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素問靈樞經 (四部叢刊本)/卷第二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第一 黃帝素問靈樞經 卷第二
景上海涵芬樓藏明趙府居敬堂刊本
卷第三

黄帝素問靈樞經卷之二

 〇根結第五法音

歧伯曰天地相感寒暖相移隂陽之道孰少

孰多隂道偶陽道竒發于春夏隂氣少陽氣

多隂陽不調何補何寫發于秋冬陽氣少隂

氣多隂氣盛而陽氣衰故莖葉枯槁濕雨下

歸隂陽相移何寫何補竒邪離經不可勝數

不知根結五藏六府折關敗樞開闔而走隂

陽大失不可復取九鍼之玄要在終始故能

知終始一言而畢不知終始鍼道咸絶太陽

根于至隂結于命門命門者目也陽朙根于

厲兊結于顙大顙大者鉗耳也少陽根于竅

隂結于窻籠窻籠者耳中也太陽為開陽朙

為闔少陽為樞故開折則肉節瀆而㬥病起

矣故㬥病者取之太陽視有餘不足瀆者皮

肉宛膲而弱也闔折則氣無所止息而痿疾

起矣故痿疾者取之陽朙視有餘不足無所

止息者眞氣稽留邪氣居之也樞折即骨繇

而不安於地故骨繇者取之少陽視有餘不

足骨繇者節緩而不收也所謂骨繇者摇故

也當竆其本也太隂根于隱白結于大倉少

隂根于湧泉結于廉泉厥隂根于大敦結于

玉英絡于膻中太隂爲開厥隂爲闔少陽爲

樞故開折則倉廩無所輸膈洞膈洞者取之

太隂視有餘不足故開折者氣不足而生病

也闔折即氣絶而喜悲悲者取之厥隂視有

餘不足樞折則脉有所結而不通不通者取

之少隂視有餘不足有結者皆取之不足足

太陽根于至隂溜于京骨注于崑崙入于天

柱飛揚也足少陽根于竅隂溜于丘墟注于

陽輔入于天容光朙也足陽朙根于厲兌溜

于衝陽注于下陵入于人迎豐隆也手太陽

根于少澤溜于陽谷注于少海入于天窻支

正也手少陽根于關衝溜于陽池注于支溝

入于天牖外關也手陽朙根于商陽溜于合

谷注于陽谿入于扶突偏歷也此所謂十二

經者盛絡皆當取之一日一夜五十營以營

五藏之精不應數者名曰狂生所謂五十營

者五藏皆受氣持其脉口數其至也五十動

而不一代者五藏皆受氣四十動一代者一

藏無氣三十動一代者二藏無氣二十動一

代者三藏無氣十動一代者四藏無氣不滿

十動一代者五藏無氣子之短期要在終始

所謂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以爲常也以知五

藏之期子之短期者乍數乍踈也黄帝曰逆

順五體者言人骨節之小大肉之堅脆皮之

厚薄血之清濁氣之滑濇脉之長短血之多

少經絡之數余已知之矣此皆布衣匹夫之

士也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身體柔脆肌肉

軟弱血氣慓悍滑利其刺之徐疾淺深多少

可得同之乎歧伯荅曰膏粱菽藿之味何可

同也氣滑即出疾其氣濇則出遲氣悍則鍼

小而入淺氣濇則鍼大而入深深則欲留淺

則欲疾以此觀之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刺大

人者微以徐之此皆因氣慓悍滑利也黄帝

曰形氣之逆順奈何歧伯曰形氣不足病氣

有餘是邪勝也急寫之形氣有餘病氣不足

急補之形氣不足病氣不足此隂陽氣俱不

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則重不足重不足則隂

陽俱竭血氣皆盡五藏空虛筋骨髓枯老者

絶滅壯者不復矣形氣有餘病氣有餘此謂

隂陽俱有餘也急寫其邪調其虛實故曰有

餘者寫之不足者補之此之謂也故曰刺不

知逆順眞邪相搏滿而補之則隂陽四溢腸

胃充郭肝肺内䐜隂陽相錯虛而寫之則經

脉空虛血氣竭枯腸胃㒤辟皮膚薄著毛腠

夭膲子之死期故曰用鍼之要在于知調隂

與陽調隂與陽精氣乃光合形與氣使神内

藏故曰上工平氣中工亂脉下工絶氣危生

故曰下工不可不愼也必審五藏變化之病

五脉之應經絡之實虛皮之柔麤而後取之

 骨繇慓悍上比昭切下侯岸切勇㨗貌也陽道竒

 〇夀夭剛柔第六法律

黄帝問於少師曰余聞人之生也有剛有柔

有弱有强有短有長有隂有陽願聞其方少

師荅曰隂中有隂陽中有陽審知隂陽刺之

