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龜川先生遺稿/卷四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三 龜川先生遺稿
卷之四
作者:李世弼
卷五

[编辑]

答崔汝和格物說[编辑]

大學經文格物章句曰。格至也。物猶事也。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

按。章句解格物之義。可謂詳且明矣。其曰格至也。物猶事也者。言格物二字之字義也。其曰窮至事物之理者。合上句所謂至字事字。言格物一句工夫之正訓也。其上下窮與理字。雖非格與物字之訓。然非窮則無以至。故言至則窮不相離。可知也。有物則必有則。故言物則理在其中。亦可知矣。是以。章句因格物二字。又復推衍窮與理字以言之。盖孔子曾子雖未甞說出此話。其義其理。亦未甞不在其中。故朱子始發經文之所未發。而其實亦孔子曾子之遺意也。其曰極處無不到也者。言物格之正訓也。物格章句曰。物理之極處無不到也。欲其極處無不到也者。言格物而上句窮至事物之理。卽格物。欲物格也。見此章句。字意句語之精當。格物物格之區別。井井不紊。昭昭可尋。不啻如衆曜之麗乎天。寧有一毫之疑晦難明者耶。閤下答壽翁書曰。章句窮至事物之理。爲格物之工夫。非格物之正義。欲字當使字。而欲其極處無不到也。爲使之物格之意。實爲格物之正義也。又曰。窮而至其極。雖與格意相近。實爲毫釐千里之謬。若以此爲格物之訓。則非但大失釋文之法。將使古聖人立言昭後之旨。欝而不章云云。夫窮字。主究極而言。格字。主至極而言。若只論窮與格二字。義似同而有不同矣。窮之不得爲格之義。誠如來敎也。至於至事物至其極。朱子旣以是訓格物。又以是訓格字。則其於格物。初無有殊可知。而今閤下則以窮至事物。只爲格物工夫。而不爲格物之訓。以窮至其極。謂之毫釐千里。而不爲格字之訓。窮雖非格之訓。至亦非格之訓耶。不然。章句何以曰格。至也。或問何以曰格者。極至之謂也。閤下又何以曰格。至也。此則非格字之正義也耶。且章句所謂欲其極處之欲。言將欲如此。非言已爲如此。則只有期望之意而已。閤下所謂使之格之。使字則有時方下工夫之意。欲字與使字。義旨絶自不同。其不可引此而證彼也明矣。今閤下以欲字當使字。欲其極處無不到。爲使之格之義。而謂之格物之正義。此未曉者一也。經文說工夫處。所謂平治齊修正誠致此七字。皆主工夫而言。而格物亦在於工夫條。則格字亦當與上七字均爲工夫。可知也。今閤下則以格物。爲使之物格之義。夫使字雖涉於工夫。物格自是功效也。安有平治齊修諸字皆指工夫。唯此格字。兀然獨爲工效之格。不與上七字爲一例之義哉。求之經義。斷無是理。此未曉者二也。閤下抵鄙生書。又曰。平治齊修誠正六字。以動靜義互看而皆通。何必着使之字乎。致之字。只有動義而無靜義。故說功效處。不云知致而改云知。只此其下字。豈不十分明的乎。至於格字。有異焉。只有靜義而無動義。經文說工夫處。不改下他字。仍用格字。其勢不得不以使之格爲義。然後字義乃通也。又答壽翁書曰。誠正齊平。本是靜義。而以動義用之無碍。格字以至字爲訓。不可作動義。猶致字不可作靜義也。旣不可作動義。則唯有使之格一義方屬工夫。竊覸此兩段之意。平治齊修諸字。互言于動靜。皆無所碍。至於致字則有動無靜。故說功效處。改曰知至。格字則有靜無動。而說工夫處。仍用格字。故必以使之格爲說。而後字義無碍者。乃是閤下平日自得之見。前後答壽翁書及今番錄示諸條。雖縷縷多端。不啻屢百言。而其主意所在。則不出此數欵語也。若乃淺見則有異於此者。夫格字之有靜無動。果如致字之有動無靜。則當依改致爲至之例。或改以窮物。程子曰。格物。非欲盡窮天下之物。然則窮物。卽程子之所已言也。或改以他字。使此句工夫亦有所主之字。固是條目類例之當然。而此則不然。以其無動義之格。來說。以爲格字無動義。仍置有動義之地。工夫之意。只寓於케吐。來說。以爲以格物之格。爲使之格者。無他焉。格字但有至意。而置於物字上。其解當云物을格케ᄒᆞ다若去其케字而只云物을格ᄒᆞ다云則雖似穩便。而其意則亦不過케之意。難以文字形容。故着使之格字。格字之義。疊屬於物格。來說。以格物爲使之物格之義。則格物之格。亦爲物格之格。就此句尋其用工之所在。則實無可證之主字。格物爲物格之格。則게吐之外。格物一句。無說工夫之主字。古聖人敎人之言。似不如是之苟簡踈略。此未曉者三也。大抵致字之訓以極也。其說功效處。如曰知致。則文義有碍。故改致爲至。格字之訓。至也。其說工夫處。雖曰格物。文義亦通。格物。言物理을人窮而至云矣。文義無碍。故仍用格字。據其不改下他字。如改致之例者而見之。則格之互言於動靜。亦與平治齊修一例。可知也。今閤下則以爲不改下他字。仍用格字。其勢不得不以使之見爲義云云。不如平治齊修一例言之。此非淺慮所到者也。盖閤下欠於活看。意不當疑。做出許多藤葛。全失經文之正義。原其主意。欲詳字義之動靜。而實則終爲高見之一累也。今又以窮至事物之理。改爲格物之訓。則西湖奉拜時問曰。章句中。何語是格物之訓耶。答曰。窮至事物之理。是格物之訓。大綱聞之。勝於前說。又似合於章句。而論其曲折之詳。則其有違於章句。與前無異也。何者。格物之義。必以使之物格爲解者。自是閤下之主見。故章句窮至事物之理。今雖以格物正訓當之。其解之則亦當曰。使事物之理窮至云矣。此則不成文義矣。又當曰。窮之而使事物之理至云矣。然則此句與下句意。盖曰窮ᄒᆞ야事物之理使之至ᄒᆞ야欲物理到也。上下語意無分。混雜重複。亦不成義理也。又按格物章句。曰格。至也。或問曰。格。極至之謂也。物格章句曰。物理之極處無不到。補章言物格處。曰衆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據此言之。格物物格。同一格字。而格物言至。物格言到矣。未甞以至到二字互言于格物物格。可知矣。今就格物章句。尋其格物物格之格。則其所謂窮至事物之至。卽物格之格也。極處無不到之到。卽格物之格也。若以格物爲使之物格。則此物格字。本非經文所載語。只以閤下別爲註解。自格物而變爲物格者也。未知此物格之格。其將以至字當之耶。抑將以到字當之耶。若從物格之訓至。以窮至之至當之。則有違於物格以到言之意矣。若從物格之言到。以無不到之到當之。則有違於格物以訓至之意矣。以此以彼。俱無歸屬着落之處。此盖以工夫之格。置於靜義。變作使之物格之格。故不通於章句乃如此耳。且閤下前以使字當欲字。而欲其極處無不到。爲格物之意矣。今則以窮至事物。改爲格物之義。則未知窮至一句中。何字又合於使字之義耶。以欲字當使字。則欲字元非使字之義。以窮至字當使字。則窮至字亦無使字之義。考之章句上下。依俙彷彿之語。亦未見得。而崎嶇艱險。觸處窒碍。無一平順之境界。淺見所謂似合於章句而實則有違於章句者。此也。由是言之。盛敎所謂毫釐千里之謬。竊恐在於閤下。而不在壽翁也。

