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
作者:章太炎
1908年6月10日
刊於《民報》第二十一號,一九〇八年六月十日出版。網上電子版可見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章氏叢書·太炎文錄初編04》。

巴黎留學生相集作新世紀。謂中國當廢漢文。而用萬國新語。蓋季世學者。好尚奇觚。震懾于白人侈大之言。外務名譽。不暇問其中失所在。非獨萬國新語一端而已。其所執守。以象形字爲未開化人所用。合音字爲旣開化人所用。且謂漢文紛雜。非有準則。不能視形而知其字。故當以萬國新語代之。余聞風律不同。視五土之宜。以分其剛柔侈斂。是故吹萬不同。使其自已。前者唱喁。後者唱于。雖大巧莫能齊也。萬國新語者。本以歐洲爲準。取其最普通易曉者。糅合以成一種。于他洲未有所取也。大地富媼博厚矣。殊色異居。非白人所獨有。明其語不足以方行世界。獨在歐洲。有交通之便而已。歐洲諸語。本自希臘羅甸孳乳以成。波瀾不二。然改造者不直取希臘羅甸之言。而必以萬國新語爲幟者。正由古今異撰。弗可矯揉。以此相稽。則漢語之異於萬國新語。視萬國新語之異于希臘羅甸。其遠彌甚。在彼則以便俗爲功。在此則以戾匡從事。旣遠人情。亦自相牴啎甚矣。若夫象形合音之別。優劣所在。未可質言。今者南至馬來。北抵蒙古。文字亦悉以合音成體。彼其文化。豈有優於中國哉。合音之字。視而可識者。徒識其音。固不能知其義。其去象形。差不容以一黍。故俄人識字者。其比例猶視中國爲少。日本人旣識假名。亦竝粗知漢字。漢字象形。日本人識之。不以爲奇恆難了。是知國人能徧知文字以否。在强迫敎育之有無。不在象形合音之分也。識字之難。未若辨別草木。草木形類而難分。文字形殊而易別。然諸農圃。識草木必數百種。尋常雜字。足以明民共財者。亦不逾數百字耳。治文學者猶采藥之夫。治小學者猶博物之彥。雖稍艱阻。不必夫人而能之也。古之小學。習書計與五甲六方。故人人知文字。計之粗者。乘除開方諸術。習之易矣。然今世士人。尚非盡人能解。豈漢算獨難治哉。士人知書而愚於計。商賈識計而短於書。由其用有緩急。故治之有先後也。至于庶業滋繁。飾僞萌生。人不知書。則常苦爲人所詐。夫農夫操耒。若無事於知書。乃至陶人摶土。梓匠營宮。婦功刺繡。錦官織繒。工藝精良。視農耕爲難習矣。然皆十口相傳。不在載籍。當其習此。以爲文字非所急圖。出而涉世。乃自悔其失學。書札契券計簿之微。猶待他人爲之營治。欺詐不可以猝曉。隱曲不可以自藏。斯亦爽然自咎也。若豫覩知書之急。誰不督促子弟以就學者。重以强迫敎育。何患漢字之難知乎。或言日本雖用漢字。凌雜無紀。支絀亦可覩矣。漢人守之。其不利亦將等于日本。此未辨清濁之原也。日本語言。故與漢語有別。强用其文以爲表識。稱名旣異。其發聲又財及漢音之半。由是音讀訓讀。所在紛猱。及空海作假名。至今承用。和漢二書。又相羼廁。夫語言文字。出于一本。獨日本則爲二本。欲無凌雜。其可得乎。漢人所用。顧獨有漢字耳。古今語雖少不同。名物猶無大變。至于儕偶相呼。今昔無爽。助詞發語之聲。世俗瞀儒。疑爲異古。余嘗窮究音變。明其非有差違。作釋詞七十餘條。用爲佐證。今擧數例。