鮚埼亭集 (四部叢刊本)/一卷
鮚埼亭集 一卷 清 全祖望 撰 清 董秉純 撰年譜 景上海涵芬樓藏原刊本
|
年譜
餘姚史夢蛟竹房校
世系名字詳世譜
康熙四十四年乙酉正月初五日亥時先生生於鄞縣
白壇里月湖之西岸先世宮詹公故宅
先生有兄祖謙慧甚六歲而殤太夫人哭之哀忽張
目曰勿哀吾當再來補之後十年生先生亦慧甚故
小字曰補又有傳先生爲錢忠介公轉生者其詳未
之聞集中有五月十三舉子詩三首其第二首曰釋
子語輪𮞉聞之輒加嗔有客妄附會謂我具宿根琅
江老督相于我乃前身一笑妄應之燕說漫云云昨
聞正氣堂豫吿將雛辰在我終弗信傳之頗驚人聊
以充談助用語湯餅賓按先生年三十九始得子昭
德方舉忠介後人芍庭先生入賀先生曰何知之神
也芍庭曰夜來寒家影堂中不知何人揚言曰謝山
得子可喜可喜故來訊耳亦一奇也
四十七年戊子先生四歲始就塾
太公吟園先生親課以四子書諸經便能粗解章句
吟園先生曰是子雖不逮其兄然亦可兒也
五十一年壬辰先生八歲
諸經之外兼讀通鑑通考諸書秋社過樓外極管
燈火之盛不一顧也
五十七年戊戌先生十四歲補博士弟子
從里中董次歐先生讀書三餘草堂張氏次歐先生
最持崖岸弟子無敢輒前者獨先生與爭論經史曰
此吾門俊人也惜吾老矣不及見其大成也始游庠
謁學宮至鄕賢名宦諸祠見謝太僕張軍門主曰此
反覆賣主之亂賊奈何汙宮牆也取捶碎之投諸頖
池
五十八年己亥先生十五歲
里中耆英多與先生談藝一日慈谿鄭南溪先生過
吟園曰吾今日特訪陳羣而來
五十九年庚子先生十六歲始應鄕試
至行省以古文謁查初白先生初白謂萬九沙先生
曰此劉原父之儔也
六十年辛丑先生十七歲
六十一年壬寅先生十八歲
先生有族母爲氷槎尚書女居黃巖是年返寧年八
十餘矣先生從之問遺事取姚江黃先生之志楊徵
士遴之紀吳農祥之傳參互質證多有補訂後卒成
尚書神道第二碑
雍正元年癸卯先生十九歲
先生嘗再登天一閣借書當始於是時又楊誠齋易
傳鈔之天賜園謝氏草廬春秋纂言鈔之雲在樓陳
氏皆在是年皆通志堂未刻之本世所希有者
二年甲辰先生二十歲
是年當娶前孺人張氏自昨年再過武林盡交樊榭
堇浦薌林勾山谷林意林薏田立甫諸先生討論經
史證明掌故尊酒郵筒殆無虛日而簡帖題跋多不
署歲月不敢附會惟與樊榭論蘇若蘭囘文詩札確
係此年
三年乙巳先生二十一歲
是年當在童嶴授徒先是先生曾王父王父皆避兵
於是先生感之益參考舊聞成滄田錄
四年丙午先生二十二歲
是年有荆公鄞女志跋而古今通史年表大約作于
此時
五年丁未先生二十三歲
武威孫公詔來守寧訪士於萬九沙太史太史力推
先生孫公甚重之先生因上尊經閣祀典議及孫公
觀察三郡凡再上修南宋六陵及祠祭冬靑義士帖
子其後修郡志孫公招先生入局辭之而總裁爲九
沙太史移書問遺事糾繆凡數十條先生詳荅之孫
公將薦先生于朝先生上書力辭因欲先生自署門
生先生自後遂不復往及孫公按察江西旋卒先生
感念高誼爲之誄今載集外
六年戊申先生二十四歲
督學交河王公將以賢良薦先生以兩尊人年高獨
子鮮侍養者上書辭之其後有司以萬先生承勳應
