鮚埼亭集 (四部叢刊本)/卷第十八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第十七 鮚埼亭集 卷第十八
清 全祖望 撰 清 董秉純 撰年譜 景上海涵芬樓藏原刊本
卷第十九

鮚埼亭集卷第十八

  鄞 全祖望紹衣譔 餘姚史夢蛟竹房校

碑銘

  工部尚書仁和趙公神道碑銘

乾隆四年工部尚書仁和趙公以祀

太廟慶成燈不當

上意左遷計公所應降之階猶得囘翔宗正奉常之間

以需休復而公不吿於寮屬不謀於戚友蹇驢一乗竟

岀國門公卿聞之追送莫有及者旣抵浙西小舟竟向

湖上謁先墓遂居丙舍不入城子弟固請㢙一造影堂

絶不與當路達人相還往有來見者盡以疾辭巳而竟


入山幽居五年而薨遺命不用赴狀不備儀物聞者以

爲近世大臣所未有也公之諸從弟於予爲文字交最


篤公嘗薦予應詞科屬在門下諸從弟以埏道之文爲

屬義不敢辭公由康熙癸未進士授禮部膳曹郞遷儀


曹郞再遷刑部郞三遷爲刑科給事中四遷爲湖南按


察使五遷爲少詹事六遷而至內閣學士其在掌科也

奉 命使盛京寧古塔督視船厰其在詹尹也奉 命


使四川打箭爐之噶達督視廟工兼塘汎東西車馬萬

里口不言勞東行則劾奏勛衞駐防之爲士卒害者積

年盤根錯節之巨蠧一旦拔去三軍如挾纊焉西行則

直陳撫臣徇蔽私人阻撓興築之失而後大工以集諸

番以之大和於是

世宗憲皇帝始有意大用公貳工部遷貳戸部其時政

事尚綜核和碩果親王尢凛不可犯百寮習爲駿厲公

以朴誠自矢循分守職在班行中粥粥斷斷不求赫赫

名又孤立無津援退食杜門委蛇時對一尊自斟酌雖

有附熱之徒不得至前或未能無望焉

世宗憲皇帝獨深知之嘗有薦公足任銓衡者則曰三

司重地朕方倚之晝日三接恩𠖥日渥然公之自守泊

如也一日燕見九卿侍坐競進談禪

世宗顧而問曰汝亦能之否對曰臣未之學也

世宗笑曰曷試之卽拈一語公以儒言對

世宗顧謂諸臣曰眞鈍根也臨川李公早貴不甚悉公

之爲人已而

今上特起之與公同官因問予曰右農何如人也予曰

其人厚重如漢丙吉如唐婁師德如宋杜衍葢庶幾焉

臨川訝曰其然豈其然乎不數日謂予曰子之言然明

年由吏部侍郞長工部故事內務府有營造率資經費

於工部然府員濫支冐銷以爲習慣工部莫敢誰何也

公獨正色裁抑之㑹重築郊壇馳道公庀材數工核減

府員所估之十九而事集內務府諸郞羣聚而謀所以

去公者始有慶成燈之譴又以舊尙書詿誤之案加公

而并罪之故工部大小官吏俱被議乃獨解公任方公

之被眷也

上嘗問公年以七十對公齒髮甚豐而澤望之神明盎

然甚且有以爲未及艾者

上亦意以爲避事而故增之以冀引年之澤於是忌者

得中之或勸公自白於

上公曰七十老翁又何所求吾歸已夫且吾昔官湖臬

總藩徐聚倫百方排我而不克及官戸部亦累見厄於

長沙陳侍郞而無恙命也今日之罷亦命也葢未嘗有

幾微之見於辭色焉予雖與公諸弟善然在京時未始

一通謁及詞科之役公枉車騎見過予皇恐謝曰昔伊

川入汴呂申公爲中丞先過之伊川報箋以爲後世絶

無之禮顧末學不足充伊川灑埽之役何以副公之盛

