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2217.pdf/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建置沿革本州大明清類天文分野之書禹貢梁州之域東井輿鬼之分。周春秋

為巴子國。秦屬巴郡。漢武帝分置犍為郡。而郡之江陽符縣。即瀘州域也。東漢建安十八年。立江陽為郡。晋又置東陽郡。宋齊因之。梁置瀘州治馬

湖江口。隋大業三年。州羆為瀘川郡。還治于此。唐武德六年。後置瀘州。天寳元年。改瀘川郡。朝元中復為瀘州。五代王建孟知祥。繼有其地。宋宣和

元年。為瀘州軍節度。嘉熙三年。遷治江之南。景定二年。改為江安州。元至元十二年。復名瀘州。十五年復還故治。二十二年。隷重慶路總管府

本朝以州近成都。直隷四川布政司。圖經志謹按瀘州。分野。當參井之次。在 禹貢屬梁州。周雍州之域。春秋戰國時為巴子國地。秦屬巴郡。兩漢時屬

犍為郡。蜀章武元年立江陽郡。隷益州。晋南北朝。并因蜀梁兼立瀘州。後周因之。隋為瀘川郡。唐武德為瀘州。天寳為瀘川郡。屬劍南道。自唐分東

西川為兩軍州事。統屬於梓。而瀘以支郡隷之。宋政和間。置瀘南安撫使司。旋移梓夔路兵馬鈐轄。建炎末。陞都鈐轄。去夔不兼。朝道間。復正潼川

路安撫使之名。統屬三縣。曰瀘川。曰江安。曰合江。無納溪縣。元初仍立瀘州安撫使司。罷瀘川縣。設納溪縣。後革安撫司。立瀘州隷重慶府。欽惟

聖朝奄有區字。以瀘州地近成都。直隷四川等處承宣布政使司。仍領縣三。曰江安。曰納溪。曰合江寰宇記瀘州。瀘川郡今理瀘川縣禹貢梁州之域。

春秋戰國時為巴子國。秦為巴郡。漢為犍為郡之江陽符二縣地。後漢因之。晋於此立為江陽郡。宋齊因之。梁大同中。置瀘州遠取瀘水為名。華陽

國志云。瀘川縣。本漢江陽是昔漢光武微時。過江陽生一子。望氣者言。江陽有貴兒。王莽求之。縣人殺之。後光武怒為子立祠。謫江陽人不使冠帶。

按郡地則江山所合。故水經注云。綿水至江陽縣。方山下入江。謂之綿水口。隋煬帝時州廢。置瀘川郡。唐武德元年。復為瀘州。領富世。江安。綿水。合

江來鳳和義。六縣。武德三年。置總管府管一州。九年省來鳳縣。貞觀元年。置思隷。思蓬。施陽。三縣。二年置隆越縣屬榮州。八年割和義屬榮州。仍置

洷南縣。又省施陽縣。十三年省思隷思蓬二縣。十七年置溱珍二州。儀鳳二年。又置晏納奉淅鞏陰六州。載初二年。置順州。天授元年。置思莪州。久

視元年。置淯州。大足元年。置能州。并屬瀘州都督凡十州。天寳元年。改為瀘川郡。依舊都督。乾元元年。復為瀘州。宋朝乾德五年。并綿水縣入江安

縣。割富義縣為富順監郡縣志瀘川軍節度。治瀘川縣。禹貢梁州之域。春秋戰國為巴地。秦屬巴郡。武帝分置犍為郡。今州即犍。為郡之江陽符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