經文格物。或問曰。格者。極至之謂。如格于文祖之格。言窮之而至其極也。傳文格物。或問曰。卽事卽物。不厭不棄。身親格之。卽胡仁仲說。朱子取入於格物或問。語類曰。身親格之。說得親字急迫。格自是自家格。不成倩人格。語類又曰。格猶至也。如舜格于文祖之格。是至文祖處。語類又曰。格謂至也。所謂實行到那地頭。如劍南人往建陽。須到得郡廳上。方是至。若只到建陽境上。卽不謂之至也。

按。人窮而格于物理者。淺見也。此則以格字屬之人。人窮而使物理格者。高見也。此則以格字屬之物。使之物格。與使之花開。同一語法也。使之花開者固人也。而開者。非人卽花也。使之物格者固人也。而格者。非人卽物也。故閤下說曰。格物之格。無人至之義。不可作人格之義看。兩說所爭。只在此處。於此有合則其餘多少卞說。無竢於強誥而自可相合也。今以淺見所引或問及語類見之。物格之格字。將爲物格之格字。抑爲人之格耶。曰格文祖。曰自家格。曰到得郡廳上。詳其文義所在。皆指人之格。未甞有物之格之義。由是言之。使字與케吐。不過閤下自下之說。本非經文章句之義。可知也。如何如何。

閤下答壽翁書曰。格于文祖。泛論格訓也。如或拘文害義。則必曰至於物而後。與格文祖合。其奈格物之格。無人至之義。何哉。又曰。格物之格。不可作人格之義看。

按。經文格物。或問曰。格者。極至之謂。如格于文祖之格。言窮之而至其極也。朱子旣以極至釋其格字。則極至卽格之訓也。又以舜格文祖。證人之格。則格非他格。卽人之格也。見此文義語勢。各有條理。各有歸屬。初不泛說。明白無疑。閤下從何得見泛說底意。而不以爲格之正訓耶。大抵閤下之見。每以爲格字有靜無動。格物之格。亦以人格當之。則人格。卽動義也。工夫也。格之爲動義爲工夫。謂無是理。求其說而不得。遂生此使之物格之解。盖以字義爲主。求通經義故耳。然凡釋經之法。雖因字義以求其文義。或以文義亦成其字義。不可以一槩言也。雖以閤下答壽翁書見之。其中一段曰。如言格多士而誥告。則格字雖有招來之意。而招非正訓也云云。夫以字訓言之。格字之於招也。豈有相近之義哉。旣曰格多士。則招之義在其中。非字義之異。從文勢故耳。然則夫格字之有靜無動。設或如閤下之見。於此各從其文勢而解之曰。格物之格。在於工夫條。故從人之窮至而言。物格之格。在於工效條。故從物之自至而言。格字之互言于工夫者。其亦招非格訓。而從文勢有招之意矣。謂之有動義。有何不可之理哉。今見閤下所論。專以字義爲主。其於經文文勢。似不深究。因其使之格之說。至乃以格文祖之格。謂之泛說格訓。格物之格。又謂之非人之格。格文祖雖云泛訓。語類所謂自家格到郡廳。亦可謂泛訓而非正訓。亦可謂物格而非人格耶。朱子曰。強解程子之意。以附己說。其於他語之可證何。此尤不可不察也。

又按。格物。卽人之窮至物也。格文廟。卽舜之至文廟也。兩格字。均是人至之意。本非他格字或爲此義或爲彼義之比。朱子就經傳中許多說格處。必揀得格文廟之格。以證格物之格者。其意豈偶然哉。夫舜之至文廟。本非自然至也。必行之而至文廟。故行一里則至一里。行二里則至二里。行與至之不相離。纔行便是至。非行後又別有至。正如格物。窮一分則至一分。窮二分則至二分。窮與至之不相離也。纔窮便是至。非窮後又別有至也。以此言之。盛說雖曰至字有靜無動。窮行字旣是動義。而又與至字相離不得。則至字亦隨而爲動義。可也也。今以至字無動義。論格物。不曰人格而必曰使之物格。則格文廟。亦以至之無動義。不曰舜之格耶。大抵格物。只是至到之意而已。單擧以言則雖近於靜義。隨其文勢則皆通於動靜。故禹謨所謂有苗格。旅獒所謂遠人格。卽人來格之義也。此格字。與人之窮格者。俱屬乎動。堯典所謂格于上下。舜典所謂不格姦。卽自然格之義也。此格字。與物之自格。俱屬於靜。由是見之。格字元無定義。隨其文勢而分屬動靜。於此益見其然也。

二程全書曰。致知在格物。格。至也。窮理而至於物則物理盡。朱子答江德功書曰。格物之說。程子論之詳矣。而其所謂格至也。格物至於物則物理盡者。意句俱到。不可移易。熹之謬說。實本其意。然亦非苟同之也。見大全四十四卷五十八板全書又曰。致知在格物。格至也。物事也。事皆有理。至其理。乃格物也。

按。格物之格。若以人窮而格言之。則至於物。至其物。兩說皆通也。盖至於物者。物至云矣。至其物者。物至云矣。物至者。以文勢見之則不待多言。而可見其人之窮而至也。物至者。汎看雖似非人之至。然非窮無以至。故言至則窮不相離也。有物必有則。故言物則理在其中也。物至者。亦曰物之理人窮而至云。則其於人至之義。寧有一毫之爲碍耶。程朱論格物曰。窮理而至於物。此則物理窮至云矣。以人之窮而至者言也。又曰。至其理乃格物。此則物理窮至云矣。亦以人之窮而至者言也。程子以此兩句。互言於格物者。其於人至之義。皆不相悖故也。至於物。只是物之至。而果非人至之義。則程子何以與至於物互言於格物。而通爲一義耶。閤下答壽翁書曰。格之者至此也。抑未知至此之義。當以至其物爲訓耶。以至於物爲訓耶。若以人至之義看。則當以至於物爲訓。而文理本不如此。以至其物爲訓。然後其義乃通。物格ᄒᆞ다所謂至其物者。非吾知之至於物也。乃物至於其極之謂也。竊看此段之意。以至於物至其物。分屬人物。判爲二義。何其與程子互言於人格者有異耶。至其物。亦有兩說。事物之理窮而格云。則卽人之格。事物之理使之格云。則卽物之格。盛說必曰使之格。而不曰窮而格者。原其所以。只引工夫條訓格之至字。謂有靜意。以其靜意求之於格字。故不得不別生文義。輾轉至此。而其於程朱之旨。奚啻隔幾重嶺哉。張子所謂濯去舊見。以來新意。爲閤下誦之也。如何如何。

閤下答壽翁書曰。盖格字見於古書者有數處。書曰。格于文祖。有苗格。格汝衆。詩曰。神之格思。皆至義也。格通作假。易曰。王假有家。王假有廟。亦是也。詩曰。奏假無言。昭格無嬴。此二句。皆至之義也。盖如言格神明。則盡吾之誠。使神明來格也。如言格多士而詔告。則使多士來至于王庭而詔告也。觀此數段則格物之義。可以旁照而洞析矣。

愚按。或問及語類格物條。朱子旣以格文廟。以證格物之義。後人只當據此而究其義而已。不當別生他見於其間也。來敎所謂格神明。格多士。雖於閤下使之格之說。容或相類。亦非語類,或問所甞擧論。何可捨朱子已言之格字。雜引不干之他格字。以亂其正義耶。且神明多士之格。與使之物格。有類而有不類。盖使格雖其類者。而物格卽其不類者也。夫事事物物。各有當然之理。本到其極處也。只緣人識見昏昧。不見到其極處也。雖曰本到其極處。以吾之不見者言之。則不可謂到也。今旣窮之又窮。求至其極。理之到處。灼然得見。以吾之得見者言之則亦謂到也。理非待窮而始到極處。從吾之見不見。而謂理之到不到也。至於格神明格多士。待吾之誠心與詔告。有自彼來此之意。非如物理本在極處。無到不到可論之比。以此爲證。元不着題矣。

