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新青年 第8卷第6號.pdf/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新教育是什麼

O陳獨秀

這篇是本年一月二日我在廣州高等師范學校底演說,當時朴生、載揚二君記得很清楚,茲就二君所記略加增改,在本志上發表,因為廣州底報紙別處不大見得着。

今天討論的問題是「新教育是什麼"。新教育底對面,就是舊教育。新教育和舊教育有什麼分別呢?

或者有人說,新教育是學校,舊教育是科舉。其實這個分別不過是形式的分別;科舉時代所貴的是功名,是做官,現在學校所貴的還是有文憑,也是去做官,精神差不多是一樣。

或者又有人說,舊教育是習經史子集,新教育是習科學。其實這個分別也不過是教材上的分別,不能夠當做新舊教育絕對不同的鴻溝。況且講哲學可以取材於經書及諸子,講文學可以取材於《詩經》以下古代詩文,講歷史學及社會學,更是離不開古書底考證,可見即以教材而論,也沒有新舊底分別。經史子集和科學都是一種教材,我們若是用研究科學底方法研究經史子集,我們便不能說經史子集這種教材絕對的無價值,我們若是用村學究讀經史子集底方法習科學,徒然死記幾個數理化底公式和一些動植礦物底名稱,我們不知道這種教材底價值能比經史子集高得多少?

舊教育--科舉-

—形式的不同

新教育——學校一

經史子集一

一教材種類的不同

•科學一

照上表看起來,科舉和學校只是形式的不同,經史子集和科學只是教材種類不同,不能說科舉和經史子集是舊教育,也不能說學校和科學便是新教育,我們必須另外找出新舊教育分別的地方是什麼。在我說明之先,我請各位想想到底什麼是新教育,什麼是舊教育?

新舊教育不同的地方,各位一定有許多意見,但現在沒有機會可以和諸君各個討論,只好拿我的意見告訴各位。我以為:

舊教育

廠教育主義主觀的一

L教授方法

個人的

教訓的

「教育主義——社會的新教育——客觀的—

L教授方法——啟發的

舊教育的主義是要受教育者依照教育者的理想,做成偉大的個人,為聖賢、為仙佛、為豪傑、為大學者;新教育不是這樣,新教育是注重在改良社會,不專在造成個人的偉大。我們現在批評這兩種教育主義的好歹,應該先討論社會和個人的力量那樣較大。我以為社會的力量大過個人遠甚,社會能夠支配個人,個人不能夠支配社會。

各位對於這個意見,一定很懷疑,以為中國民族受孔子的影響何等偉大,印度民族受釋迦牟尼的影響何等偉大,歐洲民族受耶穌的影響又何等偉大,支配世界的這三大民族完全為三個偉大的個人之精神所支配,怎麼說個人不能支配社會,反說社會能夠支配個人呢?

其實,諸位細想,世界各民族思想固然為這幾個偉大的個人所支配,但我們要想想中國為什麼有孔子?孔子的學說思想何以不發生在印度或歐洲,而發生在中國?反之,釋迦、耶穌的學說思想何以發生在印度、歐洲,而不發生在中國?這是因為中國的氣候、土地適於農業,農業發達的結果,家族主義隨之而發達。孔子的學說思想,和孔子所祖述的堯、舜思想,都是完全根據家族主義,所謂有夫婦而後有父子,有父子而後君臣,與夫教孝祭祀,無一非家族主義的特徵,由此可以看出孔子的學說思想決不是他自己個人發明的,孔子的學說思想所以發生在中國也絕非偶然之事,乃是中國的土地、氣候造成中國的產業狀況,中國的產業狀況造成中國的社會組織,中國的社會組織造成孔子以前

及孔子的倫理觀念,這完全是有中國的社會才產生孔子的學說,決不是有孔子的學說才產生中國的社會。又如印度地在熱帶,人民抵抗不起天然壓迫,素具悲觀性質,所以釋迦牟尼以前的烏婆尼沙陀各派,釋迦牟尼以後的小乘大乘各派,通印度全民族的思想,對於現世界無一不是徹頭徹尾的悲觀,釋迦牟尼佛正是這種悲觀民族的產物,並不是因為有了釋迦牟尼佛印度人的悲觀思想才發生的。至於耶教不重宗族不尚悲觀,也是地多臨海,便於貿易往來、富於自由遷徙、勇於進取的社會造成的。我相信耶穌若生在中國,也必然主張夫婦、父子、君臣的倫理道德,孔子若生在印度,也必然是一個悲觀厭世的宗教家,釋迦牟尼若生在歐洲,也必然是一個主張自由進取的偉人。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所在的社會都有支配他們思想的力量。

世界各民族中個人的偉大,像這三大人物尚且是社會的產物,其他便不須討論了。

又如非洲蠻人以斬殺仇人為道德,印度女子以自殺或自焚殉夫為道德,像這種個人的道德,他們自己必以為是他們個人的偉大,其實是社會一種惡俗造成他們個人的盲目行動。

又如一個城市裡面公共衛生極不講究,個人無論如何注意,在防疫底效果上總是力量很小。

又如現在的廣州有許多很明白的人也坐轎,我敢說日後道路修好了,交通方便了,就是不明白的人也不肯坐轎。

又如現代就是教育程度極低的人也知道奴隸制度不好,但是在蓄奴社會的古代希臘,個人偉大的亞里斯多德竟主張奴隸制度不可廢Q

像這種個人必然受社會支配的例也不知有多少。前代的隱者,現代的新村運動及暗殺,都是個人主義教育結果底表現。前二者是想拿個人或一小部分人做改革社會底先驅或模範,後者是想除去社會上惡的一部分好達到改良社會底目的。其實都是妄想,他們都不明白社會支配個人的力量十分偉大。要想改革社會,非從社會一般制度上着想不可,增加一兩個善的分子,不能夠使社會變為善良,除去一兩個惡的分子,也不能夠使社會變為不惡。反之,在善良社會裡面,天資中等的人都能勉力為善,在惡社會裡面,天資很高的人也往往習於作惡。譬如我們現在生存在這資本制度之下,無論如何道德高尚的人,他的生活能夠不受資本主義支配嗎?社會差不多是個人底模型,個人在社會里,方圓大小都隨着模型變,

■593・

所以我敢說如果社會不善,而個人能夠獨善,乃是欺人的活。

我所以反復說明社會支配個人的力量比個人支配社會的力量大,並不是主張個人只要跟着社會走不須努力。不過在教育方面着想,我們既然不能否認社會的力量比個人大,我們便應當知道改革教育底注重點在社會不在個人了。因為人類的精力不可濫用,必須用得很經濟,比方用十分精力去注重社會得十分效力,如注重個人不過得兩三分效力,就是能得七八分效力,我們的精力也用得不經濟了。精力用得不經濟,減少教育的效力,這是舊教育個人主義底第一個缺點。

舊教育個人主義底第二個缺點,就是減少訓練的效力。從實際經驗上看起來:(1)可見之於家庭教師底成績,在家庭教師之下受教育的兒童,學科上或較優於學校的兒童,然對於社會的智識及秩序與公共觀念之訓練完全缺乏,最好的結果不過養成一個文弱的乖僻不解事的書痴(2)可見之於學校兒童的成績,我們往往看見小學生在學校受訓練時,頗為活潑、守秩序、能合群,」人家庭社會,即與學校環境相反,在學校所受短時間的訓練遂不發生效力(3)可見之於專門以上學生之成績,我知道有許多學生,在學校讀書時,品行很純潔、志趣很高尚,很是一個有希望的青年,一旦出了學校,入了社會,馬上就變成一個胸中無主的人,在社會里混久了,會變成一個毫無希望的惡人。這都因為個人主義的教育把教育與社會分離了,社會自社會,教育自教育,致使訓練失了效力。

舊教育個人主義底第三個缺點,就是減少學術應用的效力。教育本是必需品不是奢侈品,個人主義的舊教育把教育與社會分為兩件事,社會自社會,教育自教育,學生在社會中成了一種特殊階級,學校在社會中成了一種特殊事業,社會上一般人眼中的學生、學校,都是一種奢侈品、裝飾品,不是他們生活所必需的東西。此種弊病,社會固應該負責任,而教育家至少也要負一半責任。農學生只知道讀講義,未曾種一畝地給農民看;工學生只知道在講堂上畫圖,未曾在機械上、應用化學上供給實業界的需要;學礦物的記了許多外國名詞,見了本地的動植物茫然不解;學經濟學的懂得一些理論,鈔下一些外國經濟的統計,對於本地的經濟狀況毫無所知。像這等離開社會的教育,是不是減少學術應用的效力?因此社會上不感得教育之需要,不相信教育,教育家是不是應該負責任?救濟這個弊病,惟有把社會與教育打成一片,一切教育都建設

在社會底需要上面,不建設在造成個人的偉大底上面,無論設立農工何項學校以及農工學校何種科目,都必須適應學校所在地社會底需要以及產業交通原料各種狀況c即以廣東教育論,廣州附近絲業頗盛,即應設立蠶桑學校,潮惠富於海物及漁業,即應設立水產學校,北江多森林,即應設立森林學校,倘然把森林學校設在潮惠沿海地方,水產學校設在北江,那便違反了社會需要的原則,減少學術應用的效力了。

第四個缺點就是舊的個人主義教育減少文化普及的效力。古時「純碎的個人主義」之教育,不但是貴族的,而且是神秘的。一般著書立說的學者文人務以藏之名山傳諸後世造成個人名譽為目的,專以玄秘難解為高貴,通俗易解為淺陋。現時有許多學問很好的留學生不肯著書譯書恐怕壞了自己的名譽,正是承受了這種古代文人的陋習。現代「學校的個人主義」之教育,仍然不脫貴族的、神秘的舊習慣。此種舊習慣底精神,完全可以由學校門首掛的「學校重地閑人免進」的虎頭牌表示出來。新教育對於一切學校底觀念,都是為社會設立的,不是僅僅為一部學生設立的。自大學以至幼稚園,凡屬圖書館、試驗場、博物院,都應該公開,使社會上人人都能夠享用,必如此才能夠將教育與社會打成一片,必如此才能夠使社會就是一個大的學校,學校就是一個小的社會,必如此才能夠造成社會化的學校,學校化的社會。現在各學校門首大書特書的「學校重地閑人免進」,明明白白地是要把學校與社會截為兩段,明明白白地是「學校的個人主義」,明明白白地是教育界的閉關主義,這種教育減少了文化普及底效力,也是明明白白的事。

以下再就教授方法下點批評,也可以看出新舊教育底根本不同及其好歹。

現在歐、美教育界有幾句很流行的話:前代的教育是先生教學生,現代的教育是學生教先生。這話初聽很覺奇怪,其實大有道理,是教訓式的教授法和啟發式的教授法不同底界說,是新教育底精神所在。現在在座各位不是教師就是師范生及熱心教育的人,關於這點很望諸君注意!

醫生診病,必須詳察病人底病狀、病源才能開方,服葯後底經過狀況也是一毫都不能忽略的,若只憑主觀的想象,補葯多吃,不但不能治病,恐怕還要殺人哩。哺養小兒也是這樣,依照大人底意思來哺養小兒是不成的,全靠檢查小兒底體溫、血液需要、消化機能,來做大人底指導,並且大人在此指導之下學得許多實際的智識,好過從書本上得來的。先生可以從學生得到許多經驗、

智識,且必須從學生學得充分的經驗、智識,才能夠教學生,也和醫生診病、大人哺養小兒一樣。

舊教育是教學生應當如何如何,不應當如何如何,完全是教訓的意味,不問學生理會不理會,總是這樣教訓下去,這正是先生教學生Q新教育是要研究學生何以如何如何,何以不如何如何,怎樣才能夠使學生如何如何,怎樣才能夠使學生不如何如何,完全是啟發的意味,是很要虛心去研究兒童心理,注重受教育者之反應,譬如在實驗室試驗理化,用什麼方法,得什麼反應,全靠對象底反應教我們智識。若試驗者不注意反應,全憑主觀的理想妄下方法,不但徒勞無功,而且在化學的試驗上還要發生危險。啟發式的新教育也是這樣,事事須由學生之反應供給先生教授法之智識,這不是學生教先生嗎?

教訓式的教授法和啟發式的教授法之不同及好歹,大概我們可以明白的了。

但我不是說中國的、古代的教授方法一概都是教訓式的、舊的,不是說歐、美各國的現代的教授方法一概都是啟發式的、新的。中國古代教授方法也有是啟發的,例如孔子答弟子問孝問仁沒有一個相同,這不是他滑頭,也不是他胸無定見,正是他因材利導啟發式的教授方法。現代歐、美各國底教育還是教訓式的居多,就是實驗心理學新教授法最發達的美國,杜威式純粹的啟發教授法也只有一部分人在那裡試辦。所以新舊教育底區別,只是採取的主義和方法不同,並不是空間(國界)或時間(時代)底不同。

杜威先生曾說,中國的教育比日本更有希望,因為中國底教育方才着手,可以採用最新的方法,不像日本底教育制度已凝固,不易改用新法?杜威先生這話是中國主持教育的人都應該十分注意的!按照新的教授方法,我們學校里有許多學科要大加改革:

(一)倫理倫理這科是教人應當如何如何,不應當如何如何,完全是教訓式教育底代表,完全是沒有效果的。人冷了才知道穿衣底必要,餓了才知道吃飯底必要,他若不覺得冷和餓,我們無論如何花言巧語勸他去穿衣吃飯,都完全是沒有效果的。教訓式的倫理科應該廢除,在游戲體操以及對人接物時,採用實際的訓練方法,使兒童感覺道德之必要,使兒童道德的本能漸漸發展,這才真是倫理教育。

(二)歷史歷史教員拿着一本歷史教科書,走上講台,口中念念有詞,什麼蚩尤.、黃帝、唐堯、虞舜、夏、商、周,小學生聽了,真莫名其妙,惟有死記

幾個名詞,備先生考問,毫無益處、毫無趣味。還不若叫他們去看戲,指着那個紅花臉是黃帝,那個黑花臉是蚩尤,他們到還有點興趣。所以歷史一科在小學校應該廢去,就是教歷史,也只可以教最小范圍的鄉土史,不應該教國史。

(三)地理天天向小學生說什麼倫敦、巴黎、柏林、北京、青海,他們懂得是什麼?所以小學校只能教鄉土地理,而鄉土地理底第一課,就應該從本校講堂教起,一間講堂內有幾許長、幾許闊、幾許高、幾個窗,有些什麼東西,這都是最好的材料、最好的教法。因為發展小兒觀物推理力底程序,只能夠由已知推到未知,很難有憑空超越的機會,學生在學校得了講堂底長短高低實際的觀察方法,他們一出學校,便會自己推廣到沿途所見及他們家裡房屋底狀況。這種實際觀察的教授方法,比教學生死讀教科書怎麼樣?比教學生死記一些無從養成小兒實際觀察力的地名怎麼樣?

(四)理科理科各科目不用說更是要注重實物經驗的了,但是小學的理科還要注重鄉土的教材,各省的物產不同,各省小學的教材便不能一樣。譬如在廣州教理科,說到冰雪這兩件東西,我就不知道那位先生怎樣能夠解釋得明白。廣州有二十多年沒下雪,香港有活着八十幾歲沒見過雪的人說雪像玻璃一樣,大人尚且冰雪不分,何況小兒?先生若被學生質問怎樣叫做冰,怎樣叫做雪,我想那位先生除了叫學生牢記着冰雪兩個字不必問,或是令學生快去睡覺以外,恐怕沒有第三個方法來圓滿答復。

(五)圖畫手工我見過許多學校陳列出好些很精緻的手工和圖畫底成績品,裝潢學校底門面,內中有些教員代學生做成騙人的固然不值得批評,就真是學生自己做的,在外行看起來,必以為成績很好,在懂得教育的人看起來,便不敢恭維了。因為教育品和美術品有很大的分別,我們不當把教育品看做美術品,若是教育品做成了美術品,便算是手工圖畫底教育大失敗,還說什麼成績呢?因為教育兒童直接的目的,不是馬上要教他成一個聖賢學者,所以不用教倫理道德及歷史地理等智識;也不是馬上要教他成一個藝術家,所以不用教他習美術品的手工圖畫Q教育兒童直接的目的,是要尋種種機會、用種種方法,訓練兒童心身各種感官,使他各種器官及觀察力、創造力、想象力、道德情感等本能漸漸的自由生長發育。游戲體操手工圖畫正是用做生長發育這些本能的工具,所以小學底游戲體操不專是發育體力的,兼且是發育各種器官肢體之感覺神經及運動神經反應的本能和道德情感的。所以小學底手工圖畫不是教

成藝術家的,是用他發育兒童觀察力、創造力、想象力的。因為手工圖畫底目的專在發育觀察力、創造力、想象力,最好是聽憑兒童喜歡做什麼做什麼,喜歡畫什麼畫什麼,使他觀察、創造、想象的天才得以自由發展。若由先生底意思教他造成美術品,只算是先生自己的成績,於兒童教育無關,這種教育可以叫做「填譜的」教育。一切「填譜的」教育都適以限制受教育者底智識、自由活動而使其固定,且造成機械的、盲從的習慣,戕賊人類最可貴的創造天才,不單是在手工圖畫教育如此。

(六)唱歌唱歌是發育兒童美的感想,合唱比單唱好聽,可以養成兒童共同協作的精神。按節拍比不按節拍好聽,可以養成兒童遵守規律的習慣。惟選用歌詞不可文雅,哥哥妹妹、小貓小狗、樹著花、蝴蝶飛,這些眼前事象都是歌詞底好材料。現在有許多小學底唱歌中,填滿了國家、人群、社會、互助、平等、自由、博愛、犧牲種種抽象名詞,這班人對於小學教育完全是門外漢,完全是迷信教訓式的教育之結果。

由以上的討論我們可以看出新教育底兩個特點:

(-)新教育底主義和方法都和舊教育完全不同;

(-)新教育底效力大過舊教育。

社會主義與中國

。李季

英國克卡朴所著的《社會主義史》中有一句話:「在馬克思死去一世紀之內,卻還有何種文明國家沒有為社會主義所征服,恐怕難得使人相信。」近世科學的社會主義始祖馬克思死於一千八百八十三年,距今不過三十八年,而澳洲的社會主義實行已久,俄國的社會主義由理論進而為實行,也將近四年,雖因對內對外,戰爭不絕,以致阻力橫生,不能放手去做,然俄國勞農政府的成績已有可觀。同時最近幾年中世界各文明國中社會主義運動的進行,也蓬蓬勃勃,一日千里,迥非從前可比了。就現今世界的趨勢看起來,各文明國在這五六十年之內,次第變為社會主義化的國家,絕非難事,故克氏此書的預言並不是一種幻想。

「西洋的社會主義二十年前,才輸入中國。一方面是留日學生從日本間接輸入的,譯有《近世社會主義》等書。一方面是留法學生從法國直接輸入的,載在《新世紀日刊》上,後來有《民聲周刊》簡單的介紹一點。」(見蔡元培先生的克氏《社會主義史-序》)及至辛亥革命,南京政府成立,便發生一種社會主義運動。當時社會黨成立於南京,各省也多有支部,然不久都被袁世凱解散了。我國社會主義運動遂因此匿跡銷聲了。自一九一七年十一月俄國布爾扎維克政府成立後,又有少數人提倡社會主義,及「五四」運動以後,社會主義的學說盛極一時,並很受一般青年學子的歡迎,這可算是一種很好的現象。

然就我國的現情而論,不獨一般勞動的平民不知道社會主義是什麼,就是智識界的人,甚至於歡迎社會主義的人能真正了解社會主義之內容的,我敢說是居最少數。現今歐、澳、美各洲有組織的工人不知道社會主義的居最少數,而我國智識界的人真知道社會主義的居最少數,兩兩相較,恰成一個反比例。由此看來,在馬克思死去一世紀之內,號稱文明古國的中華,恐怕沒有實行社

會主義的希望了。

俗語說得好,「事在人為。」又說,「有志竟成」。我們中國雖事事落在人家的後面,然只要認定目標,急起直追,未見得不能和各先進國並駕齊驅,也未見得不能出乎他們之上。試看俄國的社會主義運動後於英、法、德等國,而他的實行社會主義,卻先於諸國。這不是我們一個很好的先例麼?

我近來常聽見好些懂得西文的新頑固說,「歐、美各國資本主義的發達,已經登峰造極,所以發生一些反響,造成一種社會主義,這正是對症下葯的。我們中國現在窮極無聊,大資本主義還沒有見端,若高談什麼社會主義,豈不是無的放矢麼?"他們又說,「世界上並沒有不經過資本階級而能達到社會主義的,如俄國未經過資本階級,所以很難成功。中國若想社會主義的實現,不得不提倡資本主義。」現在一班自命為穩健派的新頑固黨多半具同一見解,他們不獨是「不要社會主義」,反要「提倡資本主義去發達中國的實業」。他們這種似是而非的論調,雖不足以欺有識的人。然一班老頑固見了,必定興高采烈,把他當作新四書五經互相號召;一班資本家見了,必定歡天喜地,把他登在報紙上藉以騙錢;和南洋兄弟煙草公司把羅素博士之名言登在報上騙錢一樣。一班腦筋簡單的青年見了,必定為它所惑,對於社會主義不肯加以研究;就是•一班歡迎社會主義的青年見了,也未必不呈一種徘徊歧路和裹足不前的狀態。照這樣看起來,他們這種莠言對於我國的社會主義的運動將發生一種阻力了。他們說這種話,不是別有作用,就是不知道或誤解社會主義的學說。我現在為圖大家明白社會主義的學說起見,先把歐、美各國學者對於社會主義所下的界說撮出幾種,給大家看一看,然後加以說明,並且駁斥那些新頑固所說的話,藉以表明社會主義是一種最好的學說,是救我國全體人民的惟一良策。

克卡朴的《社會主義史》說,「德國最著名的經濟學家羅協(Roscher)以為社會主義『不獨是和人性相符合的,他並且含有要求大家對於公眾的福利,加以更大之注意的種種傾向'。"赫爾德(Held)說,「凡屬要求個人的意志服從團體之各種傾向,我們都可以看做社會主義的活動。」耶訥(Jaret)對於社會主義所下的界說,更加詳細,他的界說如下:「倘若有一種主義所說的是國家有一種權利可以矯正,現時入世財產的不平等,依法將財產均分,有餘的就取出來,不足的就彌補他,而這種情形是永久的,不是遇了什麼特別的事件,才是這樣——例如飢荒、公共的災禍等等,這種主義我們就可以稱為社

會主義。」拉威列(laueleye)說,「社會主義的目的,第一在使社會裡面的各種情形,更加平等。第二在藉法律或國家的權利,使種種改革的事情實現出來。」汪協爾(Von Scheel)乃單說社會主義是「受壓迫各種階級的經濟哲學」

(見克卡朴《社會主義史》上卷第六頁)。以上各種界說不是太籠統,就是流於錯誤,然卻和克氏所說的一樣,他們「將世人對於社會主義的性質所具的意見,實實在在反映出來了」。「社會主義」這個名詞出現於世,雖有了八十八年,然他的界說卻仍然是不定的。想要「解它的真意義,詳盡無遺,當親自參加這種運動,絕非三言兩句所能夠包括的。我現在再把美國列德萊(Lai祖er)博士對於社會主義所下的界說,寫在下面,他說,「從廣義說起來,社會主義運動的目的在實現一種社會狀況,使機會均等、正義、自由、民主主義和博愛,在這種狀況之下,都為人類的遺傳物。」(見列氏《社會主義之思潮及實驗》第五章。按此書已由我譯出一大部分,不日可以譯完)

照上面最後的一種界說看起來,或者有人要問,社會主義不是和孔教的大同、佛教的慈悲及耶教的博愛相同麼?這三種教久已流行於世,現在他們分門別戶,入主出奴,鬧個不休,何必還要提倡社會主義去和他們相爭呢?其實這三教成立於數千年以前,他們的教義都建築在他們的時代之經濟制度——即生產及交換方法上面,當然不適用於現代。現代所謂社會主義,不但和古代教義不同,並且和馬克思以前的烏托邦社會主義不同。現代社會主義是由於看出現代經濟制度——即生產及交換方法的破綻,非改造無以救濟,改造的方法是採用階級戰爭的手段,廢除現今資本制度的生產和交換方法,建立一種土地,和資本公有的經濟制度,使一階級掠奪它階級的事實以及工銀勞動等等都歸於消滅。

社會主義的優點,大家看了上面的兩段話,總會明白,用不着我來學頌揚聖德的先生們,加上「至矣盡矣,蔑以加矣」的話頭,替他鼓吹。就是一般新頑固也並不否認社會主義的好處,他們的意見不過是說中國沒有大資本家,所以用不着社會主義。現在我要討論的第一件事是中國到底有沒有大資本家這個問題C

我們中國有許多事情原來是很古怪的,現在連帶資本家也是很古怪的。試看那外國的資本家,如美國的煤油大王、鋼鐵大王等等,都是拿自己手中的資本去干那掠奪的事業。中國的資本家自己沒有極巨的資本,不能從事大規模的掠奪,遂輸入外國資本,造成一種「兩重式」的資本家。外國的資本家因把資

新青年

本輸入中國,在我們國內掠奪一次,而中國的資本家仗着外國資本,的勢力又掠奪一次,你看利害不利害。現在中國的十大礦產只有一二處沒有外國資本,現在的匯業銀行、懋業銀行、中法實業銀行中義銀行等等。這些東西不是大資本家的產業麼?不是中國大資本家聯合外國資本家來共同掠奪麼?「兩重式」的資本家,利害可怕,自不用說,我現在單說完全中國的資本家也是一樣地利害可怕。

我去年下半年親自到過山東澤縣,棗庄中興煤礦公司,現在把這個公司的大概情形,寫在下面,給大家看一看。中興公司是完全中國的大資本家辦的,資本為三百八十萬元,在這五年之內,共賺千萬元,內中有工人六七千人。在大煤井內的礦工每日繼續作工十二點鍾,在小煤井內的礦工,因上下不便,每日繼續作工二十四點鍾,若稍一休息,遇着一班監工和練習生,就要挨打。工人挨了打是不敢反抗的,因為公司中有一個警察局,工人若反抗,警察馬上就將他捉去了。工人不獨沒有星期休息,就是當過年過節的時候,也是要照常作工,不能休息的。

倘若有人疑我故意張大其詞,來聳人聽聞,請他到商務印書館買一本《中國十大礦產調查記》,把內中關於記載中興公司的各節看一遍,便知我的話並不是閉門虛造的。至於工人的工錢,在礦洞中作工的人每日作工十二點鍾可得銀二角余以至三角,除掉吃飯,每日或可余銅子數枚;在地面作工的人每日只得銅子二十四枚,剛夠吃飯,因為工人每日須吃面三斤,計銅子二十一枚,餘下三枚連吃菜吃煙都在內。至於穿衣、住屋和養家的銀,簡直沒有法子去賺。我寫到這里,不禁又令我想及柯爾(Cole)在他的《工業自治》裡面所說的「他們每天逢着巨富和赤貧,高紅利和低工銀這些可恥的對照」的話頭了。去年唐山煤礦中冤枉死了幾百工人,社會大起不平之聲,替他們呼冤。然中興公司三四年前一次死了四百六十餘人,去年上半年一次又死了七十餘人,社會上何曾知道啊?平常一匹騾子從三四歲作工可至十五歲或二十歲才死。在中興公司礦洞中的騾子每日(二十四點鍾)作工八點鍾,只能經過五年就要死了。你看工人在礦洞中每日要作工十二點鍾以至二十四點鍾,豈不是不如畜生麼?騾子每天作工八點鍾,尚減少了一半或三分之二的壽年。工人每日要作工十二點鍾以至二十四點鍾,我請大家想一想,到底將減少若干壽年(中興公司的礦工得肺病的非常之多)?

