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3519.pdf/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爲司馬門也。索隱曰。按天子門有兵欄曰司馬門。丹陽記司馬門之名起漢世。按列女傳。鍾離春詣齊司馬門史記又云。司馬欣請事咸。留司門三

𣈆。是則名起載國。非獨漢也。吳越春秋句踐歸圖傳。范蠡曰。天地卒號以著其實名東武起游臺其上。東南爲司馬門。立增樓。增與層同。冠其山巔。

以爲靈臺。至秦亦有之。賈誼新書天子宫門曰司馬門。雍録備對宫門四面皆有司馬門。自入司馬門則爲禁中。西漢書百官表。有公車司馬令丞

屬衛尉。注。師古曰漢官儀云。公車司馬掌殿司馬門。夜徼宫中天下上書及闕下凡徵召皆總領之。今秩六百石。聘賢才。達章奏。張釋之衛林等事

見官制。紀。高帝七年二月。簫何造未央宫主東闕北闕。注。未央宫殿雖南靣。而上書奏事謁見之徒。皆詣北闕公車司馬門在焉。用禮。宫正幾其出

入。鄭司晨注。若今時無引籍不得入宫。司馬殿門。疏。漢宫殿門。每門皆使司馬一人守門。比千石。皆號司馬殿門。東方朔傳。武帝爲竇太主置酒

宣室。使引内董偃。朔辟戟而前曰。董偃有斬罪三。安得入乎。上黜然不應良乆曰吾業以設。飲後而改之。朔曰不可。夫宣室者。先帝之正處也。非法

慶之政不得入焉。故淫亂之漸。其變爲篡。是以埾刁爲淫而易才作患。慶又死而魯國全。誅管蔡而周室安。上有詔止。更置酒北宫。引董君從東司

馬門。後更名東交門。張釋之傳。釋之爲公車令。太子與梁王共車入朝。不下司馬門。如淳曰。宫衛今諸出入殿門公車司馬門。乘軺傳者皆下。不

如令。罰金四兩於是釋之追止太子梁王無得入殿門遂劾不下公門不敬。奏之薄太后。文帝免冠謝曰。教兒子不謹。薄太后乃使使承詔赦太子

梁王。然後得入成帝紀。永始元年。七月詔曰。朕執德不固。謀不盡下。過聽將作大匠萬年言昌陵三年可成作治五年。中陵司馬殿門内尚未加

功。如淳曰。陵中有司馬殿門。如生時制也。臣瓚曰。天子之藏壙中無司馬殿門也。此謂陵上寢殿及司馬門也。時皆未作之。故曰尚未加功。師古曰

中陵。陵中正寢也。司馬殿門内。瓚說是也。又綏和二年。八月庚申。鄭通里男子王襄衣絳衣小冠帶劒入北司馬門。殿東門。師古曰。入北司馬門

又入殿之東門也。成帝永始四年未央宫東司馬門災。漢書王莽傳。莽改公車司馬門曰王路四門。郭祚作祚遷尚書右僕射。故事令僕中丞

騶唱而入宫門。至於爲道。及祚爲僕射。以爲非盡敬之宜。言於世宗。帝納之。詔御在太極。唱至公車門。御在朝堂。唱至司馬門。騶唱不入宫。自此始

也。漢宫殿名洛陽有司馬門。東漢書宗室傳。趙惠王乾居父喪。白衣出司馬門。坐削中丘縣。注。諸侯王宫門有丘衛。亦爲司馬門。楊雄校獵賦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