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雍正朝實錄/卷之七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雍正元年。癸卯。五月。己卯朔。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大學士等奏言、孝陵新產蓍草。修莖尋許。外澤中堅。清芬遠布。皆由世祖聖祖功德之隆。皇上孝治之感。請宣付史館。得上□日、孝陵新產蓍草。皆由世祖聖祖功德隆盛所致。非朕孝思所能感格。諸臣陳奏剴切。著照所請行。

禮部等衙門、奏請御殿受朝。諭曰。朕原欲周年之後。始升御正殿。今諸臣授引古典、合詞懇奏。朕限於禮制。勉從所請。其奏樂賜茶、著停止。

擢內務府郎中薩爾納、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辦理工部侍郎事務。實授馬爾齊哈、為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

庚辰。轉宗人府右宗人鎮國公德普、為左宗人。以輔國公訥圖、為右宗人。

命都統宗室西倫圖。揀選西寧綠旗鳥槍兵五百名。並柴旦木兵丁。帶往察罕托羅海地方駐札。

兵部議覆、雲貴總督高其倬奏、鶴麗永北等處、取藏兵丁、倒斃馬匹。懇免賠補。應無庸議。得上□日、兵丁遠馳異域。甚屬勞苦。且滿洲、綠旗、俱當一視。其倒斃馬匹、若仍令伊等賠補。朕心不忍。著悉行豁免。

免江南壽州合肥等十四州縣、廬州等六衛、康熙六十一年分。旱災額賦有差。

辛巳。仁孝皇后忌辰。遣官祭陵。

壬午。加武英殿大學士王頊齡、為太子太傅。

議敘追捕厄魯特羅卜臧錫拉布等。並收管未曾逃遁厄魯特人員功。封喀爾喀貝勒旺扎爾、為多羅郡王。公策布登策木楚克納木扎爾、為多羅貝勒。追贈陣亡蘇尼特台吉進達克、為輔國公。給察哈爾副總管宮額孫、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職。護軍校多爾濟、喀爾喀塔布囊巴賽、寨桑喀爾詹巴圖爾、拖沙喇哈番世職。弁兵等、各升賞賜恤有差。其收管未曾逃遁厄魯特之一等侍衛色卜騰。藍翎侍衛納木扎。俱加賞賚。

癸未。上御太和殿視朝。不作樂。文武升轉各官謝恩。

是日、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甲申。諭內閣。湖北布政使員缺。朕熟思數日。不得其人。著大學士、尚書、都御史、侍郎、副都御史等、各保一人。密摺封奏。如更有堪任也職者。亦並繕入。再有裨益政事。啟沃朕躬之言。並附陳奏。務宜謹密。所奏必出於公正。儻有交通約會等情。經朕聞知、不獨見輕於朕。且彼此非笑、亦當顧惜。尚其慎之。

諭禮部。近日天時頗旱。皇考先年屢降諭上□日雲。大喪之後、必有旱年。太皇太后世祖章皇帝皇太后皇后之事。俱曾經過。朕當此之際。嘗恐懼於懷而未置也。三月十二日、雨雖沾足。朕曾兩三次以儆惕之意。曉諭眾人。三月以來、多風不雨。遂覺旱乾。再直隸、山東、山西、河南地方。連年雨水不調。田禾歉收。朕雖遣大臣官員賑救。當此旱時。民必皇皇。朕心甚以為慮。朕在宮中、久已盡心虔誠祈禱。爾部亦虔誠祈禱。諸大臣各敬謹齋戒 

諭八旗大臣步軍統領、及都察院。大小官員、有一定之品級。即有一定之服式。所以重名器、辨等威也。近多不按品級、佩帶數珠。且馬項懸纓。前用導馬。更有將為坐具者。尤屬僭越。嗣後應各按品級、遵奉定例而行。爾等嚴加稽察。有仍前僭越、即行參處。大臣官員、亦無得徇情隱庇。再舊例諸王等、以數珠、鞍轡、賞其屬下。許令服用。今後著將賞用之處、行文該旗存案。年終匯奏。以便稽查  

直隸巡撫李維鈞摺奏、直隸從前虧空、計州縣歲之所餘、積累填補。二年督令清理。奉上諭、州縣官令少從容、不慮窘乏。方可責其盡心撫字。少有餘資、亦可自為地方興利之舉。何可勒令為他人補苴虧缺耶?