意乎公曰士有因舉主而重者舉主亦有因士而重者

子何讓焉予爲之悚不自安者久之然予踈慢性成雖

銜知已之感而過從甚簡旣免官歸甬上更不能時通

候問而公之惓惓於予者無間焉嗚呼冲襟雅度其可

及哉凡公服官之詳其事甚繁具詳行狀墓志不能盡

錄但取其大者著之於篇公諱殿最字奏公一字鐵巖

先世故宋宗子居紹興之上虞遷杭之仁和者三世曾

祖某祖某父某皆以公貴累贈光祿大夫經筵講官吏

部侍郞其三世妣贈如階夫人陳氏公之喪偶葢三十

年而旁無媵侍其淸靜乃天性也嘗渡江展先墓小肩

輿行蕭山道中與縣尉遇呵之避道從者怒公遽下輿

避之頗似魏文靖公故事子二長淸國子生次世玉

丁酉舉人孫六長復元以任子恩補工部主事公生於

康熙某年某月某日卒於乾隆某年某月某日春秋七

十有七葬于西湖五老峰之陽所著詩集如干卷奏議

如千卷其銘曰

三朝之完人歴試之勞臣知足知止翩然引身他年

國史視予此文

  刑部侍郞管禮部侍郞事坦齋王公神道碑銘

公諱蘭生字振聲別字坦齋直隸河間府交河縣人安

谿相國督學畿輔公時方試童子安谿一見奇之拔冠

其曹敎以窮經巳而文貞以吏部尚書兼撫直檄

入保陽書院爲都講及入正揆席招公入京安谿之學

畱心律呂歴算音韻有發前人所未及者公皆得其傳

廟堂方開書局旁求哲士

聖祖仁皇帝神明天縱自六經外於諸家皆能洞探其

㝔奥疏決其障礙而安谿之學適與有合然以閣務繁

不能任編纂乃薦三人其一今禮部尚書景州魏公其

一卽公其一今順天府丞寧國梅公同入 直晝日三

接以膺 顧問遂得時受

天語指示校審周易折衷以至纂輯律呂正義數理精

藴卜筮精藴音韻闡微諸種又編朱子遺書公皆與焉

而律呂音韻二者公之力尤多公於律呂少有夙悟安

谿嘗以朱子琴律圖說雕本流傳多誤令公正之公爲

之抉發証明遂可推據旣得承

聖祖所授御製律管風琴諸解乃本明道程子之說以

人之中聲定黃鐘之管積黍以驗之展轉生十二律皆

與古法相應又至郊壇親驗樂器而後知管音有長短

巨細之差故有黄鐘積八倍者或四倍者而匏笙之管

反有黄鐘積八分之一者至損篪之數亦皆以黃鐘積

實加減而得其應聲至弦音則但爭長短或用倍或用

半其聲巳應葢立方者用體平方者用面有不同也其

說弗盡符於朱蔡而與管子淮南合音韻則公得之安

谿之說者大略與崑山顧氏同而較密又承

聖祖之誨知國書與古法合并外蕃諸國韻書亦有合

者今人皆疑歌麻支齊微魚虞七韻無頭不知七韻乃

聲氣之元能生諸部切諸部而不爲諸部之所生所切

宜居部首卽國書第一頭喉音五字也等韻之易錯皆

由淸濁之不分乃卽用國書五字頭爲聲音之元以定

韻又用連音爲紐切之法以定等皇極經世韻圖詳等

而略韻顧氏則詳韻而略等互有異同是書出較若列

眉而萬音畢舉矣是時翰詹宿老容有未盡通其義者

公以布衣諸生親接君相之緒言披卻導窽釐爲一代

石渠大制作誠遭際之極隆也

聖祖以癸巳秋 特賜公同與禮闈試尋丁外艱 許

以所纂書自隨辛丑春 特賜公同與殿試改翰林院

庶吉士

世宗憲皇帝嗣位授編修乙巳遷司業丙午主廣東秋


試事還京

詔督學浙江浙中素稱多士公未嘗稍徇物望也而高

