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2739.pdf/1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詩最善。太平廣記唐中書舍人崔咸嘗受大僚之知。及懸車之年與議行止。崔時爲司封郎中以感知之分極言賛美。便令製表。表上值無厚善者。

一章而允請。三數月後門舘日闃寂家人軰𥨸駡。後甚悔。語子弟曰有大叚事。慎勿與少年郎議之白居易長慶集祭崔常侍文 維太和九年。𡻕

次乙卯。二月丙午朔。七日壬子。中大夫守太子賔客分司東都上柱國賜紫金魚袋白居易。謹以清酌庶羞之奠。敬祭于故秘書監。贈禮部尚書崔

公。惟公之世禄家行文華政事。播於時論。此不復云。今但叙舊好。冩裏誠而已。嗚呼。居易弟兄。與公伯仲。前後科第。同登者四五。辱爲僚友。三十餘

年。又膳部房。與公同聲塵之游。定膠漆之分。兩家不幸。十年以來。哀舋所鍾。零落殆盡。我老君病。唯餘二人。天不慗遺公又即世。不登大位。不享永

年。夙志莫伸。幽憤何極。居易方屬疾恙。不遂執紼遣姪阿龜。徃展情禮此如不祭永痛奈何。嗚呼重易平生知我。寢門一慟可得而聞乎。嗚呼重易

平生嗜酒。奠筵一酌。可得歆乎。嗚呼哀㢤。伏惟尚饗。

崔琯舊唐書列傳。愽陵安平人祖懿。父頲。貞元初進士登第。元和初。累官至少府 監。四年出爲同州刺史卒。頲有子八人皆至逹官

時人北漢之苟氏。號曰八龍。長曰琯。貞元十八年進士擢第。又制策登科。釋褐諸侯府。入朝爲尚書郎。大和初累遷給事中。宣慰幽州稱㫖。俄而興

元兵辭。殺李絳命琯平亂。褒中三軍。寂然從命使還改工部侍郎。四年冬拜京兆尹。五年四月。改尚書右丞。六年十二月出爲江陵尹御史大夫荆

南節度。使八年入爲兵部侍郎。轉吏部權判左丞事。開成二年。眞拜左丞。時弟珙爲京兆尹。兄弟並居顯烈以本官權判兵部西銓吏部東銓事。三

年檢校户部尚書判東都尚書省事。東都留守。東畿汝都防禦等。使。會昌中。遷銀青光禄大夫檢校吏部尚書興元尹充山南西道節度使。以弟珙

罷相貶官。琯以罷鎮歸東都。五年卒。詔曰。孔氏以顔冉之行。首於四科。漢代以荀陳之門。方之八凱。乃睠時哲。得兹令名用舉飾終之恩。以抒殱良

之故。山南西道節度使崔琯。誠明履正粹宻鄰畿。有子政之精忠。得公綽之不欲。禮樂二事以爲身文。仁義五常自成家範。徃以茂器。列于大寮。屬

賢。相受誣。廟堂議法由表孺之道。以估正人微京兆之言。豈聞非罪。既是魏其之直。益彰王鳳之邪。莊色于朝。群公聳視。讜詞不撓。淑問攸歸。歴踐

名藩。皆留遺愛。居常慎獨清則畏知。爰自青衿。迄于白首。厲翼之志。始終不渝。未陟台階。實辜公論。追榮左相。式示優崇。可贈尚書左僕射新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