升正黃旗護軍參領雅親、為鑲藍旗滿洲副都統。

正紅旗蒙古副都統保德、緣事革職。升鑲藍旗護軍參領馬起達、為正紅旗蒙古副都統  

乙酉。諭宗人府。鄭家莊修蓋房屋。駐札兵丁。想皇考聖意、或欲令二阿哥前往居住。但未明降諭上□日。朕未敢揣度舉行。今弘晳既已封王。令伊率領子弟、於彼居住。甚為妥協。其分家之處。現今交與內務府大臣辦理。其旗下兵丁、擇日遷徙之處俟府佐領人數派定後舉行。弘晳擇吉移居、一切器用、及屬下人等、如何搬運安置。何日遷移。兵丁如何當差。府佐領人等、如何養贍。及如何設立長久產業之處。著恆親王、裕親王、淳親王、貝勒滿都護、會同詳議具奏。一切供用、務令充裕。勿使伊艱難。並貽累屬下之人。彼處離京二十餘里。不便照在城居住諸王、一體行走。除伊自行來京請安外。其如何上班、及會射諸事。著一並議奏。尋議、理郡王弘晳、遷移鄭家莊。由兵部領取車輛、將需用物件載往。其給與理郡王人數、共三百四十五名。現有護軍、領催、馬甲、並親隨執事等、均給錢糧。令其當差行走。鄭家莊城內、原有房四百間。如尚不敷、再行添造。現有欽放長史一員。所請護衛十二員。暫行跟隨侍衛三員。藍領侍衛一員。俟有缺出、照例咨部題明補放。鄭家莊離京二十餘里。升殿之日。理郡王聽傳來京。每月朝會一次。射箭一次。從之。設駐防鄭家莊城守尉一員。佐領六員。防禦六員。驍騎校六員。筆帖式二員。領催二十四名。兵五百七十名 

諭總理事務王大臣等。八旗外任廢官、有願在台站效力贖罪者。令其具呈。如果效力無誤、著議敘  

九卿分別。議敘四川蓋造營房官員。得旨、議敘四川蓋造營房一事。前則不及。今又太過。議事以公平正直為主。何至參差如是。若朕欲加恩。何難特發諭旨。所以令諸臣公議者。原以求其至當。朕本無成見。爾諸臣宜矢公矢慎。共襄盛治。凡事當理。即合朕意。逢迎之術、斷不可用 

兵部議覆、甘肅巡撫綽奇奏、同知遲煐等、應賠駝只銀兩。又游擊王兆萬等、倒斃駝只、俱應勒限追賠。得旨、此項駝只、買備已久。原牧養官員、亦有身故者。且俱系微員。著落伊等賠補、勢必不能。著俱從寬免

丙戌。八旗都統等議覆、給事中巴圖奏、每年開倉放米之時。鋪戶賈人、紛紛囤積。俟價昂時糶賣、頗有礙於生計。請將賈人買米、兵丁賣米之處。概行禁止。查鋪戶賈人、雖買米積貯。而米仍在京師。且居民俱仰給於倉米。若概不准賣。恐價值反致昂貴。所請應毋庸議。嗣後遇青黃不接之時。米價騰貴。請限定價值、以杜掯勒。至兵丁米石、實有贏餘者。聽其糶賣。儻不計足食。盡行出糶。令該管官責懲示警。從之 