有方得病所始刺之有理謹度病端與時相

應内合于五藏六府外合于筋骨皮膚是故

内有隂陽外亦有隂陽在内者五藏為隂六

府爲陽在外者筋骨爲隂皮膚爲陽故曰病

在隂之隂者刺隂之滎輸病在陽之陽者刺

陽之合病在陽之隂者刺隂之經病在隂之

陽者刺絡脉故曰病在陽者命曰風病在隂

者命曰痺病隂陽俱病命曰風痺病有形而不

痛者陽之類也無形而痛者隂之類也無形

而痛者其陽完而隂傷之也急治其隂無攻

其陽有形而不痛者其隂完而陽傷之也急

治其陽無攻其隂隂陽俱動乍有形乍無形

加以煩心命曰隂勝其陽此謂不表不裏其

形不乆黄帝問於伯高曰余聞形氣病之先

後外内之應奈何伯高荅曰風寒傷形憂恐

忿怒傷氣氣傷藏乃病藏寒傷形乃應形風

傷筋脉筋脉乃應此形氣外内之相應也黄

帝曰刺之奈何伯高荅曰病九日者三刺而

已病一月者十刺而已多少逺近以此衰之

久痺不去身者視其血絡盡出其血黄帝曰

外内之病難易之治奈何伯高荅曰形先病

而未入藏者刺之半其日藏先病而形乃應

者刺之倍其日此月内難易之應也黄帝問

於伯髙曰余聞形有緩急氣有盛衰骨有大

小肉有堅脆皮有厚薄其以立夀夭奈何伯

高荅曰形與氣相任則夀不相任則夭皮與

肉相果則夀不相果則夭血氣經絡勝形則

夀不勝形則夭黄帝曰何謂形之緩急伯高

荅曰形充而皮膚緩者則夀形充而皮膚急

者則夭形充而脉堅大者順也形充而脉小

以弱者氣衰衰則危矣若形充而顴不起者

骨小骨小而夭矣形充而大肉䐃堅而有分

者肉堅肉堅則夀矣形充而大肉無分理不

堅者肉脆肉脆則夭矣此天之生命所以立

形定氣而視夀夭者必朙乎此立形定氣而

後以臨病人決死生黄帝曰余聞夀夭無以

度之伯高荅曰牆基卑高不及其地者不滿

三十而死其有因加疾者不及二十而死也

黄帝曰形氣之相勝以立夀夭奈何伯高荅

曰平人而氣勝形者夀病而形肉脱氣勝形

者死形勝氣者危矣黄帝曰余聞刺有三變

何謂三變伯高荅曰有刺營者有刺衛者有

刺寒痺之留經者黄帝曰刺三變者奈何伯

高荅曰刺營者出血刺衛者出氣刺寒痺者

内熱黄帝曰營衛寒痺之爲病奈何伯高荅

曰營之生病也寒熱少氣血上下行衛之生

病也氣痛時來時去怫愾賁響風寒客于腸

胃之中寒痺之為病也留而不去時痛而皮

不仁黄帝曰刺寒痺内熱奈何伯高荅曰刺

布衣者以火焠之刺大人者以藥熨之黄帝

曰藥熨奈何伯高荅曰用淳酒二十升蜀椒

一升乾薑一斤桂心一斤凡四種皆㕮咀漬

酒中用綿絮一斤細白布四丈幷内酒中置

酒馬矢煴中蓋封塗勿使泄五日五夜出布

綿絮SKchar乾之乾復漬以盡其汁毎漬必晬其

日乃出乾乾幷用滓與綿絮複布爲複巾長

六七尺爲六七巾則用之生桑炭炙巾以熨

寒痺所刺之處令熱入至于病所寒復炙巾

以熨之三十遍而止汗出以巾拭身亦三十

遍而止起步内中無見風毎刺必熨如此病

已矣此所謂内熱也

 顴䐃堅上渠永切腹中䐃脂怫愾上扶勿切鬱也爲意舒下許氣

 㕮咀上音甫下才與切

 〇官鍼第七法星

凡刺之要官鍼最妙九鍼之宜各有所爲長

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疾

淺鍼深内傷良内皮膚爲癰病深鍼淺病氣

不寫支爲大膿病小鍼大氣寫太甚疾必爲

害病大鍼小氣不泄寫亦復爲敗失鍼之宜

大者寫小者不移已言其過請言其所施病

在皮膚無常處者取以鑱鍼于病所膚白勿

取病在分肉間取以員鍼于病所病在經絡

痼痺者取以鋒鍼病在脉氣少當補之者取

以鍉鍼于井滎分輸病爲大膿者取以鈹鍼

病痺氣㬥發者取以員利鍼病痺氣痛而不

去者取以毫鍼病在中者取以長鍼病水腫

不能通關節者取以大鍼病在五藏固居者

取以鋒鍼寫于井滎分輸取以四時凡刺有

九日應九變一曰輸刺輸刺者刺諸經滎輸

藏腧也二曰逺道刺逺道刺者病在上取之

下刺府腧也三曰經刺經刺者刺大經之結

絡經分也四曰絡刺絡刺者刺小絡之血脉

也五曰分刺分刺者刺分肉之間也六曰大

寫刺大寫刺者刺大膿以鈹鍼也七曰毛刺

毛刺者刺浮痺皮膚也八曰巨刺巨刺者左

取右右取左九曰焠刺焠刺者刺燔鍼則取

痺也凡刺有十二節以應十二經一曰偶刺

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

後以治心痺刺此者傍鍼之也二曰報刺報

刺者刺痛無常處也上下行者直内無拔鍼

