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雍正朝實錄/卷之三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雍正元年。癸卯。春。正月。辛巳朔。上詣壽皇殿行禮。回宮。不升殿受賀。詣皇太后宮問安。奉懿旨、免行慶賀禮。

朝鮮國王李昀、遣陪臣李混、李萬選、表賀冬至、元旦、萬壽節。及歲貢禮物。賞賚如例。停止筵宴。

頒雍正元年時憲歷。

頒發訓諭直省總督以下等官、上諭十一道。諭總督。自古帝王疆理天下。必有岳牧之臣、以分猷佐治。而後四方寧謐。共臻上理。此封疆大臣、以總督為最重也。總督地控兩省。權兼文武。必使將吏協和。軍民綏輯。乃為稱職。但統轄遼遠。職務殷繁。較巡撫之所屬更大。是在遴選屬僚之賢能者、委任得宜。則振綱飭紀。可無廢弛之虞。而以人報國。亦得大臣之體。特是澄清吏治。必本大公之心、虛懷察訪。果系清節素著、才具練達者。任以要劇、即行保薦、則舉一可以風百。今或以逢迎意指為能。以沽名市譽為賢。甚至暗通賄賂。私受請托。不肖官吏、濫列薦章。而樸素無華、敦尚實治者。反抑而不伸。是豈風勵屬員之道乎。朕視天下如一家。視臣鄰如一體。爾等亦宜深體此意。以一家之心視兩省。以一體之心視屬吏。本之至公。用之至當。則上司之任使下僚。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凡有才有守之人。皆樂為效用矣。至於所在管轄地方。有作奸犯科之豪猾。倚勢剝民之縉紳。理應重加懲治。因巧於結納。反得僥幸自全。而家居之大臣官員。皆經皇考任用之人。致政投閒。安靜自好。為大吏者、並不加以禮貌。或反被土豪侵欺者有之。亦非所以表率屬僚、彰善癉惡之道也。總督與巡撫、將軍、提督、誼屬同寅。凡地方軍民事務。宜互相商榷。各本虛公。勿苟且雷同。勿偏執臆見。方於國計民生、有所禆益。總督參劾知府、例由司道揭報。參劾州縣、例由兩司道府揭報。眾論僉同。所以示公也。近有參劾之後、始行補揭。夫果其當劾。司道府不能揭報於前、既有徇庇之愆。而令其補揭於後、又欲寬其失察之罪。彼此巧飾、以欺朝廷。尚得謂之至公乎。朕觀古之純臣、載在史冊者。興利除弊。以實心、行實政。實至而名亦歸之。故曰。名者、實之華也。今之居官者、釣譽以為名。肥家以為實。而云名實兼收。不知所謂名實者、果何謂也。爾督臣膺茲簡畀。固宜篤矢忠誠。尤當戒諭屬員、痛改陋習。更有仕宦之初。頗著廉名。及身躋大位。則頓易其操者。古人謂之巧宦。其心事豈可問乎。且職居制閫、亦非徒以清操自善也。若但謹身節用。而遇地方大事、一籌莫展。雖免貪冒之名。究鮮屏翰之實。國家又何所倚毗耶。爾督臣皆皇考擢用之大臣。朕嗣紹丕基。一切遵循成法。惟冀爾等、察吏安民。練兵核餉。崇實行而不事虛名。秉公衷而不持偏見。故諄諄告誡。並兩司、道、府、州、縣、各有諭旨。爾等亦宜細心體察。與爾屬吏、共勵官箴。交相儆惕。朕自優加恩禮。始終保全。若爾等恣意徇私。不能竭忠盡職。則深負皇考簡用之恩。其罪甚大。國法森嚴。朕雖欲寬貸爾等、不可得矣。

諭巡撫。國家任官守土。綏輯兆民。封疆之責、惟撫臣為重。今之巡撫。即古者保厘夾輔之臣也。一省之事、凡察吏安民。轉漕裕餉。皆統攝於巡撫苟非正己率屬。振飭勵精。則一切政刑錢穀。必致隳墮。拊循保障之功、何賴乎。夫吏治不清。民何由安。從來大法則小廉。自兩司以至郡縣。平時參見接談。即可略知其才品優劣。迨試以委任。訪之輿情。賢否清濁。自難淆混。惟上官偏私好謀。屬僚善於逢迎者。即推為才能。其樸直自好、潔己愛民之員。反無見知之地。及至計典黜陟。並遇選擇保題之缺。或先納賄賂。或責報異時。始為之薦引。亦有寄耳目於監司等官。聽毀譽於幕賓僚友之口。以致舉劾不公。潛滋奔競。勸賞黜陟、既失其當、地方安得良有司乎。藩庫錢糧虧空。近來或多至數十萬。蓋因巡撫之貲用。皆取給於藩司。或以柔和交好。互相侵那。或先鉤致藩司短長。繼以威制勒索。分肥入已。徒供一身夤緣自奉之費。罔顧朝廷帑藏財用之虛。及事發難掩。惟思加派補庫。輾轉累民。負國營私。莫此為甚。州縣積穀。本為備荒之計。水旱歉收之歲。待此拯濟。於民生最有關系。今皆視為正供之餘項。借出陳易新之名。半為胥吏中飽。半為州縣補空。一遇災荒。茫無賑貸。皆由巡撫、平時疏略包容、玩愒所致也。屬員缺出、委署雖由兩司詳請。其實巡撫操其權。下屬鑽營囑托。以缺之美惡。定酬賂之重輕。攝篆之人、久則年餘。近亦數月。往往視為傳舍。情同行劫。不恤小民之脂膏。但飽溪壑於無厭。務償得署之饋遺而止。試思此一年數月之間。窮黎何罪、而可縱貪暴以剝削之乎。此等積弊、尤為國法所不容者。巡撫參劾知府。應由司道揭報。參劾州縣。應由司道府揭報。所以示公慎無私之義也。近有先行參劾、而令其補揭。若所劾不公、則其補揭未免以勢陵之。使不得不從。果其當劾、則司道府既不能公揭於前。而複巧飾於後。以寬其徇庇失察之咎。上下容隱。視功令為具文。公慎無私之謂何。撫標兵丁、多者二千餘名。少亦千餘名。境內設有匪類竊發、藉以捍禦搜捕。今撫臣自謂無行軍進巢□刀之職。置標兵強弱於度外。不加訓練。器械朽鈍。營伍廢弛。裁汰老弱之兵、空糧悉歸私槖。大非國家設兵衛民之意矣。雲、貴、川、廣、猺獞雜處。其奉公輸賦之土司。皆當與內地人民。一體休養。俾得遂生樂業。乃不虛朕懷保柔遠之心。嗣後毋得生事擾累。致令峒氓失所。至於土豪巨猾。結交官吏。武斷鄉曲。逞奸干紀之徒。每或彌縫漏網。而告休歸田之大臣官員。安分杜門。反徇私吹索。借端陵踐。此皆大失好惡之公。尤損保全耆舊之義。非鎮撫者所當留意乎。爾諸撫臣。皆荷皇考任用之恩。受全省撫綏之寄。朕纘承大統。祗遵成憲。優禮大臣。保全終始。惟冀爾等、各抒忠悃。安靖封疆。朕所諭者、有則悔悟速改。無則省躬加勉。兩司、道、府、州、縣、各有諭旨。爾亦宜詳細體察。

與諸屬吏、共相勉勖。同心協力。以盡職守。若不念皇考簡畀之隆。致貽地方黎庶之害。負恩曠職。自取罪戾。朕又安能廢法以宥爾乎?

