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新青年 第3卷第2號.pdf/10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本页已校对

北京留法儉學會簡章

留法儉學會預備學校

說明

欲知本校之內容,不可不先知留法儉學會之性質及歷史成績與機關,茲先就此四端分述於左:

(一)儉學會之性質儉學會乃一自由傳達之機關,而非規章嚴密之組織,-{于}-義務能者爲之,無會長等名目,經濟由同志籌集,入會者無納費之必須,凡欲自費留學,每年至少籌五六百元者,皆得爲本會之同志。會之對於會員既不助資,亦不索償,惟以言論或通信,指導旅行、介紹學校之義務而已。以上之意,即節取-{于}-本會原定之《會約》,至設會之初旨,照錄其緣起如下。

(改良社會首重教育,欲輸世界文明-{于}-國內,必以留學泰西爲要圖,惟西國學費宿稱耗大,其事至難普及,曾經同志籌思,擬興苦學之風,廣闢留歐學界。今共和初立,欲造成新社會新國民,更非留學莫濟,而尤以民氣先進之國爲最宜。茲由同志組織「留法儉學會」,以興尚儉樂學之風,而助其事之實行也。又如女學之進化、家庭之改良,與社會關係尤切,而尤非留學莫濟,故同時組織「女子儉學會」與「居家儉學會」,時在民國元年。)

(二)儉學會之歷史民國元年,吳稚暉、汪精衛、李石曾、張溥泉、張靜江、褚民誼、齊竺山諸君發起留法儉學會,並設預備學校-{于}-北京。齊如山、吳山諸君擔任校中之組織,法文學家鐸爾孟君擔任教授。其時蔡孑民君爲教育總長,力爲提倡,並由部中假以校舍,在方家胡同舊師範學校。無何,朱芾煌、吳玉章、沈興白、黃復生、趙鐵橋、劉天佐諸君發起四川儉學會,設預備學校-{于}-少城濟川公學;吳稚暉、俞仲遠、陳仲英、張靜江諸君發起上海留英儉學會,並附留法儉學會招待所。民國二年,李石曾君與法校梅朋君組織留法預班,至今猶存。當二次革命時,儉學會頗爲專制政府所嫉視,北京預備學校舍爲教育部收回,遂移之-{于}-皮庫營四川學館,政府仍多方巡察,以致全體解散。民國六年,華林君自法歸,抱擴充儉學會之志願,適值馬景融君創設民國大學-{于}-京都,遂由華、馬二君與蔡公時、夏雷、白玉璘、江季子、時明荇、劉鼎生、羅偉章諸君重組北京留法儉學會預備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