以左手隨病所按之乃出鍼復刺之也三曰

恢刺恢刺直刺傍之舉之前後恢筋急以治

筋痺也四曰齊刺齊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

治寒氣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痺氣小

深者也五曰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

浮之以治寒氣之愽大者也六曰直鍼刺直

鍼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氣之淺者也七

曰輸刺輸刺者直入直出稀發鍼而深之以

治氣盛而熱者也八曰短刺短刺者刺骨痺

稍摇而深之致鍼骨所以上下摩骨也九曰

浮刺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

也十曰隂刺隂刺者左右率刺之以治寒厥

中寒厥足踝後少隂也十一曰傍鍼刺傍鍼

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痺久居者也十

二曰賛刺賛刺者直入直出數發鍼而淺之

出血是謂治癰腫也脉之所居深不見者刺

之微内鍼而久留之以致其空脉氣也脉淺

者勿刺按絶其脉乃刺之無令精出獨出其

邪氣耳所謂三刺則榖氣出者先淺刺絶皮

以出陽邪再刺則隂邪出者少益深絶皮致

肌肉未入分肉間也已入分肉之間則榖氣

出故刺法曰始刺淺之以逐邪氣而來血氣

後刺深之以致隂氣之邪最後刺極深之以

下榖氣此之謂也故用鍼者不知年之所加

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爲工也凡刺

有五以應五藏一曰半刺半刺者淺内而疾

發鍼無鍼傷肉如拔毛狀以取皮氣此肺之

應也二曰豹文刺豹文刺者左右前後鍼之

中脉為故以取經絡之血者此心之應也三

曰關刺關刺者直刺左右盡筋上以取筋痺

愼無出血此肝之應也或曰淵刺一曰豈刺

四曰合谷刺合谷刺者左右雞足鍼于分肉

之間以取肌痺此脾之應也五曰輸刺輸刺

者直入直出深内之至骨以取骨痺此腎之

應也

 燔鍼上音恢刺上苦囘切大也一本作怪字

 〇本神第八法風

黄帝問于歧伯曰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血

脉營氣精神此五藏之所藏也至其滛泆離

藏則精失魂魄飛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志意恍亂智慮去身者

何因而然乎夭之罪與人之過乎何謂德氣

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慮請問其故歧伯

荅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

流氣薄而生者也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

搏謂之神隨神往來者謂之魂並精而出入

者謂之魄所以任物者謂之心心有所憶謂

之意意之所存謂之志因志而存變謂之思

因思而遠慕謂之慮因慮而處物謂之智故

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

而安居處節隂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

至長生久視是故怵惕思慮者則傷神神傷

則恐懼流滛而不止因悲哀動中者竭絶而

失生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愁憂者氣閉塞

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懼者神蕩憚

而不收心怵愓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恐懼自

失破䐃脫肉毛悴色夭死于冬脾愁憂而不

解則傷意意傷則悗亂四肢不舉毛悴色夭