我現在要問那些新頑固,在五年之內賺一千萬元的中興公司,是不是我國

大資本家的產業?勞動者終日替他們作工,得了二十四個銅子,他對人生不可少的衣食住三大要素,只解決一項——食,這真是他們的命該如此麼?外國工人每日作工八點鍾,他們所得的工資除掉維持自己的衣食住外,還可養家,還可剩下儲蓄,他們尚不滿意與資本家的掠奪,要實行社會主義化的生產。我們中國的工人終日勞動,尚不能自給,乃一班智識界的新頑固還說中國實業不發達,要提倡資本主義去辦實業,豈非喪心病狂麼?幸而中國實業不發達,像中興公司這樣的資本團體,還居少數,使大多數的勞動者得在較此略好的狀況中苟延殘喘,否則我國冠絕全球的勞動力,不出幾十年恐怕會喪失過半,反要向歐、美各國輸入工人啦。

俄國的農民佔全國人口百分之八十五分C我國因沒有調查錄可查,不易知道農民的確數。然據我個人的推測,我國農民和全國人口的比例數一定比俄國還要大些。我們現在再進而考察我國的一般農民的狀況,是否令人滿意,是否有行社會主義的必要。我是湖南平江人,我住在鄉下十四年我的親戚朋友半是鄉下人,所以我對於農民的狀況,頗知道一點。我們湖南的農民大多數是租人家的田地耕種的。每人每年至多隻能耕田兩石,出谷量的最大限度為八十石。農民如耕田兩石,以半年數送地主作為租谷,則所余的只有四十石。農民一人每年因吃飯耗去的穀子約十石,便只餘下三十石了。他一人用度之外,還要贍養父母和妻室兒女,預備糧牛種子、肥料、農具以及鄉里戚族的慶吊費等等。他雖可以種一點雜糧,如茴豆之類,藉以增加收入,然這些東西總不足維持他家庭的生活。他的父母妻子雖不是純粹安坐而食,然他們也只能幫助他耕種這些田地。例如他的老父和子或可替他牧牛,和砍柴,他的老母和妻子或可替他紡織,和烹飪,藉以供給一家的需要。總之,他終歲勞動,所人能和所出相抵,就算是幸事。我這種計算還沒有把他租田時批金,以及買牛錢、賣農具的錢一並加入。倘若把這些錢數一概計算起來,那麼無論他如何勤奮,他總不能跳出困苦的范圍。還有一層我這種計算若令農民看見了,他真正要罵我做書獃子,因為我的計算,是依農民耕種的力量和出谷量的最大限度作根據的。其實我國內地各省,無論如何,都是人煙稠密的,一個農民到那裡去找兩石田耕啊?我國農民智識幼樨,對於蟲災、水災和旱災等等多不知道防備,所以意外之災時常出現,農民即或就耕了兩石田,他又何能希望收入八十石穀子啊?大家如果聽見「湖北沔陽州,三年兩不收」,「旱災年年有,輪流在九州」,

「年年防飢,夜夜防盜」的歌謠,及去年北五省的旱災,大概也就明白農民的收入是極無把握的了。

農民終歲勞動,只能從收入中取得半數,有時還少幹了半數。例如略遇災害,出產減少,地主仍照原來定額收租之類。地主不必勞動,也得半數,甚至多於半數,這樁事已是不應該。乃一班地主吃了不勞而獲的東西,還不安分,竟造出一種什麼「衣食父母」的話,去壓制農民。「衣食父母」的意思就是,地主把田地給農民耕種,農民才有飯吃、才有衣穿,所以他應當把地主看做父母。大家聽了這種令人肉麻的話將發生一種什麼感想?

我記得上海某報記者曾說,「我們中國的農民所耕的田地,多半是自己的,他們多半是屬於有產階級。「我當時看了,更覺得奇怪,我就自己問道,為什麼我們中國二十二行省中,除掉我所親自看見和聽見的湖南地方外,其餘個省的農民多半是屬於有產階級?同是中國的農民,為什麼我們湖南人這樣倒霉,各省人那樣享幸福呢?後來我遇着外省人就問他們那些省分的農民所耕種的田地是不是他自己的。我所遇的答案總是說農民自己沒有田的。後來我又在報上看見某報記者,說他自己在內地旅行,雖沒有深入腹地,卻覺得中國窮到極點了。我看了這段話,我才知道這位先生是一個市民,是不常到鄉下去的,他那農民多半是屬於有產階級的話原是出於杜撰,用起來哄一哄城市人民的。不然,農民既多半是屬於有產階級,而內地盡是農民,他在內地旅行,何致看見「中國窮到極點了?」

現在我們再退一步說,假定某報記者,所說中國農民多半是屬於有產階級那句話是真的。農民既有產業,我們便不能說他的田地,不多不少,剛夠他自己耕種。他的田地如果不足,必定向別人租地,則他便是一個被掠奪的人C 他的田地如果有餘,則他處置剩餘田地的方法,不出兩途:一將田地租給別人耕種,二僱人耕種。他若用第一個方法,則他成為一個掠奪家,關於這一層,上節已經說明了,不必再講。他若用第二個方法,他也成為一個掠奪家。何以故呢?譬如他除掉自己耕種的田地外,尚餘下一塊出谷六十石的田地,他將雇一個人耕種這種田地。他每年付給僱工的工資和飯食,及其餘費最多不能超過三十石谷的價值,其餘三十石谷就是一種嬴餘價值,為他所掠奪了。

我們中國雖沒有很多的大資本家,卻有無數的小資本家。大資本家所掠奪的數目很大,如像在五年之內賺一千萬元的中興公司是。小資本家掠奪的數目

很小,如像上節假得定白三十石谷的農民是。他們的掠奪在數目上雖有差別,然在性質上是絕對沒有差別的。我國既有一種資本主義的制度,既有一種掠奪的事實,那麼,一種大公無我的社會主義去救正他,應當受每個有理性和有良心的人之歡迎和贊助。我國當着這個時候,小資本主義已經根深蒂固,大資本主義正在勃然興起,現在才談社會主義,已經是緩不濟急,怎麼叫做「無的放矢」呢?我們中國已有了無數的小資本家,就和一個人得了許多小病一樣,而社會主義就是醫治這種病的聖葯。現在那些新頑固說「中國若想社會主義實現,不得不提倡資本主義」,這就好比說「一個人若想實行服葯,不得不使他大病特病」。唉,天下那裡有這種蠢材啊!

那些新頑固多半是自命為深通西洋情形的。他們所以說必定須資本主義發達到極處,然後社會主義才能夠實現,大概自以為是根據學理的。因為馬克思和昂格思的著作曾說,產業集中,資本家數目減少,中等階級消滅,工人痛苦增加,和工業危機繼續出現,是社會分為界限判然的兩階級,之後,然後工人藉政治組織之力,攫取政權,實行社會主義……(見馬昂兩氏的《共產黨宣言》,昂氏的《烏托邦和科學的社會主義》及馬氏的《資本論》書)馬昂兩氏固然是近世科學的社會主義之始祖,他們兩人固然有許多獨具雙眼的見解,然後他們也同是圓顱方趾的人類,並不是什麼「神」。當他們著書立說的時候,為當時的環境所限,他們依照這種環境的趨勢,推測將來的情形,後來時過境遷,自然是有些不大中肯的地方。如馬克思的產業集中說,對於西洋各國的工業方面固然是言中了,然在農業一方面的集中運動卻沒像他所說的那樣快。乂如「他所謂一方愈富,一方愈貧,與歷史事實完全相反。事實上勞動社會後來也漸漸提高了。大戰的影響,勞動階級,且得益不少,工資因此提高了。他的科學的推算,以為社會主義實現最早的國家,一定是經濟制度最完備的國家。他以為理想社會的實現,一定在英、美、德、法等國,不料事實上竟在經濟制度極不完備的俄國」(見杜威博士《五大講演》上卷第六十四頁)。所以為我們對於古人的學說,當參照現在的情形,加以考慮,斷不可一味盲從,做出那「孔趨亦趨,孔步亦步」的樣子。並且我們要曉得馬氏固然極力陳說資本集中,產業發達的結果,社會主義必然實現,馬氏卻未曾說,必須資本集中,產業發達,然後社會主義才能實現,否則決不能實現。

那些新頑固說,「世界並沒有不經過資本階級而能到社會主義的,中國

若想社會主義實現,不得不提倡資本主義。」這種無意識的曲說是我所絕對否認的。因為實行社會主義,並不必經過資本主義的發達,大家如不信我的話,我就要找出一個例給大家看一看,我們中國的南方不是有個澳洲麼?澳洲自英國人移殖後,他的政府和社會的組織都是社會主義化的。澳洲各處政府是一種真正平民的政府,而國家事業和私人事業的區別,並不明了,紐西蘭的國有煤礦,南部和西部澳大利亞的采礦機器以及生命保險、火災保險、公共托辣司等等都是澳洲所首創政府事業。澳洲的勞動法令非常之多。如一千八百九十四年紐西蘭和南部澳大利亞所實行的勞動界紛爭強迫仲裁製,一千八百九十六年維多利亞所組織的最小限度工資部,一千八百九十八年紐西蘭所通過的養老年金制,以及各處保護勞工的工廠條例,普及教育的教育條例,和破除大產業制,保護定居農民,處罰擁有土地而不寄住在這種土地上面的土地條例等等,不過是澳洲勞動法令中幾種法令罷了。我現在要問那些新頑固現今的澳洲各處沒有經過資本階級,何以能達到社會主義?

大家看了以上各節的理論和事實,自然知道社會主義是救我們中國的良葯,也自然知道那些新頑固所說資本主義不發達,不能實現社會主義的話,是荒謬絕倫,大錯特錯的了。

(民國十年一月四日作於廣州看雲樓)

最近德國政治變遷(續第四期)

O張慰慈

四、德國革命

此次德國革命,和別國的革命,有大不同的地方。普通的革命的時候,總有幾天流血和決戰,要總要用強力去奪到政權,總有擾亂的事情,總有人民和兵士在街上沖突的事情——總而言之,總有新政府推到舊政府成立的日子。但是這次德國革命並不會發生這種事情,街上爭斗和流血等事,自然是有的,不過這種事情,只在激烈派想推翻軍政府,或想強迫軍政府宣言積極政綱的時候,偶然發生的。至於單在革命一方面,實在沒有流血。

愛白忒(Ebevt)組織的臨時政府,不過是德國舊政府瓦解末一步。這種瓦解情形,在海忒林(Count von Hevtling )和馬克思(Pvinoe Max )執政的時候,就已發現。在那個時候,非但有許多積極自由的政策開始實行,並且在馬克思內閣之中,有三個社會黨員,其中一個就是蕭愛特孟(Philipp Scheidmann),以後做新共和國的第一個國務總理。

愛白忒接任國務總理,是由他的前任宣布的,所以執政人員,也沒有什麼更變。除了德皇和其餘的國王退位,皇太子宣言放棄他所有的權利之外;除了宣言在國會未舉出,憲法未制定之前,政府是臨時、非正式的之外,所有其餘事情和舉動,均沒有出法律范圍之外,開爾(Kiel)地方的海軍確實是謀叛的,兵士和工人會議確實是在幾次地方設立的,但是我們萬不能就說當時政府是無能力處置這種分散的擾亂。自大概的情形說來,人民是很平靜的,這次革命實在不能算得是革命,我們要明白以後七個月的事情,一定要曉得這一層。,

我們如果要明白這時期德國的復雜情形,必須先要把當時各方面相爭的勢力,簡單說一說。革命以後,所有和政黨完全改組,用了新的名字,不過沒有更改他們的性質和宗旨。舊時的守舊黨(Consevative Junker )與其聯盟的小黨改名德國民族國民黨(German National People ,s party )o 他們的領袖是Count weetrak和Brou von Gamko 他們的宗旨是要用兵力保守所有的舊制度,實行大德國主義,他們很希望有機會去實行反動

革命,但是當時的光景並不見得好,所以他們非常失望。他們在政治方面的活動,想增加兵力,壓制布爾札維克的運動,並且極力反動協約國限制德國將來的發展,反對割地的和平條約。在這五年多事的時候,他們沒有學得什麼,也沒有忘記什麼。

大半的自由黨員(National Laberty )都加入了國民黨(German People's Party ),領袖是Dr.Strese mann。他們的黨綱是藏在幾個空泛的名詞之中,如和平、自由、秩序、麵包等類。他們雖則曾經正式宣布主張共和,但是他們的志願是趨向於舊時的制度。他們也知道復辟是做不到的,反動革命是不中用的,但是他們對於共和國制度,並不見得熱心。在外交方面,他們主張取極積的政策,保護德國僑民的利益。這黨的份子全是德國的工商業大家,他們的政策是同德國民族國民黨的政策差不多,但是沒有了像民族國民黨這樣直說罷了。

舊時的天主教黨更名為耶穌教民黨。領袖是愛而白納(Herr Eerzberger )。這一黨沒有像民族國民黨和國民黨這樣固執,有時候也很願幫助政府。愛而白納也是政府里的重要人物。但是這一黨總脫不了宗教黨的彩色,關於所有的政治問題,總是從宗教方面設想的。

這三黨目的相同,性質相同,他們全是右邊的政黨,全是資本家的政黨。他們對於英國,非常仇恨,時時不忘報復的志願。他們總以為德國的布爾札維克主義是由協約國鼓吹出來的。他們運動選舉的方法就是利用布爾札維克來的危險來威嚇人民。他們又反對普魯士教育總長政教分離的政策,反對政府取消階級制度的政策。他們的格言是「分頭進行,共同奮斗」。雖則沒有正式的聯合,這三黨總是取一致的行動。

在下邊有一個新的德國民治黨,是由舊的進步黨和民族自由黨組織的。領袖是極有才乾的人物,如柏魯士教授(Prof.preuss)之流。這一黨是純粹共和黨,主張漸漸的社會化,把所有天然的物產作為國家公有。他們主張取消進口稅,政教分立,國際聯盟等。這黨的份子雖則全是中級社會人物,但是對於多數社會黨所持的主義,是很贊同的,他們又能與多數社會黨員共同維持現在的政府。這黨份子之中,有許多專門技術人才,為此刻所必不可少的人物。照他們的意見,德國定能勉去布爾札維克的危險,將來定能恢復從前的原狀。

右邊已經說過,在歐戰期內,政府在議會提出戰費預算案的時候,有許多社會民治黨員主張投同意票,有少數社會黨員主張投不同意票,所以這民治社會黨就分成兩派。少數黨員和本黨脫離關系,組織一個獨立社會黨。多數社會黨員是非常贊助政府。到了德國失敗,德皇退位的時候,這多數社會黨就當了政權。他們的領袖是愛白忒(Eber)和蕭愛特孟(scheidemann )。他們的黨綱是漸漸的社會化,人民選擇舉司法和行政官吏,政教分立,增收逐漸提加的所得稅。他們又主張共和政治與國際聯盟。在黨綱一方面,他們和德國民治黨是差不多的,但是他們的黨員全是無產階級,不是中級社會人物。

獨立社會黨以海斯(Haas)為領袖。他們反對這次戰爭,所以主張根據於協約國所

提及之條件,訂立和平條約。他們對於政治改革的提議,總是贊成的。他們的黨綱就是社會黨於一千八百九十一年在愛而福忒(Erfurt)所擬定的黨綱,要求把所有天然的物產作為社會公有。最初的時候,他們尚能和多數社會黨員聯絡起來,但是以後政府的政策趨向於反動方向,他們就取一種反抗的態度,處於反對的地位。獨立社會黨又成兩派:右邊一派是趨向於政府一方面,將來也許可以和多數社會黨員合並起來;左邊一派是趨向於過激方面,將來定必和這派過激份子聯合起來。

在最左一方面,有一派過激份子或共產黨,叫做Spartacists。大概說起來,他們的宗旨是和俄羅斯的布爾札維克一樣的。他們就是德國的布爾札維克,是極端的國際派,是資本家和中級社會份子的死仇敵。他們主張剝奪資本家和中級社會人的政權,取消民事方面的、軍事方面的官職,與及所有國債和國稅。他們反對召集制憲大會。他們的武器是直接舉動,不是選舉制度°此次德國各處的罷工以及各種暴動,均是這過激派主動的。他們又想用武力來推翻當時的臨時政府,設立俄國式的蘇維埃共和國。起初的時候,這一派人的暴動,也有幾次成功的,但是末了總是失敗的。他們反對訂立和平條約,想強迫協約國用兵力來占據德國,藉以鼓勵布爾札維克主義散布於全世界,推翻資本制度,設立國際社會主義。他們的黨員大半是工界中的無產階級和退伍的兵士。這一二年來,德國人民對於他們雖則很害怕,但是他們的黨員卻不見得多,他們的勢力並不見得大。

我們知道了當時各黨的情形,就可以明白革命時候的時局。德國革命的歷史可以分做幾個時期。十一月九號發生革命後的第一個月,是革命份子和反動派勢均力敵的時候。在第二個月內,上半個月內獨立社會黨員和臨時政府脫離關系(十二月二十四號),下半個月內(在一千九百十九年正月里)臨時政策府和過激派宣戰,所以當時的勢力是趨向於右邊(反動派).在第三個月內,到了二月十三號,國民大會組織聯合內閣的時候,大勢又還復到革命以前的狀況了,實在說起來,蕭愛特孟(Soheidemann )的內閣較之從前馬克思(Max)的內閣更加趨向於反動一方面。這是因為外界的狀況使之這樣的。

德國革命的特點,是發生得太快、是平復得太快。這就可以見得革命的原動力是從外邊來的,並不是從內部發生的,外界的原動力是俄羅斯布爾札維克的鼓動,和協約國的壓力。協約國的海陸軍打倒了德國的軍國主義,俄國革命又給了德國一個先例,組織工人和兵士會議以表示人民的意志——蘇維埃制度。換一句話說,協約國推翻德國帝國主義,使之不能成立,俄羅斯就給德國社會主義種種鼓勵,使之成立。所以革命發生得這樣快,進行又這樣速。但是這又是德國革命不能有所成就的原因。革命發生得太快,時期還沒有成熟,領袖還沒有養成,政策還還有決定,所以當時的政權不得不委託於幾個現成的政客°革命的行政部(Central Commoid ),革命的立法部(Congress of councils ),永沒有得到過實權。所有的實權完全在幾個叫做「人民委員」手裡,這並不

是真真的革命機關,只不過是政客所組織的臨時政府罷了。雖則「人民委員」的職權也是由革命的立法部委託的,但是有許多的委員覺得他們是籌備憲法會議的委員。只有一般政客式的委員可以與舊時的行政官吏共事。革命的結果只不過換了幾個民治社會黨員做部長,其會行政人員均沒有更動。所以舊時的機關非但沒有改組,並且非革命人員所能節製得到。其結果是很不利於革命份子的。「人民代表」中的和平份子和舊時官僚聯絡後,就能抵制代表中的革命份子。到了十二月初,德國大勢是從會議式的政府趨向到制憲大會,從社會革命趨向到政治改造。

過了十二月第一個星期,德國革命進了第二個時期。在這一個期內,「人民代表」把平民議會的權力削除,他們自己又分成改革派和革命派c到了這一期的末,約在一千九百十九年的正月初,改革派驅逐出革命派,成為政治的中心點。這期內的歷史約略如下:德國民治社會黨向來是著名革命的。這黨的政治態度是向來不能與別派調和,極端反對德國的政治制度。根據於這消極態度,許多社會黨員,思想不同,目的各別,才能聯絡起來,組織這德國民治社會黨。但是歐戰發生後,這種浮面的一流是支持不下起了。有一部分的多數黨員,為愛國心所鼓動,就趨向於政府一方面。有一部分少數黨員,抱定他們反對戰爭的宗旨,趨向於反對政府一方面。所以社會民治黨就分成兩派——多數社會黨和獨立社會黨。多數社會黨是趨向於政府一方面,所以到了歐戰將了的時候,政府也極力趨向於它一方面,馬克思內閣非但是代表下議院多數議員,並且又代表多數社會民治黨員。馬克思倒的時候,他就把政府職權交給多數社會民治黨領袖愛白忒和蕭愛特孟。但是多數社會民治黨,也知道他們一黨是單獨管不下去的,所以就請獨立社會民治黨員也加入新組織的內閣和中央議會。這次的閣員改名做「人民委員」。

多數社會民治黨員不過是改革派罷了,獨立社會民治黨員如海思(Haas)和考思克(Kautsky)是革命派c除此之外,還有激烈的革命份子如李白你區(Liebknecht)之類,是不能加入這聯合內閣的。愛白忒和蕭愛特孟的意思,以為他們是不過人民的委員,預備下次的制憲大會,獨立社會民治黨員以為他們是全國會議的委員。多數社會民治黨員以為這次革命是無須發生的,無論如何,這次政變已經預備一個地步,使德國能統一,使人民能得到普通選舉權利。但是照獨立社會民治黨的意見,這次革命不過是一個初步而已,將來的目的非達到組織蘇維埃制度和普通的社會化不可。

這兩黨所抱的宗旨、所持的政見,這樣的不同,勢必至於決裂。臨時政府第一個重大事務是決定德國對於協約國的政策。獨立社會黨主張承認德國在此次歐戰中所犯的過失,如侵犯比利時中立、艦艇戰爭等類,並承認德國願出相當的賠償.一方面討論國內財產可以作為賠款之用。多數社會黨極端反對這種主張,他們願意取一種不發表意見的消極態度。除了這個對外政策,還有對內政見。獨立社會黨和多數在會黨決裂的原因大半是因為對內政見的不同。那時候的激烈派——社會共產黨想與俄羅斯聯合起來,鼓吹第二次革命。這黨的領袖是李白你區,這黨的戰爭份子是叫做Spartacus。這黨

的根基地是柏林,德國中部和西部的工業中心點,各處海岸地方的水手。這黨的人物大多數是退伍兵土、失業的工人和不得志的少年。他們有很多的軍火,又有各處兵船上的水手來幫助,所以起初的時候,政府對於他們實在沒有法子想。但是以從戰場上還來的兵士多了,就有人提議用幾旅的兵去征服這一班過激派(Spartacus)。獨立社會黨員海思(Haase )和考思克(Kantsky )反對這種政策。多數社會黨愛白忒(Ebert)和蕭愛克孟(cheideinanu )疑惑不決。但是倫斯白掰(Landsborg ),也是「人民委員」之一,靠了前普魯土陸軍總長諾斯克(Noske)之兵力,極端主張用武力來剿除社會共產黨。在十二月二十三號,諾斯克的兵士和在馬斯忒而的水手初次宣戰的時候,獨立社會黨員海思和考思克就辭職。所以這次革命中理想份子從此以後和政府脫離關系。以後激烈派屢次想推翻政府,但是屢次失敗。到了一千九百十九年正月十五號,他們的領袖李白你區

(KarlLiebkneoht )和魯真白掰(Boss luxemburg )被刺後,他們就失了勢力。

從正月十五號以後,德國革命到了第三個時期。當時多數社會黨戰勝共產黨之後,就由該黨組織成一個臨時政府,召集一個國會選舉大會。獨立社會黨極端反對當時召集選舉會,一半因為他們和聯合政府脫離後,和共產黨發生關系後,他們在人民方面的信用完全失去了,一半因協約國對於德國的態度,使德國人民不得不趨向於民族主義、守護主義,這種反動力在選舉時候必定表示出來。人民厭亂,達於極點,他們甚願能尋到一個最有強力的人(Diotalor)來救濟,當時擾亂的社會。只有一般少數人的定力和毅力,方能鼓吹出社會革命。但是獨立社會黨的時候已失,既不能得國內人民的贊同,又不能因為他們在歐戰時所持之態度,得外國政府的援助。他們以後所有的種種計划差不多沒有一處不是失敗的。

國會選舉於正月十九號舉行。選舉時候,各處的秩序是很好的。當時所採用的選舉法是普通選舉制度(Equal suffrage )和比例的代表制度(Proiortional Representation )o 無論男女,年齡在二十歲以上,均有投票權。這次選舉,大多人民均去投票的。各政黨的代表是照各黨所得的票數分配的。國會議會共有四百二十一個,其中多數社會黨代表一百六十五個,耶穌教黨代表九十一個,民治黨代表七十五個,民族國民黨代表三十八個,獨立社會黨代表二十二個,國民黨代表二十二個,其餘各小黨的代表共八個。議員之中,共有三十四個女代表。

新政府的第一個政策,是把國都遷到外馬(Weilnai),一半是因為南方幾個聯邦國的壓力,一半因為柏林是共產黨的根據地,所以非得把國都遷移不可。

所以到了二月中旬,新政府在外馬成立的時候,德國的社會已經變成憲法改組。我們從這次選舉的結果,就可以知道多數人民志願並不是在於社會革命,他們所希望的不過是憲法改組而已。獨立社會黨因有布爾札維克的關系,失了國人的信用,守舊黨因為復辟運動的關系,也失了國人的信用。照當時的時勢說起來,多數社會黨當然在新國會之中可以佔了多數議席。但是婦人心理是趨向於宗教一方面和守舊一方面,所以選舉的

新青年

結果,多數社會黨只舉出一百六十五個代表。多數社會黨在新議會之中不得不與別黨聯合起來,才能組織政府,才能維持他們的地位。所以德國的新政府是由多數社會黨、民治黨和耶穌教黨聯合起來而組織的。這樣的政府在議會方面非常之強,但是在政治方面是非常之弱。

德國革命在議會方面失敗了,在人民方面也是失敗。新國會成立後,政府就派了一隊自由軍(Erol-corps),帶了種種新式的武器,去打西北海岸地方的過激黨。德國革命是發源於西北海岸地方,由此侵入柏林,以後在柏林失敗後,在還到西北海岸邊的根據地。新政府此刻就出兵去破除革命黨的根據地。國軍先打入白羅孟(Bremen),其餘的城市亦隨手打破。當時政府的兵力雖則薄弱,但是大可以剿滅邊界內布爾札維克主義。布爾札維克主義在德國不能成立,蘇維埃制度亦同時消滅。中央議會也就把所有職權交給制憲大會。所有工人會議和兵士會議亦於無形之中取消。在臨時憲法之中,所有集權的社會共和國制度完全消除,聯邦制度恢復。照這臨時憲法,國會有制定永久憲法之權,有制定須要的法律,有選舉大總統之權,有權設立一個國務委員會,其職務等於第二個立法院。

這許多政策只有過是新政府欺弱的表示。為求歡於協約國起見,過激主義非剿除不可。耶穌教黨員須用政府職位去收買。憲法須調和普魯士的和南方各邦的地方主義。舊的民族主義已消滅了!新的革命能力已白費了!當時的政治狀況是已經回復到革命以前的狀況了!但是在物質一方面,因為經過這三個月的革命,種種現況反面不如革命以前的狀況了!

