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2023年新安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2022年新安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新安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作者:王智
2024年新安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本作品收錄於《新安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2月2日在新安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我县发展历程中极不容易、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面对新冠疫情反复冲击、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各类风险挑战交织叠加的多重考验,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深入实施“1366”总体发展思路,突出抓好“四项重点工作”、用好“三个重要抓手”,有效应对了超出预期的冲击,不断战胜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圆满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好的形势、好的态势、好的趋势。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83亿元,同比增长3.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8.9亿元,位居七县第一,同比增长2.3%,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增长5.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6%;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5.5%;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43566元、22021元,同比分别增长6.1%、9.6%。我县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县、河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河南省农业科技引领优势产业发展试点县、河南省双拥模范县等荣誉。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项目为王,产业发展提能升级。项目建设成效不凡。围绕铝钛新材料、风电轴承、高端医疗装备、文旅文创四大“风口”产业,扎实推进“三个一批”,滚动实施“238227”合理有效投资行动计划,全年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193个,完成投资221亿元。万基12万吨双零箔、中超新材料研发中心等41个产业项目竣工投产,万基2×60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新强联精密轴承智造科技园、北玻高端自动化智慧产业园等34个重大项目顺利推进,杭萧钢构智能化产业基地、亿丰时代广场等38个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创新引领成效凸显。全面开展创新型县域试点建设,50个“三大改造”项目完成投资95.8亿元,完成率149%,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77%。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位居全市第一。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31家,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1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7亿元,同比增长54%。中钢洛耐科创板上市,科创新材料成为全市首家北交所上市企业。中超新材料被评为“河南省质量标杆企业”,风电轴承入选国家特色产业集群,新强联风电轴承跻身全球第一梯队。服务企业力度加大。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有效解决企业诉求130个,减免税费9.87亿元。组织银企对接会27次,落实企业贷款33亿元。完善“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企转新”梯次培育机制,全年新入库规上企业50家,市场主体逆势新增6769户,同比增长20%,在全市率先完成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目标任务。

一年来,我们更加注重塑形铸魂,城市品质显著提升。新区开发步伐加快。新安二高、新区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等项目加紧推进,龙泉河、皂涧河生态河谷建设成效初显。北京北路、万象路、云梦路三期等6条新区道路建成投用,龙泉新城路网骨架基本形成。新区污水处理厂、水厂及供水管网等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基本完成。城市功能日臻完善。聚焦城市提质“351”工作举措,围绕“两建设、三改造”,实施城市提质项目65项,完成投资44.5亿元。改造老旧小区12个,1581户、4800余名群众喜迁新居。江庄、转角楼等5个安置区建成投用,陈湾等3个安置区稳步推进,外滩一号、秀水城邦等问题楼盘化解取得关键突破。引故入新、三河水厂、三河供水枢纽通水运行。青要山水库引水管线工程全面完工。黄河户外运动生态廊道全线贯通,新伊高速建成通车,济新高速加速推进,长江大道一举打通。文明创建活动常态化开展,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被省政府确定为新型城镇化全省重点发展县和县城补短板强弱项示范县。生态优势更加彰显。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并重,全年PM10、PM2.5浓度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空气优良天数达256天,同比增加4天,空气质量实现“两降一升”。严格落实“河长+检察长+警长”联动工作机制,镇、村河长线上巡河率均达到100%。深入开展河道疏浚、水毁工程修复,累计疏通河道150公里。“八河一渠”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主体完工,河湖“清四乱”全面完成,“两清一护”顺利完工。尚庄、党湾出境断面和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高标准实施工程造林2.09万亩,绿化村庄59个,顺利通过省级生态县复验。

一年来,我们致力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亮点纷呈。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新识别纳入监测对象54户、184人,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99个,安排资金1.6亿元,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粮食生产能力得到提升。落实粮食种植面积70.5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4.86亿斤,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严格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三清两建”见底清零。清收集体资金、资产3.3亿元,各类土地11.1万亩,建强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309个、村自治组织1550个,全市“三清两建”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乡贤创业全面铺开。培育乡贤创业基地16个,带动就业近4万人。加快“55221”特色种植产业布局,全县新增特色产业种植面积4万亩,总面积达30万亩。乡村运营蹄疾步稳。147个村供排水一体化项目开工建设,蔡东村投资运营模式成效初显,打造乡村运营精品村8个、示范村34个、达标村134个。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新认定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家。集镇建设扎实推进。聚焦“三化”“三融合”,围绕集镇建设4大类25项重点任务,实施项目57个,集镇建设“十有十配套”工程基本完成。“三变”改革持续深化。“三变”改革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率达72%,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交易金额位居全市第一,所有行政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在“151”工作举措的深度实践中,我们成功探索出懈寺村“福寿居”集中养老、刘杨村“助老小灶”、蔡东村供排水一体化、千唐红5G辣椒种植“四大创新模式”,得到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并在全市推广。

