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雞肋集 (四部叢刊本)/卷第六十四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第六十三 雞肋集 卷第六十四
宋 晁補之 撰 景上海涵芬樓藏明刊本
卷第六十五

濟北晁先生雞肋集目錄

 第六十四卷

  墓誌銘

   資政殿學士李公墓銘

   右朝議大夫致仕晁公墓誌銘

   朝奉大夫提舉京東路保馬兼保甲事楊

    公墓誌銘

   朝請大夫致仕陳君墓誌銘

   朝散大夫提舉河北糴便糧草高公墓誌


    銘


   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石君墓誌銘


   文安郡君陳氏墓誌銘


   安康郡君龐氏墓誌銘


   錢唐縣君葉氏墓誌銘


   駕部員外郎李君墓誌銘





濟北晁先生雞肋集目錄

濟北晁先生雞肋集卷第六十四


 墓誌銘


  資政殿學士李公墓銘


惟天生才於世之平氣蒸為祥卿雲景星降而在


人中和炳明仁宗大徳好生如天天為衮衮生才


與賢如泉不盡遺其後昆逮於英宗旁招洽聞公

於是時海運𩿾騫神宗稽古出百王上上以文求


公以儒往國有誥令公口出之國有政事公手裁


之公豈能然曰上所知至於哲宗亦再用公惟天


子聖我祖𦒱同三朝是毗歴三省闥小心長慮白


首一節不流於信不躓於疑皇建其極五福是施


惟君舟之柔是胡越又何濟之惟公其楫開是大


同至於式序天子萬年公有令譽


  右朝議大夫致仕晁公墓誌銘


元祐元年三月甲戌右朝議大夫致仕上柱國南


陽縣開國伯食邑七百户賜紫金魚袋晁公卒卜


紹聖三年正月丙申吉葬于濟州任城縣諫議鄉


呂村之原諸孤聚而言曰我君樂善好義而畏人

知詩固有之曰相在爾室尚不愧于屋漏又曰君


子無昜𠙽言耳屬于垣圖我君之言行雖州閭懼


莫之盡惟垣屋漏其不可欺諸孤尚識之廼相與


諉公之壻承議郎知開封府祥符縣事王仲博敘


次世家爵里行事而以告其族孫補之使銘曰凡


親者亦不可欺也補之涕泣言曰以屬卑且不肖


則何敢謂宜抑毋使公之事墜于地則誄且稱諱


亦不得辤也公諱仲熙字子政其先澶州清豐人


後徙開封祥符贈太師中書令諱某曽王父也贈


太師中書令諡文元諱某王父也贈金紫光禄大


夫諱某父也光禄娶趙氏南安郡夫人繼趙氏南


陽郡夫人而公南安出也文元公以儒宗耆老令


徳事真宗為翰林學士賞延其孫初授公將作監


主簿遷太常寺太祝監單州酒即以才稱故宰相


王公珪為三司判官亟薦之再監鄧州酒歴評事


光禄大理丞撤酤區複牆鈎撿出入摘其積年姧


蠧皆不得隠課乃大登應賞不自言且當為縣矣


而以南陽夫人隨季官河間復監瀛州倉便養嵗

得圭田粟數百斛以分其同列之無者又監泗州


税淮溢浸城且壊守以下皆椉城捍淮公力居多


以勞𨕖通判憲州州近塞守武臣喜爭公獨與歡


而於事未始屈凡金榖犴獄纖悉疑似皆隂為辨


而守不知也徙通判鄭州復州皆有聲歴太子右


贊善大夫國子博士虞部比部駕部員外郎監店


宅務左藏庫遷虞部比部郎中知均州改朝散朝


請大夫民有偽稱官者自云給事公府齎供武當


山飰僧所過邀饋犒初謁見公公即知其欺語吏


隨至館捕之得偽御寳文書以抵法逺近皆驚判


南京國子監遷右朝議大夫管句鴻慶宫監東嶽


南嶽廟皆寓濉陽凡十餘年杜門蕭散幅巾燕坐


樵蘇不入而幾微未嘗見於色故人親戚過者為


公歎息而公意不在是怡然自得若顧南山言爽


氣者聞之莊周稱北郭順子使人之意也消補之


不能名順子何如人而對公未語胸中之膠擾者


已定譬諸飲氷内熱立解順塗而往知古人之所


以近於道者必有在也享年六十有八娶張氏崇

徳縣君男端弼登進士弟朝請郎端介宣徳郎端


修太平令端粹虞城尉端厚假承務郎女長適王


仲博狀公行者也次適通直郎通判安州鄭猛次


