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1192.pdf/2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之六三。履非其位。欲上承四。而四自應。初而不納。已是困于九四之非所困也。欲下乘乎二。二爲剛陽。非柔可乘。是㨿于九二之蒺藜。而㨿非

所㨿也。是名辱身危。而不見其妻也。此明小人䘮德之事也。其釋解之上六也。謂小人之驇害。旡吳扵騺害之隼。君子之去害。猶以亏矢之器。而射

高墉之隼也。其蔵器待時。既素能蓄去害之具。其用器以時。故能收除害之功。以弓矢之成器而動其獲之旡不利者以此。明君子去小人之事也

其釋噬嗑之初九也。謂小人不耻。不仁。懲之扵初。戒其大不仁也。不畏。不義。懲之扵初。戒其大不義也。不見利不勸懲之扵初。戒其趍功利。而大悖

仁義也。是履校滅趾之小刑。所以小懲大戒。而成小人旡咎之褔也。此明君子戒小人之事也。其釋噬嗑之上九也。謂善惡以積累而成。不爲小善

不去小惡是以惡積罪大。而受滅耳之刑。此明小人受刑之凶也。其釋否之九五也。謂危亂以恃治安。而成不忘危。不忘亂。而常存其亡之戒。是以

身安。而國家可保。如擊于包柔之固。此明君子否之吉也。其釋鼎九四也。謂其德不足以稱位。知不能以立謀。是以力小而不能任重。所以如鼎之

傾覆。而有不勝任之愧。此明小人敗事之凶也。其釋豫之六二也。謂知幾之神。維驗扵交際之時。而幾𢕄之理。實萌扵交際之先。君子能豫見此理

扵交際之時。其豫見之明。固爲天下之望。此明君子先物之吉也。其釋復之初九也。謂顔氏之近道。而不善未嘗不知。至明足以察其幾也。知之未

嘗便行。至徤足以賛其决也。此即其失不逺而復善也。此明君子反善之吉也。其釋損之三也。謂天地絪緼。而萬物以氣化以陰陽之一也男女構

精。而萬物以形生。以陰陽之一也。此三人行則損其一。而必欲以一人。而友一人焉。此明君子致一之吉也。其釋益之上九也。謂君子内而言行。外

而求友。必立心有常。然後爲之。是以全善。而民皆益之。反是而立心不恒。則其善不全。而民不。益之。而或傷擊之矣。此明小人不常之凶也。觀十一

爻之辭。則所謂吉凶生。而悔吝著者。存乎六爻之動矣。趙珪解子曰。君子安其身。止立心勿恒凶。夫子言君子安身而動。則所爲必固。易心而語。則

所言得止。定交而求。則所圖必遂。此三者君子能脩之。故得全也。乘危以動。則民不從之。懷懼以語。則民不和之。旡交而求。則民不益之。民莫有益

之者。以其不自謹脩言動而求益扵人。故人不與而絶之。則傷害之者至矣。易益之上九爻辭曰。莫益之。謂非道求益不已。莫有益之。而或有擊之

者。立心勿恒者。恒如是則凶也。易之辭約而義博。聖人取數爻之辭扵繫辭衍言之。以明其義之該博也。學易者。觸類而致思焉。則天下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