諭督學。朕惟自古帝王、皆以興賢育才為務。我國朝自太祖太宗肇造鴻圖。世祖定鼎中夏。首隆學校。加意人才。開國規模。超越前古。至我皇考聖祖仁皇帝御極六十一年。培養教育。怙冒涵濡。深仁厚澤。有加無已。禦制訓飭士子文。頒布學宮。東西南朔。海澨山陬。戶習詩書。家敦禮樂。遐邇無不向風。文教之隆、莫過於此矣。朕纘承大統。遵守舊章。寤寐求賢。惟恐或失。念學校為士子進身之階。督學一官、尤人倫風化所系。遴選各省學臣、倍加鄭重。爾等須廉潔持身。精勤集事。實行文風。兩者所當並重。若徒事文華、而不敦崇實行。猶未為盡職也。表揚忠孝節義。崇祀先聖先賢。訪求山林隱逸。搜羅名跡藏書。而衡文一道、專以理明學正、典雅醇潔為主。古人云。言乃心聲。氣由夙養。必士品端而後文風正。他日為國家柱石。為朝廟羽儀。不綦重歟。勿私納苞苴。勿瞻徇情面。勿輕視武途。勿濫取祠蔭。勿矯激沽名。勿昏庸廢事。勿卑污貶節。勿驕暴陵人。胥吏必謹關防。幕客尤宜選擇。如此、則內外交毖。本末兼修。上不負朝廷。下不愧多士。朕耳目所及。必有見聞。若罔顧聲名。廉隅不飭。國有常憲。罰必隨之。尚其勉旃。毋忽。

諭提督。國家武功赫濯。綏靖區夏。用資專閫。統率全省將士。俾黎庶諴和。疆圉寧謐。提督之任綦重矣。當茲海宇承平。士卒狃於宴安。不以兵革為事。相沿日久。營伍漸弛。非所以肅軍政、飭戎行也。爾等皆系皇考簡用節鉞之大臣。尤宜恪遵令典。倡率所屬將弁。簡閱卒伍。整理器械。操演技勇。平時討論軍實。訓練精勤。乃稱節制之師。折衝禦侮。庶幾有備無患矣。夫儲糧裕餉、所以足兵食、壯干城、非為飽一人之私槖也。乃虛名冒餉。侵漁扣克。視為故常。以致朝廷恤兵養士之典。止供將吏肥家之計。居心多欲。自難彈壓下僚。馭眾寡恩。何以振興士氣。提臣職任拊循。果能廉正自持。無虛給餉。俾士飽馬騰。有不感激思奮者乎。至山海要區。得人最重。爾身為大帥。凡將佐偏禆。果其智勇素著。才技優長。肅紀律而輯兵民。歷有成績之員。或軍政薦舉。或破格題請。皆當予以優擢。如本系庸劣之弁。徇情面。受賄賂。始則權宜委任。旋複列名保奏。不特冒干名器。必致貽誤地方。濫用匪人之咎。其能逃於功令乎。且設兵所以衛民。文武官屬殊途。而轄兵愛民、均有責焉。如各執已見。不相和協。勢必有縱兵虐民。挾制長吏。以逞威作奸者。在文臣豈容辭咎。而提臣統領水陸重師。管轄不嚴。調劑不力。致文武抗衡。兵民異視。責更難逭。書曰。同寅協恭。和衷哉。爾當一秉虛公。和衷辦事。嚴飭將弁、於所屬汛地、實心捍衛。勤緝奸宄。俾居民安堵無虞。地方咸受其利益。爾等皆勤勞素者。效力年久之人。皇考屢加拔擢。洊膺斯任。朕祗遵成憲。優遇大臣。保全終始。爾等其各抒忠悃。以無負朕愛養兵民之至意。其總兵、副將、參、游、等官。各有諭旨。爾亦應詳細體察。同心協力。共相策勵。靖共爾位。永奠封疆。

諭總兵官。國家幅𢄙廣大。凡岩疆重鎮。關塞要害之地。設立總兵。俾之鎮守。上承督臣之節制。下樹將弁之表率。輯兵安民。厥任綦重。居是官者、當以寧謐地方為念。嚴飭官兵。巡緝奸宄。儻有匪類。務必窮盡根株。使宵小無從潛匿。良民得以寧居。若平時漫無覺察。日久必致蔓延。綢繆未雨之謂何。武臣雖不干民事。然保障捍衛。責有攸歸。守此方、即當軫念此方之民。毋得視之膜外。縱兵肆擾。至文武職任雖分。盡心王事則一。彼此和衷。同心共濟。自不致貽誤公事。況揆文振武。經術同源。善於恤兵。必善於愛民。尚何至縱兵虐民。失國家設兵衛民之意乎。總兵統轄營汛甚多。當以訓練為先。嫻騎射。整隊伍。備器械。限期校閱。勤惰嚴分。賞罰明而軍政肅。隱然一長城矣。所屬將弁兵丁。智勇超群、則立登薦剡。武藝精熟。則特拔戎行。以之鼓勵軍士。猶有古良將風焉。兵之所需。糧餉最重。給糧而扣克、則師旅有枵腹之憂。缺兵而不補、則營伍有空虛之患。總兵率先潔已。嚴飭偏禆。毋得久懸兵缺。以恣侵漁。毋得克減額糧。以肥囊槖。則兵籍無虛。士氣益奮。有不收臂指之效者乎。至於馭兵之道。務在寬嚴得中。過寬、則兵以怠玩而生驕。過嚴、則兵以拘迫而滋怨。能於嚴明之中。隱寓愛恤之意。庶幾上下一心。忠義自奮。此又在爾鎮臣之善為運用者也。仰惟皇考垂誡提鎮諸臣、有曰。韜鈐宜裕。紀律宜明。拊循宜至。訓練宜精。又曰。文武輯睦。毋相抗衡。軍民調劑。各得其平。煌煌天語。勒于箴規久矣。爾等皆系皇考簡畀之人。果能實心力行。不致始勤終怠。上負聖訓。朕心嘉乃成績。必懋錫殊典。如其徒擁厚祿。虛縻爾位。既無益於兵民。致有乖於令典。國法森嚴。朕不爾貸也。

