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隋唐兩朝志傳/03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隋唐兩朝志傳
◀上一回 第三十八回 秦王十計羞李密 下一回▶

  當日,李密即領原跟隨將士二十餘人離了長安,望北而行,直至豳州。哨馬報說秦王人馬至近,李密慌問祖君彥曰:「秦王有問教,吾如何對答?」君彥曰:「不問則已,若有問時,只推聖上教臣遠接。秦王雖懷舊意,亦不敢加害於大王矣。」

  密曰:「此言甚善。」

  二人正在商議,忽見一彪人馬奔來,密慌與眾將近前迎之。

  但見:金鼓喧天,炮聲振地,錦衣隊隊,花帽簇簇。左右總管十八,兩邊劍戟排勻。前面數行高聲喝導,正中坐下世子還朝。

  密與眾將分班而立,令樂官壩篪迭奏,鼓瑟承迎。馬上之將大呼曰:「吾非秦王,乃是長孫無忌、劉弘基也。秦王尚在後面未來,汝是甚人?可立待之。」李密聞言,心中氣恨懊惱:秦王待我何薄!以此二人裝作王子,與我來接,特地如此羞我。

  欲待不接,又恐主上見怪;若接則羞臉難藏。

  與眾將正在懊惱,又見一隊人馬排列而來,蠻輿耀目,劍戟森嚴,旗分五色,鳳起蛟騰,喝聲漸逼向前,兩面迴避金牌。

  李密暗思必是秦王,遂拱手而立,呼接千秋。馬上二人笑曰:「吾二人殷開山、白顯道也,大王欲接秦王,後面保駕帷幔高坐是也,大王可向前迎之。」李密聽言,捶胸跌腳,滿面羞慚,仰天歎曰:「大丈夫不能自立,屈於人下,受此恥辱,何面目立於天地間乎!」即欲拔劍自刎,王伯當向前急奪之曰:「大王何如此自尋死耶?昔戰國之時,越王勾踐為吳王夫差所敗,棲於會稽山,身請為奴,妻請為妾。夫差赦其死罪。勾踐歸國,乃苦身焦思,臥薪嚐膽,志在復仇。越後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一旦興兵,滅了吳國。大王不可因小以失大也。」密曰:「吾亦人傑也,安受此腌臢惡氣?」伯當日:「時勢如此,請大王思之。」

  此時李密怒氣略息,忽人報曰:「前面風捲出一面黃旗,大書『秦王』二字。今次來者,必是秦王。」密無柰,只得侍於路側。驟然一隊人馬到來,飛旗彩耀,寶駕相連,將跨銀鬃之馬,渾如璧玉麒麟。力士前引,掌扇後隨,史岳、陶武欽依隊有進,王常、丘士尹按轡徐行。四將認得是李密,各在馬上口稱:「大王休怪失禮!」密與數將默然無語,不覺眼淚流下,連聲叫苦。伯當三回五次,只以忍言慰之。

  原來秦王聽知李密投唐,欲報前仇,帝令李密來接,特地交十將妝作秦王車駕,與密接見,不是秦王,十次羞恥。時馬三保、洛陽史二人排列左右護衛,猶如天王之狀。李密見是秦王,向前告曰:「老拙有失遠迎,殿下勿責。」言未絕,只見秦王認是李密,即咬牙嚼齒,怒髮衝冠,手持寶雕弓,兜滿弓弦,搭上一箭,嚇得密將祖君彥、周臣、王伯當三人俯伏在地,面如土色。密跪在後面,兩手捧住其臉,彷惶戰慄不已。秦王見三人在地下打作一團兒,猶如宿犬之狀,即收其箭,以弓梢指定李密,罵曰:「汝這匹夫逆賊,誰教汝來?本待射汝一箭,報卻縲紲之仇,恐連累了這三人的性命,說我不能容物。暫饒汝的性命,權寄汝這一顆狗頭在頸,想亦只在早晚。」大喝一聲,李密唯唯惶恐而退。秦玉駕入長安。次日,面奏唐帝:「托父王洪福,今擒得薛仁杲、羅宗睺囚在監車,專候聖旨發落。」帝大喜,即令武士擁出,斬於市曹。當日,帝賜秦王金一千兩,銀二千五百兩,蜀錦一千匹,其餘將土皆論功升賞。

  卻說李密含羞退歸邢府,旦夕坐臥不安,憂形於色,私謂王伯當日:「汝教吾歸唐,深言神堯大德。今見秦王,身若芒刺,令吾坐不安席,如之奈何?」伯當日:「屈身守分,以待天時,不可與命爭也。」當日散去,李密心中轉悶,無計可施。

  是夜月明,密思昔日如此英雄,獨霸金墉,今日如此受人之制,放聲而哭。忽見一人自外而入,大笑曰:「主上何故如此?有何不決之事,何不與我商議,而自苦也?」視之,乃祖君彥也。

