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毛泽东思想登山建站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靠毛泽东思想登山建站
海军南海舰队某部党支部
1969年4月22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报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光辉岁月里,我们遵循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在云雾缭绕的高山顶上建设了一个雷达站,为保卫祖国,保卫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添了一双“哨兵的眼睛”。我们能够登上云雾山顶峰,胜利完成艰巨的战备任务,靠的是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无限忠心,靠的是伟大的毛泽东思想。

用毛泽东思想统一认识[编辑]

一九六六年,我们这个新建的单位,接受了高山建站的任务。部队进入深山密林,来到一座大山的脚下。上级派来的同志指着面前的高山说:“就是要在这顶峰上建站。”同志们抬头望去,只见白茫茫的云雾,山腰都看不见。有人问:“那上面有路吗?”回答是:“我们走,便有路。”有人问:“登山有资料吗?”回答是:“我们干,便有资料。”同志们心里明白:我们是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

当晚,新组成的党支部委员会开了个会,分析形势,讨论任务。当时,干部战士都是从四面八方刚刚调来,对于能不能胜利完成高山建站任务,认识不一致,思想不统一。问题怎样解决?林副主席关于要用毛泽东思想统一思想的教导,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会上一致决定,首先要用毛泽东思想去统一大家的思想,这是胜利完成高山建站任务的根本保证。

共产党员、指挥排长陈必高,负责带领一支先遣队探山开路。出发前,支部连夜用大字写了一百多条毛主席语录,交给陈必高,说:“用毛主席这些教导去统一全体同志的思想,高山会低头,密林会让路!”陈必高坚定地回答说:“毛主席叫我们登山,我们坚决登上顶峰!毛主席叫我们开路,我们能把天堑变通途!”

队伍迎着初升的旭日出发了。他们拨开半人高的杂树茅草,顺着野牛、野鹿、黄羊的足迹,翻过一山又一山。山越来越高,坡越来越陡。每前进一步都要喘一口粗气,甩一把汗珠。他们走一路学一路毛主席语录,越走越有劲,歌声、口号声不断在山谷里震荡。

中午时分,队伍钻进云雾里了。向下看,一片云海,向上看,一座陡峭的大山挡住去路。怎么办?陈必高打开一张用大字书写的毛主席语录:“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金光闪闪的大字,给大家增添了无穷的力量。同志们说:“山再高,也挡不住毛主席的战士!”他们用铁镐在峭壁上凿成小洞,凿一个洞往上蹬一步,终于把峭壁凿成“通天梯”。后来我们把这些小洞数了数,足有三百个。从此,无名峭壁有了名,大家叫它“三百蹬”。

先遣队通过了“三百蹬”,又钻进一片原始森林。这里终年不见阳光,雾气凝成水珠往下滴。地上铺着一层腐烂的草根树叶,发出浓烈的霉气。走着走着,先遣队忽然迷了路。怎么办?党员们立即开了个碰头会,决定还是要首先抓根本。同志们围拢在一起,朗诵毛主席的《长征》,大讲红军排除万难,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毛主席光辉灿烂的诗句,革命先辈们闪耀着毛泽东思想的英雄事迹,使大家浑身是胆,周身是劲,大家分头去找,很快便找到了“路”。

用伟大的毛泽东思想统一了思想,先遣队征服了一座又一座悬崖,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在晚霞照红崇山峻岭的时候,他们终于越过十一个山头,胜利地登上了最高峰。当夜,同志们睡在临时搭起的帐篷里,兴奋地总结这次行动的收获。人人都觉得,这一天,身体爬上了高山,思想也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先遣队登山成功,使我们又一次深深感受到毛泽东思想无比巨大的威力。当整个部队上山执行艰巨的施工任务时,我们就自觉地把组织党员和全体同志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摆在第一位。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不断激发同志们旺盛的革命斗志,鼓舞着大家迎着艰难险阻冲锋陷阵。担沙挑瓦、运粮送菜,山下一身汗,山上打寒颤,爬一趟山要过一个冬夏,但是,同志们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挑重担的教导,哪副担子重就争挑哪副;劈山开路、伐木打石,脚踩断崖绝壁,手攀老树枯藤,出一天工要过几个险关,同志们学习了毛主席关于不怕牺牲的教导,哪里最危险就争上哪里;建阵地、盖营房、造家具,谁也没当过木匠铁匠泥瓦匠,十样工作有九样半不懂,同志们学习了毛主席关于从战争学习战争的教导,边干边学。……我们深深体会到:有毛泽东思想统一指挥,同志们的革命意志便能拧成一股钢铁力量,无坚不摧,无攻不克。

把思想根子扎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上[编辑]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深入发展,国内外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尖锐激烈,要求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建站任务。这时候,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就是如何把建站需要的大批装备器材运上山?照过去的老办法,要修一条盘山而上的汽车路,用拖拉机拖上去。可是,修汽车路需要时间,急速发展的革命形势等不得。上级要求我们为革命争取时间,闯出一条新路来!