死於春肝悲哀動中則傷魂魂傷則狂忘不

精不精則不正當人隂縮而攣筋兩脇骨不

舉毛悴色夭死於秋肺喜樂無極則傷魄魄

傷則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

於夏腎盛怒而不止則傷志志傷則喜忘其

前言腰脊不可以俛仰屈伸毛悴色夭死於

季夏恐懼而不解則傷精精傷則骨痠痿厥

精時自下是故五藏主藏精者也不可傷傷

則失守而隂虛隂虚則無氣無氣則死矣是

故用鍼者察觀病人之態以知精神魂魄之

存亡得失之意五者以傷鍼不可以治之也

肝藏血血舎魂肝氣虛則恐實則怒脾藏營

營舎意脾氣虛則四肢不用五藏不安實則

腹脹經溲不利心藏脉脉舎神心氣虚則悲

實則笑不休肺藏氣氣舎魄肺氣虛則鼻塞

不利少氣實則喘喝胷盈仰息腎藏精精舎

志腎氣虛則厥實則脹五藏不安必審五藏

之病形以知其氣之虛實謹而調之也

 悗亂上音怵惕上恥律切下他的切𢙀懼也

 〇終始第九法野

凡刺之道畢于終始朙知終始五藏爲紀隂

陽定矣隂者主藏陽者主府陽受氣于四末

隂受氣于五藏故寫者迎之補者隨之知迎

知隨氣可令和和氣之方必通隂陽五藏爲

隂六府爲陽傳之後世以血爲盟敬之者昌

慢之者亡無道行私必得天殃謹奉天道請

言終始終始者經脉爲紀持其脉口人迎以

知隂陽有餘不足平與不平天道畢矣所謂

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應四時也上

下相應而俱徃來也六經之脉不結動也本

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氣必相稱也

是謂平人少氣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稱尺

寸也如是者則隂陽俱不足補陽則隂竭寫

隂則陽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藥不可飲以至

劑如此者弗炙不已者因而寫之則五藏氣

壊矣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陽一盛而躁病在

手少陽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陽二盛而躁病

在手太陽人迎三盛病在足陽朙三盛而躁

病在手陽朙人迎四盛且大且數名曰溢陽

溢陽爲外格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隂厥隂一

盛而躁在手心主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隂二

盛而躁在手少隂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隂三

盛而躁在手太隂脉口四盛且大且數者名

曰溢隂溢隂爲内關内關不通死不治人迎

與太隂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關格關格

者與之短期人迎一盛寫足少陽而補足厥

隂二寫一補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踈取之

上氣和乃止人迎二盛寫足太陽補足少隂

二冩一補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踈取之

上氣和乃止人迎三盛寫足陽朙而補足太

隂二寫一補日二取之必切而驗之踈取之

上氣和乃止脉口一盛寫足厥隂而補足少

陽二補一寫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踈而取

上氣和乃止脉口二盛寫足少隂而補足太

陽二補一寫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踈取

之上氣和乃止脉口三盛寫足太隂而補足

陽朙二補一寫日二取之必切而驗之踈而

取之上氣和乃止所以日二取之者太陽主

胃大富于榖氣故可日二取之也人迎與脉

