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0899.pdf/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野射麋輕隊馬。杏園移象矮交床。詩忙渴硯酒磨黑。睡足趄廊花奪香。矯揉盡歸官樣去。有時閑笑錯商量。 改舊詩戲成。 不作新詩只改詩。當

家功用亦幾稀。全牛迎刃未能解。六鶂遇風先退飛。欲脱規模還似舊。枉教軀幹不曾肥。何如盡付紅爐火。免使群公說是非。 叔祖閣學座間請

觀詩編因賦。 出門何許會初心。家有師儒是學林。畫古更因金印偉。書叢方稱錦堂深。朱橙薦酒隨冬蟹。翠蔓披墻引暮禽。每幸酸鹹得同嗜。可

今傾耳闕韶音。王逢原廣陵集雜詩。 方春不種蘭。終歲無自佩。良田弗加芟。徒種亦無歲。空今雨露恩。日夕被蒿艾。安坐飢怨天。此理果誰在。

一日不為田。百草已有根。况復閑三時。其穢何待論。豈不有錢鏄。徒羞慵借勤。歲晚憂不耕。何獨議鋤耘。 𣯶𣯶晚春樹。上下聚百蟲。不有口似蠆。

則生尾似蜂。設不二者然。亦徒生無庸。清陰不可居。晚歲還秋風。 關雎后之淑。棫樸君之明。兔罝尚好德。况乃公與卿。所以彼一本作披行葦。敦

然遂其生。誰能弦此歌。為我發古聲。 召公方伯尊。材亦聖人亞。農時憚煩民。聴訟小棠下。嗟今千室長。已耻向耕稼。彈琴高堂上。欲以無為化。

魚鰕無所能。動輒困人得。蛟鯨能則乖。覆舟取人食。龜鱉雖謂殊。刳剝同一劇。龍不入網羅。亦不爲人識。 犬羊養於人。壯則人食之。猛虎嗜人肉。

一本作能食人。終一本作亦昧獵者機。豺狼與狗同。爲害豈必威。封一本作豐狐能爲人。還作行子妻。 古人重非道。飢不苟豆羹。有爲非其心。或

不脱冕行。如何後世人。以官業其生。鄙哉樂欺人。猶以學自名。 還東野詩。 吾於古人少所同。惟識韓家十八翁。其辭浩大無涯岸。有似碧海吞

浸秋晴空。此老頗自負。把人常常看平時未嘗有誇詫。只說東野口不乾。我生最遲暮。不識東野身。能得韓老低頭拜。料得亦是無量文章人。前日

杜子長。借我孟子詩。三日三夜讀不倦。坐得脊折臀生胑。傍人笑我苦若是。何爲竟此故字紙。童子請我願去燒此詩。苦澀讀不喜。吾聞傍人笑。嘆

之殊不已。又畏童子言。藏之不敢示。奈何天下俱若然。吾與東野安得不泯焉。未翌潜山集讀杜詩至减米散同舟。路難思共濟。舟人偶來告飢。似

詩讖也。 老翁起布衣。詩史天下選。眼中無全牛。萬象轉綮窽。曹劉知幾輩。波瀾付一卷。凄其憂世心。妙若醫國扁。惜哉無孔子。不得并墳典。豹露

管中班。吾猶及淺淺歲月走江淮。冷淡空盤盞。諸子不見味。咀嚼必禁臠。遺編過三復。奥義見百遍長言起清風。竦立侍冠冕。减米散同舟。讀已事

在眼。吾豈監河侯。不救在陳患。生塵甑屢空。戛釡聲不免。迢迢千里程。與汝共艱嶮。雖無百丈牽。顧有衆力挽。願學平原公。試草乞米簡更問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