一年来,我们赋能赋势文旅文创,全域旅游实现突破。聚焦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文旅产业三大新趋势,深入实施文旅兴县战略,强力推进文旅文创“十大项目”,与省文化旅游投资集团实现紧密合作,龙潭大峡谷与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成功重组,千唐志斋新馆开门迎宾,高标准建成黄土泊宿集、星空云舍等5处精品民宿,“黄河人家”民宿集群品牌持续叫响,河南省民宿产业发展推进会在新安召开。提速发展乡村旅游,仓头镇获评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仓头镇云水村、南李村镇江村入选省乡村旅游特色村,黄河神仙湾被认定为省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全年接待游客896.4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29.3亿元,成功创建河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一年来,我们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活力潜能充分激发。关键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效”改革不断深入,全面落实国家、省市“一门一网一次”改革,新承接第二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86项,实现1874个事项“最多跑一次”,243个事项“一证通办”,200个高频事项一次办结。乡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经开区“三化三制”改革、县属国有平台公司重组、万基宏远电力及金属钠公司混改、零基预算改革等顺利完成,县直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加快推进。对外开放有力拓展。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2个,总投资167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6个,预计利用省外境内资金95亿元,利用市外省内资金60亿元,均超额完成市定目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严格落实“1+15+N”政策体系和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全面推行“承诺制+标准地”,企业办理事项缩减73%,企业开办实现1个工作日办结、最快4小时办结,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压减至40个工作日以内。

一年来,我们用情用力兜牢底线,民生水平稳步提升。民生改善暖心贴心。8大类40项民生实事顺利实施,全年财政民生支出完成30.2亿元、占比80.4%。新增城镇就业10930人,完成技能培训34681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9405人。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15处,解决了16800余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县级特困供养、乡镇集中养老、社区“乐养居”养老、懈寺“福寿居”模式集中养老等一大批养老机构建成投用,城乡养老服务体系更趋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制度性全覆盖。公共服务提标提质。严格落实“双减”政策,新改扩建中小学校12所,新增学位6060个,我县被评为河南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七统一”进入实质性运行,县二院新院区开工建设,我县被确定为全市唯一省级县域医共体信息化试点。社会大局安定安宁。统筹打好疫情防控战,用最小的代价取得了最好的防控效果。全面铺开“三零”平安创建,扎实开展信访矛盾隐患排查化解,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连续三年在全省平安建设年度考核中获优秀等次,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一年来,我们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政府运转高效顺畅。把讲政治体现到政府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常态化坚持“第一议题”“定期学法”等制度,纵深推进“五型”政府建设,扎实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自觉接受县人大依法监督、县政协民主监督,103件人大代表建议、133件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结,满意、基本满意率达100%。扎实推进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审计监督保执行、促发展作用不断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加快构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三公”经费进一步压减。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扎实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驰而不息纠治“四风”,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巩固。与此同时,双拥共建、退役军人、统计调查、社会科学、地震气象、妇女儿童、残疾人、对口支援、革命老区、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2022年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举旗定向和坚强领导,离不开县人大、县政协的有效监督和鼎力支持,离不开全县人民的团结拼搏和共同奋斗。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级党员干部、离退休老同志,向各人民团体、各基层组织,向驻新武警官兵、消防救援队伍,向关心支持新安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一年来的发展实践,一年来的笃定前行,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做好政府工作,办好新安的事情,一是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确保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和发展自信心。二是必须坚持务实重干。全面落实“领导干部要抓大事,大事要抓具体”要求,大力弘扬“马上办”作风,切实做到做到躬身入局、履责于行。三是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1366”总体发展思路,加快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四是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维护群众利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用情用力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五是必须坚持结果导向。突出实干实绩的鲜明导向,激励担当作为,推动攻坚克难,让注重实绩、不务虚功在全县政府系统蔚然成风。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尚不稳固,传统产业向“风口”产业关联转型、主导产业链条集群发展、产业金融资本运作、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二是城乡公共服务不够均衡、不够充分、不够便利,基础设施建设仍有短板,民生保障还有欠账;三是营商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有效服务企业发展的方法举措有待进一步提升,亲商、重商、护商的社会氛围还不够浓厚;四是少数干部思想还不够解放,担当精神、创新意识、市场思维还需进一步强化。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拿出硬招、逐项破解,决不辜负全县人民的重托和期望!