怎样才能争取时间呢?同志们讨论的结果,认为用肩膀扛是最快的。可是,武器装备运到山脚下以后,堆成一座小山,有的机件,一件就有上千斤。看到这种情况,有的同志心里就嘀咕起来:从山脚到顶峰,要经过多少梯子一样的陡坡,九曲十八弯的羊肠小道,这样大的机件,能用肩膀扛上去吗?这样多的装备用肩膀扛,哪天才是个完?

支委会研究了这个情况,在上级领导同志的启发和帮助下,认识到:在高山建站的问题上,同样存在着两条路线的斗争。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及其一伙,疯狂反对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否认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的伟大威力,否认人的因素第一,胡说什么山太高,人上不去、武器装备上不去啦,上去了也站不住脚啦。他们千方百计地要破坏高山建站。因此,能不能坚决、迅速地完成建站任务,这不是一般的工作方法问题,而是执行和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大问题。在当前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的新形势下,我们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就是要把思想根子深深扎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两条路线斗争的觉悟,我们发动全站同志掀起了一个革命大批判的高潮。同志们越是狠批刘少奇,扛武器装备上山的决心越大,信心越强,想出的办法越多,肩膀上增长了无穷的力量。共产党员、五好战士吴甲新,从他随先遣队探山开路,登上云雾山顶峰那天起,就好象有使不完的劲。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我体会到,我们整年头顶青天脚踩云,对革命是很有必要的。只要是必要,再重的担子也挑得起。”他挑着六七十斤沙子,翻了一山又一山,累得透不过气来,他想:“没有沙子,阵地建不成。挑沙,对革命是必要的!”他便一口气把沙子挑上山顶。他去深山伐木,跟同志们一起,把一人抱不过来的大树扛上肩,两腿直打颤颤,他想:“没有木材,阵地建不成。扛木头,对革命是必要的!”他便使出浑身力量,扛完一根又跑步去扛第二根。可是,当他听说全套武器装备要用肩膀扛上山的时候,却感到信心不足了。支部副书记、站长张学功在支部大会上揭发了刘少奇一伙反对高山建站的滔天罪行,吴甲新的思想一下亮堂了:为了执行和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早一天建好站,给刘少奇一记响亮的耳光;我们吃大苦耐大劳,用肩膀扛武器装备上山,这是完全必要的!

扛武器装备上山的第一天,吴甲新争着参加扛最大的机件。同志们的口号是:“宁愿牺牲自己,也要绝对保证武器装备不受一点损坏!保证同志的安全!”看到哪个同志的背弯下去了,支持不住了,立刻就有人冲上前去,把他的杠子压到自己的肩上;看到哪个同志的步子不稳,要踩出路边了,立刻就有人飞快跳下路边的沟坡,在同志的脚下垫上自己的大腿或是肩膀。……当他们战胜重重艰险,来到“老虎嘴”的时候,更大的困难摆在面前。这是一段又窄、又陡、连续急弯的泥泞路。平日挑担子过这里,都有人说是“虎嘴里拔牙”。现在呢,十六个人扛的机件,只能十个人扛。同志们从清早扛到现在,体力消耗很大。在这个严重的时刻,共产党员们牢记毛主席的教导:“共产党员一定要有朝气,一定要有坚强的革命意志,一定要有不怕困难和用百折不挠的意志去克服任何困难的精神”。一个个挺身而出,朗诵着毛主席语录,高呼“誓死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的战斗口号,夺过杠子压上自己的肩膀。吴甲新抢了个最吃力的位置,谁也无法把他换下来。他一面想着扛武器装备上山对于革命的必要性,一面吃力地移动着脚步,一直坚持到把机件扛上顶峰。

依靠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依靠同志们的两条路线斗争觉悟,我们在很短时间内,就把全部武器装备扛上云雾山顶峰,人无伤,物无损,为加强战备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我们深深体会到,把思想根子扎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上,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创造出来。

要经得起情况变化的考验[编辑]

整个建站工程完成了,同志们住进了宽敞明亮的营房。比较地说来,任务没有那样繁重了,生活没有那样艰苦了。在这个时候,已经当了支委、副站长的陈必高,却遇到一件令人深思的事情:有一次,他和一些同志拉马下山。路上,一个班长对他说:“看这马,来的时候多肥啊,爬几次山就瘦成这样!”旁边一个战士搭了腔:“是啊,马都受不了,别说人了!”

