰宇記〉豐林鎮即古豐林縣在膚施東南〈膚施縣舊志按在縣東〉
延川 武徳二年招慰稽胡置基州又置義門縣以義門置南平州三年析綏州之城平置魏平縣四年廢南平州省義門魏平五年更基州曰北基州貞觀八年州廢來屬〈唐書地理志〉
敷政 隋因城縣武德二年移治於金城鎮改為金城縣又於界内置永州領金城洛盤新昌土塠四縣貞觀四年移永州於洛源縣八年廢洛盤等三縣併入金城屬延州天寳元年改金城為敷政〈舊唐書地理志〉敷政廢縣在安塞縣西南一百三十里置巡檢司〈明一統志〉西縣堡即敷政縣故基其街舍遺蹟尚存〈安塞縣志按金志膚施縣有樂盤鎮即唐廢落盤縣故址〉
延昌 武德二年置北平州貞觀三年廢十年於廢州置罷交縣天寳元年改名為延昌縣〈舊唐書地理志按北平州新唐志作北仁州〉本漢髙奴地貞觀十年置罷交縣取城北罷交谷為名〈元和志〉延昌縣在今安塞縣北一百三十里〈安塞縣舊志〉
延水 武徳二年分延川縣置西和州領安人修文桑原三縣貞觀二年廢西和州以修文桑原併入安人屬北基州二十二年改為𢎞風縣神龍元年改為延水〈舊唐書地理志〉延水縣在延川縣東南七十里〈延安府志〉
門山 隋廢縣武徳三年分汾川縣置治宋斯堡總章二年移治庫利川〈舊唐書地理志〉武徳三年隸丹州廣徳二年來屬〈唐書地理志〉門山縣在今縣北一百里門山村有古城二十餘丈〈宜川縣志〉
夏州朔方郡 縣三〈唐書地理志〉朔方郡隋末為梁師都所據貞觀二年討平之改為夏州天寳元年改為朔方郡乾元元年復為夏州〈元和志〉貞觀七年於徳静縣置長州十三年廢長州以徳静長澤二縣來屬〈舊唐書地理志〉榆溪州在衛城西四十里有廢址俗名古城兒〈賈志按明一統志謂夏州即寜夏衛故諸志相沿俱譌今按通典及元和志夏州東至銀州一百八十里東南至延州四百里又續通典綏州北至夏州二百六十里以地界考之夏州在今榆林府界内無疑明一統志及諸説俱謬〉
朔方 隋巖緑縣貞觀二年改為朔方縣永徽五年分置寜朔縣長安二年廢開元四年又置九年又廢還併入朔方〈舊唐書地理志 按朔方在今榆林府懐逺縣〉
徳静 隋縣貞觀七年屬北開州八年改北開州為化州十三年廢化州以縣屬夏州〈舊唐書地理志〉徳静縣西南至州八十里〈元和志 按徳静在今懷逺縣界〉
寜朔 武徳六年置南夏州貞觀二年州廢縣省入朔方五年復置來屬長安二年省開元四年又置九年省其後又置〈唐書地理志〉寜朔縣西北至州一百二十里〈元和志 按寜朔在今榆林縣界〉
綏州上郡 本雕陰郡地唐初没梁師都武徳三年以歸民於延州豐林縣僑置六年徙治延川境七年徙治魏平貞觀二年師都平歸治上縣天寳元年更郡名縣五〈唐書地理志〉唐末蕃㓂侵擾所管五縣並廢〈寰宇記〉
龍泉 本上縣天寳元年更名〈唐書地理志〉唐龍泉縣以龍泉為名〈寰宇記〉龍泉縣在綏州東三里〈延安府志〉
延福 武徳六年析置北吉州并置歸義洛陽二縣又析置羅州并置石羅開善萬福三縣又析置匡州并置安定源泉二縣貞觀二年州縣皆廢〈唐書地理志〉延福縣在吳堡縣城北三十里楊家原唐長慶間置故址猶存〈葭州志〉匡州城在延福縣西北五十里武徳中置〈寰宇記 按延福在今吴堡界為地㡬何寜堪析置三州七縣乎武徳之初梁師都尚未平即葭州亦未歸版圖不過權設州縣虚存名號是以故蹟多不可考云〉
綏徳 隋縣武徳二年復置六年又分置雲州領信義淳義二縣龍州領風鄉義良二縣貞觀二年二州及縣俱廢地并入綏徳〈舊唐書地理志〉後魏分上郡南界丘尼谷置縣武徳二年移於吐延水北即縣理也〈元和志按綏德在今清澗界〉
城平 隋舊縣武徳三年又置魏平縣屬南平州又置魏州領安故安泉二縣七年又於魏平城中置綏州并大斌縣貞觀二年廢南平州清州〈按清州恐係魏州之訛〉及魏平安故安泉三縣移綏州治於上縣大斌治於今所〈舊唐書地理志〉寛州名勝志云在綏州廢城平縣内今清澗縣東三十里有石城故寛州也縣志云即今山後砦唐初置〈賈志 按新舊唐志並無寛州只云武徳三年置魏州或係唐末改建〉
大斌 武徳七年徙治魏平城取稽胡懷化文武雜半以名〈唐書地理志〉貞觀二年移治今所〈舊唐書地理志按大斌在今綏徳州西北〉
銀州銀川郡 隋雕隂郡之儒林縣貞觀二年平梁師都置銀州〈隋舊名〉天寳元年改為銀川郡乾元元年復為銀州〈舊唐書地理志〉貞觀二年析綏州之儒林真鄉置縣四〈唐地理志〉
儒林 大業二年廢銀州縣屬雕隂貞觀二年重置銀州縣又屬焉〈元和志 按儒林在今米脂縣界〉
眞鄉 周屬銀州唐因之〈元和志〉在米脂縣東北一百五十里〈延安府志〉唐貞州置於銀州真鄉縣〈葭州志〉
開光 隋縣貞觀二年屬綏州八年改屬柘州十三年柘州廢屬銀州〈舊唐書地理志〉開光縣大業中廢入真鄉貞觀二年平梁師都復置〈寰宇記〉開光故城在葭州北一百里〈葭州志〉
撫寜 隋舊縣貞觀二年屬綏州八年改屬銀州治龍泉川開元二年移於今所〈舊唐書地理志〉撫寜縣在州東南八十里〈寰宇記 按撫寜今米脂地又延安府志云吴堡縣唐為石州定胡縣地〉
麟州新秦郡 開元十二年析勝州之連谷銀城置十四年廢天寳元年復置縣三〈唐地理志〉天寳元年王嗣忠奏割勝州連谷銀城兩縣置麟州其年改為新秦郡乾元元年復為麟州〈舊唐書地理志〉麟州在城北六十里本漢新秦地唐置麟州今在塞外〈神木縣志〉
新秦 開元二年置七年又置鐵麟縣十四年州廢皆省天寳元年復置新秦〈唐地理志 按唐志云新秦縣開元二年置至麟州又云開元十二年置或先置縣而後始置州郡耶否則十字係衍文〉
連谷 貞觀八年置連谷縣屬勝州天寳元年割屬麟州〈元和志〉連谷在神木縣北六十里〈馮志〉連谷縣在麟州北十里〈神木縣志〉
銀城 貞觀二年置四年隸銀州八年隸勝州〈唐志〉舊屬勝州天寳元年来屬〈舊唐書地理志〉銀城縣在城南四十里本魏石城〈神木縣志〉
勝州榆林郡 隋置勝州大業為榆林郡武德中復置勝州天寳元年復為榆林郡乾元元年復為勝州領縣二〈舊唐書地理志〉
榆林 勝州治榆林縣本漢沙南縣地西近榆林即漢之榆溪塞因名〈元和志 按榆林在今府谷東北河套中〉
河濱 隋榆林郡地貞觀三年置雲州於河濱因置河濱縣四年改為威州八年州廢河濵屬勝州〈舊唐書地理志〉貞觀三年置河濱縣東臨河岸因以為名黄河在縣東一十五步渡河處名君子津〈元和志〉縣在州南一百九十里〈寰宇記 按河濱在今府谷東北河套中〉
豐州九原郡 隋文帝置後廢貞觀四年以突厥降附置豐州不領縣二十一年廢入靈州二十二年又改豐州天寳元年改九原郡乾元元年復為豐州領縣二〈舊唐書地理志〉東南至夏州七百五十里西北至河西城八十里又廢豐安縣在州東南四十里開皇六年置鎮麟徳元年改為安豐縣天寳末廢〈元和志〉
九原 永徽四年於郭下置九原縣又九原本漢之廣牧舊地〈元和志 按漢廣牧在榆林府西北河套中〉
永豐 隋縣武徳六年省永徽元年復置〈舊唐書地理志〉永豐縣在州西一百十六里本漢臨戌舊地〈元和志〉
安北都䕶府 本燕然都䕶府龍朔三年曰翰海都督府總章二年更名開元二年治中受降城十年徙治豐勝二州之境十二年徙治天徳軍縣二〈唐書地理志〉天徳舊城在西城正東微南一百八十里其處見有兩城本是永清柵即隋氏大同城舊理去本城約三里〈元和志 按在榆林府北河北岸〉
隂山 天寳元年置〈唐書地理志 按隂山縣在榆林府北河北岸〉
通濟 安北大都䕶府領通濟縣〈唐書地理志 按通濟在榆林府北河北岸〉
宥州 調露元年於靈夏南境以降突厥置魯麗含塞依契州謂之六胡州長安四年併為匡長二州神龍三年置蘭池都督府分六州為縣開元十年復置魯麗契塞四州十八年復置匡長二州二十六年置宥州及延恩等縣其後僑治經畧軍至德二載更郡曰懷徳乾元元年復故名寳應後廢元和九年於經畧軍復置距故州東北三百五十里十五年徙治長澤為吐蕃所破長慶四年復置縣二〈唐書地理志〉廢宥州在鹽州東北三百里在夏州西北三百里〈元和志 按宥州在今靖邊北河套中〉
延恩 開元二十六年以故匡州地置又以故塞門縣地置懐徳縣以故蘭州之長泉縣地置歸仁縣寳應後皆省元和九年復置延恩〈唐書地理志〉
長澤 本𨽻夏州貞觀七年置長州十三年州廢𨽻夏州元和十五年來屬〈唐書地理志〉長澤縣東北至州一百二十里〈元和志 按長澤在今靖邉界又定邉縣唐爲鹽州五原郡地〉
中受降城 三受降城景雲三年張仁愿所置也先是朔方軍與突厥以河爲界仁愿取漠南地於河北築三受降城以拂雲祠爲中城與東西兩城相去各四百餘里又中受降城本秦九原郡地〈元和志〉宋祈曰中城南直朔方〈通鑑注〉中城在廢夏州北八百里〈禹貢錐指 按中城在榆林府北河北岸〉
西受降城 在豐州西北八十里漢朔方郡臨河縣故理處開元初為河水所壞十年總管張説於故城東别置新城〈元和志 按東受降城在山西大同界〉西城在豐州北黄河外八十里〈通鑑注〉
大同城 自十賁故城十里至寜逺鎮又五十里至安樂戍其東壖有古大同城今大同城故永濟柵也〈唐書地理志 按唐大同城在中受降城西二百二十里西南去永清柵五里在今榆林府西北河北岸〉
金州漢隂郡 屬山南東道隋西城郡武徳元年改為金州天寳元年改為安康郡至徳二載改為漢南郡〈按新唐志作漢隂郡〉乾元元年復為金州領六縣〈舊唐書地理志 按山南東道治襄州領州府十七惟金州一州隸陜西故不録〉