適羅田尉高道華次適相州録事叅軍高公秉孫


十人曰資之登進士弟相州司理叅軍順之完之


頌之葵之述之疑之頡之蓻之槱之未仕曽孫一


人曰公紹公少孤事南陽以孝聞篤愛其弟有人


所難能者為人忠信平夷寬裕不矜伐趨事靜以


敏自奉養儉薄而遇人之急至解衣賙之恐不足


其罷均州尚彊即求散局不以家空竭為慮尤不


喜權其樂彼與此同而自謂得於此者多也㫺文


元公嘗言吾自㓜及老歴官臨事未嘗挾情害物


傾人售進其晩節著書垂訓多慎刑戒殺之意而


公性中和敬人而愛物葢近文元之風自南陽殁


凡三十年其院無期喪康寧令終人以為積善之


報云銘曰


道不可知而恬愉者常近之不偽者幾得之其嗜


欲㴱者其天機淺鷗舞不下肺肝已見若此者其

生世役役没世有餘患嗚呼公乎厚性近仁誠應

乎真生無累於明其安者身没無責於幽其安者

神粤天所以爵人者不惟其貴惟其徳視後之人

  朝奉大夫提舉京東路保馬兼保甲事楊公

  墓誌銘

公楊氏諱景芬字祖徳河南府洛陽人也其系葢

出漢太尉震而坊州司馬贈尚書左丞慶者生子

偕少知名其學長於論議剛直廉潔而愛人事昭

陵為翰林侍讀學士其弟任幼而樂誼不及仕以


卒生子恂為奉寧節度推官贈通議大夫退儉不


矜伐兩世宜大矣皆以不期人知人亦莫知之以

鍾其慶于後而生公公端靜而開警内剛而外和


敏於從政善與人交薰然忠厚君子也少治春秋


未嘗與人言遇事發其論議亹亹不可竆以侍讀


任為試挍書郎調定陶主簿曹州司理真符今改


大理丞七遷至朝奉大夫勳上輕車都尉服三品


嘗知永城縣事知化州事通判亳定二州擢石塘


催綱都水句當公事提舉淮南折納河北東路常

平京東保馬保甲皆有能聲化州竝海亡城郭嵗


賦竹葦為藩𩗗風至飄巻為虚居者不安民疲于


賦且土䟽不可城君奏乞庫錢百萬陶甓城之嵗


以無患海旁諸州皆圖去為式宣徽馮公京守亳


事無大小皆諉公公為一二裁處而隂推其意於


守若不自己出者馮公心善之定守多重臣尚威


通判視簿書無可否公曰州事吾職也豈出位者


有害于理戾于法者爭之帥憲肅韓公絳亦㴱知


公其領淮南折納諸路皆有使及還爭求對冀得

遷公曰事隸有司且復命矣尚求對何為獨不求

對河北前常平官庸人騖功文檄山委州縣不能

應則被譴去公至省十七八諭州縣以法如此户

部反詆其不如法請罷公然朝廷益知之㑹得疾

元祐二年正月十一日也享年六十一以元祐

七年某月某日葬于河南府洛陽縣平洛鄉張封

村從通議公之兆夫人張氏某縣君子規雲安軍

司理夫郊社齋郎二女長適進士孟安幼未行公

事後母以孝聞廩入不私楊氏之吉凶禮事皆資

焉尤為太師文公司空呂公所知補之聞之孔子


曰士任重而道逺仁以為巳任不亦重乎死而後


已不亦逺乎天下之求於聖人之言者過而期於


士者薄曰仁必伯夷必顔淵故後世之為仁者微


孔子不云乎茍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


力不足者夫能一日用其力於仁而孔子與其無


不足則自斯而往曰是可與為士矣可與任重而


道逺矣何不可哉楊公始於事親而親安之以施


其族人而稱慈行已則人愛其政之在民者民不


忘也其庶乎所謂求仁莫近者非邪補之先君與


公善初補之教授北京國子監貧無以葬先君公


問所乏賙其半乃克葬而公未始以爲徳也今公


葬矣補之不能身相事尚忍銘公然以謂其故舊


銘之耶則非公之故舊有信之者矣銘曰


徳藏于中故人不知人不知者天知之天實知之


其後昌有時


  朝請大夫致仕陳君墓誌銘


君陳氏諱知和字徳時按其譜博州人也六世祖

翔唐末從事成都府王建有異志翔屢沮之廢居


閬州之西水孟昶以蜀㱕曽祖諱省華始來自蜀


為祥符人仕本朝為左諫議大夫有能聲贈太師


尚書令兼中書令秦國公秦公生三子皆以儒學


擢高第位將相有勳勞於國樞宻使尚書右僕射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贈太師尚書令兼中書令英