又按。窮理者。究極之謂也。格物者。至極之謂也。細分言則兩義不能無別也。是以。窮至二字。承接爲說則自可爲工夫之終始。窮爲始格爲終故全書曰。窮而至之。章句曰。窮至事物之理。或問曰。窮之而至極。補亡章曰。益窮之求至其極。此言因窮理而格物矣。非謂格物之格。兼包窮義也。然窮其極則便是至也。至其極則便已窮也。窮理格物。大綱說則兩義亦無不同也。故全書曰。格物。非欲盡窮天下之物。或問曰。程子以格物爲窮理。補亡章曰。格物。在卽物而窮其理也。講義曰。格物者。窮理也。朱子壬午封事曰。格物者。窮理之謂也。朱子答汪尙書曰。格物。窮理也。此言窮理便是格物也。非謂窮理之窮。包于格物之格也。今此壽翁說則以窮至。謂人之窮至。此則程朱之旨也。以窮字包于格字之中。此則非程朱之旨也。程朱之訓格字。只曰至也。而皆無窮字之意。則格物之格。亦當以此意求之也。不必以格字訓至。格物包窮之有殊。別生己見。自違於程朱之定論也。全書曰。格。至也。物。事也。事皆有理。至其理。乃格物也。此則格物之正釋。何甞有窮意於其間耶。大抵程朱訓格物。則只曰至物。以窮理爲格物。則只曰窮理。以窮至分先後。爲工夫始終。則曰窮而至之。窮之而至。此等說話。意旨明白。各有所指。有不可以毫釐相混者也。壽翁之以窮包于格字者。殆由於不能細究其義之過也。且考閤下則以格物謂無窮意。此則程朱之旨也。以窮至分屬於人與物。而至曰格物之格。不可作人格之義看。此則全失程朱之旨也。夫格物之格字。當爲人格。而不當爲物格之意。上段已爲備論。今不更贅。而姑以或問見之。經文格物條。窮之而至。傳文格物條。窮而至之。此窮而至三字。决是一串語耳。今就此一句。以窮屬之人。以至屬之物。則窮與至兩間。血脉不貫。殆不成一句之文。程朱釋經訓人之語。决不差謬之如是。閤下以窮至分屬於人物者。亦由於不能細究其義之過也。雖然。壽翁所謂格物包得窮意者。節目間所失也。窮至卽人之窮至者。大體上見得也。格包窮義之語。雖曰有失。論格包窮處則句句皆誤其所以發明人窮至之義。則間有𨈀撲不破之論矣。閤下所謂格物只有至義者。節目間所得也。格無人至之義者。大體上所失也。論使格物處則句句皆誤格物窮義之說。雖曰有得。其所以發明使格物之義。則實有擇焉不精之病矣。據此言之。閤下之失。較重於壽翁也。如何如何。

答再從弟壽翁世龜別紙[编辑]

章句。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物格者。物理之極處無不到也。兩處吐。如此讀之。未知如何。

兩極處吐厓伊之不同。似爲未安。當讀曰。欲其極處無不到也。物理之極處無不到也。槩格物章句極處無不到者。卽物格章句物理之極處無不到之意也。兩處文自非異句。而只加欲之一字於格物章句。以別工夫與功效耳。

正心章之說用。兼說體用。前輩無的論。未知尊意以爲如何。鄙意則大學專說動用處。故格物致知爲初頭工夫。而正心反在其後。是從做工夫處而言也。格致誠意。皆是動後事。正心在動靜界上。自此而可以論體也。所謂正心章兼擧體用則非矣。未知何如。

正心章。兼擧軆用則說甚長。退,沙兩先生則皆以爲此章專指用一邊。而不及體一邊。去冬。吾以兼體用之意。作小說問于玄石。則初甚不然。近則以吾說頗是之。節目間亦有所未及歸一。而早晩或蒙印可矣。大槩大學七條目。皆說用處。而唯正心章。亦兼體用矣。哀則旣曰正心在動靜界上。而又謂正心章不兼體用。若正心章不兼體用。則正心何由在動靜界上耶。

答壽翁別紙[编辑]

格物之爭。不須多言。和台之意。以窮至事物之理。專爲窮義。以極處無不到。始言格物。吾輩則以窮至事物之理。專爲格物。以極處無不到。謂之物格。彼此意見之不能相入者此也。然誠意致至章句。爲格物章句證援者亦多。不必更引他說。而足以斷今日之疑。若擧此問于和台。則未知其將如何爲答。而亦未知左右曾擧此而問之否耳。

經文致知章句曰。致推極也。知猶識也。旣曰致推極也。則其下所謂推極吾之知識之推極。豈非致知之致耶。旣曰知猶識也。則其下所謂推極吾之知識之知識。旣非致知之知耶。由是見之。推極吾之知識一句。專釋其致知正義。可知也。至於欲其所知無不盡者。釋其知至正義也。功效之意。不可先言於工夫章句。而下一欲字。作將然之辭。以承接其文義。又推而極言之耳。盖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兩句之意。以爲致知而欲知至也。經文誠意章句曰。誠。實也。意者。心之所發也。旣曰誠實也。則其下所謂實其心之所發之實。豈非誠意之誠耶。旣曰意者心之所發也。則其下所謂實其心之所發之發。豈非誠意之意耶。由是見之。實其心之所發一句。專釋其誠意正義。可知也。至於欲其必自慊而無自欺者。釋其意誠正義也。工效之意。不可先言於工夫章句。而下一欲字。作將然之辭。以承接其文意。又推之而極言之耳。盖實其心之所發。欲其必自慊而無自欺。兩句之意。以爲誠意而欲意誠也。以此例照之格物章句。則窮至事物之至。豈不爲格物之格耶。窮至事物之物。豈不爲格物之物耶。然則窮至事物一句。豈非專釋格物之正義耶。極處無不到。豈不爲格物而又推其極而言之者耶。若如和台之說。而以極處無不到爲格物。而以窮至事物不爲格物。則誠意章句。實其心之所發。致知章句。推極吾之知識。皆不得爲誠意致知之正義矣。豈有是理哉。若曰。實其心之所發。推格吾之知識。固是誠意致此。而至於窮至事物一句。則不可作格物看。則其於一例說去之意。有不通也。大抵誠意格致三章句。排致語勢文意。皆一例也。必先詳知此意。然後方可論此耳。

答壽翁格物說[编辑]

說曰。至程子訓格以至。以爲至物。而始以格物爲窮理之事。

愚按。窮理者。所以格物也。窮字。比格字尤着力。故窮理。卽格物之實工夫也。若曰窮理而格物則可。格物而窮理則不可。來說曰。以格物爲窮理之事。此則格物而窮理。非窮理而格物也。今若大綱說曰。以格物爲窮理云。則其意不過曰格物如窮理也。此則可也。至於着之事二字。而曰格物爲窮理之事。則乍看似以格物爲窮理之工夫矣。豈不未安乎。之事字。似當刪之也。

說曰。是知所謂格物者。卽窮理之事也。所謂窮理者。卽格物之事也。

愚按。其曰窮理卽格物之事者。意順無碍矣。其曰格物卽窮理之事者。意倒而有碍矣。窃想盛意。亦不過曰格物之事。卽窮理之事云矣。而今曰。格物者卽窮理之事。則語終未瑩。略加點化宜當。

說曰。故程子曰。格。至也。窮理而至於物。則物理盡。其於格物物格之義。亦可謂簡而切矣。然驟見則理與物相對。恐有疑其謂二歧者。故朱子則言理必言物。格物章或問。取程子之意。略爲點化。以明格物之事曰。卽事觀理。以格夫物。盖事猶物也。卽物觀理。以格夫物。語意尤覺渾全。顚撲不破矣。