丁亥。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廣西巡撫孔毓珣、摺薦梧州府知府張若霈等、升補蒼梧道等缺。奉上諭、蒼梧道員缺、業已部選殷邦翰。朕聞張若霈、居官聲名較優。所以允行。至其餘各員、俱照爾所請。爾統率一省。該屬員自必有深知灼見處始行奏請。假若日後改易操行。切毋存回獲之念。姑息從事。今日因其賢能而保薦。後日因其改易而糾參。正見爾之公正無私。將朕此旨、轉諭伊等。俾各知警懼。時加慎勉。庶不敢恃被薦在前、而稍有放縱也。保薦一事甚難。人或懷炫玉求售之心。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一被愚惑。他日受累不淺。斷不可輕忽於一時也。朕將合省百萬赤子。付托督撫。似此薦舉數人。有何可疑。而不推心信任。其間設有徇情納賄、假公濟私實據。斷不輕恕     

戊子。諭翰林院。凡部院衙門。俱設司官、專管定稿說堂。筆帖式、專管翻譯。廳官、專管收發文書。翰林院衙門。亦有錢糧出入。升遷議敘。並各衙門文移往來。事務煩瑣。關系匪輕。乃俱出自筆貼式、典簿廳之手。豈得保無弊端。嗣後於俸淺編修、檢討內、擇才守優長者、滿漢各二員。充作司官。專主定稿說堂。庶小吏不得作弊。而衙門清肅。所委充司官之編檢。果實心任事。辦理公敏。掌院學士據實奏聞。加以殊恩 

以工部左侍郎內閣學士里行登德、充經筵講官  

調陝西甘肅按察使劉世奇。為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四川按察使彭振翼、為陝西甘肅按察使司按察使  

己丑。諭大學士等。此番鄉試落卷。著大學士王頊齡、刑部尚書勵廷儀、署吏部侍郎內閣學士史貽直、戶部侍郎張伯行、李周望、兵部侍郎阿克敦、副都御史李紱、同南書房翰林檢閱、如人不足。於翰林院編檢內、揀選十員同閱。再此番系雍正元年特恩加科。士子有因回避、不曾應試者。殊屬可憫。即令派出大臣、擬題奏請。候朕點出、於內閣考試  

諭川陝總督年羹堯。現今駐札甘州兵丁無多。護軍統領吳世拔、盡可管轄。都統楚宗、不必管理。著在甘州效力  

九卿等遒旨議定民公、侯、伯、滿漢職官、以及兵民、一應殯葬婚嫁之禮。毋許僭越。請著為令。從之  

庚寅。諭大學士等。刑部直省命盜案件。主稿雖在刑部。然必由三法司等衙門、公同確勘畫題。方行請旨。今刑部議覆被盜疏防、及人命失察等案。有該督撫未將所屬地方官弁報參者。刑部於具題完結本尾。聲明行令查參到日再議。嗣經該督撫、有照例補參者。亦有援例請免者。止用咨覆刑部。既不再題。又不照會都察院、大理寺衙門。是以部中奸猾胥役。得以操縱其事。暗地招搖。有部費者、則為援引輕例。且有竟將咨文沉匿、日久潛消者。如無部費、雖督撫聲明、在所可寬。不准邀免。欺隱朦混。事同議異。嗣後凡三法司會議案件。本尾有帶及行令補參者。督撫咨覆到部。其或處分、或寬免、作何完結之後。令刑部知會畫題衙門、公同刷卷。如此、則胥役不得萌逞故智、上下其手矣

以正藍旗滿洲副都統阿林保、署本旗滿洲都統  

辛卯。遣官祭關聖帝君  

壬辰。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升福建福州副將邊士偉、為廣西左江總兵官 

癸巳。諭大學士等。清文譯漢。綸綍攸關。職司宜慎。必須修詞典雅。文義貫通。方可宣達諭旨。嗣後內閣滿漢諸臣。於清字上諭、及改簽旨意。俱會同詳酌譯定、繕寫進呈朕覽

湖廣總督楊宗仁、摺薦廣東南海縣知縣宋瑋、升補湖南寶慶府知府。廣州守備範宗堯、改補湖北漢陽縣知縣。奉上諭、各省盡屬版圖。在在皆需賢員。何地非民。何缺非要。隔省題官、實屬越例。假若別省賢員。彼之督撫、不加褒獎。不行薦擢者。備將情節聲明密奏、則可。今因初次、朕姑從爾請。特諭  

