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2604.pdf/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如孩。逍遥從兩童。羽服長毰毸。執手論玄契。脫略無嫌猜。值兹休明期。至化被九垓。茫茫大塊中。齷齪良可哀。終當肆心意。與子同徘徊。張翥詩樹

入高臺石路斜。傳聞絶頂煉丹砂。樵人不識冬來雪。道士曾飧夜半霞。鬱鬱澗松含晚翠。娟娟霜葉學春華。誰能飛屩千峰外。同看扶桑涌日車。徐

義夫詩守藥胎仙去不來。空𤲢山頂煉丹臺。明眸炯炯初陽在。知隔人間幾劫灰。馮子振詩僊人手種玉芙蓉。十二樓欄矗閬風。千歲金蟬辭壤殻。

幾時瑶鶴降層空。初陽臺上飱朝赤。斜日山前褪夕紅。長短百年休計較。葛翁此事却輪儂。太一當年玉宇殘。梅花留得鶴三間。池鄰瓊島祥鸞

翥。天浸錢湖浴鷺閑。秋澹略教雲結社夜深却倩月為關。若無韻勝如和靖。何處崔嵬不是山。昭臺元張西岩集白馬眞人瑞像贊。

昔乘青牛車。乃傳經於度關之初。今騎白馬像。復授經於昭臺之上。既變化之不常。奚飛勝之可量。宴臺元耶律鑄詩萬象森

羅動翠華。謫仙名擅地仙家。忽疑羽化隨青鳥。空記嵩呼隔彩霞。休計露槃承玉屑。枉徵雲液就丹砂。兩龍勝迹空流水。流盡臨風野薺花。

經臺元一統志列仙傳。尹喜見老子。受之五千言。喜退而書之。名曰道德經。後在此臺授經之實證也。蘇軾嘗游有詩曰。此臺一覧

秦川水。不待傳經意已空。軾詩意以謂登此臺之高曠。自可以如觀劍而通草怪之神。在海山而得彈琴之妙。豈有文字相傳哉。故曰。不待傳經意

已空。蘇軾詩自注云臺。乃終南山之一峯耳。非復有築處。傳經臺宋蘇穎濱詩輪扁不能令子巧。老𣆀雖智若為傳。遺經尚

在臺如故。弟子今無似喜賢。說經臺陝西志老子說經臺。在西安府盩厔縣南三十里。臺北三里即樓觀。乃尹喜故宅。因

傳經後結草為樓。因名之有碑。新說老子說經臺。在樓觀南三里。樓。觀内傳云。說經臺。又曰昇天臺。老君傳道既畢。於宅南小阜上。乘雲駕景。昇入

太微。華陽子録記。秦始皇。好神仙於此。建老子廟。晋惠帝元康五年重。修。蒔木萬株。南北連亘七里。給户三百供。灑。掃。隋文帝開皇元年復修。金末

荒廢。大元至元中。增修構殿。建碑倍加疇昔。僧殊隱詩終南多勝槩。占斷老君先。山月入清净。松風出妙玄。青牛蹄倦日。白鹿角摩天。坐看經臺上。

浮雲長自然。元寓齋詩說經人去已千年。木杪遺臺尚巋然。寰海至今傳妙㫖。猶龍無復見眞仙。風號地簌笙竽合。日照山花錦綉鮮。須信谷神元

不死。晚來幽鳥替談玄。昇天臺請經臺元一統志在湖廣江陵縣龍山。今屬野人原。乃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