諭布政司。朕惟國家官制。分省開藩。爾職居方伯。任寄旬宣。所以綏輯群黎。布昭德意。實庶邦之喉舌。列服之綱維。任既重矣。責亦大矣。府州縣官之賢不肖。最關民生休戚。當不時察核治行。務知其實。分別臧否。以告督撫。爾以無私自信。督撫自不以私心致疑。協和盡力、以勸賢懲不肖。則除害興利。一方安矣。今計典之黜陟。特疏之薦彈。朝廷憑督撫之奏章。督撫憑布按之詳揭。爾布政為官吏表式。自當益矢公忠。若愛憎任情。是非倒置。以諂事上官、通行請托為賢。以不善逢迎、恥投暮夜為不肖。其何以稱之屏之翰、百闢為憲者哉。夫官至監司。揚歷有年。當服官之初。廉潔自守。漸登高位。頓改初心。更有矯飾虛聲。潛納賄賂。陋俗相沿。謂之名實兼收。其罔上行私為尤甚。孔子謂事君勿欺。寧不聞乎。賦役會計。皆爾專司。調劑均平。乃為稱職。今錢糧火耗。日漸加增。重者每兩加至四五錢。民脂民膏。朘剝何堪。至州縣差徭。巧立名色。恣其苛派。竭小民衣食之資。供官司奴隸之用。爾試思戶版稅籍。誰為職掌。私派橫徵。誰任其咎。顧可失於覺察乎。各省庫項虧空。動盈千萬。是侵是那。總無完補。耗蠹公帑。視為泛常。尤為不法。宜嚴革前弊。永杜侵那。如司庫盤查之責、在巡撫。虧空之根、亦由巡撫。巡撫借支、而布政不應者少矣。然職在監守。果能廉正自持。則巡撫挾勢借支。斷不能行。但謹身節用。量入為出。司庫必無虧空矣。州縣庫盤查之責、在知府。覺察虛實之責、獨在布政。爾但潔己率屬。不容徇庇。州縣庫必不虧空矣。朕深悉弊源。所以反覆諄切言之。冀爾等悔且改也。皇考德洽區宇。六十餘年。朕嗣守丕基。惟成法是式。爾等皆蒙皇考簡拔。職任藩宣。果能各效忠誠。凜遵功令。朕自始終保全。加以擢用。若營私黷貨。曠職累民。爾既負皇考之深恩。朕又安能弛國家之令典。三尺莫逭。爾其慎之。

諭按察司。朕惟直省大小獄訟。民命所關。國家各設按察司以專掌之。一切州縣申詳。至爾司而獄成。凡督撫達部題奏事件。皆由爾司定案。任豈不重與。皇考仁覆如天。每覽西曹奏牘。反覆推詳。惟寬惟慎。逮情實罪當。猶施緩決之恩。好生之德。洽於民心。六十餘年於茲。朕嗣守大訓。思四海之內。有匹夫匹婦。罰非其辜者。即非所以繼皇考之志。夙夜凜凜焉。何道而能不濫不冤。實爾司是賴。朕惟國家考定律例。所以弼教。非以厲民。是故嚴立刑書。防其或罹於法。及至斷獄。又條分縷析。思以曲全其生。書曰。欽哉欽哉。惟刑之恤哉。又曰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此律例之本意也。今或情例相違。牽合文法、以納民於網。或有兩例並見、輒上下其手、以自遂其私。安得無冤獄哉。太祖高皇帝之訓曰。生殺之際。不可不慎。聽斷之官。必期得情。大哉聖言。包舉。虞書周禮之義。夫折獄憑口供。而平反憑案卷。今法吏不求得情。惟求完結。州縣案卷之申詳爾司者。多鍜煉口供。附於律例。冀免爾司之駁查。爾司之詳督撫。督撫之揭部院者。又加文致焉。冀免三法司之駁查。漢路溫舒所云、奏當既成。雖皋陶視之。猶以為死有餘辜者也。口供案卷如是、冤抑何從平反。咎在聽斷之初心。原非欲必得其情也。今宜厘剔宿弊。歸於明允。毋得因循故事。自墮奸欺也。大計黜陟、由爾司詳報督撫。宜以用刑明慎、執法不阿者為賢能。毋以善事督撫、弗逆爾意者、為賢能也。地方豪猾。若苗有莠。不除不剪。害我嘉生。至於良善巨室。致政大臣。猾吏或借端侵抑之。非所以稱朕意也。邇來士大夫、好雲名實兼收。所謂名者、官爵也。所謂實者、貨財也。習俗媮薄。朕甚憫焉。夫六廉之義。百司攸同。至納賄出入人罪。於法尤重。戕人之命。破人之家。以潤屋奉身。歷觀古來、逃於國法者、十無一二。免於天罰者、更百無一二。書之呂刑曰。獄貨非寶。非聽訟者之明訓歟。爾司其正已率下。使法無枉撓。庶幾刑措之風。尚其勖諸。

諭道員。爾等官歷監司。所以贊襄藩臬、承流宣化者也。分守、分巡、職居協理。糧、河、鹽、驛、各有專司。身居是官。必顧名思義。名者、實之華也。克副其實、而後名歸焉。如守巡兩道。首當潔己惠民。凡府州縣之廉潔貪污。俱宜細加察訪。不時密詳督撫、以憑舉劾。地方有土豪武斷、尤宜禁戢剪除。衛良鋤莠。乃稱其實。若但知趨承大吏。或祗圖下屬陋規一切吏治民生。概置不問。貪庸陋劣。殊負朝廷設官之意矣。糧道、專理漕運。職任匪輕。使徒知起運規例。扣克運費。苦累運丁。營私煩擾。有玷官箴。貽害百姓。何所底止。河道、有董率工程之責。凡分修河員。孰賢孰否。俱應洞晰。並宜親身經歷。查勘估計。某口險峻。某口平易。某處堤工堅固。某處冒支帑金。儻不計虛實。不辨勤惰。僅以納賄多者為能員。饋遺少者為拙吏。而於工程、漠不經意。一遇坍潰。誰之咎耶。鹽道一員。尤關國課。邇年鹽法、弊竇叢生。正項錢糧。每多虧欠。一由上下各官、需索商人。巧立名色。誅求無已。窮商力竭。不得不那新補舊。上虧國課。高抬鹽價。下累小民。至於官鹽騰貴。貧民販賣私鹽。捕役鬥毆。株連人命。流弊無窮。一由商人用度奢靡。相仍陋俗。不知節儉。致欠額徵。爾等運籌鹽法。宜將陋例積習。盡情禁革。必思何以蘇商。何以裕課。上供軍國。下利閭閻。方為稱職。驛道、為驛站錢糧所系。必廉潔自守。乃克剔弊厘奸。凡驛遞馬匹。數目多寡。每有假冒開銷。歲修船只。亦有虛浮不實。該員一貪貲貨。勢必昏庸。或過於苛核。勒索多方。經管屬吏。疲不能支。總之病官病民。悉緣貪黷。敬爾有官。垂諸古訓。靖共爾位。載在風詩。爾等各有常職。各守官方。名實二字。極宜體認。今以獻賂為實。虛譽為名。動雲名實兼收。內以欺己。外以負國。有靦面目。其何以立身而抒忠藎乎。皇考御極六十餘年。以軫恤民生為首務。各省道員。必親加遴擢。諄諄戒勉。極其詳慎。朕纘承大統。翼翼小心。惟仰體皇考愛養元元至意。亦期爾等爭自濯磨。振飭風憲。以副朕望。果能肅清綱紀。無致廢弛。朕當破格獎勵。其或因循不改。朕必置之重法。