二、2023年政府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县委十五届三次全会及省委、市委、县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锚定“两个确保”,落实“十大战略”,聚焦“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深入实施“1366”总体发展思路,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持续抓好“四项重点工作”,用好“三个重要抓手”,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经济发展持续稳定向好,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助力副中心、打造增长极,践行“三起来”、实现新跨越,在重振洛阳辉煌进程中勇于担当、贡献力量,奋力迈进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行列,努力开创现代化新安建设新局面。

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城镇新增就业6000人以上,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在实际工作中,力争实现更好的结果。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今年将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稳中求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抢抓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等重要机遇,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持续扩大有效投资。进一步树牢“项目为王”理念,深入开展“三个一批”活动,大力实施“177931”合理有效投资行动计划,围绕总投资79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15亿元的175个项目,全力推进58项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完善领导分包机制,持续落实“承诺制+标准地”、重大产业项目“拿地即开工”、项目直接落地等机制,加强常态化项目调度,精准前置匹配好用地、用能、环境容量等要素,确保万基2×60万热电联产机组4月底竣工,北玻高端自动化智慧产业园年底前投用。持续壮大市场主体。坚定不移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在降本减负、产销对接、稳定供应链等方面精准发力,畅通企业问题反馈渠道,做到有诉即办、有诉必办,确保企业反馈问题办结率达到100%。加强常态化政银企合作,全年组织各类银企对接活动10场以上。大力推进“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助推有基础、有潜力的高成长性企业做大做强,确保新增入库纳统企业60家。持续促进消费恢复。抢抓重大节日及“牡丹文化节”“河洛文化旅游节”“樱桃文化节”等重大活动消费需求增长时机,创新促消举措,扩宽消费场景,释放消费活力。持续丰富夜间经济,加速升腾城市“烟火气”。大力拓展消费新空间,支持养老育幼、医疗健康等服务消费,推动新个体经济、首店经济等新业态加快发展,提升消费能级,增强消费体验,催生消费需求。

(二)坚持培优增效,推进产业发展高质高效。全面实施“136”工作举措,坚持一手抓“风口”产业引进培育、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十大项目”,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推动主导产业优势再造。围绕铝钛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集群,深入实施新一轮“三大改造”,抓好40个重大改造项目,年内完成投资70亿元。新能轴承风电装备产业园4月份开工建设,中超新材料科技产业园、新强联精密轴承智造科技园等项目年底前建成投用。推动风口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推进联东医疗装备产业园、杭萧钢构绿色智能化装配式产业基地、双瑞万基年产3万吨高端军工海绵钛等重点产业项目,着力延链补链强链,做强优势产业集群,全力打造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的铝钛新材料产业集群、超200亿元的风电轴承产业集群和超100亿元的高端医疗装备制造业集群。力争2023年铝钛新材料和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销售收入超600亿元,主导产业产值增长12%以上。推动创新引领深度赋能。坚持把创新落到产业上,把主体落到企业上,实施“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广泛开展企业“四有”研发活动,争取年底前规上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超过80%。大力推动洛阳市高性能铝基材料产业研究院、石化管件中试基地、医学体外诊断试剂技术重点实验室等高能级平台建设,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以上、市级以上创新平台25家以上。强化资本市场支撑引领。按照产业发展需要,对政府投融资平台资产整合、财务重组、价值评估进行深入梳理。加强与金融机构对接沟通,科学谋划包装项目,持续跟进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债券、政策性金融等涉及227亿元资金的213个储备项目,撬动更多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