西城 州所理〈舊唐書地理志按西城今興安州〉
洵陽 漢縣名武徳元年置洵州又分洵陽置洵城驢川二縣七年廢洵州三縣屬金州貞觀二年省驢川八年省洵城併入洵陽〈舊唐書地理志〉驢川縣旬陽縣西三十里與閭川水相近即今閭川舖〈洵陽縣舊志 按驢川縣一作閭川〉
淯陽 本黄土天寳元年更名大厯六年省入漢隂永貞元年復置〈唐地理志 按淯陽在今洵陽縣〉
石泉 聖厯元年曰武安神龍元年復故名大厯六年省入漢隂永貞元年復置〈唐地理志〉大厯六年以户口散落併入漢隂永貞元年姜公輔於舊所復立〈寰宇記〉姜公輔於州西九十里石泉壩更置石泉縣〈興安州志〉
漢隂 安康縣武徳元年置西安州立寜都廣徳二年改西安州為直州州廢省寜都廣徳二縣入安康至徳二年改為漢隂縣〈舊唐書地理志〉紫陽唐漢隂縣地〈雍勝畧〉寧都故城在漢隂縣東南七十里〈漢隂縣舊志 按新唐志作寧郁〉
平利 武徳元年以故吉安置大厯六年省入西城長慶初復置〈唐書地理志〉武徳元年於上㢘城置平利縣八年又移於古聲口戍南聲水之東黄洋之北即縣治也〈寰宇記〉平利縣舊基在縣東一百三十里女媧山之東〈馬志 按以上六縣屬金州〉
豐利 魏分錫縣置武徳元年屬上州貞觀十年州廢屬均州〈舊唐志〉豐利城在平利縣東北一百七十里〈平利縣舊志〉
山南西道 山南道古荆梁二州之域唐金梁洋鳯興等州東接荆楚西抵隴蜀南控大江北據商華之南〈唐六典〉太宗元年分山南道開元二十一年分山南東西道〈唐地理志〉山南西道治漢中〈鄭樵通志〉
興元府漢中郡 隋漢川郡武徳元年置梁州開元十三年改褒州二十年又為梁州天寳元年改漢中郡乾元元年復為梁州興元元年升興元府領縣五〈舊唐書地理志〉開元十三年以梁涼聲相近更名褒州〈唐書地理志〉
南鄭 梁州興元府南鄭縣州所理〈舊唐書地理志〉
褒城 義寜三年改為褒中貞觀三年復為褒城〈舊唐書地理志 按有黒水廢縣在縣西北馬道西百里天復二年西川將王宗播攻興元破黑水堡城砦即此〉
城固 武徳二年更名唐固三年析置白雲縣九年省貞觀二年復故名〈唐書地理志〉白雲縣在縣東北三十里白雲山〈城固縣志〉
西 武徳二年以縣置褒州析利州之綿谷置金牛縣八年州廢二縣來屬寳厯元年省金牛縣入焉〈唐書地理志〉金牛縣漢褒縣地開元十八年自褒城縣西四十里故縣移就白土店置即縣治南臨東漢水西臨陳平水〈寰宇記〉白土店即金牛鎮今為驛在寧羌州東北七十里〈禹貢錐指 按西縣在今沔縣西四十里〉
三泉 武徳四年分綿谷縣置南安州領三泉嘉牟二縣八年廢南安州及嘉牟縣以三泉屬利州天寳元年改屬梁州移治沙溪之東〈舊唐書地理志〉天寳元年自縣西南一百二十里故縣移理於嘉陵江東一里闗城倉陌沙水西即縣理〈寰宇記 三泉在今寧羌州西北嘉牟縣在州南入四川境〉
洋州洋川郡 隋漢川郡西鄉縣武徳元年割梁州三縣置洋州天寳元年改為洋川郡乾元元年復為洋州〈洋州舊志〉武徳元年析梁州之西鄉黄金興勢置天寳十五載徙治興道縣四
興道 隋興勢縣貞觀二十三年改為興道〈舊唐書地理志〉洋州在古洋州今西鄉境天寳初徙治於今洋縣即興道故城〈禹貢錐指〉興道廢縣在洋州城東門内〈明一統志〉
西鄉 武徳四年析置洋源縣寳厯元年省〈唐書地理志〉武徳元年復於西鄉立洋州復移理興道以縣屬焉〈元和志〉洋源縣在西鄉縣南二十里〈馬志〉
黄金 黃金縣隋治巴嶺鎮貞觀三年移於今治〈舊唐書地理志〉廣徳後因羌亂權移於蚌湍元和以後仍移舊理〈寰宇記〉縣西南至洋州一百三十里〈元和志 按賈志云在今洋縣東八十里黄金谷〉
真符 本華陽開元十八年析興道置天寳三載省八載復置因鑿山得玉冊更名隸京兆府十一載來屬〈唐地理志〉本安陽縣地初置於棃園北以去州偏逺移縣就桑坪店北〈寰宇記〉眞符縣在洋縣東六十里〈賈志〉
鳯州河池郡 武德元年改為鳯州天寳元年復為河池郡乾元元年復為鳯州〈舊唐書地理志〉縣三〈唐書地理志按兩當河池二縣在鞏昌界〉
梁泉 州郡治武徳元年析置黄花縣寳厯元年省〈唐書地理志 按舊唐志作武德四年置〉黄花故城在鳯州北六十里本漢故道縣地梁泉縣之梁道鄉也其東有黄花川故名〈寰宇記〉
興州順政郡 隋順政郡武徳元年改為興州天寳元年改為順政郡乾元元年復置興州〈舊唐書地理志〉領縣二〈唐地理志 按修城縣唐省〉
順政 武徳元年復置興州治順政縣本漢沮縣地〈元和志〉今畧陽縣治武興故城唐為興州順政縣〈禹貢錐指〉
長舉 隋長舉縣本治槃頭城貞觀二年移於今所〈舊唐書地理志〉鳴水縣長慶元年省入〈唐書地理志〉長舉廢縣先在沔州北八十二里貞觀二年移治在州西一百二十里〈元一統志〉
右唐録道三府四州二十郡二十二縣暨城一百二十其中更有置而復廢廢而復置而仍廢者不在此數蓋唐於闗中為畿内地髙祖崛興權置既多武后偽立紛更彌甚故較隋氏郡縣更為過之今合新舊唐書兼採元和諸志一代建置斯為偹矣
五代
唐自僖宗以來日益割裂五代世亂文字不完時有廢省不可考究其詳其可見者具之如譜又州縣凡唐故而廢於五代若五代所置而見於後及縣之割隸後因之者皆列以備職方之考〈職方考 按唐書地理志不録方鎮而五代史録之然軍主兵戎非職方所掌也今非廢州府而特置之軍不録〉
京兆府 唐上都昭宗遷洛廢為祐國軍梁初改京兆府曰大安唐復為西京晉廢為晉昌軍漢改曰永興周因之〈職方考〉梁開平元年復京兆府為雍州〈五代史梁本紀〉唐同光元年復以大安府為西京京兆府〈通鑑〉漢府名仍舊〈遊城南紀注 按書地理志京兆郡領縣二十五代割五縣隸耀州凢未經改割者悉仍唐舊〉
大年 梁開平中改大年後唐同光元年復故〈寰宇記〉大安 梁改大安縣後唐復舊〈續通典〉
咸陽 興平 涇陽 昭應 髙陵 藍田 鄠〈以上七縣悉仍唐舊〉
好畤 乾寧中割屬威勝軍後唐天成三年還屬京兆府〈寰宇記〉同光中隸鳯翔府長興元年還隸京兆〈馬志按好畤在今乾州〉
武功 同光中割屬鳯翔長興元年却還京兆〈寰宇記〉後晉置武功郡後周復為縣〈武功縣志〉
醴泉 乾寧中割屬乾州同光中還屬京兆〈寰宇記〉梁乾化中以醴泉隸威勝軍後唐同光二年隸京兆〈縣志〉
奉先 梁以京兆之奉先屬同州唐以奉先還隸京兆〈通考〉周屬京兆府〈西安府志〉
乾祐 商州乾元漢改曰乾祐割隸京兆〈職方考〉漢乾祐二年又以年號名縣屬京兆〈寰宇記〉乾祐縣在鎮安縣北七十里漢乾祐二年置〈馮志 按即今舊縣闗〉
三水 晉屬晉昌軍後唐及漢俱屬京兆府〈三水縣志〉永壽 唐乾寜中割屬威勝軍後唐同光中改屬京兆府〈寰宇記〉
乾州 李茂貞以京兆奉天縣置乾州領縣一梁為威勝軍〈通考〉同光中屬鳯翔府〈寰宇記〉梁改威勝軍後唐復為乾州〈乾州志〉
奉天 乾州李茂貞置治奉天〈職方考〉
耀州 唐末李茂貞以京兆華原縣置耀州領縣一梁改崇州後唐復為耀州以京兆之富平三原雲陽同州之同官美原五縣來屬〈通考〉李茂貞以華原置茂州尋改耀州〈通鑑注〉
華原 耀州李茂貞置治華原縣〈職方考〉
雲陽 唐京兆郡領雲陽縣〈唐地理志〉後唐同光中割屬耀州在州南七十里〈寰宇記〉
三原 後唐割屬耀州在州南五十里〈寰宇記〉
同官 故屬京兆府〈職方考〉梁開平二年改屬同州後唐同光元年屬耀州〈宋敏求長安志 按同官在州北少東六十里〉
富平 五代梁屬耀州〈明一統志〉後唐自雍州隸耀州〈耀州志〉美原 故屬同州李茂貞嘗置鼎州而治之梁改為裕州後不見其廢時同光三年割隸耀州〈職方考〉美原梁改裕州後唐廢裕州以美原屬同州又改屬耀州〈通考〉
華州 五代俱有〈職方考〉唐同光元年為鎮國軍周顯徳元年降為州〈寰宇記〉
鄭 華隂 下邽 櫟陽 〈按以上四縣俱仍唐舊〉
渭南 顯徳三年自京兆割隸華州〈寰宇記〉
同州 五代俱有〈職方考〉
馮翊 同州儒學東馮翊廢縣為五代邑治〈同州志按馮翊今同州〉
朝邑 大厯初屬同州五代仍舊〈明一統志〉
韓城 梁以韓城隸河中府唐以韓城還隸同州〈通考〉郃陽 梁以郃陽屬河中府唐以郃陽還隸〈通考〉梁割屬河中府天成元年復故〈寰宇記〉
澄城 梁割屬河中府後唐同光初復舊〈寰宇記〉
夏陽 白水 〈按以上二縣俱仍唐舊〉
商州 五代俱有〈職方考〉開平三年商州軍亂〈五代史梁本紀〉上洛 豐陽 商洛 〈按以上三縣皆仍唐舊〉
洛南 故屬華州周割隸商州〈職方考〉
岐州鳯翔府 昭宗景福元年李茂貞攻興元取其地詔以茂貞為鳯翔兼山南西道節度使茂貞於是盡有鳯翔興洋十五州之地〈唐書昭宗本紀〉岐為鳯翔唐晉漢周俱有〈職方考〉乾祐元年蜀改鳯翔曰岐陽軍〈通鑑〉
天興 岐山 扶風 麟遊 普潤 寳雞 虢 郿
〈按以上八縣皆仍唐舊〉
盩厔 唐同光元年割屬鳯翔〈寰宇記〉梁開平中隸大安府後唐隸京兆府後晉天福元年隸鳯翔北漢仍隸鳯翔〈鳯翔縣志〉
邠州 五代俱有岐為静難軍晉罷軍〈職方考〉李茂貞開平已後邠鄜坊入於梁〈五代史李茂貞傳〉
新平 三水 宜祿 〈按以上三縣俱仍唐舊〉
隴州 岐唐晉漢周俱有〈職方考〉通正元年王建遣王宗綰攻岐取隴州〈五代史蜀世家〉
汧源 汧陽 吳山 〈按以上三縣俱仍唐舊〉
