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瑞觀禹穴陽明洞天圖經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龍瑞觀禹穴陽明洞天圖經
作者:李宗諤
本作品收錄於《正統道藏

宋翰林學士李宗諤修定

會稽龍瑞觀,在縣東南一十五里,即大禹探靈寶五符治水之所。唐神龍元年置懷仙館,開元二年劫葉天師設醮而龍見,因改賜今額。

會稽山在縣東一十二里,揚州之鎮山日會稽。《山海經》云:上多金玉,下多珠石,一名衡山。輿地志云:會稽山,一名衡山。其山有石,狀如覆闢,亦謂之覆賄山《皇覽》曰:會稽山本名苗山。《越傳》曰:禹到大越,上苗山,大會計,爵有德,封有功,因而更名苗山曰會稽。《史記封禪書》云:禹封泰山,禪會稽。黃帝《玄女兵法》日:禹問風后日:吾聞黃帝有負勝之圖,六甲陰陽之道,今在乎?風后日:黃帝藏於會稽之山,其坎深千尺,鎮以盤石。又《遁甲開山圖》日:禹治水至會稽,宿於衡嶺,宛委之神奏玉匱之書十二卷以授禹,禹未及持之,四卷飛入泉,四卷飛上天,禹得四卷,開而視之,乃《遁甲開山圖》,因以治水,訖乃緘書於洞穴。按《龜山白玉經》曰:會稽山周迴三百五十里,名陽明洞天一也。唐開元十年封四鎮為公,故會稽山為南鎮永興公。

宛委山在縣東一十五里。《遁甲開山圖》曰:禹開宛委山,得赤珪如日,白珪如月,長一尺二寸。《吴越春秋》曰:九山東南曰天柱,號宛委,承以文玉,覆以盤石,中藏金簡書,以青玉為字,編以白銀。禹東巡狩至衡山,血白馬以祭之,見赤繡衣男子,自稱元夷蒼永使者,欲得簡書,知導水之方,請齋於黃帝之嶽。禹齋,登山發石,果得其文,乃知四瀆之限,百川之理,遂周天下而盡力於溝洫矣。一名石簣山。《輿地志》云:宛委山上有石匱,壁立干雲。升者累梯而至。

射的山在縣南一十五里。孔嘩《會稽志》云:射的山畔有石室乃仙人射堂。東峰有射的,遙望山壁有白點如射的,土人常以占穀貴賤。故語云:射的白,米斛百,射的玄,米斛千。西有石壁,室深可二丈,遙望類師子口,人謂之師子巖,即仙人射堂也。箭羽山在縣東一十六里。孔靈符《會稽記》云:此山有射的山,西南水中有白鶴為仙人取箭,因號箭羽山。

鄭洪山在縣東三十里。後漢鄭洪,字巨君,會稽山陰人也。孔靈符《會稽記》云:射的山南有白鶴山,此鶴為仙人取箭。漢太尉鄭洪嘗採薪得一遺箭,頃有人覓見,洪還之,問何所欲。洪識其神人也,日:常患若溪,載薪為難,願朝南風暮北風,後果然故若耶。溪風至今猶爾,呼為鄭公風,亦名樵風。

自龍瑞觀以下并山並見。《越州圖經》臣樞伏睹唐開元以來洎聖宋,每年春遣使,投玉簡,放金龍於陽明洞,即大禹治水藏書之穴也。方於治平年間罷此禮。臣樞又伏睹寧州真寧縣圖經載仙人之事,言唐明皇夢身在羅互與群仙會,尋訪問寧州真寧縣有羅鄉互里,乃遣使往彼求訪神仙,無所得。憂惶間遇一老人,問其所求,乃指使者日:隨我行,及前,忽見老人化為白免入地穴,使者隨而掘之,獲二十七玉仙人,人各面,前有一牌並列姓名、得道處,若鄭思遠,泰山得道;荀安禮,華山得道。並實歸京師,入內道場供養。備見事實,此粗記其略,貴亦知其大槃耳。政和四年二月,越州特奏名進士劫授濰助教。臣葉樞謹記。

本宋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