(三)坚持内外兼修,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深入实施“351”工作举措,聚焦“两建设、三改造”,统筹基础设施完善和公共服务布局,大力实施2023年城市提质“十大工程”,重点实施总投资208亿元的82个城建项目。全面推进新区建设。持续实施“新区开发提质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总投资110亿元的31项新区开发项目建设,推进龙泉新城万象路二期、云梦路一期、象山大道,涧滨水城经一路、经七路等12条道路路网建设,确保年底前通车。加快亿丰时代广场建设,市民之家、文体中心年内开工建设,供水厂、污水厂4月底前建成投用,新安二高、县委党校、城关九小年内建成投用。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改造老旧小区27个,扎实推进龙泉河生态谷、皂涧河生态谷、卧虎山公园等建设,着力推动龙泉新城石庙二期、牌楼二期、陈湾一期二期、宋村、涧滨水城寨湾、洛新快道安置区二期等6个安置区建设提质提速,确保人民群众早日回迁。持续开展“清网”行动,完成10条道路、20个小区线路入地。全力保障济新高速建设,有序推进黄河小浪底库区港航建设工程(洛阳境)、242省道(新安境)改扩建、长江大道西延、新寺线扩宽改造、城乡交通一体化等交通路网项目建设。全面加强城市管理。加快推进标准化物业、红色物业、智慧物业创建,引导有能力、有意愿的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管理,建立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治理模式。扎实开展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持续用好“新安是我家,我为我家添光彩”活动载体,积极开展基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创建“文明村镇”“文明幸福星”,确保文明村创建覆盖面达80%以上。全面改善生态环境。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坚决打赢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三个标志性战役,确保PM2.5、PM10、空气优良天数等主要指标持续“两降一升”。深入落实河长制,常态化“清四乱”,强化水污染治理,持续推进“45699”水资源生态涵养综合利用工程,全面完成“八河一渠”生态综合治理,加快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工程建设,确保国考断面和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达标。加快沿黄宜林地高标准绿化步伐,争创国家级生态示范县。

(四)坚持扭住重点,促进农业农村全面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实施“151”工作举措,稳住农业发展基本面,守好“三农”基础“压舱石”。守牢防止返贫底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抓好产业、就业“两个关键”,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落实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坚决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新建高标准农田3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4亿斤以上。巩固“三清两建”成果。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引领,狠抓“三零”村(社区)创建,拓展提升党群服务中心“7+N”服务功能。持续建强村级经济合作社,推进自然村村民理事会、民调委员会全覆盖,健全完善网格化管理机制,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厚植乡贤创业沃土。强化乡贤联谊服务,持续完善县级信息平台和服务中心功能,为乡贤返乡创业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吸引人才回归、资金回流、项目回投。全力推动“55221”特色种植、牛羊养殖和乡村特色旅游发展,积极开展辣椒5G数字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推动玉米、高粱产业订单服务,加快推进新安樱桃品牌知名度打造,促进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全方位促进牛羊产业发展,积极申报“养牛大县”,确保年底前全县牛饲养量达到3万头以上,羊饲养量达到15万只以上。提升乡村运营水平。全力推进乡村建设,4月底前完成首批147个村供排水一体化建设任务,年底前完成剩余154个村建设任务,确保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稳定在90%以上,污水治理率达到85%以上,基本建立规范的供排水一体化运营机制,实现所有行政村供排水一体化、数字化、智慧化管理。全年新改厕4000户以上,农村卫厕普及率达到90%以上,创建“四美”乡村11个。强化集镇辐射能力。巩固提升集镇建设“十有十配套”,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继续抓好3个市级试点镇、7个县级试点镇的示范创建工作,积极引导农村人口向集镇合理流动。扩面深化“三变”改革。以土地改革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工作,力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率达到75%,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在10万元以上。

(五)坚持文旅融合,全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抓住入选河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契机,按照打造沉浸式文旅目的地要求,实施好文旅融合提升工程,力争全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5亿元。做强核心产品。突出抓好龙潭大峡谷、黛眉山、青要山等核心景区提质增效工程。巩固拓展民宿发展大会成果,建设更多高端化精品民宿,持续擦亮“黄河人家”民宿集群名片。依托汉关文化城、千唐志斋新馆等项目,结合豫西民俗、非遗传承、红色文化、研学旅游,打造更多文旅文创产品,传承好弘扬好新安紫砂、澄泥砚、唐楷书法、和合文化等文化遗产,延展旅游文化主题线路,打造精致项目、精致景点。做实文旅项目。深化与省文旅投资集团、市文旅投资集团、德胜文旅、宿联(中国)等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龙头企业、产业运营商的战略合作,发挥好天下黄河文化旅游公司平台作用,加快推进铁门古镇文化产业园、黛眉水街等2023年文旅文创“十大项目”建设。汉关文化城完成度假合院示范区建设,具备对外开放体验和展示条件,黄河人家民宿集群二期项目建成运营,黄河神仙湾、鹰嘴山入选国家3A级旅游景区。做大旅游市场。对照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依托北部“四山一湖一集群”、南部“一带一城一园区”、东部“一谷一域一特色”的文化旅游大格局,加快文旅资源整合,加速形成全域旅游产业化发展新格局。综合运用新媒体矩阵,精准谋划“政府搭台、景区唱戏、其他旅游业态积极参与”的旅游营销新模式,全方位叫响“来到新安,自然心安”“我在新安等你”“心安礼得”旅游品牌。做优旅游环境。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全覆盖,提高游客出游便捷度、满意度、舒适度。促进交旅融合发展,加快沿黄户外运动生态廊道驿站、码头、乐道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增强服务设施供给,做到“点上有精品、线上有风景、面上有形象”,实现由“旅游公路”到“公路旅游”的蝶变。

