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0480.pdf/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百餘人。矢盡猶以弓提撃。為流矢所中死。關合土等皆没。上聞之震悼。詔贈龍虎衛上將軍。躐遷十階。特賜錢二十萬。命以禮葬之。物皆官給。以其

子都奴為軍前。猛安中奴護喪。就差權同知臨潢府事。李達可為勑祭使。同知德昌軍節度使事。石抺和尚為勑葬使。承安五年。上諭尚書省曰。梅

和尚死王事。其子都奴從軍久有功。其議所以酬之。乃命為典署丞。 烏古孫兀屯。上京路都人。大定末。襲猛安。明昌七年。以本兵充萬户。備邊有

功。除歸德軍節度副使。改盤安軍察廉遷同知。 速頻路節度使事。以憂去官。起復歸德府治中。遷唐州刺史。泰和六年四月。宋皇甫斌步騎萬人

侵唐州。兀屯兵甚少。遣泌陽尉白撒不。巡檢蒲閑。各以五十人乘城拒守。兀屯見宋兵在城東北者可破。令軍事判官撒虎帶。以精兵百人。自西門

出。繞出東北宋兵營後掩撃之。殺數十百人。宋兵大亂。殆夜乃遁去。五月皇甫斌復以兵數萬來攻。行。省遣泌陽副巡檢納合軍勝救唐州。兀屯出

兵與軍勝合兵城東北。設伏兵以待之。乃分騎兵為三。一出一入。以致宋兵。宋兵陷于淖。伏兵發。中衝宋兵為二。遂大潰。迢奔至湖陽。斬首萬餘級。

獲馬三百匹。宋别將以兵三千來襲。遇之竹林寺殪之。納合軍勝手殺宋將。取其金帶印章以獻。詔遷兀屯同知河南府事。軍勝遷梁縣令。各進兩

階。兀屯賞銀三百五十兩重。綵十端。為右副元帥。完顔左右翼都統。匡取棗陽。遣兀屯襲神馬坡。宋兵五萬人夾水陣以强弩拒岸。兀屯分兵奪其

三橋。自辰至午。連拔十三栅。遂取神馬坡。從攻襄至漢江。兀屯亂流徑度復進一階。號平南虎威將軍。宋人請和。遷河南副統軍。大安初。遷昌武軍

節度使副統軍。如故。遷西南路招討使。兀屯御下嚴酷。軍士多亡。杖六十除同知上京留守事。大安三年。將兵二萬入衛中都。遷元帥右都監。轉左

都監。兼北京留守有功。賜金吐鶻重。綵十端。遷元帥左監軍。留守如故。眞祐元年閏月。以兵入衛中都。詔以兵萬六千人守定興。軍敗。兀屯戰没。

高守約。字從簡。遼陽人。大定二十八年進士。累官觀州刺史。大元兵狥地河朔。郭邦獻以歸順。從至城下。呼守約曰。從間當計全家室。守約弗顧。

至再三。守約厲聲曰。吾不汝識也。城破被執。使之跪。守約不屈逐死。詔贈崇義軍節度使。謚忠敬。和速嘉安禮。字子敬。本名酌。大名路人。穎悟慱

學。淹貫經史。大定二十八年進士。至寧末。為泰安州刺史。眞祐初。山東被兵。郡縣望風而遁。或勸安禮。去之。安禮曰。我去城誰與守。且避難負國家

之恩乎。乃團練繕完為禦守記。已而大元兵至。戰旬日不能下。謂之曰。此孤城耳。内無糧儲。外無兵援。不降無遺類矣。安禮不聽。城破被執。初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