材生俱列甲選在浙三遷至侍讀學士移節安徽得士


如浙中晉閣學是秋卽主江南試事以學臣而主試亦

前此所未有也再移節陜西得士如初㑹所貢舉士挂


吏議連及左遷需代吏部推翰詹諸人入見

世宗熟視良久曰恐皆非舊學臣之繼也乃畱公俟期


滿而以少詹涖事

今上嗣位仍晉閣學還京公以浙江銅政大壞長吏之

任事者輒困請變通其舊例陜中流民舊皆令土人養

之宜令有司別爲安插皆仁心仁術也適

詔修三禮以公同總其局是冬晉刑部侍郞尋調管禮

部公之治事縝密而周詳毫髮未至不敢卽安漸以積


勞致病顧爲受 恩重不敢言

世宗梓宮發引公扈從出行次涿州從者前有所白則


危坐卒於肩輿中

上聞軫悼賜帑金五百督臣爲治喪 賜祭一壇論者


惜以爲未竟其用焉生於康熙十有八年正月初六日

卒於乾隆二年二月二十三日得年五十有八曾祖某

祖某父某皆以公貴贈閣學娶何氏封淑人無子以族

子諴爲後蔭生女三予追隨幕下公所以陶鑄疎野者

甚至及入京又以邸舍相近得時見今而後歎撰杖之

無從矣諴於是年十月大葬公於東原而以埏道之文

爲請又曷敢辭銘曰

扶風布算康成登樓建安定律季通其尤峩峩先生孤

詣淸脩爰登虎觀以襄校讎乃以冰心而持玉鏡人物

權衡文章司命乃以淸卿而佐新政夙夜惟寅典禮攸

定橋山在望有號其弓凡在百爾其孰不恫胡公之出

遽以告終穹碑八尺長護幽宮

  故甘撫復翁胡公墓碑銘

復翁登秋賦之年而予始生及其自甘撫罷官以宥岀

獄于是識予行輩濶絶然甚相契遂爲忘年交臨川李

公不甚許可人語及復翁則曰斯其爲督撫之選矣桐

城方公亦曰幹才也然而世之不甚知其本末者總以

爲年大將軍之黨而疑之復翁之卒五年耆老日喪誰

爲發其沈屈者江都閔君㠏以詩社之舊乞予爲銘予

何敢辭復翁爲湖廣之武陵人一遷而無錫再而江都

前院長侍郞統虞之孫江蘇布政獻徵之子家世膴仕

而方伯故與年都憲遐齡爲異姓兄弟故復翁少而于

大將軍相親昵也而復翁之才亦殊絶其通曉朝章國

故諳悉流品此巨室子弟所優尚不足恠至於酬應世

事如理繭絲而不棼挽決河而不駛此則天賦之奇耳

目中所未易遇也大將軍故才高少當意乃獨善復翁

初復翁困於孝廉滯於翰林典籍之任蕉萃甚海寧陳

文簡公爲院長而君以屬吏走庭下因投以詩有舂容

絳帳横經日辛苦靑衫執簡時之句聞者悲之會大将軍出

爲川撫而君以久次出判夔州甫半年遷知重慶踰年

而分守川東大將軍兼督𨵿中移之分守陜東又踰年

而爲布政使未幾遂躋甘撫計君揚歴西陲其席皆未

暖大將軍用人素揮霍不免以所好驟進之而當時幕

府之才亦未有抗手者無惑乎其日益傾倒也乃一旦

失勢何能以黨自解矣然復翁在大將軍寮客中正自有

不可没者大將軍挾貴而汰又其才足以凌厲人故見之

者輒自膽落而復翁處之坦然每能以約言挽其失大

將軍之豪奴挫辱咸陽令于轅下君爲巡道嘗面斥而

扑之奴𡘜訴於大將軍而大將軍勿問也自是諸奴稍

稍畏君守令仗之得自振刷又嘗微言勸大將軍以持

盈向使能用其言可以免禍而無如其日亢而不返也

然君之周旋其間固非唯阿咳唾之流所可同年而語

者矣迨大將軍事敗門下蝟起攻之以求免禍