五、德國的新政府

德皇退位的時候,臨時政府是由多數社會黨和獨立社會黨聯合起來組織的。多數社會黨領袖愛白忒(Ebert)做了臨時國務總理,組織了臨時內閣,其中有三個多數社會黨員和三個獨立社會黨員。這個臨時政府承諾了一千九百十八年十一月九號協約國的休戰條約,並宣布將於最早期限內和協約國訂立和平條約。對於國內事件,臨時政府擬先從事於經濟方面的改組,和召集一個制憲大會。到了十二月二十八號,多數社會黨和獨立社會黨發生意見,獨立社會黨員辭職,退出政府。多數社會黨員亦知他們行使職權是沒有法律上的根據,覺得他們的地位不妥當,所以在國會召集之前,他們只得用一種和平政策。右邊的政黨(守舊黨)攻擊他們手段太軟弱,沒有用激烈方法去對付過激派的暴動。

國會選舉是定於正月十九號舉行。選舉手續是根據於十一月三十號的法律,無論男女在二十歲以上均有選舉權。照歐戰以前的人口計算,德國當時的選舉團應當有三千九百萬人民(三九,OOO, OOO,其中有男子二一,OOO»000和女子一八,OOO, OOO)。但是埃而蘇斯、勞倫兩省(Alsaoe-Lorraine ),選舉是禁止

的,在波蘭的幾省,投票的人是很少。除了這兩處之外,其餘各處的人民均沒有放棄他們的投票權。這次選舉,投票的人差不多有全體選舉團中的百分之九十,就是垂廢的人或病人也由別人扶到選舉場去投他們的票。這就可以見得當時德國人民把這次選舉看得非常之重要,不願意放棄他們的權利。這可以見得當時愛白忒的政府確實有能力維持秩序,保護投票的人,不致為過激派所阻止。

下表詳列各黨在這次選舉所得的票數,和各黨在一千九百十二年選舉結果約略比較。過激黨沒有提出候選人物,大半的過激分子均沒有投票,就是投票,他們所舉的是獨立社會黨的候選人。

政黨一九一九選舉一九一二選舉

票數百分之票數百分之

社會黨多數黨獨立黨總數11,130,4522,187,30513,317,75733.77.040.74,250,40034.7

民治黨5,261,18718.31,497,00012.2

中央黨5,656,10419.71,996,80016.3

守舊黨2,408,3878.41,493,50011.2

民族自由黨1,473,9755.11,622,70013.6

如果埃而蘇斯、勞倫(Alsaec-Lorrnine)的人也能投票,德國共有三十八個選舉區,每區代表是從六個到十七個,共有四百三十三個代表。但是此次選舉埃而蘇斯、勞倫兩省是不包括在內,所以只有四百二十一個代表,從三十七個選舉區內舉出的。選舉方法是一種比例代表制度,英文名字叫做list system of profortional Rierresentationo每黨在每一選舉區內提出之候選人等於該區代表的數目。每一個選舉票作為被選人之政黨應得之票。這選舉法的第一步是把該區所投之總票數以該區應舉出的代表之數目除之,除出來的商數叫做當選票數(Electoral Qno-tiont),就是候選人所得之票數,過此數目,作為當選。各黨所得的總票數,再以一、二、三、四、五、六等除之,如各該黨之總票數能以什麼數目除之,除出來的商數還在當選票數之上,則各該黨就有這樣多的代表。例如有一選舉區應舉出之代表是十三人,該區內各黨所得之票數如下表:

中央黨多數社會黨民治黨守舊黨民族自由黨

總票數405,87129,83194,18681,38962,700

以二除之202,035145,415

以三除之135,29096,943

以四除之101,46872,708

以五除之81,174

以六除之67,645

照上表看起來,中央黨應舉代表六個(第一個,第三個,第五個,第六個,第十個,第十二個);多數社會黨四個(第二個,第四個,第七個和第十一個);民治黨一個(第八個);守舊黨一個(第九個);民族自由黨一個(第十三個)。

選舉的結果右邊已經說過,就是多數社會黨舉出代表一百六十五個,耶穌教黨(中央黨)九十一個,民治黨(進步黨)七十五個,德國民族國民黨(守舊黨)三十八個,德國國民黨(民族自由黨)二十二個,獨立社會黨二十二個,其餘各小黨共八個。

這次選舉的結果和上次德國下議院選舉的結果,就不相同了!多數社會黨的勢力大增加,守舊黨的勢力大減少。中央黨和民族自由黨均減少一些勢力,民治黨增加一些。我們可以看出現的勢力是趨向於左邊一派。這是因為新國會的議員是照各處人口的數目分配的,所以沒有歐戰以前時候的不平均。比例代表制度第一次實行,這又是一個原因。

但是照這次選舉的結果,沒有一個政黨在新國會之中占過半數的議席,所以這次的新內閣,必須是一個聯合內閣,就是由各政黨的領袖聯合起來而組織的。

新政府遷到外馬,新國會定於二月六號開會。這個計划受獨立社會黨極端的攻擊,過激分子到處暴動,其目的就是想阻止新國會開會。工人會會議和兵士會議領袖也定於是日在柏林召集一個聯席大會議,作為不信任政府的表示,並且藉以擾亂秩序。但是當時政府的能力還算不差,居然可以維持極擾亂的時局,並能使新國會如期在外馬開會,沒有發生意外變故。新國會開會那一天,秩序甚好。這一班新議員也很能有一種團結力,除了幾個獨立社會議員,起初想阻止召集國會,現在想使得國會不能做事,新國會里邊差不多沒有搗亂分子。新國會開會辭,由愛白忒宣讀,其大意就是攻擊協約國於重訂休戰條約時候所提出的苛刻條件,主張德奧合並,並提及德國加入國際聯盟,須與別國受同等的待遇。多數社會黨員談維持David被舉為新國會議長,以後談維持做了閣員,議長一席由前任下議院議長中央黨員發倫白赫(Fehreubach)繼任,這次新國會居然可以舉出議長和副議長,沒有發生沖突事情,就可以見得議會里三大政黨早有一種同意。

議長選定後,新國會的重要事務就是制定臨時憲法,選舉臨時大總統,組織內閣,宣布對外政策,和內政方針。臨時憲法於二月十號制定。二月十一號選舉臨時大總統,愛白忒得二百七十七票,被舉為德國共和國第一任大總統。大總統的年俸和公費約二十四萬元,大總統的住宅是柏林的Bellevue宮。新大總統第一個宣言就說做了總統,萬不能成黨派的意見,他的政策是實行和平主義和國際聯盟主義。

新政府第二件重要事務就是組織內閣。新大總統第一個命令就是任命蕭愛特孟(Soheidemaun )為國務總理,組織內閣。各政黨開了會議之後,決定第一次內閣由多數社會黨民治黨和耶穌教黨聯合組織,閣員定十四人,多數社會黨員七人,民治黨和耶穌教黨各三人。這是德國新政府最不幸的事。德國經過這幾年的大戰之後,又加上三個月的革命,人民疲乏不堪,元氣喪盡,非得有一個強有力的政府,才能改造政治,改組社會,恢復經濟方面、工業方面的種種狀況,但是這第一個內閣里的閣員,黨派各類,政見又不同,萬不能解決當時最復雜的和最困難的重大問題,新內閣的閣員可以分做三派:激烈的改造派、宗教的復古派和爭自由的空談派。所以新政府的政策也帶有這三種彩式。在外交方面,新政府主張根據威爾遜主義的和平條約,恢復殖民地,國際聯盟,解除軍備,強迫仲裁,開明的外交。在內政方面,新政府主張實行民治的行政,民治的教育和軍備,經濟方面的改造,均分食料,國家處理各種專利權利如礦產水力之類,集社自由,公眾衛生、行政官吏的權利、農事發展、贏余稅、死亡稅、所得稅、信仰自由、出版自由、集會自由以及各種的自由權利。

最初的時候,人民對於新國會和新政府,均極信任。有許多人把新國會看出一種百效膏,萬應錠,可以包醫當時德國的種種病根。但是過了幾時,人民對於政府的信用,完全失去。國會議員只有抽象的議論,而無具體的政策,加以上次下議院的幾個領袖,大半又是當選,做新國會的新議員。所以政體雖已更變,這一班新舉出來的議員還是舊時的政客。新議員之中自然有幾個新鮮人物但是他們人少勢弱,萬不能和舊官僚競勝。所有議會里各委員會中的重要地位,他們全得不到手,並且他們有時候連發言的機會也沒有。所以開會後過了兩個月,新國會就被輿論界極力攻擊。到了六月里,人家就不致意這新國會了。

政府的經驗,也與國會相等。政府的政策是漸漸趨向於右邊——守舊方面,所以處處受獨立社會黨和過激派的攻擊。就是大多數的多數社會黨員也不能滿意於政府的經濟政策。政府對於社會化的政策,持極冷淡的態度,所以激動多數社會黨員的厭惡。當時德國經濟改組種種問題,自然是很難解決的,但是政府對於恢復歐戰以前的原狀,非但沒有成績,並且未曾一試。以後人民也知道新政府的人物還是舊政府中的幾個人。在名目右邊,德國政體已改,在實際方面,執政的幾個人還是照舊。無論在政府里、在行政方面、在議會里、所有重要人物大概與發生這次戰事有關系的人。有幾個鼎鼎大名的人是已經退戰了,但是大半的舊人物,舊制度均為新政府同時復活,在新政府里邊佔了重要的地位。

新青年

在二月三月這兩個月里邊,過激派是非常活動,加以工人沒有工做,全國食料缺少,所以普通一般人很易被過激主義鼓動,過激派又想推翻政府,設立一個勞農制度。政府的政策雖趨向於守舊一方面,但是在右邊各黨(守舊黨)也不能滿意。他們也時時批評政府的無用,不能用利害的手段去對付過激派,所以他們也時時和政府為難。到了二月十五號,各處罷工運動非常之快,差不多從柏林直到萊茵河,沒有一處沒有發生罷工事情,也有經濟性質的罷工,也有政治性質的罷工,在白維利埃(Bavaria),發生反動革命,國務總理於二月二十一號被刺,在撤克遜(Sarony),過激派運動推翻該處的政府。在柏林,天天有人想用激烈的方法去推翻國會,到了三月二號,柏林宣布普通罷工,並且又發生激烈的革命。其餘的城市亦隨之而起,各處均有劇烈的戰爭C

起初的時候,新政府還想用武力剿除過激派。所以在三月二號,新政府曾發了一種宣言,徵求全國人民的幫助,和過激派大決一戰。但是到了後來,過激派的勢力一天大如一天,政府亦自知沒有能力去對付,所以又想用調和方法和過激派講和。政府又發了一種宣言,聲明願意和工人會議、兵士會議討明解決時局的方法,並說他們的要求也有相商之餘地,至於社會化的政策,政府也原意就此實行。但是獨立社會黨還不能滿意,他們要求純粹社會黨人物的內閣。守舊黨和中央黨對於政府這樣的軟弱政策,又攻擊得非常利害。所以當時的政府實在處於兩難的地位:獨立社會黨攻擊政府太趨向於守舊一方面,守舊分子攻擊政府太趨向於激烈一方面。

但是到了三月十二號,時局覺得大有進步。當時的陸軍總長諾斯克Nosko是一個很利害的人,他的手段又是利害。他居然能於極短時期之內,把當時各種暴動平復,恢復當時的秩序。諾斯克的政策大受獨立社會黨領袖海斯(Hase)的攻擊。但是諾斯克把當時各種暴動歸咎於過激派報紙的煽動。諾斯克的武力只能恢復一時的秩序,萬不能永遠保持德國的太平。在四月,五月,六月的時候,各處的秩序又被過激派擾亂了。這是因為激烈派的煽動,食料的缺少,和協約國苛刻的政策,所以人民又不能安穩過日子了。罷工事情又發於司忒丁(Stettin ).羅白克(Lubeok)、白羅斯樓(Breslau )等處。在羅安(Euhr)地方,有三十五萬礦工全體罷工,要求每天六點鍾工作時間,增加工資,赦放政治犯,政府軍備測防。在愛生(Eo-oen)和惠斯忒費立地方,狀況亦相同。還有一般激烈分子極力想在各處組織俄羅斯式的蘇維埃政府。

白范而埃(Bavaria)對於普魯士本來是非常仇視,並且對於外馬新政府,也不表同情,所以在四月六號,白范而埃就宣告獨立,並在謀聶區(Munich)城宣布設立一個蘇菲埃式的共和國,但是這新共各國的運命是很短的,因為白范而埃人民要求救於中央政府,愛白忒大總統就於四月二十一號派諾思克(Noslce)發兵三萬,包圍謀聶區,蘇菲埃制度就立即取消。同時別處的暴動也同樣用開武力平復,在這一個時期之中,德國最有勢力的人要算是諾克斯。他是新政府中的國防總長,他主張的是帝國式的社會主義。在歐戰時期之中,他的主張是極端趨向於軍閥一方面。他是最信仰武力的人,並且很善於

利用當時組織起來的自由軍。如果他有了全權,德國的過激主義和暴烈分子很易被他立時征服。德國的亂狀,如果不能即時平復,諾斯克也許能做出拿破崙的舉動,也是說不一定的。

從休戰時候起,直到五月七號協約國把和平條約草案送給德國和平代表的時候,德國在國際方面簡直是輪不到說一句話。協約國方面要求德國政府派出正式和平代表,訂立和平條約,所以外馬政府派了外交總長(Connt Von biookdorff-baiitzon )、司法總長(Liusberg )、普魯士議會議長(Leinert )>郵電總長(Gieaberts )等組織一個和平代表團。德國人民對於和平條約,非常不滿意。當和平條約宣布後,德國舉國一致反對,所以到了六月十六號協約國把正式條約交給德國代表國的時候,發生一個重大問題:究竟要簽字或不簽字。德國代表團團長絕對不肯簽字,在閣員之中,國務總理和多數閣員主張不簽字,少數閣員主張簽字。但是在人民一方面,他們雖然是很反對這和平條約,不過同時他們也知道時局已經到了這樣一個地步,拒絕簽字也未必能發生什麼結果,所以各政黨的多數黨員和普通一般人民均主張簽字,藉以結束國際方面的事務,使新政府能致全力於內政,收束當時極擾亂的政局。但是當時蕭愛特孟的內閣是絕對拒絕簽字的,所以這內閣就因之而倒。蕭愛特孟於六月二十一號辭職,另由多數社會黨員前勞動總理鮑安(Bauer)出來組閣。新內閣於同日成立。六月二十二號新國務總理在國會宣言新內閣於和平條約主張簽字。同時國會里就有人提出一個同意議案,該議案居然通過。國會於七月九口正式承諾這和平條約,議員之中,二百零八人投了同意票,一百十五人投了反對票,九十九人缺席。鮑安內閣的重大職務就是對外實行和約的條文,對內解決經濟改造和政治改造種種問題。

同時新憲法也已制定,於七月三十一號在國會通過。八月一號大總統以命令宣布全國。愛白忒於八月二十一號照新憲法所規定,重行宣誓,就大總統的職位。制憲會議就立即解散,以便重新選舉新國會。在秋天的時候,德國的工業方面頗有恢復舊狀的機會。各處工人均延長他們的工作時間,也有出於工人自己願意,也有用別種方法使得他們多做工。所以當時雖則缺少各種原料和煤,德國的出產大有增加。為便利運煤起,全國鐵路的客車由政府正式宣布從十一月四號到十五號停止通行。但是到了將近革命記念日這一天——十一月九號,政局非常危險,過激政派很想利用這紀念日的機會,激動全國人心,使之暴動。柏林預備於這一天宣告全體大罷工,但是國防總長諾斯克早有預備,一切布置得非常周密,所以這一天沒有發生意外事故,全體大罷工也不能實行。當時適值天氣寒冷,各處均下大雪,火車又是停止開行客車時期之內,所以過激派之計划均因之不能實行。

政府的困苦總算達於極點:一方面須預防過激派的暴動,又一方面又須抵制復辟的活動,八月三十一號反動派的機關全德國聯合會(Par-Gernam League )在柏林開了一個大會,當時很有許多人主張復辟。漢登堡大將(Hinden buig )於十一月初旬旅行至柏

林,復辟派就利用此機會,做為一種樹威運動。當時右邊各政黨均非常恐慌,發出各種警告,使國人致意。同時德國又發生一個新組織,叫做民族少年聯合會(National Youth League),是由復辟派組織起來的,想利用一般年輕識淺的人,使他們心目中存了一個皇帝的觀念,以備將來實行報復主義。這聯合會的內容是由新政府教育部調查出來的,這會就被政府取締。

在財政一方面,新政府制定了許多極重要的法律,舊時的稅則制度均完全更改。新政府的兩種收入是所得稅和財產稅。照舊時的所得稅法律,進款在九百馬克以下是不收稅的,但是每年進款在九百馬克以上的人是必須出所得稅的,無論他家中人口的多寡,他總是要出這個錢。新的所得稅法律把每年進款在一千馬克以下的人作為一種例外,無須出一個錢的稅,如出稅人家中有倚靠的人,他所須出的所得稅可以照人口的多寡免除。例如有一個倚靠人可以免除五百馬克應出之稅,人口增加每人可以免除三百馬克應出之所得稅,在十二月內,政府預備籌划國內公債五,OOO, OOO, OOO馬克,但是結果只籌到四,OOO, OOO, OOO馬克。

到了今年(一千九百二十年),三月十二號,劉忒或子大將(General Von 1uttwlts )的兵忽然想向柏林進發,反動革命派首領甲柏(Kapp)就立刻占據柏林城中所有公共的房屋和重要的地方。外馬政府完全沒有預防,柏林失守後,外馬亦當支持不下起來。愛白忒大總統和政府人員就遷移到Sresdon,從此再遷移Stutyart。在北方一部分,政府的兵士和這次反動革命很表同情,所以均不願意和亂黨戰爭。但是西部和南部均表示反對甲柏的態度。甲柏自稱為國務總理,任命劉忒或子為陸軍大元帥。但是德國全體人民均不贊成他的舉動,因為他是代表軍閥主義,並帶有預備復辟的意思。所有個政黨,中級社會人民均表示全體一致的反對。就是海陸軍之中,也有幾部分很反對他的。愛白忒政府出了一個通告,使全體人民反對於甲柏宣言普通罷工。德國工人對於政府的罷工通告,分作兩派:普通一般工人均服從政府的通告,宣布全體總罷工;但是有一部份工人(大半均再Rnhr產煤區域),沒有宣布全體總罷工,不過這一般工人和政府定了一條條約,所有在該處工作區域內的種種事務,均由工人自行管理。工人的罷工,也發生的很快,甲柏在柏林做了兩天的國務總理,就支撐不下起了。三月十八號他就逃出柏林,這忽然發生的反動革命,總算是忽然消滅了。

甲柏逃出柏林後,愛白忒的政府回來。但是當時全國全體總罷工是由政府主動的,所以政府回到外馬以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消滅這全體總罷工。這一件事還不算十分為難,工黨和幾個大政府黨會訂有幾個種條件,如閣員的置配、新法的制定等,均須得到他們的同意,以後政府允許了這種條件,工人方面立即取消罷工。當時政府的困難問題,就是怎樣去回恢復Rnhr產煤區域的舊狀。當甲柏占據柏林的時候,該處工人並未罷工,但是他們把區域范圍內所有事務,完全自行管理。他們的政府是各種委員會叫做Committees of Actiono工人均備有軍器,完全是武裝的。這一班武裝工人就叫做「紅色

軍」,但是當時該處的秩序,確實是由這一班「紅色軍」維持的,並且該處確實沒有暴動事情c但是政府一方面的問題,是怎樣可以恢復該區域內的地方政府,和怎樣可以解除工人的武裝。工人方面要求得到他們自由的確實保障,幾肯解除武裝。他們要求解散軍備,由工人組織國民軍。政府和工人交涉的結果,是於三月二十四號訂立一個條約,叫做The Compact of Bielefield。但是以後該區域內還是發生暴動事情,政府還是用武力去征服這地方,直到四月中旬,這區域內才能勉強恢復秩序。

所以鮑安(Baner)的內閣職權恢復之後,就經過了這種種困難事情。人民對於他的信仰,是完全失去了,他是實做不下去了,所以他就辭職。愛白忒大總統任命社會黨員繆勒(Muller)做德意志共和國第三個國務總理,重新組織內閣。新內閣里邊的人物,大半是得工黨的同意的。

新內閣成立後,就決定於六月六號選舉國會。照新選舉法,每一議員須代表六萬人民°當時共有式千伍百萬人投票,共舉出四百六十個議員。各政黨的代表和所得票據如下:

黨名舉出代表所得票數

多數社會黨-O五,五二一,一二七

獨立社會黨八O四,八O九,八六二

中央黨六七三,五OO,八OO

德國名族黨六五三,六三八,八五一

德國國民黨八-b三,四五六,一三一

民主黨四五二,一五二,五O九

耶教聯邦黨一,二五四,九六三

Guelphis 五三一八,一O四

白范而埃農黨四

共產黨四三八,一九九

新國會舉出後,內閣就辭職。愛白忒大總統任命前下議院議長法倫白赫

(Fehrenbach )做德國共和國第四次國務總理。新內閣於六月二十五號成立。

德國經過這四年多的大戰爭,再加上三個多戰爭,元氣喪盡,人民的困苦是達到極點。所以新政府的地位,是非常困難。他們居然能於幾月之制定憲法,一方面能抵禦復辟派的活動,又一方能防禦過激黨,使之不能活動,這就可以見得德國人民的政治能力,非別國人民可以及得到。

性之生物學(Biology of sex )

。高鑽

回溯達爾文建立進化說以來,已經半世紀有餘。高式生命(Higher forms of life ),是從低式生命(Lower forms of life )漸進成功的話,固然是不破的理論,是全科學界所公認,這生命問題亦由此得一道曙光。我們回想進化說時代以前,把高式來解低式,進化說出來,把他破了,代以生物學的科學。看這高式生物是起源在低式,漸漸進化的,是我們今日研究生物學的方法了。這是什麼意思,這是什麼事實?就是性(Sex),就是生殖(Reproduction)。在從前研究的人,同現在不曉得生物學的人,他聽見說生殖兩個字,他就想到性的配偶(Sexual matins ),從那高級生命看來,是不可分離的兩件事°加以我們從前的知識,對高等動物以外的生殖,是沒有知識。高等動植物的世代沿傳,是起點在兩性融和(Comungling of the two sexs )。把這生命上的附隨現象,認做了行程(Process)的要樞,也不能怪他。自從我們知識進步,曉得下級生物的現象。比較解剖學(Comparative alatomy)誕生以來,對於生物的觀察,立足點已是不同。我們追溯上去,不能不從下等生物看他的生殖方法,漸漸的再看哺乳類,再看我們人類。說到這里,我們不能不曉得的是近代的生物概念,就是怎樣是生物°我們現在提這個綱領,就是身體和細胞的關系。

一・身體和細胞(Body and cell )

只要是生物,不論他是動是植,他的身體都從細胞組成。什麼是細胞?我們可以說是他生物的單位(Unit of the living being),是有機物中有生命的最小粒子。什麼是身體?我們可以說是細胞的群。他們各有特形,各有大小,各有職業,照一定法來排列成功的。我們取個比喻,細胞是磚瓦和泥石。我們

身體是這磚瓦石來造成的建築物。這細胞到底是什麼?是一個中空的小室,中間有半流動體,叫做原形質(Protoplasm )c質是被膜包住,膜是硬層。原形質的中間,有個圓體,叫做細胞核(Nelclens),構造精巧,是細胞的要部。細胞體(Cell-body )的生活行程(Vital-process )都是聽命於此。所謂同化(assimixlation )生長(Growth )、生殖(Reproduction )都是聽他的指揮o 同化是什麼?從周圍媒介質,取營養近來,由自己的意思創造自己的原形質。質加多就是生長。到了一定限度,分裂做兩個,各有同樣的核,各有同樣的原形質,這就是生殖。所以生殖是生長到限度的結果,是過了限度,再生長的簡法。

我們要把細胞和生物的關系說清楚,我們從簡單的說起。最下級動物有如原蟲(Amoe bae )和滴蟲(Infusorians ),叫做原生動物(Protozoa);又如裂殖菌(Bacteria)、酵菌(Yeast )是最下級的植物,叫做原生植物(protophyta ),總稱起來叫做原生生(protosta)。這些物都是一個身體一個細胞,是生物的始祖起源。從這里發達進化,漸成細胞聯合體(Cell-collonies ),是一種形似細胞的群,好像那植物的藻(Algd),動物的Volvioneal,細胞漸次差異,組織內部的,組織外部的,各有他們的專責。我們更溯與植物,動物各種屬,這差異更加大。筋肉,器官,因特別功用來生的,都有特別的解剖組織(Aoatom ical Structure ),直到哺乳類和人類,都是如此。這些生物都是由許多細胞組成,我們可以想到是有了單細胞,才有這生物。從這里着眼,分別前列二項,在動物我們叫他是後生動物(metazoa),在植物我們叫他是後生植物(metaphyta )。我們要曉得生物界得種屬雖千差萬別,不論他們的高低,他們有根本的一致,就是都從細胞組織。這些細胞,各有各的排列,各有各的功能。

生物所以可追求進化層段的原故,正因為細胞的進化動下達上,可以追求。二者的發達,是平行進行的。動植物的生命,是起於獨一的細胞。這個細胞叫他做母細胞(Mother-cell ),分了又分,得無數的子細胞(Daughter-cell),成一個細胞群,那個居外,那個居內,那個是筋肉,那個是機官,才能成官能完備的身體。所以從細胞說身體,身體是細胞的連續生殖,身體一部分的生長,乃起於舊存細胞,增加它的數目就是了。簡約說來,生物的生長,就是細胞的生殖。舊的裂出新的,我們要注意,同生殖有一並行的行程。舊的死了,新的來代,舊死新代,身體的各部都是如此。細胞生了長大,長了老,老了死,死了新的來代。我們的毛發,皮膚和指甲,我們都曉得他是如此,在一

定的狀態底下,層層推進。我們叫他做風皮(Dundrulf)。風皮是什麼?就是我們的皮膚細胞,既死既干,代謝來的細胞屍體。那些蛇的蛻皮,鳥的蛻毛,蟹的蛻殼,哪一件不平常,哪一件不是細胞屍體?我們可以曉得各機關的細胞,沒有不死退的,那些腸膜唇膜也是如此。我們可以明認的,細胞新生是正規生理作用。他的新生不能去補他的死亡,那身體就衰弱,終於死亡。把科學的來解釋,這新陳代謝(Processof metabolism )中間的同化行程(Anabolism),取食物人體來組有機物供細胞之力,不敵這衰廢行程(Catabolism)的時候,生物就矢他的生C所謂老衰(Semiledecay ),所謂無病善終(Natural death )者,不過是衰廢變遷超過同化變遷的現象就是了。

二.再生(Regeneration )