國公謚文忠諱堯叟君祖也英公生尚書都官郎


中贈金紫光禄大夫諱師古光禄生君光禄前夫


人賈氏永年縣君後夫人潘氏安福縣君而君寧


國縣太君賀氏出也光禄當任子以與其族人而


君從祖太尉康肅公方觀察宿州任君右班殿直


及長知書歎曰吾家世如是吾父教我以學何如


而吾可用此進耶乃上書願易所得官從左選仁


宗嘉其意且以其文忠後從之初調河陽節度推


官事四守梁適李淑張觀蘇紳皆當時顯人其趣


操不必同而君介然若一四人者皆賢之再調寧


國軍節度推官竄卒誘耕民剽里中卒殺人民從


旁止之傷而免守欲并論民死君爭之力守怒而

入君立廡下不去守悟為讞諸朝民果不死遭安


福憂免喪擢衛尉丞知硤石縣事縣當陜衝卒苦


於役作偽印帖隠民間前令比獲以要賞君一日


執六人且嘗度關法應死既不忍以要賞見其尫


然誠苦於役者為移文所從來無他過取偽印帖


焚之還其役戍兵道縣中羣博犯法邏者執于庭


數百人譟縣門且奪之吏趣閉門君徐出坐堂上


命開門衆莫敢入因陽叱邏者解縱之既行宻疏


其名河南府皆正其罪改簽書彰徳軍節度判官

事未行遭寧國憂免喪遷大理丞知緱氏縣事英


宗即位遷右贊善大夫昭陵採石聚兵緱氏城中


萬人倉無儲粟而輸者未至君度不可竢報乃下


令借富人停粟約與之息匿者没官令出而辦比


輸者至則兵仰食縣者十五日矣事已旁縣吏皆


遷而君不自言賞亦不及遷殿中丞又遷國子博


士通判果州事神宗即位遷尚書虞部員外郎賜


五品服還朝用薦監左藏庫不就通判趙州事遷


比部員外郎曽孝寬察訪河北奏君偕行朝廷方

議省郡縣寛力役吏希㫖爭言可省而乾寧保定


順安三軍在議中俾君往視還言㳂邉城犬牙相


制以利守禦而便轉輸此祖宗㴱意不可改朝廷


然之為不廢三軍中人程昉建言徙漳河洺州使


者以君權知洺州董其事漳河役大昉欺朝廷以


易集務減人徒人徒以故怨之百餘人燒民廬為


㬥君盡捕得誅其始謀者八人事且畢㑹新守至


君還趙州昉以君為㬥其短乃㱕功新守而君亦


不辯也丞相王公安石雅知君可用使人諭君歙


故難治而朝廷方行法欲以倚君君不得辭擢知


歙州事遷駕部員外郎自以不能當執政意至則


求閑局差管句嵩山崇福宮民上書願畱者以千


數房州地僻守屢以贓敗又擢知房州事郡阻山


城西有谿所從來高望之洶洶在城上舊有堤圯


不治餘三十年君議増築不欲調民乃以術招竄


卒廩之益以州兵凡用工萬高其舊丈二尺而廣


如之人初以爲煩㑹明年谿大漲得堤而定人乃


服君奏課京西第一遷虞部郎中擢知泗州事郡

當水衝屬霖潦君度淮汳洙泗滿必大下因預為


守城備水至浸城且壊吏倉猝不知所為而君規


畫素定語吏如此如此城既無虞而民賴以活萬


計璽詔奬諭擢提㸃廣南東路刑獄事改朝奉大


夫番禺南粤都㑹守俸月七萬守方對詔獄君攝

州事竟八月當得錢六十萬君不取曰我豈縁人


不幸而自裕耶宴賓客為徹樂其忠厚如此遷朝