愚按。程子全書。窮理而至於物則物理盡云者。其意槩曰。窮物理而至於物理。則物理盡矣。窮與至。其義雖似有殊。理與物則非謂相對。各爲一義也。然則雖言理而又言物。豈復有爲二歧之義哉。且或問所謂卽事觀理。以格夫物。與全書所謂窮理而至於物。主意自是一套也。夫觀理亦非離了事物。只向理字而觀之也。觀其事物之理云矣。就其觀理字推衍說去之際。措語自當如此。若謂疑爲二歧。加卽事字。則亦非朱子之本意也。

說曰。窮字之義。固在格字之外。而特其所以格者也。

愚按。窮與格。自是一事。本非兩行工夫也。然若論窮格之先後。則分明窮先而格後。由此言之則雖謂之窮在格外。亦無不可。而但外字。面目不好。恐不若先字之爲穩當也。

說曰。至於傳文則所歸重者。在格物之工夫。故不得不詳言其所以格者。一則曰在卽物而窮其理。二則曰於理有未窮。三則曰卽凡天下之物而益窮之。卒乃結之而以求至乎其極。其意猶言必窮之以求至也。盖傳文益窮之以上。卽章句窮字之意也。求至其極。豁然貫通者。卽章句至物之意也。特以章句則意主釋經。故專言至物之義。而畧及其所以至之端。傳文則意主工夫。故專言其所以至者。而終之以至物之意也。

愚按。經文章句曰。格至也。物猶事也。窮至事物之理。故來說曰。章句則意主釋經。專言至物之意。而略及其所以至之端也。傳文曰。在卽物而窮其理也。於理有未窮。因其已知之理益窮之。而求至乎其極。故來說曰。傳文則意主工夫。專言所以至者。而終之以至物之意也。淺見則有不然。章句,傳文。皆主釋經。皆主工夫。不可謂彼主釋經而此主工夫也。大槩章句。旣以至字釋其格物之義。其下又以至事物之理。合而言之。雖曰至字事物字。再言於上下。其所主意則不過分釋而又合釋之。故自不得不再言之耳。此非別爲推演。專言其極物之意也。况窮至事物之理之窮者。卽窮事物之理之謂也。窮至事物之理之至者。卽至事物之理之謂也。窮雖寂寥一字。其意與其至字。相爲均適。本無多寡全偏之可言者。則豈可曰章句意主釋經。專言至物之意。而畧及其所以至之端也耶。至於傳文則比諸章句。地步更覺寬濶。旣以卽物而窮其理言之。又以於理有未窮言之末。乃以因其已知之理。益窮之結之。其言窮理。可謂專且勤矣。雖然。不但窮理字爲然。雖至物之意。亦甚該備。其曰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朝豁然貫通焉。以此數句見之。與言其窮理。其語勢理趣。又無多寡偏全之可言。則豈可曰傳文意主工夫。專言所以至者。而終之以至物之義也耶。大抵章句,傳文。皆釋其經文。說其工夫。而章句則專釋格物。故雖屢言至字。而實則初無窮至詳畧之別也。傳文皆釋格物。故雖屢言窮字。而實則不出格物二字之外也。若曰章句意主釋經。傳文意主工夫。則有若章句,傳文判爲二義。而作看經文格物。專無工夫。及至傳文。始有工夫矣。此實爲病非細。幸加反復如何。

說曰。若其或問。則其所反復推演章句傳文之意而發明者也。其所謂致知之道。在乎卽事觀理者。卽傳文所謂欲致吾之知。在卽物而窮其理。與夫所謂卽凡天下之物而益窮之者也。其所謂以格夫物者。卽傳文所謂以求至乎其極。豁然貫通者也。其所謂格者。極至之謂。如格于文祖之格者。卽章句格至也之意也。其所謂窮之而至其極者。卽章句所謂窮至事物之理之意也。

愚按。此段分排。似涉錯亂。殆失或問補傳之意。妄以愚意改之曰。或問所謂至於天下之物。則必各有所以然之故。與所當然之則。所謂理也。人莫不知。而或不能使其精粗隱顯究極無餘。則理所未窮。知必有蔽。雖欲勉強以致之。亦不可得以致矣者。卽傳文所謂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或問所謂致知之道在乎卽事觀理。以格夫物者。卽傳文所謂言欲致吾之知。在卽物而窮其理也。或問曰。以格夫物。傳文曰。卽物窮理。兩言雖似不齊。卽物窮理則自有以格夫物之義。或問所謂格者。極知之謂。如格于文祖之格。言窮至而至其極也者。卽傳文卽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一朝豁然貫通焉也。或問。釋格字。故曰格者極至之謂。曰如格于文祖之格。傳文則經文章句。已釋格字。故不復釋格字。而只論格物之事。此有不同。然求至其極。豁然貫通。皆有格者極至。格于文祖之格之意。亦當活看。不須深拘。又以此準于章句。則或問所謂格者極至之謂。如格于文祖之格者。卽章句格至也者也。或問所謂卽事觀理以格夫物。及窮之而至其極者。卽章句窮至事物之理者也。大抵或問中所謂欲誠意者。必先有以致其知。欲正心者。必先有以誠其意。欲修身者。必先有以正其心。實出於經文欲字先字之意。而亦出於條目傳文中修身在正其心。齊家在修身之類例也。由是見之。或問所謂致知之道在乎卽事觀理以格夫物。其爲補傳欲致吾之知在卽物而窮其理也之義。無疑矣。但窮其理也之下。無以格夫物四字之意。故壽翁於此。任意宰割。乃以致知之道在乎卽事觀理二句。以當傳之起頭之義。以格夫物一句則引而下之。以當以求至乎其極。一旦豁然貫通之義。此似非本文主意。而或問所謂窮之而至其極。則其於補傳中獨無相當對立之語。故不得已以章句窮至事物當之。而殊不知其或問窮至其極。卽補傳豁然貫通之意。則其於章句補傳。亦當通看其義。不但偏屬於章句而已也。

說曰。物格者。物理之極處已自到也。

愚按。經文物格章句曰。物理之極處無不到。經文物格。或問曰。事物之理。各有以詣其極也。理之在物者。旣詣其極而無餘。補亡章曰。衆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觀此數語。何甞有自到之自字之意耶。曾見退溪文集物格說。有理依然自在事物之語。此盖急於曉人。下得自在字。而若律之以章句或問之正義。則此亦近於剩語。章句或問中理到理詣之說。已自明白。更無餘意。何必又以自字揷入於朱先生之所不言者耶。

說曰。程朱之言。見於遺書語類者。或曰格猶窮也。物猶理也。或曰格。盡也。其所爲說。若是其不同。

愚按。語類所謂格盡也之一句。與章句格至也者。意自不同。此則或是初晩說話之不同。或是門人記錄之差誤。盛說所謂前後之說。不能無參差。唯當取其晩歲定論。後來成說者。可謂得之矣。至於遺書云云。不無曲折。盖旣曰格猶窮也。則不以格直爲窮。可知。旣曰物猶理也。則不以物直爲理。可知。盖大綱說話也。當與朱子之收入於或問。而以爲定論者。並行而不悖也。

說曰。程朱釋格物之義。則必曰格。至也。物。事也。論格物之事。則或曰窮理。或曰格物。初無彼此之別矣。

愚按。格物窮理。雖曰一事。論其地頭則明有先後。豈可曰初無彼此之別耶。程朱以窮理言於格物者。乃是大綱說話。初不以一事之故。都不分別而言之也。

說曰。夫窮理格物。俱是推究物理之謂也。

愚按。窮理者。主於推究而言。格物者。主於到至而言。其義似同而實不同。不可一以推究斷之也。

說曰。窮理格物。同是一事。則其工夫不異。故不可謂格物非窮理之事也。

愚按。窮理而格物。如吹火而明火也。吹火而明火。雖是一事。若曰不可謂明火非吹火之事。則不成說話。盛說所謂不可謂格物非窮理之事云者。亦恐如是也。

答金直卿物格說[编辑]