甲午。調雲南按察使金啟複來京。升雲南學政按察使司僉事張謙、為雲南按察使司按察使 

以原任廣東巡撫法海、提督江南學政。右春坊右中允蔡嵩、提督云南學政 

戶部議覆、御史單疇書條奏、安徽、湖廣、承辦銅筋、日久未完。恐有借詞故延之弊。請敕戶工二部、清查歷欠銅筋。勒限完解。又從前解官、皆屬微員。易於誤公。宜遴選府佐、家道殷實者。委令領解。均應如所請。令各該督撫、限四個月、速催完解。逾限不完、照例參處。並選賢能府佐領解。從之  

乙未。諭滿漢九卿、詹事、科、道等。天時亢旱。朕夙夜焦勞。敬謹齋戒。久未得雨。意者用人行政之間。尚有缺失。不能感召天和。以致甘霖未沛。朕欲在廷諸臣、直言得失。猶恐視為具文。概以謀詞頌揚。負朕實心求言之意。今特諭爾等、各具密摺。凡朕所行之事。或有過失。務盡言無隱。即所行無過。或更有應行事宜。亦各據已見陳奏。使朕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方得古大臣責難於君之義。至用人一途。或有未當。爾等務必據實指陳。勿避嫌怨。即朕親信重臣、亦不妨指出。上古君臣、都俞籲咈。至今傳為盛事。爾等若能披肝露膽。極言直諫。即所奏未盡合宜。朕亦重其人品。儻仍瞻徇依違。浮詞塞責。朕亦薄其為人。爾等各宜副朕實心。果有嘉謨嘉猷。俾得見之政事。將召天和而蘇民困。胥在於此矣  

諭吏部。國家大典、首重掄才。必主司鑒空衡平。內外簾官、協心共事。加意厘剔。放榜後、方得士心悅服。京師首善之地。關系尤重。朕於雍正元年、特行開科並廣額數。欲振興文教。俾單寒績學之士。人人自奮。今順天主考朱軾、張廷玉、公慎自矢。細心搜閱。盡拔佳文。內外簾官、亦能各自淬礪。屏除弊端。榜發之日。輿論翕然。朕心甚為嘉悅。其酌加議敘。用示優獎。兼使嗣後考官、咸知激勸。以副朕興賢育才之意  

諭兵部。武職人員、原因騎射而得功名。當以弓馬之優劣、為授官之先後。向來部發外省年滿千總、挨次補用。不論騎射之優劣。原以杜奔競而絕營求也。但優劣不分。止按名次伊等以為名次既定。補授有期。不複以弓馬為事。何以勵人才而收實用。嗣後命往年滿千總。應令督撫確加考驗。騎射優者、先行題補。劣者、令其學習。不按名次以為先後。庶武弁皆知勉力。騎射不至廢弛。爾部確議具奏。尋議、嗣後守備缺出。應歸部選者。照例銓選。其應補分發年滿千總者。令督撫不論名次。秉公考驗。弓馬優長。具題補用。技藝生疏。令其學習。從之 