散大夫盜起梅州去治所更四郡君以為道驛而


往恐後乃自南雄州絶山倍道﨑嶇茆竹間蒙霧


得疾幾殆後良愈因求上印紱時方六十一上即


位遷朝請大夫賜三品服勳上柱國為人清慎退


約不干權貴善與人交自以無怨惡於人明白立


斷所至民愛之善楷隸喜為詩既謝事作燕譽堂


於第之西北隅葢以訓辭名之日從賓客飲酒談


笑其間以疾卒夀六十四元祐二年五月丁巳也


夫人鄭氏安居縣君男曰适寧鄉縣尉逾鄭州司


户適臨河主簿女長適朝散郎潘行次適通直郎


王鎮次適道州録事楚沖次適宣徳郎周昕幼在

室孫男女七人諸孤以君卒之明年七月壬申葬


于河南府宻縣義臺鄉之武泰岡來求銘銘曰

仕可以藉其世而公不賴之進可以遇合而公不


競之時未可以去也而公去之事取其先得取其


後名處其薄功處其厚造物者報其天不報其人


其人不亾在其後子孫


  朝散大夫提舉河北糴便糧草高公墓誌銘


君高氏諱旦字子明其先真定府元氏人有諱化


者事昭陵為武安軍節度使贈太師中書令尚書


令諡恭壯始自元氏徙家祥符贈其父珪左領軍


衛上將軍恭壯生莊宅副使惟慶莊宅生君以君


贈左武衛上將軍而君亦幼用恭壯䕃為左侍禁


世將家喜兵而君不樂以武名自力讀書為文辭


遂以皇祐五年及進士第擢太常寺奉禮郎未幾


以親憂去免喪知新鄭縣事竝郭有瀦水嵗比溺


人人以為神祠之君塞焉人以不惑而其患除簽


書奉寧軍判官事盜殘人以母篤疾應減死守宋


公祁議不貸君曰法如是不可重宋公悟乃止繇

此知君累遷光禄寺丞著作佐郎知臨城縣事臨


城人不知學為興庠序教以學來者常百數縣大


治至比嵗無死罪囚年飢勸鄉豪貸貧人粟約秋


償之人相率赴令累遷祕書丞太常博士簽書荆


南判官事又遷尚書屯田員外郎熙寧中舊臣有


薦其才者㑹復將作監執政議擇丞上曰高旦可


既不出執政意而君論事不能阿同列旋以讒去


通判保定軍事雄州戍兵過保定邀中使求請銀


錢至閉門不得行君往執其為首者喻使去事聞


安撫使檄治之君為言衆不可驚卒論為首者而


止通判保州事遷都官員外郎元豐中以階易官


改朝散郎擢提舉河北常平事初君在荆南嘗論


役法非是不報至是復譔成徳軍役法上之又不


報然朝廷卒改役法累遷朝散大夫還朝擢提舉


河北糴便糧草未行以元祐元年五月十八日感


疾卒夀五十七為人孝弟恭寬敏於技能殆其天


性得之工為室成指其翼曰是却三寸引繩度之


不差人服其精尤長於吏事數上書治平間言契

丹所以固吾盟者利幽薊耳願姑無求邉功以竢


之又言河北屯田議者欲一切募民耕出租不如


倣古以卒耕嵗入厚且及其暇時教以戰其計皆


㴱逺為今太師文公丞相司馬公所知未及用而


君亾矣娶馮氏仙源縣君繼楊氏仙居縣君繼文


氏福昌縣君今夫人夀安縣君王氏治内有儀法


五男子省華卒道華茂華冲華禮華皆未仕三女


子長㱕蔡州録事叅軍張紱餘在室諸孤以君卒


