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2978.pdf/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黄父。黄父鬼。俗人依此各兩名之。又西北海外有一人焉。長二千里。兩脚中間相去千里。腹圍一千六百里。但飲天酒。天酒。甘露也。不食五榖魚肉。

忽有飢時。向天乃飽。好山海間不犯百姓。不干萬物。與天地同生。名無路之人。言無路者。高大不可爲路也。一名仁。禮曰。仁也。一名信。與天地俱生

而不没。故曰信一名神。 又西南大荒中有人焉。長一丈。其腹圍九尺。踐龜蛇戴朱鳥。左手憑青龍。右手憑白虎。知河海斗斛。識山石多少。知天下

鳥獸言語。知百榖草木鹽苦。名曰聖。一名哲。一名光通。一名無不達。凡人見拜者。令人神智。 又東南隅大荒之中。有朴父焉。夫婦并高千里。腹圍

百輔。百輔。圍千里也。天初立時使夫妻導開百川。嬾不用意。謫其夫妻并立東南。男露其勢。女彰其殺。勢殺。陰陽。氣息爲人不畏寒暑。不飲不食。須

黄河清。當復更使其夫妻導百川。 蜀王本紀曰。秦襄王時宕渠郡。獻長人二十五丈六尺。括地圖曰。大人國孕三十六年而生。生兒白首長丈。

外國圖曰。大秦國人長一丈五尺。猿臂長脅好騎駱馳。 漢武故事曰。公孫卿至東萊云。見一人長五丈。自稱巨公牽一黄犬把一黄雀。欲謁天

子。因忽不見。淮南子曰。東方之人長一丈。孫綽子曰。海人與山客辨其方物。海人曰。横海有魚額若華山之頂。一噏萬頃之波。山客曰。鄧林有

木圍三萬尋。直上千里。傍蔭數國。東極有大人斬木爲策。短不可杖。釣魚爲鮮。不足充餔。餔音適。幸氏三秦記曰。炖煌西盡大秦。隔海心無憂。遇善

風不經二十日得渡。心憂數年不得渡諺曰。心無憂患不經二旬。必若憂患逺雜三春。士人賢直。男女皆長一丈端正。國主風雨不和。則讓賢而治

之。 郭子横洞冥記。有支提國人長三丈二尺有三手。一手當胷。手足各三指張華慱物志有一國亦在海中一布衣從海浮出其身如中國人衣

兩袖長二丈。又得一破船隨波出海岸邊。有一人項中復有面。生得與語不相通。不食而死。其他皆在沃沮東大海中。夷堅志明州人。泛海值昏霧

四塞。風大起不知舟所向。天稍開乃在一島下。兩人持刀登岸。欲伐薪望百步外有小筱籬。入其中。見蔬茹成畦。意人居不逺。方蹲踞摘菜。忽聞拊

掌聲視之。乃一長人高出三四丈。其行如飛。兩人急走歸。其一差緩爲所執。引指穴其肩成竅。穿以巨藤。縳諸高而去。俄頃間首戴一鑊復來。此人

從樹杪望見之。知其且烹已大恐。始憶腰間有刀。取斫藤。忍痛極力僅得斷。遂登舟斫纜。離岸已逺。長人入海追之。如履平地。水才及腹。遂至前執

船。發勁弩射之不退。或持斧斫其手。斷三指落船中乃舍去。指麤如椽。徐競明叔云。嘗見之何德獻說。臨洮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