諭副將、參將、游擊等官。朕惟國家兵制。凡疆宇要地。既設提督、總兵、統率鎮守。又設副將、參、游、分列營伍。遞相鈐轄。蓋從古治兵、有大帥、必有偏禆。所以宣揚威武。協贊軍機。收指臂之效。奠磐石之安也。爾等所屬、地形有險易。兵數有多寡。各宜預定練兵之法。親校騎射。嚴試技勇。簡拔驍銳。更換老羸。務令一營士卒。人材雄健。武藝精嫻。又時教以行陣。使之步、伐、進、退。井然有法。日演月習。氣壯心齊。自成有制之師、而無難折衝禦侮矣。乃有不肖將弁。不勤訓練。按籍徒有虛名。責效毫無實濟。營伍廢弛。為害最大。究其弊、由於將弁之貪利而廢法。一在冒虛糧而兵無實數。一在克月糧而兵有怨心。上虧天家之糧餉。下朘窮卒之脂膏。身司戎務、而不能廉正以服眾。雖日示訓練之法。誰為之踊躍用命乎。爾等遇有兵丁空缺。即選力勇技精者。補足隊伍。至於馬步各糧。按期領給。不得克減分毫。古之良將。多以愛恤士卒、克建膚功。投醪挾纊之風。爾等宜知向慕焉。官軍之協守一方。所以捍衛一方之百姓。故曰。設兵以衛民也。防亂於未萌。緝奸於已發。俾居民安家樂業。共享升平。自然受兵之利、而不受兵之害。儻或約束不嚴。縱兵肆虐。誘賭放債。恃強奪利。甚至地方小警。漫不防禦緝捕。以致奸宄滋蔓。徒卸責於有司。文武失和。秦越相視殊背國家設兵鎮守之意。律法具在。罪有攸歸。至於爾等簡用督撫中軍。責任匪輕。尤宜潔己奉公。恪遵法紀。至都司、守備、千總、把總等員。各有城守汛防之責。亦宜努力稱職。自奮功名。朕念爾等、曾受皇考選擢之恩。自應保守前勞。力圖後效。果能整飭戎伍。允著乾城之望。朕自不惜寵以崇階。儻若廢隳武備。侵漁糗芻。甚且妄執武官不惜死之言。恣意逞威。虐民生事。為害於地方。王法森嚴。決難輕貸。

諭知府。國家親民之官。莫先於守令。蓋州縣官、與民最親。而知府、又與州縣官最親。凡州縣興利除弊之事。皆於知府有專責焉。是知府一官、分寄督、撫、監司之耳目、而為州牧、縣令之表率。承流於上。宣化於下。所系綦重矣。漢宣帝有曰。太守、吏民之本也。又曰。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無嘆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訟理也。與我共此者。其惟良二千石乎。故兩漢循良稱盛。而賢守尤多。龔黃召杜諸人。大都皆廉潔和平。正身率屬。以與民休養生息。史稱其所居民富。所去民思。此皆彰明較著者也。皇考澄肅官方。慎簡僚吏。知府中有政績茂異。聲名著聞者。必加優眷。數年之間。即膺殊擢。所以鼓勵循良。務令群黎受福。爾等蒙皇考簡用之恩。受國家民社之寄。地方不甚遼遠。則於民間之疾苦、可以周知。勢分不甚懸殊。則於屬下之賢否、可以洞悉。爾果廉潔自持。屏絕賄賂。則督、撫、監司、必不致肆行需索。而州牧、縣令、亦不敢恣意貪婪。近聞州縣火耗。任意加增。罔知顧忌。以小民之脂膏。飽貪吏之溪壑。由爾不能卻遺金於暮夜。又安能禁屬吏之濫徵乎。盤查倉庫。必須核實。不可視為故事。乃或借盤查之名。勒索饋遺。是因盤查而虧空愈甚矣。爾能時勤勸誡。加以體恤。則州縣可無虧空之虞。能制節謹度。淡泊是安。則爾亦可免虧空之累。勸農課桑。以厚風俗。禁戢強暴。以安善良。平情聽斷。以清獄訟。皆爾職守之所當盡者。至於督撫舉劾州縣。必由爾之詳揭。務須秉公持正。勿涉偏私。若善於逢迎者、從而護庇薦拔之。而端方恬靜之人、反故為摧抑。下吏皆苟且營私、以求容悅。地方之事、尚可問乎。居官者、每有初入仕途。清操自矢。漸登華要。頓改初心。既知砥礪廉隅。即當始終一節。更有巧於仕宦者、人每謂其名實兼收。朕最不解此語。夫名者、實之華。果能廉潔愛民。奉公盡職。此所謂實也。治行稱首。民歌輿誦。此所謂名也。實至而名隨之。如本立而華茂焉。若以弋取虛譽為名、而以封殖多藏為實。此則小人之尤。更甚於貪黷彰聞之輩矣。朕纘承大統。夙夜祗懼。惟恐有負皇考付托之重。深冀爾等、各體此意。精白乃心。以古循良自勉。若狥私納賄。不能率屬愛民。貽害地方。蔑視憲典。三尺具在。朕不能為爾等寬也。

諭知州、知縣。朕惟國家首重吏治。爾州牧、縣令。乃親民之官。吏治之始基也。貢賦獄訟。爾實司之。品秩雖卑。職任綦重。州縣官賢、則民先受其利。州縣官不肖、則民先受其害。膺茲任者、當體朝廷惠養元元之意、以愛民為先務。周察蔀屋。綏輯鄉里。治行果有其實。循卓自有其名。非內聚賄而外干譽。謂之名實兼收也。全省吏治。如作室然。督、撫、其棟梁也。司、道、其垣墉也。州、縣、其基址也。書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夫所以固邦本者、在吏治。而吏治之本、在州縣。苟州縣之品行不端。猶基不立。則室不固。庸有濟乎。皇考臨御六十一年。灼知州縣之重。特行引見。咨詢明試。至詳至慎。其有廉能之員。每不次超擢、以示鼓勵。今海內群黎。皆皇考所懷保也。朕膺宗社重寄。思纘皇考之治功。惟爾州縣諸臣、具有父母斯民之責。其為朕立之基址、以固邦本焉。誠能潔已奉公。實心盡職。一州一縣之中。興仁興讓。教孝教忠。物阜民安。刑清訟簡。朕將升之朝寧。用作股肱。如或罔念民瘼。恣意貪婪。或朘削肥家。或濫刑逞虐。或借刻以為清。或恃才而多事。或諂媚上司以貪位。或任縱胥吏以擾民。或徇私逞欲、以上虧國帑。王章具在。豈爾貸歟。更有任州縣時、私肥已槖。而漫云、且俟顯要。方立名節者。其與初市清名。晚而改操之人。何以異哉。至於錢糧、關系尤重。絲毫顆粒。皆百姓之脂膏。增一分、則民受一分之累。減一分、則民沾一分之澤。前有請暫加火耗。抵補虧空帑項者。皇考示諭在廷。不允其請。爾諸臣共聞之矣。今州縣火耗。任意加增。視為成例。民何以堪乎。嗣後斷宜禁止。或被上司察劾。或被科道糾參。必從重治罪。決不寬貸。夫欲清虧空之源。莫如節儉正直。節儉則用無不足。正直則上官不可干以私。若朘小民之生。以飽上官之貪欲。冒不測之罪。以快一時之奢侈。豈砥礪廉隅。為民父母之道乎。爾州縣等官。其恪共乃職。勿貽罪戾。毋謂地遠官卑。朕不及察其賢否也。