之年九月癸酉葬君開封府開封縣大邉村之原


補之先君於君為同年進士而王夫人晁出也以


是求銘銘曰


高奮北方維恭壯虎臣乃及大夫以其文發身而


世其昌粤有功在人自㫺恭壯卜浚都之南曰考


降無有近悔尚爾世不忘視樅柏之美


  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石君墓誌銘


君石氏諱輅字君椉濮州范縣人也曽祖諱溫祖


諱文舉皆不仕考諱崧益州司理叅軍贈工部侍


郎工部以明經入官而好文自君幼學則諄諄語

之曰汝當以文顯即大感發晝夜誦讀貧無燭至


梯屋就月視書無幾何則以詞藝中進士乙科調


青州推官改知萊陽縣事縣負海民習為姧利君


治明恕賊民多改或遁去康定中夏英公經略西


邉奏掌永興書記管句機宜文字方元昊叛君時


獻䇿畫多見聽用再從辟涇州渭州用特敕薦改

著作佐郎賊圍鎮戎急後騎日益諸將以謂利疾


戰且㴱入牽其勢君起席末言曰賊鋒鋭未可大


將葛懐敏怒曰兵因敵而制勝石君安能逆知往


先馳之軍盡沒或走入塞者猶道懐敏臨死而悔


曰坐以書生待石君至此君既從軍母老與諸子

安土不肯行欲解官㱕帥惜其才使部尉氏還戍


因督送軍衣京東間從范縣過問母或欲以事疵

帥者擿其違法坐責監長葛酒税稍徙知崑山縣


事簽書陳州判官通判綿州卭州事㑹嘉祐間朝

廷以諸路計不入詔三司薦可任吏君在書中擢

廣濟河輦運廣濟輸尤不計數十年或置或罷君


究知其弊奏更法數事軍大將有罪不敢決三司

得專治自君始明年東州之粟至京師者百萬石


擢知真州又改䖍州韓魏公聞其名召至中書與


議鹽事以便宜措置䖍十邑綿地千里民狡善訟


文案如山守堇堇不能省君治不煩而威甚行三


獄為空以疾求北㱕知光化軍復領輦運移梓州


路運判改提㸃兩浙路刑獄事疾病分司西京熙


寧二年七月十八日卒年六十二自佐著作九遷


為太常少卿階朝奉郎勳輕車都尉爵河東縣開


國男食邑三百户娶孟氏長夀縣君四男子伯宗


古内黄尉仲宗彛通直郎季宗彭皆前卒而叔宗


夀揚州録事叅軍廉平而文能裕其蠱者也君少


孤事兄悌遇族人恩嘗請于朝願納兩官授兄一


致仕官不行乃以任子恩任兄之孫宗夀卜以元


祐八年十月十七日葬君河南府澠池縣大塢鄉


鳯皇山之原屬補之銘銘曰


親教以學雖淺以聞推此而往可與事親君任以


事雖輕以成推此而往可與事君小試必立豈大


不能夀貴不稱短竆亦福寧此有餘而彼不足惟

此有餘小人無知惟彼不足聖賢有之


  文安郡君陳氏墓誌銘


太中大夫權判北京畱司御史臺韓公璹之夫人


陳氏泉州晉江縣人三司户部副使尚書兵部員


外郎贈兵部尚書諱詁之女夫人幼警惠嘗閲白


居易詩一過能誦其兄汝奭異之韓公未冠舉進


士有聲尚書曰吾女宜㱕斯人乃妻韓公丞相申


國呂公當朝夫人母家隆盛嵗時集㑹内外命婦


十數環坐綺紈曄然夫人以儒者妻在末座衣無