孔之與好。同訓爲嘉。古音本以旁紐雙聲相轉。故釋器云肉倍好好倍肉者。好即借爲孔字。古者謂甚曰孔。今者謂甚曰好。好大好快。若古語則言孔大孔快矣。小爾雅肆訓極。說文肆訓極陳。大雅其風肆好。肆好者。極好也。今遼東謂極備曰有得肆。蘇州謂極熱曰熱得肆。訓肆爲極。是與古同。肆殺同部。去入一聲。故夏小正貍子肇肆。傳謂肆借爲殺。宋人謂極好曰殺好。即古言肆好矣。今人謂極陳力曰殺力。即常言肆力矣。說文㭒從㠯聲。亦從里聲作梩。考工記里爲式即己爲式。明古音里與㠯同。古人說過去事。語終言矣。今人說過去事。語終言哩。哩即矣之聲變也。商書以昵爲禰。釋獸以泥爲𩰞。明古音泥與爾同。詞之必然。古語言爾。今語言呢。呢即爾之本音也。乃至楚人發語言羌。今湖北黃梅人。冠語多用羌字。音斂如姜。釋詁訓都爲於。今江南蘇州人。言於則用都字。音促如篤。此則通言別語。詞氣皆與古符。由此以雙聲疊韵。展轉鉤校。今之詞氣。蓋無一不與雅訓相會者。百代䯂疑。渙爾冰釋。况諸名物取捨之詞。而有與故言相失者耶。特世人鮮通韵學。音聲小變。即無以知所從來。若循法言切韵之例。一字數音。區其正變。則雖謂周漢舊言。猶存今世可也。况其文字本出一塗。不以假名相襍。與日本之凌雜無紀者。阡陌有殊。憂其同病。所謂比儗失倫者哉。或疑方土不同。一道數府之閒。音已互異。名物則南北大殊。旣難齊一。其不便有莫甚者。同一禹域之民。而對語或須轉譯。曷若易之爲便。抑以萬國新語易漢語。視以漢語南北互輸。孰難孰易。今各省語雖小異。其根柢固大同。若爲便俗致用計者。習效官音。慮非難事。若爲審定言音計者。今之聲韵。或正或譌。南北皆有偏至。北方分紐。善符于神珙。而韵略有函胡。廣東辯韵。眇合于法言。而紐復多殽混。南北相校。惟江漢處其中流。江陵武昌。韵紐皆正。然猶須旁采州國。以成夏聲。若風聲本在侵部。而江甯言風。音猶作方林切。庚聲本在陽部。而蘇州言庚。音猶作古郎切。此合于周秦本音者。松之音所在皆切相容。而黃州廣州。呼松者猶作祥容切。鳥之音所在皆切女了。而湖南江左。呼鳥者猶作都了切。此合于隋唐切韵者。旣以江漢間爲正音。復取四方典則之聲。用相和會。則聲韵其無謬矣。故訓衰微。留者可寶。此在南北。亦皆互有短長。閩嶠之言。至詰詘也。然而稱一爲蜀。呼事爲載。讀火如燬。乃毛傳方言之故訓。中原板蕩。佚在東南。可謂邊方無典語耶。秦蜀荊楚之言。至通達也。然而冰出爲凌。見諸國風官禮。他方無擧此者。淮西猶謂雨而木冰爲油光凌。暴雨爲涷。徵之楚辭淮南。他方無擧此者。川陝間猶謂夏月暴雨爲偏涷雨。可謂中原無別語耶。若知斯類。北人不當以南紀之言爲磔格。南人不當以中州之語爲冤句。有能調均殊語。以爲一家。則名言其有則矣。若是者。誠不若苟習官音爲易。視彼萬國新語。則難易相距。猶不可以籌策計也。必欲盡廢漢文。而用萬國新語者。其謬則有二事。一若欲統一語言。故盡用其語者。歐洲諸族。因與原語無大差違。習之自爲徑易。其在漢土。排列先後之異。紐母繁簡之殊。韵部多寡之分。器物有無之別。兩相徑挺。此其犖犖大者。强爲轉變。欲其調達如簧。固不能矣。乃夫丘里之言。徧冐衆有。人情互異。雖欲轉變無由。杜爾斯兌氏言。中國道字。他方任用何文。皆不能譯。夫不能譯者。非絕無擬議之詞也。要之封域大小。意趣淺深。必不能以密切。猥用彼語以相比况。