鄜州 岐五代俱有〈職方考〉梁開平三年劉知俊克鄜州〈五代史梁本紀 按唐鄜領縣五後唐又割坊州鄜城來屬領縣六〉
洛交 洛川 三川 直羅 甘泉 〈按以上五縣俱仍唐舊〉鄜城 在鄜州東南一百二十里唐末李茂貞建為翟州梁開平三年改曰禧州又改縣曰昭化後唐同光元年復曰鄜城屬鄜州〈寰宇記 按鄜城在洛川東南〉
坊州 岐五代俱有〈職方考〉梁開平三年劉知俊克坊州〈五代史梁本紀 按唐坊州領縣四後唐割鄜城隷鄜州領縣三〉
中部 宜君 昇平 〈按以上三縣皆仍唐舊〉
丹州 岐五代俱有咸寧縣周廢〈職方考〉髙萬興降梁梁取鄜坊丹延〈五代史髙萬興傳 按唐丹州領縣四周廢咸寧領縣三〉
義川 雲巖 汾川 〈按以上三縣俱仍唐舊〉
延州 岐五代俱有〈職方考〉延州有東西二城其中限以深澗〈薛史〉開平二年延州髙萬興叛於岐〈五代史梁本紀 按唐延州領縣十五代時省延昌領縣九〉
膚施 臨真 金明 豐林 延川 敷政 延水門山 〈按以上八縣俱仍唐舊〉
延長 唐武徳二年移於濯筋川西南後唐天成三年遭大水移就舊縣北一百步緑坡置〈寰宇記〉
夏州 五代有〈職方考〉唐末拓跋思㳟鎮夏州世有夏銀綏宥之地〈通考 按唐夏州領三縣〉
朔方 静徳 寧朔 〈按以上三縣皆仍唐舊〉
綏州 五代有〈職方考 按唐綏州領五縣〉
龍泉 延福 綏徳 城平 大斌 〈按以上五縣皆仍唐舊〉銀州 五代有〈職方考 按唐銀州領四縣〉
儒林 真鄉 開光 撫寜 〈按以上四縣皆仍唐舊〉
宥州 五代有〈職方考 宥州僑治長澤〉
長澤 〈按長澤縣仍唐舊〉
麟州 唐晉漢周北漢俱有〈職方考〉廣順四年北漢麟州刺史舉城降〈通鑑〉周顯徳二年移壘小堡〈元一統志按唐麟州領三縣〉
新秦 連谷 銀城〈按以上三縣皆仍唐〉
府州 唐莊宗時折從阮招回紇歸國詔以府谷縣建府州以契丹侵擾移州於留得人堡即今州理漢髙祖升府州為永安軍〈寰宇記〉府州領府谷一縣後唐以麟州東北河濱地置〈通鑑注〉
府谷 本河西府谷鎮後唐天祐七年升鎮為府谷縣八年升建府州〈續通典〉唐末置府谷鎮屬麟州〈通考〉
金州 故屬山東南道唐末入於蜀晉髙祖置懐徳軍尋罷〈職方考 按唐金州領六縣〉
西城 洵陽 淯陽 石泉 漢隂 平利〈按以上六縣皆仍唐舊〉
豐利 〈按唐屬均州五代仍舊〉
興州興元府 蜀為山南西道唐有尋屬後蜀〈職方考〉李茂貞被梁圍興元遂入於蜀〈五代史李茂貞傳〉王蜀改興元府為天義軍後復故〈通考 按梁州唐領五縣〉
南鄭 襃城 城固 西 三泉〈按以上五縣皆仍唐舊〉
源州 蜀有唐有尋屬後蜀〈職方考〉李思敬以洋州降於王建〈編遺録〉蜀避知祥諱改洋州為源州〈寰宇記 按唐洋州領四縣〉
興道 西鄉 黄金 真符〈按以上四縣皆仍唐舊〉
鳯州 岐蜀唐晉漢周俱有〈職方考〉李茂貞開平已後鳯州入於蜀〈五代史李茂貞傳〉後蜀廣政十二年遣孫漢昭攻下鳯州悉有王衍故地十八年周世宗伐蜀秦鳯復入於周〈五代史後蜀世家按鳯州領縣一〉
梁泉 〈按梁泉縣仍唐舊〉
興州 屬蜀唐有尋屬後蜀〈職方考〉
順政 長舉〈按以上二縣仍唐舊〉
右五代録府三州二十三縣一百一十二夫五十餘年間國更五姓力疲於戰攻故制闕於經理闗中州縣大抵多沿唐舊少所建革而歐史職方一考尤極簡畧今所編次悉依唐書地理志以縣係州其有改革則分注之庶㡬傳之宋代有所稽考
宋
五季迭興㝢縣分裂興國五年天下既一至道三年分為十五路元豐又析為二十三曰京西南曰永興曰秦鳯曰河東曰利州大抵宋有天下州郡沿革無大增省〈宋史地理志〉宋為陜西路及河東路内夏銀綏鹽諸郡為西夏所據慶厯初分陜西縁邊為秦鳯鄜延路熙寜五年為永興等路紹興初置川陜等路富平之敗陜西五路俱陷於金〈通考〉
永興路 有二京兆〈除河中府在山西界〉州十五延同華耀邠鄜商坊丹〈除陜解等六州在河南山西省界〉軍一保安其後延州改府又增銀州醴州及綏徳軍〈宋史地理志〉
京兆府京兆郡 宣和二年詔永興軍守臣等銜不用軍額稱京兆府縣十三〈宋史地理志 按武功後改隸醴州〉
長安 梁改大安後唐復舊宋因之〈續文獻通考〉
樊川 舊萬年縣宣和七年改〈宋史地理志 按樊川今咸寜縣〉
鄠 唐宋俱屬京兆府〈西安府志〉
藍田 唐屬京兆府宋因之〈馮志〉
咸陽 唐屬京兆郡宋仍舊〈明一統志〉
涇陽 宋京兆府領涇陽縣〈宋史地理志〉
櫟陽 宋京兆府領櫟陽縣〈宋史地理志 按櫟陽在臨潼東北七十里〉髙陵 唐屬雍州宋屬永興軍〈馮志〉
興平 唐興平縣宋因之〈西安府志〉
臨潼 縣西至府五十里大中祥符八年避玉清昭應宫名改縣曰臨潼〈宋敏求長安志〉
醴泉 後唐同光二年以醴泉隸京兆政和八年改隸醴州〈醴泉縣志〉
乾祐 漢乾祐縣宋因之〈續通考〉舊縣在鎮安縣北八十里〈賈志〉
清平軍 本鳯翔府盩厔縣清平鎭大觀元年升為軍隸京兆府清平軍使兼知終南縣事縣一〈宋史地理志〉
終南 大觀元年置終南縣〈宋史地理志〉終南故城在盩厔縣東三十里即漢盩厔城也〈馬志〉
商州上洛郡 領縣五〈宋史地理志 按除上津在湖廣界〉紹興二年守臣以商虢降劉豫六年邵隆收復十二年金人求商州乃割商秦之半存上津豐陽三十一年王彥復商州〈通考〉
上洛 商州治上洛〈通考〉
商洛 商州領商洛縣〈宋史地理志 按商洛在今商州東〉
洛南 隋洛南縣宋因之屬商州上洛郡〈馮志〉紹興三年割商秦之半畀金商之半即洛南地也〈雒南縣志〉
豐陽 本屬商州紹興四年改屬金州〈宋史地理志〉紹興中割商秦之半畀金以鶻嶺為界止存豐陽〈通鑑注〉
同州馮翊郡 領縣六〈宋史地理志〉永興路建炎元年沒於金〈通考〉
澄城 後唐屬同州宋仍舊〈續通考〉
朝邑 唐朝邑宋仍舊〈續通考〉
郃陽 𤋮寧四年省夏陽為鎮入焉〈宋史地理志〉
白水 唐省入奉先縣宋復置〈續通考〉
韓城 元祐二年置〈宋史地理志〉
華州華隂郡 領縣五〈宋史地理志〉建炎元年沒於金〈通考〉鄭 華州治鄭縣〈通考〉
下邽 宋華州領下邽縣〈通考 按下邽在渭南縣北〉
蒲城 唐奉先縣開寳四年改建隆中自京兆隸同州天禧三年自同州來隸〈宋史地理志〉開寳四年改同州奉先為蒲城縣〈隆平集〉
華隂 宋華州領華陰縣〈宋史地理志〉在華州東六十五里太華山在縣南八里〈雍録〉
渭南 𤋮寧六年省為鎮入鄭元豐元年復為縣舊自京兆府來隸〈宋地理志〉
耀州華原郡 領縣六〈宋史地理志〉太平興國初改耀州為武徳軍元祐三年復為耀州〈雍大記〉
華原 耀州治華原有祋祤城〈通考〉
富平 梁屬耀州宋仍舊〈續通考〉
三原 宋時三原縣治在今縣治東北三十里張家里遺址尚存〈林洪博三原改隸西安記〉
雲陽 宋華原郡領雲陽縣〈宋史地理志 按續通典謂雲陽縣宋屬京兆悮〉同官 五代唐屬耀州宋仍舊〈續通考〉
美原 宋美原屬耀州〈通鑑注〉
邠州新平郡 屬永興軍路紹興後沒於金縣五〈通考按除定平縣屬西省〉
新平 邠州治新平縣〈通考 按新平即今邠州〉
宜禄 邠州領宜禄縣有長武城〈通志 按宜禄即今長武縣〉三水 本淳化縣地宋淳化十四年析置〈續通考〉
淳化 淳化四年升耀州黎園鎮為縣宣和元年自耀州來隸〈宋志〉宋太宗改元淳化立縣之始即以為名〈淳化縣志〉
醴州 本京兆奉天縣舊置乾州熙寜五年廢以奉天還隸府政和七年復以縣為州更名曰醴八年割屬環慶路縣五〈宋史地理志〉
奉天 乾州治奉天〈通考〉熙寧三年廢州以縣屬永興軍〈宋敏求長安志〉
永壽 乾徳三年省邠州來隸熙寜五年廢乾州永壽𨽻邠州政和八年來𨽻〈宋史地理志〉
武功 縣本屬京兆府政和八年割屬醴州〈宋史地理志〉醴泉 縣本屬京兆府政和八年割屬醴州〈宋史地理志〉好畤 熙寧五年廢乾州以好畤縣隸鳯翔政和八年又以好畤隸醴州〈宋史地理志〉宋好畤即上宜在乾州西北三十五里〈寰宇記〉
延安府延安郡 本延州元祐四年升為府舊置鄜延路統延鄜丹坊保安四州一軍其後増置綏徳軍又置銀州凡五州二軍銀州尋廢縣七〈宋史地理志〉延州城舊在延水東慶厯五年改卜水西〈元一統志〉哲宗自延安郡王升儲升延州為延安府〈揮麈前録〉
膚施 熙寜五年省豐林縣為鎮金明縣為砦並入焉〈宋史地理志〉延安府治膚施縣〈通考〉
延川 熙寧八年省延木縣為鎮入焉〈宋史地理志〉
延長 唐屬延州宋屬延安府〈賈志〉
門山 延安府領門山縣〈宋史地理志〉
臨真 宋臨真縣在甘泉縣東一百八十里今為鎮〈甘泉縣志〉
敷政 延安府領敷政縣〈宋史地理志〉敷政在安塞縣西一百二十里〈賈志〉
甘泉 唐屬鄜州宋屬延安〈續通考〉
鄜州洛交郡 屬永興軍路建炎三年没於金領縣五〈通考 按唐鄜州領洛交等五縣至金尚存而宋志鄜州止領宜川一縣並無洛交等縣且宜川原屬丹州從未割隸鄜州明係宋史遺簡今據通考補正〉
洛交 鄜州治洛交縣〈通考 按洛交即今州治〉
洛川 宋鄜州領洛川縣〈通考〉隋屬鄜州唐宋皆仍舊〈明一統志〉
三川 唐為三川縣宋因之明改三川驛〈馬志 按三川縣在鄜州西南六十里〉
直羅 宋鄜州領直羅縣〈通考 按直羅縣在鄜州西一百二十里〉
鄜城 宋鄜州領鄜城縣〈通考〉康定二年即鄜城縣置康定軍〈九域志 按鄜城縣在洛川縣東南七十里〉