生命的生長現象以外,生物更有一行程。生物的天賦,更有大偉力。是什麼?是生理的再生(Physical re-generation )o就是身體各部在特別狀態的底下,可以再生失去的部分,全然復元。我們的傷痕平復,破口長滿,日常常事,人人都曉得的。怎樣回平復長滿?就是這再生行程,同前述的現象也是差不多。傷痕臨近的細胞,受這傷的刺激,徒然活氣,生殖起來,數目大增,傷痕的中間,就等這新的細胞充滿。細胞的再生不生異種,在一定極限的內。身體約各部大都如此。為什麼說極限?因為我們的補回力不是完全,生物愈高,細胞的差異更大,再生成群之力更加小。所以這再生力,和動物的種屬有密切關系。在那些下等動物,他們的再生力是很廣,筋肉的一小部分不用說了,那機關全部,都可以再生。守宮掉了尾,不久就能再生。蝶嫄(Triton )失了腿,亦就再生。蟹的足,蝸牛的目,都可以再生。海參(Sea cucumbea )的臟腑,海星(Sstarfish)的臂肢,它都可以再生。這些例是舉不清楚的。更進一層來說,動曼里,我們把它分做幾若幹部,都不失生命的很多。分開了以後,大家都再生它的本有部分,反更是成了幾個完全蟲,生命反加擴大,覺是人為代它繁殖一般。蚯蚓,蛔蟲,都是如此。En anemones, Hydra-polypes等也都是分開身體,就各部自成完全生物的。說到植物,更是數不清楚,插枝接種,是園丁農人的慣法,秋海棠(Begonia)的葉屑,也是各成一完全植物。所以我們說到這里,不能不經這再生力的廣大,我們更仔細一想,秋海棠的再生,也同生殖

很可相近。畢竟什麼是生殖,什麼是再生,就很難說。再生可以說做身體一部分的生殖,這樣一講,那生殖本體(Reproduction pro-per )當時全體(Whole body)的生殖。這新生,成長,演進,是我們的再生,生殖,同一樣的。斯賓塞爾(H」-bert Spencer )說的,生殖不過是不連續的生長。我們論議所到,他的話好像是奇,並不是奇,不能不歸結到那點的。我們再細說在下面。

三.生殖(Reproduction )

我說到這里,我先須告人一個大注意。平常聽到生殖就想到性偶,甚且以為意思就是性偶。這是大錯!大大錯!我們一看下等生物就可以曉得生殖和性偶是全然兩事,沒有必須同存不可分離的道理,根本上竟是沒相關的。我們記得沃斯佛(W.Ostwold)把一種無機關的單蟲類(Moneta)和芒硝的結晶比較了。過飽含溶液里結晶生長,達到一定限度,大晶面上就生小晶,就好像那單蟲的生殖。不過是,結晶是新物質加添在表面,單蟲的生殖是攝進內部再生,一點點不同就是了。沃斯佛的比較,不是無意義的。我們記得生物學大家黑克爾(Hemcl Haeckel),他是指出這單蟲的人,他說:「這個最下級的無細胞核生物,是和生命起源的大秘密有關系。把他們一比較,是離其餘的生物反遠,和無機體更接近。」歸根起來,那生殖是什麼?在這廣大無朋的生物界,固然是千差萬別,說不清的變幻,卻有一個根本意思,就是,生殖是母體發達到一定限度,得了增加身體的材料,不能容下的時候,分齣子體,讓它去獨自發達。身體加大,是連續的細胞生長,生殖是不連續的生長,意思很明了。我們把自然界作一概觀,這生殖的意義不過是種屬的繁殖,不過是存續一種型式的方法,也就是生命延傳,我們能分出來某種種屬的原因。說到這里,和兩性無關,是不用說了。更進一層說,這兩性是不是必須的條件?我們看下等生物里體多數,都是只得一體,不要類。我們又男和女,並沒有男和女的很多,他的繁殖力卻高過我們人看,好些昆蟲類,軟體蟲類,它有男和女。它有時卻不要男性,只是一個女性可以生殖。我們可以說兩性不是生殖的必須條件了。我們從奉達氏進化論,認他是真理,那麼生殖是先有的本源,高等動物的生殖,離不了兩性融和,是進化以後的現象,男女性是附隨生殖的旁枝,也不用說了。我更把那生物的生殖從根本起,系統的緩緩的一述,更可以明白。

(―)無性生殖(Unsexpual reproduction )

我前節說了,下等動物多數只有一條,它的生殖不過是個體到一定大的時候,不能再大,就分齣子體的現象。

我們的性字,是從男女來的,對比生的,既然沒有男女性,還說什麼性,我們叫做無性生殖,我們從理論上推看,從事實上取證,我們可以曉得這卻是女性的本體,下面再述。生物中的單細胞的都是這樣繁殖。就是更高等的動物許多也是如此,仔細一分,可列做三項。

1.分裂(Division )

這是生殖的最簡方法,原蟲類,滴蟲類,都是如此。

它的身體只有一個細胞,達到一定大小就是裂做兩個子細胞。它的內實物,也隨着分開,成鋸齒狀,圍繞在兩子核的周圍,各成了獨立蟲。這分裂行程叫Ami to sis0生殖不過是生長的結果,母體太大,不適他的營養生活分開來繼續他的生命的話,在此又可一證。水蝗(Polypesou)更高的動物,它也是這樣生殖,卻不即行分開,互相接合,好像一枝樹。脆足蟲(Choetopoda)

(Bristle footed worm )自裂成碎片。海多足蟲(My-riamda )是幼蟲的連鎖。這些東西如果脫離,都是要再生己失部分組成一個完蟲。我們說到這里,前述的再生和生殖,又可聯絡它的關系了。

2.出芽(Bndding )

母體到了一定大,生出芽脫下來,就成個體,表面看來,好像分裂,其實大不然。分裂的是全母體都成子體。換句話說,子體成立,母體就消亡,沒到子體中。出芽不是如此,他們有母子的分別,子體生了,母體不消失,不是等分,子體常小。子體所取的,不過是母體的一小部分,母子各為顯然的別個生物。我們更仔細一察。母體生長中,內實物張出於某點,就變成芽,就成子孫之源。這種生殖已是進了一步。原形質不常有,都是有組織的動植物。普通酵母是個例,海綿蟲等都是如此。他們可以順次出芽,.子體不即分離,附在母體,終成一個樹枝狀的動物團,叫做Animol stock;至於那植物,苔葬類里的植物,都是如此。就在高等生物,出芽也是常法。實際上,顯花植物實具有兩種方法,有性生殖是花與種子,無性生殖就是出芽。樹之出芽,都可以看做出芽生殖。生出的子體,同枝狀動物團一比,更是明白,這樣說來,那樹是植物團

子,可以叫做plant-stock。

3.芽胞(Sporulation )

母體上出一個細胞,分脫後,長成新體,這個細胞常叫它做種胚(germ)。不是真正胚胎,是無性的。它的形狀各不同,有能運動的,有不能運動的,能運動的生一根或幾根毛,在空氣或水裡浮游。水裡的隱花植物的一般是如此,原生動物中也有如此的。這個方法,是更進了一步,母子更鮮明了。

我的話說到這里,我們好像就要列記有性生殖了,卻是不然,有幾句話要先說。生物界上不是同人上樓梯一樣,前步是前步,後步是後步,可以划線的。不是昨日是單性,今日就有了兩性生殖的。不要說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是有交替現象,就是男女同體,到男女異體也是有種種的兼行現象。這些話讓後面再述,生物界上的性是逐漸成功的。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中間,是有一個連鎖。就是交合(Copulation),這個是性的起源。是兩個不同細胞體全然相合永久相合的。不是我們平常說的交合,他們因為要交合,就行交接(Conjugation )。這個又要注意,他的交接是沒有男女體的分別。是兩個全同的細胞體暫時相接,就分離。我們要說明這現象,我們舉氈毛蟲來說明C兩個要交接的蟲,先並立起來,更做一條原形質的橋,彼此連絡,兩個的細胞核都分成兩個:一個不動的表示女性,一個動的就如男性。兩個細胞里的男性核,都動起來,通過那原形質橋,各就對乎女性的細胞核,成一個合體。永久相合,成各細胞里的核,再來分開。這個現象,叫做兩性融和(Amphimip is Comingling )。在這個現象里,我們要注意的,女性核和男性核是有化學的差異,不但是同在一體,而且同在一個細胞。經一次交接,交合,不能回復。有關下面再述。我們於子體。這個是無性生殖最後階層。我們追溯起來,融和現象的最初,他並不交換,不過是兩個或幾個同種屬者,融和他的身體做一個再來分裂加數。我們鮮明男女性之生殖,推他的最初,是這個融和分裂現象。中間的是分裂融和同是舉行。有性生殖是分裂之後再融合就是了。我們說明了原委,我們現在可以列記有性生殖了。

(二)有性生殖(Senal reproduction )

看上的原委,可以曉得兩性融和是後起現象。我們的有性生殖,更不是生殖的根本,可以明白。不過是進化的階段,方法的移換。男女同在一細胞的,

變做在不同細胞,在不同部位,更進分得更遠,不在同一細胞體,分得遠了組成這兩性生殖現象。他的進化階段,我們述在下面。我已前說了繁殖種屬,是生物的目的。生殖行程,最初在一體,漸成兩體,雖有變遷,這根本是不移換的,目的是恆定的,不過方法變換就是了。我們最高人類的生殖,同那單蟲類生殖的目的,是同一樣的。用不着神秘思想來稱贊,也用不着神秘思想來說是穢是惡。

是我們生物界全體的一致,細分起來,可為四項Q

1.自體交合(Antogamy )

這個方法,我們可以看做是有性生殖的最始。我們從細胞上看來,在原生生物,只一個細胞。他們身體相融,交合了來生殖。無性生殖中,分離它的身體一部,作子孫之源,我們已述過了。在後生生物,它的身體不只一個細胞,就是細胞連合體,漸見組織的生物,好像Uolvex,它的細胞是已經帶有分工性,它的生殖不是掌於全體細胞。是細胞一部分,特別發達成性細胞(Se-cell),來營生殖。所以後生生物決不能身體相融。他的有性生殖,是這母體的一部分,生殖細胞來相融。這樣一來,子孫的源,不是母體的全部,是有限定的細胞。因為這限定細胞,我們才有性現象。這個兩種細胞,雖然分開,卻在一個細胞體。這個我們叫他做男女同體(Hermaphrodites)。顯花植物大抵雌雄蕊同生,我們都曉得的°動物里頭好像少些,然而海棉蟲,軟體蟲,蝸牛等都是如此。我述到這里,我們不要忘記了生物界上大法則,就是異質相加。這個話我詳述在後面。我現在先給一個要領,兩性所以分的是由這法則。所以兩性同具的生物,自己交合,自己授胎,不是一般現象。達爾文證明的,花的授胎藉助風蟲,互相授胎的事實,不要忘了。

雌雄花的成熟期各有不同的事實也要記着。他們的男性是要去覓別花的女性,他們的女性是要受別花的男性的事實,實是我們男女所以異體的根元法則。不但植物如此,動物的男女同體也是如此。我們記住了這現象,我們才可以曉得男女異體是進化的當然,是法則的一貫,我們可以記異體交合了。

2屏體交合(Heterugamy )

我們曉得了男女同體的他是不常自己交合,他雖同在一個細胞體,關系是全分離的。這可以分離的東西,自然可以分開在兩處。我們從細胞的組織上看來,生物愈進,他的細胞愈加功能分開。參照這分工現象,男女變成異體,又

是進化的當然。我要說明這個道理,我們先看植物。他們是男女同花。卻漸漸有了男女異花。漸漸的成了男女異枝。最終竟成男女異本。愈分愈遠,我們要更記我們人類生長的情形來證明。男女兩性交合,組一個細胞,我們叫成胎。這詳細話我述在後面。

成了胎後,這細胞分裂起來,生出各種機能的細胞,我們以為我們人是「萬物之靈」,好像我們自始至終,不同生物。實際上不過生物界上的進化階程,我們再胎內經過,超在他生物之前就是了。第一個證據,生殖細胞是單細胞,是原生生物,這不用說它。我們要注意的,胎兒的最始是男女同體。漸漸的一方發達,一方漸滅,我們身體上到生出來,只見一個性,並不是沒有經過男女同體的。一方撕滅不完全,就成陰陽人,他們叫他人妖。

什麼妖不妖,這都是昧於生物學,少見多怪罷了。我們回溯起來,胎兒最始的細胞里,是男女同細胞,可以推得簡直是個下級原生物,可以想到男女異體是用男女同體的進化,更是鮮明了Q

我述到這里,我的性之生物學,好像可以告終。卻是大不然。我們不要忘記了兩種現象。一種是告訴我們,生物界的法則說,生殖不同性相連,離了性交合可以生殖;一種告訴我們兩性交合是方法,生殖是目的,只要達目的,方法是可以變換的。無性,有性,男女同體,男女異體,在生物,他們是錯雜作用,是兼用。這兩種現象是什麼,列記起來在下面。

3.單性成胎(Parthenogenesis)

我們以為有性的生物是不能不交合生子,這個我們只見了高級生物的緣故。我們先記一個蜜蜂的事實在這里。蜜蜂是營社會生活的東西,一群之中只有一個女王。

其餘是職蜂,是生殖器退化了的雄蜂。雄蟲雖多,是只用在一時,只容留它一時的。這個女王是真女性。

他的交媾是一生一度。把交媾的雄蜂的精,一起取到自己得腹中,裝在囊里備用,陷雄蜂到死地。他產卵的時候,從囊里注精授胎,這就成雌蜂和職蜂(職蜂和雄蜂的分別只是營養關系與生殖不相干)。他不從囊里付精出去,就成雄蜂。雄蜂是什麼?就是單性生殖所生的子孫。如果這女王收精不多,精用完了的時候,他就盡產雄蜂。雄蜂是絕退化的東西,除了交合沒有能力,全巢都覆。這個養蜂的人所都曉得的現象,他不過不曉得是單性成胎的原故罷了。

這個單性成胎,生物界中很多的。他的事實,都到一七四五年Bomet氏從樹虱(Plantlice )才發現的。蜜蜂的兩種生殖方法好像是自由。其餘許多生物是由外界有限制,成季節的單性成胎(Leaz nal Parohengenesis )□好像水蜜(Water-flea )樹虱甥蟲Aphides 都屬於此。夏季時單性生殖,秋季雄生,乃成兩性生殖。以上說的是兩種方法兼用。由稱生物他竟是沒有男性的,好像Aqnatic cms ters Boliferg諸類,從不見由男性,竟是永遠的單性成胎。他的子孫並不生得少,繁殖力很大的。

我們看了這一節的事實,兩性融合全然不是生殖的要樞,更是鐵證。但是我們不要學那某耶教主教的愚痴,聽見學者發表單性成胎說,就大快活起來,說是聖瑪利的清凈受胎有科學基礎。我們要曉得單性成胎,是無性到有性的進化階段上的中層。現在生物界中的脊椎動物以上不有此象。我們人類早過了這階段,那些吞果而產,履巨人跡而產,只好歸他在這蒙昧時代的怪話,胡說。所以然得原故,我們在下章十生之生理學再述,我們在這節可以得一意思,生殖是生物的目的,是種屬不滅的根源。在這根源要緊的是女性。這個理論給生物學上一個大紀元,社會學上一個大變動,我們也述在下章。我先在此說個意思,提醒一提醒。

4.世代轉換(Alteruntion of generations )

我在前已經說了生物界的進化史逐漸的。我們所曉得的生物界上現象,不過是生物界上的暫存駐節,在一條進化的線上的各點。那些中間生殖,交替現象,我們不曉得很多。他那種復雜變遷,我們真難說呢。但是有一層不管它復雜我們歸納可以得一定法則,可以用這法則來容留說明種種現象。我上面說了,有性生殖的單性成胎。我們再擴開一看,有性無性異體同體都是錯雜交替的。有些生物它營一次有性生殖,中間營幾次無性生殖,到一定次數就生殖無力,再要營有性生殖,回恢復生殖力。我們叫這現象做轉換。我們回想已前述的氣節的單性成胎,也是於此很相同的。真是一個有性單性的世代轉換。水母(Anrelia )更是有性與無性轉換,就是分裂出芽芽胞生殖和兩性交合生殖相間為用。今就水母說明,有性蟲生無性的子。這個子的生殖是分裂,生殖生出來有性子,再生又是無性子,這樣的隔代相同,就是世代轉換。不獨水母如此,水帽是出芽同有性轉換,羊齒類之植物,是芽胞和有性轉換。通常羊齒類自葉背生芽胞,落於地面,發達為綠色植物,有男女性之細胞。相媾生長,再為普

通形狀之羊齒類。苔葬類亦多如此。然而羊齒類之有性世代,不惹人目,苔葬類別無性代不惹人目,一點點不同,就是了°顯花植物我們也可以見它如此。出芽以後,乃更開花。不過它的關系,不是全然獨立就是了。

我的記述那這里性之生物學也總算說完了大概。我們現在做個小結,看看進化的法則。我們從頭說起,生物之前是無生物。無機官的單蟲類是近於無生物。這是生物的起源。這生命起源的秘密,我們雖不明白,我們假定一條線,就是單蟲為生物之始。它的生殖的無性。一直到更近的原生生物,都是男女性同在一個細胞。

進到後生生物,它的身體不只一個細胞,功能漸分,就有性細胞,專司生殖。它不能同原生生物一樣,兩體相融,只用這性細胞來交合,遂有男女性,成有性生殖。

起初是同體,因為分得愈開,變成異體,這就是現在進化極端。這進化不是一氣成功的,無性生殖起初和有性生殖相間來用,漸漸的無性生殖滅去了,就成純粹有性的生物。起初單性和兩性生殖相間為用,漸漸的單性生殖滅了,就成了兩性生殖。起初單性體兩性體同生,後來兩性體漸漸的滅了,就成純粹的單性體的生物。我們人類就是發達到最後階級的生物。我們把上說的復雜事項,一加歸納,從細胞上的分工,從異質相加,一看,都是一致,這就是進化上根本上的法則。我記得我們的古說,什麼「天地之大陰陽而已」,什麼「陰陽交媾才生萬物」,全然是首尾顛倒,錯誤到底不用說了。

小孩和小鴿

(八年秋天在香山旅館)

O沈兼士

幾陣秋風,把避暑的大人先生都吹下山了。

旅館裡屋檐下被客人們嚇走的一群小鴿子,慢慢的尋回了舊巢,咕咕的

叫著。

後山坡幾個鄉下人,擔了收獲的高粱,在夕陽影里,唱著山歌往家裡走。

那一群小鴿子在白場上踱來踱去,拾那遺剩下狼藉著的高粱粒兒吃。吃完了走到山溪邊去喝水。

阿觀在旁邊站著看得出了神。鴿子們卻不怕他,時時別轉頭看一看,依然伸著脖子一口一口的喝水。

腦海花

。玄廬

他問伊要手上那朵花:

伊也不說,也不笑,也不懊惱,也不歡喜。

伊眼睜睜地瞧著他,默默地向他數著「你——你——你……」

伊慢慢地拈起花來,微微地笑了一笑,輕輕湊近嘴唇,細細地聞了一聞,就深深地藏在伊底腦海里——

伊仍舊拈着一枝花,斂了笑容,默默地念着「我是誰?——我替……」

從此,伊順手將花給了他,他登時瘋魔了似地歡天喜地。特然說了一聲「謝謝你」。

伊——伊仍舊默默地……

一九二O,十二,廿七,上海

浣紗女

。玄廬

清水池塘鴛鴦宿,

浣紗女郎行蹤獨。

情人心裡百樣嬌,

杵敲紗——心敲情——聲聲慢——聲聲續。

水定不揚泥,

心躍躍,為別離;

莫道別離苦——

無限相思,全仗別離維持住。

古衣道貌富心機,

文綉膏粱藏詐氣;

難得保持盈盈一池水,

鏡面朝天天作底。

池水吞面面如花,

輕漂慢杵微微搓,

微微搓,恐驚水上波——

又恐翻起泥來污了紗C

一九二一,一,六,上海

小說三篇

願你有福了(Estu benata )

O波蘭顯克微支著周作人譯

有一回,在光明的夏夜,聰明而且偉大的克利須那(Krishna)入了冥想,又說道:

「我以前想,人是地上最美的所造物,但是我錯了。現在我看見那蓮花,被晚風所搖盪。他比一切的生物要美多少呵!他的花瓣正向著月的銀光開放,我不能將我的眼睛離開他。」

「是呵,在人類中間沒有這樣的東西!」他嘆息著重復說。

但是過了一刻,他想——

「我--個神——為什麼不用了我的道(Vorto)的能力,創造一個生

物,使他在人中正如蓮花的在花中呢?這樣使他為人與地的喜悅罷!蓮花,你變形為一個活的處女,立在我的前面!」

水波微微的顫抖,正如被燕子的翼所觸著,夜色愈加明亮,月在天上照的更為強烈,夜畫眉叫的更響,但又忽然的沉靜了。於是那個法術完成了:在克利須那的前面立著一個人形的蓮花。

神自己也驚異了。他說——

「你本是湖中的一枝花,以後你便成為我的思想的花,你說來!」

那處女低聲說起話來,正如蓮花的白的花瓣,受著夏天微風的接吻的時候,切切私語一般。

「主呵!你將我變成生物,但是你吩咐我在那裡居住呢?主呵,你要記得,我還是一枝花的時候,每遇見風的呼吸,我便顫抖,收斂我的花瓣。主呵,我怕霖雨和大風,我怕雷和電,我還怕太陽的灼人的光。你吩咐我為蓮花

的化身,所以我還保存着原來的性質,現在我怕那地及地上一切的東西。」克利須那舉起他聰明的眼向著空中的星,暫時默想,隨問道:

「你願意在山頂上生活麼?」

「那裡有雪和寒冷,主呵,我怕呢。」

「那麼……我將在湖底為你建一所水晶的宮殿。」

「在水的深處有大蛇和別的怪物遊行,我怕呢,主呵!」

「你喜歡無邊的大野麼?」

「呵,主呵!旋風和電雷踐踏過大野,有如野獸的群。」

「那怎麼辦呢,化身的花?哈!在遏羅拉(Ehra)的洞窟里,住著神聖的隱士們。你願意遠離世界,住在那些洞窟里麼?」

「那裡是黑暗,主呵,我怕呢。」

克利須那坐在石上,用一雙手支著他的頭。在他的前面立著那處女,顫抖而且害怕。

這時候朝陽的光已經漸漸的照到東方的天空。湖水、棕桐和竹子,都似乎鍍了金色。在水上有薔薇色的鷺旗、藍的鶴、白的天鵝,在樹林里有孔雀和孟加拉雀,都合唱似的發出鳴聲。此外又伴著綳在珍珠貝殼上的弦索的音和人的唱歌聲。克利須那從默想中覺醒過來,說道:

「這是詩人伐爾密基(Valmiki)在那裡禮拜太陽的初升了。」

過了一刻,遮住那些葛藕的紫花的帳幔已被推開,伐爾密基在湖邊出現了。

詩人見到化身的蓮花的時候,他止住了奏樂。珍珠貝殼慢慢的從他手裡滑下,落在地上,他的兩臂挺直的垂在兩旁,他無言的立著,彷彿那偉大的克利須那已經將他變成一棵水邊的樹了。

神見詩人對於他的創作的這種驚嘆,他很喜悅,說道:

「伐爾密基,你覺醒,且說來!」

於是伐爾密基說道:

'、……我愛……」

這是他所記得的唯一的話,也是他所能說的唯一的話了。

克利須那的顏色忽然光明起來。

「可驚異的少女,我現在替你在世界上尋得一個適宜的住所了:你住在詩

人的心裡罷!」

伐爾密基又復述道:

「……我愛……」

全能的克利須那的意志,神性的意志,漸使這少女向著詩人的心。神又使伐爾密基的心透明,如水晶一般。

清明如夏日,平靜如恆河的波,少女走向為伊預定的聖殿。但是伊向著伐爾密基的心裡更深深的一看的時候,伊的顏色忽然變了蒼白,恐怖包圍了伊,有如冬天的冷風。克利須那驚詫了,他問道:

「化身的花,便是詩人的心,你還怕麼?」

「主呵!」少女答說,「你吩咐我在那裡居住呢?在這個心裡我看見帶雪的山頂,水底的深淵,充滿著怪異的生物,大野以及旋風和電雷。遏羅拉的黑暗的洞窟,所以我又怕呢,主呵!

但是和善而且聰明的克利須那答道:

「化身的花,你安心罷。倘若在伐爾密基的心裡有孤獨的雪,你便為春天溫暖的呼吸,將使他們融化;在那裡有水底的深淵,你便為這深淵里的珍珠;在那裡是大野里的沙漠,你便去播種幸福的花;在那裡是遏羅拉的黑暗的洞窟,你便為黑暗裡的日光。」

這時候伐爾密基才回復了他說話的力,接下去說:

「而且願你有福了!」

顯克微支(Henryk Sienkiewicz,1846-1916)的事情,我在《域外小說集》及《點滴》上曾講到一點,所以現在不再說了。這一篇是據波蘭人格拉波夫斯奇(Grabowski )的世界語譯本譯出,本來載在《萬國文選》里邊的。我們從這一篇可以看見他在理想的寫實派以外,又是一個純粹的抒情詩人。伐爾密基(Valmiki)是印度史詩《羅摩衍那》(Ramryana )的作者,被稱為「第一詩人」(Adikavi),大約生在基督前四百年。羅摩是印度傳說中的一個大人物,說是毗涅奴(Vishnu)的第七次的化身,第八次的是克利須那,第九次便是佛陀了。這篇小說和以下兩篇,性質上並沒有什麼聯屬的地方,只因為都是從世界語譯出,所以並作一起發表了。

一九二零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記

世界的霉(La ahimo de L'mondo )

O波蘭普路斯著周作人譯

有一天,我同一個植物學家在普拉微(Pulawy )。我們在西北拉公園(La Slbilla ),坐在板凳上,正當大岩石的底下,石上滿生著苔類或霉,關於這種生物,我那博學的同僚曾經專門研究多年了。

我便問他,觀察這些不規則的斑點——蒼黑的、灰色的、綠的、黃的或桂黃的,有什麼趣味呢?