將何以宣達職志。條鬯性情。此蓋非一道字而已。其用於屈伸取捨者。某宣敎師亦爲余言。漢語有獨秀者。如持者。通名也。高而擧之曰抗。俯而引之曰提。束而曳之曰捽。擁之在前曰抱。曳之自後曰拕。兩手合持曰奉。肩手任持曰擔。幷力同擧曰臺。獨力引重曰扛。如是別名。則他國所無也。今自廢其分明者。而取他之掍合者。言以足志。宜何取焉。及如械器有無。東西殊貫。食有竹箸。賭有圍棋。樂器有簫管笙磬之殊形。衣服有袍袿衫襦之異用。若此類者。殆以百數。夫稱帽爲冠。以盤爲案。正名者猶云不可。况或本無其器。而皮傅爲名乎。夫兩語相注。繁簡多寡之不相當。旣如是矣。且一字而引伸爲數義者。語必有根。轉用新語。彼此引伸之義。其條貫不皆相準。是則杜絕語根也。尋常稱謂之詞。復有志而晦者。今人尊敬之言。曰「台」。曰「令」。台之語本于三能。三足鼈謂之能。魁下六星。兩兩相比似之。故曰三能。古音能與台同。故或書作三台。以比三公。而尊稱曰台者。自三能來。今若謂人爲鼈。未有不色然怒者。稱之以台。則爲尊敬。此由古今語變。今時已無有呼鼈爲能者爾。令之語本于靈。靈者巫也。上古重神事。故靈引伸爲善。假借作令。尊稱曰令者。自靈子來。今若比人以巫。則侮慢語也。而稱令顧爲尊敬。此由古今語異。今時已無有呼巫爲靈者爾。若其轉爲新語。汎以尊貴之語代台。以良善之語代令。則粗𧢼而失語柢。若質譯爲鼈爲巫。則不可以爲尊敬之詞。夫尋常譯述。得其大義可也。至於轉變語言。必使源流相當而後可。汎則失實。切則失情。將以何術轉變之也。且萬國新語者學之難耶。必不能舍其土風而新是用。學之易耶。簡單之語。上不足以明學術。下不足以道情志。苟取交通。若今之通郵異國者。用異國文字可也。寧當自廢漢語哉。豈直漢語爾。印度歐洲諸語。猶合保存。蓋學之近質者。非緜密幽邃之詞。不足宣鬯。今之持無政府主義者。欲廢强權。豈欲廢學術耶。學之近文者。其美乃在節奏句度之閒。不專以文辭爲準。若其紐母不同。韵部有異。名詞長短。往復皆殊。則在彼爲至美者。於此乃反爲儜劣。擺倫之詩。西方以爲悽愴姸麗矣。譯爲漢文。則率直不足觀采。其稍可者。必增損其文身句身。强以從我。此猶治璞玉者。施以刻雕。非其舊式然也。由是知漢土篇章之美者。譯爲歐文。轉爲萬國新語。其率直鮮味也亦然。本爲諧韵。轉之則無韵。本爲雙聲。轉之則異聲。本以數音成語。轉之則音節宂長。失其同律。是則杜絕文學。歸于樸僿也。嘗見譜岳鄂王詞者。合以風琴。聲遂沈濁。彼其朱弦疏越。用之廟堂。施之宗敎。宜以是爲上宮。而漢土詞曲。音取悲涼。惟笛能諧其聲氣。風琴嘽緩。清濁異宜。故聞者幾於思臥。夫以樂器準音。絲竹猶勿能相代。况復言語有差。其不相值也明矣。若徒以交通爲務。舊所承用。一切芟夷。學術文辭之章章者。甚則棄捐。輕乃裁減。斯則其道大觳。非宜民之事也。二若謂象形不便。故但用其音者。文明野蠻。吾所不論。然言語文字者。所以爲別。聲繁則易別而爲優。聲簡則難別而爲劣。日本嘗欲用羅甸字母。以彼發音簡少。故羅甸足以相資。漢土則不然。縱分音紐。自梵土悉曇而外。紐之繁富。未有過于漢土者也。橫分音韵。梵韵復不若漢韵繁矣。視歐洲音。直鷇語耳。昔自漢末三國之間。始有反語。隋之切韵。以紐定聲。舍利神珙諸子。綜合其音。參取梵文字母聲勢之法。分列八音。至今承用者。爲字母三十六。