  密請問之曰:「吾所苦者,受人之制也。」君彥曰:「何不往山東收撫士卒,取王世充如拾芥耳。實取大業於人之下,非大丈夫之志也。」正商議間,一人倏然而入曰:「公等所謀,吾已知之。吾亦隨往,暫助一馬之力。」密大喜,請坐而問之,乃賈閏甫也。三人共議,閏甫曰:「只恐唐帝不肯大王前去。」密曰:「吾有金銀、珠玉、眷屬、士卒在彼以為質,當必不疑。」次日,密入見帝,拜於闕下。帝問其故,答曰:「自投唐後,累荷重恩,未有寸功補報。今山東之眾,皆臣故時麾下素所訓練之人,臣請往其地收而撫之,以助國威,惟陛下察焉。」帝大喜曰:「卿所言極當,既是要去,必須得一將士輔助,以防不測。」密曰:「只消臣之手將王伯當足以獲矣。」帝乃遣伯當與李密同行。

  當日李密得旨歸府,便收拾鞍馬,乃裹餱糧,以為行計。

  獨孤公主向前謂密曰:「大王何如此之慌速?似有驚懼之色。」密曰:「吾有一事,非汝所知。」獨孤公主曰:「請問其詳。」密曰:「吾欲背唐而去,只慮汝在此,故吾有憂懼之意。」

  獨孤曰:「是何言乎?吾兄待汝不簿,極其富貴,有何不足之處,欲往何所?」密曰:「主上恩寵雖厚,汝姪羞我何多?今勢不兩立,特往山東,收集士卒,隨時應變而舉事矣。」獨孤曰:「吾以汝為好人,盡心報國,今日何為此不忠不義之事乎?此等之人,狗彘不食其肉,何可言乎?」即口唾其面,大罵不已。此時李密性如火燄,即拔佩劍對面劈去,獨孤首隨劍落,七竊進出,鮮血淋漓,遍於地下。王伯當日:「大王何故殺死公主?禍即至矣!」密驚曰:「我一時躁暴,事至如此,汝作何計較?與吾謀之。」伯當日:「此事千萬不可漏泄,大王急將左右之人封閉一室,不與往來,作急收拾鞍馬,平明速行。」李密依言。次早天尚未明,密跨銀鬃馬,持點鋼刀,同王伯當隨行六十餘人逕出北門,飛奔而走。

  北門飛報李密奪門而去,輕騎六十餘人皆望北行。至申時左側,又邢府中人來告知秦王,說李密將獨孤公主殺了。眾臣愕然,一將挺身出曰:「李密殺了公主,背唐而去,必反於山東,是縱虎傷人也。某願將三千鐵騎生擒李密與殿下。」眾視之,乃幽州總管盛彥師也。秦王曰:「此賊背義忘恩,殺姑之仇,如何不報。今去已遠,作急趕去。」於是率領精兵,盡數皆起,並力追趕。三日至馬回川,看看趕上,見李密、伯當在前,相隔不遠,彥師大喝:「李密休走!秦王在此。」李密回頭,果見塵頭起處,一彪人馬來到。上面風吹動秦王軍馬旗號。

  彥師大喝曰:「汝殺獨孤公主,卻走這裡,吾奉秦王鈞命,特來捉汝。」密曰:「與汝本來無仇,何如此之迫邪?」秦王隨後繼至,罵曰:「匹夫逆賊,尚敢多言!」即在馬上高聲大呼:「王伯當!吾欲射死李密,汝可前來輔吾,免汝一死。」伯當曰:「生為魏公臣,死為魏公鬼,忠臣豈怕死哉!」遂持刀欲戰秦王。秦王大喝一聲,眾軍士弓弩齊發,箭如雨下。伯當急不能戰,捨命抱住李密之身,更不抬頭,百般遮護。可憐李密、伯當並六十餘人,不移時皆死於馬回川行宮山下。密死年六十二歲,武德元年冬十一月也。史官有詩云:

    李密為君笑霸王,誰知今日疊屍亡。

    古今多少英雄將,那個忠臣似伯當?

  麗泉單贊伯當一絕云:

    世子運機籌,伯當一旦休。

    心懷安國恨,眉鎖廟堂愁。

    英氣連霄漢,忠心貫斗牛。

    至今魂與魄,猶繞鳳凰樓。

  李密被盛彥師梟下首級,送入長安。帝大喜,即將李密首級號令四門,將邢府所積金銀絹彩盡賜秦王、彥師二人。密死之後,其將徐世績據守黎陽,未有所屬。帝遣魏徵說之,世績即籍郡縣戶口士馬之數,奉表來降。帝大喜,遂賜姓李,加為左衛大將軍。

  是年四月,帝大宴群臣,正飲酒間,忽報谷州刺史何如璧表稱報:洛陽王世充累犯邊界,打天谷州附邑,十分危急,作急引兵救援。帝即命秦王率人馬十萬前去抵敵。秦王領命,即調人馬望洛陽進發。正在起行,又哨馬來報:劉武周興兵侵犯邊界,動擾并州,鋒勢甚銳。帝曰:「且教齊王元吉緊守城池,待世民征服王世充,移兵并州,以拒周武。」畢竟還是如何?

  總批:或稱密似項羽,非也。項興五年霸天下,密連兵數千百戰,不能取東都。始玄感之亂,密首勸取關中;及自立,亦不能一鼓而西,宜其亡也。然禮賢得士,乃田橫之徒歟?賢於陳涉遠矣。意使密不為叛,其雄才亦不能容於世云。

◀上一回 下一回▶
隋唐兩朝志傳

本明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