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隂陽俱溢如是者不

開則血脉閉塞氣無所行流滛于中五藏内

傷如此者因而灸之則變易而爲他病矣凡

刺之道氣調而止補隂瀉陽音氣益彰耳目

聰朙反此者血氣不行所謂氣至而有効者

寫則益虛虛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堅也堅如

其故者適雖言故病未去也補則益實實者

脉大如其故而益堅也夫如其故而不堅者

適雖言快病未去也故補則實寫則虛痛雖

不隨鍼病必衰去必先通十二經脉之所生

病而後可得傳于終始矣故隂陽不相移虛

實不相傾取之其經凡刺之屬三刺至榖氣

邪僻妄合隂陽易居逆順相反沉浮異處四

時不得稽留滛泆須鍼而去故一刺則陽邪

出再刺則隂邪出三刺則榖氣至榖氣至而

止所謂榖氣至者已補而實已寫而虛故以

知榖氣至也邪氣獨去者隂與陽未能調而

病知愈也故曰補則實寫則虛痛雖不隨鍼

病必衰去矣隂盛而陽虛先補其陽後寫其

隂而和之隂虚而陽盛先補其隂後寫其陽

而和之三脉動于足大指之間必審其實虚

虚而寫之是謂重虚重虚病益甚凡刺此者

以指按之脉動而實且疾者疾寫之虛而徐

者則補之反此者病益甚其動也陽朙在上

厥隂在中少隂在下膺腧中膺背腧中背肩

膊虛者取之上重舌刺舌柱以鈹鍼也手屈

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

在骨守骨在筋守筋補須一方實深取之稀

按其痏以極出其邪氣一方虛淺刺之以養

其脉疾按其痏無使邪氣得入邪氣來也緊

而疾邪氣來也徐而和脉實者深刺之以泄

其氣脉虛者淺刺之使精氣無得出以養其

脉獨出其邪氣刺諸痛者其脉皆實故曰從

腰以上者手太隂陽朙皆主之從腰以下者

足太隂陽朙皆主之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

下者高取之病在頭者取之足病在足者取

之膕病生於頭者頭重生於手者臂重生於

足者足重治病者先刺其病所從生者也春

氣在毛夏氣在皮膚秋氣在分肉冬氣在筋

骨刺此病者各以其時為齊故刺肥人者秋

冬之齊刺瘦人者以春夏之齊病痛者隂也

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隂也深刺之病在上

者陽也病在下者隂也癢者陽也淺刺之病

先起隂者先治其隂而後治其陽病先起陽

者先治其陽而後治其隂刺熱厥者留鍼反

爲寒刺寒厥者留鍼反爲熱刺熱厥者二隂

一陽刺寒厥者二陽一隂所謂二隂者二刺

隂也一陽者一刺陽也久病者邪氣入深刺

此病者深内而久留之間日而復刺之必先

調其左右去其血脉刺道畢矣凡刺之法必

察其形氣形肉未脱少氣而脉又躁躁厥者

必為繆刺之散氣可收聚氣可布深居静處

占神徃來閉户塞牖魂魄不散專意一神精

氣之分毋聞人聲以收其精必一其神令志

在鍼淺而留之微而浮之以移其神氣至乃

休男内女外堅拒勿出謹守勿内是謂得氣

  凡刺之禁

 新内勿刺 新刺勿内 已醉勿刺

 已刺勿醉 新怒勿刺 已刺勿怒

 新勞勿刺 已刺勿勞 已飽勿刺

 已刺勿飽 已饑勿刺 已刺勿饑

 已渴勿刺 已刺勿渴 大驚大恐必定

其氣乃刺之乘車來者臥而休之如食頃乃

刺之出行来者坐而休之如行十里頃乃刺

之凡此十二禁者其脉亂氣散逆其營衛經

氣不次因而刺之則陽病入於隂隂病出爲

陽則邪氣復生麤工勿察是謂伐身形體滛

泆乃消腦髓津液不化脫其五味是謂失氣

也太陽之脉其終也戴眼反折瘛瘲其色白

絶皮乃絶汗絶汗則終矣少陽終者耳聾百

節盡縱目系絶目系絶一日半則死矣其死

也色青白乃死陽朙終者口目動作喜驚𡚶

言色黄其上下之經盛而不行則終矣少隂

終者面黒齒長而垢腹脹閉塞上下不通而

終矣厥隂終者中熱嗌乾喜溺心煩甚則舌

卷卵上縮而終矣太隂終者腹脹閇不得息

氣噫善嘔嘔則逆逆則面赤不逆則上下不

通上下不通則面黒皮毛燋而終矣

 繆刺上眉救切男内女外難經作男外女内滛下述各切

 齒長





黄帝素問靈樞經卷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