壬午。諭戶部。恩賜老人。原為崇年尚齒。而地方賞老人者、每州縣動支數千金。司、府、牧、令、上下通同侵扣。吏役複任意需索。老人十不得一。上負曠典。罪不容逭。今飭令督撫嚴查。務令有司親自沿鄉訪察。據實造冊給發。不許絲毫侵扣。儻仍蹈前弊。立即參處。如督撫奉行不謹。朕若訪出。必加以失察之罪。再老人九十以上者、州縣不時存問。其或鰥寡無子、及子孫貧不能養贍者、督撫以至州縣、公同設法恤養。或奏聞動用錢糧。務令得沾實惠。

以翰林院檢討胡瀛、為雲南鄉試正考官。內務府員外郎鄂爾泰、為副考官。編修沈宗敬、為貴州鄉試正考官。刑部員外郎朱崧、為副考官。

癸未。諭大學士等。前年因黃河衝決。皇考特遣牛鈕、齊蘇勒等、堵築修理堤工。一切完竣。交與楊宗義。乃楊宗義、不能時時加謹防守。致修築之處、又複衝決。經九卿議將楊宗義革職。拏交刑部、從重治罪。皇考從寬恕免。將一切河工、令其效力贖罪。今被衝決之堤工、俱已合龍。仍著楊宗義加謹防守。不時修築。春日冰融之先。務期預為防守堅固。斷不可似從前疏忽。又致衝決。果能加謹防護。即可贖其前愆。如將已完堤工、再致衝決。朕必重治其罪。

甲申。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諭內閣。倉場侍郎李英貴患病。倉場事務。著順天府府尹陳守創、暫行協理。

調湖北按察使趙弘運來京。擢雲南廣南府知府蔡起俊、為湖北按察使司按察使。

總理事務王大臣議覆、倉場總督李英貴等疏言、八旗官兵米石。請將所有六七成米、折算添給支放。應如所請。得旨、所給之米。照伊等所奏米色微高尤善。如支給米色、不及所奏。必將倉場大臣、該倉監督、從重治罪。

乙酉。平郡王訥爾素摺奏、十二月二十四日、輔國公延信到甘州。臣遵旨將撫遠大將軍印敕交明。於二十五日、起程赴京。奏入、報聞。

丙戌。孟春。享太廟。上親詣行禮。

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遣官祭太歲之神。

諭內閣。原任大學士阿蘭泰、王熙、李光地、尚書趙申喬等、俱系皇考時、宣力效忠之人。作何追恤加恩之處。總理事務王大臣、會同大學士白潢、尚書張鵬翮、左都御史朱軾、查例議奏。尋議、大學士阿蘭泰、王熙、各加祭一次。大學士李光地、贈太子太傅。戶部尚書趙申喬、贈太子太保。從之。

上召來京叩謁梓宮之科爾沁達爾漢親王和碩額駙羅卜藏滾布等、入養心殿。諭曰。爾等先世、俱在太祖時、歸誠效順。竭力同心。誼若一家。懋著勤績。爾等皆深沐皇考加恩愛養之人。今聞皇考升遐。叩謁梓宮。哀號擗踊。朕心深為憫惻。仰惟皇考視爾等如子孫。於茲六十餘年。恩隆情篤。今龍馭上賓。屬大位於朕躬。朕仰承皇考付托之重。當視爾等亦如一家。深加愛養。爾等宜感念皇考深恩。和衷共勵。竭誠效力。爾等眾扎薩克、俱有辦理旗務、統轄眾庶之責。凡事秉公矢慎。各撫恤屬下人等、慎勿擾累。

丁亥。世祖章皇帝忌辰。遣官祭孝陵。

上詣壽皇殿行禮。

戊子。大學士等、議奏纂修聖祖仁皇帝實錄、開館事宜。並開列纂修翻譯收掌人員請旨。得旨、是。皇考御極六十一年。聖謨神烈甚多。卿等督率各官。務期悉心敬纂。速輯告成。俾永垂方冊。以副朕繼述顯揚先德之意。

己丑。上以壇廟祭祀。典禮重大。命派王二人。散秩大臣、御史各二員。部員、侍衛、各四員。稽查失儀、及扈從人等、任意行走。著為例。

庚寅。命總理事務王大臣、及大學士嵩祝、白潢、吏部尚書張鵬翮、戶部尚書田從典、禮部尚書張廷玉、左都御史朱軾、將漢御史、各部郎中、分別三等引見。

辛卯。祈穀於上帝。上親詣行禮。

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戶部等衙門。遵旨議覆。滸墅、揚州、龍江、蕪湖、湖口、贛關、太平橋、粵海、閩海等、九關稅務。應照淮安天津等關例。交與各該撫、令地方官兼管。從之。

署理撫遠大將軍事務輔國公延信摺奏。甘州所屯兵丁。除京城滿洲兵外。有預備調遣鄂爾多斯兵三百名。及宣化兵五百名。古北口兵四百八十名。山西兵五百九十名。陝西榆林兵一百九十名。分屯各處。現今並無調遣。請俱令撤回本處。奏入。報聞。

和碩莊親王博果鐸薨。

壬辰。諭總理事務王大臣、議政大臣等、青海台吉策零董洛卜、著封為貝勒。自西陲用兵以來。青海之王以下。台吉以上、各著勞績。皇考曾降旨、俟凱旋之日、再行計功。今青海、王、台吉等、歷年效績。作何加封施恩之處。察明議敘具奏。

諭內閣。現今封印。各部院應奏本章。不用印信。照常送入內閣。票簽進呈。其應用摺奏事件。著繕摺具奏。儻因封印之故。將應用本章具奏之事。概用摺奏。日後恐無憑據。將此通行曉諭。

諭署直隸巡撫趙之垣、河南巡撫楊宗義、朝廷設官置吏、原以養民。遇有災荒、即多方撫恤。方不負委任之重。今據山東巡撫黃炳、奏稱直隸河南、鄰境小民、資生無策。間有攜家就近覓食者。朕覽奏惻然。當此春初、農事方興。若任其流離、則小民何所依歸。著即遴選賢員、招輯複業。核實賑濟。務令得所。勿失農時。以副朕惠養元元之至意。

追封輔國將軍巴爾堪、為輔國公。謚武襄。以其子巴賽、襲爵。

河道總督陳鵬年、以病劇具奏。命山東按察使齊蘇勒、署理河道總督。御史佟吉圖、署理山東按察使司按察使。

癸巳。上詣壽皇殿行禮。

調江西巡撫王企埥、湖北巡撫張連登、來京。升貴州布政使裴𢕑度、為江西巡撫。山西布政使納齊喀、為湖廣湖北巡撫。山西按察使森圖、為山西布政使司布政使。擢江西瑞州府知府高成齡、為山西按察使司按察使。