坊州中部郡 坊州領縣二〈宋史地理志〉宋屬永興軍建炎後沒於金〈通志〉
中部 坊州治中部縣〈通考〉唐中部縣宋仍舊〈賈志〉
宜君 熙寧元年省昇平縣為鎮入焉〈宋史地理志〉
丹州咸寧郡 宋屬永興軍路領縣三〈通考 按有汾川雲巖二縣尋廢領縣一又宋志前永興軍領州十五原有丹州後乃不列州名惟以丹州所治之宜川縣屬鄜州亦史有脱悮今據通考改正〉
宜川 後魏義川縣太平興國中改名以鄜州廢咸寧縣入焉熙寜三年省汾川縣七年省雲巖縣為鎮入焉〈宋志〉宋丹州治宜川縣〈通考〉
保安軍 本延州永安鎮太平興國二年建為軍屬永興路建炎四年没於金〈宋史地理志 按保安軍不領縣即今保安縣〉
綏徳軍 唐綏州熙寜三年收復廢為城隸延州在州東北三十里元符二年改為軍〈宋史地理志 按宋綏徳軍不領縣所領城砦中有米脂砦元豐四年為米脂城即今米脂縣地又有清澗城宋史种世衡傳言延州東北二百里有故寛州請因廢壘而興之城成賜名青澗即今青澗縣地〉
銀州 銀州銀川郡領四縣五代以來為西夏所有元豐四年收復五年即永樂小川築新城距故銀州二十五里旋被西人陷没崇寜四年收復仍為銀州五年廢為銀川城〈宋史地理志〉
秦鳯路 府一鳯翔州十二隴鳯〈宋史地理志 按餘秦涇等十州俱屬西省〉
鳯翔府扶風郡 領縣九〈宋地理志〉
天興 鳯翔府治天興縣〈通考〉
岐山 宋鳯翔府領岐山縣〈宋史地理志〉
扶風 唐扶風宋仍舊〈明一統志〉
盩厔 大觀元年以盩厔縣清平鎮置軍〈宋史地理志按析縣東界置軍盩厔仍屬鳯翔〉
郿 唐屬鳯翔府宋因之〈明一統志〉
寳雞 唐寳雞縣屬鳯翔府宋仍舊〈賈志〉
虢 鳯翔府領虢縣〈宋史地理志 按虢縣在今寳雞縣東〉
麟遊 唐屬鳯翔府宋仍舊〈明一統志〉
普潤 宋鳯翔府領普潤縣〈宋史地理志 按普潤在今麟遊西北〉隴州汧陽縣 屬秦鳯路紹興後没於金領縣四〈通考〉汧源 汧源縣唐宋為州附郭〈明一統志〉
汧陽 汧陽舊縣在今縣西八十里後周於馬牢故城置宋移於此〈明一統志〉今縣西五里暉河西北有舊城乃唐宋舊治〈汧陽縣治〉
呉山 隴州領吳山縣〈宋史地理志 按吴山縣在州東南一百二十里〉隴安 開寳元年詔隴州置隴安縣〈隆平集〉本南由鎮古南由縣地開寳二年割汧陽縣四鄉於隴州界置隴安縣從轉運使李守信之奏也〈寰宇記〉隴安在州東南八十里〈九域志 按在州南百里吴山縣西以上屬隴州〉
長武 屬涇州咸平四年升長武鎮為縣五年省為砦大觀二年復為縣〈宋史地理志〉咸平四年以涇州長武鎮為縣仍隸涇州〈隆平集〉
利州路 南渡後府三興元〈除隆慶同慶二府在今四川界〉州十二金洋沔鳯〈除利閬八州在四川界〉軍二大安〈除天水軍在秦州界〉建炎後分利州為東西路興元金洋大安為東路治興元鳯興為西路治興州乾道四年合為一路淳熙二年復分〈宋史地理志〉
興元府梁州漢中郡 興元府領縣四南渡後復增縣一〈宋史地理志〉
南鄭 興元府治南鄭縣〈通考〉
城固 崇寧三年縣尉柴炳移於今治舊縣城在今城固縣西十八里〈漢中府志〉
襃城 宋嘉祐中徙治於山河堰北〈九域志〉唐建縣於打鐘壩村宋徙山河堰〈漢中府志〉
西 至道三年割隸大安軍三年還隸〈宋志〉本屬興元府宋平蜀以縣當衝要直屬朝廷〈縣道記〉
廉水 紹興四年析南鄭縣置以廉水為名〈宋史地理志〉紹興四年宇文介奏於南鄭縣南路石幢脩置廉水縣以便民輸納〈宋書宇文介傳〉宋興元路領廉水縣後廢廉水入南鄭〈元志〉廉水縣在漢中府南五十里紹定中廢〈賈志按在漢水南〉
洋州洋川郡 宋屬利州路領縣三〈通考〉蜀改源州宋復故〈洋縣志〉
興道 洋州治興道縣〈通考〉興道縣在洋縣東門内〈馮志〉西鄉 洋州領西鄉縣〈宋史地理志〉宋建於蒿坪山之陽未有城池〈漢中府志 按續通考西鄉宋端平中廢〉
真符 真符廢縣在洋縣東十里其治舊在桑坪店北宋末廢〈明一統志〉黄金縣乾徳四年併入真符仍移縣就廢黄金縣〈輿地紀勝〉
沔州順政郡 本興州紹興十四年為利州路治開禧三年吳曦僭改開徳府曦平改沔州縣二〈宋史地理志〉
順政 開禧三年改為畧陽〈宋史地理志〉沔州治順政縣〈通考
按順政今畧賜縣〉
長舉 宋沔州領長舉縣〈宋史地理志 按長舉在畧陽縣西一百里〉大安軍 本三泉縣屬興元府乾徳三年平蜀以縣直屬京師至道二年建為大安軍三年軍廢縣仍屬京紹興三年復升軍南渡後復置三泉縣隸軍〈宋史地理志〉至道三年建三泉縣為大安軍以西縣隸焉〈隆平集〉唐三泉縣移治嘉陵江東一里即宋故大安軍也今在寧羌州西北金牛驛西六十里〈禹貢錐指 按錐指又云紹興三年改建大安軍於今沔縣界即今沔縣西南九十里大安驛〉
金州安康郡 宋隸京西南路惟此一州未没於金建炎四年屬利州六年復隸京西南路十三年復隸利州路領縣五〈宋史地理志〉
西城 金州治西城縣〈通考〉西城在興安州城西四里〈馮志〉漢隂 紹興二年遷治新店以舊縣為鎮嘉定三年升滶口鎮為縣〈宋史地理志〉舊治在石泉界漢江之南皇祐四年沒於漢水紹興初徙治新店即今治也〈漢陰縣志〉
洵陽 乾徳四年廢淯陽縣入焉〈宋史地理志〉
石泉 石泉縣宋仍唐舊〈續通典〉
平利 熙寧六年省為鎮入西城元祐復〈宋史地理志〉宋以平利為鎮尋復置縣隸雲安郡後仍屬金州〈興安州志〉
鳯州河安郡 舊屬秦鳯路紹興十四年來隸縣三〈宋史地理志 按兩當河池二縣在今鞏昌界〉
梁泉 宋鳯州治梁泉縣〈通考 按梁泉在今鳯縣東一里〉
麟州新秦郡 屬河東路乾徳初移治吳兒堡縣一〈宋史地理志〉靖康元年京城受圍割麟府豐三州與夏人〈通考〉有楊家城在神木縣西北四十里即麟州也〈延安府志〉麟州在神木北六十里〈神木縣志 按麟州在神木北河套中〉
新秦 政和四年廢銀城連谷二縣入焉〈宋史地理志〉府州榮河郡 屬河東路本永安軍政和五年賜郡名榮河舊置麟府路縣一〈宋史地理志〉
府谷 府州治府谷縣〈宋史地理志〉
豐州寧豐郡 慶厯元年元昊攻陷州地嘉祐七年以府州蘿泊川掌地復建為州政和五年賜郡名寜豐〈宋史地理志〉豐川南至府州一百十五里西南至麟州一百四十里領寨二〈九域志〉靖康初入夏〈通考按豐州在府谷東北河套中〉
晉寧軍 屬河東路本西界葭蘆砦元豐五年收復六年併吳堡砦隸石州元祐四年以葭蘆給賜夏人紹聖四年收復元符二年以葭蘆砦為晉寧軍大觀三年以石州定胡來隸〈宋史地理志 按晉寧軍所領二縣俱在山西界惟定胡縣領呉砦即今吴堡縣〉
夏州 太平興國五年李繼捧來朝得州四夏銀綏宥縣八雍熙元年復以四州授繼捧自後不復領職方〈宋史地理志〉西夏河南之州曰夏州〈宋史西夏傳 按繼遷來朝四州尚領八縣則夏宥等州應復領縣但沿革未詳夏州今榆林府〉
宥州 西夏河南之州曰宥州鹽州〈宋史西夏傳 按宥州自唐寄治長澤縣在今靖邊縣界元昊約張子奭留於宥州即此又定邊縣古鹽州地〉
雲内州 本中受降城地遼初改雲内州有永濟柵拂雲堆縣二〈遼志〉靖康元年夏人渡河取雲内〈宋史西夏傳 按雲内州在今榆林府北河北岸〉
柔服 唐中受降城本漢九原地遼置雲内州領柔服縣〈明一統志〉
寜人 秦漢九原縣地〈明一統志〉
天徳軍 本中受降城開元中置天安軍於大同川乾元中改天徳移永濟柵今治是也遼太祖平党項遂破天徳軍〈遼志〉靖康元年夏人渡河取天徳〈宋史西夏傳 按天徳軍在榆林府西北河北岸〉
東勝州 唐勝州遼太祖神冊元年破振武軍勝州之民皆趨河東州廢晉割代北來獻復置統縣二〈遼史地理志 按遼東勝州即唐勝州舊地尚在河西岸今府谷東北〉
榆林 唐勝州治榆林縣後廢遼復置〈明一統志〉
河濱 隋榆林縣地唐析置此縣後廢遼復置屬東勝州〈明一統志〉
金肅州 重熙十二年伐西夏置〈金史地理志〉靖康元年夏人由金肅渡河取天徳軍〈宋史西夏傳〉有金宿城在府谷縣木瓜園北寨外〈延綏志 按金宿即金肅也在府谷縣北河套中〉
落思城 帝征西夏經落思城大掠而還〈元史太祖本紀 按落思城在榆林府西北河套中〉
右宋録路三府三州二十郡二十軍六縣暨城九十四夫宋都東京則陜為外路開國之初夏銀綏宥已不領職方南渡之後永興秦鳯亦咸非版籍所存者惟利州兩路陜之東南半壁而已今即宋史所載合南北終始而詳其制其地有入於夏遼而可考者亦並附見焉
金
金壤地封疆包東勝接西夏逾黄河復西厯葭州及米脂界又循渭至大散闗並出入京兆絡商州南與宋為表裏〈金地理志〉天㑹九年以陜西賜齊十五年齊廢天眷元年以陜西地歸宋三年復取之〈厯代紀事年表〉
京兆府路 宋為永興軍路皇統二年省併陜西六路為四曰京兆曰鄜延〈除慶原熙秦二路在西省〉府一郡四〈金史地理志〉金分陜西為五路京兆為東路〈馮志〉
京兆府 宋京兆郡永興軍皇統二年置總管府縣十二〈金史地理志〉宋屬永興軍路建炎二年金圍長安城陷三年張浚復取旋復失〈通考〉
長安 倚郭〈金志〉後唐長安金因之〈馮志〉
咸寜 倚郭本萬年後更名泰和四年廢尋復〈金史地理志〉咸寧縣大定二十一年改名〈清類天文書〉後唐咸寜宋改樊川金復為咸寧〈西安府志 按金志咸寜有乾祐鎮即故乾祐縣〉
興平 唐興平縣金仍舊〈續通考〉
涇陽 金屬京兆府〈賈志〉
臨潼 宋臨潼縣金仍舊〈續通考〉