繢繡語言容止不矜慕一座皆聳舅苦風痺侍疾


憂見於色居舅喪盡禮焉韓公以材遇主仕𡫏顯


再封夫人潁川仁夀二縣君閨門雍穆福禄美矣

而不幸感疾卒熙寧元年二月十八日也享年五


十有六初夫人未筓嘗事僧伽像嘗病劇像見夢

曰無苦既而遂瘳晚尤燕静將没無戚容曰生必

有終也韓公後貴為右諫議大夫追封夫人潁川


郡君又追封文安郡君以元豐六年八月甲申葬

于衛州汲縣招賢鄉之原七男子祗祖奉議郎祗

師宣徳郎祇嚴瀛洲推官祇徳奉議郎祇勤鎮東

軍推官祇言祇諫承務郎皆有才技諸孫男女三

十七人盛矣補之少貧賤韓公辱知之又與夫人

諸子游屬補之銘銘曰

猗嗟夫人女徳少成十嵗鏘鏘見異其兄匪惟其

兄父曰實難卜所宜嬪乃從于韓于韓斯令舅曰

孝我夫曰匪予予妻助我燕及其子以惠宗人曰

夫人慈于我有恩凡民有生莫愛惟死死能不憂

男子之美我為此詩質于幽宮惡乎大之有昭管



  安康郡君龎氏墓誌銘


國子博士彭城陳侯之夫人安康郡君龎氏紹聖


二年三月壬戌卒年七十有七將以其秋七月丁


酉祔于彭城白鶴之呂柵博士之兆其子江州彭


澤令師道以書來曰師道不幸先君之喪也高郵


秦觀嘗銘矣不克葬今舉夫人以祔惟子實銘吾


母補之曰唯龎氏單州成武人故丞相贈司空兼


侍中潁國莊敏公籍忠厚有謀功在王室夫人𦒱

也妣邉氏秀國夫人初潁公從其𦒱魏公格宦于


彭城魏公始見夫人之舅三司鹽鐡副使贈工部


侍郎洎而賢之語潁公必與厚故夫人㱕于博士


陳氏故儒者有家法夫人宜之始封南安縣君徙


封郡皆潁公恩也三子二女皆令孝師黯光山令


師仲河中府司録師道其季也淑嫁張舜民媛嫁


章珙皆先卒舜民今以直祕閣為陜西轉運使而

師道好古自修而有文恥以其技干時將老焉鄉


人推之士嘗與遊者扳而出之其在位有力者以


其行聞于天子而官之乃以亳州司户叅軍教授


其州又教授頻州既迎夫人還自潁已疾病夜次


東阿步星墮其旁賈人舟上如丹如槖出芒下尾


無幾何而夫人没且瞑西向臥諷彌陁不絶口亦


異矣為人慈儉所知甚逺蔡女子于不嫁稱師聚


徒傳一世以為僊自大人顯族爭奔向之夫人獨


不然曰道貴清淨反此禍也後于卒敗博士推貲


以業羣弟夫人安之不以累其夫既從其子仕州


縣御菲而甘不以累其子人皆曰生貧賤若是固

易以大家子為此而泰可哉銘曰


嘗儉而為奢一飽已多𠙽豐而得約則難以樂居


難而裕惟龎公有女惟陳侯有婦士不其爾或養


以移志我銘夫人以媿世之士


  錢唐縣君葉氏墓誌銘


元祐元年夏六月戊子補之從父朝散郎太僕寺


丞以母夫人夀安縣太君公孫氏喪去職將以其


逺日㱕柩魚山祔舒州府君之兆問吉于史史曰


天徳在日辰加大明七月乙酉葬不觸禁無有後

囏先是太僕之夫人葉氏以元豐三年七月壬戌

卒太僕泣語補之曰㫺我不天先君棄諸孤諸孤


尚㓜所與朝夕事吾母吾母安之不知有貧賤憂

者實葉夫人予助將幷舉其喪於魚山諸父咸曰


宜爾銘補之尚安得辭葉氏江南大姓自縉雲徙