他不相信似的望著我,但隨後知道這站在他面前的人並不是專門家,他就說明給我聽——

「這些你所見的斑點,並非無生命的污物,卻實在是生物的團體。雖然肉眼不能看見,他們生產、移動——不過我們看他不出——舉行結婚,生殖子孫,終於死亡。

「還有可以注意的,他們也組織類似的社會,這便是你所看見的各色斑點。他們為後代子孫安放基礎,分布,在新領土殖民,而且互相戰爭。

「這灰色的斑點,同手掌這樣大,在兩年以前,不過一個四格羅什的銀錢模樣罷了。那蒼黑的小小的斑點,一年前並不存在,是近來才從占據岩頂的那大塊的斑點分來的。

「這兩塊斑點,黃的與桂黃的,他們正在開戰呢。黃的從前是很大的,但是他那鄰人漸漸的將他趕走,將他的地面佔去了。你又看那綠的——看那蒼黑的鄰人怎樣的正在侵略他。在那綠色基地上面,你不見有些少蒼黑的點和線,和小鳥麼?……」

我說道,「這頗有點像人間的情形呢。」

植物學家答說,「不,這不盡然。在他們社會里,缺少言語、藝術、科學、意識、感情,總而言之,就是他們缺少精神與心,這是我們人類所獨有的。他們做這些事,是盲目的、機械的,沒有同情,也沒有反感。」

新青年

幾年之後,一天的晚上,我又在這岩石的旁邊,在月光底下,觀察這幾年來的變化,在各種的霉的形狀大小上面,有怎樣的不同。

忽然有人推我。這正是那個植物學家°我請他坐,他卻仍舊站在我面前,彷彿將月遮蔽了,又喃喃的低聲說了幾句話。

那西比拉公園、那板凳和岩石都不見了。我覺得周圍都是微弱的光輝,與無限的空虛。我回頭側向,見有一個似乎學校地球儀的東西,正同我們剛才站在近旁的那塊岩石一樣大小。

那圓球慢慢的回轉,逐漸顯示出新的地域,或是亞細亞大陸和小小的歐羅巴半島,或是亞非利加,南北亞美利加……

我更用心的看去,見在這住人的大陸上,有許多斑點,蒼黑的、灰色的、綠的、黃的或桂黃的,正同那石上的一樣。他們都由許多不大能夠看出的小點聚集而成,彷彿是不活動的,但實在是慢慢的在那裡動。每個單點向前滑走,在一時間內不過二分弧度,而且並非直線的,只是環繞著自己的運動的中心,顫巍巍的盤旋上去。

那些小點聯合了,分散了,隱滅了,又走出在球的頂上了。但各個小點的形態,並不值得什麼注意,只是那全個斑點的運動很有重要的特色。他們縮小了,或者長大了,在新的地面出現,互相侵入,或被逐出在原來占據的地位之外了。

這球只是旋轉著,我覺得他已經旋了千萬轉了。

我問那站在我旁邊的那植物學家說,「人類的歷史也應當是這樣麼?」

他點頭,表示承認的意思。

我道,」也罷——但那裡是藝術、科學……」

他陰郁的微笑。

「那裡是意識、愛、憎與各種欲求呢?」

他低聲笑道,「哈,哈,哈!」

「總之,那裡是人類的精神與心呢?」

「哈,哈,哈!」

他的舉動使我發了怒。我追問道,「你是誰!」

一剎那間,我看出又在園里,在岩石的近旁,石上許多不成形的斑點,正浴在月光里。

我的同僚不見了,但我因了他的嘲弄與陰郁的態度,已經認識他是誰了。

普路斯(Boleslaw Prus)本名格羅伐支奇(Alexander Glowacki ),是現代波蘭有名的小說家。據訶勒溫斯奇(Rocewinski)的《波蘭文學史略》說,「普路斯是一個樂天的藝術家,偉大的造形的才人,實證主義的門徒。但這派的束縛過於狹窄的時候,他也擺脫了——精密的科學的老手,有強盛男性的情感的文人。他所作的《哨兵》(《Placowka》)和《回波》(《Powraeajaca Fala»),都是感情的綜合,同樣的綜合法也見於《泥人兒》(《Laika》)、《法老》

(«Faraon)))諸書。《法老》是敘述少年君主想在古來承認的秩序之下,應用他那高上的正義理想之無效的努力。這部書巳經遍譯成歐洲各國的文字,在這書黑普路斯可以說是達到他完全的內面的和諧了。」凱拉綏克(J.Karasek)在《斯拉夫文學史》卷二說:「在普路斯看來,人生是一個謎,他所想解決的,•但在顯克微支卻以為是色彩、人格和活動所合成的合奏。從現代的批評說來,顯克微支是個性派,普路斯是綜合派了。」

這一篇也是據格拉波夫斯奇世界語譯本,從《萬國文選》里譯出。

一九二。,九,二十八。譯者附記

一滴的牛乳(Guteton da lakto )

O阿美尼亞阿伽洛年著

周作人譯

在B村裡,只有一家還沒有睡覺,是夫婦和他們的很小的小孩。

天氣很冷,這幾個窮苦的人,只是發抖。那母親竭力將破爛布片去遮蓋小孩的裸體。伊苦心的想用了這些,將他漸漸冷下去的身體溫暖轉來。但是無效!這些布片不夠包裹,可憐的母親絕望了,只能彎著身子蓋在他上面,想保護伊的兒子不要吹風。

那父親在這時候,用了沒有表情的眼睛,看著周圍進行的事情,忽然似乎蘇醒了,脫下他破碎的長衣,蓋在小孩上面,於是自己成了完全赤背了。

無限的大悲哀,奪去了他們寒冷的感覺了!

「阿母,一滴的牛乳!」小孩忽然叫喊起來,張大了眼睛,隨又合下。他們兩個人互相望著,後來忽然哭了。

妻說,「你去敲人家的門看,是一個基督教徒——去求乞一滴的牛乳給生病的小孩。」

「半夜裡哪裡去呢?大家都睡了,誰肯給我開門呢?」

於是又是沈默,只有蟋蟀在洞里低聲叫著,小鼠咬他的食物,冷風接連的從裂孔里吹進來,噓噓的叫。

「一滴的牛乳!」小孩又叫了說,張開眼睛望著他的母親,隨又合下了。

兩人又互相望著,眼裡滿了眼淚。男人這回並不說話,擦去眼淚,深深的呻吟,站起,拿了他唯一的武器---枝細小的行杖,和牛乳瓶,走了出去,

就是他原來的狀態——半裸體,也沒有帽。

那裡去呢?月亮用了它的冷光,照著全村。但他能尋到一個認識他的人麼?他暫時忘記他為什麼站在這里,而且夢想已經將他送往哪裡——往他家鄉的小舍,親愛的田野去了。他又看見他那小小的瑪爾太(Marta)與紅面頰的那梭(Naso )o

所有死掉的人們,也都在那裡休息著……

「一滴的牛乳!」這聲音又在他耳邊響了起來。他發抖了,現在必須去尋牛乳了。

他走到一家門口,里邊住著一個老年的寡婦。他站在門旁,想道——敲呢,不敲呢?倘若有人出來,侮辱他呢?而且他不是外鄉人麼?

「一滴的牛乳!」這句話逼迫著他。這是他小孩的最後的希求了。他忘記了恐怖與羞恥,便去敲門。

敲門的大聲和狗的合叫,一齊聽見了。

他又敲了一回。末後,院子里出來了一個老女人。伊問道,「誰呢?」

外邊答應說,「小祖母,是我——阿美尼亞人,基督教徒,外鄉人。看神的面上,請你開門!」

老女人開門,看見一個不戴帽的赤背的男人,嚇的大叫,急忙關了門跑進

去了。

他在這口寸候,才知道自己的裸體,和可怕的形狀。

他又敲間壁的門。一個男子來到門口。「

他對男子說道,「我是基督教徒,從渴血的地方逃來的,我的小孩正在垂死的苦痛中,想得一滴牛乳。請看造物主的面上,給一點罷……在去年現今的時光,我們也有許多牛,但現在一切都沒有了,而且非常的需要一滴的牛乳。」

這請求十分動心,這形容又很悲慘。那村人拿了一瓶牛乳給與他。這不幸的人急忙向家走去。他拿了這樣難得的無價的液體,同寶貝一樣的珍重。他用了他睏倦的兩足的餘力,向前飛奔。但他在夜的寂靜中間,忽然聽出他妻的傷心的叫喚。

他幾乎跌倒了。那可怕的、悲劇的末出,現在顯然已經完結了……

他的妻只是哭著,拔自己的頭發。在伊的膝上永久安靜的睡著那個小小的人——他在這被詛咒的世界上,活過的日子雖然這樣少,卻是看見、感覺,又擔受過這許多事。

但那月光仍舊是明晃晃的照著這一切惡運的、不幸的事情。

唉,你有什麼東西不照的呢……

阿美尼亞是小亞細亞的一個小國,只有二百萬的人口,向來為土耳其與波斯所分據。他們雖然也是伊蘭人種,但因為是基督教徒,所以為回教的人所恨,到現在還是屢遭虐殺,阿美尼亞真可以說是殉道的國了。這篇的敘述大約便是虐殺時代的難民的生活。著者阿伽洛年(A.Agaionjan)的身世雖然不詳,料來也是現代的人。阿美尼亞的著作,因為文字難解的關系,外國傳譯的極少。十幾年前我曾見過一部小說,名《暴風雨之前》(《Before the Storm»)現在書已遺失,連著者的姓名都記不起了。近日在愛斯普列忒編的《萬國小文選》里,看見達列陀夫世界語的這一篇的譯本,非常喜歡,便將他翻譯出來。承孫莆仲先生借書給我,使我能夠譯出這篇,我很感謝。

一九二O年九月三十日記

一封公開的信給《自由人》(月刊)記者

O勃拉克女士(Miss Black)著雁冰譯

敬愛之康拉特伊斯脫門:

你那篇分析羅素的對勞農俄國的反動底文章,名為《尼采柏拉圖及羅素》({Nietzskhe, Plato and Bertrand Russell))登於《自由人》月刊九月號的,我已經帶興趣地讀過了。關於這文題的美國人的批評,我所見的,僅有這一篇是就眼前事實講,不嘵嘵於黨派的口頭禪。

因為我是熟知羅素的,知他的著作也知他的為人,而且因為我也去過俄國,即在他去了之後,而且因為我也是一個「共產黨但是——"(Communist but—)(按:此是引用羅素《游俄感想》中的一句,原句似為「我到俄國自信是個共產黨,但是既到俄國,卻找不到一個共產黨」),所以我想,對你說幾句話,或者是於我有用的。我一定先得謝罪我這篇投稿寄郵太遲,但是當我見你那篇文章的時候,我正在赴中國的途中.現在方到了中國。

我不打算一一替羅素辯護,但是你所攻擊的各點,有許多處,我打算替他辯護。尤要辯護的,是大多數共產主義鼓吹者將用以反對他而亦即你所構成的那一點,這就是所謂,依馬克思的公式,他的心是連帶於他財產所在的那一方,他的意見本是中產階級的,因為他的利益是中產階級的。我以公平對你,我承認你不是全以這一點為根據去攻擊他,但是我倒喜歡先把這一點提起來說一說,因為這是顯然的而且照例的。

無論何人,凡熟知羅素及其著作的,都知道羅素對於此次大戰的態度初不顧到階級的或個人的利害,而且都知道他不是那疾忙遮飾,想出些理由以自掩膽怯的人。而且他對於布爾札維克主義的態度,說句公平話,正表示那同一的嚴苛、勇敢和公正的性質,如彼在大戰時所表示的態度,這是你現在亦想否認的。反對民族的群,比諸反對他自己底前進的社會主義思想家的特殊的群,所需勇氣可以低減了許多倍。他視為比太平洋派的反動有意思得多的努力奮爭(此字恐是指俄國勞農政府對付一切困難、外患內擾的努力奮爭而言一譯者),就是他自俄歸後心理上煩悶的原由。指望前進的政治家能容易

地了解他對於戰爭的見解是公正的、不錯的,既不是自然的事,則指望那些和這「奮爭」有切已利害關系的人們能對於他應用特殊分析方法以解剖這奮爭的見解表示公平或可愛,當然也不像是自然的事了。自此以前,他既是個獨往獨來思想者,繼此以後(將來),恐怕他將成更孤獨的思想者了,而且據我看來,這就是所以表示他是超然於階級的利益,並且有十分異乎尋常的膽量。

一言以蔽之,羅素是一個苛嚴的、批評的、分析的有福爾太(Voltaire)般性質的思想家,而且有福爾太般的聰明,實是一個健全的自由思想家。這樣的人們是異常稀有的,而且是極端少同調的,任何階級黨派或信條,他們都不合的,而且永是受人懦和愛的泉源。福爾太的盧騷批評會不得其同時人的一顧,但是後世人卻還他一個公平了。

我很知道和福爾太比較是危險的,而且將更促馬克思派的人再來申說羅素簡直是中產階級社會時代的人,但是他們卻錯了,正如他們的經濟學說不無錯誤一樣c福爾太的思想是從他那時的經濟制度產生的,而且是最佳的出產物:但是他有出乎十八世紀自由觀之上的特點,就是信智慧與科學,並一個科學的懷疑主義,那是使他成為不朽,且不僅是他一時代的不朽。羅素也有這科學的特性,而且也就是這科學的特性是羅素在哲學上和政治上並很重要。在進一層說,也就是這科學的特性,據我看來,你是批評著的,因為你說他是「絕對真理的最後擁護者」中的一個,並以為他不喜布爾札維克的理由,是因為他們不是「哲學的、民主主義的,或柔和的」,確實「科學的、惟效率是視的,並建立知識與品格的貴族階級的。」

這就剛巧相反了,因為羅素不喜布爾札維克的理由,正因為他們不是科學的,不是講效率的,正因為他們是哲學的,或竟是宗教的,並且有宗教上的柔性和感情作用,雖然這不是個人品格上的。

至於「知識的與品格的貴族階級"一語,我欲放在後面再說。我欲先說個明白的就是所謂科學的意義,以及科學的政治上應用。.

你說的羅素是一個擁護「絕對真理」者,你不曾分清楚他是個舊派的形上學者呢,還是個相信絕對的人。我姑作你的意思是只以為他不是一分實驗主義者,這就是:他相信真理是獨立的,和受人信仰與否不相干(曉得了這個,許多人或者要被引得相信他所寫的小事情,例如他在俄國吃什麼,和什麼人講話.信仰真能構成十分奇怪的事,常可以代替物質生活的必需品,現在更能變一個不知道有封鎖的鄉農成一個腐敗的門塞維克首領,並變魚羹為黑麵包與茶。但是,一個非實驗主義的不可撓屈的頭腦如羅素者,對於這些暗昧的變遷是不會覺得,亦是一定無疑的)。(原作者註:我此言是對F.D攻擊羅素的話發的,F.D的文字也見你們的九月號上)

讓我們重復回講到科學特性罷。在科學頭腦的人看來,馬克思的學說是一個須得用批評眼光與考察底未定的假說,所以布爾札維克,第一個實驗馬克思學說的,也是須得用批評主義來考查的。但是實驗主義頭腦的人們以及俄國的共產黨可就不然,他們打算

以宗教的教師待馬克思,罵那些不肯照樣做的人。

這就是羅素所抗議的,第一,因為他以為,如彼已經在《到自由之路》所指出的,馬克思主義內很嚴重的罅漏,即在不顧到純粹的權利慾和財產欲是不同的;第二,因為一個教義的宗教劫持,每每欲減少實在的感覺,具體事實的感覺如你所指說的,而使人不能不直接在他方式之內做事。所以,如果布爾札維克也有了那個科學特性,也有了那個對具體事實的感覺,如彼西方的擁護人所要求於他們的,則他們必不致不覺得,在採用馬克思的時候,馬克思的原理是要應用在工業已開發的民族,而不是應用在仍有百分之八十五無知識農民的民族的,而且,尚有一層,在馬克思的見解,以為共產制度的引進只能在資本主義發達時代之後。處置他們這問題的科學方法不是經過長期的與資本主義的發達相傳俱進的教育與宣傳,便是因於地位的迫切而在時機成熟之前便被逼上權位,,漸次引進了重大的變更。但是這時也許要暫時不能不承認擔負償還外債,而且對付倔強的農民時也一定不得不暫時犧牲了幾許共產主義的原理。這兩者之中,沒有一件是會到英雄的宗教的頭腦里求勝的。同樣的原理迷惑又得見於他們處置別國的革命運動時c不曾研究該有關國的經濟地位和民族心理,他們便打算迫起一個立時的暴烈的革命,處處要照看他們自己的老樣抄。成功的機會似乎完全被忽視了。他們的西方的擁護人也自露出是相等地輕信的與宗教的,因為他們老以為俄國是一個夢國,有理想的國家和理想的超人的市民與治者,初不想一想那邊的情形和此地西方現在的情形是不大相同的。事實應被那些有誠懇的願望欲依照科學原理以改善社會組織的人們考查,可是關於俄國的事實,現在還是遠離於理想的條件,便是布爾札維克首領引進共產主義太早,未等到俄國工業的成熟確有需共產主義,而即引用,以至他們逼得仍以資本主義的專制手段加於無識而不願的人民,而這也是他們所以不能幫助歐洲昔盛而今衰的諸國底形似(共產政府)的政府了。因為這緣故,他們的進行一定不能結晶成為一個全世界的永久共產政府的模範。

共產主義被用如苛慮的宗教底危險,我是知道不能說的太過分鄭重的。依我的見解,以為毀壞了全體的工業組織而降世界為野蠻主義,在可怕的內亂中,這是能自敗其目的的。如辯者以為只有用了宗教的信仰方能鼓動人類,我可以答道,宗教是偶然的、壓制的,而且在政治上又常是破壞的,至於科學進行,雖然慢些,不甚易見的,卻是永久的、解放的,而且老是建設的。自由思想的進行給出一個榜樣來,雖然這是不無阻撓的,而且沒有組織的,卻是並不見得是不快些、不穩固些。他能勝利,都只為他貢獻出前此不會夢想到得自由與發展的可能,而且也因為有知識的人們的願望都是宗教方面轉移向科學問題的考察研究了。最初這思想的自由是一個理想的而且是合理的觀察,現在,已變成實用的與本能的了。

我相信共產主義的理想是合自由思想一樣地清澈而猛烈,一樣地無敵而無解答的,而且一樣地領受快樂的承認。這也是要從理性的范圍到本能的范圍,而且這時機將要到

來,只待普遍地承認了經濟利益不平的壓迫是合壓迫特殊的信仰——對於神的或將來生活的——同一不合理的。

但是,欲求其一定能到這時機,而且不是偶然地一現,則宣傳不信產業是重要的話,應比呆版的重行分配產業,更重要些。因為重行分配必須根據於社會中的一般意志所忍受的。現在是資本主義的工業做了暴虐的宗教,他的中心教義是私有產業與財富自由權的重要。共產黨的目的應該是創造一個社會,在其中的男女望以此教義與可笑。這社會中的男女對於經濟平等的觀察是本能的,他們望有經濟平等,猶如望發展工業而不以發展工業的本身,或一般的奢侈,視為目的,但以此為發展社會到更高些的一個手段。如果共產主義主點只在貨品和生活的機械化,而且如果共產主義想用刀與火威嚇大多數人,以自立其腳步,則共產主義就不免墮入資本主義教義的機械中並採用它的方法了,由是,共產主義自證不是科學的進步而只是這工業主義的暴虐宗教的別一面目罷T,我們是盼望從這一個的自由,而且從這一個自由思想家將使世界自由,在自今以後的幾百年或竟幾千年。

這些,實在是定要遇見而不可免避的事,除非有一些共產黨能努力,從此時此地起,分別什麼是科學的,什麼是宗教的邪僻的,自外觀以至理想都要這樣分別。

例如馬克思,你以為列寧的恪遵馬克思教義正是科學的政治家的精神,而不是徒奉傳說復制的門弟子可比,那你就有意的或無意的把馬克思的學說抬高到一個地位,和牛頓的宇宙論收束人們的信仰一般了。但是沒有一個科學者會堅持牛頓所發現的絕對的真理,不許有人來批評他。如果有這樣的科學家,恐怕現在真會有騷動發生,要把那個愛斯坦因(Einstain)置於死地了。如果馬克思的學說是確實地普遍地真理性的,列寧他自己便不能成立,因為他的不能出乎中產階級理想之外,正如行星的不能出於軌道之外呀。如果你固著粘附於馬克思的假定,你或者會以為列寧所自信以為被經濟動力所鼓勵的,實在是不能被鼓動。馬克思實是科學的「哲學化」或「宗教化」的一個頭號的榜樣,這是我所欲批評的。馬克思的經濟動力理論,是大致不錯的,雖然也有顯然的例外,有加此方式以限義解釋之必要,但他的資本集中理論簡直是科學的。不過他對於將來革命來時的路子以及世界進步的路子的一切觀念,卻是如此「形而上」的性質,從黑格爾學說出來的。並且是迷信的非科學的,和基督教的神論一樣。

正如實驗主義一樣,以科學的術語作護符,卻護住了宗教行動的出路,馬克思亦是如此,躲在同樣的外殼下,試欲行用他對於全宇宙的形而上的解釋。他就是用這手段把自己推薦給那些頭腦喜歡簡單和綜合的人們。

忍受馬克思如一宗教的教師正見得現代的宗教基礎是實在的。人們常欲把他們的社會的與政治的制度建設到和他們所信得宗教一般地相合。負有國家責任的人們,總努力欲把他們的行為納為他們所覺得以為是上帝對於宇宙的行為底模型內。猶太人相信他們的上帝是竭力欲剿滅別民族的上帝,所以他們覺得剿滅別民族也是他們的職務。中古

新青年

的基督教義謂上帝是更造為福人的專制王與可畏的暴君的,所以中古的王或帝都自命有「神」權,向這方面做去。有時候,他原也很顧到他的臣民中的個人利益,更通常的是虐待他們,但是他並不以為是代表上帝的意志。正因天上有諸級的天神,所以世間也欲有高高下下的階級。照這個觀念,善即順從上帝以來永久福佑之意,而欲得暫時的福利,則應順從上帝在世間的代表,就是人間的帝王了。

自從牛頓以來,宗教思想漸漸欲借所謂「第一義」之說來做護符了:上帝僅僅是個鍾表匠,或是一個做影戲的司機人,轉動影片盒的柄兒的,不能密切有關於個人的生活,或關於個人的願望。上帝是那支配宇宙的一切律令的根源,這些律令是極端的不是偏頗的,對於人類不能比對於其餘眾生好些,都是受到一樣看待的。我信這就是一般近代思想中的本能的宗教,雖然沒有形成一種教義,卻已統治了人們的想像。和這個一起來的,就是熱烈的信仰物質的固定與重要,這又是從牛頓的地心吸力說抽引出來的。善,或竟是貨物罷,總是到那足知自然律的工作,因以獲得物質的榮盛底人們的手裡了。

近代的國家論也是和古代的一般,是從當時流行的宗教觀念內抽引出來的C治者,或是一群的治者,是被視作時鍾上的科學的開鍾人(換轉鍾簧使鍾走的人),他依照了某種固定的律令建造社會,處理物質的分配,完全不顧等級或階級,個人的祈禱,或舊有的道德標准。這是,我想,你所謂「倫理辯論的除外「罷。

由此觀之,代替了帝王的「神」權的,有帝王的「機械」權了,而反對這機械主義的便是可惡的邪說。對像列寧一流的人下批評,簡直是和批評無偏頗的「第一義」一樣的不心理,因為他們並不負社會騷動——那是因撥轉鍾簧而起的——的責任,正如上帝不負那在他處置得很好的宇宙中所偶起的地震底責任一樣。不但如此而已,反對國家是為人而設,卻非人為國家而設的,正如彼以為宇宙是上帝所創造為人類之安宅者,同一做迷夢。對於這兩種的話,我門只有嘆息,情願創造主會費工夫做別事,不要創造了。

我不信這話加於俄國共產黨及其擁護者有什麼不公平。便是加於你的反對羅素的文章,亦沒有不公平。

我反對這種國家論,第一是因為我以為人類的幸福是關於人類社會的構造;第二因為這正和牛頓宇宙論的宗教的解釋一般,沒有把第一義的性質和根源說出。

但是我在往下辯論之前,我倒想先簡單說一說近代的科學已經多少地改正些對於宇宙的態度,而且或者也稍稍引進一條路,去建設一個全然新的政治觀念了,如果我能辯論凡造成牛頓學說所到的效果的任何事。

牛頓的學說(和馬克思的一樣,雖然我不願把這比較說得太過分),在不可解說的現象底形象,有小而多的罅洞,愛因斯坦欲解說這現象的努力,不能證實,舊觀念,卻把來全體破壞了,舊時所謂物質在絕對的時間和空間運動而合成有秩序的宇宙這觀念,完全被破壞了,舊時所謂「不可變動的自然律」,大部分只是人類的習慣法,譬如說定三尺為一碼這一類「法律」罷了。這話卻也並非謂愛因斯坦的學說全本和牛頓

的反對,愛因斯坦的學說只是改正牛頓說的錯誤點罷了,但是這訂正可就把我上文所說的近代誤謬世想的根本底物質的固定與重要這觀念打破了。

愛因斯坦的學說引科學家去猜疑,推想自然律——如果能為人類智慧所發見與理解——不是合理的整列的我們腦力能猜想到的習慣法。

近代心理學的工作也在人類本性的分析上指出同等並行的發展。近代心理學已不識人類是理性動物這舊觀念了,並且說明理性的思想不是能統治的,卻僅能做一個校正本能動作的東西。不像馬克思派,既應用他們的學說在自己的一方,且又應用到普遍的世界。

羅素在心理學及物理學的文章,遠不屬於十八世紀的學派C是直接地受這些近代的科學發展的鼓動的,而且他的自由觀念和縮小公共的以及私人的權利至最小度的觀念,我信是,和愛因斯坦的學說一樣,想像地從這些所熟習的新理想抽出,卻不是從舊說的自由主義來的啊。

我能想像將來的時代也要是同樣的想像的轉變時代,而且或者包含有完全的,非理性的,非物質的,而是徹底科學的國家論,馬克思主義要被視為基督教的神道學呢。

這些假定的建設自然尚未為足夠堅固的棒兒可以措擊反對者。我說著他們也不過指出世界上已有這些新思想,而且要警告獨斷主義者,如果過去的經驗是算得一些指導的,這些思想也應是可成實結果的。

如果我們不使武斷宇宙中第一義的性質,我們也就從少知道人類革命的第一義了。在這連結第一義的權利和管束人類的本能,那是幾乎和固定物質的宇宙被不可變易的律令統治着這一個信念同其始終的,使他們傾向於視自己及如列寧等一流的人為數學的抽象體而不是本來的人類了。照馬克思的教義,凡反對他們者所做的是有待說明的,他們自己做的卻是永遠有理的,公平的,不錯的,而且是為着他們人民的真正好處的Q在事實上,他們是關於尼采派的「知識與品性的貴族」,因為他們不是柔和的,如將繼承這世界Q

呵休矣,伙件伊斯脫門,這是不行的罷。

你盼望像羅素那樣的人,他是貴族出身,而且熟知貴族的辯論,尤熟知英國治者階級在印度的行為的借口,不但止此,他會費大部分的心力在研究近代心理學的著作,比馬克思近得多的心理學者,他對於此次大戰的態度全是受了心理分析學說以及民族本能說的應用的支配:會落在這類的陷阱里麼?無論那個沒有偏見的人,他觀察勞動政客以及無產階級的知識者,總以為他們亦是人類,而且也同受民族本能及人類本有慾望的支配的。你和我,正和列寧於特魯斯奇一樣,是無產階級的知識者,所以我們都望我們一階級的至高無上權。這是我們所以欲用尼采派的共產黨以發明無產階級專擅政治的理論的原因了。

我猜想起來,我們將來都欲變成超於道德的第一義,推此外的一切人納入我們所創造的機械社會內。可是我們中間,卻沒有一個人是單獨的喜歡這個機械的社會。我

們早就在資本主義底下經過了。我們所求的自由與溫和,籠罩在我們機械生活之上,不再能受機械生活的束縛與管理°我們欲為無產階級的治權,不欲為別的階級,我們欲為他們的一個善的生活,並非僅僅能得更多的貨物而已。在俄國的共產黨的專擅政治,不會帶更多的幸福給大多數人,比諸資本主義所帶給的,雖然對於真心盼望一個農業共和國而尚未學會愛好工廠工作的,這是顯然要訓練的。至於在西方各國——那是有受教育的工業人民的——行共產黨的專擅政治,真是無法可以實現,或竟立刻停止實現,如果你試一下。