藍田 唐屬京兆府金因之〈西安府志〉
雲陽 金京兆府領雲陽縣〈金史地理志 按雲陽在涇陽縣西北二十里〉髙陵 宋屬永興軍金屬京兆府〈馮志〉
終南 宋清平軍〈金史地理志 按宋清平軍領終南縣故城在盩厔縣東三十里金廢軍〉櫟陽 金京兆府領櫟陽縣〈金史地理志〉
鄠 宋屬京兆金仍舊〈續通考〉
咸陽 唐屬京兆金因之〈西安府志〉
乾州 宋嘗改為醴州天徳三年復縣四〈金史地理志〉奉天 乾州治奉天縣〈金史地理志〉
醴泉 宋隸醴州金屬乾州〈續通考〉
武亭 本武功大定二十九年以嫌顯宗諱更〈金史地理志〉武功金改武亭〈續通考〉
好畤 金乾州領好畤縣〈金史地理志 按好畤在今乾州〉
同州 宋馮翊郡縣六〈金史地理志〉宋屬永興路建炎元年没於金改屬陜西京兆路〈通考〉
馮翊 倚郭〈金史地理志〉
朝邑 左馮翊之東南踰三十里有縣曰朝邑〈金趙抃記〉唐朝邑金仍舊〈續通考〉
白水 宋復置屬同州金因之〈馮志〉
郃陽 貞祐三年以縣隸楨州〈金史地理志〉
澄城 唐屬同州金仍舊〈續通考〉
韓城 貞祐三年升為楨州以郃陽縣隸焉〈金史地理志〉耀州 耀州領縣四〈金史地理志〉宋屬永興路建炎四年没於金金隸陜西京兆府路〈通考〉
華原 金耀州治華原縣〈金史地理志〉
同官 後唐屬耀州金仍舊〈續通考〉
美原 金省富平入美原縣〈富平縣志〉
三原 後唐屬耀州金仍舊〈續通典〉
華州 宋華隂郡治鄭國初因之縣五〈金史地理志〉宋屬永興軍建炎元年没於金改屬陜西京兆路〈通考〉
鄭 金華州治鄭縣〈金史地理志〉
華陰 宋華陰金仍舊〈續通考〉
下邽 金華州領下邽縣〈金史地理志〉
蒲城 天禧四年改隸華州金因之〈蒲城縣志〉
渭南 宋省後復置金仍舊〈續通考〉
商州 宋上洛郡貞祐四年改隸陜州興定二年復來屬元光二年改隸河南路縣二〈金史地理志〉宋紹興十二年金求商州乃割商秦之半〈通考〉
上洛 金商州治上洛縣商洛豐陽皆舊為縣貞元二年廢為鎮〈金史地理志〉
洛南 宋洛南金仍舊〈續通考〉
鳯翔路 府二〈除平涼在西省〉防禦二〈除秦川在西省〉刺郡二〈俱在西省 金史地理志〉
鳯翔府 宋扶風郡皇統二年升為府縣九〈金史地理志〉鳯翔 倚郭舊名天興縣大定十九年更〈金史地理志〉金大定中以天興縣與慶衍殿字音相同改為鳯翔〈鳯翔縣志〉
寳雞 金鳯翔府領寳雞縣〈金史地理志〉
虢 金鳯翔府領虢縣〈金史地理志 按虢縣在今寳雞東〉
郿 貞祐四年屬恒州後又屬京兆府路〈郿縣志〉
盩厔 貞祐元年隸京兆府〈雍大記〉四年升為恒州以郿縣隸焉〈金史地理志按恒州尋廢〉
扶風 國初作扶興〈金史地理志按後仍為扶鳳〉
岐山 金屬鳯翔府〈續通考〉
普潤 鳯翔府領普潤縣〈金史地理志 按普潤在今麟遊界〉
麟遊 唐屬鳯翔宋金並仍舊〈馮志〉
隴州 宋汧陽郡海陵時隸熈秦路大定二十七年來屬縣三〈金史地理志増一縣〉
汧陽 倚郭〈金史地理志 按唐宋隴州俱治汧源惟金治汧陽似自金徙治〉
汧源 金隴州領汧源縣有吳山鎮〈金史地理志〉
隴安 太和八年以隴安寨升〈金史地理志 按隴安本宋縣或廢為寨金復置耳〉
呉山 大定二十七年増吳山鎮為縣〈續通考 按吴山縣金志未載今増入〉
鄜延路 府一領節鎮一刺郡四〈金史地理志〉
延安府 宋延安郡皇統二年置彰武軍總管府縣七〈金史地理志〉
膚施 延安府治膚施縣〈金史地理志〉
延川 宋屬延安府金仍舊〈賈志〉
延長 延長古髙奴地大定二十二年勘定延長縣治西北依山隴東南為平城〈金張廷楨築城記〉大定時縣令董成務築延長城移建縣治〈延長縣志〉
臨真 金延安府領臨真縣〈金史地理志〉唐臨真縣在州東南一百十里金因之〈九域志 按在甘泉東百八十里〉
甘泉 宋屬延安府金仍舊〈明一統志〉
敷政 金延安府領敷政縣〈金史地理志 按敷政在今安塞縣西南〉門山 金延安府領門山縣〈金史地理志 按門山縣在今宜川界〉丹州 金丹州領縣一〈金史地理志〉
宜川 宋宜川縣金屬丹州〈明一統志〉
保安州 宋保安軍大定二十二年升為州縣一〈金史地理志〉
保安 大定十一年以保安軍置〈金史地理志〉
綏徳州 宋綏徳軍大定二十二年升為州縣一清澗〈金史地理志〉宋綏徳軍金為州領八縣〈元史地理志 按金志綏徳州領縣一元志作領八縣考八縣中多宋時堡砦或金末置為縣今據元志補入〉
綏徳 金綏徳州領綏徳縣〈元史地理志 按宋改綏徳城為綏徳軍元復併綏徳縣入本州金之綏徳或即州附郭縣〉
清澗 本宋清澗城大定二十二年升〈金史地理志〉金綏徳州領清澗縣〈元史地理志 按元史惟此一縣與金志合但清澗元作青澗〉
米脂 金綏徳州領米脂縣〈元史地理志〉
綏平 金綏徳州領綏平縣〈元史地理志 按宋綏徳軍領綏平砦東至綏徳八十里或金因砦置縣〉
懐寧 金綏徳州領懷寜縣〈元史地理志 按宋綏徳軍領懷寜砦東至軍四十里〉
定戎 金綏徳州領定戎縣〈金史地理志 按宋志綏徳軍領克戎城東至軍六十里或即金定戎地〉
義合 金綏徳州領義合縣〈元史地理志〉義合廢縣在綏徳州東北五十里今為驛〈延安府志〉
嗣武 金綏徳州領嗣武縣〈元史地理志 按宋綏徳軍領嗣武砦南至米脂三十里〉
鄜州 宋洛交郡國初因之縣四〈金史地理志〉
洛交 倚郭〈金史地理志〉
直羅 唐直羅縣金因之〈九域志 按直羅在今鄜州西〉
鄜城 康定二年即鄜城縣置康定軍今因之〈九域志〉洛川 宋洛川金仍舊〈續通考〉
坊州 宋中部郡縣二〈金史地理志〉宋屬永興軍路建炎後没於金金隸陜西鄜延路〈通考〉
中部 坊州治中部縣〈金史地理志〉唐中部縣金仍舊〈續通考〉宜君 唐宜君屬坊州金仍舊〈續通考〉
邠州 宋新平郡靖難軍國初因之縣五〈金史地理志〉宋屬永興路金隸慶原路〈通考〉
新平 倚郭〈金史地理志 按新平即今邠州〉
淳化 宋屬邠州金因之〈賈志〉
宜祿 金邠州領宜祿縣〈金史地理志〉
永夀 宋𨽻醴州〈金史地理志〉宋屬醴州金屬邠州〈續通考〉三水 唐屬邠州金因之〈西安府志 按以上五縣屬邠州〉
長武 金涇州領長武縣〈金史地理志〉
葭州 本晉寧軍貞元中𨽻汾州大定二十二年升爲晉寧州二十四年更今名興定二年改𨽻延安府〈金史地理志〉葭州金初為夏人所踐皇統三年復立軍治後為州正大三年改屬鄜延路〈元一統志〉舊州址在州南二百步〈馬志 按金志葭州不領縣今據元一統志補縣五〉
通秦 金正大三年葭州領通秦縣至元六年省入州〈元一統志〉通秦寨在葭州北少西五十里〈延安府志〉在雙山堡南一百里〈延綏志 按葭州志云州西北百里碑記云古定西州也或金宋間置〉
彌川 金正大三年葭州領彌川縣至元六年併入州〈元一統志〉彌川故砦在葭州北一百四十里〈延安府志〉
太和 金葭州領太和縣至元六年併入神木〈元一統志〉有舊縣城在神木縣西南五十里即太和寨也〈延安府志〉
建寜 金末葭州領建寧縣本宋銀城縣地至元六年併入府谷〈元一統志〉建寧堡在府谷西北七十里〈葭州舊志〉
呉堡 葭州金正大三年領呉堡縣本呉堡寨〈元一統志〉元豐五年置呉堡砦金改為呉堡縣〈延安府志 按宋志有麟州在神木北元一統志云麟州金陷西夏〉
豐州 屬西京路豐州天徳軍遼嘗更名應天尋復金因之〈金史地理志〉
富民 在古豐州境本漢臨戎縣地〈明一統志 按富民在今定邊縣北河套中〉
雲内州 屬西京路領縣二〈金史地理志 按雲内州本中受降城地在今榆林府北河北岸〉
柔服 金雲内州舊領柔服縣〈元史地理志〉寧人舊縣大定後廢為鎮〈金地理志〉
雲川 本曷董鎮後升為裕民縣皇統九年復廢大統二十九年復升更為今名〈金史地理志〉
右金録路三府二州十五縣八十有三夫金取陜地始而畀齊旋復歸宋繼復取之其地北包東勝西抵大散南絡商州與宋相為表裏惟金商漢中之地終非其有宋史所謂以鶻嶺為界也至於省郡併州漸歸簡要後世亦多因之云
元
唐以前以郡領縣而已元則有路府州縣四等大率以路領府府領州州領縣〈元史地理志〉
陜西行中書省 路四〈除脱思麻路在四川〉府五〈除鞏平臨慶四府在西省〉州二十七屬州十二〈除涇州等二十六州在西省四川〉中統三年立陜西四川行省治京兆至元二十三年改為陜西等處行中書省〈元史地理志〉
奉元路 至元十六年改京兆為安西路皇慶元年改安西為奉元路領縣十一州五〈元史地理志〉
咸寧 金咸寧縣元仍舊〈明一統志〉天祐初韓建築新城後為奉元路治〈咸寜縣志〉
長安 後唐長安縣元仍舊〈明一統志〉金屬京兆元屬奉元路〈西安府志〉
咸陽 元省入興平尋復置〈續通考〉
興平 唐興平縣元仍舊〈明一統志〉元屬奉先路〈馮志〉
臨潼 至元四年省安西路櫟陽縣入臨潼〈元史世祖本紀〉藍田 元屬奉元路〈馮志〉
涇陽 至元二年併入髙陵縣三年復立〈元史地理志〉至元十四年以雲陽縣併入涇陽〈馮志〉
髙陵 元屬奉元路〈西安府志〉
鄠縣 元屬奉元路〈西安府志〉
盩厔 至元初併終南入盩厔又廢恒州以盩厔隸安西路〈元史地理志〉
郿 舊為郿州添置柿林縣至元元年省郿州為郿縣廢柿林〈元地理志〉元初為郿州隸平涼府至元中廢州為縣屬安西路〈郿縣志〉柿林廢縣在縣東四十里元時置郿州遺址猶存〈馬志〉