來說註曰。卽上所謂乃格物之事而非物格之效者也。

愚按。格物。工夫。物格。功效也。今曰物格之效云爾。則乍看功效之外。又似有一件功效矣。之效字。豈不近於床上加床者耶。恐當刪去矣。如何。

來說曰。天道流行。化生萬物。凡充滿於天地之間。而有形色貌象之類。莫不各有一箇當然之理。

愚按。理有體用。所以然者。理之體也。所當然者。理之用也。格物工夫。只究其軆而不究其用。固不可。只究其用而不究其體。亦不是。理之軆用必盡究。然後工夫乃得無餘蘊也。是以。經文格物。或問曰。至於天下之物。則必各有所以然之故。與所當然之則。所謂理也。補亡章或問曰。自其一物之中。莫不有以見其所當然而不容已。與其所以然而不可易。今盛說則只言所當然。而終不及所以然。其於格物之義。可謂擧其半而遺其半矣。若依補亡章例。都不擧所當所以之別則已矣。旣言所當然則獨何以不及所以然乎。幸於此更加商量。

又按。補亡章。或問曰。凡有聲色貌象而盈於天地之間者皆物也。旣有是物。則其所以爲是物者。莫不各有當然之則而自不容已。觀此一段。只言所當然而不及其所以然。盛說云云。亦似無妨。但其所以爲是物之所以二字。無乃本指所以然而言之耶。果爾則所當然單擧以論。又非或問之旨。更詳之如何。

來說曰。這事物之理。自然到其一分地頭。自然到其二分地頭。自然各到十分地頭而更無去處。又曰。理依然自在物上而無牽拽入內之患。理自然自到極處而無舍此就彼之病。

愚按。經文物格。章句曰。物理之極處無不到也。經文物格。或問曰。事物之理。各有以詣其極也。理之在物者。旣詣其極而無餘。補亡章曰。衆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觀此數語。何甞有依然自然之意思耶。曾見退溪文集格物說。有依然自然之語。此盖急於曉人。有是言也。然泛論其義理則不甚爲病。而若律之以章句或問之正義。此亦近於剩語。不知其穩當也。况自然之自。自到之自。均是一意。而今曰自然自到極處。則兩自字。得不爲疊耶。

來說曰。這十分盡處。自然詣其盡處。

愚按。物格章句曰。物理之極處無不到。格物或問曰。事物之理。各有以詣其極。此兩欵語。不過曰物理到極處也。未甞有理之極處。又到理之極處之意也。今若曰這十分盡處。自然詣其十分盡處。則猶曰理之極處。到理之極處。語意重複。不甚平順。妄以愚意言之。這十分盡處五字刪去之。代以這事物之理五字而曰。今已窮到十分盡處。則這事物之理。自然詣其十分盡處。如此然後似合於章句或問之意矣。如何如何。

答李同甫別紙[编辑]

大學或問。心之神明吐。淺見則似當曰伊。盖其妙衆理宰萬物者。知也。知。言心之知識。神明。言心之軆段。若以神明爲知則便不成說矣。未知如何。

來說似得之。

曾聞盛敎以章句虛靈不昧四字。爲明字之義。弟意以不昧爲明字義。而虛靈則又推原其所以不昧之義者。頃見農巖集。李顯益問黃氏曰。虛靈不昧。明也云云。虛靈不昧。是說心之全軆。以此全作明字訓誥。無乃未安乎。答曰。黃氏說未然。據此則兄意無乃亦如鄙說耶。

大學首節。新民之新。止至善之止。章句皆有所釋。則明德之明。亦當有釋。而只以不昧當明字。則語涉草率。義甚孤單。必合虛靈言之。然後其說方可完備。前日云云者。盖出於此也。若以不昧專當明字之意。虛靈爲所以不昧之義。如情之於性。則詳味章句。非但不見有此意。虛靈字又似在於明字之外矣。未知朱子之意果如是乎。李顯益所謂虛靈不昧是說心之全體。以此全作明字訓誥。無乃未安乎之問。及金仲和所謂黃氏說未然之答。亦有異於淺見矣。夫虛靈不昧。果說心軆用之全矣。然以其軆之烱然不昧。用之品節不差者言之。則此卽本心之明。而卽明德之明。此明字。統指其軆用之明也。黃氏之意。亦非謂虛靈不昧。不指心軆而只指明字。指以所主而言者。乃如此耳。其說似無可疑。未知如何如何。

論金叔涵載海上玄石大學問目[编辑]

近與一二友人。論新民之止至善。一說曰。此至善。以我之所以新之者言。如政敎之得其當。便是止至善。載海以爲不然。何也。新之者我。而新者民也。必使其民各致其知。各正其心。以至於盡夫天理。無一毫人欲。則此民之所以止至善。使民止至善。豈非新民之謂乎。然則已也要至於此。民也要止於此。至善之爲明德新民之標的者然也。若所謂政敎者。特其新之之具耳。旣言明明德新民。又必欲止至善。求至善於新民則所謂至善者。似當在旣新之後功效之極處。必不在新之之具也。

明明德者。明己德也。新民者。新民德也。新民之止至善。當以新民之德爲言。而不當以新民之具當之也。盛說所主。實出於此矣。雖然。新民之具止至善。然後新民之德。亦止至善矣。夫豈有新民之具不止至善。而新民之德止至善耶。是以。章句曰。使之亦有以去其舊染之汚也。或問曰。使彼有是明德而不能自明者。亦皆有以自明而去其舊染之汚焉。又曰。使天下之人。皆有以明其明德也。詳味其三使字。則新民之德。雖曰由於自新。亦從新民具上做來。可知新民之止至善。雖主新民德而言。新民具之止至善。亦未甞不在於不言之中矣。帝舜之命契敬敷五敎在寬。命夔敎胄子直溫寬栗。論語之齊之以禮。各言則齊之以禮者。新民具也。有恥且格者。新民之止至善也。統言則齊之以禮者。新民具之止至善也。有恥且格者。因新民具之止至善而新民德之亦止至善也。放勳之勞來匡直。輔翼振德。皆是傳文作新民之作字。及章句或問三使字之意。而其亦或者所謂政敎之得當者。盖其新民具之止至善也。但或者之言。只知政敎之得當是止至善。而不察民之德當止至善。此則其失經旨實爲非細。而高明又只知新民德之止至善。而不察新民具之亦包於止至善。乃曰。所謂至善者。不必在新之之具。則恐非完備之論也。

又按。新民之止至善。雖因政敎之至善。而然經文至善字則只指民德之止至善。非兼指政敎之亦止至善也。高見終似得之。

修身以上。爲明明德之事。故明明之上明字。當兼知行看。格致者。知也。誠正修者。行也。然其格其致。旣所以使心之全軆大用無不明。明則明德之昏者。可謂復已明矣。誠之正之修之之又必爲明之之功。何也。全軆大用。雖曰無不明。然意或有不誠。心或有不正。身或有不修。則其明者復昏。盖其不誠者。使人欲勝而天理晦。不正不修者。有當好而不好。當察而不察。此皆所以爲復昏也。然則格致者。所以使昏者復明也。誠正修者。所以使明者常明也。