先生於萬先生中表後輩也先生以名不易副頗有
規切萬先生曰後於吾而生先乎吾而聞道者子也
○夏患齒痛張孺人以先生性伉多因事相規笑
曰是雌黃人物之報也先生賦詩解嘲是年得高隱
學先生雪交亭集於陸氏
七年己酉先生二十五歲充選貢
王公以先生充貢先生又辭王公不許太夫人曰歐
陽詹求有得而歸以爲親榮夫但言有得尚不過世
俗之榮倘能有得而又有聞焉是則吾所望於汝也
汝其行矣遂以明年春治裝北上
八年庚戌先生二十六歲入京
春北上時新例許赴選人之籍入對
闕下先生但投牒成均而已山東學使羅竹園先生邀
佐文衡赴之○浙江方修通志先生謂翁洲六大忠
臣當立傳乃作武進吳尚書上海朱尚書鍾祥李尚
書三狀張相國劉安洋董給事三志移之初入京卽
上書方靈臯先生論喪禮或問靈臯大異之由是聲
譽騰起
九年辛亥先生二十七歲春夏游山左秋南歸
自舊秋至是夏在羅竹園幕遂遍遊三齊諸勝皆有
紀志題咏爲蓬萊王孝子立傳應黃崑圃先生之命
也秋七月自厯下南歸省親
十年壬子先生二十八歲舉北京鄕試
春吟園先生七十壽初夏以太夫人命復北上八月
張孺人產一女甫七日孺人殞女亦不久而殤先生
魁北闈方撒𣗥房考曹公一士逕過寓齋傾倒特甚
而臨川李穆堂先生見先生行卷曰此深寧東發以
後一人也招之同寓遂偕萬孺廬先生唱和於紫藤
軒一時名下俱願納交先生然先生所心契李萬之
外惟靈臯先生坦齋王侍郞濟寰曹給事謝石林侍
御鄭篔谷侍講數人而巳而時相之門雖屢招之不
赴卒以此深嫉之至於放黜
十一年癸丑先生二十九歲春闈下第仍居京師
榜後始聞張孺人之赴將歸省有詞科之
命工部尚書仁和趙公以先生薦遂爲吏部所畱不得
歸仍居紫藤軒與臨川先生論陸氏學案凡四上書
十二年甲寅先生三十歲續娶曹孺人於京師
移寓藤軒之東長安米貴以行篋書二萬卷質於仁
和黃監倉有春明行篋當書記
十三年乙卯先生三十一歲居京師
與穆堂孺廬爲重四之集有詩和者至百餘家時大
科諸公尚未盡集李公以問先生爲奏記四十餘人
各列所長李公歎曰使廟堂復前代通榜之例君亦
奚慙韓退之哉其後四十餘人者李公多展轉道地
登之啟事同時詞科舉主以臨川靈臯爲眉目士之
欲見二公者率藉先生道引於是應召二百餘人多
半與先生通縞紵先生因得盡其人之文章學術乃
彚爲詞科摭言一書而先之以康熙己未百八十六
徵士仿高允徵士頌之例詳書之而接以今科則廣
采同譜諸公所著入之其書甚博已成大半會先生
放歸未卒業僅得前後姓名及舉主及試錄三卷
乾隆元年丙辰先生三十二歲成進士入庶常館
先生本以薦舉鴻博畱部至是先成進士入詞館而
時相方忌先生中大科遂特奏凡經保舉而巳成進
士入詞林者不必再與鴻博之試識者巳知先生不
能久於館中矣是年與臨川先生共借永樂大典讀
之大典共二萬二千七百七十七卷取所流傳於世
者置之卽近世所無而不關大義者亦不錄但取欲
見而不可得者分其例爲五一經二史三志乘四氏
族五藝文每日各盡二十卷而以所簽分令人鈔之
顧臨川與先生皆力薄不能多畜寫官至次年先生
遽罷官歸遂未卒業然先生所鈔高氏春秋義宗荆
