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2399.pdf/2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來之衝。轍杜門深居。著書以為樂。謝郤賔客。絶口不談時事。意有所感。一寓於詩。人莫能窺其際。十月三日轍卒。年七十四。十一月乙丑。追復端

明殿學士。特賜宣奉大夫。七年三月二十五日。夫人史氏卒。同葬汝州郟城縣上瑞里。三子。遲。字伯充。官至太中大夫。工部侍郎。徽猷閣待制。紹

興二十五年卒。適。字仲南。官至承議郎。通判廣信軍。宣和四年卒。遜。字叔寬。官奉議郎。通判瀘州潼川府。靖康元年卒。五女。文務光。王適。曹煥。王浚

明。曾縱。其婿也。務光。字逸民。適。字子立。煥。字子文。縱。字子元。矩遲二子。簡。策。适三子。籀。範。築。遜。四子。筠。箴。箱。簦。轍有詩傳二十卷。春秋集傳十二卷。

老子解二卷。欒城集後集第三集共八十四卷。應詔集十二卷。子瞻評其文。以為子由之文實勝僕。而世俗不知乃以為不如。其人深不願人知之。

其文如其為人。故汪洋澹泊。有一唱三歎之聲。而其秀傑之氣。終不可没。轍少讀太史公書。患其踈畧。漢景武之間。尚書古文。詩毛氏。春秋左氏。皆

不列於學官。世能讀之者少。故其所記堯舜三代之事。多不合聖人之意。戰國之際。諸子辯士。各自著書。或增損古事以自信其說。一切信之。甚者

至採世俗之語。以易古文舊說。及秦焚書。戰國之史不傳於民間。秦惡其議已也。焚之畧盡。幸而野史一二存者。遷亦未暇詳也。故其記戰國有數

年不書一事者。於是因遷之舊。上觀詩。書。春秋。旁取戰國策。及秦漢雜録起伏羲神農。訖秦始皇帝為七本紀。十六世家。三十七列。傳謂之古史。凡

六十卷。晚在海康。刊定舊解老子。寄子瞻。子瞻題其後曰。昨日子由寄老子新解讀之。不盡卷。廢卷而歎。使戰國有此書。則無商鞅。韓非。使漢初有

此書。則孔老為一。使晋宋間有此書。則佛老不為二。不意老年見此竒特及歸穎昌時。方詔天下焚滅元祐學術。轍敕諸子録所為詩。春秋傳。古史。

子瞻易。書傳。論語說。以待後世君子。復作易說三章。及論語拾遺。以補子瞻之闕。其論大衍之數五士。天地之數五十有五。盡掃古今學者增損附

會之說。得其本真。既殁。籕等述其緒訓。為穎濵遺語一卷。紹興中以遲貴累贈太師。封魏國公。史氏楚國太夫人。



永樂大典卷之二千三百九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