而聲勢復在其外。以現有法言切韵也。今之韵部。著于脣舌者。慮不能如舊韵之分明。然大較猶得二十。計紐及韵。可得五十餘字。其視萬國新語。以二十八字母含孕諸聲者。繁簡相去。至懸遠也。河淮江漢之閒。侵之與眞。覃之與寒。韵部絕遠。而或轉相掍殽。廣東呼侵覃部字則合口呼。眞寒部字則開口。區以別矣。青之與眞韵部相望若比鄰。中原亦轉相迆入。廣東呼眞部字。則收鼻推氣言之。呼青部字。則橫口斂氣言之。然若呼雨爲以。讀居成箕。則不逮中原之正。凡此分別。歐洲之音不能具也。字母三十六者。本由華嚴四十二字增損以成。漢梵發音。亦有小別。故不得悉用華嚴。乃如非敷奉娘四紐。梵音所無。錢大昕已明其義。蓋自孫炎韋昭徐仙民李軌劉昌宗諸家。各爲反語。揚搉可知。然重脣輕脣。至中唐始有分辨。舌頭舌上。亦遂析爲二音。此至今無替者也。漢音所以異者。在舌上知徹澄三紐。江左呼之。幾與照穿牀等。閩廣則或迤入喉牙。自此數省而外。分畫至嚴。呼中者不得同宗。言丑者不可作醜。讀宁者不能似樹。蓋婦孺所知矣。若如歐洲之音。齒音照紐。尚不能質直出聲。至舌上知徹澄等。則無音可以模寫。余昔視梵文字母。有䋾姹茶三音。謂與此土知徹澄等。及就問印度人。猶云作多佗陀(讀入麻部)惟䋾姹茶之音。亦得令其切出。歐洲則一切闕之。與白人語。北言直隸。南言鎭南關。直云鎭云。必訛變其音以就彼。是三紐者。蓋漢土卓特之音。日本人亦弗能道是也。若夫正齒有照穿牀審禪五紐。齒頭則以精清。從心邪相副。得其半音。禹域而外。孰能具此。且正齒齒頭。當日析爲十紐。若從簡易。即分等之術耳。同在一紐而音有四等之殊。故夫見之與貫。谿之與坤。其鴻纎必有辨也。審紐祗隸正齒。而北音或邃入舌上。是舌上復增一紐。舌頭定母所隸同徒諸字。今呼者不純如定。乃在定透之閒。亦如曉喻相磋。其閒復出匣母。故以此三十六者按等區分。其音且將逾百韵。以四聲爲劑。亦有八十餘音。二者幷兼。則音母幾將二百。然皆堅完獨立。非如日本五十假名。刪之不過二十音也。寧有二十八字之體文。遂足以窮其變乎。夫聲音繁簡彼是有殊。非直新語合音之法不可單行。縱盡改吾語言以就彼律。抑猶有詰詘者。是何也。常言雖可易。而郡國姓名諸語。必不可易。屈而就彼。音旣舛變。則是失其本名。何以成語。或言漢音雖繁。然譯述他國固有名詞。亦少音和而多類隔。要在得其大致而已。準是則以新語譯漢土舊名。小有盈朒。亦無瞢焉。應之曰。以漢語譯述者漢人也。名從主人。號從中國。他方人地。非吾所習狎者。雖音有弇侈何害。今以漢人自道鄉里。而聲氣差違。則不可以此相例亦明矣。蓋削趾以適屨者。工之愚也。戕杞柳以爲桮棬者。事之賊也。頃者日本人創漢字統一會。欲令漢人諷誦漢文。一以日本尨奇之音爲主。今之欲用萬國新語者。亦何以異是耶。且漢字所以獨用象形。不用合音者。慮亦有故。原其名言符號。皆以一音成立。故音同義殊者衆。若用合音之字。將芒昧不足以爲別。况以地域廣袤。而令方土異音。合音爲文。逾千里則弗能相喻。故非獨佗方宇母[請問這當是「字母」還是「宇母」?]。不可用於域中。雖自取其紐韵之文。省減點畫。以相絣切。其道猶困而難施。自頡籀斯邈以來。文字皆獨標部首。據形系聯者。其勢固不得已也。由斯二義。盡用彼語。則吐辭述學。勢有不周。獨用彼音。則繁簡相差。聲有未盡。談者不深惟其利病。