公周禮新義曹放齋詩說劉公是文鈔唐說齋文鈔
史眞隱尚書周禮論語解二袁先生文鈔〈袁正獻正肅〉永
樂寧波府志皆世所絕無而僅見之大典者也時方
開明史館先生爲書六通移之其第一第二專論藝
文一門見先生不輕讀古人書又謂本代之書必略
及其大意始有係于一代事故典則風會而不僅書
目其論尤偉第三第四專論表而於外蕃屬國變亂
瞭如指掌眞經國之才也第五第六專言隱逸忠義
兩列傳所以培世敎養人心而扶宇宙之元氣不但
史法之精也 初見江陰楊文定公公稱之曰博而勉
以爲有用之學先生謙言以東萊止齋之學朱子尚
議之何敢言博公曰但見及此則進矣
二年丁巳先生三十三歲左遷外補遂南歸
四月
泰陵配天禮成獻大禮賦靈臯先生曰筆力弗逮杜公
然語語本經術典核矜重則杜公微媿拉雜矣五月
散館竟列下等左遷外補而先生舅氏蔣季眉先生
亦同被黜或曰當事者惡先生因及蔣公先生以兩
尊人年高多病亟欲歸靈臯先生猶欲薦先生入三
禮館辭之而薦吳君廷華九月出都冬抵浙便道過
姚江孫忠襄公墓拜而爲之銘至家適太公得足疾
悉力治之
三年戊午先生三十四歲侍兩尊人家居冬丁太公艱
先生旣歸侍庭闈有間益廣修枌社掌故幷桑海遺
聞著作日富重登天一閣搜括金石舊搨編爲天一
閣碑目又爲之記又鈔黃南山儀禮戴記附注四卷
王端毅公石渠意見皆閣中祕本世所僅見者又編
曹遠思葬楊氏忠烈錄至臘月太公吟園先生忽得
疾不起
四年己未先生三十五歲葬吟園先生冬接丁蔣太夫
人艱
春三月葬吟園先生于光溪木峯之南一切附身附
棺之禮皆竭力從厚冬蔣太夫人卒是年始修全氏
宗譜
五年庚申先生三十六歲合葬太夫人于木阜峯阡
讀禮之餘博攷全氏掌故作桓溪全氏祠堂碑東浦
全氏祠堂碑桓溪舊宅碑鵲巢碶記全氏義田記響
巖先塋地脈記崇讓里記凡數十篇是年始遷居靑
石橋胡氏可軒後所稱雙韭山房者也
六年辛酉先生三十七歲秋至白下歲暮而歸
聞臨川先生主試江南秋至金陵投止承恩寺遍游
朝天宮報恩寺燕子磯舊院諸迹皆有詩自戊午己
未接丁外内艱至再近大祥從不作吟咏聲始爲破
戒因題曰祥琴集以志過及撤闈而臨川病送之舟
中爲先生商古人出處之義先生呈截句五首其次
章曰申轅報罷董生黜更復誰同汲羣自分不求
五鼎食何妨平揖大將軍末章曰生平坐笑陶彭澤
豈有牽絲百里才秫未成醪身早去先幾何待督郵
來自是先生遂無出山之意矣歸經揚州止宿馬氏
畬經堂成困學紀聞三箋萬孺廬先生適見之以爲
在閻百詩何義門二家之上
七年壬戌先生三十八歲居里中
三月除服吏部催赴選有司以爲請先生謂二喪竝
及當服五十四月今雖遵例除服而心喪有未盡辭
之有心喪剳子荅鄞令其實先生本無意出山也四
月糾同邑陳先生南臯錢先生芍庭李先生甘谷胡
先生君山先君鈍軒先生爲眞率社重舉重四之會
壺觴一旬再舉至十月得詩三百餘篇皆枌社掌故
題曰句餘土音後刪定爲句餘唱和集
八年癸亥先生三十九歲
先生以乙酉正月五日生而是年立春在初十日者
例作甲申年庚則癸亥爲四十年矣朋好有稱祝者
先生作詩謝之而詩集亦遂題曰虬骨用東坡語也
五月十三始舉子昭德九月出游有杪秋江行集十
