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7239.pdf/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乎。則撫字虧。愛民乎。則催科拙。扶弱乎。則巨室謗。安人乎。則下民咨。守法乎。則古誼。行志乎。則律令悖。量力乎。則機易失。勇徃乎。則多怨忌。好謀

乎。則聽言雜。信已乎。則下情壅。求知乎。則道必枉。自晦乎。則上不察。凡此者。朝夕記慮者。足以撓吾虛明之府也。知思之爲害而欲以不思處之。是

又庸醫殺病者以省思慮。不惟無益。祗以爲贅。然則奈何。曰。吾𣋈聞諸古矣思其艱以圖其易。難易本一機也。思其始以成其終。終始本一理也。方

其未通徃來憧憧。及其旣通。四達皇皇。仰而思之時行則行思不出位。時止則止。如是而思。思之病其瘳乎。且夫喜怒哀樂。緣思而起。知喜怒哀樂

之爲患。而禁其勿喜勿怒勿哀勿樂。激而反甚焉者多矣。孰𠰥平吾心而勿起意焉。當喜而喜。當怒而怒當哀而哀。當樂而樂。蕩蕩平平。奚所擬議。

無適無莫。奚所較計。終日思。未𡮢思終日不思。未𣋈不思。斯理也。余能形諸言。而幾仲固已施諸政矣。𠰥則幾仲之政可得而聞歟曰請問諸邑人。

嘉定十七年秋日勤時𡊮甫記宋眉山唐子西思政堂記並嘉陵而南至于大江。置守者七。而閬中最爲名郡。後唐長興元年。始建保寧節度。

國家因之爲安德軍。其山川形勢。郛郭衢路制度宏逺。隱然有大國之風。絲鹽之利。舟楫之便。可以通四方商賈。宜其民力富饒。足以自樂。然城中

無名園甲舍。非冨家大姓不用瓦屋。閭𨶒凋踈。彌望蕭然。其儉嗇如此。豈其風聲氣俗自古然耶。抑起於近代而莫推其所自也。太守之居。蓋前日

節度使之所治。園囿至廣。而亭榭至少。賔客徃來。無燕勞舘犒之地。殆不類夫所謂節鎮者。上下習熟。恬不經意。元符元年。管城虞公來守是邦。明

年。始作整暇堂。壯大華好。爲一郡偉觀。而堂之直北。舊有思政堂。規模劣小。不稱其名。旣爲整暇所形。尤覺蕞然無復氣槩。公顧而嘆曰。頭重足弱。

項背不相副可乎。徹而崇之逾年一新。然後二堂相望。雄傑相應。吏民觀之。有以知刺史之尊。而專城爲可樂也。是𡻕某爲閬中宰。屢𣋈謁公于堂。

公道其所以然。而求文以爲記某聞古人有言。俗奢則示之以儉。俗儉則示之以禮。今閬人以儉爲俗乆矣。恐其流而入於固也。公旣示之以好惡

如此。庶幾少變而合於禮歟。是眞不可以不書。𠰥夫立名之意則見於前守董公所記。彼自有說故不復論次云宋𡊮起巖東塘集題所書思政堂

記後後一百二十四年。建安𡊮某來守是邦。而堂與記石。悉無存者。懷南豐之文。想王君之政。慨然大息。恨九京之不可作也。屬修荒政。弗敢從

事土木。莫還思政舊觀。迺即中和堂之東偏。飾便坐以存之。旣揭堂額。又爲書記文於屏間。庶幾出入觀省無越思焉。𠰥夫建堂伐石以復故事。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