而儳焉以除舊布新爲號。豈其智有未喻。亦騖名而不求實之過哉。雖然。輔漢文之深密。使易能易知者。則有術矣。一欲使速於疏寫。則人人當兼知章草。漢世制詔三王。其册書猶眞草兼具。豈况符契箋奏之書。日不暇給。則何取端書分隸。草書之作。導源先漢。故由隸體遷移。若夫裨諶草創。難知其審。而阮氏鐘鼎欵識。謂周世自有草篆。則過崇鴈器。爲不根之談也。要之漢初文史。辭尚簡嚴。猶以草書綴屬。今之繁辭。則宜用草書審矣。大氐事有緩急。物有質文。文字宜分三品。題署碑板。則用小篆。雕刻册籍。則用今隸。至于倉卒應急。取備事情。則直作草書可也。然自張旭懷素以來。恣意鉤聯。形殽已甚。當依急就正書。字各分區。無使聯緜難斷。而任情損益。補短裁長。以求側媚者。一切遮禁。字形有定。則無由展轉紛歧。此非獨便于今隸。視歐文亦愈徑省。何者。本以一音爲一文。非以數音成一語也。二若欲易于察識。則當略知小篆。稍見本原。初識字時。宜敎以五百四十部首。若又簡略。雖授「文字蒙求」可也。凡兒童初引筆爲書。今隸方整。當體則難。小篆詘曲。成書反易。且日月山水諸文。宛轉悉如其象。非若隸書之局就準繩。與形相失。當其知識初開。一見字形。乃如畫成其物。踊躍歡喜。等于熙游。其引導則易矣。象形之與合音。前者易知其義。難知其音。後者易知其音。難知其義。何者。今當初識字時。但知魚鳥二文。則凡從魚之字。不爲魚名。即爲魚事。從鳥之字。不爲鳥名。即爲鳥事。可以意揣度得之。縱于假借未明。本形本義。思則過半。嘗有人言。學者相聚。說感慨字漢書皆作感槩。一科擧人惑之。曰。此謬語也。慨自心出。非自木出。何以字當從木。此雖昧于假借。然本義本形。自當作慨。科擧人所說。固于小學非甚戾也。然則略知部首。於所隸屬之字。雖未了知定義。而較略可以意窺。異乎合音之字。其大義無由懸揣。故象形與合音者。得失爲相庚。特隸書省變之文。部首已多殽亂。故五百四十小篆。爲初敎識字之門矣。若欲了解定音。反語旣著。音自可知。然世人不能以反語得音者。以用爲反語之字。非有素定。尚不能知反語之定音。何由知反語所切者之定音哉。若專用見谿以下三十六字。東鍾以下二百六字爲反語。但得二百四十二字之音。則餘音自可覩矣。然此可爲成人長者言之。以敎兒童。猶苦繁宂。又况今音作韵。非有二百六部之多。其字自當幷省。欲使兒童視而能了。非以反語注記字旁。無由明憭。而見谿諸文。形體茂密。復不便于旁注。於是有自矜通悟者。作爲一點一畫。縱橫回復以標識字音。先後作者。蓋四五輩矣。然皆不可施用。是何故。今人發語之音。上紐下韵。經緯相交。除去四等四聲。可以規圈識別。其本母必不損五六十字。而今之作者。旣于韵學芒無所了。又復自守鄉土。不遍方音。其所創造。少者財十餘字。多乃不踰三十。以此相切。聲之闕者方多。曾何足以龔用歟。又其惑者。乃謂本字可廢。惟以切音成文。斯則同音而殊訓者。又無以爲別也。重紕貤繆。疑眩後生。卒以世所公非。不見采用。而定音遂無其術。余謂切音之用。祗在箋識字端。令本音畫然可曉。非廢本字而以切音代之。紐韵旣繁。徒以點畫波磔粗細爲分。其形將匱。况其體勢折旋。略同今隸。易于羼入正文。誠亦有不適者。故嘗定紐文爲三十六。韵文爲二十二。皆取古文篆籀徑省之形。以代舊譜。旣有典則。異于鄉壁虛造所爲。庶幾足以行遠。其詳如左。