丙申。以裕親王保泰、管理鑲黃旗滿洲都統  

丁酉。命工部尚書徐元夢署理內閣大學士。戶部尚書孫渣齊、辦理工部事務  

以署右翼前鋒統領貝勒阿布蘭、協辦總理事務。鑲藍旗護軍統領輔國公普照、署右翼前鋒統領  

以陝西漢中副將黃喜林、署理陝西西寧總兵官  

戊戌。夏至。祭地於方澤。遣裕親王保泰行禮  

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諭大學士等。山西平定州等處。山多田少。粒食恆艱。小民向賴陶冶器具。輸運直省易米。以供朝夕。近聞直隸州縣、因米貴禁糶。此方百姓、何以仰給。昔春秋時。諸侯各君其國。尚申遏糴之禁。今天下一家。海內之民。皆吾赤子。自宜緩急共濟。現今陝西督臣、運米萬石、賑救山西。甚愜朕意。豈有坐視鄰封乏食、反行遏糴之理。自今凡鄰近郡邑、偶遇荒歉。即相拯恤。毋得各分疆界。漠不相關。其所當禁者。富戶規利。販米動盈千萬。又沿海數省、運米出洋。玩法網利。該督撫提鎮、當嚴查禁止。至肩負小民、貿易度日。悉從自便可也。著直隸巡撫、曉諭鄰近平定州等處州縣。不得禁糶。以副朕一視同仁之意。並諭直省各督撫知之   諭戶部。山東連年荒旱。百姓艱食。朕夙夜焦勞。已諭巡撫多方賑濟。近聞袞州等處、雨未沾足。誠恐小民乏食、無以為生。現今糧艘未入閘河。可乘此時、截留漕米、以備賑恤。爾部酌議截留米石數目、及分貯何府州縣、作速具奏。尋議、將江西省漕糧截留二十萬石。交與山東巡撫。分貯府州縣地方。以備賑濟。從之  

諭河道總督齊蘇勒、漕運總督張大有、山東巡撫黃炳。歷年漕船遲滯。皆由運河淺阻。運河之水。全賴山東諸湖蓄水、以資灌注。近歲諸湖漸就淤積。附近居民。或侵占耕種。以致水少。不能引以濟運。今宜乘夏秋雨水之時。預為蓄水之計。爾諸臣應各留心相度。凡沿河近地、已經成田者、不必追究。其未經耕種者、當湖水稍落。速宜嚴禁。不可仍令侵占。至諸湖堤防、務須修築堅固。引河閘座、務須啟閉得宜。則湖水深廣。運道流通。將來漕艘、更無阻滯之虞矣

諭河南巡撫石文焯。河南居四方之中。地廣民庶。為幅員要區。素封之家。常喜儲藏米穀、以收居奇之利。比年連遇荒歉。民食維艱。貧者逃亡頗眾。朕夙夜廑懷。思所以安全拯濟之道。前特遣官往賑。務令實心奉行。俾窮黎得安衽席。河以南數郡、雖已得雨。河北三府、時逾麥秋。尚未沾足。誠恐小民、勢難耕種。該撫即預為籌畫。俾富室之粟、皆得流通。出糶於官、以為賑恤之用

升江南徐州副將張耀祖、為廣東瓊州總兵官  

己亥。諭大學士等。孝經一書。與五經並重。蓋孝為百行之首。我聖祖行皇帝欽定孝經衍義。以闡發至德要道。誠化民成俗之本也。鄉會試二場、向以孝經為論題。後改用太極圖說、通書、西銘、正蒙。夫宋儒之書。雖足羽翼經傳。豈若聖言之廣大悉備。今自雍正元年會試為始、二場論題、宜仍用孝經。庶士子咸知誦習。而民間亦敦本勵行。即移孝作忠之道、胥由乎此。又聞各省鄉試房考。凡州縣官由科甲出身者。止許入闈一次。夫考官以秉公精鑒、識拔人才為主。何論曾否入闈。嗣後凡遇鄉科各省督撫、臨場調齊科甲出身之員。不論已未分房。監臨試以時藝一篇。其文理優長者、為內簾房考。荒疏者、供外場執事。則分校得人。而佳文盡拔矣。朕於雍正元年開科廣額。總欲鼓勵人才。興起教化。著該部通行直省督撫。俾副朕崇教育才之意  