月至維揚有七峯草堂唱和集
九年甲子先生四十歲
自題詩稿曰五甲集以同年施蘗齋令餘姚來招赴
之適杭先生堇浦亦在署同游龍山諸勝皆有詩復
同渡江至湖上夏還寧是年先君始率仲兄秉縕曁
純受業先生門下先君方修寒家宗譜請先生鑒定
凡例先生爲之序幷撰先世志傳碑贊凡三十餘篇
○選定李杲堂先生内稿及西漢節義傳及昭武先
生殘集皆爲之序於是有意耆舊詩之續遍搜諸老
遺集而楊氏四忠雙烈合狀華氏忠烈合狀屠董二
君子合狀王評事狀皆成於是年秋之浮石周氏訪
三和尚及立之石公諸集又得林評事朋鶴草堂集
正氣錄二書爲之狂喜作詩以志
十年乙丑先生四十一歲續選甬上耆舊詩集
杲堂先生耆舊集縉紳終於萬厯先生續之幷及
本朝凡百六十卷分任同社諸公及門下諸子鈔錄人
爲立傳視杲堂加詳焉於是桑海之變徵太平之雅
集凡爲鄕黨所恭敬而光芒有未闡者畢出眞大有
功於名敎者也是年之詩卽題曰鈔詩集○夏寧守
魏某縱一奴子入泮宮且陳夏楚以恫喝廩保先生
憤甚移書詰之守怒偕巡道葉某以細事羅織先生
力求撫院興獄幷及堇浦先生撫軍常公不可旋以
受宜堂文集令鄞令求先生作序其事始解○前京
兆陳句山先生再以書速先生出山先生荅詩三首
有曰寸長尺短誰相量北馬南轅我弗任又曰苦不
自知吾豈敢敢將一擲試微軀葢先生於出處之際
籌之熟矣○詩集有送錢二池之黃蘗山省墓之作
合之文集諸錢碑版則知忠介神道第二碑葬錄年
譜以及侍御職方推官諸志忠介大全集侍御東村
集諸序畫像降神諸記凡數十種皆成於是年
十一年丙寅先生四十二歲仍錄耆舊詩兼修南雷黃
氏宋儒學案
春杪至湖上適堇浦先生以閏重三日爲稧事之會
太守鄂鈍夫而下至者四十二人先生與焉遂自苕
上至吳門寓陸氏水木明瑟園有詩曰吳集舟中
取南雷黃氏宋儒學案未成之本編次序目重爲增
定遇彭侍郞芝庭先生曰吾觀同館諸公蕉萃太甚
安得如謝山之舂容自便先生有感于其言作詩謝
之夏過維揚再館馬氏畬經堂編纂學案有韓江唱
和第二集
十二年丁卯先生四十三歲
正月撰萊陽姜忠肅公祠堂神曲應象山姜炳璋
之請也二月至湖上上巳後重過水木明瑟園謀刻
宋儒學案遂至金陵訪靈臯先生於湄園靈臯年八
十方七治儀禮戒先生不當爲汗漫之游先生呈詩
四章其卒章有曰廿年荷陶鑄十年惜別離六年遭
荼苦餘年患阻飢以此成慚負著書杳無期猶喜素
絲在未爲緇所移靈臯之規切先生之持守均可見
矣古人哉夏返武林修宋儒學案秋盡復過維揚歲
暮歸是年詩有偷兒棄餘集吳山消夏集漫興集
十三年戊辰先生四十四歲秋主蕺山講席
三月之武林太守鹿田先生問曰先生不出之意何
其決也先生荅以詩曰野人家住鄞江上但見山淸
而水寒一行作吏少佳趣十年讀書多古歡也識敵
貧如敵寇其奈愛睡不愛官況復頭顱早頒白那堪
逐隊爭金幱紹守杜公先生故人也來招遂適越重
定黃氏遺書姚總制之孫述祖求撰總制神道第二
碑秋渡錢唐病方撰顧寧人先生神道表力疾成之
〈先生自丁卯冬有不寐之疾醫者謂是虐用其心之過當靜攝以養之先生未能用其言至是遂大病中〉
〈秋乃痊己巳居杭復病庚午大病〉九月杜守請主蕺山講席始設奠