 紐文三十六

  喉音 (亦曰深喉音)

  今隸作丨。唐韵古本切。即舊見母。

  今隸作凵。唐韵口犯切。即舊溪母。

  今隸從小篆作及。唐韵巨立切。即舊羣母。

  今隸作乂。唐韵魚廢切。即舊疑母。

  牙音 (亦曰淺喉音)

  今隸作一。唐韵於悉切。即舊影母。

  今隸作厂。唐韵呼旱切。即舊曉母。

  今隸作𠃉。字亦作鳦。唐韵烏轄切。即舊喻母。

  今隸作㔾。唐韵乎感切。即舊匣母。

  舌頭音

  今隸作刀。唐韵都牢切。即舊端母。

  今隸作土。唐韵它魯切。即舊透母。

  今隸作大。唐韵徒蓋切。即舊定母。

  今隸作乃。唐韵奴亥切。即舊泥母。

  舌上音

  今隸作乇。唐韵陟格切。即舊知母。

  今隸作屮。唐韵丑列切。即舊徹母。

  今隸作宁。唐韵直呂切。即舊澄母。

  今隸作女。唐韵尼呂切。即舊娘母。

  正齒音

  今隸作勺。唐韵之若切。即舊照母。

  今隸作川。唐韵昌緣切。即舊穿母。

  今隸作士。唐韵鉏里切。即舊牀母。

  今隸作尸。唐韵式脂切。即舊審母。

  今隸作十。唐韵是執切。即舊禪母。

  齒頭音

  今隸作卩。唐韵子結切。即舊精母。

  今隸作七。唐韵親吉切。即舊清母。

  今隸作亼。唐韵秦入切。即舊從母。

  今隸作厶。經典相承以私爲之。唐韵息夷切。即舊心母。

  今隸作夕。唐韵祥易切。即舊邪母。

  重脣音

  今隸作八。唐韵博拔切。即舊幫母。

  今隸作汖。唐韵匹刃切。即舊滂母。

  今隸作白。唐韵旁陌切。即舊竝母。

  今隸作冖。唐韵莫狄切。即舊明母。

  輕脣音

  今隸作匚。經典相承以方爲之。唐韵府良切。即舊非母。

  今隸作乀。唐韵分勿切。即舊敷母。

  今隸作丿。唐韵房密切。即舊奉母。

  今隸作未。唐韵無沸切。即舊微母。

  半舌音

  今隸作了。唐韵盧鳥切。即舊來母。

  半齒音

  今隸作入。唐韵人汁切。即舊日母。

  右紐文三十六。作一等規左下。作二等規左上。作三等規右上。作四等規右下。本在其等者 不規。

  韵文二十二

  今隸作工。唐韵古紅切。即舊東冬鍾韵。

  今隸作𠕓。唐韵苦江切。即舊江韵。

  今隸作𠃋。相承從俗作肱。唐韵古薨切。即舊蒸登韵。

  今隸作今。唐韵居音切。即舊侵韵。

  今隸作甘。唐韵古三切。即舊覃談凡韵。欲作鹽添咸銜嚴韵者。點其字下。

  今隸作丌。唐韵居之切。即舊之韵。欲作咍韵者。點其字下。

  今隸作牛。唐韵語求切。即舊幽尤韵。今音呼侯韵亦入此。

  今隸作幺。唐韵於堯切。即舊宵肴豪韵。今音呼蕭韵亦入此。

  今隸作𠀀。唐韵虎何切。即舊歌戈韵。

  今隸作厶。唐韵去魚切。即舊魚韵。今音呼虞韵亦入此。

