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魯宇文集/序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魯宇文集

作者:李敦禹
1881年
卷一

子程子表章大學於戴記之中。以開示學者入德之門。其爲萬世嘉惠之意。於乎其至矣。後之學者。宜若不迷於所從。而自夫大道隱。而人各異學。專內養者。淪於禪家之空寂。馳外騭者。流於俗學之口耳。又惡其二者之病吾學。則以爲學之無益。而欲廢爲學之名。噫。此學之所以廢。而道之所以不明不行也。余讀魯宇鄭公遺集。盖公以明敏之姿。生詩禮之庭。肇自上學。已以此學爲己任。經史子集。無不貫穿。以至性命理氣圖書象數之書。洛建諸書易學啓蒙律呂籌數等書。無不潛心究索。殆忘寢食。旣已登百弗菴崔先生之門。時又從先君子大山先生遊。得聞爲學大方。則一意爲己。鞭辟近裏。本之於人倫日用之常。則絶禪家空寂之弊。驗之於動靜云爲之際。則無俗學口耳之病。此公之學所以得大學進脩之工程階級。而觀於公所著學說一篇。可以見之矣。於乎。彼無其實而偸其名。假其公而濟其私者。豈學之病哉。特人之所以病學也。此公之說所以推原乎大學修齊之旨。反復乎吾道行廢之間。上下數千百言。無非發明此學之不可廢。此道之不可不明。義理精切。文章渾成。雖其出於傷時憂道之作。而亦可爲後學之指南矣。是以夷考其飭身治家之節。則孝親而有黔婁之愛。居喪而致二連之誠。奉祭祀以敬。接賓友以禮。和愛溢於閨門。孚尹達於鄕鄰。揚子所謂非苟知之。亦允蹈之者。其殆公之謂乎。公不喜著述。只有詩文若干篇。其氣溫而和。其味淡而不厭。有無窮之味。信乎韓子所謂仁義之言。傳於世自無疑也。筆法亦酷慕鍾王。遒勁有典則。先君子寢室晩修之扁。亦公之心畫也。敦禹晩生。每追念往事。不禁百世通泉之感矣。日。公之孫錫祜。齎公遺集六卷三冊。來請弁首之文。顧玆愚陋無文。何敢承當以犯汚佛之譏哉。而念其請以契而不以人。則亦有所不可終已者。謹忘其僭越。書此以爲魯宇集序。

上之十八年南門見通政大夫前行承政院同副承旨兼經筵參贊官春秋館修撰官李敦禹謹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