格物致知者。知一邊之明也。或問所謂以啓其明之之端者也。誠意正心修身者。行一邊之明也。或問所謂以致其明之之實者也。明明德上明字。及章句因其所發而遂明之之明。包此兩義而言也。至於補亡所謂全軆大用無不明之明。則只據知一邊之明。而言其無不明矣。非謂知與行之俱明。與上明字之包其兩義也。大抵或問。旣言格致之說。又繼以誠正修之目者。各據兩邊當明之地。以盡明之之工也。非謂盡明之邊之明而後更慮夫知邊已明者復昏。又有此誠正修之工夫也。此段幸更商量。如何。

載海甞謂物有本末此一節。所謂本末者。指明德新民而言也。終始者。就明德中分言知行先後。其本亂而末治此一節。所謂治亂者。指明德新民而言也。厚薄者。就新民中分言家國厚薄。如此則明德新民。本末之大分也。明德之知行。新民之家國。亦有此終始厚薄之別。上下文盖有互相發也。或者之見。以爲物有本末。結上文上一節。事有終始。結下一節。下節所謂知止。乃承止至善說來。至善旣兼明德新民兩意。則知止云云。不可謂只從明德上說。載海謂所謂終始者。若與本末同謂之兼明德新民。則不但爲疊床之嫌。其於曰物曰事之義。又已失之。朱子不曰兩物而內外相對。一事而首尾相仍乎。觀於此言。可以見知止能得之爲明德一事也。然其一事。在己則爲明德。在民則爲新民。以此而言。亦不害爲兼明德新民矣。

愚按。盛說所謂如此。則不惟明德新民之爲本末。明德中也有此先後。新民中也有此厚薄。上下文盖有互相發也者。似然而實不然也。夫經文首節止至善一句。包明德新民者也。第二節知止一句。實承止至善說來。則此亦包明德新民者也。第三節事有終始一句。亦應知止一節而言之。則其不專指明德一邊。可知也。此上下三節。當以一貫之義言矣。或者之說。不可易矣。大抵明明德者。明己之明德也。新民者。明民之明德也。明德新民。雖有物我之殊。其兩明德。明之之工夫則初無彼此之有別也。知止一節。本言明明德之終始。故雖似只及於明德而不及於新民。其實合物我明明德而言耳。故或問曰。此推本上文之意。言明德新民所以止於至善之由。據此兼言新民。尤無可疑也。

近因人借得讀書記謄本。看其論文王詩之所以先君臣而後父子曰。必先就文王身上言。先君身爲諸侯也。次臣事天子也。次子事王季,太任也。次父慈武王也。區區於此。竊以爲然。但君臣之事。係是新民。父子之事。係是明德。其言文王之德。獨有此本末之倒。何耶。此略可疑。爲人臣止。不曰忠而曰敬。何意。言忠則遺於禮。言禮則遺於忠。然忠是本而禮是末也。敬者。所以該禮之本末也。旣曰敬則禮與忠皆擧之。其下字之意。或以此耶。前日奉敎楊山之日。甞蒙下諭。及修身章之所以不言孝弟慈。然旣忘其說。今按讀書記。又於此段闕其文。未知後來定說果如何。竊謂修身章。雖不言孝弟慈。然孝弟慈之意。已悉具於其中。親愛之不僻。孝也。畏敬之不僻。弟也。哀矜之不僻。慈也。孝弟慈之名。又必發於齊治章。何也。孝弟慈。卽至善之目也。修身者。身行此三者也。齊家者。家行此三者也。治國平天下亦爾。然則孝弟慈之於修齊治平等章。皆所當言。而必於此焉發之。無乃爲上以接修身。下以接平天下故耶。先儒論虞書之名曰。謂之唐書則可以該舜。不可以該禹。謂之夏書則可以該舜。不可以該堯。唯曰虞書則見舜上承於堯。下授於禹。載海於此。欲以此例之。未知如何。

自近因人借得讀書記。止此略可疑。此段似當以玄丈說爲主也。自爲人臣。止或以此耶。此段似當以盛說爲據也。至於八章。雖不言孝弟慈而孝弟慈悉具於其中云云者。亦似得之。然親愛之親字。此親字。泛說。故親字之全軆也。包父子有親之親字。此親字。只就父子上說。故親字之一邊也。而父之親則慈於子者也。子之親則孝於父者也。親之不僻。慈孝之意。亦並包矣。親愛之愛字。此愛字。泛說。故愛字之全軆也。包父子當主於愛之愛字。此愛字。只就父子上說。故愛字之一邊也。而父之愛則慈於子也。子之愛則孝於父也。愛之不僻。慈孝之意亦並寓矣。親愛二字。不但包孝之意而已。實包孝慈之兩義。若使傳文無親愛字。只有哀矜字。則以此謂之慈。固無不可矣。傳文旣有親愛字。而其義之襯切。非如哀矜字之比。則亦何可舍此而取彼。以證慈字之義耶。若夫孝弟慈。必於齊家章言之者。亦似有曲折。盖三者。人道之大端。衆人之所同得者也。自吾身以及家國。自家國以及天下。雖有大小之殊。其道不過如此而已。欲修齊治平者。舍此三者而何以哉。但以修身上接物之道言之。則五僻之戒。比諸三者。義尤自備。况言五戒則三者亦以該之矣。不必單言三者於修身。而其意已自足也。若於治平章。言此三者。則治平之道。實從齊家上做來矣。不言於齊家而只言於此。則其不幾於不探其本而驟語其次者乎。此所以必於齊家始言此三者。而夫所謂上接修身。下接治平者。自然亦在其中矣。來敎所謂主於虞書之例。言于此章者。亦不無據也。

權陽村。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一節曰。應經文其本亂而末治否矣。謂治國必先齊其家一句曰。應經文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載海亦曰。如此看爲好。但八章之起端。不變其文。至其結語。變文如此。九章之結語。不變其文。於其起端。變文如此。其所以變文。雖曰應在經文。而變文之或在結語。或在起端。何耶。其身旣修。然後明德明而爲新民之本。故八章旣言修身之事。及其結語。方變文以明修身之爲本。若家國之厚薄。當從齊家之治己可施功。故於九章之起端。先變文以明其家之爲可厚。古人立言之微意。果若是否。

八章九章之變文。或在於結語。或在於起頭者。只緣經義之使然。似不如盛說之所云也。大抵傳文。格致以下誠正修齊治平諸傳。皆釋經文條目。故每傳起頭之初。必引其條目。又加所謂二字。以明經文所謂某條目者。卽此傳文云云之意也。若於八章起頭處。不曰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而變文曰。所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云云。則其不可字。卽經文末節首句否矣之義也。此應經文末節之首句。非指經文條目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也。傳者於此。旣以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爲起頭之辭。直釋經文之條目。又以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變文爲結語。應經文末節之首句。語意各有所當。有不得不然者耳。此所以八章之變文。在結末而不在起頭者也。至於九章則其所謂治國在齊其家者。亦釋經文條目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也。加一必字而曰。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兼指經文末節下句未之有也。此則雖變文。而曰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旣不有妨於經文條目之意。又自有應於經文末節之下句。以此以彼。通貫無碍。此所以九章之變文在於起頭。而不在於結末者也。曰。然則八章起頭之處。何不曰齊家必先修其身。而於其九章。乃加必字。九章結末之處。何不曰家不齊不可以治其國。而必於八章。乃言不可字者。抑何意耶。曰。此亦經文語句各有攸當而然也。其所謂否矣字。卽未能之辭。非不可二字。不能得其意也。其所謂未之有也字。卽斷决之語。非必字。亦不能盡其意也。其家不可敎。而能敎人者無之之無字。卽必先齊其家之必字翻說之意。而應其未之有也之一句也。八章起頭處。若曰所謂齊家必修其身。則雖於條目之意。無有所害。其於否矣之義。終難承當矣。不如九章之言必字。應其未之有也之義也。九章結末之處。若曰家不齊不可以治其國。則雖於變文之例。又無所害。其於未之有也之意。亦不襯合矣。不如八章之言不可字。應其否矣之義也。此所以必字之不可言于八章之起頭。不可字之亦不可言于九章之結末者也。况否矣一句。卽指修身也。未之有也一句。卽指齊家也。傳文所釋。一從經義之次第。則不可字與必字。亦不當互易以言。亂其經旨之着落也。大抵曰否矣。曰未之有也。下語旣殊。所指又別。故傳者隨其本旨之所在。變文旣殊。歸屬又別。古人釋經之義。精當微密。無復餘蘊。此又精察而深思處也云云。亦如何如何。