就使你所欲的是貴族政治,為尼采式的,你讀了柏拉圖,他是一個高而老的王黨,欲平民永在平民的地位,在和資本階級聯絡的,這也是不能。英國的治者階級,而大戰時露出他們超人的能力,智慧與英雄行為,美國的托辣斯大王也用了幾於是用樣多的勞力與犧牲做他們的事,正和共產黨的迪克推多忠於國家一樣的。對於這兩個例,羅素欲說他們的動機同是一個,就是不為愛財產,卻為愛權力與制人。羅素所以終以德謨克拉西為政治理想,即是為此。而且我可以加一句,神父的馬克思也是相信這個的。

我一定的謝罪這封信太長。我的辯解的理由一定得被確信,並望能了解我相信這問題的重要,以及事實上我比大多數別人更能懂得羅素得見解,因為我是跟羅素之後游俄的書記,而且最初我也是誤會着,曾為你一樣,寫下一句「中產階級的人道主義的教授」。

但是如果我不能確信他(羅素)有更大的事情比這個,我也不會以為值得費我生活中的一年和他同在北京了。

北京國立大學,一九二O,一O,二O

都拉勃拉克

廢止工錢制度

O高一涵譯

這是柯爾(Cole)《實業自治》(((Self-Government in Industry)))書中的第四章。柯爾是英國同業社會主義(Guild Socialism)中一個健將。同業社會主義的骨子:積極的方面是主張實業自治,消極的方面便是廢止工錢制度。柯爾這篇文字可算是這派對於這種制度具體研究的代表。

譯者附註

一、報酬和工錢

我們都知道批評全國同業組合經濟學的人以為「報酬」(Pay)和「工錢」『(Wages)省是名義上的區別,不承認「廢止工錢制度」為合乎道理的和實在能行的目的。他們誦常說知於所做的勤勞,對於公民身份,應該有一種招酬的形式。這種報酬或叫作「工錢」,或叫作別的,都沒有什麼區別。

全國同業組合的人忍受不住這樣批評,因為在他們想來,廢止工錢制度是全國同業組合的經濟的前提。他們並不是只把「工錢」看作報酬的一種形式!直把它看作資本主義經濟的前提之一定的報酬形式。一提到工錢制度,便是說那把勞動當作商品在勞動市場中買工賣工的制度。

要求廢止工錢制度,便是完全不承認勞動是商品,不承認勞動是可以拿到「勞動市場」中去買賣的。他們所說的「工錢」便是兌付商品似的勞動的價格,因此他們便想用別種更好的方法,來代替這種報酬的方法。

全國同業組合家常常認定可以代替工錢制度的不止一種方法,普通的有動產奴隸制(Chattel-slavery ),工錢奴隸制(Wage-slavery )和全國同業組合互相對立,他們對於鼓吹國有,特為指出工錢制度將有同國家社會主義相終始和國家將永遠可以買工的危險。好像現在郵政和電車工人,雖然他們的僱主是政府機關或地方自治體,但仍把勞動當作商品看待,可見得便在集產主義之下,一切勞工也可以這樣看待的。他是可以這樣,也可以不這樣的。

新青年

國家萬能,可以用法令廢止地租利錢紅利,在平等的基礎上報酬工人,不用這工錢制度。或者不這樣做也可以。國家社會主義沒有廢止工錢制度的保證,自實際上看來,大概都是不廢止的,因為國家社會主義和工錢制度沒有直接的沖突,但是工錢制度是資本主義一切專制的根本,只有在這根本上直接打擊才可有效。

全國同業組合家最注意的工錢制度的特點有四,現在且用極簡單的話說明之:

(一)工錢制度把「勞動」弄成抽象的,使他同勞動者分開,結果可於勞動者之外去買賣勞動。

(二)因此,賣工的人只在資本家買工而有利益的時候才可以得到工錢。

(三)賣工的人為得到工錢便把生產組織的一切支配權都拋棄了。

(四)賣工的人為得到工錢便把他對於勞動出產品的一切處置權都不要了。

倘若廢掉工錢制度,這四種墮落身分的特點必定要廢止,全國同業組合對於工人至少要有下列幾種事體的保證:

(一)作人類看待,作人類報酬,不得單把有用的勞動力當作活的器具,在勞動市場上有一定的需要。

(二)因此,對於就業和失業,對於有病和無病,都要有一樣的報酬。

(三)由工人團結起來來管理生產組織。

(四)自己工作的出產品的處置權也由工人協力行使。

以下且順序把這四種要求分析出來;但是第一要把妨礙我們經濟學應用的誤會弄清楚了,這種誤會一半是由名詞上來的,一半是由我們所用的解說上來的。

我們說軍隊中人類勞動的觀念高尚,因為他們只得報酬不是得工錢的原故C但是照實說來,軍隊中服務的條件,並沒有不丟開勞動制度的缺點,這是我們所知道的。我們的軍隊是階級的軍隊,兵士對於服務的組織沒有過問的權利,他對於戰利品也沒有處分權,因為這種處分權是划歸秘密的階級的外交范圍。他的「報酬」不是因為勞務市場的情形決定,但是工錢支付的現行標准實在很有影響於他們的報酬數目的多寡——至於除隊費(Separation allowance )及各級報酬和薪水更格外要受影響c我們所說的四個特點之中,只有一件是兵士和賣工的人大不相同的,便是士兵無論在就業的時候,或暫時失業的時候,在疾病的時候,或健康的時候,報酬都是一樣的。所以全國同業組合家常拿兵士的成例,來痛罵工錢制度四大罪惡之一。但是他們並不以兵士的情形為經濟的或社會的極樂國。

他們明明認定這是兵士服務情形的特點,和工錢制度不同,但是在動產奴隸制,也有這樣一種情形。

現在極力解說這一點,便因為這是全國同業組合家常常惹人誤會的一點。軍隊的情形和巴拿馬運河的情形,都使我們的議論被攻擊,因為在這兩種情形之下,比較在工錢制度之下規律更要專制些,工人的服從更要利害些。

這種攻擊實在是確當得很,但是在這種情形之下,廢去工人四大缺點之一,沒有回復到動產奴隸制的事實並不因人家的攻擊而改變。同時又可指出錯認廢止工錢制度的一個要因為廢止工錢制度本身的危險。單廢止和其餘毫無關系的一種要因,事實上的結果將免不掉回復動產奴隸制的危險。

在動產奴隸制之下,工錢制度四個罪惡之二已經不存在了。勞動不是離開工人而成為抽象的,所以就業也不能離開失業而成抽象的。我們對於這種事實不得不反復思量。我們要求定要廢除的,不是四個缺點中的一個兩個或三個,是要一齊廢掉。倘若要使我們的要求有效,必定要把這些廢止的手段放在我們的手中。

二、勞動和工人

以上不過反復把全國同業組合家提出來的工錢制度的重要特徵說明。現在且診察這四個危害實業制度的病症之中第一個病症,想個醫治的方法。工錢制度的神髓便是使勞動和工人分開,把勞動弄成抽象的,雖然不承認人類可以買賣,卻早已承認勞動可以買賣了。

把勞動弄成抽象的東西,乃是往日奮斗的人想使人類自由平等可以實現。他們大言不慚的說人類是不能當作貨物看待,把他權利消滅了,拿代價到市場去買賣,並且要他絕對的歸物主或買主所有和支配。世界上惡憎動產奴隸制以為他是污穢不堪的東西,把他廢掉,使一切人類名義上在法律之前都是平等。但是既不能使法律自己能夠在人人面前平等,乂不能使人人都能夠在資本面前平等。

跟着動產奴隸制而來的便是「工錢的生計」,是「高貴的工錢生計」的前驅。僱工的人家當這個時候知道雇來的勞動比較從前更便宜、更是有效用的器具,自然願意拋棄人身所有權了。有田地的人家想免掉管理田地的責任,想得隨意耕種田地的自由,故很願意把農奴解放。簡單說起來,在動產奴隸制和農奴制底下,資本和勞動的所有權同在一個人手裡,因為土地、資本、勞務'工人都一齊歸有錢的人所有C到了工錢制度一行,資本和勞動的所有權便分開了,因為資本只在少數人手中,別的階級除了他自己的勞動之外,一樣也沒有了。

卜在經濟的方面,變更到工錢奴隸制便是從集合變到分散,便是把生活的工本的所有卜分配於兩個階級。這樣分散的結果,不但即刻使貨物所有權從人類所有權分開,並使其大多數人類從他們自己所有勞動力分離。在動產奴隸制底下,財主把一個人完全買去;在工錢制度底下,財主只能買一個人的一定分量或一定時期中的勞動。

這件事往常好像是非常的進步,有許多地方是已經進步了。但是單就實業說,也有進步的,也有退步的。他承認一切人都有人的權利和無論何人絕對不能做別人的主人的事實。但是同時又妨礙有權利的人行使最重要的自由處置自己勤勞的權利。我們對於由

廢止動產奴隸制而來的一層進步固然不可看輕,但是我們更要完全承認自資本所有權和勞動所有權分開後妨害了多少進步。

有人動不動就說由廢止動產奴隸制而起的革命單是勞動和工人分離。這不但是所有權的分離,並且是趨向於集合方面的實業同時又趨到分散方面。凡是有資本、有工人的人對於資本和工人都有不可爭議的支配權,只有勞力的人便不得不把他們的勞力賣給資本家,有資本的人雖然自己沒有工人,可以永遠支配工人。所以單重行結合勞動和工人,並不是脫離工錢制度的方法,唯一的方法只有使工人得有資本和勞動的支配權。

關於這一點,全國同業組合家的議論和分配主義家(Oistributivists )及白羅克(BeHoc )事實上都是一致。但是當他們仔細研究「所有"(Ownership)和「支配」(Control)的時候,他們的主張漸漸的分離。白羅克主張把資本分配於有勞力的人,全國同業組合家主張資本必定要集聚起來為國家所有。

我們對於這兩個見解的觀察有什麼樣的關系呢?

我的答案要分做兩部,第一關於全國同業組合的全體制度;第二關於變到這個制度的時代。我為什麼主張全國同業組合不給各個有勞力的人一點直接的資本所有權,反能實現經濟的自由呢?因為他們待遇工人同同胞的公民一樣,給他資本共有和資本共管的權利,這便是他行使勞動所有權和支配權的一個保障。換句話說,全國同業組合便含有民治國家的意思。

初看見這個主張的人,也許疑惑我們承認集產主義家的主張。他們一定告訴我,這、是承認國家民治化可以引起實業的自由。4種字義上的關系,我一點也不否認,因為全國同業組合家所抱的主張,除非對於工錢制方本身下迎頭的攻擊,便不能造成民治化場國家。所以一切事體都集注在這變轉的時期和破壞工錢制度所採用的方法上邊。

工錢制度一行,使勞動和資本不為個人私有,而歸幾個人所組織的團體所有。紅利和工錢雖然終久歸到個人手中,但是他們的支配權一方面轉入公司、工團、徒黨手中,一方面轉入勞動組合(Trade Union)手中。所以轉移的問題不能看作個人的關系,一定要看作合同的關系。據我看來,分配主義家的錯處便在他們不承認轉移時代是人類團集的關系。便是承認所有權的個人的分配是一種目的,也決不能拿這個目的作打破工錢制度的方法。

真正的問題便是關於參加實業的勞動組合的性質問題。這種參加對於資本所有權應當不應當要求永遠增加干與的形式呢?或是想在現在勞動所有權之外,更要有完全支配權呢?以上所說的便是表明資本的所有權的支配權萬萬不可不要求的。

我們前邊說過,在全國同業組合之下,這種所有權不是歸同業組合行使,乃是由國家行使。但是全國同業組合家自然不承認現在的國家是可以為全體社會形式所有權的團體。所以關於直接的政策,我們便不得不研究別的問題°在這轉移時期,工人應該有的資本所有權怎樣才可由國家施設起來,工人又怎樣把所有權收為己有,好來建築一個民

治的國家,再把所有權讓歸國家呢?

這個答案是這樣。工人第一事件,最重要的事件,便是要完全得到他們的勞動支配權,同時又要把統治國家的權利,或使國家變為民治的權力放在他們手中,但是如果他們應該要把資本所有權或支配權收為己有,那麼,他們更當在實業界中來極力爭奪這種權力了。

這種觀念的真正意思恐怕還不大明白。這個意思便是在工錢制度未消滅以前多少時期以內,勞動一定要出手來經營實業,並且要採用平常所說的「公共負資本主義的責任」一句話。因為勞動逼迫的結果,資本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國家必定不能獨立去支配實業,同時工人也不見得便能有完全的支配權。在這個時候,從前全國同業組合的著作家所提倡的共同經營的案子可以實用。結果勞動所能做的,只有承認一種共同經營的法子,等到得到十分實力之後,再把他解散。

這個方法明明的有些危險,但是這種危險在設想的時候還少,惟在實用為戰略的時候更多。因為現在還沒有到共同經營的時期。必等到了工人有完全支配勞動權,使資本主義完全顛覆之後,才可見諸實行,但是至少也要有個完全平等的條件。在公共負資本主義的責任的時候,想能夠抵制勞動的危險,除掉平等便沒有別的法子。

但是這樣勞動平等的日子還沒有到來,只有到了工人在礦路工廠中得有實力和威權,完全把勞動放在他們支配之下,才得到這樣平等的時期。這個勞動支配權的擴張便是現前勞動所走的真正的方向。

以上所說的似乎離題太遠,現在且把前邊所說的大概略為說幾句。動產奴隸制是把資本和勞動者所有權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工錢奴隸制是把這兩種所有權分開,並使勞動離開勞動者。工錢制度必定待到這兩個東西重行集合起來,且把資本和勞動通同放在一切人手中,才可以消滅。為達到這個目的,得工錢的階級必定要把資本支配權收為己有。在全國同業組合底下,這種支配權須由國家集合行使,但是只因勞動的實業權力繼續增長,國家才可以化為民治的,故工人要想向全國同業組合的這條路上走,必定要由勞動組合把資本所有權的半分收為己有。

可是如果得不到所有權的半分,斷不可承認公共負資本主義責任這件事,並且得到這樣權利的時期還沒有到。

所以現在工人的事務只有把他們實業權力的基礎之勞動支配權擴大完成起來,集中在他們手裡。

三、保障

因為勞動和資本所有權分開,得工錢的人便失掉保障,這是當然的結果。就大概說,奴隸是安穩的,他的事務是繼續的,他無論是就業、失業、疾病、健康,他的主人

新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負有維持的義務。這種保障是根據於不承認自由而來的無權利的保障,工錢制度便把這種保障一掃而空。不用根據束縛的確實保障,乃用根據不完全的個人自由之不確實的保障。現在我們的問題,便是要重行設下保障,不要再建設確實的動產奴隸制。

在都鐸(Tudor )時代,工人都從農業改歸工業,地主雇不到人去種地,所以那時乃制定法令禁止工人自由改業。

連在動產奴隸制下的同等的保障都沒有,故工人便為僱主所束縛。在我們現在的時代,因為軍需法通過,一時也把許多工人放在這樣的狀態之下。僱主可以不給被僱人的解僱證書,同時可以抑留事務和工錢。現在這種弊病既然改掉,但是受軍需法支配的工人為交換就業的保障,仍然被僱主束縛。自由軍需工人(War Munition Volunteer)和預備軍需工(Army Reservo Munition Worker ),不是受特定的僱主束縛,只受政府制定的僱主束縛。在這種狀態之下,工人得回復動產奴隸制的保障,但是他這樣做去,是把工錢制度所允許的有限制擇主的自由犧牲了。

全國同業組合家一定要打破工錢制度的目的之一,是要重行建設保障。但是他們一定要小心,否則因欲,恐怕不免使工人階級的束縛更加鞏固。現在在改造名義底下,提倡重行建設保障,中間所含的危險便是這件事。

這個提議可分兩部分:(一)主張國家要擔負保障就業的安全和維持失業的生活之責任;(二)主張在就業和失業的時候,工人生活的保障應該由實業的自體直接支持。這兩種提議無論在失業的時候,或疾病的時候,通同可以適用。

在限定的范圍之內,這兩種原則現在都正在實行。一方面有身體保險、失業保險的國家行政,在工人失業條例底下,國家對於失業的人有一定的救濟。又一方面按照保險法和僱主責任法(Employer's Liability Act )、工人賠償法(Workmen's Copmensation Act)我們可以得僱主的幫助。而且保險法中混合的原則,可使僱主在一定范圍以內成為國家的代理人,作國家和工人的媒介。

但是這些策略並不能建設一種保障,這是普通承認的,積極的宣傳要用兩個相反的方法。主張國家活動的人,想教國家根據非出資的原則——就是用租稅收入,來完全擔負救濟失業的責任。對於這種辦法,不但僱主和工人都反對,說官僚對於實業的管理權漸漸擴大,並且工人方面因為勞動完全放在國家支配之下,像現在軍需法和戰時勞動法一樣,也要起來反對的。主張國家活動的溫和派的救濟方法,想把就業的介紹和失業的救濟的管理權放在僱主和工人共同手中,不護國家官吏去干與。於是又有一種反對論,說這就是由那非公共負責或公共監督的團體來動用由租稅收入的金錢。這是一種很嚴重的反對論,因為他很可以破壞我們的計划。倘若公款一定要支出,議會和財政部又要主張由他們監督,果然如此,我們立刻又要受官僚的管束了。

倘若我們先注意反對派的意見,我們更容易對付這種困難。反對國家支配的人——其中如全國同業組合家主張實業自治一樣——想到脫掉這種困難的方法,除r為實業自

身負擔重任以外別無他策。這也不是單為着方便而主張的,因為全國同業組合要為同業組合員就業、失業、疾病、健康擔負責任,一定要設下保障,這是顯而易見的。

這種計划目下還不甚精準,但是大體似乎採取這種形式。各種實業,無論是好事業是壞事業,都應該為他全體的人員負責。失業的人應該由實業本身負責,並以生產的結果維持他們,有病的人似乎也應該這樣待遇。這種原則已經應用於實本家,他無論是好是歹,是做工還是躲懶,都要以實業來維持他。推廣一層,凡是經理的人也已經應用,更推到極大的范圍,連食俸階級都已應用,為什麼工人不能應用呢?工人拿實業的出產品來維持生活的權利應該確立保障,豈不是承認實業民治的最重要的步嗎?

這種計划的危險即在全國同業組合的建設還不能實現的事實上邊。使失業者和疾病者責難同業組合是一事,使他們責難現在所設立的實業又是一事,並且可以使工人完全附屬資本主義更比從前利害些。倘若由資本家擔負費用,便更加一層危險,就是資本主義既已為工人擔負疾病和失業的責任,事實上更可以把工人所有權收為己有了。照這樣情形,我們固然可以打破工錢制度,但是定又要造成一種新的動產奴隸制。

我以為完全由國家救濟失業和資本主義救濟失業均有極大的弊病。但是這種責任無論如何總要有人負的,勞動還沒有到能負責的地位,而且還不能正正當當的要求負責。這里似乎有兩個代用的計策,我們還沒有說過。

第一,有失業保險的「Ghent」制度,用這種制度可使國家對於勞動組合輔助失業救濟的相當的經費。這個制度在保險法底下本居於附屬的地位,他的一個缺點便是國家因為輔助費的代價,便要求極大的支配權。還有一個更大的缺點,便是國家輔助的額數全靠着勞動組合所費的自動的失業保險費多少而定。結果凡是不能以自己的費用保護自己的工人階級便不能得這個制度的保障,並且把大宗保險費責成得工錢的階級擔負也覺得很不公平。這既不是維持失業的普通的計划,尤其完全不能使勞動確實堅定。』

這是全國同業組合家的第一個目的之一,因為勞動不確實,便是妨害BlaekLeg-proof 工業組織的一大障礙。然則我們便不能以實業來擔負失業的責任,脫離這種障礙嗎?如果這種責任歸實業擔負,這些管理工業的人一定要盡力把這種擔負減輕了。

現在且論到第二個代用的計划,這個計划便是由勞動組合來擔任維持失業或疾病的責任,所要的費用,按照議會法令從實業上徵收。設下一種法律,使每一種實業成為代表僱主和勞動組合的法律上的機關,並使他有一種權力,按照僱用人數為比例,徵收一切公司的稅金。從這種資金中開支救濟費的權力,絕對放在勞動組合手裡,議會對於他徵收的數目和開支的數目都沒有權可以過問。這是明明白白的趨向實業自治的一步。

但是只是這樣並不能解決全部的問題,因為實業還沒有確定,有許多工人和許多僱主還不能確定他們歸於哪個實業。因為這樣,所以應該有個普通團體,用這個普通團體從勞動方面來代表普通勞動聯合,並可以對於使用無所屬的勞動的僱主徵收普通稅金。

勞動介紹的管理權和國家為就業問題設置的實業機構的管理權都要歸到這些團體和

統一的中央團體手中。

這種計划之中的危險,也和僱主同勞動組合協同組織的一切團體的危險一樣,這是無可諱言的。但是在資本主義之下,我們只有兩害相權取其輕了。我們對於官僚的國家支配,和為特定目的同僱主行有限制的協力兩件事,應當選擇,主張全國同業組合的人自然要選擇第二個計划,丟掉第一個計劃了。說這種計划危險的人似乎想到同僱主協同動作恐不免使勞動陷入戀愛資本主義的危險C

但是支配的興味便不能生出要求支配的興味嗎?全國同業組合家不會相信新社會是可以從舊社會中生長成熟的。把現在僱主保留的職權漸漸收歸勞動所有,新的情形便一定從舊的情形之中發芽生出來了。在勞動不能支配以前,必定學習怎麼支配,這種學習只有靠着支配之實際的經驗,我們為這種經驗,還要預備冒多大的危險,何況這種計划的危險,照我看來,並不很大呢。

在這些計划之中,主張保障的危險便是將有使勞動者和特別的僱主團結極外密切的結果。我們從前在國立造船所中有這樣保障結果的經驗,在那兒年金的計划便使工人同他的事務結合起來了。因為這個理由,處理保障問題決不要想同特別的工廠生關系。工人必定要得到保障,保障他不是這個那個工廠的使用人,乃是他做工的工廠里邊的一個人員。這便是朝實業自治方向去的道路,如果照這樣做,雖然不能以獨立去廢除工錢制度,離廢除的地步也不遠了。結果,就業、失業的完全支配權和疾病、健康的完全責任一切要歸到同業組合,但是現在我們希望的極點是一種制度,在這制度之下,承認工人安全的權利,一點都不妨礙自由,工人得行使保障安定的手段之重要的管理權。

(未完)

俄羅斯研究

(二九)俄國農民階級斗爭史

-O佐野學著

李達譯

一、緒言

農民性格,大概重保守、好和平,常和植物一樣,在土地上栽定。古來社會史上,從沒有農耕種族做過征服者,站在盤剝階級的地位,他們是社會的一群。在被盤剝勞動力的悲慘的命運里過活的。可是到「一九一七年俄國大革命的時候,農民卻把這社會學的定則打破,干出了正相反對的事業來了。他們那種果敢的革命勢力演出的行動,就是羅素那樣奉自由主義向來與貧民生活沒有情愫的交際的貴族哲學者,也驚異起來了(羅素《游俄感想》中有驚嘆農民那革命的態度的一節)。

這也不算是奇異的事情。馬克思在五十年前,早已指摘俄國的農民問題,也和當時英國都市勞動者問題一樣,都是大的社會的危機之因子。社會主義所說的第四階級,在俄國就是農民。他們的苦痛,是很久遠的。

若想到太古奴隸似地農奴時代可怕的慘苦,與為資本主義所播弄沉淪在乞丐那樣窮困的近世農民經濟生活,就曉得這次的大革命,對於他們,實是報復過去一千年的深仇的好機會。列寧現正嚴密的把都市的第四階級做中心,實行建設,這不過是戰術上的手段罷了,若不把農民問題好好解決,他的革命,還不能說是根本的成就。我現在把帶有這種重大意義的俄國農民歷史,極簡單的描寫出來看看。

二、古代俄羅斯之輪廓

俄國的歷史,從自由出發。伊並不是生來就是專制國家。古代斯拉夫社會,都是為光彩燦然得自由所祝福的。

斯拉夫人是世界歷史上最優秀人種阿里安人的一族。斯拉夫人在阿里安人中有特種的性格,從中央亞細亞故鄉出來的各系的阿里安人,奮斗於印度歐洲各地,把原有的

住民當做奴隸,自為征服者,展開了婆羅門、希臘、羅馬、條頓、克爾特各種文明。只有斯拉夫人不然,嫌惡戰斗,愛好平和與安逸,不把原有的住民作為奴隸,反與他們同化。俄國最大歷史學者克爾捷斯基的想象說,第七世紀時,斯拉夫人,滯在卡爾巴香山脈,到了第八世紀,就移到多尼爾布河流域,斯拉夫國民的潮流,這才擴張了和平的殖民的發展。他們在這個時代,雖營種族的生活,但勃珊汀帝國的史家也還記載着這些蠻族酷愛自由。多尼爾布河畔,給予斯拉夫人偉大的幸福。這地方早就有了發達的商業。在克里米亞半島繁盛的希臘人殖民地、勃珊汀帝國、亞刺伯人、猶太人都是把多尼爾布河作主要的交通路,營大規模的商業。從來專從事蜂蜜、狩獵、獸皮等原始產業的斯拉夫人,從此就轉而成為新興的商業種族了。

俄國人最初本不是農業種族。他們最初雖以狩獵為主要的產業,可是到了第八第九世紀多尼爾布河畔時代,就成了以交易為主業的商民了。市場在各處發達,漸至變成都市,各地方成了自然的中心的都市。如斯孟倫斯克、捷夫、諾哥羅特、捷爾尼哥夫都是代表的都市。這時候愛自由的斯拉夫人本來的性格,就成為民選議會(Vcohe)的政治組織發露出來,每逢民選議會鍾鳴的時候,民眾就集合起來議政。這時候沒有王,沒有公,也沒有獨裁君主。後世反逆者的理想,都在恢復古代的俄羅斯,總之,這時代的斯拉夫人,自由快活,滿腔崇拜自治,是毋庸疑的。

三、自由農民的時代

自第九世紀至第十三世紀,是東方游牧族與西方海賊種族騷動的時期,俄國自然也不能不遭襲擊。比捷涅喀、波羅基諸蠻族來自東方,諾爾曼海賊來自西方,都集聚於多尼爾布河畔,把經營平和的產業的斯拉夫人各都市都劫掠了。蜂蜜被奪去了,河川的交通被斷絕了,隊商也被消滅了。斯拉夫人對於戰斗是沒有興味的,所以就把些金銀財寶、婦女、'雞蛋,送給那些諾爾曼海賊,並且迎接那賊魁虜力克,委託他軍事大權使他防禦東方的蠻族(普通歷史家說,是迎接這海賊首領虜力克做皇帝的)然而諾爾曼人慾壑無窮,最易由防衛的人變為管轄的人。因此他們便奪取都市,破壞民選議會,掌握行政權,壓倒主人翁的斯拉夫人,絞取他們的勞動力了。

在第十三世紀,又受了暴風般的蒙古人的大襲孟,斯拉夫人的自由便完全墜地了,拔都襲擊歐洲,本是很壯快的事,可是只幹了大規模的破壞,並沒有文化上的建設。在俄國也是一樣,蒙古人三百年的統治,把斯拉夫人的自由,完全破壞,把他們的性格也弄成陰郁了。

這時候,經濟組織,已由商業被移入純粹的農業本位時代。稱為Upeli的領地制度發達了,農民的數目也增加了。自多尼爾布河畔時代以至諾爾曼人入侵之後,俄國是奴隸經濟時代,由Kholop的農業奴隸,供給着勞動力,而在蒙古侵入之時,農業頗為發

達,蒙古人甚至把俄人叫做「農民」(Krestyanino )而在蒙古王鞭策之下,俄國更變為純然的農業國,大多數的民眾都是農民,階級的存在,漸次顯明了。

自農民階級發達的第十三世紀至第十六世紀之間,可以稱為自由農民的時代。土地的所有權在異國人的諾爾曼系公爵和蒙古王爵的掌中,然而蒙古人被逐莫斯科公國中央集權發達時候,土地多化為稱作Pomiestie的這一種庄園了。土地歸於王及王室、寺院、功臣等非勞動階級所有,農民沒有寸土,只當一個佃戶,可是這些農人在這時代猶時有自由,由甲地移轉乙地的權利,有自由改換主人的權利。這時代的農民,拒着Sokha那樣簡單的農具,把勞動作為唯一的財產,以此闊步天下的自由生產者。肥沃的薄爾加河的中流,河口的草地,頓河的廣茫的荒地,都披開胸襟,在那裡等待謙虛的勤勉的俄國農民底鐵鍬。所以這時代,農業是很發達的。

農民本是得不着土地的佃戶,可是在這時代,農民之間卻有一種「土地只應歸耕種者所有」的觀念,也是一個有興味的現象。克爾捷斯克記載第十六世紀農民之間所流行的習俗的話,有「土地雖由我們所保有,但屬於王,」「土地屬於神與王,但在我們的鋤和鍬之下」等語。又節姆哥伊契曾經述了「屬於皇帝和太公而負擔租稅的黑土的村落,是我和我們父親的土地」的話。這些話就是說,土地所有權雖為王所奪,而使用土地的權,全屬農民。這只有耕種者即勞動者才得有土地權的觀念,簡直就是近世勞動報酬全收權的觀念。這種思想是俄國農民由自己崇高的體驗發見出來的傳說的觀念,在農奴時代,又變為「我們的身子屬於地主,而土地則屬於我們」的觀念,在近世便成為強烈的土地所有權獲得的希求了。列寧革命的時候,有一類人非難農民妄貪土地,那類人果能理解這種俄國農民傳統的心理嗎?

