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3525.pdf/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城上樓。曰譙門有樓以栖鼓角。故曰譙門。亦曰麗譙。麗非華麗之謂。蓋門必南。鄉離之方也。離。麗也。柔麗乎中正故亨。曰正。曰中。正寓諸營建則不

逺矣。而岳之譙門。迺在郡治西偏。位置逼仄。不滿人意。守者不知幾人。莫過而問。某年燼于火。暫寓于巴陵之縣治。玩愒因循。莫克建立。庚申狄難。

寓治亦毁焉。孟侯瑛爲守。迺復舊治而一新之。譙門顧未暇及。張侯壔繼之。睨舊址欲重建。或曰踞白虎。建重屋。振靈鼉不便。壔亦尋去不果建。然

是說也。特陰陽家之拘忌。非儒者之論也。孔子曰。子帥以正。孰敢不正。是故長民者。居必廣居。立必正位。杜旁曲而遵義路。鄉陽明而端禮門。出入

起居。言動嚬笑。粹然一出於正。而無有秋毫偏陂之私。然後風行草偃。雷動蟄奮。倡之則從。今之則聴。苟自處於側頗僻。而欲民之無枉。是立曲木

而求影之直。詎可得乎。矧岳爲州。表江裏湖。據荆潭黔蜀四會之衝。外護風寒。内固根本。治兵訓民。責任至重顧一譙門弗克由正。甚非所以嚴帝

訓。謹侯度。咸淳元年春。李侯應春實始。相攸。直郡治之中而宏建焉。役不勞民。費不傷財。屹屹其基。崇崇其墉。翼翼其樓。嚴嚴其閎。赤白炳明。高廣

中度。於詩得嚴正之義。於易合中正之象。坐黄堂。敞重扉。引繩而直之。不少偏倚。端方正大。明白洞達。顧不自侯靈臺方寸中來與。駕朱轓。建隼旟。

劒檛前呵騎吹擁後。出乎由是。入乎由是。職思其憂。憂之如何。竊嘗恭聞紫雲天語。藩侯不。爲撫養百姓。斷不容之。我藝祖以仁立國。一念通天。聖子神孫。萬

年惟王永保民。宏綱要領。在此一句。侯廉靖慈恕。視民癢疴。如己疾苦。孳孳惠養。忘其心之勞。體之劬也。於戲。若侯可謂式克欽承我藝祖之謨訓。

而無負郡國二千石宣化承流之寄者矣。豈但寓心法於一譙門之建而已哉。書來屬道夫作文以記之。此盛舉也。不可無記。故雖淺陋。不敢以辭。

若乃東望幕阜。西望洞庭。積翠連雲。銀濤拍天。岳牧詞人憑高眺逺逸。思飛動。發爲篇章。亦足以奇矣。侯字子發。武昌人。治。行章灼。承㫖兼湖右。庾節

凛凛。鄉大用。是歲日南長至。朝請大夫。主管建康府崇禧。觀吳道夫記。元蘇天爵滋溪集歸德府新修譙門記至元三年。冬十月。汝陰李侯守中。

知歸德府事。偕監郡鼎安戮力爲治。未幾政清訟簡。封内無事。所屬州四。縣十。有一莫不趨其約束。安其政令。侯與監郡議脩弊立廢。郡故有譙門

在府治南。歲乆將壓。侯命改爲。同知不答失里。判官孛羅罕。推官梁思温。幕府吳興祖。合議允同。共捐俸金。度。材庀工。徹而新之。經始于四年孟春。

落成于是歲孟夏。增崇其垣。高二十。有五尺。廣大其屋。爲二十。有四楹。規模宏偉。克稱郡制。憲度政教。布設于斯。賓客士吏。觀聴于斯。至于伐鼓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