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2237.pdf/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也。爭者。末節也。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流血。故聖王重行之。夫務戰勝窮武事。未有不悔者也。昔秦皇帝任戰勝之威。蠶食天下。并吞戰國。海内爲

一。功齊三代。務勝不休。欲攻匈奴。李斯諌曰。不可。夫匈奴無城郭之居。委積之守。遷徙烏舉。難得而制。輕兵深入。糧食必絶。運糧以行。重不及事。得

其地不足以爲利得其民不可調而守也。勝必棄。之。非民父母。扉敝中國甘心匈奴。非完計也。秦皇帝不聽。遂使蒙恬將兵而攻胡。郤地千里。以河

爲境。地固澤鹵。不生五殺然後發天下丁男以守北河。暴兵露免。十有餘年。死者不可勝數終不能逾河而北。是豈人衆之不足。兵革之不備武。其

勢不可也。又使天下飛腐挽舉。起於黄腄。琅邪負海之郡。轉輸北河。師古曰黄。𦟽。二縣名也。并在東萊。言自東策及琅邪。緣海諸郡。皆令轉輸至北

河也。𦟽。者直瓀反率三十鍾而致一石。師古曰六斛四斗爲踵計其道路所費。凡用百九十二斛。乃得一石至。男子疾耕不是於帷幕。百姓靡披。孤

寡老弱不能相養。道死者相望。蓋天下始叛也。及至高皇帝定天下略地於邊。聞匈奴聚代谷之外。而欲撃之御史成諫曰。不可。夫匈奴獸聚而烏

散。從之如摶景。師古曰摶。撃也。摶人之陰景。言不可得也。今以陛下盛德攻匈奴臣竊危之。高帝不聽。遂至代谷。果有平城之園。高帝悔之。迺使劉

敬徃結和親。然後天下亡干戈之事。故兵法曰。興即十萬。日費千金。秦常積衆數十萬人。雖有覆軍殺將係虜單于。適是以結怨深讎。不是以償天下

之費。夫匈奴行盗侵歐。所以爲業。天性固然。師古曰。來侵邊竟。而歐略人畜也。歐與驅同。其字從文。音普木反。上自虞夏殷周。固不程督。禽獸畜

之。不比爲人。夫上不觀虞夏殷周之統。而下循近世之失。此臣之所以大恐。百姓所疾苦也。且夫兵乆則變生。事苦則慮易。使邊境之民靡敵愁苦。

將吏相疑而外市。張晏曰。與外國交市已利。若章卿之比也。故尉佗章邯得成其私。而秦政不行。權分二子。此得失之效也。故周書曰。安危在出令。

存亡在所用。願陛下孰計之。而加察焉。嚴安傳。安以故丞相史上書曰。臣聞鄒子曰。政教文質者。所以云救也。當時則用過則舍之。有易則易之。

故守一而不變者。未睹治之至也。今天下人民用財侈靡。車馬。衣裘。宫室。皆競修飾。調五聲。使有節族。雜五色使有文章。重五味方丈於前。以觀欲

天下。彼民之情見美則願之。是教民以侈也。侈而無節。則不可瞻民離本而僥末矣末不可徒得。故揞紳者不憚爲詐。帶劒者夸殺人以矯奪而世

不知愧。故奸軓浸長。夫佳麗珍怪團順於耳目。故養失而忝。樂失而淫。禮失而采。教夫而僞僞米淫泰。非所以範民之道也。是以天下人民逐利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