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2739.pdf/1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暇。又何以安。故能舉天下付之興。畏之也。禍難已平。上恬下嬉。施施自如。曰賢難得。雖無賢。尚可治也。後可去。雖存侫。不遽亂也。視漏弗填。忽傾弗

支。偃然自慰。曰。我曷以䘮。故能舉天下付之亡。不畏也。常人所畏。聖人易之。所不畏。聖人難之。觀孝明皇帝本中主遭變可與謀始。待成不可與共

終。崔羣以爲相李林甫。則治亂已分。其言信哉。是扁鵲所以誚桓侯也。通鑑綱目唐憲宗元和十二年九月。以崔群同平章事。李逄吉罷。初上爲廣

陵王。布衣張宿以辨口得幸。及即位。累官至比部員外郎。招權受賂。逄吉惡之。上欲以宿爲諫議大夫。逄吉曰。宿小人豈得竊賢者之位。必欲用宿。

請先去臣。上不悅逄吉又與裴度異議。上方倚度以平蔡。乃罷逄吉。而竟用宿。崔群王涯。固諫不聽。宿由是怨執政。及當時端方之士。與皇甫鎛相

表裏譛去之。魯國志群。貝州武城人。祖朝。字懿忠。懷州刺史。父稹。檢校金部郎中。古今紀要乞上勿問子儀家與嬖人爭財之訟。人謂識大體。詰

吳少誠擅决洧水漑田。竦然聽命。輿地紀勝舊史云。群隱居毗陵。以節操聞。韋夏卿薦群。召拜左拾遺。遷侍御史。充入蕃使判官。群奏曰。陛下即位

二十年。自草澤擢臣爲拾遺。是難其進也。以二十年難進之臣。用爲判官。一何易也。因話録崔相國群。爲華州刺史。鄭縣陸鎮以名與崔公近諱音

同請假。崔視事後。遍問官属。怪鎮不在列。左右以廽避對。公曰。縣尉。㫖授官也。不可以刺史𥝠避而使之罷不治事。召之令出。鎭因陳牒請權改名

瑱。公判准狀。仍戒之曰。公庭可以從權。簿書則當仍舊。臺省中無陸瑱名也。其知大體如此。唐宋名賢歴代確論范祖禹。論群對帝以元宗罷張九

齡相李林甫爲治亂之分曰。天下治亂。繫於用人。明之政昭然可睹矣。崔群以退張九齡任林甫爲治亂之所分。豈徒有激而云哉。其可謂至言矣。

聖人復起不能易也。白居易長慶集祭崔相公文 維大和六年。𡻕次壬子十月庚申朔。二十四日癸未。中大夫守河南尹上柱國𣈆陽縣開國男

食邑三百户賜紫金魚袋白居易謹以清酌庻羞之奠。敬祭于故相國吏部尚書贈司空崔公敦詩。惟公。德望事業。識度操履。爲時而生。作國之紀。

巖廊匡輔。藩部政治。父母黎元。股肱天子。斯皆談在人口。播於人耳。今所叙者。眷知而已。於戯。自古及今。實重知音。故詩美伐木。易稱斷金始愚以

公。同入翰林。因官識面。因事知心。獻納合章。對揚聮襟。以忠相勉。以義相箴。朝按同食夜床并衾。綢繆五年。情與時深。及公登庸。累分閫鎮。愚亦去

國。出領符印。徐宣逺部。忠杭遐郡。鴈去寄書。潮來傳信。無由會合。祗望音問。未卜後期。但敦前分。余大和之初。連徵歸朝。公長夏司。愚貳秋曹。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