上因天時少雨。減膳虔禱。甘霖立霈。大學士等、恭請皇上照常進膳。上曰。上天暨皇考在天之靈。慈憫朕躬。即時昭應。朕心焉有不感荷欣慶之理。所奏知道了 

鑲白旗漢軍都統李樹德、緣事降調。升兵部左侍郎張聖佐、為鑲白旗漢軍都統

湖北布政使張聖弼、緣事革職。升河南按察使朱綱、為湖北布政使司布政使。監察御史張保、為河南按察使司按察使  

調福建南澳總兵官陳良弼、為廣東碣石總兵官  

大學士等、以擬取回避士子試卷、並落卷進呈。上曰。今年特恩開科。爾等擬取四卷、並落卷中之前二名。俱著取中為舉人。以示鼓勵人才之至意  

賜禮部尚書張廷玉、房一所、銀一千兩  

庚子。仁壽皇太后不豫。上詣永和宮親視湯藥。晝夜無間  

諭總理事務王大臣等。青海台吉。兄弟不睦。儻邊境有事。大將軍延信、駐札甘州。相隔遙遠。朕特將一切事務。俱降上□日交年羹堯辦理。若有調遣軍兵、動用糧餉之處。著防邊辦餉大臣。及川陝雲南督撫提鎮等。俱照年羹堯辦理。邊疆事務。斷不可貽誤。並傳諭大將軍延信知之  

撤布婁爾地方、隨征綠旗弁兵。令山西大同總兵官馬覿伯帶回  

以署理大學士工部尚書徐元夢、禮部尚書張廷玉、俱署都察院左都御史  

辛丑。丑刻。仁壽皇太后、崩於永和宮。自聖祖仁皇帝升遐以來。皇太后哀痛深切。每致撤膳。上在哀毀之中。惟恐慈體違和。晨夕問視。孝養倍篤。皇太后積哀日久。疾遂大漸。是日、仙馭上賓。上擗踊號慟。搶地呼天。哭無停聲。水漿不御。一切儀服隆備。盡禮盡誠。戌刻。大行皇太后大殮。皇后、及貴妃、妃、皇子等、俱成服。親王以下、文武大小官員。王妃、公主以下、八旗二品以上官員命婦。俱齊集舉哀。先是、皇太后久御永和宮。及禮臣等、尊上徽稱。擇日恭進冊寶。上因奏請皇太后移御寧壽宮。屆期受朝賀。皇太后固執未允。尚御永和宮。至是奉安梓宮於寧壽宮。上於蒼震門內、設倚廬。縞素居喪。每日赴梓宮前、上食三次。哀號弗輟。儼如視膳。群臣莫不感泣  

上以時值炎熱。諸臣齊集、易致傷暑。仰體大行皇太后慈愛至意。命設水於陰涼處。聽其取飲。並命年老者、即或步履遲誤、亦不深究。稽察官員、不必過嚴。又命傳諭命婦等、咸使知之 

諭理藩院。傳知外藩公主、郡主等。蒙古王、貝勒、貝子、公、台吉等。今值皇妣大事。伊等感戴平日隆恩。自必速來虔謁。但時值炎熱。蒙古內未出痘者甚多。著停止前來。其應來者、恐塗間人馬中暑。或致有傷。則重違皇考皇妣之聖心。朕亦有所不忍。前者皇考大事。朕曾諭蒙古諸藩。令於八月杪、來謁山陵。今亦定於八月杪來京。且伊等旗下地方。亦屬緊要。不可疏防。來時或扎薩克、或協理台吉、必留一人辦事。至公主、郡主等、有必欲來京者。亦不必急迫。著屆期從容前來  

諭總理事務王大臣等。貝子允禵、原屬無知狂悖。氣傲心高。朕屢加訓諭望其改悔。以便加恩。但恐伊終不知改。而朕必欲俟其自悔。則終身不得加恩矣。朕惟欲慰我皇妣皇太后之心。著晉封允禵為郡王伊從此若知改悔。朕自疊沛恩澤。若怙終不悛。則國法具在。朕不得不治其罪。允禵來時。爾等將此旨傳諭知之