理藩院奏、來謁梓宮之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駙、台吉等、奏稱世受國恩。不忍即歸。擬住京師。候送梓宮。得旨、候送梓宮、尚須兩三月。若去而複來。殊屬勞苦。時當春季。馬匹必致羸瘦。來而複歸。必更艱難。著照王等所請、在京候送梓宮。俟安奉陵寢享殿禮成後、令回本地。至九月內。梓宮安奉地宮。伊等必複來送。正值草盛馬肥。可即從伊本處、前詣陵寢。

甲午。諭內閣。各省奏銷錢糧。除地方正項、及軍需外、其餘奏鎖項內、積弊甚大。若無部費、雖冊檔分明。亦以本內數字互異。或因銀數幾兩不符。往來駁詰。一有部費、即糜費錢糧百萬。亦准奏銷。或將無關緊要之處駁回。以存駁詰之名。掩飾耳目。咨覆到日。旋即議准。內外通同欺盜虛冒。此等情弊、盡在皇考睿照之中。聖恩寬大。未行深究。朕今不得不加整理。嗣後一應錢糧奏銷事務、無論何部、俱著怡親王、隆科多、大學士白潢、左都御史朱軾、會同辦理或將各部賢能司員。指名保題。或酌量另取官員。令伊等管辦之處。著王大臣四人議奏。尋議、錢糧關系甚重。應另立衙門。設滿漢郎中、員外郎各二員。主事各三員。筆帖式十員。俱遴選賢能補用。至錢糧除地方正項外。其軍需各省動用之項。具題到日。應准應駁。臣等會同該部查核議覆。其設立署名。恭候欽定。得旨、署名著為會考府。餘依議。

乙未。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諭九卿。朕受皇考付托之重。撫育群黎。夙夜孜孜。惟恐閭閻失所。昨山東巡撫黃炳奏稱、東袞二屬、上年二麥失收。小民未免困苦。直隸、河南、鄰境之民、有攜家覓食者。朕即飭諭直隸河南巡撫、加意撫綏。招集複業。但兩省巡撫。並未奏聞。朕恐其視為泛常。奉行不力。爾等可會同確議。或特遣大臣。或交與該撫。作何賑濟安輯之法。務使窮黎得沾實惠。又前歲河南、黃水潰決。泛溢於直隸地方。比年以來、兩省近水居民。耕種無資。衣食匱乏。均應加恩撫恤。爾等一並議奏。尋議、直隸、河南流民。應各派大臣一員。會同該撫。動常平倉穀賑濟。其無力耕種者、酌量賞給。不能回籍者、應令直隸、河南、山東巡撫、加意撫輯。從之。

諭戶部。原任兩江總督常鼐、劾奏兩淮巡鹽御史張應詔、科派加筋銀兩。經工部尚書李先複等、審明覆奏。爾部駁詰、以為加筋銀兩、去年眾商、既已供為張應詔所派。今常鼐身故。眾商遂改前供。所審未為允協。朕聞常鼐居官、本無令名。皇考亦曾向朕言之。其所奏豈可為准。皇考當日、不肯據常鼐所奏定案。故遣大臣前往察審。今既已審明。不必再行駁詰。況張應詔、本無科派之事。眾商安得不改易前供乎。至於商人、欲以此項銀兩充餉。朕豈需此。其已交十三萬餘兩。准其抵算往年商欠。其未完銀二十餘萬兩。盡行豁免。我皇考恤商愛民。若辦理此事。亦必如此歸結也。至於眾商、歷年所欠正項。關系國帑。著該部悉心確議、定限徵收。

丙申。上詣壽皇殿行禮。

是日、上以莊親王博果鐸薨。欲親臨祭奠。諸王大臣等、懇請停止。得旨、王大臣等、所奏雖是。但朕之長輩、止有莊親王一人。宗親誼篤。朕心必欲親往。著宗人府、並有執事之王大臣等、隨往。

諭總理事務王大臣等。八旗滿洲人等。除照常考試漢文秀才、舉人、進士外。至於翻譯技勇。亦屬緊要。應將滿洲人等、考取翻譯秀才、舉人、進士。並武秀才、舉人、進士。著會同該部。將作何考試、額數多少之處、定議具奏。

諭吏部。八旗滿洲翰林。向無升轉之途。甚為可憫。伊等如何升轉之處、著議奏。尋議、嗣後翰林院滿洲侍讀、侍講、諭德、洗馬、國子監司業、缺出。將各部俸滿應升之人、補授一員。將翰林院編修、檢討、補授一員。分缺補用。從之。

升內務府郎中李延禧、為內務府總管。

命八旗舉人、生員內、有在護軍、執事人、行走者。俱退回。生員、仍給銀二兩。舉人、仍給銀三兩。令伊等讀書。

先是、理藩院奏、澤卜尊丹巴胡土克圖、原系法教內之第一人。數世行善。垂九十年。當噶爾丹叛亂時、身率七旗之喀爾喀等、來歸。最為有功。伊系喀爾喀汗之子。土謝圖汗之弟。遭逢聖朝。疊蒙殊遇。前年聖祖仁皇帝面諭之曰。癸卯年、朕壽七十。爾壽九十。大慶之年。爾必前來。斷勿食言。胡土克圖、領旨而回。今雖年邁衰病。遵諭來京。謁見梓宮。志願已遂。泊然示寂。請照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得尼之例。給賜名號、印、冊。以示優典。得旨俞允。命給與名號、印、冊。既而喀爾喀土謝圖汗等、以停止往吊胡土克圖奏請。上諭曰。胡土克圖、極蒙皇考聖祖軫念。禮遇加隆。皇考聖祖升遐、系甲午日。今胡土克國圓寂、亦系甲午日。佛果聖因。証明不昧。胡土克圖、非尋常僧人比。朕躬親往懸帕供茶。以盡朕心。將此旨傳與喀爾喀汗、王、額駙、及胡土克圖徒屬人等、知之。至是、理藩院以移送澤卜尊丹巴胡土克圖龕座。請派大臣官員、護送前往。上特命敦郡王允䄉、世子弘晟、齎賜印冊奠儀。又命散秩大臣尚崇廙等、護送胡土克圖龕座前行。所過蒙古地方。勿得任意騷擾需索。

總事事務王大臣議覆、河南布政使護理巡撫事牟欽元摺奏。豫省開封府以南。各州縣歲獲豐收。惟河北之衛輝、彰德、懷慶三府。自前歲黃河決口。田被水占。不得耕種。加以堵築工程。小民輸。運物料。自百里以至數百里。供應頗力。而現在涸出之田。苦無籽種。不免乏食之虞。請動藩庫銀二萬兩。分行賑給。並將本年分錢糧、及歷年舊欠。暫行緩徵。應如所請。從之。

戊戌。諭總理事務王大臣等。刑部事繁。阿錫鼐、停其兼理倉場事務、著回部辦事。李英貴補授滿洲倉場侍郎。陳守創、以府尹帶管倉場事務。

命總理事務王大臣、裕親王保泰、世子弘升、公馬爾賽、領侍衛內大臣阿爾松阿、大學士嵩祝、都統阿爾賽、尚書孫柱、會同八旗前鋒統領、護軍統領、將前鋒參領、護軍參領、分別三等、帶領引見。