於子劉子影堂議定從祀諸弟子初課諸生以經義
繼以策問詩古文條約旣嚴甲乙無少貸越人始而
大譁繼而帖然一月之後從者雲集學舍至不能容
復與杜守議立故太守湯公篤菴之主於書院以其
有大功於越而專祠久廢也又欲推其例於陳臥子
先生及明故相膠州高公皆巳定議以先生去不果
而冬靑義士祠祭議凡與杜公三復焉是年詩曰漫
興二集曰望歲采蕺集
十四年己巳先生四十五歲校水經注
杜守仍請主蕺山先生固辭葢舊冬主人微失禮也
於是蕭上諸餘之士爭先入學舍者幾滿合之山會共
得五百餘人旅食以待而諸生蔡紹基沈有聲姚世
治率十餘輩抵寧面請杜守亦密懇觀察使者侯公
速駕先生終不赴秋諸生以舊秋所課請改定畱越
三月得文百餘篇刻之是歲有詩三集曰西笑以大
金川平定也四月後曰雙韭山房夏課九月至歲底
曰帖經餘事集而水經注一書先生晚年精力所注
用功最勤實始於是夏
秉純按先生自辛酉以後極貧饔飱或至不給冬仲
尚衣袷衣賴維揚詩社歲上庖廩然典琴書數劵齒
日皇皇也蕺山之俸頗得中人之產數家竟以避色
不赴他日山長之陋劣苞苴公行羔雁充積先生力
戒諸生雖薏苡不得入及蔡生來寧知先生以杜守
故請曰今學舍中滿五百人請先生弗受太守之餽
但一過講堂五百人者以六錙爲贄千金可立致豈
傷先生之廉乎先生呵之曰是何言歟夫吾之不往
以太守之失禮也禮豈千金所可貨乎且譬之爾家
太守爾祖也祖所不能致之師友其孫出而任之曰
我有私財無勞乃祖共給爲之師者竟居之不疑可
也不可也蔡生唯唯而退純時在坐心服先生之言
而終憂先生之貧然是時選部之檄歲至友朋之車
乘頻催先生不爲貧窶動心久矣區區千金腐鼠耳
而以之嚇先生是則蔡君與予之陋也矣
十五年庚午先生四十六歲仍校水經注
春病甚一目忽眚舌間無故涌血頭髮作酸痛心氣
忽忽若欲盡先是姚薏田先生謂先生子病在不善
持志理會古人事不了又理會今人事安得不病〈按先〉
〈生有病目集當在是年然有蓮宇先生再入政府詩及入吳舟中柬薌林之作曰 天子親裁錫類詩〉
〈則當在辛未大抵此二年以多病不作詩無事迹可考〉
十六年辛未先生四十七歲
皇雅成
天子始巡幸江浙浙中士大夫俱赴吳門迎
駕多有錄用及賞賚者獨先生與堇浦先生寂然說者
謂匭臣未嘗
上達也先生柬薌林少師詩四首其次章曰木雁遭逢
豈可班羞居材與不材間故人爲我關情處莫學瓊
山強定山葢少師欲薦先生而先生辭之也是歲浙
中大旱禾稼無顆粒收先生索食維揚歲暮始歸自
己巳始撰
皇雅凡四十二篇屢有修飾至是勒爲定本皇皇鐘呂
之音足與柳儀曹姜白石接跡矣
十七年壬申先生四十八歲適廣東
三月東粤制府以端溪書院山長相邀遂度嶺五月
至端州釋奠禮成祀白沙以下二十有一人從前未
有之典也有示諸生詩九月故疾復動然少間必與
諸生講說學統之流派考訂地望故蹟薄游光孝寺
寶月壇登閱江樓七星巖皆有詩又爲諸生改定課
藝百篇刻之又取博陵尹公所刻呂語集粹序而梓
之院中以廣其傳而朝夕不倦者則水經注盖巳七
校矣
十八年癸酉先生四十九歲自粤中歸于家
病日甚決意辭歸而大吏及諸生尚苦畱不巳新會