(六)坚持改革开放,充分激活发展动能活力。始终坚持改革不停步、开放不止步,努力在深化改革中厚植赶超优势、在扩大开放中创造发展机遇。深层次推动全面改革。用足用好省政府新下放的86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加快推进行政审批流程再造,提高审批效率,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全面开展县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三清两建”工作。推动国资国企改革提速增效,加快县级投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持续优化“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针对性引入专业化运营公司,做好开发区改革“后半篇”文章。全链条推进招商引资。紧盯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聚焦四大“风口”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引进一批优质风口项目、创新平台、产业运营商,积极对接总投资236亿元的33个重大在谈项目,力争全年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6个以上、亿元以上项目20个、千万元以上项目20个,到位资金170亿元以上。高标准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持续深化综合事项“一窗办理”,加快实现政务服务“一中心、一张网、一朵云”,全面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有诉即办”,推动更多事项“一网通办”“一证通办”“掌上可办”,确保营商环境评价在省市争先进位。

(七)坚持民生为本,切实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全力办好20项民生实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巩固基础性民生。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多措并举增加就业岗位、拓宽就业空间,全年新增城镇就业6000人以上。深化“人人持证、技能洛阳”建设,全年完成培训30000人次以上。扎实做好稳价保供工作,全力保障重要民生商品有效供给和价格总体平稳。提升普惠性民生。推动更多资源向基层倾斜、向农村覆盖,提升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职教中心实训大楼、镇中心幼儿园等项目建设,全面启动河南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工作。推动洛阳科技职业学院升本科、职教中心混合所有制改革升大专。深入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支持县医院创建三甲医院,加快推进县二院新院区、中医院迁建项目建设,建成新区妇幼保健院。完善兜底性民生。深入推进养老服务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五级四类”养老服务体系,全年新建懈寺模式“福寿居”22个、刘杨模式“助老小灶”55个。认真落实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政策,确保城镇困难职工、困难退役军人、困难现役军人家属、城乡无供养老人、孤儿、残疾人等群体帮扶全覆盖。

(八)坚持系统治理,营造安全稳定发展环境。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筑牢经济社会发展安全屏障。科学精准抓好疫情防控。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突出抓好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各类学校等特殊场所的防控,重点做好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服务。科学高效做好农村疫情防控,提升乡镇卫生院发热门诊接诊能力,做好医疗物资和药品的储备及供应保障,推进疫苗接种应接尽接,全力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三管三必须”原则,持续巩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果,深化煤矿、非煤矿山、道路运输、危爆物品、消防、城镇燃气、居民自建房等重点行业领域系统治理,坚决杜绝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坚持“四个最严”要求,毫不放松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完善多元共治信访工作机制,推进重复信访治理、重点领域信访问题和信访积案化解,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持续深化“三零”平安创建活动,擦亮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平安底色。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以忠诚之心永葆政治本色。坚持“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紧紧依靠县委的坚强领导,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及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做到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确保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以公正之心推进依法行政。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坚持民主科学决策,完善“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确保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到90%以上。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扎实开展“八五”普法工作。更加自觉地接受县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不断加强和改进政府工作。

以奋进之心践行使命担当。始终保持真抓实干的劲头,巩固拓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成果,严格落实“13710”工作制度,常态长效抓好作风建设。强化攻坚克难意识,勇于直面矛盾和困难,推动在发展中解决矛盾、在发展中破解难题。坚持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大力弘扬“马上办”作风,强化政府目标绩效管理,健全部门向上争取推进机制,真正让务实、重干、争先成为政府工作的鲜明特质。

以敬畏之心守牢廉洁底线。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定不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加强预算管理、财税征管,坚持财力向民生倾斜,严控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严格防范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廉政风险,自觉接受纪检监察监督,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

各位代表,山高攀则至,路远行必达。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锚定目标、真抓实干,团结奋斗、勇毅前行,助力副中心、打造增长极,践行“三起来”、实现新跨越,在重振洛阳辉煌进程中勇于担当、贡献力量,奋力迈进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行列,努力开创现代化新安建设新局面!