同州 宋定國軍元仍為同州領縣五〈元史地理志〉至元六年省馮翊縣併同州隸安西路〈同州志〉
朝邑 元同州領朝邑縣〈元史地理志〉元屬安西路〈西安府志〉白水 宋復置元仍舊〈續通考〉古城在縣南五里今名南寨堡元同僉陸大用築〈賈志〉
郃陽 元初屬楨州後仍舊〈明一統志〉
澄城 後唐屬同州元仍舊〈續通考〉
韓城 唐宋為韓城縣金曰楨州至元元年州廢二年再立六年州又廢止設縣〈元史地理志〉韓故城在薛封土嶺下天文志云至元二年復置楨州兼管韓城郃陽據此韓之舊城升為楨州土嶺為韓又建一城故今有遺跡也〈韓城縣志〉
華州 領三縣〈元史地理志〉鄭縣元始省入州〈郡國記〉至元十二年復華州鄭縣〈元史世祖本紀 按本紀似鄭縣廢而尋復但志未載〉
華隂 唐改太陰宋元仍舊〈續通考〉
蒲城 元中統初省至元二年復置〈華隂縣志〉
渭南 元省下邽縣入渭南名曰併管下邽〈渭南縣志〉耀州 元至元元年併華原縣入州又併美原入富平領三縣〈元志〉輝州古耀州也〈綱目集覽〉元改耀州為輝州𨽻奉元路〈三原縣志〉
三原 三原縣治南有城在清河南元至元時自東原下舊縣徙此其城蓋徙時築也〈馬理修新城記〉至元二十四年徙三原縣於龍橋鎮即今縣治〈三原縣志〉
富平 至元元年併美原入富平〈元史地理志〉金省富平入美原元復富平又以美原入之〈富平縣志〉
同官 五代唐屬耀州元仍舊〈續通考〉
乾州 宋醴州金復改乾州至元元年併奉天縣入州五年復置奉天省好畤入焉又割永壽來屬後又改奉天為醴泉領三縣〈元史地理志 按元本有醴泉縣元志云改奉天為醴泉疑悮〉
醴泉 金隸乾州元因之〈醴泉縣志〉
武功 金改武亭縣元復武功屬乾州〈續通考〉
永壽 宋金屬邠州至元十五年徙縣治於麻亭〈元史地理志〉宋隸邠州今屬乾州〈元單鵠學記〉
商州 領一縣〈元史地理志〉宋屬永興軍路元屬安西路〈明一統志〉
洛南 乾祐縣至元丙子改為乾祐巡檢司至壬辰仍復縣於舊地甲午裁革〈雍大記〉山陽古豐陽也碑記大元商州豐陽縣後遭兵燹廢〈新建縣治記〉
延安路 金鄜延路元改延安路領縣八州三〈元史地理志〉延州城舊在延水東宋改卜水西即今路城〈元一統志〉
膚施 元延安路治膚施縣〈元史地理志〉
甘泉 臨真縣至元二年併入甘泉〈元一統志〉
宜川 至元六年併丹州入宜川縣屬延安路〈元一統志〉元省門山縣入宜川〈賈志〉
延長 廣徳初改延長元仍舊〈續通考〉
延川 元延安路領延川〈元史地理志〉
安定 本宋舊堡元壬子年升為安定縣至元元年析置丹頭縣四年併丹頭入本縣〈元史地理志〉在今安定縣東宋安定堡元升為縣〈賈志〉丹頭城在縣東六十里後廢為鎮〈安定縣舊志〉
安塞 本金舊堡壬子年升為縣〈元史地理志〉元省敷政縣合為一〈安塞縣志〉
保安 金為保安州至元六年降為縣〈元史地理志〉
鄜州 舊領四縣元至元四年併鄜城入洛川又併洛交直羅入州六年廢坊州以中部宜君二縣來屬領三縣〈元史地理志〉
洛川 本漢鄜縣地金元皆仍舊〈續通考〉
中部 元廢坊州以縣屬鄜州〈續通考〉坊州在中部西南元省入中部縣〈馮志〉
宜君 元廢坊州以縣屬鄜州〈續通考〉
綏徳州 宋為綏徳軍金為州至元四年併義合綏徳入本州領二縣〈元史地理志〉
清澗 歸附後併綏平入懐寜至元四年併懐寜入清澗〈元史地理志〉元屬綏徳州又改隸延安路〈清澗縣志〉
米脂 歸附後併嗣武入米脂至元四年又併定戎入米脂〈元史地理志〉宋置米脂城金升為縣元以嗣武克戌二縣省入〈續通考〉榆林衛元為米脂縣地〈禹貢錐指〉
葭州 金葭州元至元六年併通秦彌川葭蘆入州領三縣〈元史地理志〉
神木 元初立雲州於麟州之神木寨至元六年廢州為縣又併太和入神木〈元史地理志〉雲州故城在今縣東三里㢲山〈明一統志〉元碑載至正八年改雲州為神木縣因㢲山有神樹二株故名〈神木縣志〉
吳堡 至正元年省二年復置〈元一統志〉元世祖辛邜改吳州乙未復為呉堡〈葭州志〉
府谷 後唐為府州元初建州治至元六年廢為縣又併建寜入府谷〈元史地理志〉金皇統八年麟府為西夏所據元初收附復建府州治改屬延安路至元元年州廢二十六年縣屬葭州〈元一統志〉
興元路 唐興元府元立興元路以鳯金洋三州隸焉元初割西縣屬沔州以洋州西鄉縣來屬領縣四州二〈元史地理志〉
南鄭 興元路治〈元史地理志〉
城固 唐城固宋元仍舊〈續通考〉
襃城 元徙治於山河堰東南五里〈續通考〉
西鄉 宋端平中廢元復置〈續通考〉宋改建於蒿坪之陽百步元皇槶公屯戍西鄉改遷今治去蒿坪一里許〈西郡縣志〉
鳯州 至元五年以在郭梁泉縣併入州隸興元路〈元史地理志〉
洋州 宋洋州至元二年省興道真符二縣入州〈元史地理志〉
金州 宋升為金房開達四州路元為散州〈元史地理志〉州初治漢江北去水百步後移南〈元舊志〉平利洵陽漢隂石泉元併省入金州〈續通考〉元改平利洵陽漢陰為巡檢司改武安為石泉巡檢司既而復漢陰為縣故老相傳元人殺戮殆盡縣盡改巡司〈興安州志 按西城縣亦元省入州〉
鳯翔府 元初立鳯翔路至元九年更為散府領縣五〈元志〉鳯翔府屬陜西行省〈鳯翔府志 按元志陜西漢中道肅政廉訪司治鳯翔〉
鳯翔 金鳯翔縣元仍舊〈續通考〉
扶風 唐扶風縣元仍舊〈賈志〉
岐山 元鳯翔府領岐山縣〈元史地理志〉
寳雞 虢縣元省入寳雞故城在縣東六十里〈明一統志〉麟遊 元廢普潤入麟遊〈明一統志〉
邠州 金領宜禄永壽三水等五縣元領二縣〈續通考〉初屬莊浪路尋改屬鳯翔府又直隸陜西行省〈邠州志按元志至元二十一年以邠州隸漢中道宣慰司〉
新平 元邠州治新平縣〈元史地理志〉
淳化 至元七年併三水入本縣〈元史地理志〉宋淳化縣元移縣治於三水改為三水縣至正十八年知縣賈克禮移治為今淳化縣〈邠州志 按長武元併入涇州〉
隴州 屬鞏昌府舊領四縣元領縣二〈元史地理志〉
汧源 元至元七年省呉山隴安入汧源〈元史地理志〉延祐四年併汧源縣入隴州〈元史仁宗本紀〉
汧陽 古城在北山麓唐太和中所築元至元二年因圮壞移建新城在汧暉二河之間〈汧陽縣志〉
沔州 宋沔州至元四年隸廣元路二十年廢襃州止設鐸水縣遷沔州而治焉領三縣〈元史地理志〉壬子年復立沔州於舊治至元二十年遷州治鐸水縣畧陽屬焉〈元一統志〉
鐸水 沔州治鐸水縣本西縣舊鎮也戊午年以其地升為襃州改鎮為縣至元二十年廢襃州移沔州來治後省縣入州東北至襃城縣六十里〈元一統志〉
大安 初為大安州至元十二年降為大安縣屬沔州尋併三泉縣入之〈元一統志 按大安即寜羌州〉
畧陽 至元二十年併長舉及西縣入焉〈元史地理志〉元移沔州治鐸水仍以畧陽為屬縣〈續通考〉
豐州 屬大同路唐豐州金為天徳軍元復為豐州舊有富民縣元至元四年省入州〈元史地理志 按元豐州仍唐舊地在今榆林府定邊縣北河套中〉
雲内州 屬大同路唐天徳軍即中受降城之地金為雲内州舊領雲川柔服二縣元初廢雲川至元四年省柔服入州〈元史地理志 按唐榆林郡元為東勝州地〉
右元録省一路三府一州十六縣五十八夫元當統一之後北據朔方五原南有興商漢沔闗中土宇較宋與金增其式廓矣而陜右建置反畧於兩代豈真存要去閒哉蓋縁兵燹之後土曠人稀故朔漠豐雲空建州名東南金洋邈無屬縣亦稍荒畧矣因輯而録之以志其槩云
明
陜西布政司 明初立陜西行中書洪武九年改承宣布政使司領八府一州〈賈志 按除平慶鞏臨四府在西省〉明置都指揮使領榆林潼闗等衛〈續文獻通考〉
西安府 洪武二年徐達入奉元路改西安府〈名山藏〉明初西安府領州五縣二十六景泰三年增置縣一〈鎮安〉成化十三年增置州一〈商〉縣三〈山陽商南三水〉萬厯十一年又增縣一〈長武〉乃領州六縣三十一〈西安府志〉
長安 元屬奉元路明為西安府附郭縣〈西安府志〉城自天祐間襲唐之舊而約其制洪武初始増修之〈咸寜縣志〉縣在城西門外洪武四年移於今治〈雍大記〉
咸寧 明與長安俱為西安府附郭〈西安府志〉縣在城東門外洪武三年移於今治〈雍大記〉
咸陽 在府城西北五十里〈明一統志〉洪武二年井邑丘墟於東原之阪就民居為縣四年縣丞孔文郁始遷邑復故址〈李炳遷縣記〉
興平 在府城西一百里宋元仍舊明因之〈明一統志〉臨潼 在府城東五十里〈明一統志〉元仍舊明因之〈續通考〉涇陽 在府城西北七十里〈明一統志〉元復置明因之〈續通考〉髙陵 在府城東北八十里〈明一統志〉元屬奉元路明隸西安府〈賈志〉明析東南數里於臨潼縣於是𥚹小〈髙陵縣志〉
鄠 在府城西南七十里〈明一統志〉元仍舊明因之〈續通考〉藍田 在府城東南九十里〈明一統志〉元屬奉元路明屬西安府〈賈志〉
盩厔 在府城西南一百六十里〈明一統志〉元隸奉元路明洪武二年隸西安府〈雍大記〉
三原 在府城北九十里〈明一統志〉舊隸耀州𢎞治四年改隸〈明會典〉𢎞治三年本縣民巨海陳請三原隸耀州轉運不便因改隸西安府〈三原縣志〉
渭南 在府城東七十里〈明一統志〉舊隸華州嘉靖三十八年改隸〈明會典〉洪武十四年始革併管下邽名隸華州〈渭南縣志〉