世宗憲皇帝尚未遽罷君密勅累有所詢而君唯連章

引咎自甘逮訊是則尤可以見君之不負故舊爲末俗

所難能者

今上登極得歸且令給還田宅逍遥里社與予輩爲吟

伴凡十年而始卒享年七十有八方君荷

世宗眷睞時嘗令薦士以爲鶴禁之用時蔡文勤公家

居力薦之遂得召甘盤舊學遂成

今上嗣統之盛斯其功在天下而人不知予不言之不

幾湮沒爰銓次之以復閔君蓋不敢有一語之阿私也

復翁諱期恆字元方一字復齋累官甘撫侍郞都御史

夫人汪氏無子以其從子爲後復翁嘗曰謝山有用之

才今置之𮎰江寂寞之濱而渠亦遂不肯一出不能不

爲國家惜每逢所知官浙中必語之曰謝山固窮甚矣

諸君幸勿恝置之嗚呼是則復翁之於予可感者也其

銘曰

與君忘年而克知心酹君楚些故國之音

  翰林院學士南昌萬公墓碑銘

予以雍正癸丑春試報罷束裝欲歸前侍郞臨川李公

固畱予使之應詞科其時侍郞居宣武門南故合肥李

相國邸也西有紫藤軒割以居萬公孺廬又割其東以

居予每日高舂必相聚一室或講學或攷據史事或分韻

賦詩葱湯麥飯互爲主賓臨川嘗曰是楊誠齋所謂三

三徑者也顧二公皆宿老爲予丈人行而略儕輩以下

交予竊媿之臨川性剛毅其所持辨萬夫環而攻之莫

能屈嘗主張陸文安公之學過甚遂於朱子有深文公

生平亦主陸學然其論戒偏重多從容以解臨川連環

之結臨川下筆千言睥睨一時罕有當其意者公之詩

文出臨川未嘗不心折也予嘗謂江西文統自歐陽兗

公後如平園如邵菴如東里皆以和平雅潔嗣其瓣香

而公其世適也臨川以爲知言臨川最愛士士之赴之

者如百谷之趨海門戸旣大不無飾詐之徒夤緣以入

故甲乙之目必待公而定葢二公之交好其道同其志

同間有輸攻墨守之不諧者未移時而水乳卒合顧臨

川荷

三朝特達之知以伉直不容累蹶累起計其所居九列

重地久者不滿二年或僅數月淹公則浮沉詞館累遭

憂患垂老始以文章見知得殊遷而終不得有所發紓

何其窮也按公諱承蒼其字曰宇光江西南昌府之東

埂人也刑部侍郞虞愷六世孫光祿卿汝言五世孫再

世皆講學於陽明念菴之門稱碩儒祖象師父興主再

世贈翰林太宜人李氏賢母也方孕公時每嘿祝於影

堂曰不願生兒爲高官但願負荷先世之學統故公少

而喜讀宋人講學之書論者以爲得之胎敎公以康熙

癸巳進士入翰林益與臨川講學相淬厲臨川驟貴左

右要人畏其芒角百計擠之以公爲臨川所厚恐其援

之爲助因并側目焉臨川辛丑主試之謫廟堂流言藉

藉及公以爲梁肅之有韓愈皆其所通榜也百口同詞

㡬莫能白僅而得免

世宗卽位雅知公而臨川亦賜環將引公未及施行則

臨川已出爲廣西巡撫忽奉

嚴旨追舉辛丑流言以罪公罷其官并左遷其弟葢當

局者皆以臨川之故然臨川特以學術厚公而公實未

嘗藉以求進及其因之以謫則亦恬然受之於是歸而

杜門益講學無復出山之志

世宗徐察公之誣特召入京補原官嘗與同院旅見見

其須髪盡白曰汝老矣然終不見用

今上嗣位有薦公者稍委以

制誥置之講筵又七年臨川已病廢始超五階爲學士

是時三館諸臣苟以文章邀

聖眷者𩔖得取不次之擢立至槐𣗥間天下爭爲公喜

謂公之足以報國者不僅在文章殆自此得大受乃不

