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尚未校对
三百六十餘兩涇陽醴泉三原高陵臨潼五縣皆饒灌
漑七年總督查郞阿以渠工需員專理
題請西安管粮通判攺董水利駐劄王橋鎭俾得隨時修
葺無廢厥工乾隆二年三年兩次奉
旨修濬計高水隄五百五丈餘石隄九十一丈餘土隄千七
百六十丈餘共費帑五千三百七十餘兩迄今保固無
虞惟是鄭國開渠之始渠與河平涇水順流而入又東
合冶淸濁三谷及薄臺石川諸河東北注洛故能漑田
四萬餘頃自鄭渠廢而白渠興循涇而流東南注渭其
所灌者才及鄭渠什一耳自是而後河流曰下渠身益
高宋之豐利元之王御史渠明之廣惠通濟皆刋山鑿
三百六十餘兩涇陽醴泉三原高陵臨潼五縣皆饒灌
漑七年總督查郞阿以渠工需員專理
題請西安管粮通判攺董水利駐劄王橋鎭俾得隨時修
葺無廢厥工乾隆二年三年兩次奉
旨修濬計高水隄五百五丈餘石隄九十一丈餘土隄千七
百六十丈餘共費帑五千三百七十餘兩迄今保固無
虞惟是鄭國開渠之始渠與河平涇水順流而入又東
合冶淸濁三谷及薄臺石川諸河東北注洛故能漑田
四萬餘頃自鄭渠廢而白渠興循涇而流東南注渭其
所灌者才及鄭渠什一耳自是而後河流曰下渠身益
高宋之豐利元之王御史渠明之廣惠通濟皆刋山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