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2237.pdf/1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以亡公室平削六卿大盛也。下覧秦之所以减。刑嚴文刻。欲大無窮也。今郡守之權非時六卿之重也。地幾千里。非特閭巷之資也。甲兵器械。非特

棘矜之用也。以逢萬世之變。則不可勝禕也。徐樂傅。樂上書曰。臣聞天下之患在於土崩。不在瓦解。古今一也。何謂土崩。秦之末世是也。陳涉無

千秉之尊。尺土之地。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後。鄉曲之譽。非有孔魯墨子之賢。陶宋猗順之冨也。然起窮巷。奮棘矜。師古曰棘。戟也。矜者。戟之把也。

時秦銷兵器。故但有戟之把耳。偏𥘵大呼。天下從風。此其故。何也。由民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俗已亂而政不脩。此三者陳涉之所以爲資也。

此之謂土崩。故曰天下之患在乎土崩。何謂瓦解。吳楚齊趙之兵是也。七國謀爲大逆。號皆稱萬乘之君。帶甲數十萬。威足以嚴其境内。財足以勸

其士民。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爲爾於中原者。此其故何也。非權輕於匹夫。而兵弱於陳涉也。當是之時。先帝之德未哀。而安土樂俗之民衆

故諸侯無境外之助。此之謂瓦解。故曰天下之患不在瓦解由此觀之。天下誠有土崩之執。雖布衣窮處之士。或首難而危海内。陳涉是也。况三晉

之君或存中。天下雖未治也。誠能無土崩之有彊國動兵。不得還踵而身爲禽。吳楚足也。况羣臣百姓能爲亂乎。此二體者安危之明要。賢主

之所留意而深寮也。聞者。關東五榖數不登。年歲未復。民多窮困。重之以邊境之事。推數循理而觀之。民冝有不安其處者矣。不安故易動。易動者。

土崩之說也。故賢主獨觀萬化之原。明於安危之機。脩之廟堂之上。而銷未形之憲也。其要期使天下無土崩之𡎐而已矣。故雖有彊國勁兵。陛下

逐走獸。射飛鳥。弘游燕之囿。淫從恣之觀。極馳騁之樂自若。金石絲竹之聲不絶於耳。帷幄之私。俳優侏儒之笑不乏於前。而天下無宿憂。名何必

夏子。俗何必成康。雖然。臣竊以爲陛下天然之質。寬仁之資。而誠以天下爲務。則禹湯之名不難侔。而成康之俗未必不復興也。此二體者立。然後

處尊安之實揚廣譽於當世。親天下而服四夷。餘恩遺德爲數世隆。南面背依攝袂而揖王公。此陛下之所服也。臣聞圖王不成其敝足以安安則

陛下何求而不得。何威而不成。奚征而不服哉。二年冬。匈奴入上谷漁陽殺略吏民千餘人。遣衛青李息出雲中。以西至隴西。撃胡之樓煩白羊王

於河南得胡首虜數千牛羊百餘萬。走白羊樓煩王。遂取河南地。詔封青爲長平侯。青校尉蘇建張次公皆有功封建爲平陵侯次公爲岸頭侯。主

父偃言。河南地肥饒外阻河。蒙恬城之以逐匈奴。内省轉輸戍漕。廣中國滅胡之本也上下公卿議。皆言不便。上竟用偃計立朔方郡使蘇建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