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2739.pdf/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八。而鶴來儀者凡三百六十。其内修外感也如此。可不謂通於大道乎。公之晚年。又師六祖以無相爲心地。以不二爲法門。每遇僧徒輙論眞諦。雖

耆年宿德。皆心伏之。及易簀之夕。大怖將至。如入三昩。恬然自安。仍於遺䟽之末。手筆題云。蹔榮蹔悴敲石火。即空即色眼生花。許時爲客今歸去。

大曆元年是我家。解空得證也又如此。可不謂逹於佛性乎。惣而言之。故曰通四科。逹三教者也。居易不佞。辱與公游者三十餘年。年老。分深。定爲

執友。况奉遺劄。托於斯文。且慙鄙陋。不敢辭讓。銘曰㵚水之陽。鼓山之下。吉日吉土。載封載樹。烏虖慱陵。崔君之墓。

崔羣舊唐書列傳字敦詩。清河武城人。山東著姓。十九登進士第。又制策登科。授秘書省校書郎。新唐書列傳陸贄主貢舉。梁肅薦

其有公輔才。擢甲科。舉賢良方正。授秘書省校書郎。累遷右補闕。元和初。召爲翰林學士。歴中書舍人。羣在内職。常以讜言正論聞於時。憲宗嘉賞。

降宣㫖云。自今後學士進狀。並取崔群連署。然後進來。群以禁宻之司。動爲故事。自爾學士或惡直醜正。則其下學士無由上言。群堅不奉詔。三䟽

論奏方允。元和七年。惠昭太子薨。穆宗時爲遂王。憲宗以澧王尸長。又多内助。將建儲貳。命群與澧王作讓表。群上言曰。大凡已合當之。則有陳讓

之儀。已不含當。因何遽有讓表。今遂王嫡。長。所宜正位青宫。竟從其奏。時魏慱節度使田季安進絹五千匹。充𦔳修開業寺。群以爲事實無名。體尤

不可。請止其所進。群前後所論多愜㫖。無不聽納。遷禮部侍郎。選㧞才。行。咸爲公。當。轉户部侍郎。十二年七月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十

四年。誅李師道。上顧謂宰臣曰。李師古。雖自襲祖父。然朝廷待之始終。其妻於師道。即嫂叔也。雖云逆族。若董輕重。亦宜降等。又李宗奭雖抵嚴憲。

其情比之大逆。亦有不同。其妻。士族也。今其子女俱在掖廷。於法皆似稍深。卿等留意否。群對曰。聖情仁測。罪止元凶。其妻近屬。儻獲寬宥。實合弘

煦之道。於是師古妻裴氏。女宜娘。詔出於鄧州安置。宗奭妻韋氏。及男女先没掖廷。并釋放。其奴婢資貨。皆復賜之。又鹽鐵福建院官權長孺坐𧷢。

詔付京兆府决殺。。長孺母劉氏求哀於宰。相。群因入對言之。憲宗𢚓其母耄年。乃曰朕將屈法赦長孺何如。群曰。陛下仁惻。即赦之。當速令中使宣

輸。如待止勑。即無及也。。長孺竟得免死長流。群之啓奏平恕。多此類也。新唐書别傳帝嘗語宰相聽受之際。不亦難乎。比詔學士集前世事爲辨謗

略。以自儆鍳。其要云何。群對無情。曲直辯之至易。有情。則欺爲難審也。故扎子有衆。好。惡浸潤膚受之說。以其難辦也。若陛下擇賢而任。行之以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