錢唐有諱曖者舉進士得桂州司法叅軍以卒贈

光禄卿二子昌言昌齡同年進士皆以朝奉大夫


老于家夫人父兄也光禄殁時夫人未筓事母萬


年縣太君宋氏能致其孝而於二兄順資慧淑纂

組音樂凡女子之事無不工年二十二來嬪太僕

太僕少有高材篤學不遑暇家事夫人躬儉菲以


養少有則以奉宗黨賓客故太僕得一意于業遂


中甲科成令名夀安蚤多疾夫人侍側不以勞苦


懈至已有疾不欲以憂夀安起居笑語如平時竟


以殁得年四十有七追封錢唐縣君四子損之臨

之晉之渙之一女未嫁聞之卑不誄尊然婦人無


外事非其家人孰信故粗譔所知以成太僕之志


而慰其子之思太僕兄弟伯仲叔季以仁義禮智

四端名皆冠以端太僕伯也因使後有攷云銘曰

蕙茝可充幃誰使有此丰也椅梓則爲器物各求

所同也錡釜以湘之又甚宜其宗也副筓其委佗

獨不見此容也魚山兮岑岑屬綆兮及㴱松爲城

兮石馬吾宮旁兮椉者下作好歌兮以謂來者爲

可竆兮如此大野

  駕部員外郎李君墓誌銘

君李氏諱太字用之冀州信都人沈厚尚氣節既

冠以通禮中第調鄆州司法叅軍開封縣尉王畿

賦省民墯不力穡急則椎埋為姦利君行野必喻


民本業知盜所舍止發輒得遂以知名徙洋州録


事叅軍服喪不赴再調澤州推官太師潞公為轉


運使亟稱其能州獲盜十餘人獄具且論死矣君


摘案謂守曰此為首應死此應減守執之力君以


狀議其不可㑹潞公至視之驚曰微推官民死無


訴矣吾知人不繆也守亦竟從君議時元昊擾邉


轉輸㴱入多覆通判懦不肯行君請代之綏御甚


恩人急而不離亦不遇冦守與使者爭薦之改大


理寺丞知寃朐縣事就差知藤州遷太子中書藤


夷獠吏北人不相通訟或十年不決君因其俗為


條理民大悦不欲其去遷國子博士知雷澤縣事


雷澤嵗苦水田不入君教民作堤乃屢登民于今


賴之遷尚書虞部員外郎通判兗州又簽書永康


軍判官遷比部知軍悍不卹事戍兵以糧惡譟營


中欲為亂君聞遽馳入諭其長曰倉儲惡非知軍


一人罪也速往自陳尚可免不者當殺我而後起


事衆皆伏泣曰某誤我某誤我因得其倡者氏名

執送知軍斬之遷駕部潞公當國記其澤州時事


差催發諸道錢帛又差監在京麴院且用之㑹疾


嘉祐六年六月二十有六日也為人質厚不茍


合既仕盡推其田園資用以與兄弟族人人稱其


長者焉娶劉氏封某縣君二子希罕罕舉進士中


第左宣徳郎知某縣事四孫宜進士中第恩州司


户叅軍丕亘至皆學問自立罕以君嘗官于兗而


樂之兗人又思君不忘既卜居矣乃奉君之匶以


紹聖元年某月日葬于仙源縣大庭鄉壇山之隂


而以左朝奉郎太祝蔡君申之狀來乞銘罕宜補


之塲屋舊銘曰


仕豈不遇名既以聞世豈不昌視子若孫生樂其


土死藏其原使過者泫然而語曰此故吾愛人之


李君嗚呼雖亾不其存







濟北晁先生雞肋集卷第六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