听到这话,陈必高心里猛地一紧——这种语调,过去可是从来没有听到过啊!在最艰苦的日子里,常常听到同志们说:“只要有毛泽东思想,我们就有使不完的劲!”为什么现在却出现了这种消极的语调呢?一路上,陈必高想前又想后,想了战士又想干部。他想到站部门前的几棵小树,都快枯死了,干部们天天看见,却没有人理睬。这些难道不是反映了一种缺乏长期打算的思想吗? 支部书记、指导员陈关兴听了陈必高的汇报,马上召开支委会,严肃地讨论这个问题。“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给了同志们很大启示:在最艰苦的日子里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可是不一定经得起胜利的考验!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放松了思想政治工作,那就要在两条路线的斗争中打败仗。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及其一伙,不是曾经预言我们“上去了也站不住脚”吗?如果我们不牢固树立革一辈子命,吃一辈子苦的思想,我们就真会“站不住脚”。支委会作出了决定:不管任务、生活和其他条件有千种变化,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用毛泽东思想统帅一切,绝对不能变。

针对这些值得警惕的问题,支部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召开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讲用会,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深入开展革命大批判,围绕着如何紧跟毛主席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这个根本问题,用毛主席关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教导,武装同志们的头脑。

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好象春风甘露,滋润着战士们的心房。闪耀着毛泽东思想光辉的新人新事,象雨后春笋一般不断生长。七年服役七年红的党员班长于焕春就是其中的一个。

建站工程刚刚结束,于焕春就接受了一个新任务:带一个班到半山腰建立转运点。于焕春想也不想,连声回答几个“行”字。第二天清早,他就带领全班,唱起雄壮的毛主席语录歌,向新的战斗目标出发了。才走一半路程,白茫茫的云雾变成雨,越下越大。到了目的地,解下背包没处放,搭起锅灶烧不着火。……于焕春让大家围拢来,齐声朗诵毛主席的教导:“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然后高声宣布:“照毛主席的教导去做!”十三个战士就象十三只小老虎,有的挑着水桶去找水源,有的抡起镐头平地基。于焕春提上一把砍刀,领着半个班翻过山头,钻进森林去砍竹伐木。夜里,同志们又冻又饿,便挤在一起互相鼓舞说:“千难万难,有了毛泽东思想便不难;千苦万苦,想着毛主席就最幸福!”凭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无比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他们奋战了二十天,把转运点的“家业”建立起来了。

在修房子的时候,于焕春连一个草结都扎了又扎,生怕不牢;开荒地的时候,他开完一垄又一垄,总嫌不够。过节了,站上给了几只鸡,他也要留下孵小鸡。一个新战士问他:“班长,你都超期服役几年了,不定哪天就退役。看你这劲头,好象要在这里干一辈子。”于焕春回答说:“在哪里工作是随时会变的,一辈子干革命,一辈子艰苦奋斗的思想,却是一刻也不能变的。”以后,于焕春又找这个战士谈心:“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没有不断革命、永远革命的思想,就不能跟着毛主席走第二步、第三步。这是什么时候也不能变的。我们牢记不变的东西,当形势、任务、生活条件等等起变化的时候,我们就不会迷航,不会转向。”

什么东西随时会变,什么东西不能变,同志们在用毛泽东思想建站的斗争实践中,认识越来越深。同志们说:我们在云雾山上战斗、生活,就要准备迎接更艰苦的环境的考验。不久以前,我们遭遇到一场强台风的袭击,两个人才能合抱过来的大树也被连根拔起。但是,由于同志们对于这个“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便能临危不惧、奋不顾身地英勇战斗,保卫住站上的武器装备,一点没受损失,又一次粉碎了阶级敌人胡说我们在高山顶上“站不住脚”的鬼话。

风在吹,云在涌。紧紧依靠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我们就能经得起风云突变的种种考验,压倒一切敌人!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69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5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