  今隸從小篆作虍。唐韵荒烏切。即舊模韵。

  今隸作王。唐韵雨方切。即舊陽唐韵。

  今隸作冂。唐韵古熒切。即舊耕清青韵。今音呼庚韵亦入此。

  今隸作巾。唐韵居銀切。即舊眞臻韵。

  今隸從小篆作云。唐韵王分切。即舊諄文殷魂痕韵。

  今隸作回。唐韵戶恢切。即舊灰微韵。

  今隸從小篆作環。唐韵戶關切。即舊元桓韵。

  今隸作干。唐韵苦寒切。即舊寒删山韵。

  今隸作䇂。唐韵去虔切。即舊先韵。今音呼仙韵亦入此。

  今隸作乁。唐韵弋支切。即舊支韵。欲作佳皆韵者。點其字下。

  今隸作𥝌。唐韵古兮切。即舊脂齊韵。

  今隸作牙。唐韵五加切。即舊麻韵。

  右韵文二十二。皆用平聲深喉淺喉之字爲之。作上規左上。作去規右上。作入規右下。

如是上紐下韵。相切成音。凡說文玉篇廣韵。所箸反語字作某紐某韵者。皆悉改從紐文韵文。類爲音表。(音表但記音聲。略及本義。小字版本。不過一册。)書僮竹笘。以此標識其旁。則定音自可得矣。然當其始入蒙學。即當以此五十八音。諦審敎授。而又別其分等分聲之法。才及三旬。音已清遰。然後書五百四十部首。面作小篆。背爲今隸。悉以紐韵作切識其左右。計三四月。而文字部居。形義相貫。不愆于素。乃以恆用各字授之。亦悉以紐韵作切識其左右。計又得四五月。而僮子應識之字備矣。程功先後。無過期年。自是以降。乃以蒙學課本爲之講說。形體音訓。根柢旣成。後雖廢學。習農圃陶韋之事。以之記姓名而書簿領。不患其盲。若猶有不識者。音表具在。足以按切而知。何慮其難憭耶。凡諸人事。苟偷于前者。其難在後。審察于始者。易乃在終。今敎兒童習書素。無審音之術。葢非不知其善。徒畏難耳。及其據字授音。旋得復失。有入學四五年。而才識百許字者。偷計一時之便。而廢數歲之功。無算已甚。震矜泰西之士。乃以漢字難知。便欲率情改作。卒之其所尊用者。音聲則省削而不周。義訓則華離而難合用其語也。此以一音成義。造次易周。詭效歐風。其時閒將逾三倍。妨功虧計。所失滋多。若乃箸之笘籥。則以新語作一草書。視以漢語作一草書。一繁一省。按體可知。旣廢時日。而又空積簡書。滋爲重滯。其不適至易明矣。用其音也。吾所有者。彼所素無。吾所無者。亦或彼所適有。强以求諧。未有切音之用。葢莊生有言曰。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故性長非所斷。性短非所續。無所去憂也。今以中國字母施之歐洲。則病其續短矣。乃以歐洲字母施之中國。則病其斷長矣。又况其他損害。復有如前所說者哉。世之君子。當以實事求是爲期。毋沾沾殉名是務。欲求行遠。用萬國新語以省象譯可也。至于漢字。更易旣無其術。從而繕治。則敎授疏寫。皆易爲功。葢亦反其本矣。