醴泉 在乾州東七十里〈明一統志〉舊隸乾州嘉靖三十八年改隸〈明會典〉御史梁汝魁改隸西安府〈醴泉縣志〉
商州 在府城東南二百六十里〈明一統志〉洪武七年降州為縣隸西安府成化十三年盜王彪平巡撫原傑議析商縣東為商南縣南為山陽縣升商縣為州併洛南鎮安屬焉隸西安府又商州治因元之舊〈商州志〉
鎮安 在府城南二百五十里〈明一統志〉鎮安縣洪武八年立乾祐巡檢司屬咸寜縣景泰三年先建於野猪坪後遷謝家灣即今縣治〈雍大記〉景泰三年置鎮安縣屬西安府成化八年改屬商州〈西安府志〉乾祐縣元廢明於廢縣北二十里置鎮安縣〈明一統志〉
雒南 在府城南二百里〈明一統志〉明初降商州為縣割本縣屬華州成化十三年升商縣為州復屬商州天啓初諱洛為雒〈雒南縣志〉
山陽 在州城南一百二十里〈明一統志〉山陽古豐陽也明以户口鮮少降豐陽為巡檢司〈山陽縣志〉成化十三年徙巡檢司於曼川於豐陽故址置山陽縣又以在北山之南故名〈山陽縣舊志〉
商南 在州城東六十里〈明一統志〉成化十三年巡撫原傑奏分商縣以東地置商南縣初置層峯驛尋徙沐水西即今治〈商南縣舊志〉商南地面對羣山左跨沐水成化十七年巡撫余子俊創建兹邑〈黄儼建商南縣碑記按二説不同大抵原創置縣於層峯驛余徙治於沐水西〉
同州 在府城東北二百八十里〈明一統志〉元領五縣明因之〈續通考〉明州縣皆仍元舊隸西安府〈同州志〉
朝邑 在州城東三十里〈明一統志〉元屬安西路明屬同州〈西安府志〉
郃陽 在州城東北一百二十里〈明一統志〉元屬同州明因之〈續通考〉
澄城 在州城北一百二十里〈明一統志〉元仍舊明因之〈續通考〉
白水 在州城西北一百二十里〈明一統志〉舊城在縣南五里明洪武初移於今治〈舊縣志〉元末兵亂寄治於南臨川張既至謂南臨川阻河傍谷不免衝激始反舊治〈白水縣志〉
韓城 在州東北二百二十里〈明一統志〉元廢楨州止設縣明因之〈續通考〉
華州 在府城東二百里〈明一統志〉隸西安府領四縣成化間改洛南隸商州嘉靖間改渭南隸西安〈華州志〉
華陰 在州城東七十里〈明一統志〉元屬華州明因之〈西安府志〉蒲城 在州城北一百二十里〈明一統志〉至元二年復置明因之屬華州〈西安府志〉
耀州 在府城北一百八十里〈明一統志〉元改耀州為輝州洪武二年仍改耀州〈三原志〉耀州屬西安府領四縣後宜君改隸延安𢎞治三年改三原隸西安〈耀州志〉
同官 在州城北七十五里元屬耀州明因之〈明一統志〉富平 在州城東南七十五里〈明一統志〉元張思道據縣依窑橋險居徐達經畧闗中即以為縣隸耀州故城在縣東北十里〈富平縣志〉本名窑橋頭元徙治於此景泰初知縣張應舉始築城〈賈志〉
乾州 在府城西北一百八十里〈明一統志〉元屬奉元路明屬西安府領三縣嘉靖三十八年以醴泉隸西安〈乾州志〉
武功 在州城西南六十里〈明一統志〉元隸奉元路明隸乾州〈雍大記〉
永壽 在州城北九十里〈明一統志〉元屬乾州明因之〈續通考〉元徙縣於麻亭鎮明末城郭傾頹因結寨於虎頭山〈永壽縣志〉
邠州 在府城西北三百五十里〈明一統志〉元領二縣明以新平省入州復置三水長武二縣並淳化領縣三屬西安府〈續通考〉
淳化 在州東二百里〈明一統志〉元併三水入縣明因之〈明一統志〉
三水 在州城東四十里〈明一統志〉元以三水併入淳化成化十四年始割淳化十六里為此邑〈三原縣志〉成化丁酉余子俊奏復故縣〈雍大記〉
長武 宜禄縣明省入邠州改宜禄鎮萬厯十一年復置長武縣屬邠州〈西安府志〉取縣西長武故城為名〈長武縣志〉
鳯翔府 元屬鳯翔路明為鳯翔府領州一縣七〈明一統志〉鳯翔 鳯翔府附郭〈明一統志〉
岐山 在府城東五十里〈明一統志〉元屬鳯翔府明因之〈續通考〉
寳雞 在府城西南九十里元仍舊明因之〈明一統志〉扶風 在府城東一百一十里〈明一統志〉元仍舊明因之隸鳯翔府〈賈志〉
郿 在府城東一百四十里〈明一統志〉元屬安西路明隸鳯翔府〈郿縣志〉
麟遊 在府城東北一百二十里元仍舊明因之〈明一統志〉隴州 在府城西一百八十里〈明一統志〉元領縣二明以汧源省入改屬鳯翔府領汧陽一縣〈續通考〉汧源縣為州之附郭洪武初始歸併本州〈隴州志〉
汧陽 在州城東九十里〈明一統志〉汧陽廢縣在縣西五里嘉靖二十六年為大水衝陷明年始移今治〈汧陽縣志〉舊隸隴州嘉靖三十八年改隸〈明會典〉
漢中府 元立興元路洪武三年改為漢中府領寜羌興安二州十四縣〈續通考〉萬厯二十三年興安州改直隸割六縣𨽻州府領州一縣八〈漢中府志〉
南鄭 漢中府附郭〈明一統志〉縣治舊在城西南隅洪武八年改創城中〈雍大記〉
襃城 在府城西北四十五里〈明一統志〉元徙治於山河堰東明因之〈續通考 按襃城縣志有雲霧廢縣在縣西一百七十里未詳所始〉
城固 在府城東七十里〈明一統志〉元仍舊明因之隸漢中府〈賈志〉
洋 在府城東南一百二十里〈明一統志〉元省興道真符入洋州明省為縣〈續通考〉
西鄉 在府城東南二百二十里〈明一統志〉元屬興元路明屬漢中府〈馮志〉
鳯 在府城西北三百八十里〈明一統志〉洪武三年仍為鳯州隸鳯翔府四年改隸漢中七年降州為縣〈漢中府志〉縣之南岐山鳯曾翔集遂以名縣〈漢中府志〉
沔 在府城西北一百一十里〈明一統志〉舊隸寜羌州嘉靖三十八年改隸〈明㑹典〉洪武二年仍為沔州七年降州為縣成化二十二年改屬寜羌州嘉靖三十八年屬漢中府〈沔縣志 按漢中府志作崇禎間始隸府〉明初改州為縣洪武四年知州王昱移於今治舊治在今縣東二十里置舖又縣以沔水為名〈漢中府志〉
畧陽 在府城西北三百一十里〈明一統志〉洪武七年廢沔州長舉總為畧陽縣隸寜羌州崇禎間隸漢中府明初屬沔州洪武七年改屬漢中府成化二十二年隸寜羌州〈賈志〉用武之地曰畧象山之南曰陽因平氐羌之亂南北朝以此為名〈畧陽縣志〉
寜羌州 在府城西三百里〈明一統志〉本沔陽縣地名羊鹿坪洪武三十年建寜羌衛成化二十二年巡撫鄭時以地僻山險奏設州於衛治南領沔縣畧陽崇禎間以縣去州逺不領縣以寜羌為名欲羌之永寜耳〈漢中府志〉
興安州 明初為金州屬漢中府萬厯中改興安州領六縣〈續通考〉萬厯十一年大水城壊分守劉致中築新城於趙臺山下易名興安州屬漢中府二十年州人以十不便條議復以興安直隸陜西布政司仍以石泉漢隂二縣屬焉又州初治漢水北後移水南萬厯十一年移治於故城南原三里許〈興安州志〉
平利 在州南九十里〈明一統志〉元改為巡檢司隸興元路洪武五年仍為平利縣屬漢中府嘉靖二十九年復隸金州萬厯十一年隸興安州又洪武五年改遷平利縣先是平利縣舊治在白土闗東既而遷於石牛河口至是始改遷於女媧山西灌河口〈興安州志〉
石泉 在州西八十里〈明一統志〉元省入金州明復置〈續通考〉舊隸金州嘉靖二十八年改隸漢中府〈明㑹典〉萬厯二十四年還屬興安州〈興安州志〉
洵陽 在州東一百二十里〈明一統志〉元併入金州洪武三年復置隸興安州〈賈志〉
紫陽 在州城西二百二十五里〈明一統志〉正徳七年添設〈明會典〉本漢隂縣之東南隅正徳五年立紫陽堡六年總制洪鐘奏升為縣又縣治初設於紫陽灘之左是為舊縣無城垣嘉靖三十五年知縣張亨甫遷於紫陽灘之右是為新縣〈紫陽縣志〉
漢隂 在州西一百五十里〈明一統志〉元省入金州明復置〈續通考〉漢隂縣舊隸金州嘉靖三十八年改隸漢中府〈明會典〉萬厯二十四年復改屬興安州〈興安州志〉
白河 在州南二百一十里〈明一統志〉成化十三年添設〈明㑹典〉成化八年立白河堡十二年巡撫原傑置白河縣隸鄖陽府後改屬興安州〈州志〉成化中原公撫安流逋割洵陽地三分之一為白河縣〈洵陽縣志〉白河縣後移治唐家洲〈冊説〉
延安府 元延安路明洪武二年復為延安府〈雍大記〉領綏鄜葭三州十六縣〈續通考〉
膚施 元屬鄜延路明為延安府附郭〈膚施縣志〉
安塞 在州城西北四十里元置安塞縣明因之〈明一統志〉邑城本秦漢髙奴故地嘉靖間因城北水患邑令韓震等移南就北規模悉遵舊制〈安塞縣志〉
甘泉 在府城西南九十里〈明一統志〉元甘泉縣明因之隸延安府〈賈志〉
安定 在府城北一百九十里〈明一統志〉金安定堡元升為縣洪武三年仍為安定縣〈馬志〉
保安 在府城西北一百八十里〈明一統志〉元降州為縣明因之〈續文獻通考〉
宜川 在府城東南二百八十里〈明一統志〉元隸延安路明因之隸延安府〈賈志〉
延川 在府城東二百里〈明一統志〉元仍舊明因之〈續通考〉延長 在府城東一百五十里〈明一統志〉上城在縣北二百步髙部山四面陡絶明末避亂建縣治
清澗 在綏徳州城南一百二十里〈明一統志〉舊隸綏徳州嘉靖四十一年改隸〈明會典〉元隸延安路洪武二年隸綏徳州𢎞治九年知縣岳玉引元制復隸延安府〈清澗縣志〉
鄜州 在府城南一百八十里元鄜州屬延安路明因之領縣三〈明一統志〉
洛川 在州城東六十里〈明一統志〉元仍舊明因之〈續通考〉中部 在州城南一百四十里〈明一統志〉明初元縣丞伯顔以城降仍為中部〈中部縣志〉明末亂起西北陷城自中部始姚侯因城上城即古坊州〈王相業修城記〉
宜君 在州城南二百一十里〈明一統志〉元屬鄜州明因之〈續通考〉