附件:


名 词 解 释


◆“1366”总体发展思路:即“一个目标”“三个定位”“六大战略”“六个转型”。“一个目标”即“在重振洛阳辉煌进程中勇于担当、贡献力量,奋力迈进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行列”;“三个定位”即“北方人文山水城市,先进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基地,洛阳环都市区重要增长极”;“六大战略”即县域发展战略是“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文旅兴县、科教驱动、民生为本、党建引领”;“六个转型”即县域发展路径是“产业转型、动能转型、城市转型、生态转型、社会治理转型和体制机制转型”。

◆“四项重点工作”:产业发展、城市提质、乡村振兴、文旅文创。

◆“三个重要抓手”:科技创新、改革开放、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三个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重大项目。

◆“238227”合理有效投资行动计划:谋划实施项目234个、总投资82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74亿元。

◆“三大改造”:即智能、绿色、技术“三大改造”。

◆城市提质“351”工作举措: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紧盯打造平台型创新城市、全国文明典范城市、青年友好型城市“三大目标”,实施交通枢纽建设工程、城市风貌提升工程、青年安居乐业工程、社区文明创建工程、城市治理工程“五大工程”,深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改革。

◆“两建设、三改造”: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社区服务设施建设,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和市政微改造。

◆“八河一渠”:黄河、涧河、畛河、青河、磁河、金水河、仓田河、洪阳河、邙山渠。

◆“清四乱”:指对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河湖管理保护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清理。

◆“两清一护”:河道清淤、清障、护堤。

◆“三清两建”:清资产、清“村霸”、清矛盾,建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强群众自治组织。

◆“55221”特色种植产业布局:发展特色种植辣椒5万亩、红薯5万亩、高粱2万亩、鲜食玉米2万亩、冬桃1万亩。

◆“十有十配套”提升工程:即供水、排水、电、路、气、网、公厕、游园广场、垃圾分类、城镇风貌等十项基础设施,学校、医院、幼儿园、养老设施、人才公寓、商超市场、消防站、新型社区、电商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等十项公共服务配套。

◆“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乡村振兴“151”工作举措:2021年9月11日,全市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坚守‘一条底线’、突出‘五个抓手’、强化‘一项保障’”的工作举措,即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守防止返贫底线;以“三清两建”为抓手推进乡村治理,以乡贤返乡创业为抓手发展乡村产业,以乡村运营为抓手推进乡村建设,以集镇建设为抓手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以“三变”改革为抓手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以加强党的领导为保障推动各项工作落细落实。

◆“三化三制”改革:建设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的管理团队,实行领导班子任期制、员工全员聘任制、工资绩效薪酬制。

◆“1+15+N”政策体系:“1”指1个新安县营商环境优化总体行动方案;“15”指围绕企业反映最强烈、群众呼声最集中的15个重点领域,逐一制定的15个专项行动方案;“N”指各单位对照“三定方案”“责权清单”“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制定的N个营商环境服务措施。

◆“双减”: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医共体建设“七统一”:统一行政管理、统一人员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业务标准、统一信息管理、统一药械采购、统一绩效管理。

◆“三零”平安创建:创建“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村(社区)、企事业单位。

◆“177931”合理有效投资行动计划:谋划实施175个项目、总投资79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15亿元。

◆产业发展“136”工作举措: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发展“风口”产业为主线,锚定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沉浸式文旅目的地“三大目标”,着力抓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倍增、高成长性企业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打造、沉浸式文旅项目建设、产业投融资“六项举措”。

◆党群服务中心“7+N”服务功能:党群服务要具有便民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技能培训中心、标准化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站、日间照料中心或乐养居、托幼服务中心、便民超市和电商快递网点等七个基本服务设施,N是指功能拓展提升。

◆“四美”乡村: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

◆“五星”支部:支部过硬星、产业兴旺星、生态宜居星、平安法治星、文明幸福星。

◆“13710”工作制度:“1”即当天要研究部署;“3”即3天内要向县政府反馈办理情况;“7”即一般性问题原则上7天内要落实解决;“1”即重大问题包括一些复杂问题要在1个月内落实解决,确实解决不了的,要拿出解决的时间节点和方案;“0”即所有事项都要跟踪到底、销号清零,事事有着落,件件有结果。

本作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条,本作品不适用于该法,在中国大陆和其他地区属于公有领域


注:中文维基文库社群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演讲,不总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