又諭。舅祖嶽色、皇妣向欲加恩。今仰體慈懷。著授為拜他喇布勒哈番准襲一次  

壬寅。奉皇太后遺誥、頒示天下。誥曰。予承侍聖祖仁皇帝。夙夜兢業。勤修壼職將五十年。不幸龍馭上賓。予即欲相從冥漠。今皇帝再三諫阻。以老身若逝。伊更無所瞻依。雪涕銜哀。情詞懇至。予念聖祖付托之重。丕基是紹。勉慰其心。遂違予志。後諸王大臣、援引舊典、請上尊號寶冊。予以聖祖山陵未畢。辭卻再三。實出至誠。非故為撝謙也。今皇帝視膳問安。靡間晨夕。備物盡志。誠切諄篤。皇后奉侍勤恪。禮敬兼至。諸皇孫學業精進。侍繞膝前。予哀感之懷。藉為寬釋。予年齒逾邁。數盡難挽。予壽六十有四。得複奉聖祖仁皇帝左右。愜予夙志。夫亦何憾。今皇帝勵精圖治。愛育蒼生。海宇乂安。兆姓樂業。天下萬世、稱君德之休明者。推功啟佑。予沒有榮施焉。惟是皇帝前當聖祖仁皇帝升遐之時。哀毀過情。今複遭予之戚。若悲傷太甚。則予冥冥之中、實所未安。宜念宗社攸關。勉自損抑。中外群臣、亦各恪奉乃職。竭忠盡慮。以副皇帝任用之意。喪制悉遵典禮。持服二十七日而除。皇帝成服後三日。即行聽政。無曠萬幾。天地宗廟社稷之祭。不可以藐躬之故、稽遲大典。百神祀事、亦悉如常。布告天下。咸使聞知  

上居苫次。晝夜悲號。水漿不御。諸王大臣等、公請節哀。諭曰。朕遇聖祖仁皇帝大事。雖抑制哀衷。尚勉盡臣子之道。不意複遇皇妣皇太后之事。痛何容已。但負荷重大。務必節哀強忍。保護朕躬。以上慰我皇考皇妣在天之靈。爾諸王大臣、勿過為朕慮。又諭曰。天甚炎熱。年邁者、六十五歲以上。但於早晨上食、齊集一次。六十五歲以下、有疾病不能者。亦著齊集一次  

癸卯。上以次日恭移大行皇太后梓宮。安奉壽皇殿。親詣梓宮前、行告祭禮。攀戀哀號。慟哭不已  

甲辰。恭移大行皇太后梓宮、安奉壽皇殿。發引時。上稽顙痛哭。跪送於履順門外。梓宮由東華門、進景山東門。上由神武門出。慟哭跪迎於壽皇殿大門外。梓宮奉安之後。致奠行禮。號泣良久。近侍皆痛哭失聲。自是以後。上於順貞門內、設倚廬以居。每日親奠獻焉  

諭禮部。朕惟尊親之典。首重易名。聖善之修。必崇顯號。我皇妣大行皇太后。端莊恭肅。慈惠安和。奉侍先皇。壼儀茂著。誕育衝藐。母道備隆。顧複恩周。命提義盡。寬仁逮下。澤洽宮庭。謙儉持躬。化流禁掖。朕繼承大統。嗣服鴻基。方期合萬國之歡心。奉慈闈之色養。不意遽遭大故。仙馭上升。抱痛銜哀。感深罔極。惟藉顯揚之典。少申孝慕之誠允宜稽考彞章。薦升尊謚。應行典禮、爾部詳議具奏  

乙巳。上每日詣壽皇殿大行皇太后梓宮前、號泣親奠。諸王大臣等奏、皇上兩遇大事。今又時當盛暑。請間隔兩三日、親詣一次。諭曰。朕性本質誠。不事掩飾。前云強忍節哀。言實由衷。爾等勿為朕慮。惟是皇妣誕育朕躬。慈恩罔極。今初成服。隔日、一詣梓宮親奠。朕實難安。按之典禮、三次上食、俱宜躬親。今止一次恭詣。已勉從爾等所請矣。每日清晨、哭奠盡哀。方得少展思慕之心。儻不勝暑熱、力不能支。自另降諭旨。諸王大臣、當諒朕此意遵行。勿得再奏   

以果親王允禮、署右翼前鋒統領。鑲藍旗滿洲副都統雅親、署本旗護軍統領 

以鑲藍旗護軍統領署右翼前鋒統領輔國公普照、署陝西西安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