答金叔涵別紙[编辑]

章句盡夫天理之極。無一毫人欲之私。載海按。上文言明德之所以昏。旣曰爲氣禀所拘。人欲所蔽。於此獨言人欲。不及氣禀何耶。充擴工夫旣到。然後天理乃盡。旣爲盡夫天理。則變化氣質。恐無他法。以克己復禮之義言之。當先言人欲。後言天理。此則乃以天理先之。盖天理人欲。互相勝負。明天理乃所以去人欲。而去人欲又所以明天理。本無先後之可斷言。然明明德。旣因其所發而遂明之。是只從充擴一邊說來。故爲說如此。未知是否。

章句上文。以明德有時而昏而言。故旣曰氣禀。又曰人欲。此段以明德止至善而言。故氣禀一欵。本非可論之地。則只曰盡天理。又曰無人欲。語意各有攸當也。至於克己復禮。與此似亦有別。大槩克己之己者。上文所謂爲氣禀所拘。人欲所蔽。有時而昏者也。克己之克。上文所謂因其發而遂明之之屬也。復禮。下文所謂明明德。當止於至善之地而不遷。盖必其有以盡夫天理之極。而無一毫人欲之私者也。是以。主克己復禮而論之。則卽章句上下文兩意。故先言人欲。後言天理也。主明明德止至善而論之。則只是復禮之意而已。故只言盡天理。又言無人欲也。此亦所主者不同。故所言者亦不同也。似非天理人欲互相勝負。本無先後之可斷言者而然也。來說又曰。明明德。旣因其所發而遂明之。是只從充擴一邊說來。故爲說如此。此言亦似未然。盖章句主意。備論明德之首尾。而又欲使學者先從其所發處以明之。故雖似只言其擴充一邊。而未及言其克去一邊。其實明明德工夫。當以兼此兩義而看之矣。不當只以擴充一邊斷之。以證其先言天理也。若如來說之意。則誠正修。皆是明明德工夫。其所謂好善惡惡。必愼其獨。其所謂四有所五僻焉。皆是擴充之工。而全無克去己私之戒耶。

意誠而后心正。載海按。正字。朱子未有正釋。何也。妄謂正者。不偏之謂也。心之未發而昏。則是偏於靜。旣發而馳。則是偏於動。皆非正也。然明德之明。心正之正。皆就心上言。明與正。何所分別。明之名。以心之虗靈而得。正之名。以理之本軆而得。如向父母思孝是靈。而孝之理本正。如向君思忠是靈。而忠之理本正。故未有明而不正。正而不明者也。然則心之不正。不但在動靜之偏。忠孝之道。有過於理者。有不及於理者。其過與不及。皆出於心之偏也。偏者。卽不正也。朱子之所謂光明正大者。正是說明德。而光明言心之靈。正大言心之理也。如此看如何。

此說似是。但正大二字。亦主心而言。

章句然其實與不實。盖有他人所不及知。載海按。下文曰如見肺肝。又曰十目所視。以此言之。其實與不實。寧有他人所不及知者。盖所謂誠於中形於外者。當兼善惡看。然獨者。有以心所獨知言者。有以身所獨居言者。獨知之獨。善惡在心。故其萌雖動。人或不知。獨居之獨。善惡在事。故其跡已著。人無不見。然則小人閑居。雖曰獨處。雖曰幽居。皆其身所獨也。若所謂愼獨者。君子之所以先從在心者用力。此所以有人所不知。與如見所視之別耶。

此段說亦近之。

章句。此君子所以重以爲戒。載海按韵會。去聲之重。厚也。平聲之重。再也。沙溪曰。此重字。當以厚意看。今或者謂當以再字看。其意盖爲傳文再言愼獨故也。載海竊以沙溪說爲是。何者。君子與小人爲對。戒者。戒小人也。重以爲戒者。厚戒也。盖其小人之欲掩不可掩。欲詐不可詐者。乃君子所以爲戒也。若以再字看。所謂君子。卽指作傳者。戒者。戒後學也。看其文理承接。恐不如此。如何如何。

上下節兩愼獨之君子。卽作傳文者。引之而爲戒者也。重字若以再字意當之曰。君子再戒以愼其獨。則其所謂君子者。卽作傳文者。而非傳文引以爲戒之君子也。决非章句之意也。來說當以厚字看者。恐得之也。

君子不出家。成敎於國。載海按。不出家者。言不出於家之所敎也。成敎於國者。言其法之可以敎國者成也。盖家之所敎。孝弟慈而已。以孝弟慈敎之於國。而其敎無所欠者。誠以孝可移於事君。弟可移於事長。慈可移於使衆故也。其所以敎國不出於家之所敎者然也。其敎成者。非其民已行然後謂之成耳。此下一節。擧慈之一事。明凡敎之皆以家爲本。又下一節所謂興仁興讓。方是言其民之已行也。故曰成敎於國之效。旣曰興仁。則所以言孝而事君之道在其中。旣曰興讓。則所以言弟而事長之道在其中。玆可推知也。變孝言仁。變弟言讓。亦豈不以孝兼於事君。弟兼於事長故耶。

此段主意。不過曰孝者所以事君。弟者所以事長。慈者所以使衆。故國之事君事長使衆之道。不出於孝弟慈三字也。孝弟慈之敎成於家。則君子雖不出家。事君事長使衆之敎。亦成于國云爾。來說所謂不出於家之所敎者。求諸本文。初不見有此等意思。反復思量。終未釋然。盖不出字。指其君子之身不出。非謂國之所敎。不出於家之所敎也。語類。李德之問不出家而成敎於國。朱子曰。只是身修於家。雖未甞出。而敎自成於國。詳味雖未甞出一句意。則尤自明白。似不當別容他意也。

上老老民興孝。止民不倍。載海按。此章旣兼言治平則此首一節。係是治國之事。故章句曰。此三者。上行下效。所謂家齊而國治也。但不曰孝而曰老老。不曰弟而曰長長何意。不曰幼吾幼而曰恤孤抑何意。不倍又非下效之謂。何耶。上章興仁興讓之興。無訓釋。獨於此興孝興弟言感發。亦何耶。

上章。不曰老老長長。而曰孝弟者。孝弟之名目。始發於此。則老老長長。雖是孝弟之實事。而不如以其名目直說之爲得。故不以老老長長言之者也。此章不曰孝弟。而曰老老長長者。孝弟之名目。旣立於上章。則於此更就孝弟之實事。曰老老長長。比諸汎言孝弟字。尤更切實的當。故不復以孝弟言之者也。不曰幼吾幼而曰恤孤者。孝弟雖人所同有。守而不失者鮮。故必待上行而下效。至於慈幼之心。雖在愚不肖。而罕有失其天性者。不待觀感。已自能之。何待上行而下效乎。若曰幼吾幼而民不倍。則意又不通。况孟子所言。主於推行仁政。故必曰幼吾幼者。欲其推是心以及人幼也。大學所言則主於上行下效。故幼吾幼三字。其於觀感得力歇後。則此必以恤孤爲言者也。大抵孤者。如家內族屬僕隷幼而無父之類。盖族屬僕隷無非可慈。而其中幼而無父者。尤可矜憐。故誠心別爲撫恤。亦慈之大段處。民感其恤孤之慈。而不倍於恤孤之敎耳。且九章一國興仁。一國興讓之國字。非不包民字之意。而所主而言者。在國字。不在民字也。訓其興仁興讓之興字曰。有所感發而興起。則其於國字。語有所不襯矣。十章民興孝民興弟之民字。非不包國字之意。而所主而言者。在民字。不在國字也。訓其興孝興弟之興字曰。有所感發而興起。則其於民字。言有所切當矣。此所以訓語之有於下而無於上者耶。淺見雖如此。亦不敢質言。