三年而公卒矣生於康熙某年某月某日卒於乾隆某

年某月某日子四皆以鄕貢進士薦葬於某鄕之某原

所著有萬學士易傳其論互體最精妙自漢儒荀虞以

來未有如此之覈者而一埽宋元林吳諸子言互之謬

又有萬學士集如干卷予之別公也歲在丁巳臨川與

公先後以奔喪歸予以罷官歸亦居憂辛酉臨川主試

江南畢病甚由水道還京過揚予亦適在揚而公至以

臨川之疾也相向攢眉踰年公有學士之擢又踰年公

主試閩中歸故人有見之於杭於蘇於揚者皆言公念

予不置未幾公貽書曰穆堂歸里門子又不來老生孤

另何如矣豈意是書遂成死别紫藤花下舊雨更無再

聚之期其可恫也諸子以臨川所作墓志來屬予以⿱穴之 -- 窆

石之文爲流涕而序之其銘曰

嗟承明之耆舊從此不憗遺兮況予生之知已更舍公

其誰兮上以爲斯文慟下以哭其私兮

  鄭侍讀篔谷先生墓碑銘

篔谷先生鄭氏諱江字璣尺浙之杭州府錢塘縣人由

康熙戊戌進士改庶常授檢討同脩明史再叅一統志

局事遷贊善提督江安學政遷侍讀以足疾乞解官先

生讀書務心得不從事於辭華貎寢又不喜事威儀望

之無足動人然胸中粹然醇然不設城府待人以忠信

有一得之善好之不啻自其口岀三館儲材之地多皈

依當路以求速化先生淡然無求囘翔書局者廿年未

嘗有積薪之憾見於詞色門巷蕭然客至烹茶相對而

已和碩果親王嘗欲延賓客同官求之者如雲桐城方

學士望谿以先生薦力辭不赴及持節江介歸方將進


用而蹇不任行韓大夫之患墮車葢有命焉初先生官

京師嘗欲纂注春秋至是遂成之矻矻不舍時扶杖出

與諸故人爲詩社倡酬極盛不謂其遂卒也先生平日

自視欿然其在儕輩似不能言者故未嘗輕與人言學


然而知學者莫如先生未嘗輕與人岀其詩古文詞然


而知詩古文辭者莫若先生嘗與予私論諸儒之學謂

康節實出老莊之緒餘飾之以焦京之術數世特以二

程推之遂列之六先生之目宋史登之道學可一笑也謂

陸王宗旨豈可妄詆世之擁戴朱子者攻之耳東萊尚

不敢斥陸涇陽非王而未嘗不有取於王而蚍蜉之撼

何爲乎不謂顧亭林亦蹈此習又謂蔡虛齋固善人然

惜其學之𨹟也因文見道巳屬膚廓豈有因帖括講章

之文而見道者使今世横目二足之徒挾兎園冊以論

學則蔡氏爲之厲也先生向從義門何公游義門墨守

朱學者予意其不岀師席之儲胥不料其嶽嶽不肯苟

同如此其所作詩古文詞稱情而岀一任時風衆勢之

上下確然莫能溷其本色然細讀之正不輕下一字大

𩔖宋范正獻公淳夫而世之以險語僻文相尚者所弗

知也臨川學士穆堂嘗謂予曰今館閣人物𣺌然如篔

谷者眞正始之遺葢確論也予陪先生杖履之末幾二

十年辱待以忘年之契嘗一日數過予引爲畏友及里

居貽書告予約同事於春秋辛酉之秋予至杭開樽話

舊自是不復再見矣生於康熙某年月日卒於乾隆某

年月日曾祖某祖某父某累贈贊善宜人某氏二子長

爲鄕貢進士所著有篔谷詩集巳行世葬于西湖之某

峰予之爲斯文也以所獨知於先生者序之逝者如可

作也其許我乎其銘曰

予於同館前輩之交方李謝萬曁先生而五年來睽隔

強半老病山河道阻生者不可見死者巳矣鬱鬱予懷

其誰與吐

  吏部侍郞兼翰林掌院學士巡撫江蘇思蓼邵公