四、農奴制度之抬頭

自第十六世紀末葉至於第十七世紀前半期中間,自由農民的時代告終了。陰森悲慘無極的農奴制度抬頭了。

依一般人的通論,說一五九七年波里斯哥德諾夫的勒令是農奴制度的起源。但農奴制度之具體的狀態,早已在第十六世紀後半期構成了。原因系由於債務、佃租與租稅的過重。

農民從來本自由移徙於各地,可是他們並無資產,就不得不向地主借用農業資本,不得不成債務者。加以當時支配者階級無窮的絞取欲所課當時第十六世紀農民的負擔,較第十九世紀農民的負擔額尤為超過。戰爭增加了,官吏增加了,農民的負擔,自然增大。於是國冢和地主,都以為若任農民自由遷徙,實於收入大有障礙,所以努力要使農民隸屬於土地。又富裕的大地主把農民集中於自家的領地,弄得小地主疲憊不堪,這事對於國家也不失為一種大威脅,因為國家是要依賴小地主出力的。於是到了第十七世紀的前半期,就發布了種種命令,使農民隸屬於土地,後來依據一六四九年《烏迪采尼法

典》,完全禁止農民自由移轉,從此農奴制度使成為俄國國法上的組織了。

在《烏羅采尼法典》的立法者亞歷克賽時代,農民不但被隸屬於土地,便是人格也隸屬於地主了。農民變為農奴。地主把農奴作清償債務的要具。農奴被抵押、被售賣、被交換。一地主同他地主的妻通姦的時候,給以農奴消賬等類可離奇的奇例也有了。於是,農民大規模的脫逃就開始了。於是農民都逃往高加索、北俄、西伯利亞頓河平原去求新自由,被捕者往往受笞刑、絞刑的慘罰。這是過去自由的農民所夢想不到的。

五、農奴制度之成熟期

後來到了亞歷克賽的末代,曾經有過快漢斯敦卡拉丁大規模的反抗。從此以後反動政治,愈益進步,農民受苦更甚,詩人路易珂夫歌道:「俄土雖雲廣,卻無寸地不遭農奴血淚染。」這真是形容得當的話了。普通歷史家贊為大帝的彼得一世和加達利拿二世,都是把農奴地位弄壞的人,可以記憶的。

普式金雖然謳歌彼得大帝說他是向西歐開放俄國窗戶的人,但他並非俄國民眾的恩人,是迫害者。他想出變地租為人頭稅的惡制度。他改革軍隊,只採用貴族為士官,而征發農奴為兵卒。兵役年限定為二十五年。他課過農奴如許長期的兵役。他仿用古代埃及王作比刺爾特的方法,建設新都聖彼得堡,浪費了二十萬人的生命。

農奴遭惡疫,弊死如蝗蟲。俄國大經濟學家馬爾得夫說,「聖彼得堡立在二十萬農奴之骨之上,深夜立於大廣場的人,於令猶得聞農奴咽泣。」這話並不是假的。他又在一七一三年發了一個勒令,規定地主對於反抗自己的農奴得處笞刑c又規定國家的一切刑罰,除了死刑,地主得以施之於農奴。於是地主對於農奴,事實上就是裁判官了。

把更換情婦看做「更換手套一樣」的加大里拿二世,也是把農奴地位弄成劣惡了的君主。伊雖然十五歲的時候便讀了柏拉圖和西塞洛,長與塞基德羅相交,和烏爾德通信,著了孟德斯鳩的《法意》一書,但伊像在將亡的波蘭行殘虐的政策一般對於農奴也是一樣殘酷。在伊當國時代,農奴之數增加八十萬人,伊又把農奴制度,普及小俄羅斯。伊認許買賣農奴不加限制,伊嚴禁農奴直接訴訟,服役每過三日的,改作為五日,有的地方,甚至被役六日。伊並且許地主將農奴處流刑。他們被地主當做雞、馬一樣被牽往市場中賣了。地主如何的把農奴當做動物待遇的實例在謝米夫斯奇所作的《農民問題》書上,揭載得非常多。有個地主取農奴的妻的乳飼養獵犬;有個地主強迫農奴吃毛發,使其斃命。有由便所脫逃的農奴,被捕之後,將其頭塞入便所而殺其身;有某農奴之女戀愛地主之子,致遭撲殺;客來之時,使農奴之女招待,算是地主的禮儀;有不堪苦痛而欲自盡的農奴,致被捕獲,縛以鐵鎖,系在廚房的柱上五年,農奴就因此斃命C 住在都會的地主,一年巡遊領地一次,去獲取農奴之女,稱為「巡迴慰樂旅行」,並有買農奴之子,令學技藝,成年之後,以高價賣給企業家的事……這些現象,都是通例,

並不是為特例。難怪燕格曼教授嘆道,「世界無論何種農奴制度,再沒有比俄國的更為可恥的!」

到了第十九世紀,農奴得狀態依然未變。熱心在西伯利亞殖民的政府,一個農奴只用三百盧布就買得了。地方長官都是地主自身或是地主的傀儡,里亞山州有地主出身的地方長官,在貴族會的席上,公然說,「在我做長官的期內,地主雖欲殺農奴若幹人,我亦為之隱瞞。因為聖書曾經說,『你要愛你的兄弟』的話。」這種農奴制度,無論如何解釋,都是絕對不可的。所以農奴要想脫離這種境遇,只有自殺、復離、暴動、逃走四種方法Q這四種方法都只是絕望的東西;請更將農奴反抗的事實寫出來看。

六、農奴之反抗

人類是無論如何支給代價也不幹受暴惡的、絞取的生物,因此農奴的反亂,便於農奴制度同時發生。第一例就是使亞歷克塞——彼得大帝之父——膽寒的斯敦卡拉丁的反亂。

《烏羅采尼》法典告成,自由農民雖為農奴,同時要求自由的農民就開始向南俄頓河流域逃走了。頓河被稱為「自由底母」。頓河平原是逃走者的根據地。這些逃走者集合,並仰望指揮之人出來指揮,於是便有因此無聲之聲而起的斯敦卡拉丁。他是身長六尺筋肉無雙的快男兒,他做了這些逃走者的首領,把「土地與自由」的標語高揭起來,檄告全俄農民在一六六六年舉起兵來了。那檄文的大意說,「莫斯科王國,羅曼諾夫朝廷等人,以前都是我們的傭兵,現在卻把我們當做奴隸了。你們在全俄境內咽泣的,快些加入我軍,滅了貴族與士族,復興自由的俄國。」這檄文傳播很廣,連白海地方都傳到了。他的軍隊驟然增大,他的艦隊出動於頓河烏爾加河,而尤以撒拉得里、里牙山、華洛涅守諸州成為叛亂的中心,其精銳正向莫斯科攻擊時,便在新比爾斯克——列寧生地決戰。斯敦卡此時重傷,遂收隊於沙林清,徐圖卷土重來之策,因為部下所賣被捕,遂被送到莫斯科克拉斯拿亞——今日之革命本部,處手足四斷的酷刑。臨死之時,有人依習慣勸他感謝基督,他從容的說:「我為俄人謀反。無用感謝什麼基督,我將贊美基督而死。」他是俄人一齊崇拜的國民的英雄,贊美他的詩歌,迄今不絕。

斯敦卡之後所起的大反亂,是加達里拿二世時布卡基約夫之亂。他也是從「自由之母」的頓河河畔的哥撒克出身。」土地與自由」、「地主征伐」、「農奴解放」是他的標語。一七七三年,他率領百四十人攻陷西部西伯利亞的亞克要塞,佔領阿倫布爾克,奪取烏哈、撒馬拉、卡暫、尼基尼諸哥烙特,席捲歐俄的東半部,因農奴來投者無數,其軍隊便驟然增至三十萬人。加達里拿二世大驚愕派大兵攻破布卡基約夫。無情的兵士,竟攻擊解放自己的恩人和同胞!這真是最愚的事情。一七七五年,布卡基約夫為部下所賣被捕,-也在克拉斯拿亞受了斯敦卡所受的一樣的酷刑。他在就刑之前痛快淋漓的說:「我是烏鴉

之子。勿以為俄國反亂至我死而止。今後當有大烏鴉出現,拯救俄羅斯咧。」「烏鴉之子」即是「平民」之意。不料後有列寧這樣的大烏鴉出現了。

農奴制度之末期,大小反亂相次而起。自一八三七年至一八五五年之間,被殺的地主達二百人之多。地主被放火燒的,其數無限。把暴動的統計一看,在一八四二年只有二十四處,到一八四八年增至三百二十七次,其傾向漸漸險惡,漸漸增大了。當局的人受了這種「社會的不安」的威脅,遂於一八六一年把農奴解放令發布了……

七、把農奴解放

一八六一年二月十九日,亞歷山大二世在所有教會的鍾聲里,把農奴解放的勒令署名了。俄國各階級被空前的興奮所隱蔽而亡命於海外的蓋爾珍也贊賞亞歷山大二世,說:「加拉里亞人呵!你已征服了。」在經濟史上,農奴解放一事,是中世封建的農業和近世資本主義農業的過渡點,而在社會史上,是使農民由單單的勞動原動力一躍而進為一個人的躍進的現象了。可是西歐的農奴解放,是封建制度行不下去的自然的程序如此,至於俄國的農奴解放,卻是很不自然的。此處實有一種「在不妨害地主的范圍以內」的原則作用於中的。

俄國的農奴解放,與西歐很不相同。第一,在西歐已被廢止的土地共有制度,竟被無條件的採用了。土地不為農民所私有,而成為密爾的共有制度了。莫里斯巴林格固然把此事采作社會主義的要素。可是這是皮相的觀察,這種制度,在中世紀自足生產時代,也許是社會注意的組織,而在資本主義的時代,不過是困苦農民的組織罷了。第二,賠償金太重。據諸家所論,難的地方農民賠償的金額超過於地價太遠,連農奴的勞力和人格的賠償都包括在內了。第三,分給農民之地太少,務以不損害地主為主,不顧農民生活上的需要。第四,依農民種類不同,而解放之內容亦異,在解放的當時有國有地農奴、地主農奴、御地農奴三大區別,最重要的地主農奴,解放條件,最為惡劣。

在西歐被解放之農民中,有大中小的自耕農人、佃戶和農業勞動者各種,適當發生,自足生產的粗放農業歸於消滅,而移於企業生產的集約農業。但在俄國則不然,農民大多數都限於同等的貧農的命運,生產組織依然踏襲中世的粗放農業。而在他一方面說,如波濤澎湃的西歐資本主義,向著俄國莫斯科侵入,畸形的俄國特有的資本主義發達,社會心理成了一種封建的奴隸氣息與資本的掠奪氣息相混淆的奇物,其影響驟然波及於農村,大多數的農民所過的惡劣經濟生活,與愛爾蘭的佃戶、中國的苦力所受的相等。

八、近代農民之經濟生活

自一八六一年農奴解放之時以致本世紀之初,俄國農民的經濟生活極其悲慘。亞列

丁斯基說:「這種生活並不是生,實是緩慢的死。」每遭飢僮之年,那文字上所稱的死,便來威脅他們。今再就他們的經濟生活的狀態,概述於下。

第一要說的,就是土地缺乏的問題。農業上的主要生產資料,就是土地。農民不能得維持生活的土地,當然非變為貧民不可。俄國的農民,確缺乏「不流為貧民的限度內所應有的土地。」自一八七O年至一八九O年二十年之間,農民人口增加五成六分九厘,其戶數增加五成七分八厘,而農民所有的土地不過增加二成五厘,含有佃耕地的全用益面積,也只增加四成五厘。在解放的當時,一人的共有地曾有四德舍丁零五的面積,到一八八。年,只佔有三德舍丁零五的面積,到一九九O年只佔有二德含丁月六的小面積了。在他一方面約有一億德含丁的大面積,歸十萬人的貴族、二萬的商人及其他少數人所有,有人私佔一萬四千德含丁的貪欲漢。肥沃的土地,雖橫互於缺乏耕地的眼前,卻全在與農民生活無關系的非勞動者之手。「再多給一些土地啊!」這種話是農民心坎里發出來的悲聲。耕地太少,當然的結果,對於他們,不許得有夠吃的穀物C 依一八九七年財政部所發表,農民最低限度的食料每年需十九布多之谷,連這些穀物都沒有的人,佔全農民的七成七厘。又一九O一年所組織的委員會發表,略與此相同。所以農民或從事工場勞動,或從克斯他里工業,或成為農業勞動者忍飢受餓。巴拉諾夫司克教授說,「莫斯科工場勞動者的勞糧,冬期低減兩成,因為冬季農人閑暇,外出求工作,農民無乘車費多沿鐵路步行。」

農民的衣、食、住最為粗惡,一年肉食之時不過數次,所嗜好的茶,不過是一些「僅僅著了色的清湯」。第十八世紀末期,人口中每年千人不過死二十人,至十九世紀之末,每千人中死者達五十人,死亡率大見增加了。而且前代政府對於每年約售六億盧布之酒精性飲料,抽取消費稅。

農村女子的地位,也為悲慘。惡劣的經濟生活,使農村女子,變為娼妓。所以俄國大多數的娼妓都是從農民出身的。彼得格勒娼妓,有六成五分由農民出身;尼基尼、諾哥洛特的娼婦有七成五分由農民出身。伊們並不是純粹職業的娼婦,實是一時的或周期的娼婦。農村閑暇的冬季,來到都會充當娼婦,到了夏天農事忙迫,伊們就回鄉下耕種去了。此事與男子趁冬天到都會做工謀得工錢回鄉是一樣。

前代政府的態度,真是冷淡。在第十九世紀的末葉,雖曾設立農民土地銀行,使農民容易取得土地,而其根本目的實在貸出多額貨幣於被當時經濟變動所苦的地主。政府不肯與農民以知識。以為使農民無知識就是「使農民忠實於皇帝,終生做保守主義者的基本c俄國農民一億yi千萬人,約有七成不識字,都是因為受了前代政府愚民政策的影響」。

柯次基說,小農所以存在,因為勞動過度而消費過小的緣故。可是像俄國的農民受了極殘酷的待遇,他們也不得不起來革命了。一九。五年,日俄戰爭後磅磚郁積的革命氣運,掩蔽全俄,農民也乘機起事,殺地主、燒地主家屋、燒打官宦,全俄農村變成

了大混亂場。農民暴動的結果,最為悲慘,那些從戰場回來的哥撒克兵,架大炮轟擊他們,可憐他們的生命被殺的與犬一樣。一九。六年以後實行了的「農業改革」,雖是廢止土地共有制度,確立土地私有的原則,而前代政府傳統政策擁護地主的色彩著明,並未有真實顧及農民的要求。

一九一七年革命的標語中,有一種是「土地的分配」。列寧確實捉住之農民的心理。威廉裡布克勒布說,「農民所最難奉行社會主義,可是俄國的農民,卻自成革命的要素行動了。」革命之初,農民殺燒地主,奪其財務,一時雖現出了無政府的狀態,列寧出來掌握政權,宣言土地國有,或作為勞農會的根據地,或作為農業共產團,或創出集合的耕作制度,對於農業的社會化一事,列寧實費了絕大的精力。可是他的努力雖然不撓,好像還沒有得到好結果。

俄國農民的歷史,真是苦痛的連續。現在他們交了好運,正要脫離千年來的重擔,恢復自由的身子了,我很悲憫他們過去的凶運,同時又深為他們的將來祝福。

(三。)勞農俄國底結婚制度

O山川菊榮著

李達譯

前年俄國婦女國有的風說,宣傳於世,不辨社會主義為何物的人,對於這種奇聞,好像都很相信。而不知社會主義常主張男女絕對平等,唱說婦女自主自由的,這些常識,稍有讀新聞雜志程度的人都會知道。決沒有社會主義得勢,專就政治經濟等一切方面,授予男女平等的特權,而對於戀愛問題,反拋棄向來的主張,無視女子的人格,把女子看做物品一樣,要用國家權力共同管理、共同使用的。這種浮言,從不是社會主義者,就是有多少常識的人,也必看做是一種臆說付之一笑。

巴里特氏游俄報告中,對於俄國婦女曾有一段記述說,「俄國娼妓已完全消滅,因為伊們職業的經濟原因已經鏟除了。家族生活對於革命絕對未受變化的。我對列寧、多洛司幾、捷林等人說世人都相信俄國已實行女子國有了,可是我說這話,他們連笑也不笑。此種虛報太過於愚蠢,誰也不肯認真的來打消的。在俄國中照今日那樣尊重女子的時代,以前沒有的。實在說,我到彼得格勒的那一天還是為妻與母祝賀的紀念日哩!」

普來安女史在伊所著的《俄國赤派的六個月》一書中也說:「我就那受了大批評成了名流公憤的種子的婚姻事說說。勞農會通過布告關於婚姻時的集會,我曾經出席,連正確的時日我都知道的……這布告采決以前,有一兵士起立,主張政府應制限離婚在三次以下。於是又有一士兵站起來說:『我們相信自由的,為什麼一定要命令人結幾次婚呢?'」討論於是終止了。最有趣的事,結婚、離婚都與吃一標茶一樣,並無別的道理,可是結婚和離婚局

也並沒有應接不暇的模樣。這就可知一切種類的壓迫已經除去之後,不品行的事已明明減少了。俄國的法律雖然和緩,而風俗純良卻為世界第一,這是可以誇口的事情。

布告女子國有的原文,是在前年四月十五日由倫敦共同通信的長文電報傳到美國的,電文中關於女子國有一事說的很詳細。然而這種無根的風說,反太過於彰明較著了,所以最初發表這布告的英國,《新歐羅巴》雜志,就在三月十三日所發行的雜志上,對於讀者先謝罪了。又美國國務院也於二月十八日發表取消的公文,把「俄國女子國有的風說不確」的話說明白了。這種風說的由來,好像是美國方面誤傳出來的,最初有名叫阿里夫塞拉得美國人,於一九一九年在波士頓發行《Russiai Whiteor)的勞農俄視察記中,有一節,報告烏阿加河畔離撒拉特夫市南西二百英里之地,約有人口二十五萬的撒拉特夫小都市中一些無政府黨的運動,於是訛傳出來了。塞拉氏曾記那無政府黨,發了一種布告說,「此布告依據克倫斯達農民兵士及勞動者代議員的勞農會關於女子國有的決議,由撒拉特夫市無政府黨自由協會發出來的。」於是這廢止女子私有的片言支語,於有意無意中,惹起了俄國多數派女子國有命令的虛報,使世界反對革命的精神病者,發了上下顛倒的大騷動,這真是很抱歉的事情啊!

勞農俄國婚姻法之制度及其內容,對於這類的謠言,給了一個最確切的反證了。

男女關系純粹是個人間的私事,是不許國家干涉的問題,這是許多社會主義者所主張的。在俄國漫說女子國有,就是制定婚姻法一事,也有一部分的人士反對國家侵越權限的。這些人的主張,說戀愛超乎法律之外,若用法律規定,這是社會主義國家不應有的拘束。對於此種議論,也有一種答復的。「俄們的理想,自然是沒有那種外的拘束的狀態,就是希望不受法律支配的男女關系的,可是這種期望要在社會主義永久確立之後的社會方能做到。若在由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期內的現狀中,那樣的無標准無拘束,反使人民隊里殘留的習俗的根性越發蔓延,表面雖似急進,而內部卻維持現狀,或者使其回復原狀了。俄國無產階級,在中產階級的不行革命而且開始與封建時代遺物的思想妥協的時候,才勃然興起的,所以俄國的無產階級,本來連那中產階級所負的使命即封建的思想習慣都非破壞不可的,說起來,俄國革命一面要破壞資本主義,同時要把資本主義以前的制度思想都要掃除的。」

一部分唱急進論的人以為無制定婚姻法之必要,可是又以為宗教的結婚,委之本人的希望,無干涉的必、要,照這樣說,准據俄國現狀所存留的只有向來的教會結婚。然而教人崇拜天上及地上的權力的教會及宗教,與科學的社會主義思想,不能兩立,而尤以俄國教會有與皇室不可分離的關系,其勢力就是舊思想舊制度的勢力。所以打破教會的勢力,實是革命的進行和大成功之上的最大急務,要與舊勢力戰,就有建立新理想新標準的必、要。

新婚姻法不單是驅逐人民中教會及宗教勢力的武器,同時又是革命的,而且是社會

新青年

主義的。這婚姻法在法律上實現男女的絕對平等,由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期的狀態中,給婦女以可能的范圍內的自由,離婚則由男女雙方合意或者單由一方的意思,亦可實行,父母對子女的權利義務雙方平等,因此打破舊結婚制度,同時作為未來男女關系更為自由的基礎。

新婚姻法雖禁止重婚,而無制裁奸通、私通之事,有婚姻以外之關系而產生的子女,其權利和義務,完全和那由婚姻關系而產生的子女相同。所以雖說是結婚而與往時慣受形式上束縛的結婚,其內容完全不同,這婚姻法不過是對於男女根據自身內部的要求而得以自由離合的結合,公然承認的。

俄國新法典最初的的四編,是關於婚姻家族及後見人的法律。第一編規定關於生產死亡結婚離婚懷妊中諸兒童的通知死去及變更的照會(這是因為要精密的知道人口和生活狀態,是確立社會政策的方針上最重要的事項),第二章是婚姻法。第三章是家族之權利。第四章是關於後見人的規定。家族的基礎在於血族系統而不是在於結婚,其權利和義務與由結婚而生的全然分離,連後見人的權利都與家族法分開的,這事實有特別注意的價值。這些法律使私有財產制度和父權的家族制度不能繼續。努力確立共產主義與個人的自由,這種精神始終一貫。至於婚姻法的批評暫為保留,本文只介紹婚姻法及家族法的重要部分。

婚姻法共五章,第一章為婚姻成立之形式,第二章為婚姻成立所必要的物質條件,第三章為婚姻之無效,第四章為婚姻之解除,第五章為夫與妻之權利及義務。今先舉第一章中重要之條項於下。

第五十二條唯有民法上的婚姻已通知於應受理民間九項登錄之官廳者,發生本編所規定的夫婦之權利及義務。

依宗教的儀式藉僧侶助力而成立之婚姻,若其婚姻未依規定形式通知,則不發生夫婦之權利和義務。

第五十三條婚姻在應受理關於民事上事項的登錄之地方官廳或公正局,附屬於地方勞農會之登記所之代用物的成立。

第五十五條婚姻於人事登記所長或其代理人,及行登記書記或其助手,及公證人與書記合同之後,在登記所成立。

第五十條欲登記婚姻之男女,須向所居之地方官廳,用口頭或書件通知。

第五十九條陳述要訂婚姻的意思的通告,須調印證明要結婚的男女確系本人,證明他們確系自願的要訂婚,並且證明關於他們的婚姻實屬第六十六條及第六十九條所指定者無障礙。

第六十一條婚姻成立之後即由有關系的事務員依夫婦的請求出具證明書。

第六十三條包含關於婚姻成立的法律上之障害的通告,若在婚姻通知的記入以前

接受,則事務員須中止此項婚姻登錄至該問題歸地方裁判所調查之時為止。若明系無根據的抗議,則事務員毋須在調查即行放棄°

注意——地方裁判所必須於三日以內將對於婚姻抗議之訴訟付諸裁判。對於這種問題的判決不能控訴c

第六十五條關於婚姻手續的履行拒絕之訴訟,不拘定時期,得提出於地方裁判所。

第二章之要旨如下:

第六十六條要訂婚之人非達與婚姻年齡不可。婚姻年齡,男子十八歲,女子十六歲。

第六十八條不關於提出通知告與否——後者亦有提出通知的婚姻之效力——已在婚姻狀態之人,不能成婚。

第六十九條直系尊族或卑族,同父母或異父母,以及異母同父的兄弟姐妹,不能成婚°

注意——「未經法律許可之夫婦」的親類也包含在內的一切關系,視為對於前條所指示的若親戚間婚姻的障害。

第三章之重要點:

第七十五條取消婚姻之訴訟,得依夫或妻或依因該婚姻損失利益之人,或依政府當局之代表者提出。

第七十九條若夫婦之一方,其最初之夫。或妻死亡,或因離婚無效而猶在有效婚姻狀態時所成立之婚姻作為無效。

第八十一條婚姻不經夫婦的一方之承諾,或其承諾而在於人事不省之狀態,或成立於強制之下,此時之結婚視為無效。

第四章之要點:

第八十五條夫婦之一方死亡或裁判所宣告其中一方之死亡時,婚姻得以解除。

第八十六條婚姻在夫婦生存期內得依離婚解除。

第八十七條夫婦雙方同意希望離婚;即可視為離婚之理由。

第九十條關於解除婚姻之請願,必須向夫婦同住地所在之地方裁判所提出,又欲離婚之人必須將此項請願提出於自己所選擇之地方裁判所提出。然若離婚之請願,由夫婦之一方提出時,不論原告被告,非從夫之所在場所提出不可。

第九十二條人事登記所長,確知離婚請願系由本人提出之後,必須將離婚登記而應離婚者之要求交付離婚證。

第九十條關於解除婚姻之地方裁判所的判決,對於控訴院受控訴而控訴期間未終了的期內,若非當事者放棄控訴的意思,不視為生法律上的效力。

第五章——夫婦之權利及義務——之要點:

新青年,.