一國興仁。一國興讓。大綱說。故興者無訓語。民興孝民興弟。切近說。故興字有訓語。如此看。亦未知如何。

答金子益昌翕別紙[编辑]

大學六章首節自欺。及第二節閑居不善。均是自欺也。但首節自欺則自欺之微細者也。第二節不善則自欺之尤甚者也。是以語類朱子答誠意三㨾之問曰。只是一路。都是自欺。但有淺深之不同耳。又答自欺與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之有分別否之問曰。如得九分好善惡惡。二分不好不惡。便是自欺。到得厭然掩著之時。又其甚者。原其所以自欺。講義又曰。爲惡於隱微之中。乍善於顯明之地。則自欺之甚也。其曰都是自欺。其曰原其所以自欺者。言其上下兩節。緫謂之自欺也。其曰淺深之不同。其曰又其甚者。言其不善一節。自是自欺之甚者也。至於講義所言。尤甚明白。其義其說。昭如日星。本無一毫之可疑者也。來敎所謂末後一說。直以小人閑居爲自欺。便謂如是釋之。貼於文義者。亦非謂小人不善。便是首節之自欺也。自自欺而淪陷至此。故卽自欺之心。而自欺而欺人者也。記錄者。於此不爲細分。只大綱說曰自欺。故以致高明之疑耳。上下兩節。以自欺與自欺之甚分看。則有何難曉之端耶。且兩節之義。雖有輕重淺深之別。若言病痛之來脉。則非但自欺由於不能好善惡惡。小人不善。亦由於不能好善惡惡也。是以。自欺章句曰。知爲善以去惡。而心之所發有未實也。自欺。或問曰。不知善之眞可好。惡之眞可惡。閑居章句曰。非不知善之當爲與惡之當去也。閑居或問曰。但以不知眞可好惡。不能禁止。苟且自欺之萌。大槩自欺與閑居不善。本自不能好善惡惡上做來。故兩節章句或問。皆以不能好善惡惡。雖通共說得。又復以淪陷至此等語。結之於閑居章句或問之後。則其分別兩節。精粗主意。於此可見矣。何可謂章句旣未明了耶。來敎所引註說所謂此處工夫極細。未說到粗處云者。推究其意。自是自欺之義。其於自欺章句。無所違悖。此則更無可論者。而其所謂閑居爲不善。便是惡惡不如惡惡臭云云者。亦是自欺之旨。自欺章句。亦豈異於註說之意耶。雖以此註通用於上下章句。固無不可也。然主自欺而言註義則輕而且淺。主閑居而言註義則重而且深。讀者各隨傳文之本意以觀之。則雖其所說似無兩義。隨所觀而淺深自分矣。亦不患於無所區別也。

又按。自欺一句。當之以分數之說。閑居一節。當之以無狀小人者。卽朱子之意也。以閑居一節。直當以自欺一句之義者。卽浦渚之論也。誠意章自欺本旨。雖未知如何。而今依浦渚之訓。只以無狀小人。釋此首節自欺一句意。則朱子所言各㨾分數之說。遺漏而不擧矣。然則誠意章。但言粗處而不言精處矣。其於聖門工夫。淺深精粗並擧不遺之意。何如也。大抵閑居不善。雖非在於自欺之外。自自欺而轉輾至此。故不出自欺之科。而固是自欺之甚者也。浦渚不能深究朱子之旨。做出許多藤葛。主張甚力。此實正見之一累也。惜哉。

與金叔涵別紙[编辑]

誠意章第一節所謂自欺。兼指無意與有意之萌存諸心者而言也。第二節所謂閑居不善。專指有意之心行於事者而言也。若夫朱子所謂不知不覺。陷於自欺。非陰有心於爲惡之類。其意不過曰無心之失。亦陷於自欺云耳。非以無心專釋自欺之正義。如此處。固當活看也。

與壽翁別紙[编辑]

左右讀書記疑中。以大學正心章。謂恁地發出之情。淺見亦以爲可。後更思之。有不然矣。何者。按正心章曰忿懥恐懼好樂憂患則不得其正。若只據此四者而言。卽恁地發出之情。果非意也。若幷與有所而論之。則所謂有所者。事未來或期待。事已過或留滯者也。此則商量計較之意。亦非情也。正心章當包有所忿懥恐懼好樂憂患。而不當只主忿懥恐懼好樂憂患看。則其兼指意而不專指情也亦明矣。但誠意從善惡上說。故其做過也較重。其費工也較深。正心從留滯期待上說。故其做過也較輕。其費工也較淺。若曰誠正兩章工夫有輕重精粗則可。曰彼爲意而此爲情則不可。

答金器夏別紙[编辑]

經文曰。致知在格物。章句曰。格至也。物猶事也。則格物之義。果是至物而已。前日盛敎所謂章句窮至物之窮字。本非格字之訓。其所以格物之義云者。質之章句。不無所據矣。但經文格物。卽孔子立言垂後之訓也。章句窮字。卽程朱後來添得之意也。若使程朱不生于世。而窮之一字終不添得。則格物之義。不過至物而止耳。辭旨未瑩。句意難通。聖人載道之文。明白平坦。如日星之在天。必不如是之鶻崙不明。無以曉後世之學者也。此實可疑也。

愚按。格物一句。語約而字簡。故朱子曰。格物字義不明。栗谷曰。格物之說。經文未詳。聖人開示。初非不備。而只緣句語難解。漢唐宋千有餘年。無人曉得其正義者。雖以鄭康成之博聞。而解之以來善物惡物。司馬溫公之大儒。而釋之以扞格外物。然就實用功處。反覆參驗。則皆不見兩訓之的當其旨。亦豈異論哉。及至程朱。旣以格物謂之至物。又以至物謂之窮至物理。然後格物之義始躍如。而聖門最初用功之法。大備無餘意矣。然程朱之識此義者。夫豈有他哉。不過以經文文義推而知得也。大槩欲修身者。不可不先正其心。欲正心者。不可不先誠其意。欲誠意者。不可不先致其知。欲致知者。不可不先窮其理。然則窮理則致知。不窮理則不得致知者。亦必然之理也。舍窮理則雖欲致知。更無他法矣。窮理者。卽致知實工夫也。惟程朱於此。亦甞用力而得之於心。故格物字義。雖曰不明。據其窮理。而致知之義推知。其致知在格物者。亦當爲窮理之屬也。若使經文無致知。而只有格物一句。雖以程朱之明物達理。其當爲窮理之屬。則亦或未易解得矣。經文旣有致知一句。則其下當有窮理工夫。自可因此推知矣。旣知致知之前當有窮理工夫。而又知格物先於致知。而爲窮理之屬。則格物非他義。窮之而格于物理之意。亦可一以貫之而無疑矣。句意脉胳。各有下落。而工夫次第。有不可誣者故耳。窮之而格物之理。已具於聖人立言之時。不待程朱。固已自足。則其所以後來添得者。雖曰發經文之所未發。其實則不過孔子曾子所未言之遺意也。眞所謂前聖後賢。同條共貫。可知其言之者不爲多。而不言者不爲少也。經文雖無窮字。豈有鶻崙不明之理哉。但程朱以窮理解格物之後。後學不眩於他議。而不失經文之正義。此則程朱所以大有功於後世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