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7506.pdf/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季春發倉廪。賜貧窮。孟冬穿竇窖。修囷倉。管子倉廪實。知禮節。不務地利。則倉不盈。能改齊浸録倉廪二字。蔡邕月令章句曰。榖藏曰倉。米藏曰廪。

𨿽其義如此。然後世作文者。亦米甞分别而用。如廣韻云。倉有屋曰廪。盖此意出於邕後也。王禎農器圖譜倉廪。皆蓄積之所。古有定制。重民倉也。

次而囷京。下而害竇。世所共作。俱榖藏去聲類也。然又各有切要。以從省便。凡欲儲貯。務儉德者。當取為法。至於始終出納之用。尤不可闕。故以嘉

量繼之云。又曰。今國家備儲蓄之所。上有氣樓。謂之敖房。前有簷楹。謂之明厦。倉為總名。盖其制如此。夫農家貯榖之屋。𨿽規模稍下。其名亦同。皆

係累年蓄積所在。内外材木。露者悉宜灰泥塗飾。以辟火灾。木又不蠹。可為永法。書叙指南倉曰倉廥。史平凖。又曰敖廥。李晟。又曰京。淳于意。又曰

倉庤。羅藝。倉廪實。曰京庾流衍。左思魏都。倉空乏。曰倉無見榖。粟錢乏。曰倉府空。卜式。

神倉禮記月令。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注云。天子籍田千畆。故曰帝籍之收。籍田所收之榖也。神倉倉也。藏祭祀之榖於神

倉。重粢盛之委也。籍田倉禮儀志注。漢舊儀曰。種百榖萬斛為立藉田倉。太倉羅必路史後紀炎帝神農

氏。豫若天令。正氣節。審寒暑。以平早。晚之期。謂人之生。太倉為主。而太倉榖為主。一天下萬物。無以易於榖。於是揉木為耜。撓木為耒。𧿳窮髮跋艽

野。制畮清甽。分龍斷而戒之耕。然後六榖䑋。以供粢盛。而給軍國。詳本紀。漢書髙帝紀。七年。蕭何治未央宫。立太倉三輔黄圖太倉。蕭何造在長安

城外東南。文景節儉。太倉之粟。紅腐而不可食。漢書武帝之初。民給家足。太倉之粟。陳陳相因。漢會要食貨志西漢武帝之初。國家亡事。太倉之粟。

紅腐而不可食。西漢書百官公卿表。大司農屬官。有太倉。均輸。平凖。都内。籍田。五今丞。漢書律歴志。龠合升斗斛。職在太倉掌之。水經注洛陽地紀

曰。大城東有太倉。倉下運舡常有千計。魏志曰。𡊮渙為魏國郎中令。及卒。太祖為之流涕。以榖二千斛。一教以太倉榖千斛賜郎中令家。一教以垣

下榖千斛與曜卿家。外不觧其意。教曰。以太倉榖者官法也。垣下榖者新舊也。相臺志臨彰縣在鎮東南七里。魏所置。今其窖尚在。晉志武帝紀。咸

寧二年。於城東起太倉。於東西市起常平倉。晉咸和中。蘇峻反。王師連敗績。時大倉惟有燒餘米數石。以供御膳。太倉在苑城内。亦曰苑倉。乾道中。

趙公彦端。廣濟新倉記云。圖記獨稱吳苑倉。在苑城内。於晉為太倉。餘無聞焉。此蓋未考也。洛陽志河南府太倉。在建春門内。杜預曰。翟泉在太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