作此說竟。見新世紀中又有改良漢語之議。亦以排列不同。懼有質礙。故欲使漢語詞氣。種種與萬國新語相當。如多數之名。下必加以『們』字。形容之語。下必加以『的』字是也。不悟今世語言。本由古言轉蛻。音聲流衍。或有小殊。而詞氣皆如舊貫。今人讀周秦兩漢之書。惟通小學者爲能得其旨趣。此由古今語異。聲氣漸差。故非式古訓者莫能理董。其詞氣固非有異也。魏晉以降。略曉文學者能讀之矣。自宋以降。略識助字者能讀之矣。里言小說。但識俗字者能讀之矣。是無他。詞氣本同。故通曉爲易耳。今若恣情變亂。以譯萬國新語則易。以讀舊有之典籍則難。凡諸史傳文辭。向日視而能了者。今乃增其隔閡。語言之用。以譯他國語爲急耶。抑以解吾故有之書爲急耶。彼將曰。史傳者。蒿里死人之遺事。文辭者。無益民用之浮言。雖悉棄捐可也。不悟人類所以異鳥獸者。正以其有過去未來之念耳。若謂過去之念。當令掃除。是則未來之念。亦可遏絕。人生亦知此瞬間已耳。何爲懷千歲之憂。而當營營於改良社會哉。縱令先民典記。非資生之急務。契券簿錄。爲今人所必用者。亦可瞀然不解乎。方今家人婦孺之間。縱未涉學。但略識千許字。則里言小說。猶可資以爲樂。一從轉變。將水滸傳儒林外史諸書。且難卒讀。而歡愉自此喪。憤鬱自此生矣。彼意本以漢文難了。故欲量爲革更。及革更之。令讀書者轉難于昔。甚矣其果於崇拜歐洲而不察吾民之性情士用也。又謂漢字當用其最普通者。其他悉從洮汰。是又與漢字統一會同其迷謬而已。彼所謂普通。以何者爲準耶。今虜雖建宅宛平。宛平之語。未可爲萬方準則。凡諸通都省會之間。舊語存者。以千百數。其字或世儒所不識。而按之雅記。皆有自來。即前所擧油光凌偏涷雨諸條。皆非窮鄉奇譎之言也。綜而存之。其字數當過常文三倍。若其自尊鄉曲。以一己所聞知爲最普通者。以一己所不聞知即謂之不普通者。名爲目營四海。實乃與里巷嗇夫。同其傖陋。斯亦摦落不材之至矣。又謂改良漢字。惟取點畫直豎右戾四者以爲交叉。鉤乙左戾諸形。一切廢棄。其存者復爲鈍勢。不見鏠芒。此又無所取義。率情高下。與兒童語無異。原其用意。殆爲習用鉛筆計耳。蓋漢土嘗用鉛筆矣。楊雄與劉歆書。言『以鉛擿次之於槧』。緯書記孔子讀易。復有『鐵擿三折』之文。是鉛鐵並可作筆也。然後生覺其匡刺。而以鹿豪兎豪代之。楊雄書中。已云『三寸弱翰』。尚觀武王銘筆。亦且云『豪毛茂茂』矣。蓋上世惟用鉛鐵。周漢之間。鹿豪始作。猶與鉛鐵竝用。崔豹古今注曰。『蒙恬始作秦筆。以柘木爲管。鹿毛爲柱。羊毛爲被。所謂鹿豪。非兎豪竹管也』。王羲之筆經曰。『漢時諸郡獻兎豪。惟有趙國豪中用』。是時兎豪作矣。嶺表錄異曰。『番禺地無狐兎。昭富春勤等州。則擇雞毛爲筆。其用也。亦與兎豪無異』。是故雞毛筆者。自南方來。『所引諸書。皆見御覽六百五』展轉蛻變。豪之製造愈良。而鉛鐵遂廢不用。歐洲則訖今未改。以筆言之。亦見漢土所用爲已進化。而歐洲所用爲未進化也。彼固以進化爲美談者。曷不曰歐人作書。當改如漢文形態。乃欲使漢字去其鏠芒。抑何其自相攻伐耶。今觀漢土羊兎諸豪。轉移徑便。其紙薄者用竹。厚者用楮。皆輕利勝于歐洲。諸子在巴黎。習用鉛筆。則言鉛筆之善。向若漂流絕域。與赤黑人相處。其不謂蘆薈葉勝于竹紙者幾希。嗚呼。貫頭之衣。本自駱越爲之。漢書地理志。儋耳珠厓。民皆服布如單被。穿中央爲貫頭。師古曰着時從頭而貫之。南齊書曰。扶南國女爲貫頭。扶南即今緬甸。是儋耳俗與緬甸相近也。歐洲人亦服焉。而見者以爲美於漢衣。刀叉之具。本自匈奴用之。漢書匈奴傳。單于以徑路刀金留犂撓酒。歐洲人亦御焉。而見者以爲美於漢食。趣時之士。冥行盲步以逐文明。乃往往得其最野者。亦何可勝道哉。

1996年1月1日,这部作品在原著作國家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之前在美國從未出版,其作者1936年逝世,在美國以及版權期限是作者終身加80年以下的國家以及地区,屬於公有領域


这部作品也可能在本國本地版權期限更長,但對外國外地作品應用較短期限規則的國家以及地区,屬於公有領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