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6565.pdf/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永樂大典卷之六千五百六十五 十八陽

武帝四

二年春正月乙卯。以尚書僕射沈約爲右僕射。吏部尚書范雲爲右僕射。尚書。令王亮爲左光禄大夫。丙辰。亮坐正旦。詐疾不登殿。削爵。廢爲庶人。

乙亥。魏主耕籍田。 魏梁州氏楊會叛。行梁州事楊椿等討之。齊東昏永元二年書魏梁州刺史楊椿捃降氏王楊集始。今乃爲行梁州事當考。

成都城中食盡。升米三千。人相食。劉季連食粥累月。計無所出。上遣主書趙景恱宣詔受季連降。降。户江翻。下同。季連肉袒請罪。鄧元起遷季連于

城外。俄而造焉。待之以禮。造。七到翻。季連謝曰。早知如此。豈有前日之事。盖言前日所以阻兵拒命。實焉朱道琛構。間也。郫城亦降。元起誅季奉伯

等。送季連詣建康。初元起在道。懼事不集。無以爲賞。士之至者。皆許以辟命。於是受别駕治中檄者將二千人。季連至建康。入東掖門。數步一稽顙

以至上前。稽。音啓。上笑曰。卿欲慕劉備。而曾不及公孫述。謂公孫述不肯降漢也。豈無卧龍之臣耶。卧龍。謂諸葛孔明。赦爲庶人。三月己巳。魏皇后

蠶於北郊。庚辰。魏楊州刺史任城王澄。遣長風戍主奇道顯入寇。姓譜。奇姓。伯奇之後。取陰山白藁二戍。據水經注。陰山關在弋陽縣西南。唐志。黄

州麻城縣東北有陰山關。蕭寳寅伏於魏闕之下。此魏朝之闕門也。闕。即古之象魏。請兵伐梁。雖暴風大雨。終不暫移。會陳伯之降魏。亦請兵自效。

魏主乃引八坐門下入定議。八坐。謂令僕及褚曹尚書。門下。謂侍中散騎常侍等官。暫。與暫同。降。户江翻。坐。祖臣翻。夏四月癸未朔。以寳寅爲都督

東陽等三州諸軍事。鎮東將軍楊州刺史。丹陽公齊王。禮賜甚厚。配兵一萬。令屯東城。此蓋漢晉之東城縣地。以其地在壽陽之東。故置東楊州。以

伯之爲都督准南諸軍事。平南將軍江州刺史屯陽石。即羊石城也。在廬江西北霍丘東南。俟秋冬大舉。寳寅明當拜命。明。謂明旦也。其夜慟哭至

晨。魏人又聽寳寅募四方壯勇得數千人。以顔文智。葉文榮等六人皆爲將軍軍主。顔文智將寳寅投華文榮。文榮等將寳寅投此。華。户化翻。寳寅

志性雅重。過期。猶絶酒肉。禮爲兄弟服期喪。𢡖刑悴色。蔬食麤衣。未嘗嬉笑。悴。秦醉翻。癸卯。蔡法度上梁律二十卷。上。時掌翻。令三十卷。科四十卷。

詔班行之。五月丁巳。霄城文侯范雲卒。霄城縣侯也。五代志。沔陽郡竟陵縣舊曰霄城。卒。子䘏翻。下同。雲盡心事上。知無不爲。臨繁處劇。處。昌吕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