令張惕庵曰先生必不死以生平所蘊尚未盡暴于
世也于是復畱數月訪肇慶故宮天湖慶雲寺登白
沙岡訪桄榔亭皆有詩又過�川訪海月先生故居
至江門謁陳文恭公祠訪其服玩遺器各賦詩一首
至七月乃歸家養疴猶以水經注未卒業時時檢閱
而刻于粤中之詩曰度嶺集
十九年甲戌先生五十歲居揚州
正月病漸痊春盡維揚故人以書招往養疴且云有
善醫者乃赴之仍居畬經堂病亦未有所增減也仍
治水經兼補學案十一月乃歸是年戒不作詩其得
之藥裹之餘者寥寥數十首未刪定不成集也
二十年乙亥先生五十一歲卒
正月手定文稿刪其十七得五十卷命純曁同學張
炳盧鎬全藻蔣學鏞鈔錄然病亦無所增減也至三
月而嗣子昭德病十日竟殞先生爲之一慟遂不可
支成哭子詩十首埋銘一首遂絕筆而刪定詩稿自
辛酉以前盡去之辛酉以後收其十之六得十卷頽
唐病筆尚有改塗者五月文稿錄成先生巳不能徧
閱命純隅坐琅誦先生聽之遇有錯譌猶爲指畫然病
日甚曹孺人含淚欲進參而無力純乃以耆舊詩稿
本質之有力者得參半兩進之神氣稍振于是議爲
後者本支實無其人乃立宮詹公之七世孫孫桐爲
孫時年七歲吿于祖廟命純執筆同撰祭文卽以當
繼劵尚扶掖主祭六月初十日也自此臥榻不復出
戸又十日呼純至榻前命盡檢所著述總爲一大簏
顧純曰好藏之而所鈔文集五十卷命移交維揚馬
氏叢書樓又十日不復能言日夜作鼾聲如睡又兩
日聲漸微乃逝七月二日寅也衣衾匠木先一日纔
備具時方酷熱卽于午後入殮皆純所治然無以償
又十日乃遣元隨賴高齎赴及遺書告之維揚而
馬嶰谷先生亦適于前十日逝世幸哲弟半查敦古
誼告之同社共得百金爲賻然僅足償參苓及附身
之費而葬具猶未備不得巳盡出所藏書萬餘卷歸
之盧鎬族人得白金二百金于是卽張孺人所葬高
祖和州公大墓傍營立三穴其右略後卽昭德附葬
所皆先修治而以十一月 日治喪禮受親知之來
弔者 日祖奠 日奉柩入槨朋舊親戚宗族弟子
送葬者尚數百人明年五月廿六日曹孺人亦卒時
純方出門適京師孫桐穉弱其生父愿甚一切喪葬
賴高之力居多葬畢賴去不十年桐之父盡失所遺
房屋墓之傍僅有田十二畝亦失去寒食中元幾無
一奠而純所匄堇浦之志竟不報幷所遺馬氏文集
十冊亦歸堇浦索之再三而終不應是則可爲長慟
者矣乾隆乙酉純在杭萬三福謀刻先生文集請吳
丈鷗亭馬丈半查協力純率同鄕後進助之先得經
史問目十卷歲在庚寅純居安州次年至京師取所
遺先生叢殘舊稿按手定之目重鈔之旣得大半乃
據所聞見及詩文中可考者作爲年譜一卷惜行篋
不能盡攜先生遺書而同鄕耆舊無一居京師多有
闕疑不能詳盡姑存之以俟後日之增補嗚呼予今
年亦四十有八矣去先生易簀之歲三年耳倘不亟
爲校錄考訂一旦塡溝壑有負藏弆之命何以見先
生于地下且先生雖年僅及艾所蘊不盡暴于世然
千秋之業確然不朽若純之荒落非附靑雲之末卽
百年終同腐草耳則此役也謂純之不負先生哉亦
先生之神光大澤呵護沾漑于純而已矣受業董秉
純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