庚子。上詣壽皇殿行禮。

諭吏部。開列各省試官、在部院之舉人進士出身者。不比翰林人員。文章或致荒疏。若將此等人差往。不能閱文。殊屬無益。伊等如有自稱文間未經荒疏者、著開列、朕加考試。

調鑲紅旗蒙古副都統秦布、為本旗滿洲副都統。升一等護衛舒米達、為鑲紅旗蒙古副都統。

以鑲黃旗滿洲副都統宗室汝福、署鑲白旗護軍統領。

理藩院議覆、喀爾喀和碩額駙策零、奏請將原編入察哈爾旗分、一佐領之人、停其給與錢糧。懇恩令帶回本處。共為兩個佐領。一體承辦差徭。應如所請。從之。

辛丑。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升湖南巡撫王之樞、為吏部右侍郎。翰林院侍講學士查嗣庭、為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

以內閣學士魏廷珍、為湖南巡撫。

壬寅。諭總理事務王大臣等。母後誕育朕躬。纘承大統。謹考彞章。請上尊號。母後以皇考梓宮。奉移山陵之事未畢。不忍即受尊稱。前據王大臣等、合詞虔請。敬上仁壽皇太后尊號。盛德謙光。屢辭不允。諸王大臣援引舊典。懇求再三。始蒙慈允。今恭上冊寶典禮。亟應舉行。母後聖意。仍欲遲遲。朕複再四陳懇。未蒙許允。見今山陵之期已近。尊崇大典。言□耴吉何時。總理事務王大臣、會同禮部九卿、確議具奏。

又諭。前往陵寢之處、著總理事務王大臣、會同裕親王、履郡王、公馬爾賽、大學士嵩祝、詳議具奏。尋議、宋明之禮梓宮至山陵。嗣帝皆不親送。宋時以親王宰相充之。明時或以皇子親王主之。祈皇上思宋明定制之深意。念宗廟社稷之重任。以慰臣民之心。得旨、凡事當遵奉祖考巳行典禮、方為盡善。前曾祖母太皇太后發引時、皇考親自恭送。至祖母皇太后發引時、皇考聖躬違和。兼有足疾。尚且親送梓宮啟行。諸王大臣、豈能勸止乎。親送皇考梓宮至山陵、朕意已定。大臣等勿再強奏。

又諭。提鎮副將、俱系聖祖仁皇帝簡用之員。故將遺存弓矢櫜鞬等物、各行給賞。伊等應作何敬謹迎接供奉、俾聖祖仁皇帝恩澤、遺及子孫。累世永戴之處。爾等會同兵部議奏。尋議、所賞物件、應令伊等於子弟內、選擇謹慎之人。赴部祗領。子孫永遠供奉。從之。

鑲黃旗漢軍副都統馬天寵、年老休致。以工部左侍郎滿丕、為鑲黃旗漢軍副都統。

升內閣學士登德、為工部左侍郎。以原任國子監祭酒尹泰、為內閣學士辦理工部侍郎事。

降刑部尚書陶賴、四級調用。張廷樞、五級。調用。侍郎王景曾、二級留任。以審擬陳□□□□夕□雷一案。徇縱故也。

戶部等衙門議覆。倉場總督李英貴等、條奏倉場事宜四款。一、漕兌定例。原帶耗米。以備曬揚折耗。不准旗丁批抵。聽作倉中折耗。一、旗丁應給照米三升八合。查米既入倉廒。複行照出。恐滋弊端。請將此項米石留倉。量給價值。一、倉差滿漢監督各一員。請嗣後於部員內、擇家道殷實。操守清勤者題補。再於現行各監督內、擇其操守清廉。米好數足者。題留複任二年。再於候補候選人員內、擇其年力精壯。才猷敏達者。題請補用。給與本衘食俸、以為養廉之資。其應補應選之缺。咨部仍行補選。一年差滿。果操守清廉。米好數足。亦題留複任二年。共三年、准作試俸三年。任滿之日、任內米數謹慎收貯。數目充盈。題明交與吏部。以應升之缺即升。若改易操守。偷盜倉糧者。照侵欺錢糧例、盡法治罪。一、倉場衙門、有查倉、查船、及大通橋石土兩壩、五閘等處。巡查諸事。舊止設筆帖式四員。請添滿漢司官四員。同筆帖式在臣衙門差委稽察。該員果能實力辦事。訪察利弊。三年後、亦照監督以應升之缺即升。筆帖式俟五年俸滿、以應得之缺即用。儻查驗不實。徇私隱蔽。及怠惰誤事者。嚴加參處。俱應如所請。從之。

癸卯。上詣壽皇殿行禮。

諭工部。去年黃河漫溢。衝決秦家廠。一時不能堵塞。朕念數省生民。暨東南漕運攸關。特遣齊蘇勒、前往堵修。幸將秦家廠。馬營口。俱經堵築完工。但冬日冰凍。所修工程。或未必堅固。目今冰解流澌之時。水勢定行稍長。況三月桃花水降。其堵築堤岸。不可不加保固。今楊宗義丁憂。布政使牟欽元署理巡撫印務。凡齊蘇勒所需河工物料。及所用官員。著牟欽元即行給與。毋得遲誤。該部速行文牟欽元知之。

諭直省主考官。爾等俱系皇考選用之人。朕諒爾等、必能自好。是以特簡為主考官。爾等務秉公考取學問優長之士。果能不徇私情。聲名無忝。則不但無負朕之選用。亦不負皇考愛養之恩矣。回京之日。朕自加升擢。如有徇私之處。經朕訪聞。定行從重治罪。決不寬貸。

升翰林院侍講學士巴泰、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以翰林院編修莊楷、為四川鄉試正考官。編修程元章、為副考官。工科給事中康五瑞、為廣東鄉試正考官。檢討王思訓、為副考官。檢討朱曙蓀、為廣西鄉試正考官。檢討德齡、為副考官。右中允張廷璐、為福建鄉試正考官。編修朱一鳳、為副考官。

吏部等衙門、遵旨議覆。新進士除欽點庶吉士外。揀選學問好者、令為內外官學教習。年滿遇月官扣缺補用。餘令回籍候選。從之。

甲辰。諭總理事務王大臣。從前每逢科場。有無賴棍徒、造言生事。此風斷不可長。著傳諭該管衙門、考試之前、即嚴行曉示。儻有此等無賴匪類。務將為首之人、從重治罪、以示儆戒。

封多羅淳郡王允佑子弘曙、為長子。貝子允禵子弘春、為固山貝子。

授固山額駙達爾瑪達都、四品額駙薩克信、多羅額駙僧滾扎卜、俱為和碩額駙。

升湖廣襄陽總兵官佟國弼、為鑲藍旗漢軍副都統。湖廣辰州副將萬際瑞、為湖廣襄陽總兵官。

乙巳。總理事務王大臣、會同禮部九卿。遵旨議奏。臣等謹考典章。恭上仁壽皇太后尊號。伏承懿旨。以聖祖仁皇帝梓宮奉移山陵之事未畢。屢辭不允。臣等眾籲懇求。始荷允行。今恭上冊寶典禮。皇太后仍欲遲遲。仰見聖德謙光。追念先皇誠敬哀慕之心。至真至切。從古未有。臣等竊思尊上崇稱。聖王之盛軌。恪遵慈諭。大孝之至情。況值聖祖仁皇帝梓宮奉移山陵在邇。謹俟事畢之後。恭上皇太后冊寶典禮。吉期交與欽天監選擇舉行。得旨、是。