  神道碑銘

同里吏部侍郞邵公與予家相隔㢙一湖水其贈公兄

弟與先君兄弟爲文字交予十四歲爲諸生猶及肩隨

公未幾公貴丙辰南宮之役爲予座主然公仍以故人

之禮待予初公嘗欲薦予入詞館尋爲今太傅相國福

公所先而止後有䜛予於太傅者公急以告予令釋言

焉予卒不自白太𫝊亦未嘗信其䜛而公之爲予則盡

矣是年公卽出塡撫江蘇未及期而卒公子鐸於大葬

時屬予以埏道之文予以在憂中廢業請俟除服爲之

而公子又卒其可悲也夫公以康熙辛丑進士改庶常

授編脩再改御史巡視京西復入爲御史改給事中侍

直 皇子書房副鴻臚遂參匭司改祭酒侍 經筵仍

副匭司再遷副都御史侍直 南書房爲少宰兼院長累

主文字之任公素小心謹畏雅不喜馳騖聲氣及其出

入 禁廷尤凛凛以温室之樹爲諱而世之趨公者累

及門而被辭以是遭衆怨卽有諒公者要不過以爲漢

石建一流耳及其持節塡撫讜言三上毅然義形於色

雖古之稱骨鯁者莫能加焉則甚矣知人之難也公之

將赴江蘇也所部方祲於是樂善好施之例岀公力爭

之以爲天下方傳

皇上新政首罷捐例今之所請是開蠲而巧更其名也

此例一開罷捐成虛論矣周官𮎰政十二未聞乞靈於

貲郞以振之也

上瞿然是之亟命停止而計臣深不以爲然乃復行予

竊歎以爲公自是失內援矣河督議開毛城鋪以洩水

淮揚士大夫官於京者公疏爭之不得臺省爭之則下

吏九卿亦有爭之者不得最後直督彭城李敏達公力

爭之幾勝而復絀公陛辭

詔與江督漕督共相視㑹議以聞江督等皆與河督議

合獨公以爲不可江左大吏遂莫與公諧者㑹劾蘇州

守白嶸已下吏河督反請釋而用之而公益不自得公

又言蘇俗汰侈無度請禁止伶人之宣淫者勿令流播

上國世皆迂而莫之是也公自以累年侍直素得豫親

臣之列實心報効而不知事之難徑行未幾竟奉

嚴旨以所薦吏非同年則同鄕爲有阿私公之平昔以

不肯徇其故舊得罪於人天下莫不聞及旣爲大府屬

城守令相望不能揜其同年同鄕之善者亦勢也而乃

坐是得咎公亦不敢辨也公素羸至是積勞乃得疾

天子終眷公馳令太醫診視并令公子南歸侍疾而公

已不起遺奏至京

賜䘏如制并

諭江左大吏助其喪公之在蘇日淺旣爲同事者所牽

制跋前㚄後有戒心故其所設施不能十一昔人之論

姚崇以爲不過積穀作米把纜放船之人嗚呼是不知

任事之苦者也方公盛時妻不衣帛旁無姬侍客至魚

菽蕭然多擬之三公布被之故習及

諭祭使者至門隘巷不足容肩輿則步以入矮屋不足

以容廣筵則畢事於簷澑之下人始信之公子旣不永

年煢煢一孫王夫人親抱持之夫人向予速前諾予不

敢有溢詞亦不敢沒其實也公諱基其字學址世爲浙

之寧波府鄞縣南社壇人生於康熙某年某月某日卒

於乾隆某年某月某日曾祖某祖某父某三世皆以公

貴贈如公官娶王氏封夫人子鐸予同年生翰林院檢

討孫某葬於西山之某峯其銘曰

曾是魯男子目爲登徒三人一口市虎非誣我作斯文

足以慰㝠魂

  太常晚聞陶公神道碑銘


乾隆四年工部尚書景州魏公罷官巳而天旱四月十

有二日新授太常寺卿陶公入謝

上特召見問以時政得無有闕失者當陳之以爲脩省


之助其無有所諱公猝未及有所陳

