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0480.pdf/2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郎。密院表留有旨。行省地重。急於得人。可從丞相奏。明年召還。行省再奏留之。正大八年。以毋喪還京師。十月起復為秦藍總帥府經歷官。天興元

年二月。關陝行省徒單兀典等敗於鐵嶺。衡未知諸帥存殁。招集潰軍以須其至。遂為兵士所得。欲降之不為屈。監至長水縣東岳祠前。誘之使招

洛陽。衡曰。我洛陽識何人。為汝招之耶。兵知不可誘。欲捽其中。衡瞋目大呼曰。汝欲脅從我耶。終不肯降。望闕瞻拜曰。主。將無狀。亡兵失利。臣之罪

責亦無所逃。但以一死報國耳。遂引佩刀自剄。年四卞有六。正大初。河間許古詣闕拜章言。八座率非其材。省寺小臣。有可任宰。相者。不大升黜之。

則無以致中興。章奏。詔古赴都堂問。孰為可。相者。古以衡對。則衡之材可知矣。木甲脫魯灰。上京人。世為北京路部長。其先有開國功。授北京路。

宋阿答阿猛安脫魯灰自幼襲爵。貞祐二年宣宗遷汴。率本部兵赴中都扈。從。上喜。特授御前馬步軍都總領。宋人略南鄙。命同簽樞密院事。時全。

將大軍南伐。脫魯灰率本部屢摧宋兵。破城寨。以功遥授武昌軍節度使。元帥右都監行蔡息等路元帥府事。既而采人有因畜牧越境者。邏卒擒

之。法當械送朝廷。脫魯灰曰。國家自遷都以來。境土日蹙。民力雕耗。幸邊無事。人稍得息。若戮此曹。則邊釁復生。兵連禍結矣。不如釋之以絶兵端。

哀宗即位。授鎮南軍節度使。蔡州管内觀察使。行户工部尚書。時大元兵入陝西。乃上章曰。宋人與我為儲敵。頃以力屈自保非其本心。今陝西被

兵。河南出師轉戰。連年不絶。兵死于陣。民疲于役。國力竭矣。壽泗一帶。南接旴楚紅襖賊李全巢穴也。萬一宋人諜知。與全乘虛而入。腹背受敵。非

計之得者也。臣已令所部沿邊警斥以備非常。宜勑壽泗帥臣。謹斥候嚴𤇺燧。常若敵至。此兵法所謂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之道也。上是而

行之。二年秋。傳言宋人將入侵農司。令民先期刈禾。脫魯灰曰。夫民所恃以仰事俯育。及供億國家者。秋成而已。今使秋無所獲。國何以仰。民何以

給。遂遣軍巡邏。聴民待熟而刈。宋人卒不入寇諜者又報。光州汪大尉。將以八月發兵來取眞陽。議者請籍丁男以備。脫魯灰曰。汪大尉恇怯人耳。

寧敢為此。必奸人聲言來寇。欲使吾民廢務也。不可信。已而果然。叛人焦風子者。沿河南北屢為反覆。朝廷授以提控之職。令。將三千人。戍遂平。四

年春。風子謀率其衆入宋。脫魯灰策之。以兵數千伏鄱陽道。賊果夜出此途。伏發殪之。七年大元兵攻藍關至八渡倉退。舉朝皆賀。以為無事。脫魯

灰獨言曰。潼關險隘。兵精足用。然啇洛以南。瀕於宋境。大山重複。宋人不知守。國家亦不能逾宋境屯。戍大兵。若由散關入興元。下金房。繞出襄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