升鴻臚寺卿胡煦、為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內務府郎中伊都立、為詹事府詹事。

以國子監祭酒劉師恕、為貴州布政使司布政使。

大學士王掞、以老病乞休。得旨、卿才品優長。皇考簡任機務以來。宣力年久。恪勤盡職。倚毗正殷。今以老病乞休。情辭懇切。著以原官致仕。

朝鮮國王李昀、奏謝敕封弟李昑為世弟恩。並報該國議政金昌集中樞李頤命、左議政李健命、判中樞趙泰來等、謀逆伏誅顛末。報聞。

丙午。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策妄阿喇布坦使臣垂納木喀等、朝見。上命都統拉錫、理藩院尚書特古忒、傳諭曰。爾國台吉、在我聖祖皇考時。雖有微勞。亦多罪戾。乃無故侵我哈密。發兵往招。殺害拉藏。毀壞佛教。惟天子統御萬邦理宜興師問罪。我聖祖皇考至仁如天。但令陳兵邊境。俟其深悔前非。即加恩寬宥。並無意於殄滅爾國也。其後澤卜尊丹巴胡土克圖、為策妄阿喇布坦、再三求赦。我聖祖皇考追念舊日微勞。又曲鑒胡土克圖老人懇款之意。允其所奏。令遣使往諭。待其伏罪自陳。即降恩旨。今聖祖皇考升遐。朕纘承大寶。胡土克圖老人遠來。再為奏請。是以複遣使於爾。若爾台吉即遣親信之人、誠懇陳辭。朕即寬宥。以寧爾土宇。若冥頑不靈。仍構兵端。亦可明言其意。如欲廣我聖祖皇考之仁恩。惟爾台吉。欲振我聖祖皇考之武烈。亦惟爾台吉。朕仰承丕緒。行我軍威。爾台吉詎不稔知。今胡土克圖大喇嘛、又已圓寂。從此亦無有為爾台吉奏請者矣。可作速定奪來奏。若仍前支吾。則兵由爾起。無與於朕也。爾非專使故不與爾敕書爾其謹識朕言。一一往諭。

諭內務府。朕補授官員。但觀其言語明白。人材去得。即加擢用。伊等應各加勤慎。矢心報效。若以朕選用之故。或怠玩居心。貪婪易守。又或年老隳頹。或疾病昏眊。爾等無得瞻徇。即行題參。

以故阿霸垓多羅郡王巴特瑪袞楚克子、索諾木拉卜坦、科爾沁多羅貝勒阿畢達子、多爾濟、各襲爵。

丁未。上詣壽皇殿行禮。

以鑲藍旗滿洲都統輔國公阿布蘭、署右翼前鋒統領。

戶部議覆、直隸巡撫趙之垣、題請領賣通倉變色米石。應如所請。得旨、此系朕親自辦理之事。皇考因直隸各州縣。有米穀短少之處。將通倉變色米石。糶賣於民。甚屬有益。並非勒令每處糶賣若干也。今趙之垣請於二百里內、附近水次之州縣。派定數目糶賣。而戶部照議准行。俱屬錯謬。此項變色米石。只宜於米穀短少之州縣。然使領運繁難。便為無益。即應停止。儻民間實因米穀短少、情願赴通糴買、自行運回。則聽其買去可也。

考察天下軍政。卓異官二十九員。不謹官二十六員。罷軟官二十員。年老官六十八員。有疾官三十八員。才力不及官七十五員。浮躁官十八員。分別升賞處分如例。

己酉。諭內閣。從前皇考之時、凡上三旗大臣侍衛官員人等、俱不許在諸王門下行走。即諸王屬下人、非該屬處、亦不許私相往來。著領侍衛內大臣、及旗下大臣等、各將該管侍衛官員等、嚴行稽察。嗣後如有私相行走之人。一經查出。即行參革。如不糾參。經朕查出。或被旁人首告。定將該管大臣、一並從重治罪。

諭理藩院。賞賜蒙古扎薩克台吉、協理台吉之處。恩詔內並未議及。朕意欲賞賜伊等。著該院議奏。尋議、扎薩克台吉、塔布囊、白克、及協理台吉內之締姻協理台吉、平等協理台吉等、應照賞賜公等之數。酌量遞減。和碩額駙應照扎薩克台吉例。多羅額駙、應照締姻協理台吉例。固山額駙、應照平等協理台吉例。賞給。從之。

以原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李紱、署吏部右侍郎。

庚戌。諭山東巡撫黃炳。朕纘承大統。父母斯民。普天之下。皆吾赤子。凡身任封疆者、當深體朕心。遇有災荒、及時賑濟。使窮黎實被其澤。據奏東兗兩屬。去歲二麥失收。小民未免困苦。直隸、河南、鄰境之民、資生無策。亦有攜家覓食者。朕覽奏惻然。爾奏欲各捐已貲。以為賑濟。朕思爾等資從何出。勢必仍取之於民。是賑民實以累民也。不如動用倉儲。遴選賢員。確查乏食窮民。分路賑濟。小民庶得均沾實惠。至鄰省流移之民。亦宜一體撫恤。毋令失所。又奏請平糶倉穀。於民食大有禆益。必得實心任事之人。方副朕惠養元元之意。再奏請漕糧十萬石。分貯各縣。往年曾經屢次截留。此項曾否支用。用存多寡。並如何分貯之處。著具本奏聞。

又諭。運道淺阻。舊例撥派民夫。挑淺濟運。朕思東省連年薄收。百姓困苦。未必堪此重役。將來流亡日多。民生日蹙。深為可憫。古人救荒之策。有大興役以濟民食者。不若竟動正項錢糧。雇募民夫。給以工食。挑浚運河。則應雇既多。散者複聚。民資工食。稍延殘喘。民心鼓舞。工程易就。運道早通。於興役之中、即寓賑濟之意。莫便於此。已有旨命佟吉圖署理按察使。速赴河南。與總河齊蘇勒商定。回任料理運道。俟其到日、爾可與公同竭力料理。務使小民得沾實惠。

戶部議覆。工部尚書李先複、奏兩淮鹽價。督撫會同御史酌量料理、應無庸議。得旨、李先複等、所奏兩淮行鹽。國課攸關。凡關鹽務之事。督撫應會同該御史。酌量料理等語。部覆定例遵行已久。應無庸議。但督撫與該御史、如相和好。即長鹽價、以致病民。如不相和好。即不巡緝私鹽、以致累商。嗣後儻各有意見。著將情由達部。聽部定奪。

兵部題、陝西應升副參游擊等員、照例應各加銜一等。仍留原任。得旨、近年用兵以來。陝西武官、雖升別省。不令其赴新任。仍留原任。甚屬可憫。嗣後以升銜留原任者、遇有本省相當缺出。著該總督、提督、即行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