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7511.pdf/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違許所屬按治仍令户部長貳專一覺察。如有違戾。按治施行 先是上封事者言行在倉塲庫務監官公吏終日在外多不坐局。錢榖出納委之

羣小若不措置切慮如向来左帑之弊故也。以上乾道會要吳自牧夢梁録宋髙宗都杭省倉上界在天水院橋北其敖有八眼受納浙右米以充

上供及宰執百官親王宗室内侍。仍支給皇城班直省部職員 省倉中界在東青門外菜市塘有敖三十七眼皆受納浙右苗綱經常和糴公田

樁積等米以供朝家科支。農寺宣限凡諸軍諸司三學及百司顧劵諸局工役等人皆給焉 省倉下界在東倉鋪創于舊址極廣袤。朝家更脩。乃

析三之二建敖屋八十眼 豐儲倉在仁和縣側倉橋東。以分田浩瀚。諸倉不足以受納以豐儲增創成敖百眼 豐儲西倉在餘杭門外佐家橋

北。其敖五十九眼 端平倉在餘杭門外德勝橋東石儲漕糴。後歸農寺涖以京局官而領文咸淳重修。有水榭扁曰介然。盖取太倉箴語而併箴

刻於石有敖五十六眼 淳祐倉在餘杭門外斜橋南。元創以儲米。糴于帥司其後朝家撥攴賑糴百姓。自後付農寺以給諸軍諸司。有敖一百眼。

平糴倉在仙林寺東創。以儲臨安米。今農寺米皆入焉 咸淳倉在東青門内後軍寨北。議增建廪以儲公田。𡻕入之米。買瓊華廢圃及以内酒庫

柴炭屋地命帥司建倉敖一百眼𡻕貯公田米六百萬餘石凡諸倉支納下卸自有下卸指揮兵士。遇日分支遣。皆至祗役又袋自有賃者應辦如

遇攴界日。倉前成市。水陸壅塞諸軍校給打諸粮不許顧人搬擔須親於敖中肩出倉外此祖宗立法如此經世大典國之有倉廪府庫所以為民

也我朝倉庫之制以北則有上都宣德諸處自都而南則通州河西務御河。及外郡常平諸倉以至甘州有倉鹽茶有局所以供億京師賑䘏黎元

者其措置之方可謂至矣 在京諸倉隷京畿漕運司相應倉五十八間可貯粮十四萬五千石簷柱髙一丈二尺檩長一丈四尺八椽中統二年

建 每十間用物赤栝檩五百四十。赤栝方二百二十五椽一千七百三十四板瓦三萬四千七百六十條磚六萬八千一百三十九重唇三百三

十六副合脊連勾一千一十六副溝六百七十七穰子五百三十三稱箔子四百一十四石灰二萬二千六百六十四斤麻刀六百二斤紫膠一十

斤煤子四十斤石礎五十五竹雀眼二十四片五寸釘八千一百六十二六寸釘三百五十六三寸釘四千五百四十七寸釘四百八寸𨨠子一百

髙廣工物以下同 千斯倉八十二間可貯糧二十萬五千石中統二年建 通濟倉十七間。可貯糧四萬二千五百石二年建 萬斯北倉七十