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7239.pdf/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不厭。北方之强也。故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仲山甫無偏於南北而會歸其極。是之謂致中和者耶。近之人誰其得之。西安趙公以之。眉陽蘇

公之辭曰。其在官守。不專於寬。時出猛政。嚴而不殘。其在言責。不專於直。爲國愛人。掩其疵疾。匪人於寬。致猛以濟其寬也。匪一於直。致曲以遂其

直也。聖人曰。寬裕温柔。足有容也發强剛毅。足有執也漙愽淵泉。而時出之。趙公入是門哉。兹其源乎所濬發深逺矣。今之人誰其得之。廣漢張公

以之。其爲荆也。慈温薰惻。如趙公行春令之於益也。峻發嚴厲。如趙公行冬令之於杭也。平舒肅㓗。如趙公行夏秋令之於處也。合而爲此邦。此堂

之所由作也。其試偃仰游息於斯堂之上。近取諸身。逺取諸物而觀之。日麗於晝而不能夜。月麗於夜而不能晝。惟人也。晝則目闢。夜則目闔。天之

全。吾兼之。動物横而不能縱。植物縱而不能横。惟人也。立則體縱。卧則體横。地之全。吾兼之。呼吸而爲氣。能陰能陽。屈伸而爲形。能柔能剛。歛散而

爲事。能寬能猛。故人之爲天地之靈也。爲天地之靈。而弗能自用之。物所移也。性有强弱。則五行之數移之也。資有温燥則五方之氣移之也。識有

顯晦趣有正邪。則父祖所陶。師友所漸。風俗所染又皆得而移之。不動者眞我也。安在耶。不逺哉。公定心所照。無方不徹。獨運夫天地之靈。而翕張

疾徐。皆在我也。人無所致其親。又無所致其䟽。人無所施其畏。又何所施其侮。回旋變化於寬猛剛柔之間。水火醯醢鹽梅備矣。所謂和𡙡非耶。公

名某。字某其考太師集也。父子所傳。上之孔氏爲宗。下之至於今也。孔氏之大㫖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惟其傳之正也。

故存心養性而精一執之。中弗離和弗散。含德厚矣。其不競不達。不剛不柔。凡形諸外者。充和之餘也。其可書也已。其可書也已。又詩集少陵佳

句。題和政堂呈使君。上帝高居絳節朝。使君意氣凌青霄。君臣旣與時濟會。一豁明主正鬱陶。伯仲之間見伊吕。臨江節士安足數。欲傾東海洗

乾坤。世人那得知其故。諸君何以荅昇平。濟世宜引賢俊人。鳳臆龍鬐未易識。不與八駿俱先鳴。回鞭却走見天子。光芒六合無泥滓。後漢今周喜

再昌。丹青宛轉麒麟裏。天時人事日相催。抑塞磊落之奇才。攙搶熒惑不敢動。五雲多處是三台。春來凖擬開懷乆。稍待秋風凉冷後。夜騎天駟超

天河。南極一星朝北斗。次通守韻題和政堂攙天高柳意堂堂。柳外山長水亦長。百尺冰壼清徹底。一川雲錦爛生光。暫看屬玉摇波影。速駕

麒麟入帝鄉。宣曲宜春𩥵輦路。上林風味薄沙棠。上林賦。沙棠櫟儲。吕氏春秋。果之美者沙棠之實。平政堂宋王質雪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