上曰爾尚有直氣試據實言之公言近日庶政脩舉惟

魏廷珍負淸望無大過近日放還

天語峻厲非所以優老臣尚望申求舊之禮

上霽顏聽之且曰爾朕所特簡尚當進用公辭謝出相

去再旬突奉

嚴旨申飭下部議部議左遷公遂南歸貧甚無以爲生

則授徒自給先是

上之罪公也獨申前諭謂朕方欲用正靖以侍郞學士

之選不料其妄言至此世乃知公邀

上眷尚未衰勸入京補官公笑而不荅凡六年以病卒

其家未及赴予也逾年予至吳始知而哭之又踰年其

故人長洲陸君茶塢屬予以表闕之文又踰年始克詮

次其事嗚呼予序公父子兄弟而更重悲之公之烈考

元淳學者所稱紫笥先生者也以古文雄於吳下時論

比之范蔚宗崑山徐尚書雅重之延之書局其後以奡

兀致失歡而同里翁尚書排之尤烈及成進士不能入

詞館知廣東之昌化縣孤羈窮島竟卒於官公之兄正

一亦以古文世其家成進士爲翰林矣顧落落莫莫不

見知於世竟未獲遷一階以老公承其父兄之傳晚而

得第浮沉中祕者八年改爲御史以進經史講義稱

旨再賜對不一年累遷至左僉都御史改長奉常然公

生平坦夷性成不屑與時逐逐又疎略不治威儀古心

古貌葢父兄之餘風當路者素不喜而事出意外忽膺

盻睞無如之何公嘗上言學校科舉之壞爲方今世道

人心所關第一在官者旣無昌明正誼之心在下者遂

無淬厲束脩之志時風衆勢不過僥倖進取以爲富貴

利達之地斯其可憂不少急宜有所振起

上是之又言近日在廷諸臣似寛裕而實縱弛似詳密

而無關體要至樂因循而畏改遷尤其膏肓之病如一

切條奏下部議者其說在可否之間行之無益不行亦

無所害而一𥿄空文可以塞責則姑議行以稱

上求言之心以示不拒人言之意若稍難行者則置之

矣夫事但論是非豈論難易今之便文自營朱子所謂

架漏牽補過日者也

上以公言宣付閣臣知之此論出聞者以爲切中時𡚁

而公之不安其位始於此又嘗言設官太多則案牘文

移日煩足以耗任事者之氣不獨廩祿之難周也宜詳

爲合并而沙汰之又嘗草諫開捐疏力言貲郞之進先

自居於貨取安能潔身以報主下以貨投上以貨授美

其樂善好施之名而實則懷利以相接其𡚁也至有貸

倍稱之息期以到任而還斯其心爲何如心其俗爲何

如俗豈可以漢有張釋之卜式漫思解嘲乎㑹去國不

果上然竟屬其門生奏之嗚呼以公之揚歴雖亦嘗登

三品陪獨座簽書柏臺膺次對校之父兄似足稍吐鹽

車之氣而豈知其不得少有發舒齎志以死則固多此

揚歴者爲也公諱正靖字穉中一字晚聞江南蘇州府

常熟縣人也生於康熙某年月日卒於乾隆某年月日

春秋六十有四娶某氏葬於某鄕之某原子四所著有

晚聞集如干卷公於經術最喜說詩其獨到處范逸齋

嚴華谷不能過也古文淡簡有法尤熟於明史予之交

公也其初相賞以文辭旣而以子之疎略有相近者遂

成莫逆乃十年去國竟無再見之期諒亦重泉之所同

悵也惟茶塢爲故人之篤於存沒者其銘曰

吾近接東狩之邸抄兮

天子詔魏公而復之官言竟行於身後兮孤臣定欣然

於九原海虞之山蒼蒼兮以表兹遺直之阡










鮚埼亭集卷第十八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