綏徳州 在府城東北三百六十里〈明一統志〉元領二縣明改清澗屬延安領米脂一縣〈續通考〉洪武四年領清澗米脂葭縣三縣八年升葭縣為州𢎞治九年清澗隸延安府止領一縣〈綏徳州志〉
米脂 在州城北八十里金米脂縣屬綏徳州明因之〈明一統志〉
葭州 在府城北五百八十里〈明一統志〉金葭州隸延安府明仍隸延安領縣三〈賈志〉洪武四年改為葭縣隸綏徳州八年復曰葭州〈雍大記〉
吳堡 在州城南八十里〈明一統志〉元吳堡縣洪武十年主簿蘇守正言縣事不敷併綏徳州十四年尋復屬葭州〈吴堡縣志〉
神木 在州城東北三百里〈明一統志〉元神木縣洪武六年廢十四年復屬葭州〈葭州志〉元縣在城東三里正統八年徙今治〈神木縣志〉
府谷 在州城東北五百里〈明一統志〉元府谷縣洪武六年省十四年復置屬葭州〈延安府志 按馬志有芭州城在府谷縣北九十里未詳所始〉
陜西都指揮使司 領衛二十六守禦千户所四〈賈志按都司治西安除十八衛及工所在西省〉
西安前衛 在西安府治東南洪武初建〈明一統志〉
西安後衛 在西安府治東南洪武中建〈明一統志〉
西安左衛 在西安府治東南〈明官制 按亦洪武中建〉
西安右衛 在西安府治東為秦府置〈明官制 按亦洪武中置今徙置西省〉
延安衛 屬陜西都司在延安府治北洪武二年建〈明一統志〉
塞門所 塞門守禦百户所屬延安衛在安塞縣北一百五十里洪武十二年建〈明一統志〉
安定所 安定守禦百户所屬延安衛在保安縣治北洪武二年建〈明一統志〉
保安所 保安守禦百户所屬延安衛在保安縣治南洪武十二年建〈明一統志〉
綏徳衛 屬陜西都司在綏徳州治北洪武六年建〈明一統志〉
鎮羌所 鎮羌守禦千户所屬陜西都司在神木縣治西正徳二年建〈明一統志〉
榆林衛 屬陜西都指揮使〈賈志〉明初為榆林莊本綏徳衛屯所東勝失守始築榆林城成化間余子俊移綏延鎮於榆林莊置榆林衛分東中西三路為守中路屬鎮城堡十東有雙山常樂西有保寜響水波羅懐逺威武清平至歸徳魚河則在鎮南西路堡十有龍州鎮靖鎮羅靖邊寜塞桞樹澗安邊磚井定邊鹽塲〈圖書編〉河套元末為王保保所據明初追逐之築東勝等城正統間失東勝退守黄河套中成化八年築榆林三路邊墻遂棄河守墻〈九邊考〉天順二年毛里孩等始入居河套漢朔方五原二郡遂不登版圖〈禹貢錐指〉
鳯翔所 鳯翔守禦千户所屬陜西都司在鳯翔府治東洪武二年建衛四年改為所〈明一統志〉
漢中衛 屬陜西都司在漢中府治西洪武四年建〈明一統志〉
寧羌衛 在寜羌州城内〈明一統志〉洪武三十年建〈漢中府志〉沔縣右所 守禦沔縣右千户所在縣治東洪武中隸漢中衛〈明一統志〉
金州所 屬陜西都司〈賈志〉金州守禦千户所在州治西洪武間建〈明一統志〉
潼闗衛 初設潼闗守禦千户所隸陜西都司後改潼闗衛隸河南都司復改隸中軍都督府〈賈志〉南京中軍都督府領河南都司舊有潼闗衛後屬直隸〈明㑹典按司衛所後多廢改〉
右明録司一府四州十二縣六十六衛八所七洪武二年始命徐達經理闗中凡郡縣係金元省併者多仍其舊惟改奉元路為陜西布政司以統四府又以府統州以州統縣使相維相制至於闗中阨塞兼置衛所即宋之軍也名掌軍戎職同守令亦職方之所當考因並詳其制以備前朝典故云
陜西通志巻五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陝西通志>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 733年 (提及)
- 757年 (提及)
- 618年 (提及)
- 713年 (提及)
- 666年 (提及)
- 703年 (提及)
- 668年 (提及)
- 619年 (提及)
- 701年 (提及)
- 710年 (提及)
- 621年 (提及)
- 737年 (提及)
- 643年 (提及)
- 895年 (提及)
- 620年 (提及)
- 626年 (提及)
- 617年 (提及)
- 686年 (提及)
- 671年 (提及)
- 897年 (提及)
- 900年 (提及)
- 584年 (提及)
- 784年 (提及)
- 685年 (提及)
- 760年 (提及)
- 625年 (提及)
- 716年 (提及)
- 664年 (提及)
- 658年 (提及)
- 709年 (提及)
- 822年 (提及)
- 886年 (提及)
- 889年 (提及)
- 654年 (提及)
- 724年 (提及)
- 583年 (提及)
- 707年 (提及)
- 572年 (提及)
- 651年 (提及)
- 663年 (提及)
- 673年 (提及)
- 715年 (提及)
- 606年 (提及)
- 708年 (提及)
- 714年 (提及)
- 669年 (提及)
- 702年 (提及)
- 623年 (提及)
- 624年 (提及)
- 586年 (提及)
- 653年 (提及)
- 650年 (提及)
- 679年 (提及)
- 704年 (提及)
- 722年 (提及)
- 824年 (提及)
- 738年 (提及)
- 712年 (提及)
- 1229年 (提及)
- 725年 (提及)
- 902年 (提及)
- 730年 (提及)
- 649年 (提及)
- 821年 (提及)
- 907年 (提及)
- 923年 (提及)
- 930年 (提及)
- 908年 (提及)
- 925年 (提及)
- 909年 (提及)
- 916年 (提及)
- 910年 (提及)
- 949年 (提及)
- 997年 (提及)
- 1125年 (提及)
- 1015年 (提及)
- 1118年 (提及)
- 1107年 (提及)
- 1127年 (提及)
- 1087年 (提及)
- 1088年 (提及)
- 993年 (提及)
- 1117年 (提及)
- 1070年 (提及)
- 1072年 (提及)
- 1089年 (提及)
- 1075年 (提及)
- 1129年 (提及)
- 1041年 (提及)
- 1068年 (提及)
- 977年 (提及)
- 1130年 (提及)
- 1099年 (提及)
- 1001年 (提及)
- 1108年 (提及)
- 1168年 (提及)
- 1175年 (提及)
- 1104年 (提及)
- 1144年 (提及)
- 1207年 (提及)
- 996年 (提及)
- 1210年 (提及)
- 1052年 (提及)
- 1073年 (提及)
- 1126年 (提及)
- 1114年 (提及)
- 1115年 (提及)
- 1062年 (提及)
- 1097年 (提及)
- 1109年 (提及)
- 980年 (提及)
- 984年 (提及)
- 1043年 (提及)
- 1138年 (提及)
- 1142年 (提及)
- 1128年 (提及)
- 1204年 (提及)
- 1189年 (提及)
- 1215年 (提及)
- 1216年 (提及)
- 1218年 (提及)
- 1213年 (提及)
- 1187年 (提及)
- 484年 (提及)
- 1143年 (提及)
- 1226年 (提及)
- 1149年 (提及)
- 1262年 (提及)
- 1286年 (提及)
- 1279年 (提及)
- 1312年 (提及)
- 1277年 (提及)
- 1275年 (提及)
- 1287年 (提及)
- 1278年 (提及)
- 1348年 (提及)
- 1341年 (提及)
- 1148年 (提及)
- 1272年 (提及)
- 1284年 (提及)
- 1358年 (提及)
- 1317年 (提及)
- 1283年 (提及)
- 1376年 (提及)
- 1369年 (提及)
- 1452年 (提及)
- 1477年 (提及)
- 1371年 (提及)
- 1370年 (提及)
- 1559年 (提及)
- 1381年 (提及)
- 1374年 (提及)
- 1375年 (提及)
- 1472年 (提及)
- 1481年 (提及)
- 1478年 (提及)
- 1547年 (提及)
- 1486年 (提及)
- 1397年 (提及)
- 1372年 (提及)
- 1550年 (提及)
- 1549年 (提及)
- 1556年 (提及)
- 1562年 (提及)
- 1377年 (提及)
- 1373年 (提及)
- 1443年 (提及)
- 1379年 (提及)
- PD-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