第百條夫婦用同姓,婚姻成立之際夫婦得以決定或用夫姓或用妻姓或兩人合為一姓C

第百二條依離婚而解除婚姻時,離別之請願書必須將此後兩人應用如何之姓稱呼一事通告。♦

第百四條夫婦之一方移動住所之時,他一方無移住於一所之義務。

第百五條婚姻不確立財產共有。

第百六條夫婦得依法律為財產契約。欲削減對於夫或妻的財產之權利這種夫婦間契約無效,對於第三者或為夫婦者不使負義務。彼等隨時得以拒絕履行此類契約。

第百七條若夫婦之一方貧窮不能勞動之時,他一方若能扶養則有由彼人受扶養之權利。

第百八條若夫婦之一方拒絕扶養貧困而不能勞動之他一方時,後者必須保留一種權利,得訴於被告——不同其為夫為妻一:在所地之勞農會評議會附屬社會部要求其支出撫養費。

第百十條前i己之社會部,於請願保管之後,必須召喚原告被告或因便由郵通信召喚。

第百十一條社會部調查完竣之後,若認原告之請求為正當則必須命其支出撫養費並決定其金額與形式。

第百十三條前記社會部當決定撫養費之金額與形式時,須參着當地勞動者與僱主間締結之團體契約所決定之最低工銀,同時並考察請願之人窮困與勞動力之程度。

注意——未成年者與已達五十歲之男女,雖無他種證據,均視為無勞動能力之人。

第百十九條婚姻經裁判所確認為死亡或夫婦之一方作為無效口寸,妻或夫若是窮困不能勞動,則可由死者所遺之財產受領撫養費。

第百二十一條經商或為產業上企業之所有主死亡,或經裁判所確認為死亡,或遇不在之時,所遺存之配偶者,得由此項應移歸地方勞農會管理之營業收入中領受撫養費。

第百二十八條死者的配偶人,可由其遺產中領受撫養費。其條件與死者之親戚同,得較死者之債權者先期領受。

第百二十九條死者之財產不逾一萬盧布而為家屋傢具農業或產業上之勞動要具時,其財產交付於生存者。生存者須將此財產均分於有應受死者財產權利之親戚。

第百三十條配偶者在窮困與勞動不安之狀態所受他方撫養之權利,在以撫養為必要之狀態中若無變化,雖在離婚之後亦須繼續。

第百三十一條將離婚之夫婦關於撫養問題意見缺乏一致時裁判所判決其解除婚姻,同時決定一方對他方支付撫養費之金額與形式。

關於家族權利之編,第一章為血統,第二章為子女與父母之個人權利及義務,第三章為財產之權利及親之義務,第四章親戚關系同伴之權利及義務,第五章為養子婚事。

今舉其重要之點如下:

第百三十三條血統之真實視為家族之基礎。合法的教會結婚與非「未經法律手續之結婚」所生之關系,其間並不認為有區別。

注意---未具婚姻通知之雙親所生之子女與已全具婚姻通知之雙親所生之子女有

同等之權利。

注意二——本項在民法上之婚姻布告以前(一九一七年十二月十日以前)所生之私生子,亦可適用。

第四十條未婚之婦人而妊孕者至少順在未生產三個月以前將妊孕之時日及父親之住址通知於居住地民事登記所。

注意——有夫之婦而與夫以外之男子交接受孕時,亦須具同樣之通知。

第百四十一條民事登記所接受此項通知時,須將事由報告於該通知書中所指以為父之人。其人若以為母者所陳述之事實不符而有異議的,在接通知後二星期以內有起訴之權利。

第百四十三條如第百四十一條所指示之人物,若明白認知其與此愛孕之母有為此妊孕兒之父之交涉時,裁判所即將彼認為此兒之父同時須命其分擔懷胎分娩及子女等扶養費用。

第百四十四條依裁判所之調查,如第百四十一條所指示之人物,同時又與曾經交接多人之兒童之母,在受胎前後發生關系,此事若經明了,則裁判所所須將其他有關系之多人作為被告令彼等負第百四十三條分擔費用之義務。

第百四十五條有婚姻通知之雙親所生之子,用雙親之姓C無婚姻通知之雙親所生之子,得用父姓或母姓,或用雙方合一之姓。這種子女之姓依雙親協議決定,若意見缺乏一致時則由裁判所決定。

第百四十六條離婚或依無效之聲明解除婚姻之時,所生之子女對於第百四十五條所揭之三種姓字究應如何採用何姓,依其父母決定,若意見缺乏一致,則由判事個人的權力決定,夫婦之間發生爭議時由地方裁判所決定。

第百四十九條雙親對於男兒至十八歲為止對於女J國十六歲為止得行使親權。

第百五十條親權由雙親協同行使。

第百五十一條關於子女一切手段由雙親雙方同意後執行。

第百五十二條雙親之意見不一致時所爭之問題,雙親參加之時始地方裁判所決定。

第百五十三條親權專為子女之利益行使萬一誤用之時,裁判所得剝奪其親權。•

注意——關於剝奪親權之訴訟,在地方裁判所裁判權之下,私人或政府代表者亦可起訴。

第百五十四條雙親盡力准備未成年子女之發達與其教育及有益之生活。

第百五十七條雙親受有決定子女教育扶養的方針之權利,然雙親關於自十六歲至

十八歲子女雇傭之事,若不得彼等之承諾,無為結契約之權利。

第百五十八條雙親分居之時,未成年之子女應隨父或母同住,由雙親決定。雙親之間意見若不一致,此問題依地方裁判所普通裁判法決定。

第百五十九條裁判所由其雙親剝奪親權等,若不認為為親子之會見有惡影響及於子女,則裁判所須許可雙親與其子女相會。

第百六十條子女對於雙親之財產並無權利,雙親對於子女之財產亦無權利。

第百六十一條雙親對於不能勞動而窮困之子女,有與以宿金及扶養之義務。

注意——上述父母之義務,當子女歸公共或政府保護扶養時,得以中止。

第百六十二條父母須平等負擔養小兒之義務,但扶養費之金額,依收入多寡決定。然由父或母所消費之金額,不得在對於該地小兒所定的生活工銀半分以下。不能支出自己所負擔之全部的父和母,單支出其一部分C

第百六十三條人子負有扶養貧困而不能勞動之父母。但父母依據疾病及養老保險令,或依社會之施設受政府扶養者,不在此限。

第百六十五條第百六十二條與第百六十三條中,子女受父母扶養之權利及父母受子女扶養之權利,雖過一方配偶者死亡,離婚,或因婚姻無效解除婚姻之時,亦須保留。

第百六十六條裁判長當因離婚而解除婚姻之時,誰人應負養育子女責任,其費用如何,須根據雙親之協議,於宣告離婚時同時決定此問題。雙親關於養育子女之協議,若與子女之利益不一致時,裁判官有依法律規定扶養費向該雙親請求之權利。

第百六十八條當決定關於扶養子女之問題時,地方裁判所必須加入考慮,有無扶養子女之必要或母因懷孕不能勞動以及雙親收入與勞動能力等事。

第百六十九條雙親被剝奪親權時,不得免除扶養子女的必要費之負擔。

依照以上的記述,不加特別說明,就知道俄國的婚姻法及家族法很簡單明了,而且是常識的富有很自由的人情。此法律之制定,在勞農政治確立之後不過月余。當時私有財產制度根柢猶深,夫婦、親子、親戚間之財產以及扶養之義務權利,大有明白決定之必要。然在今日一切大工業差不多都歸共有,大財產均被國家沒收,遺傳繼承權已不承認,較之規定該法律之當時已不相同,將來產業發達,社會化愈益進步,個人間之扶養義務,都要移歸社會保護了。

子女而有雙親者,在丁年前雖受雙親保護,而無雙親之子女,則以國家為後見人。又如發狂痴獃等有精神的缺陷之人,直接受國家之保護監督。人民委員會社會部及各地方勞農會附屬社會部,是國家後見之機關。國家適應必要,由人民中任命認為適當之後見人,當保護未成者及精神病者之任。但此不必依血統關系,只因其充保護者之資格與否為定。俄國的後見制度,並不像第三階級國家那樣專以保護被後見人之財產為主,以

而確保被後見人之完全與幸福為目的。

把俄國婚姻法和日本的婚姻法對看,俄國婚姻法專以戀愛為婚姻唯一之基礎,於本人的意見以外,並無成婚或毀婚之危險,此種地方很為注意,至於日本之婚姻法,則非常復雜,對於婚姻與離婚,有許多無益之限制,單因戀愛之故而離合,均感困難。離合之困難明明不是因為本人自身有困難的,然則因困難究為誰人呢?若是因為子女幸福的問題,則認定父親對於私生子責任,又一般對於母親亦有與父親同等之權利,這種俄國新法律,確系與此種目的相合的。

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間一個根本的相異點,前者以利益為本位、以金錢為本位,後者以人為本位的Q

新俄國的立法——譬如因為過渡時代的要求所迫,雖非十分完滿的社會主義的立法——與資本階級國家的立法,其間相異之點最多,均可用這種本質的相異點來簡單質直的說明的。

(三一)俄羅斯

O Georg Brandes 著

震瀛譯

(這篇文章是丹麥著名老評論家白蘭特氏所著,登於丹麥首都Cf iopen hagen《政治學報》(«Politikon)>)(是有產階級辦的)討論列國對俄的封鎖政策和干涉內政,他對於這兩件事都極不贊成。他的結論對於蘇維埃俄羅斯的性質說僅有變遷的餘地。這也是俄羅斯研究的一重要問題。這篇文章是由「Soviet Russis」轉譯的。)

如果現在的重要事情,為各方面所蒙蔽,我們應該質問自己一個問題——現在許多事情,那一件能夠防害閱者的心理,不獨是一個重要問題,並且對於現在和將來也大有關系的呢?這個答案很像下頭說的:

現在千鈞一發的時候,列強的軍隊——未曾正式的宣戰——預備軍實,下動員令,猛力攻擊俄羅斯共和國,想着推翻那個政府,但這種軍隊完全被俄國鏟除了。最初便是丹尼金和銳丹尼的軍隊,後來又有高撒克的軍隊,現在又有必蘇斯基(Pilcudski)所統轄的波蘭軍隊。這個千鈞一發的時候,英法兩國』的執政者,調動失度,驚惶無措,這是表明他們的無能,而德奧兩國的執政者,也是毫無能力,屍位素餐,當着這個政治和經濟困迫的時候,不容易設施,俄國的內政由一個奇才異能的人——列寧——來指導,一舉一動,所行各事,沒有什麼罅隙可乘,所以反對他的報紙,也無足以施其技,俄國的軍事,又由另一個名將托羅斯基統轄全國既敗的軍隊,他能夠從根本上做起,反敗為勝,為從來所未有,而世界的報紙也找不着他什麼瑕疵來攻擊他。

世界的輿論常常都有很大的勢力,但他拿來攻擊詐偽,揭破黑幕,做正義和公理的

指導,真是無人可敵。但是他對於俄羅斯的共和國底軍隊,就無足以施其技。

列強經過這一次大大的失敗,便不能不改弦易轍,想出一個新法子。這個新法,他們相信一定可以成功的一一封鎖俄國的人民,弄到發生飢荒,如奧國一樣,時症流行,死了許多人,交通斷絕,弄到這個大共和國的來源阻塞。

大多數的少年,從軍御敵,而農工商各種職業都沒有人擔負。許多慘劇隨即發生,而同時俄民對於敵國的政客,也深惡痛絕。這些敵國的政府常常暗中同俄國戰爭,他們幫助俄國赤克(Czeeh)的逃犯,帝制派,或波蘭囚徒。俄國常常求和都被列強反對,列國政府這種行為,大有妨害於民族自決。

這種反對是全無意識,不過全由於恐怖而發生,他們恐怕革命的思潮由俄國傳播歐亞兩洲。

這種同盟反對革命的俄羅斯底事實,很像一百三十年前同盟反對革命的法蘭西一樣。但妨害於公安更甚,因為最重要的莫如物價高漲(現在還有加無已),衣食住都斷絕,是人類很大的慘劇。

這種慘劇常常發現的理由,自從所謂停戰以後,西歐列強的對外政策,荒謬真無足以比倫。這件事弄到商務航業,不能復原,交通也不能進步,又弄到稅則增加,和平阻滯,我們沒有不受他的賜,歐洲大國,在一萬五千萬人以上的,更覺利害。甚至那些大聲疾呼的狂徒,也應該明白俄國的飢荒,便增加德奧兩國的凄慘,所以所謂政治上的需要,不是送麵包到南方,或送千百的兒童到北方(著者在這里暗指北歐),Scandiravian各,有各種團體盡力來救濟中歐,而於維也納的兒童尤多,但那國人民一定充耳不聞這種論調,只要放開雙眼來看看實在的情形。

常到那個時候,不獨英法各國的勞動,並且是中等社會——不管怎樣恐怕社會主義——將來明白殘酷不仁的外交政策,就是歐洲心腹大患的源泉,將來這個黑暗世界中定然發現一線曙光,才明白我們的痛苦。

但--還有人說---不是社會化(Socialization ),民族化(Nationalization),不

是共產主義來了,搗亂一切東西,劫奪我們的物產,並且把我們自由人變成奴隸麼?

拿軍隊來攻擊理想是無濟於事的。

沒有人能夠預測未來的禍胎。我們要知到一國可以成功的,他國未必能成功。各有的歷史,社會的異點,特殊的教育,不管什麼思想,到了一個殊異的國家,思想也要改便,要適合於國情的需要,宗教改革(Reformation)的意義,在於取奪天主教的財產,但他在英、德、瑞士和北歐Scandinavian諸國,各有不同的進行。法國革命實施收沒貴族財產的政策。但是雖然有許多法國的理想論人最保守的德意志,而德人只採用那些適用於他們的,德國貴族還是保守他們的財產。

歐洲各國如果能容許俄國自由處理各事,越多機會,而俄國人民也對於歐洲各國和平待遇,使各國也可以平平安安處理自己國內的事。

歷史上我們得了許多經驗,凡是一種政治運動,各國不加干涉,自然日趨和平純正,擺脫一切暴氣,由內部變動起來,末了達到一的限度,適宜於鄰邦各國的關系。

但有一種手續,弄到共產主義的理想,達到極端的地位,如現在各國不斷地干涉俄國的內政,明目張膽的英法各國,幫助各新小國的軍械和指揮。

所以現在已經有了六年的戰爭,應該取消封鎖政策,同謀和議。

這不獨是為人道的理由,才有這樣行事,並且為西歐各國的利益,他們必要全體對付土耳其來更改和約。或者他們不更改這種條約,他們對付七千萬的回教印度人,還是千百倍的困難,因為他們很反對歐洲驅逐土耳其,他們的強國,出境。西歐各國不久便要盡心竭力來保障文明(英文譯作油井)和教化(英文作煤)。小亞細亞

(Asia Minor )和印度供給許多思想的材料,各國是不容易同俄國握手的。

(三二)列寧與俄國進步

O 震瀛譯Sovet Russia

俄國馬克思派傳播社會的經濟的新思潮和新方法來救濟全國的生活,並推翻帝國主義,要俄國的人民底思想,同西歐各民族的並駕齊驅。俄國馬克思派對於俄國社會工人和農奴在一八一六年的解放,負很大的責任,又要弄到我國人民脫離中世的生活,使俄國朝着進化線上走。「

俄國的政治思想史,在初時俄國馬克思派一部分同西歐方yi不同。在西歐馬克思主義發達的肝代,『資本主義已經戰勝了封建制度。那裡,.這種以說已經成為勞動界拿來做自由競爭的問題。這種進化學說同工人的希望大有關系,並且有關於社會和經濟的進化。因為這種勞動競爭,是歷史上必要的事件,為一較新較高的社會制度。

在俄國馬克思主義變為勞動界一種學說,同他未來的理想,並且是初發生的資本主義一種學說來解決當時社會和經濟的進步問題。馬克思主義成為俄國德謨德拉西的知識階級,鼓吹反對當時的帝政,並要把俄國的陳腐思想推翻,因為舊日的宗旨,要發達資本主義。

列寧的原名,叫做Vladimir Slyich Ulyanov,也是一個馬克思主義的信徒°在少年的時代,已經有許多經濟學說的知識,並對於俄國當時和過去的經濟和社會發達情形,知的很清楚。他同俄國初期馬克思派九十子中,共同辯護馬克思的學說,他的辯論,在文學和政治界中,占很重要的位置。他曾著了許多文章拿馬克思的學理來解答當時俄國的狀況。但當時的閱者,不大注意。然而對於農奴解放的過去事情,也多所論到。所以在俄國政治理想的歷史上,還是占重要的位置。

當時又有許多人反對以為不適宜於俄國,因為俄國的實業還不發達(譯者按,中國現在一班人還有這種思想,要先發達資本主義,拿來做振興實業的工具,這實在是夢話。所以這篇文章,盡可以有供給中國人研究中國社會的價值)。我們明白他的雄辯和

新青年.

鬥智,不能不承認他是一個大智慧的人。他考察人類進化的實在情形,明辨社會不平的制度,對於歷史的特質,特在現主義,並深信人道的進化。他是馬克思派出類拔萃的奇才,與旁的社會學派不同。列寧更有一種異能,就是使馬克思派的方法論的要求,完全適合於個人理想。

列寧反對資本主義要在俄國發達,同反對俄國中世主義的生活一樣。而他的目的在於發展俄國的社會和經濟的情形,同西歐並駕齊驅。雖然是西歐的議會主義和憲法主義都是不大好,不過比較資本主義總好些。所以不能不設法避免資本主義的過程。因為資本主義,就是勞動界的墳基。

列寧的目的,在於披荊斬棘,不要使資本主義阻礙進化的途徑。所以他以為發展資本主義是大大的過失。在一九O四年至五年,俄國經過一次戰爭,一九。五年有經過一次革命,俄國的變遷實在是很大的了。萌芽的資本主義,原來是鏟除帝政主義的利器。工人所以不能不利用這個機會,來發展他們的出產於外國市場。但是農民還是很痛苦,因為本國的出產,自己不能享受,只運到中國、滿洲、小亞細亞和巴爾乾等處。這因為是政治腐敗,農業不能發達之故。俄國自從一九O五年的革命以後,只能推廣外國市場。

資本主義的實業發達得很快。但是本國市場不能推廣,只增加政府的勢力,而國內人民的生活程度日日增加,又因為經過一場戰務。反於俄國出產的勢力,大有阻礙。布爾什維克主義仍乘時而起。跟着戰爭的趨勢,早已隱伏於社會進化中。資本主義既然不能發達俄國的工業,達到最高的程度,如果要解決這個問題,便少不得要用社會主義的新制度了。

歷史家對於社會狀況明白生活和思想的變遷,俄國自從布爾什維克革命以後,列寧等所發表各種布爾什維克的文字,便能夠明白他的特色,這種文字在俄國資本主義未消滅以前,早已發現。所以他能夠這般快把舊制度推翻,由勞農界創造新社會制度,盡能夠發達生產最高的程度。將來俄國的社會進步,定然有合理的,新經濟政策產生Q

世人以為布爾什維克很像幻術一般,弄到國庫非常充滿,全國鐵道密如蛛網,港埠非常發達,貨物供應全國人民,什麼實業都完全發展。這種情形,俄國現狀還相離很遠,今日的經濟困苦,雖已達到十二分,但還不能不謝謝布爾什維克的極力維持c

俄國的新社會制度,實在不容易設施,將來的歲月,更不能預料。照這樣形情看來,我們決不敢斷言俄國的社會現狀,是有進無退。但是有一樁事實可以決定的,就是俄國不會復回EU的社會制度,他決不肯採用有損無益的資本制度。不管俄國怎樣進行,難在還要實力奮斗,發展全國生產勢力,來供應人民,決不能有所畏怯,使資本主義能夠死灰復燃,人民為長期的奴隸,到萬劫不復的田地。

我們還有歷史的觀念.明白從前的戰爭,軍閥,大地主,和資本家等,蠶食全國的金錢,弄到俄國經濟的恐慌,資本主義災害,要延全國。所以俄國人民的希望,在於未來,以往的事實,長埋地下了。俄國將來最終的勝利達到的時候,列寧的名字,永遠的深入平民的腦海中了。

隨感錄

(一。七)性美

O陳望道

性美底理想,在各民族各時代雖然不是完全沒有統一的處所,卻也不免有分歧的現象,概括地指出,自然有點為難。但研究低級社會性美底理想,卻也還容易,我們只須看那些人為的裝飾,便可瞭然。

許多土人們已經將他們身體上的造作,顯出他們性美底理想了C北亞美利加印度人往往用人工把顏面壓平,太平洋諸島也有壓平兒童鼻樑的慣習,這完全同中國人纏足一樣。我們看見纏足便曉得中國人們性美底理想,看了這些,我們也便學得他們底性的美感了。

那些低級的人們並將他們性美底理想,在抹粉一樁事情里顯示我們了。亞美利加印度人身上往往塗着赭石或污泥,亞非利亞達拿河畔古銅色的土人往往染着濃厚的黑色,戛胡人盛裝時,多將黃粉抹在身上日本老年女人,齒上也還染着黑色。這又同中國人們抹粉塗脂底性美的理想,幾乎可以嵌入同一的模型。

現在有位論者反對湖南女人恢復人權底宣言,說:"『塗脂『『抹粉'者,人類應有之修飾也。"又說:"『塗脂『『抹粉』者,完全一美術上之問題……深願我敬愛之女同胞,培植吾國之美術,更謀發揮而光大之。」但是可惜這位熱心的論者並不曾舉出別處的模範,「發揮」「光大」似乎沒有把握。我現在略略指出低級人們底慣習給他們看,他們從此也許更有希望了!

(一。八)女人壓迫男人的運動

o陳望道

最近日本「新婦人協會」有一種運動,引起世人的注意了。這就是對於花

柳病者限制結婚並請求離婚的請願。

這請願事件的主要點是:

(a )要結婚的男人須將有合格的醫生那一星期內作成證明沒有染傳性花柳病的診查書,送呈市町村長換得「婚姻許可證書」。

(b)沒有婚姻許可證書的男人不得結婚,也不得結事實上的夫婦關系。

(c)女人不得與沒有婚姻許可證書的男人結婚,也不得與他結事實上的夫婦關系。

(d)違背(c)條的男人處斷三百元以下的罰金,違背(c)條的女人也同。

(e )對於提出虛偽的診查書換得婚姻許可證書而結婚或結事實上夫婦關系的男人,處罰五百元以下的罰金。

(f)結婚後當事者的一方害花柳病時,他方得請求這病痊癒以前分居或離婚。

(g )離婚後被害者向加害者請求直到全愈為止的醫治費與相當的慰藉金。

這運動一發現,日本男人就以為是女人在迫男人的運動,群起反對了。但我卻覺得男人無須反對,而且還須贊成她們。因為男人們花柳的毒菌也許因這運動可以減少一點咧。'

但又覺得女人們似乎還須更進一步!更進一步那就不致被人指摘為「中等階級婦女利已的運動」,於理論與實際上也更為妥當了。

(一。九)從政治的運動向社會的運動

O陳望道

最近湖南成立了個女界聯合會,開成立會這一天就通過一篇「恢復女子人權的」宣言。

宣言的大綱是:

(a)要取得「財產勻分權」、「公民選舉被選舉權」、「教育同等權」、「職業對等權」、「婚姻自決權」這五種權利。

(b)現在先運動取得「勻分財產」和「參與選舉」兩事。

(c)預備從「憲法」上着手運動。

這綱要里最可使我們注意的就是「參與選舉」這政治的運動的事。

現在男人已經從政治的運動向社會的運動了,女人如果同男人有同等的自覺,似乎不該終於落後,終於不同男人走同一的路徑。我也知道女人的政治運

動,在或一意義上也有相當的需要和根據,但從當代政治的本質和女人的地位下評判,我們卻總沒有力量反駁那些諷刺女人參政的議論。

因為現代的政治,從治者一面看,不過是取得自己或自己階級生活上特權的事,從被治者一面說,便是自己生活上的支配。所以現在政治運動,總是朝着兩個方向走:一個方向是取得權力,使自己或自己階級的生活享有特權;別一個方向就是圖謀那生活所受的支配得着最便利的一境。所以現在男人的政治運動,積極方面就是生活餘裕的人想得到特權,消極方面就是生活沒有餘裕的人想脫卻生活上窮乏的壓迫,但要在消極方面脫卻生活上窮乏底壓迫,終非得到特權不能實現他們的希望,結果便又須從積極方面運動了。

以前因襲的政治運動,都是這樣搶奪特權的擾亂。特權在你手裡,我就受壓迫,特權在他手裡,你便被損害,人們本性不肯終於受壓迫被損害,搶奪的擾亂這一篇著名悲劇也便沒有閉幕的時候了。

所以男人現今注意到這歷史上著名悲劇底葛藤,便着手改造這國家權力底本質,從事於根本的社會運動了。

女人怎樣?可是重新要想做這悲劇里的藝員嗎?

我希望女人們覺醒過來。雖然不一定要如聖書所說,「落後者在前,在前者反而落後」,卻也似乎不應該終於「落後」!覺醒過來,向社會的運動去罷。

什麼話!

。記者

廣東孔教會會長林澤豐在廣州河南曹范女子師范演說道:「紅皮書天地玄黃可以不讀,五字經我們不屑讀,但三字經就不能不讀,因為他第一句就說『人之初性本善『,其餘天文也有,地理也有,歷史也有,實是一本大學問的書。」

三月八日上海《中華新報》上說:「陳獨秀之禽獸學說……開章明義即言廢德仇孝,每到各校演說,必極力發揮『萬惡孝為首百善淫為先'之旨趣,青年子弟多具有好奇模效之性,一聞此說,無不傾耳諦聽,模仿實行,若決江河,沛然莫御,即各校以外,凡社會上囂張浮浪之徒無不樂聞其說,謂父子為路人,謂奸合為天性……目下如民軍之肆擾……究屬一時的痛苦,至於陳獨秀之學說,則誠滔天禍水,決息藩籬,人心世道之憂,將歷千萬億劫動而不可復。」

廣東省議員伍瑤光提議咨請省長正學術以弭亂萌案上說:「古先哲人乃定為五倫之教,使父子有親,夫婦有別,兄弟有序,君臣有義,朋友有信,聖賢相傳,至春秋孔子時乃大定……乃今泰西一二學者提倡共產主義,無政府主義,無父主義,公妻主義,吾國所謂偉人巨子,又從而翻譯之,傳播之,幾欲取中國數千年五倫之教根本取消以為快……今日俄羅斯勞動政府亦只在試驗中,而厭故喜新之士,乃欲舉吾國而付之一擲,且從而標識之曰新文化,吾竊以為五倫之教如日月之經天,江河之緯地,無一而可廢也,今日共和政體,似乎無君矣,不知古所謂君臣者,指上下尊卑言之耳,非指臣僕之對於專制皇帝也,《左傳》有十臣之說,致之經傳皆可取證,今乃並父子夫婦之倫而廢之,使復返乎圖騰社會,以子女從父為無人格,以男女戀愛為天性自由,以共產公妻無父無政府為無上目的,甚者乃倡萬惡以孝為先,百行以淫為首之說,人慾橫流,天理滅絕,洪水之禍,即在目前,其大亂安有紀極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